区分 母树大红袍、纯种大红袍、拼配大红袍武夷岩茶之三坑两涧 武夷山大红袍母树

【大红袍】

武夷四大名枞之一(大红袍,白鸡冠,水金龟,铁罗汉),原为武夷岩茶单枞,是武夷山广种的奇丹茶树演变的优秀单株。

说到真正意义上的大红袍,就不得说说品种茶“奇丹”。奇丹是武夷山过去意义上的大红袍,种植的历史非常悠久。这款茶树因早春萌发的嫩芽呈紫红色,远远望去,茶树红艳,因而得名“奇丹”。过去老人家所说的大红袍,就指的是奇丹。但是,由于品种未经改良,产茶量低,在武夷山已经是很少有茶人种植。

【母树大红袍】

目前在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石壁上有6棵母树,即母树大红袍。从石刻旁上层第一棵算起,依序编号,上4棵(史称正本)1,2,3,4,中层为5,底层为6。这六棵茶树虽属同一类型,但由于也是由武夷山菜茶有性群体长期自然杂交演变而来,因此存在个体差异。大体分为3个不同株系:1、5号,2、6号,3、4号。

2006年以后,大红袍成为了政府和茶商树立起来的一个“典型”,政府推广,游资炒作,把大红袍推广至全国,成为武夷山的代名词,软文化领域的象征。而大红袍的噩梦也因此开始,此后市场上,大部分的武夷岩茶都被打着大红袍的旗号叫卖。

2007年10月10日,武夷山绝版母树大红袍正式送藏国家博物馆。最后一次采摘自武夷山350年母树大红袍茶叶20克,由武夷山市人民政府赠送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至此,武夷山不再制作母树大红袍茶叶。这也就是市面上流传的:07年后没有真正的大红袍。

【纯种大红袍】

纯种大红袍也称“无性繁殖大红袍”。

指母树大红袍中的某一品系单独扦插繁育(无性繁殖)栽培,种植于武夷山景区内,大面积栽培而成,因其产地、制作工艺、及其品质特征都与母树大红袍基本一致,故定义为大红袍。

此大红袍也不能称为二代、或三代大红袍,因为无性繁殖不存在代数。现在市面上我们所见到的“纯种”大红袍,可以分为两类,即大红袍繁育品种奇丹与北斗。

老一辈茶人称奇丹是大红袍的旧称,而北斗是大红袍无性繁育的品种。关于奇丹与北斗究竟哪种是真正的大红袍,至今也是众说纷纭,但近年奇丹由茶学专家组公认为纯种大红袍。

【拼配大红袍】

也称为“商品大红袍”。

指母树大红袍中某两个以上品系的茶叶拼配在一起的大红袍(一般有4—5个品系的茶叶)。每个品系也都是用无性繁殖培育移栽的,此大红袍也不能称为二代、或三代大红袍。

大红袍的拼配不是随随便便简简单单的拿几种茶拼在一起即可,拼的好的大红袍是能将各种茶的优点集在一起,使香气滋味更上一个档次。基本的拼配方法是以水仙、肉桂打底,以保证茶汤的“厚度”,然后搭配几种品种茶(105、204、白鸡冠、铁罗汉、北斗等)用以提香。

简单的来说就是既有水仙、肉桂的“水”,又有品种茶的香。大红袍的拼配不仅在品种上有讲究,在品种的比例上更有讲究,许多大的茶厂更是将拼配的比例视为机密,可见其难度。

【外山茶】

说到大红袍就不得不说外山茶。外山茶就是把武夷山地区以外的茶拿来当大红袍,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假大红袍,而且还占有武夷岩茶的不少市场份额。

2012年武夷山就普通山场的茶青也要卖到5-20元不等的收购价格,正常是9-12斤青做一斤毛茶,还不包括制作费用,人工。那么,一些零售店,更多的是网店上面卖出的几十元一斤的大红袍,可想而知是什么茶。

个人感悟

1、武夷岩茶在茶人中绝对称得上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坦白的交个底,在认识的茶人中,还没有谁能吃透这块的,更别说我啦。当然,还是十分希望能与有兴趣心得的朋友多多交流,方式随您方便,QQ、微信都没问题。

2、我个人还是喜欢拼配大红袍,在这个僧多粥少的时代,想求一款色香味俱全的纯大红袍还是有点奢望了。况且屌丝也没有那个实力呀。因此,退而求其次,拼配茶还是挺可爱的嘛




【武夷岩茶之三坑两涧详细解说】

“三坑两涧”,喜欢武夷岩茶的朋友都是耳熟能详的,并且以喝到三坑两涧的武夷岩茶为幸。三坑两涧,指的是“大坑口”、“牛栏坑”,“慧苑坑”,“流香涧”(又名倒水坑),“悟源涧”这五个地方,也是我们茶人所说的“最核心正岩区”。

【区分】母树大红袍、纯种大红袍、拼配大红袍武夷岩茶之三坑两涧 武夷山大红袍母树
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首推茶叶的生长环境,即我们常说的“山场环境”。三坑两涧久负盛名,正和她们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密不可分。“三坑两涧”周边峭石林立,少阳光直射,迷雾笼罩,相对湿度大,土壤多以砾壤为主,通透性好,泉水长流不息,物种繁多,物种间形成良好的生物链。所以,由此生长的茶叶本质优良,配上娴熟的制作工艺,优质率极高。

九龙窠(kē)为茶王“大红袍”原生地---通往天心岩的一条深长峡谷,俗名大坑口。峡谷两侧峭壁连绵,逶迤起伏,形如九条龙。人们遂把峡谷喻之为游龙的窠穴,故名。

大坑口最深处——九龙窠茶园(图片:徐茂兴)

牛栏坑:牛栏坑的肉桂也是被茶人们津津乐道,茶人们戏称“牛肉”。由于牛栏坑四周巨石险峰,雨雾充沛,烂石为壤,花香为伴,故而,生长的肉桂香气妖娆,沁人心脾,岩韵明显,回甘持久。(下面三幅图为牛栏坑茶园)

牛栏坑(图片拍摄:徐茂兴)


慧苑坑来历:传说有个名叫慧远的和尚来到天心庙附近坐禅,建立慧苑寺,而位于慧苑寺边上鸟语花香的幽谷便命名为慧苑坑,由于个别秀才读字半边,将慧苑寺,误读为“慧宛寺”,便被一直沿用。慧苑坑的名丛也是备为茶人们推崇。(下面2幅图为慧苑坑最深处——竹窠茶园)

慧苑坑最深处——竹窠茶园(图片拍摄:徐茂兴)

武夷山流香涧:原名倒水坑,位于天心岩北麓。说来也怪,武夷山风景区内的溪泉涧水,均由西往东流,奔向峡口,汇于崇阳溪。唯独这条山涧,自三仰峰北谷中发源,流势趋向西北,倒流回山,故名。倒水坑两旁壁立苍石丹崖,青藤垂蔓,野草丛生,而其间却又夹杂着一丛丛山惠、石蒲、兰花。“坠叶浮深涧,飞花逐急湍。”一路走去,淙淙的流水声与飞花相随不舍,一缕缕淡淡的幽香,时时扑鼻而来。明朝诗人徐火通游历此地,不忍离去,遂将涧改名为“流香涧”。随着山涧往北一折,即为清凉峡。该峡两旁危崖夹涧而立,抬头仰望,犬牙交错的崖石,岌岌欲坠,当中只留下一线空隙,到正午时才会透进一缕阳光。流挂在石壁上的一道道水痕,顷刻之间,又化成一滴滴岩溜,落入涧中,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十分悦耳动听。炎夏游此,坐在涧边的石盘上,只觉得凉风习习,寒气袭人,俨然一个清凉世界。出清凉峡不远,便可看到一座黑乎乎的山峰顶上,耸立着一片向前倾斜的巨石,就像一农夫斜戴着一顶斗笠。相传这片巨石是从远方飞来的,故峰名为“飞来峰”。绕过飞来峰,便可看到昂然直上、拔地擎天的玉柱峰。



流香涧(拍客:老过)

流香涧茶园

悟源涧为流经马头岩麓的一条涧水,涧水淙淙,幽兰芬香。通向马头岩的涧旁石径静谧安祥,令人悟道思源,故名该涧为悟源涧。涧旁石壁上勒此三字涧名,以及乾隆年间江西茶商捐资修建石径的题刻。

悟源涧茶园(图片拍摄:徐茂兴)

流香涧和悟源涧是这五处名字中最富诗情画意的。炎炎夏日,途径流香涧和悟源涧,会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石路曲折迂回,清泉吟唱,独有一番清新雅致。三坑两涧,武夷岩茶友们心目中圣地所在,独特的山场气息令人回味无穷,经久不衰。大家是否更为这神奇的三坑两涧所折服,为感受核心区正岩茶的芳泽而蠢蠢欲动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5337.html

更多阅读

明清十大奇案之九·咸丰七涧桥凶杀案 柏桦谈明清奇案

 蜿蜒曲折的嘉陵江,自陕西嘉陵谷奔腾直下,到四川合州城收纳了涪江、渠江两大支流,水量大增,形成了一段十分宽阔的河道。三条江水横穿过附近的华莹山,造就了闻名四川中部的嘉陵江小三峡,自古以来此处就是文人墨客十分憧憬的名胜风景区。三

大红袍属于什么茶 茶叶大红袍的功效

大红袍属于什么茶——简介大红袍属于什么茶?很多人都知道花茶、红茶、绿茶,如果问问身边的朋友大红袍属于什么茶,恐怕知道的人为数不多。大红袍属于乌龙茶,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大红袍属于什么茶—

大红袍茶的功效与作用 茶叶大红袍的功效

大红袍茶的功效与作用大红袍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很少有人知道大红袍有什么样的功效与作用,面对着眼花缭乱的茶叶,不同茶叶不同的主要功效,难免会糊涂了,记住以下这些,您在购买茶叶时,就会一目了然了。大红袍具备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之

读译庄子之三:《庄子·逍遥游》之三《大用与无用之用》

●读译庄子之三:《庄子·逍遥游》之三大用与无用之用【关键词】大瓠;用大;不龟手之药;浮于江湖【原文】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

声明:《区分 母树大红袍、纯种大红袍、拼配大红袍武夷岩茶之三坑两涧 武夷山大红袍母树》为网友短发镇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