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前现仅存的陕西巡抚毕沅立碑,上书“薄太后南陵”
夏至过后的周六,从白鹿原白鹿汉宫出来,我们径直来到了西邻的汉薄太后南陵。在陵园大门的右侧,立着一通石碑,上书刻着:陕西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薄姬冢(汉)陕西省人民委员会 1957年5月31日公布陕西省人民政府立。陵区不是很大,为开放式的陵园,游人也不是很多,从而更烘托出了陵园应有的静谧。拾级而上,迈过陵园大门,就步入了陵道。走过百米多长的陵道,就到了陵前,现仅存的陕西巡抚毕沅立碑映入眼帘,上书“薄太后南陵”。
汉薄太后南陵(亦为姬冢),是汉文帝刘恒之母——薄氏陵寝(按帝陵规格修建)。薄氏,吴(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汉高祖刘邦的妃子,刘恒封为代王后,尊她为代太后。刘恒继皇帝位后,尊之为皇太后。据《汉书,外戚传》记载,文帝母薄太后“孝景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葬南陵”,“以吕后是正嫡,故不得合葬也”。薄太后陵在汉文帝霸陵之南,故称“南陵”。陵封土形似复斗,底东西宽一百五十米,南北长二百米,高四十多米,底面积四十四亩,上顶而积三亩多,原陵园占地一百一十多亩,现墓基四周皆为农田。陵冢四周有夯土筑成的陵园垣墙,垣墙正中建有门阙。陵园西北有从葬坑数十座,现清理20余座,出土陶俑、陶罐、陶棺多件。
汉文帝平生恭爱父母,直至临终时还吩咐其妻窦皇后要厚待其母薄太后,愿以死后“顶妻背母”报其恩德。后来,汉文帝灞陵与其母薄太后南陵、皇后窦陵即按“顶妻背母”状安置,为后世赞誉。因南陵西隔渭水遥望汉高祖长陵,东对相隔不远的文帝灞陵,故史书有“东望吾子,西望吾夫”的说法,当地人称为“望子冢”。
据说薄姬成为皇太后之后,汉文帝以皇帝之尊,仍然对母亲孝顺如初。薄太后曾经生了一场重病,时间长达三年之久。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文帝刘恒却打破了这句话。三年中,他每天都要看望母亲,常常不解衣带、不眠不休地陪伴在旁边,但凡是御医送来的汤药,刘恒都要亲口尝过,确认无误,才会放心给母亲喂下。为此,他成为了让中国人传颂至今的“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孝。
文帝在位二十三年,一直为薄姬尽为子之道。公元前157年,文帝先于薄太后离开人世。临终时,他对于让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孝”深为抱憾,反复嘱咐妻子窦皇后和儿女们一定要对薄太后尽孝。为了弥补这个缺憾,才有了刘恒要求将自己的陵墓照“顶妻背母”的方式安置陵位。
薄太后因生汉文帝刘恒而名垂史册(古有母以子贵说),更因其通医术、乐善好施、教子有方而受到了老百姓的尊敬。
↓南陵大门
↓陵前广场一角
↓在陵园大门的右侧立着一通石碑,上书刻着:陕西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薄姬冢(汉)
↓陵道
↓陵道的石凳
↓不多的游人
↓南陵
↓南陵顶部
↓瞭望南陵四周
↓陵墓的旱芦苇
↓陵墓边劳作的村民
↓陵墓脚下的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