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答记者问里的“敏感问题” 就收入问题答记者问


朱镕基答记者问里的“敏感问题” 就收入问题答记者问

2009年,《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的问世,可算是朱镕基自2003年退休后最高调的一次亮相。这也是朱镕基退休后所著的第一本书。《朱镕基答记者问》收入了朱镕基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回答记者提问和境外发表的部分演讲。

面对美国记者有关“1989”的提问

1999年4月2日,朱镕基访美前夕,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行人康比德夫妇采访。

康比德:美国人一想到中国,一个主要的印象,或者说,人们对于中国最近半个世纪的持久印象,反映在一张照片上,就是一个年轻人在1989年那场事件中站在坦克前的那张照片。回想起来,你对于这个人有什么看法呢?你认为他是勇敢,还是愚蠢,还是被误导了?

朱镕基:这张照片当初经常在美国及其他国家的电影和电视上出现,最近好像不大看见了。但是还有另外一张照片,给我的印象也是非常深的,就是越南的一个小女孩,光着身子,在受到美国飞机轰炸的路上跑。那个女孩现在还在美国。这些事情,我们都不希望它们再发生。但是,有一件事情是根本不同的,大家也得想一想。对那个面对着坦克的人,坦克并没有轧过去,而是在避开他。大家有没有想想,这是怎么一回事?

(《接受美国<</span>华尔街日报>发行人康比德夫妇采访》,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

面对美国记者有关“共产党政府独裁统治”的提问

1999年4月9日,朱镕基访美期间,接受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公司(PBS)记者莱雷尔采访。

莱雷尔:几天前,《华尔街日报》在一篇社论中说,与美国和其他北约民主国家相比,中国共产党政府与米洛舍维奇的独裁统治有更多的共同点。这种说法对不时?

朱镕基:首先,把中国政府称为共产党政府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准确的,因为我们不是从意识形态角度看这个问题,我们是从是否正确和从国际标准来看这个问题。

莱雷尔:总理先生,如你所知,对于北约来说,当地发生了种族清洗和屠杀无辜平民,这实际上就是开始轰炸的理由。你相信那些来自科索沃的报道吗?

朱镕基:我还没有读到这些报道,但是,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我们知道当发生种族纠纷时往往是很野蛮、很残酷的。我们有处理不同民族之间关系的经验,我们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从团结的大局出发,各民族通过友好、平等协商解决问题。任何一方使用武力都不可能解决问题。

莱雷尔:具体就这个问题来说,你是否认为北约和美国使用武力毫无道理?

朱镕基:我不知道你们的根据是什么,但我们认为,使用武力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是不正确的,而民族纠纷属于内政范畴。

莱雷尔:所以,当这种事情发生时,全世界都无权管吗?

朱镕基:我并不了解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接受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公司(PBS)记者莱雷尔采访》,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

面对美国记者有关“永远是社会主义”的提问

1999年4月13日,朱镕基访美期间,接受美国有限电视新闻网(CNN)记者伍德拉夫采访。

伍德拉夫:你认为40年、50年、60年之后,中国会是怎样的国家呢?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吗?会有些民主吗?你看中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会如何发展?

朱镕基:我认为,再过四五十年甚至60年以后,中国将会发展起来。但即便在那时,中国也不会超过美国,更不可能对美国构成什么威胁。中国只会成为美国的朋友,很可能是美国的大市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将继续下去,但我们仍将保持社会主义。当然,美国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你们现在的经济增长期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

伍德拉夫:永远是社会主义?

朱镕基:永远是,但我说的社会主义带有中国特色。

(《接受美国有限电视新闻网(CNN)记者伍德拉夫采访》,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

面对日本记者有关“邓小平”的提问

2000年9月21日,朱镕基访日前夕,接受日本经济学家宫崎勇和日本广播协会(NHK)主持人国谷裕子采访。

宫崎勇:在日本,人们经常说总理大臣是孤独的。朱镕基先生,你在做工作时是否有时感到只有自己在辛苦地工作,也感到痛苦或孤独?

朱镕基:我一点也不感到孤独,找我的人太多了。每天要看无数的人民来信,每天有无数的人打电话要来见我,我不能全看,也不能都见。

我一年所批出去的文件包括人民来信接近一万件。差不多每天都有人,在我的办公室等着我一个一个地见他们。所以,我只有在我8 小时睡眠的时候才感到是真正的孤独。

........

国谷裕子:朱总理,如果改革开放的设计师、你刚才称之为改革旗手的已故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先生在此,你觉得他会称赞你吗?

朱镕基:按照他的性格,也许会批评我,认为我做得不够。

国谷裕子:是吗?批评你做得还不够?

朱镕基:Yes (是的)。

国谷裕子:那是指改革的速度吗?还是指人们意识的转变还不够?

朱镕基:我想,你对于邓小平先生的思想了解得很深刻。他要批评我的就是你刚才讲的那两个方面。

国谷裕子:是吗?是吗?

朱镕基:他总是希望搞得快一点。

(《接受日本经济学家宫崎勇和日本广播协会(NHK)主持人国谷裕子采访》,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

面对韩国记者有关“韩流”的提问

2000年9月21日,朱镕基访韩前夕,接受韩国中央日报社会长洪锡炫采访。

洪锡炫:最近在中国,韩国的电影、电视剧和一些演唱小组很受欢迎,有人称“韩流”。不知总理是否看过韩国电影?是否听过韩国歌曲?

朱镕基:由于时间有限,我连中国电影看得都不多,韩国电影也看得不多。

我觉得不应该叫“韩流”,这容易让人想到“寒流”,应该叫“韩热”。

(《接受韩国中央日报社会长洪锡炫采访》,《朱镕基答记者问》,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第27期《壹读》杂志。

关注壹读官方微博获得新鲜事@壹读http://weibo.com/yiduiread

*版权归《壹读》杂志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yidu@ireadweekly.com

添加壹读官方微信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7225.html

更多阅读

今世咏:朱镕基之子炮轰医改——无知还是推销私有化?

朱镕基之子炮轰医改——无知还是推销私有化?2014-06-1915:29:04来源:红歌会网作者:今世咏  有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晋惠帝司马衷时期,有一年,国家发生了荒乱,百姓无粮可吃,饿死了好多人。司马衷问大臣:“那些人怎么会饿死”?大臣回奏说:“

朱镕基在常宁的三年求学生涯今日衡阳日报发表 衡阳常宁市

朱镕基在常宁的三年求学生涯封志良《湖南私立广益中学初中三十九班毕业生毕业成绩一览表》不久前在网上公开,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上面记载了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在广益中学就读时的14个科目的毕业成绩,总分为1274.30分,平均分数为9

朱镕基“打儿子”教育了谁? 谁都教育不了他

朱镕基“打儿子”的启示?《朱镕基讲话实录》让人们看到一个敢说真话、敢做实事,一个心中装有人民的前共和国总理;然而,朱镕基又是一个慈爱的父亲,“无愧于心”是朱镕基一生最大的愿望,“做人要做有骨气的中国人,要做顶天立地的中国人”,他也

《朱镕基讲话实录》片段读后感 忏悔实录五读后感

中国的政治人物,一向崇尚中庸和平稳,鲜有敢骂娘、敢说话、敢做事的。一直以来,能给老百姓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不多说了,那是战争年代淘洗出来的人,都是人中俊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陈毅、彭德怀、邓小平

朱镕基是朱元璋的后裔吗_恋空 恋空是真实的故事吗

大众看了上面的博文肯定很关怀朱镕基是否真的是朱元璋的后裔吧,待我徐徐道来: 1.朱元璋的儿子     朱元璋生了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二十六个儿子的名字都是木字旁,比如大众熟知的太子朱标和燕王朱棣,尚有和朱棣一起造反的宁王(所

声明:《朱镕基答记者问里的“敏感问题” 就收入问题答记者问》为网友逍遥自在唯我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