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会有一种主流意识,每个时代,都有一种风格显现。每个时代,都有一种思潮演变。时代有特征,时代有记录。脑海的记录,文字的记录,还有物化的记录。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它以其特有的形式记录了历史演变与时代特征。建筑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筑不是房子,建筑是艺术。建筑形式、种类的不同造就了建筑风格的不同,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民族信仰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意识,谱写了不同建筑风格。
欧洲建筑史,波澜壮阔,罗马的柱廊在土耳其军队野蛮的纵火中倒下去后,从废墟里在生出来的却是哥特教堂的尖塔。文艺复兴的大师们,刚刚把柱式运用熟练,巴洛克就一阵风把柱式的规范统统打破。古典主义者还没来得及造起几个真正严谨典雅的建筑物,洛可可的室内装饰就映衬着贵夫人们的身影,将豪华柔媚展示的淋漓尽致。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在欧洲和北美的建筑历史中,理性主义、浪漫主义、帝国式、古典复兴、哥特复兴是几个亮眼的潮流。但19世纪后半叶,随着各“主义”的退潮,折衷主义就成了主流。它的出现是不是意味着新的建筑学诞生了?
折衷主义(Eclecticism)是一种哲学术语,导源于希腊文,意为“选择的”,“有选择能力的”。后来,人们用这一术语来表示那些既认同某一学派的学说,又接受其他学派的某些观点。折衷主义把各种不同的思潮、理论,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在一起,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固定的立场,是形而上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折衷主义建筑类似于堆积木,把不同的文化元素拆除分离之后再重组,变换出新的造型、新的样式。
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把自己的哲学称作折衷主义的是亚历山大里亚人波大谟。19世纪法国哲学家库桑也称自己的哲学体系为折衷主义,声称一切哲学上的真理已为过去的哲学家们阐明了,不可能再发现新的真理了,哲学的任务只在于从过去的体系中批判地选择真理。
折衷主义建筑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由于折衷主义建筑往往在古典等风格上加上巴洛克装饰,故也可称为新巴洛克式。巴洛克即西班牙语“不合逻辑”的意思,主张大胆创作。主要特征是在拱券上加以弯曲的巴洛克装饰,或者在阳台、窗楣等处加以流畅弯曲的巴洛克线条。
折衷主义建筑在十九世纪中叶以法国最为典型,巴黎高等艺术学院是当时传播折衷主义艺术和建筑的中心。而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期,则以美国最为突出。总的来说,折衷主义建筑思潮依然是保守的,没有按照当时不断出现的新建筑材料和新建筑技术去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建筑形式。
折衷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有:
巴黎歌剧院
这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物,剧院立面仿意大利晚期巴洛克建筑风格,并掺进了繁琐的雕饰,它对欧洲各国建筑有很大影响。
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
巴黎的圣心教堂
中国近代折衷主义建筑文化 哈尔滨车辆厂文化宫
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在1900年—1937年是一个高潮,在此期间特别是中前期,建筑发展的主流趋势是西方折衷主义,姑且称作中国建筑史上的折衷主义时期。在这一时期涌现出的大量建筑作品,无论从其社会功能、使用材料、内在结构和外在形式,已经明显地不同于中国传统建筑了。折衷主义建筑的特点是博采众长。
哈尔滨有东方小巴黎的美誉,其大多数一类保护建筑即为折衷主义。哈尔滨建筑中折衷主义作品比重很大,甚至在新艺术运动建筑中也不难找到折衷主义的成分。代表建筑有铁路文化宫(原中东铁路俱乐部)、车辆厂文化宫、亚细亚电影院(原敖连特电影院)、新闻电影院(原丽都电影院)。
折衷主义建筑产生的原因(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丰富多样的建筑来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在十九世纪,交通的便利,考古学的进展,出版事业的发达,加上摄影技术的发明,都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掌握以往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区的建筑遗产。于是出现了希腊、罗马、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建筑在许多城市中纷然杂陈的局面。
文艺复兴后由于重新恢复对理性与永恒风格的追求,使创新成为建筑师的使命,折衷主义一词在19世纪初被提出后,可说适时地解救了自启蒙运动以后对于新建筑风格追求的困境,从而成为当时建筑的一种潮流.基本上,一个风格可以被视为由许多不同历史时期风格混合的综合体,但是当一个风格一再的重复出现时,这个风格便成为这个时期的风格特征了。因此折衷主义建筑也成为19世纪特有的一个建筑表现。但是随着历史的演进,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分离派、未来派、绝对主义、构成主义、纯粹主义乃至包豪斯一系列的现代建筑运动接连的出现,建筑师又开始积极地强调创新并主张要摆脱对传统的模仿,只有拒绝所有过去的风格才能创造出前所未见的新风格。
折衷主义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古典与现代碰撞期。它将各种古典元素堆砌,再加上“比例、关系”、“纯形式”等,不至背离建筑审美法则,再融入一点现代元素的符号,人们或者学院派的维护者们尚能接受。但折衷主义美学价值何在?狭义而言,它更精雕玉砌了古典派的巴洛克与洛可可之梦,更发扬光大了畸形,变异等当时社会的复杂心态。广义而论,折衷主义美学是观念革新的产物,是对每一个阶段新时期建筑风格所不断探索的精神支柱。
折衷主义是一种过渡现象,认识折衷主义的暂时性和持久性是重要的。一般说来,在科学上,它不可能持久,它只是成熟着的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或者说一种现象。它仅仅出现在一门科学或学科分支的早期阶段。随着一门科学或学科分支成熟起来,新的理论和研究领域得以建立,折衷主义便会逐渐退出。
折衷主义有无艺术性可言?在别的国家折衷主义只是一种过渡现象,在中国呢?中国儒家的“中庸”是不是折衷?
中国——华夏文明古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封建社会延续了几千年,封建社会按照我国传统的史学研究认为是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到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朝,成立中华民国。将近2400年的历史。儒家思想一直都是封建社会时候的正统思想。儒家所强调的仁爱观背后凝聚着一个重要的理念,这个理念就是儒家诸理念中的核心:“中庸”。什么是中庸?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即不偏是“中”,不变是“庸”。从道的层次去解读,“中”就是恰当合适的意思。“庸”是何意?先秦儒家经典里没有作非常明确的解释。倒是庄子有明确的解释:“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庄子解释“庸”就是使————用,贯通一切的使用,用在哪里都得当。不过这是庄子从道家的角度进行的解读。如果结合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去解读,则可以推测出,“庸”是指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即在实践中的使用。没有进入到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的用就叫做“用”,进入到实践,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运用的才叫做“庸”。所以,对“中庸”的解读就是在实践中做到恰当合适。
中国古人的宇宙观、天命观影响到其安身立命,为人处世,自然表现为“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在现实中采用一种“中庸”立场,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引申指不偏不倚,恰当调和的处世态度。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方法论。中国古人把中庸思想引申到建筑领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尚中”这一建筑设计理念。古人认为在天、地、人三者的位置关系上,地是宇宙的中心,人处于这个中心点,所以在进行建造活动时,把建筑的中心突出地表现出来。一些重要建筑,如城郭、宫殿、官署、庙宇、住宅的平面布局,通常取左右绝对整齐对称。一切组织均根据中线以发展,其布置秩序均为左右分立,适于礼仪之庄严场合。尚中理念源自中庸思想,它是中国人一种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中国古人的终极理想和目标是追求天、地、人之间的和谐统一,而这又渊源于“体用不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构建和谐建筑,从“尚中”到“和谐”的建筑思想,无疑是一种进步。在现实中,建筑师应该为构建和谐建筑而努力。建筑设计要与自然、与人、与社会的和谐,不破坏自然环境。
每种风格、思潮背后都有其特殊的文化意义和历史积淀,折衷主义建筑从形式上讲很美,但缺乏相应的文化内涵,也没有新的理念突破。“中庸”是中国文化的体现,是儒家思想之精髓,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中庸不等于折衷,中庸是恰当,折衷是拼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