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被美国《时代》杂志称为“Biggest man in China ”)
北伐,一直是广州国民政府的既定方针。自 1920年,孙中山即在桂林设立北伐大本营走出了北伐的第一步后,他一直没有放弃北伐这个目标。孙中山去世后,他的所谓信徒们也都是表示会以北伐为已任,汪精卫、蒋介石也高呼着“打倒列强,打倒军阀”(这军阀指的是北洋军阀)的革命口号,要完成中山先生的遗志。
广西为何热衷北伐?
蒋介石本来很迫切地想要尽早北伐,可问题是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俄国顾问,硬是不赞成他北伐。
可是还有一个人比他更性急。他就是李宗仁!
这是为何?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虽然统一广西,李宗仁也在黄、白的推荐下做了广西的“一哥”,可是桂军是由李宗仁的“定桂军”与黄绍竑、白崇禧的“讨贼军”两个不同体系的部队组成的。他们各有渊源,和起来也不容易。特别是全省统一后,党务、军事、政治、经济、财政和教育等部门,两个体系中的人员都于其中,而且出现了争斗的情况。刚统一的广西就危机重重。
广西这种现状,只有向外发展才能彻底解决问题。李宗仁在和国民政府商谈两广统一问题时,甘愿放弃自己应当的诸多要求,也鉴于此。
就在蒋介石为解决“三二O”事件(中山舰事件)很头痛的当口,李宗仁已经开始派兵进入湖南,拉开了北伐的前奏。
赵恒惕的联省自治
北伐,首先得解决湖南的问题。
可是,湖南却没有那么好解决,湖南比广西要富,解决湖南,对于国民政府财政部来说,中央是可以大赚一笔的。正因为是块肥肉,所以眼馋盯着它的人也就多,解决起来麻烦也就要多得多。
湖南省的省长叫赵恒惕,一直是主张联省自治,这和广西的境界完全不同。
赵恒惕这个人是值得说一说的,他1880年出生湖南衡山。早年留学日本,是中国同盟会会员。1909年回国后,历任广西常备军协统、广西督练公所会办等职。武昌起义后,被湖北都督黎元洪任为左翼军司令。1912年赴北京,被袁世凯逮捕下狱。1915年被谭延闿保释出狱,返回湖南。先后任湖南第一师师长,湖南水陆军总司令。1920年11月,被广东军政府任为湖南总司令。
赵恒惕此时本来完全可以将湖南省长一职收入自己囊中,可这个喝过一点洋墨水的人偏偏要一反往常来个民选,要做一个名正言顺的民选省长。
1921年,赵总司令成立了湖南制宪筹备处,并发表了“联省自治”的主张。
虽然是成立了制宪筹备处,可赵总司令却等不及,为求“速效”,他干脆自己制定了一个“筹备自治法大纲”,交给任期已满的旧省议员来筹备省宪。
这样,一部速成的《湖南省宪法草案》就出台了。
他因此也顺理成章地当选为临时省长。
省宪明确规定,湖南为中华民国一自治省,并堂而皇之地宣称“人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湖南省宪法草案的公布,开了全国各省自治之先河,是全国各省中最早公布的一部省宪法草案,这个意义是非凡的。本来是有可能改变中国近代史走向的!倘若从此时即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就走上各省自治的道路的话,中国是有可能会实行类似美国那样的联邦制政体的。当然这只是个假设。
赵总司令还是承认中华民国的,只不过把湖南作为一个自治省,而不是共和国。
可历史不是这样安排的,湖南人没有这个福气。即使作为一自治省,赵恒惕的《湖南省宪法草案》也遇到了很大的障碍。
赵恒惕不是不是政治家,他和蒋介石一样,都只是一个军人。他之所以要制宪,搞湖南自治,明是为了响应民意,暗则为拉民意之大旗作虎皮,不让外省军阀染指湖南,以求自固自保。
这个想法也未尝不可,与当时湖南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不相违背,联想起南北各省的军队杀过来杀过去,徒有一个统一的名义,实际上百姓生命财产朝夕不保,还不如让咱们湖南人在自己这块土地上说了算数。
可问题是北边的段祺瑞和南边的孙文不吃这一套,他们都想要统一,举着中华民国这面招牌,重回大一统,一个小小的湖南省长怎么能拉住历史这辆大车?更何况,赵省长的民意民宪一开始就先天不足,后天勉强。
再来看当时湖南的省情。在联省自治主张发表之后,四川的刘湘是第一个响应的。而赵省长第一个是想把湖北拉进联省自治的圈子里来,目的就是他夹在南北二大派系中间,这两派都不对他的联省自治感冒。
若想真正的湖南自治,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北边的湖北也学样,他赵省长压力就减轻了不少。
吴佩孚被联省自治“唬住”了
1921年夏,赵省长率湘军出师援鄂,目的是想把主政湖北的山东人王占元赶走。
和赵省长接战的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孙传芳,当时鄂军的前敌总指挥。
这边赵省长一出战,那边四川刘湘赶来帮忙,这样王占元吃不住了,马上向北边的吴佩孚求救。
吴佩孚是谁啊?此人更大名鼎鼎,是《时代》杂志封面的首位中国人,被《时代》杂志称为“Biggest man in China ” 。他的实力,湖南加四川,合起来可能还不如他一个脚趾。
老谋深算的吴佩孚一边派出一个湖北人叫萧耀南的充当总司令来救湖北,自己则率海陆两军,入长江,下洞庭,直扑岳阳,抄了赵恒惕的后路。
岳阳丢了,湘军腹背受敌,阵脚大乱,只有求饶的份。
这一战,赵恒惕不仅没有捞到半点好处,不仅自治的招牌没有发挥影响,而且丧失失地,湖南的北大门岳阳从此被吴佩孚看住。
不过,吴佩孚看住岳阳后,也不急着南下与孙文争雄。他虽是一个军阀,可是也被赵恒惕的民选自治的招牌唬住了,如果公然进攻湖南,只怕他吴佩孚也是吃不住这湖南的民意的。这样一来,湖南的省宪到底也成了一张盾牌。吴佩孚只好拼命拉拢赵恒惕,他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让赵恒惕去充当他的挡箭牌,作自己的缓冲地带。他则进可攻,退可守。
同样,既打出自治省的牌子后,赵恒惕又轻而易举地挡住了当年孙文北伐之途。当孙文想假道湖南北伐时,赵恒惕轻启朱唇不予允准,孙文就不得不绕道江西。你孙文总不可能攻打自己名下的一个自治省吧,那民意也够呛的了。
谭延闿:我不怕“联省自治”
(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谭延闿)
但是,倒另有一个人自有高招却不怕联省自治,他就是赵恒惕的“恩师”谭延闿。
正是一物降一物。
谭延闿也是湖南人,曾三次督湘,经营湖南多年,又是赵恒惕的直接提拔者。但是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谭延闿就是在赵恒惕的逼迫下,不得不出走广东,投向孙文。孙文照例授予他湖南省长一职,只不过他只能在广州办公。
要北伐,必须扫平湖南这个障碍。要扫平这个障碍,必先摘掉其联省自治的招牌。谭延闿对这一点看得很清。
1923年,谭延闿指令旧部北上对付这个昔日的学生,亲任“北伐讨贼湘军总司令”,直抵衡阳。赵恒惕则祭起“护宪”的大旗,组成“护宪军”迎战。
开战不久,赵恒惕的部下,一个叫朱耀华的团长倒戈,长驱直入长沙,差一点就成了人家的笼中物,这一着把赵省长可吓得不轻,赵恒惕急忙向吴佩孚求救。
老吴看住湖南的北大门,这时是求之不得,急率军南下。
讨贼军那边突然得悉广州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只得奉孙文之命回援广州。于是双方息兵。
然而,外患刚息,内忧又起。一边是北洋吴佩孚就此入主湖南,一边是自己手下第四师师长唐生智受南边三民主义的影响,起了反心。
赵恒惕四处求救,毫无办法,他根本不知道,唐生智和吴佩孚早有勾联,唐在起兵倒赵之前,就向吴佩孚疏通关系,而吴佩服也想出一石二鸟之计,想通过唐生智的手达到驱赵的目的。赵恒惕无奈,最后只好宣布服膺三民主义。
但是,这个三民主义救不了赵恒惕,唐生智既起意要推翻他,焉能就此罢手。于是,在唐生智逼近长沙之时,赵恒惕只好丢下湖南,逃之夭夭。
唐生智:我要做湖南省长
唐生智倒赵之际,担心力量不够,致电李宗仁求援。
在唐生智求援之时,赵恒惕也曾向李宗仁求过援。并派出李的同学叶琪作特使亲到广西,以联省自治劝说广西效法,但遭到李宗仁的拒绝。
李宗仁拒绝赵恒惕的理由即是不赞成联省自治,但唐生智不同了,唐是赞成三民主义的,这与李是同志。且李宗仁预见到唐生智驱赵应能成功,但成功后唐生智将面临吴佩孚的压迫,必不是吴的对手,势必要向两广求援,届时李宗仁便可出手,即可使唐生智加入到国民政府阵营里来,到那里再以唐生智为前部先锋,出师北伐,岂不是一举数得?唐生智电请桂军援助,如果唐军不敌北军,唐第一撤退的地方就是广西,那时北军也会跟进广西,那广西就会陷入更大的危险当中。
因而,李宗仁接到唐生智的求援,当即表示答应。
得到李宗仁的承诺,唐生智一下子吃了豹子胆。原先他本对吴佩孚颇有顾忌,不敢自居湖南省长一职,而表示要请赵恒惕回湘主持省政。这可好玩极了,把人家赶跑,又邀请人家回来做官。你还别说,天底下这样的好事还真的经常在民国上演。
赵恒惕当然不敢回湖南。唐生智得到广西的支援,便就任湖南省代理省长,并诱捕了湘军第二师师长刘鉶,同时进攻赵恒惕的余部,还把岳阳给占领了。
而吴佩孚那边其实早就在等待时机,他之所以隐忍不发,就是要等待唐生智把这出戏唱到了火侯自己再登台。他见唐生智把自己的势力范围给占了,二话不说,挥师南下,进攻唐生智。
这唐生智和吴佩孚相比,着实还嫩了点。双方一接触,唐生智就像豆腐渣一样垮了,很快连长沙都被吴佩孚占了,并且把唐生智赶到了衡阳。
唐生智一边抵抗,一边急电李宗仁。
李宗仁当即兑现他的承诺,派钟祖培一旅星夜兼程,驰援衡阳,同时其他援军也相继向湖南开拔。
广西部队适时到达衡阳,和吴佩孚所部正面遭遇。广西兵转战多年,能征善战,打倒的势头很是强劲,很快将吴军攻势阻遏。吴军知是广西兵来援,不敢恋战,向后撤退,唐生智转危为安。
接着,唐生智和广西军队会合,双方并力攻吴。但吴军亦不可小觑,战事形成胶着状态。
广西军进入湖南,实际上打响了北伐的第一枪。
湖南境内势成骑 虎,胜不能胜,退不能退,广西的李宗仁坐不住了。
他一边在广西大造北伐的舆论,一边准备亲自赴广州,策动国民政府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