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练习检测
一、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②无论魏晋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④遂与外人间隔
⑤寻病终⑥后遂无问津者⑦悉如外人⑧便要还家⑨欣然规往
⑩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⑾渔人甚异之⑿阡陌交通⒀不足为外人道也
⒁便扶向路
二、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4)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选择题
1、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C.欲穷其林林尽水源D.未果后遂无问津者
2、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A.出:既出,得其船皆出酒食B.乃:乃大惊乃不知有汉
C.复:复前行不复出焉D.舍:便舍船屋舍俨然
1、D2、C
3.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B.悉如外人(熟悉)
C.便要还家(邀请)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
4.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B.阡陌交通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
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C.不足为外人道也足:值得D.处处志之志:记住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忘路之远近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B.见渔人,乃大惊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其如土石何
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B.之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选文)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为武陵人捕鱼为业(选文)不足为外人道也(选文)
D.虽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虽杀臣,不能绝也(《公输》)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所选文段出自《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东晋人。
B.文章是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来结构全文的。
C.桃源中人与渔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生活是不一样的。
D.太守遣人随渔人去寻找桃花源,说明太守也想到桃源中去过桃花源中人的生活。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芳草鲜美陶后鲜有闻B、悉如外人 悉以咨之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D、设酒杀鸡作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
1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橘生淮南则为橘
13、哪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行道之人弗受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更若役,复若赋D.不足为外人道也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E.遂与外人间隔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4、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哪一项不正确?()
A.此人一一为(桃花源中人)具言所闻,(渔人)皆叹惋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马)也。(马说)
C.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D.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答〕
15、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仿佛若有光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6.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
17.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
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18.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①问今是何世 ②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①不复出焉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D.①设酒杀鸡作食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0、下列诗(文)名句所表达的人生追求与本文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A.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B.有良田美田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C.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安陵君其许寡人D.未果,寻病终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2、下列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之,欣然规往”中的“之”指代的是渔人发现桃花源这件事。
B、选文前两段写了“渔人”的行踪:进入桃花源——辞别桃花源——寻找桃花源。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
D、“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淳朴、热情、好客。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问所从来,具答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其中往来种作太守即遣人随其往D.、便扶向路寻向所志
24、以下各组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便舍船太丘舍去B.欲穷其林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忠之属也D.问今是何世斯是陋室
四、简答题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2.用原文语句作答: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3.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4.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5.研读第二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
我的研读: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说了些什么?为什么皆叹惋?
我的联想:
7.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
①本文的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试举一例进行说明。
我的鉴赏:
②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试作评价。
我的探究:
8.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9.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_______;(2)_______;(3)_______。
10、“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请用简短的话回答。
1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
12、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13、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14.“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答:
15.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答:
16.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答:
17.陶渊明在封建文人中属特立独行的人,他的哪方面行为最能表现他这一性格特征?
18.“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三句话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19.在陆游诗中哪两句也算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林尽水源”、“仿佛若有光”、“初极狭”、“豁然开朗”这样一波三折的意境?
20.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荒唐”地虚构出这样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模式?
一、 ①交错相通 ②更不用说③妻子儿子 ④隔绝 ⑤不久;⑥渡口。(7)都,全(8)通“邀”,邀请(9)计划(10)类⑾对……感到诧异;⑿田间小路;⒀值得;⒁从前的,旧的;
二、(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3)(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自己发现桃花源的)这番经历
(4)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又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5)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三、3.B解析:悉:全,都。
4.A解析:A.豁然:开阔或通达。8.交通:古:错杂相通;今:运输事业。C.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D.无论:古:更不要说;今: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5.C解析:这两句话不能表现桃花源人害怕世人打扰他们的生活。
6、D(志:做标记)
7、B(都解释为“于是”“就”;A项前句“之”不译,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前句“为”解释为“向”,后句“为”解释为“为了”;D项前句“其”解释为“他”,后句“其”不译,加强反问语气)
8、B(他们感叹的主要是外界朝代的更替及带给人们的战争灾难)
9.D10.D11.B12、C
13、A、B(A项:走;B项:指示代词,这;C项:副词,相当于“又”/恢复;D项:说/道理;E项:隔开/偷偷地)
14.A(“渔人”应为“桃花源中人”)
15、 A(古义 ;B交错相通:C与世隔绝的地方; D不用说,更不用说.今义略 )
16.D(“问津者”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语言单位,中间不能停顿)
17.B(交通:互相通达)
18.C(桃花源的生活场景是虚构的,展现的是理想社会而不是现实社会)
四、1、第一问:渔人的行踪。第二问: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
2.(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避秦时乱
3.第一问: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二问:(1)源中生活安宁,(2)能安居乐业,(3)和睦相处。
4.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
5.一是活动(往来种作),二是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三是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渔人说的是秦末以来的历史。桃源中人叹惋的是: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7.①如在叙述渔人与村人相互问话时的语言就是一个证明,作者不正面叙述,而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来概括。但简洁中还有丰富,一切问话的内容尽在其中,又见其丰富。②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8.答:欲穷其林 怡然自乐 处处志之 不复得路 需要强调的是,你必须用原文四字短语填写——请注意,每处都有双引号。如果因忽视双引号而丢分,你就是百里挑一了。
这四个空并不难填,看来,今年的前几道题难度都不大,拉不开距离。
9.提示: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一、环境方面(优美);二、物质方面(富足)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四、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答三点即可。这道题是分点的,不要简单地答:幸福。
10、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追求自由生活
1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2、只要所选之句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并能对此句作简要分析即可。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
13、此题只要能围绕作者的矛盾思想来答,语言表述清晰流畅即可。示例: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思想。“桃源”即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文中的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
14.“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15.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郭沫若写牛朗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方面两者是相同的。
16.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17.厌恶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逃禄为耕。
18.第一句是反映出避乱而出走,明曰“秦时”,实为东晋,战乱频仍,不堪重税,民不聊生;第二句是渔人就桃源人的“问今”而答,而且是“具言”,怎一个“乱”字了得,从听者的“皆叹惋”既与“秦时乱”相呼应,又可反映出“具言”的沉重;第三句是一种嘱咐、叮咛,如与“外人道”,这块静土何以独存,再一次表现出对外面的时局的恐慌。
1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围绕“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战乱频仍,赋役沉重,民不聊生;从陶渊明追求无富无贵,无君无臣的社会思想,少有大济苍生之愿望,现实的黑暗使他难以施展其志,只能是憧憬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的理想社会”来考虑即可。
19.D20.B21、A22、C23、D24、D
2、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练习检测
一、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有仙则名②惟吾德馨③往来无白丁④无案牍之劳形⑤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⑦谈笑有鸿儒⑧无案牍之劳形⑨无丝竹之乱耳
二、翻译下面句子
(1)“孔子云:何陋之有?”
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⑶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三、选择题
1.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2、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
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四、简答题
1.全文的文眼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我的理解:
2.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形容“陋室”不“陋”的?我的归纳:
3.联系本文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和情操?
我的畅谈:
4.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①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②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5.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6.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7、文中写到哪三位古人?为什么要写这三位古人?
8、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一、①出名;②品德高尚;③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④使……劳累。 ⑤这;⑥调弄,这里指弹(琴);⑦大⑧官府的公文⑨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泛指奏乐的声音二、(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⑵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⑶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三、1.C2. C
3.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
4.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5.D
四、1.文眼是“德馨”二字,因为全文是围绕品德问题展开,同时“馨”字统领全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通过对居室环境、往来人物和日常生活的情景描述来表现“惟吾德馨”,以“惟吾德馨”说明“陋室”不陋。(从环境的清幽、交友的品位、情趣的高雅、远离世俗官场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
3.如以兴国为己任(言之成理即可)。
4.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②惟吾德馨
5.陋室的环境、陋室中的人和陋室的生活三个方面
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6.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7、诸葛亮 子云 孔子 写这三位古人,用于证明只要住的人品德好,陋室就不显得简陋了
8、示例: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
3、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练习检测
一、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②濯清涟而不妖③不蔓不枝④陶后鲜有闻⑤自李唐来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⑦宜乎众矣⑧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⑨亭亭净植⑩出淤泥而不染
二、句子翻译: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选择题
2.下面各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花之隐逸者也D花之君子者也
3.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A.何:同予者何人何陋之有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调素琴
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之:水陆草木之花莲之爱
4.下面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芳名远播。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D.“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
5.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四、简答题
1.周敦颐说:“莲,花之君子者也。”从他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我的理解:
2.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喜爱的原因。
我最喜爱的花是:
我喜爱的原因是:
3.回答问题:
①在古诗中有不少咏莲的名句。结合课内外的积累,试写出两句来,多答加分。
②作者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我的观点:
4.简答。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5.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6.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一个突出特点是:
7.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在《马说》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教颐借“莲”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9.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10.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
11.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
12.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
一、①多;②洗涤;③长枝蔓;长枝节④少。⑤从⑥亲近而不庄重 ⑦应当⑧认为⑨立⑩ 却,但是
二、①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③(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④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分)人该是很多了
三、2.B(B为取消句子独立,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其余均是结构助词)
3.D4.C5.D
四、1.应该鄙弃那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围绕“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独行”“洁身自好”“庄重”“质朴”“正直”等作答,写出一点给2分,写出两点即可给满分。示例:作者心日中的君子应该具有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庄重豁达的高贵品质。)
2.符合要求即可。如:我喜爱兰花,因为它的白色象征着纯洁,它默默地绽放,为人们默默地奉献出自己的一股暗香。(示例l;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示例2: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示例3: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
3.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②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4.①出淤泥而不染②香远益清5.莲,花之君子者也6.托物言志
7.(5分)陋室(或陋室不陋)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 千里马的遭遇希望统治者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愿望对君子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品质的赞美和追求(意思租近即可)
8.用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盛爱牡丹”衬托作者的“爱莲”,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意思相近即可)示例: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
9.不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示例:我喜欢“香远益清”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
11.示例l;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2: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示例3: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
12、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
4.核舟记(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持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核桃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练习检测
1.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①其两膝相比者②佛印绝类弥勒③而计其长曾不盈寸④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珠可历历数也高可二黍许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③苏、黄共阅一手卷。
④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⑤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项是()
A.罔不因势象形(顺着、就着)B.高可二黍许(上下)C.佛印绝类弥勒(同类)D.若听茶声然(好像)
4.“核舟”中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东坡”,“黄鲁直”,“佛印”,作者详写船头三人的神情是为了说明什么?
我的理解:
5.《核舟记》的结尾处详尽地说明了核舟上所刻的人物、事物和文字的数量。清人林嗣环的《口技》一文的结尾处也有这么一段:“撤屏观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两文均用数字结尾,作者的意图相同吗?为什么?
我的理解:
6.文言文使用数量词和现代文有所不同,试根据本文比较一下,不同在哪里?
我的比较:
7、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①靠近;②极像;③满;④挑选。(1)大约 (2)类似 (3)同“屈”,弯曲(4)分明可数的样子大约
2.①佛印极像弥勒佛,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同;②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是挑选狭长的桃核刻成的。 ③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④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⑤(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制成的小船,(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3.C考查点:本题考查课内文言词语的意义。解题思路:一定要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境里去理解,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C项解释错误,应解释为“像”。
4.峨冠而多髯;如有所语;矫首昂视。是为了突出雕刻者的技艺之高超。
5.相同。两文的结尾都用列数字的方法,都是为了表现艺人技艺之高超。
6.文言文中往往有数词而无量词,现代文则数词、量词同用。文言文的数词往往都在名词后面,现代文的数词则习惯于放在名词前。
7、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用料体积小;②所刻东西(字、景、人、物)多;③刻画细腻逼真,情态毕备,富有诗情画意。
5.大道之行也(《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练习检测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选贤与能与(jǔ)B.矜、寡、孤、独、废疾者矜(guān)
C.男有分,女有归分(fēn)D.是故谋闭而不兴兴(xīng)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故:⑵废疾者废疾:⑶女有归 归:⑷谋闭而不兴兴:⑸盗窃乱贼而不作作:⑹故外户而不闭闭:⑺大同 同:⑻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睦:
⑼不独子其子子:⑽矜、寡、孤、独孤:⑾盗窃乱贼而不作贼: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修(崇尚、培养)
C.是故谋闭而不兴是故(因此)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大家一样)
4.下列加粗的词语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B.寻向所志,遂迷。C.大道之行也。 D.男有分,女有归。
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③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④男有分,女有归。
⑤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⑥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根据选文,“大同”社会有以下特征:
①②③
7.《大道之行也》是一篇名文,有两个成语出自其中,它们分别是 、 。
8.所谓“大同”,用现代汉语回答即是。
9.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10.文中“大道”“大同”分别指什么?
大道:大同:
1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应此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大同社会在当时能否变成现实?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这一理想?
1.C2、⑴所以 ⑵残废人 ⑶女子出嫁 ⑷发生⑸兴起 ⑹用门闩插门⑺有和平的意思 ⑻和睦⑼以……为子 ⑽幼而无父的人⑾指害人
3.D4.B
5.因此人们不单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不单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译成“因此人们不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养自己的子女”也给分。)②对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是自己要私藏。③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要不为私利的劳动。④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⑤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
⑥所以从外面把门扇合上,而不插门,这就是所说的理想社会。
6.(按点给分,每点1分。)①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全社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7.鳏寡孤独、夜不闭户
8.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
9.第一方面,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第二方面,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第三方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10.“大道”指古代政治上最高理想,“大同”指理想社会。
1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3.略
6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练习检测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略无阙处②不见曦月③沿溯阻绝④或王命急宣
⑤飞漱其间⑥夏水襄陵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⑧属引凄异
⑨良多趣味⑩林寒涧肃
二、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④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选择题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
C.隐天蔽日不见曦月D.回清倒影清荣峻茂
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多生怪柏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
3.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天蔽日(隐瞒)B.良多趣味(确实)C.绝巘多生怪柏(山峰)D.哀转久绝(消失)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C.已而之细柳营D.策之不以其道
5.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6.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B、或王命急宣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哀转久绝
7.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B乘奔御风(奔驰) C夏水襄陵(河岸)D属引凄异(连续)
8.下面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译,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B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C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D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
9.选出最能概括本文段内容的一项()
A描绘了三峡夏季水流之急。B描绘了三峡四季的美丽景色。
C描绘了三峡春冬之时的美丽景色。D描绘了打鱼人的悲惨生活。
10.对画横线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像风那样飞奔,也没有那么快。B.虽然骑着如飞的快马,也没有那么快。
C.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那么快。D.即使骑着风奔跑,也没有那么快。
11.文章第四段给读者的感受是
A.莫名的惊恐与无尽的哀愁,具有凄婉美。B.淡淡的烦恼与朦胧的伤感,具有幽怨美。
C.豪放而又洒脱,具有粗犷美。D.细腻而又柔软,具有平和美。
12.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文章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人自然想到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作者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写出了三峡的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三、简答题
1.读了第②段的内容,你联想起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的哪一句诗?我的联想:
2.我能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①第⑶段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写出了江水的季节特点。“”“ ”色彩互异,“”“”动静相杂,相映成趣,令人无限遐想。
②“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以“清”字状,以“峻”状,以“荣”状,以“茂”字状。
3.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古人常用“三”字形容“多”或者“少”,如文中“猿鸣三声泪沾裳”。请你也举出两个含“三”字,其含义也是表示“多”或者“少”的成语、俗语、典故等。我的积累:
②本文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与朱元思书》中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都是写水流之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写法不同,你能说说它们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吗?我的赏析:
4.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A或: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B林:青林翠竹林寒涧肃
C绝:哀转久绝沿溯阻绝D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
5.请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
①夏季:
②春冬:
③秋季:
6.填写出描写三峡形势的语句。
①体现三峡长的语句是:
②体现三峡险的语句是:
③体现三峡窄的语句是:
④表现山河秀丽的语句是:
7.文中的“良多趣味”指的是什么?
8.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9、下面是《小石潭记》选段,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3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0.写船行之快突出了三峡什么特点?引用渔歌写猿鸣渲染了什么气氛?
特点:气氛:
11.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12.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13.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3分)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
导游词:
14.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景,也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一、①通“缺”;②阳光;③逆流而上;④有时;⑤冲刷;⑥上⑦飞奔的马快⑧连续。⑨真(或实在)⑩寂静
二、①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②即使乘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③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④(声音)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三、1.C太阳(A在——假如B极——断绝 D清波——水清)
2.D(“高猿”是一个偏正式的语言单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停顿)
3.A(“隐”是“遮蔽”的意思)
4.B(A项是表倒装的助词,可不译;C项是动词,“去”的意思;D项是代词,“它”的意思;题干中的例句与B项都是结构助词,“的”意思)
5.B(选文第二段先写水之盛,再写水之速)
6.C7.D8.A9.B 10.C11.A 12.B
四、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2.①素、绿、湍、倒;②水、山、柏树、草。
3.①士别三日、三人行必有我师、三言两语、三头六臂;②前一句从时间和距离角度突出水流之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后一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水流急湍、波浪汹涌的特征,形象生动,给读者以亲见之感。
4.B
5.①水势迅急凶猛 ②景色秀丽奇绝③萧瑟凄凉
6.①三峡七百里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③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8.表明人们的感伤心情】
9、相同点:都从侧面描写水
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10.夏水急猛或狭窄水急的特点渲染了秋天凄清萧瑟(肃杀)的气氛。
11、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现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1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13.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1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答出“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即可)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7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②。青林翠竹,四时③俱备。晓雾将歇③,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④,沉鳞竞跃⑤。实是欲界之仙都⑥。自康乐⑦以来,未复有能与⑧其奇者。
一、解释加点词:
⑴答谢中书书 书: ⑵五色交辉 辉: ⑶四时俱备。 时:
⑷晓雾将歇 歇: ⑸夕日欲颓 颓:
一、⑴书信 ⑵辉映 ⑶季 ⑷消散 ⑸坠落
二、翻译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下列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B.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争相跳)
C.月夜入户(窗户)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但少闲人(只是)
5、2.C(户:门。与:参与,此指欣赏)
四、简答题
1、“沉鳞竞跃”的跃意思是_____,“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______。
2、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你能说一说好在哪里?
1、跳 山川之美景
2、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阅读下列文段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书”的意思是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本文分_______层,写出各层大意。
5.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
1.信 给谢中书的信
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3.(1)对偶 (2)对偶,借代
4.三 (1)自古以来,文人们都夸赞山水的美丽。
(2)具体描绘各种美丽的极致。
(3)感叹这样的人间天堂,再也没有人能欣赏到。
5.通过写人间奇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8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练习检测
一、解释加点的词。
①念无与为乐者②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③怀民亦未寝④水中藻荇交横
⑤相与步于中庭⑥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⑦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⑧庭下如积水空明
二、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②相与步于中庭
③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⑤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三、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月色人户(窗户)B.念无与为乐者(想到) 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一起)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B.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C.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闲极无聊的人啊。
3.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C.苏轼“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
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B、第②句(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情趣相投。
C、第③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描写了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之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景。
D、第④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流露出作者遭贬后复杂的内心感受。
四、简答题
1.找出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
起因:经过:结果:
2.你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的含义。
3、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①作者描绘的世界:②作者的心境:
4、“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5、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
6.“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一、①考虑②只是 ③睡觉④交错纵横 ⑤散步(或漫步、走、行走)⑥遂:于是,就⑦高兴地⑧形容水的澄澈
二、①哪里的夜没有月亮啊!哪儿没有竹子和松柏树啊
②同张怀民一同走到院里
③(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
④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⑤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二、(1)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猿和鸟都一同叫了起来。
(2)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3)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览作乐的同伴,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4)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三、1.A2.D3.C 4. B
四、1.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地点:承天寺 人物:我(苏轼)与张怀民起因:我见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经过: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结果:我与张怀民相与步天庭中
2.惋惜无人赏月,更暗示世人大都醉心于功名利禄,为俗务所累,无暇及此,表现作者和张怀民超凡脱俗,摒弃一切凡尘事物的拖累,淡泊宁静的情怀。
3、①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芙妙境界。
②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虽遭贬谪依然旷达
4、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2分,意思符合即可)
5、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既有赏月漫步的清闲又有对被贬谪的牢骚不平。)
6.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6题考查“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解答此题一是要结合语境,把握题干活所给信息“沧桑凝重”,二是要根据文章的写作背景来考虑。)
9观潮(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1、解释下列句中的词。
①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②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③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④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⑤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⑥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⑦如履平地⑧人物略不相睹
2.画线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观:景象既望:农历十六日。
B.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际天:连接着天。沃:吞掉。
C.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岁:年。艨艟:战舰。
D.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舸:船。逝:消亡。
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人物略不相睹(一点儿)B.吴儿善泅者数百(善于)
C.随波而逝(消失)D.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高)
4.下列与“溯迎而上”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广起,夺而杀尉B.而山不加增
C.泉香而酒洌D.忽有一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5.用现代汉语翻译“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这句话。
6.概括选文中描写浙江之潮的几个场面,并说说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①既望:农历十六。②方:当……时。③倏而:突然;略:一点点。
④逝:去,往。⑤文:画着文采。
⑥溯迎:逆流迎着潮水;出没:健儿在水中忽隐忽现。
⑦踩,踏。⑧“略”:微,一点。 “睹”:看。
3.C
4.D
5.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
6.水军演习、弄弄潮表演、观潮情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10湖心亭看雪(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杯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练习检测
一、解释下列加粗词的含义。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余拏一小舟②上下一白③是金陵人,客此④及下船⑤是日,更定矣
⑥与余舟一芥⑦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⑧湖中人鸟声俱绝:⑨上下一白:
⑩拥毳衣:⑽及下船:
二、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③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④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⑤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三、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焉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而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宋无罪而攻之
C.是是日,更定矣是进亦忧,退亦忧D.其问其姓氏其如土石何
2.下列句子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3.下列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B.一童子∕烧酒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D.余拏∕一小舟
4.下列“而”的用法与“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相同的是( )
A.杂然而前陈者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C.舟中人两三粒而已D.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5.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是( )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都不敢外出,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
B.本文作者张岱观察雪景,从“大雪三日”到“上下一白”,最后看到“舟中人两三粒”,采用的是定点观察的方法。
C.本文写景句采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形象、更富有魅力。
D.文章写景句语言自然质朴,不事雕琢,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清新淡雅的雪后场景,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6.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湖中人鸟声俱绝以为妙绝B.是日,更定矣斯是陋室
C.问其姓氏其真无马邪D.上下一白而或长烟一空
7.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景象。
B.选文第一段交代了游西湖的时间以及环境,为下文写西湖雪景做铺垫。
C.作者写作此文时,已经是清朝初年,但作者仍然沿用明朝“崇侦”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怀念。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与《江雪》一诗“独钓寒江雪”中的“独”字表达的情怀是一致的。
四、简答题
1、写景是游记的重点,试用自己的话将湖中雪景描绘出来。
2、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
一、1、①携、带,②全、都,③名词活用为动词客居, ④等到⑤这 ⑥小草 ⑦酒杯
二、③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等声音都消失了。
④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芥叶的小船,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两三个人罢了
⑤湖中怎么可能还有这种人?
三、1、C2、D(侧面烘托)3.D4.B5.B
四、1、示例:平静的湖面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站在船头,向远处望去,高处的天与云,远处的山和水,浑然一体,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如果立在岸上,湖上能看得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我的一叶小舟及船上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2、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