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主席曾与大家重温《夕歌》,我当时就是从电视中第一次听到这首歌,觉得旋律很不错,但只记住了“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这句歌词。后来上网后,就是找不到完整的可以下载歌曲,甚是遗憾。今天终于找到了一首完整的MP3,于是下载下来又重温了一遍这首遥远而又熟悉的歌曲。
《夕歌》是学生放学时所唱的歌。夕阳西下,晚霞满天,三五少年,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从学校高高兴兴回家。他们用深情而优美的歌声,表达出自己努力成为国家有用之才的心声。因为《夕歌》是放学时所唱,所以有时也称《息歌》。又由于歌中唱到功课,因而又称《习歌》。近几年演唱时,强调歌中提到的“治国平天下”,故又称之为《祖国歌》。今天搜索《祖国歌》,终于让我给找到了。^_^
这首歌的下载地址是:http://notheal.googlepages.com/xige.rar
《夕歌》其实是一首有着百年历史的“学堂乐歌”。早在二十世纪初,中国到处流行“学堂乐歌”,《夕歌》就是最负盛名的“学堂乐歌”之一。《夕歌》大约作于1902年,由近代音乐、美术、教育家李叔同先生填词。歌的曲调采自当时全国流传的民间乐曲《老六板》,旋律深沉而宽广,一字一板,浑厚自然。李叔同先生就是著名的弘一法师,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我们学校的校歌就是李叔同先生1916年谱曲的。
我第一次听到《送别》这首歌,是在大学的《中国剧作家》这门课程上观赏电影《城南旧事》的时候。《送别》是《城南旧事》的主题曲,在电影中反复出现。电影的导演把“一缕淡淡的哀愁”和“一抹沉沉的相思”作为影片的基调,而贯穿在影片中的《送别》歌,正是以“淡淡的哀愁”表现了离情别意,以“沉沉的相思”表现了对故土的怀念,和伤逝怀旧的镜头紧密呼应,成为体现影片基调所不可缺少的一支主题歌。
《送别》歌的歌词清新淡雅,情真意挚,&--#8220;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两句周而复始,与回环往复的旋律相配合,加深了魂牵梦绕的离情别意。
附《送别》歌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晓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晓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孤云一片雁声酸,日暮塞烟寒。
伯劳东,飞燕西,与君长别离!
把袂牵衣泪如雨,此情谁与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晓笛声残,夕阳山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