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后再看电影《坦塔尼克号》 看电影最后一排

15年后再看电影《坦塔尼克号》




15年后再看电影《坦塔尼克号》 看电影最后一排
演员凯特.温丝莱特



温丝莱特



成熟有韵味的温丝莱特

这些天,电影院正在上演3D电影《坦塔尼克号》,在网上查了一下,这部电影是1997年在中国大陆首次放映的,只不过,那时不是3D片。

当时,公司组织大家去观看。我当然是去看了。细想想,距离现在居然已经15年!光阴似箭呀!

先生是个工作第一的人,1997年放映《坦塔尼克》,他居然没有看过。15年后,现在是3D版本,他对高科技感兴趣,于是我就陪他又去观看一遍。

我非常喜欢扮演露丝的演员温丝莱特。尽管评论说,当时的她,有些“丰盈”,但青春气息盖都盖不住,那种朝气蓬勃、热情四溢,非常吸引我。记得15年前,很为露丝和杰克的真情打动。但15年后,尽管我仍旧感觉他们的爱情可歌可泣,可我已经认为故事是文艺片的“天方夜谭”,可以宣传,但我已经不再相信。现实中,没有这样的故事。是因为我老了,不再相信爱情?还是我活明白啦?那种为了爱,不顾一切,生死与共?似乎只有电影里有。生活中有吗?也许吧?

记得15年前,我对电影中,导演关于灾难的描写,对不同人在面临突然而至的灾难面前的种种表现,感触很深。这次观看3D电影,情景更加逼真,你就仿佛身临其境,就在那条巨型豪华游轮上,和船上的人同呼吸,当然你知道,你是在观看电影。可当海水汹涌奔来,你似乎能感到海水的冰冷,闻到海水的咸腥。3D影像的真实效果,使我感觉,似乎也在游轮上摇晃。

15年前观看电影,感触很深的是,影片末尾的一对老夫妇,他们已经没有力量冲出船舱,他们也没有条件登上救生的小艇。两位老人非常平静,安然等待末日的到来。还有那位老船长,他誓死与游轮共存亡。游轮的设计师,他在“自责”,为什么没有把游轮建造得更结实。再有,就是游轮上的演奏家们,在灾难面前,他们没有一丝慌乱,平心静气的演奏他们的乐曲,并希望船上的人,因为听到美妙的音乐而安宁。

整个轮船,不同仓位的 客人,代表着社会上不同阶层的人。他们在灾难面前,得到的待遇,境况很不同。而每个人的表现也千差万别。游轮上共有2200人,我这次看电影,侧重的是观看每个人的不同命运。而不是像前15年,侧重关心的是露丝和杰克的爱情。

美国有部描写二战的小说,名字是:《战争风云》。我读这本小说时,也就20出头。小说中有几条爱情主线,我主要读了书中的爱情故事。当我和借给我小说读的,长我10岁的某位姐姐谈起这部小说,姐姐说,她侧重读的是作者对二战的战争和历史描写,她喜欢读书中描写的丘吉尔和罗斯福。当时,我就知道,姐姐,就是姐姐。而我自己很幼稚。

现在,我不仅长大了,还老啦。我不会再迷恋“风花雪夜”,我也会侧重一些现实,一些并不浪漫的东西。

我想,如果我也遇到坦塔尼克那样的灾难,我会不会,也安然面对?

天灾人祸,谁能预料?希望我们都不要遇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8686.html

更多阅读

影评《泰坦尼克号3D版》 泰坦尼克号英文影评

相关影评: 更多>> 我也看过这部电影 1997年版的《泰坦尼克号》在我脑海中的印象是模糊的,也许因为之前看时年纪小,很多东西都无法理解,如今正是泰坦尼克号沉没百年之时,再次重温经典,如品古酒,滋味更醇。看罢影片,深吸口气,喝一杯清茶,写几行

声明:《15年后再看电影《坦塔尼克号》 看电影最后一排》为网友辷情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