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审题练习

材料作文审题练习

题目一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位哲人说过:向后看才懂得生活,向前看才能生活。

读了这句话,你有何感想?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审题指导:这道作文题,提供了一则哲人名言作为材料,要求考生读材料,谈感想。从命题形式上看,属于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在于对题供材料的正确解读和恰当利用。多数考生都会选择议论文体,那么,审题立意时要注意哪些因素呢?

首先,宜将哲人说过的这句话,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理解与思考,不宜肢解成两个独立的句子。也就是说,应该将“向后看”与“向前看”联系起来立意构思,而不应该仅谈其中一面,舍弃另外一面。命题者设计的启导语是:“读了这句话,你有何感想?”明确提示考生,哲人所说的“这句话”是一句话,是一个由两个条件复句组成的并列复句,是一个整体,不可割裂。“感想”应该建立在“这句话”的基础上,而不应该是“这句话”中的某个分句。据此,命题者制订的评分标准中规定:“仅谈一点,视为‘基本符合题意’。”我想,这样评判是有一定道理的。

当然,将“向后看”与“向前看”联系起来立意构思,并不意味着必须双管齐下,平均用力。除了阐说二者辩证关系的“均衡立意法”外,采用否定一方肯定一方的“取舍立意法”(例如“人生应当永向前”)、一方为主一方为宾的“主次立意法”(例如“向后看才能更好向前看”)等等,只要议理时兼顾了两个方面,我认为都是可以的。

其次,必须正确把握哲人说过的这句话的重心,不可避重就轻,舍本逐末。哲人这句话有四个关键词:“向后看”“懂得生活”“向前看”“生活”。哪是重心所在?要作具体分析。原句的两个分句中,都用了关联词“才(能)”,说明句中两个关键词构成的是条件关系,句意强调的是“向后看”“向前看”的重要性和效用。审题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立意时必须准确地把握住“向后看”“向前看”这个重心。如果重心把握失误,大谈“生活”的哲学或“懂得生活”的方法途径,不单将语言理解能力薄弱之弊暴露无遗,而且大有被判为“偏离题意”的危险。

第三,应该落实“感想”二字,对“这句话”有个人的感悟与理解,而不应该停留在原句上,仅对“这句话”作简单印证唯唯应和。写作本文,如果仅仅是各举大量实例印证哲人说法,显然是不够的;考生必须根据“这句话”,形成“我”的某个认识或某些认识,这样才能切合“你有何感想”的题意。考生应该不满足于哲人的观点,而应该尽可能地“登高处看”或“往深处掘”,写出自己的感悟或认识:或阐析“向后看”“向后看”的辩证关系,或说明“向后看”“向后看”的前提条件,或指出“向后看”“向后看”都必须立足现实服务生活,或论述“向后看”“向后看”都应该由我主宰为我所需利我进步……总之,不能仅仅作哲人的“应声虫”,而应该有“感想”有主见有拓展。要做到这些,自然有难度;但不这样做,却属不切题。写作本题,做到“符合题意”不太难,要做到“切合题意”,非得落实“感想”二字、写出独到体会不可。

审题,是考场议论文写作成败的关键,一定要充分研读题供材料,全面分析命题要求,准确把握题目关键,善于体察命题原意,切不可掉以轻心和随心所欲。不少考生在审题方面暴露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这说明加强审题训练、提高审题能力万分必要。

可参考拟题:《生活的窍门》《心永远朝着阳光》《人生没有倒带》《痛饮生活的满杯》

题目二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玫瑰说:“我只有在春天开花!”

日日春说:“我开花的每一天都是春天!”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在审读上面的材料时,首先要审明材料蕴涵的观点、态度。“我只在春天开放!”中的“春天”,代表美好的时期,“只在春天”隐含着与“春天”相对的“夏天、秋天和冬天”。既然此话中的“春天”代表美好的时期,那么,“夏秋冬”就代表“不美”的时期。分析到此,“玫瑰花”的生活态度就显露出来了:在美好的时候开放,而在不美的时候就不开放。换句话说,象玫瑰花这样的人只有在优越的条件下才能快乐地、幸福地生活,否则,就会陷入痛苦之中。

而“我开花的每一天都是春天”是说,只要“我”开花,外部环境不管是春天,还是夏天、秋天或冬天,在“我”看来,它都是美好的。说得更明白些,象日日春这样的人,只要他生活着,不管生活怎样,但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合理的、美好的,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以物喜,以己悲”。通过分析,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就明确地显现了出来:消极、悲观、低沉和积极、乐观、向上。两种人生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我们就能够很容易地看出命题人的观点,即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由命题人的观点态度可以进一步推论:人生观决定人生命运。以各个角度的观点为基础,可以引出很多话题,如:微笑、态度、心态、命运、乐观与悲观、幸福与痛苦、心态与生活等等。

题目三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比尔盖茨退休前写给青年人的十条忠告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们都喜欢看电视连续剧,但你不要看,那并不是你的生活。

请根据以上的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从材料看,比尔盖茨告诉青年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有奋斗,有进取,有拼搏,奏响人生的号角,积极进去,勇于创新,把握生活的每一天,让每一天充实快乐有价值。无论学习和生活,都要让自己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必须扣紧年轻人,如何把握自己人生,如何走好自己人生路,如何让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有价值。

审题偏差的过分强调自我,走自己路,如何张扬个性,大谈电影内容的优劣,实际上是对材料的曲解,立意要注意不能偏离材料的意旨。

较好题目:我的生活叫奋斗奋斗中崛起志存高远,勇于拼搏奏响自己的奋斗乐章通向成功大门的钥匙珍惜时间

题目四

4.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泥土鲁藜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千万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或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审题指导]

诗中呈现对比关系的两个层次都是由"把自己当作"这个短语领起的,而此句就是怎样看待自己的问题。将自己看得过高,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就会产生种种痛苦;放低自己的姿态,甘于奉献,生活就会变得轻松踏实。因此,无论我们联想得多远,感悟得多深刻,选择什么材料,都要牢牢把握"看待自己"的主旨,或围绕"看待自己"这个话题,否则就会偏离题意。

[立意参考] ①确立好位置 ②正确给自己定位 ③不要过高估计自己④不要刻意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认识、看法 [审题误区]:泥土→谦虚→怎样才是谦虚

理想→应有怎样的理想    提倡泥土也要有成为珍珠的决心、志向等

题目五

5.根据下面的小诗,按要求作文。(50分)

上帝爱鱼/造了许多湖泊和小溪人也爱鱼/造了许多网鱼的工具

要求:认真品味诗意,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可参考拟题:《此爱非彼爱》《什么是真正的爱》《爱与害》

题目六

6.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文。

你知道,

你爱惜,

太阳天天升起;

你不知,

你厌恶,

太阳天天升起。

请根据你对这首诗的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首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你知道”也好,“你不知”也好,“你爱惜”也好,“你厌恶”也罢,“太阳”都会“天天升起”。也就是说你的喜怒哀乐,你的主观意愿都左右不了太阳的升起。在这里,“太阳天天升起”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你知道,你爱惜”“你不知,你厌恶”只是一种主观情感。主观情感是难以左右客观存在的。因此,尊重客观存在是这首诗所要思考的核心。比如我们要尊重自然,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等。当然,这样思考过后,还可引申为我们要“适应”客观规律。

所以,这首诗的最佳立意是“尊重与适应”,按照这个方向构思,文章是不会走题的。

题目七

7.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错 觉 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

“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

“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你品读这首诗产生了哪些联想或感悟呢?请跟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或感悟应是本首诗引发的。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要想写好这个题目,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①这则小诗的内涵要深刻理解。这则小诗的诗题是“错觉”,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知道其意思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反应。这个解释很好理解。再看诗歌的内容,这首小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河的“此岸”与“彼岸”的“叹息”或“长叹”。它们为什么“叹息”“长叹”呢?原来,一个说:“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一个说:“也许,幸福尽在对岸。”也就是说,它们都没有看到自己的优势,都处在自怨自艾之中。这是做这道题审题的关键。

②有了初步的解读,再进行深入的想深想透。其实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之中,这种错觉现象处处都是,只要留心皆有发现。但这只是思考的初步,关键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觉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自信,缺乏对自我的认知。重拾信心,就会发现自己身边处处皆风景,就会发现我自己就是美丽的风景。“一切欢乐”“快乐”自己也拥有。因此克服这种“错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树立自己的信念。可参考拟题《给错觉纠偏》、《重拾自信》、《榜样就在身边》、《墙内开花墙内也很香》等。

题目八

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

一个小孩子站在寒风中,诘问冬天:春天繁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硕果累累,而冬你有什么呢?你把一切色泽一切生机 都吞没。风中清晰地传来一个声音:孩子啊!你不懂,我是春的母亲。

从上面一段文字中,你感悟到什么?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联系现实生活,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作文的功能之一,就是要通过感性的或理性的表达,把人类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和追求都调动起来,在精神的层面上建立一种对美好生活的信心。这个话题,引导我们在精神的层面上作出辩证的思考。这里,春夏秋相对于冬来说,无冬,则春夏秋无从循环,繁花、绿树、硕果,便无从孕育。以此去对应生活,曾有太多的“孕育”被我们误解,被我们责难。

可参考拟题:《冬,我懂了》《冬之美》《流过泪后的天堂》《于无声处听惊雷》《那时花开花不语》《冬天的魅力》

题目九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

古时候有一个国王,想考考他的大臣,就让人打造了三个小金人,让大臣分辨哪个最有价值。大臣们请来珠宝匠仔细检查,称重量,比做工,发现它们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最后一位老臣拿出三根稻草,分别插入它们的耳朵。第一个金人,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稻草从嘴巴里出来了;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于是,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

老臣自有老臣的道理。那么,你又觉得哪个金人最有价值呢?请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材料是一则寓言,第一个金人、第二个金人、第三个金人都带有比喻意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价值在哪里?也没有明说,而只是“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就要通过这句话把它背后的寓意给挖掘出来。要求是:“老臣自有老臣的道理。那么,你又觉得哪个金人最有价值呢?”考生可以同意老臣的意见,认为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价值就在于“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也可以不同意,认为第一个或第二个金人最有价值,第一个金人的价值在于“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价值在于“稻草从嘴巴里出来了”。关键是突出一个“最”字,“最”就有一个比较的问题,你确定哪一个金人最有价值,就有和其他两个金人作比较的问题。有的考生认为三个金人各有其价值,至于哪个金人最有价值,要看是在什么情况下,从哪个角度说,只要能够自圆其说,也可以。

问题是“稻草”怎么理解。“稻草”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理解,考生必须把稻草的寓意揭示出来,才能立意。比如把“稻草”比作流言,第一个金人可以说是毫不计较,“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第二个金人可以说是到处散布流言,也可以理解为心直口快,第三个金人则是把流言记在心里,自我伤害,或者保持沉默,显示君子风度等等。较好的立意有:倾听民声、善纳忠言、沉默是金、淡定人生、敢于直言等。

题目十

10.阅读下面的诗句,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心灵的灯,在寂静中光明,在热闹中熄灭。——冰心《繁星》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诗句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可参考拟题:《寂寂陌上花粲然别样红》《静中求索,静中前行》《给心灵一片寂静的港湾》《点亮那盏心灵的灯》

题目十一

1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作文。(60分)

断句

邵燕祥

走在

秋天的田野上

我问老托尔斯泰:

一切

成熟了的

都必须低垂着头么?

请根据你对诗句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审题:1、思考:一切成熟了的都必须低垂着头么?答案:低头或昂首

材料作文审题练习

2、如何界定“成熟”“低头”“昂首”?成熟:①成功 ② 心智品格的完善

低头:①谦逊 ②低调内敛 ③埋头苦干④感恩昂首:张扬 高调做事

3、“成熟”“低头”“昂首”的关系?

成熟是前提,低头、昂首是成熟后的姿态、方式。

立意:①成功后,高调做事,低调做人②谦逊助你不断成功③思想成熟,面对磨难,不必低头,要昂首④思想成熟,谦逊或低调是生存的智慧⑤成功与回报感恩

题目十二

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

有一个晚上,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见星空晴朗,便在草地上观察星星。他一边仰头看着天空,一边慢慢地走着。不料前面有个深坑,一脚踩空,人便像石头般掉了下去,待他明白过来,身子已泡在水里了,水虽淹及胸部,离路面却有二三米,出不来上不去,只有高呼救命。泰勒斯被路人救出了水坑,他抚摸着摔痛了的身体,对那路人说:“明天会下雨!”那路人笑着摇摇头走了,将泰勒斯的预言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第二天,果真下了雨,人们对泰勒斯十分钦佩。有的人却不以为然,他们说:“泰勒斯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

两千年后,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听到了泰勒斯的这个故事,说了一句名言:“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底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从上面一段文字中,你感悟到什么?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联系现实生活,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8922.html

更多阅读

2014年事业单位最新的材料作文真题 事业单位材料作文范文

2014年事业单位最新的材料作文真题2014年4月26日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文印中心、保密技术服务中心真题写作(50分)从前有三个兄弟,非常想知道自己将来的命运。于是就去问智者。智者听完他们的来意后,说:“在万里之遥的一个古寺里,有一颗

2011年作文押题:“生活需要_____”半命题作文审题指导与范文

2011年作文押题:“生活需要_____”半命题作文审题指导与范文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生活丰富多彩,但也充满无奈。它需要诚信作为基石,需要法律作为准绳,需要责任作为道义,需要乐观作为态度,需要

时事新闻类作文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

2012高考作文备考:话题作文审题训练(高中作文话题大全)

2012高考作文备考话题作文审题训练上海市张堰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话题一:社会·和谐[话题考点阐释]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鱼儿在细雨中欢快地跳动着,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倾斜着身子轻轻地掠过水蒙蒙的天空……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而

高考语文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

一、高考题回放:(2005年上海)阅读以下提示,根据要求作文。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之外,以下现象也大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镜——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

声明:《材料作文审题练习》为网友一信我可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