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苏州园林》两人教

《苏州园林》两人教

——市、区两级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同课异构”案例纪实及思考

组稿:福州琅岐中学 江文锦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距今约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而叶圣陶老先生更是将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融入笔端,让众多读者徜徉在美丽的文字中又感受了《苏州园林》这一教材的独特魅力,而同一教材又因不同的教者有着不同的呈现方式,留给读者、听者的受益空间就更是无限了。

2010年12月13日上午,福州市语文名师林志强工作室成员、福州十八中学郑芳老师和福建师大二附中黄潇雨老师就以初中《苏州园林》为课题同台献技。

同样是说明文的教材,两位老师因不同的教学风格,对教材把握的角度、课程展开的形式也就截然不同的,一位是活泼生趣、张弛大度,一位是俨然有序、层层深入,可以说是各显彰华。

下面,我们就将设计迥异的本组课例及成员们的评点思考整理成文,以期与同行们分享、交流。

一、同题课例展示:

【《苏州园林》案例一】

执教:福州市语文名师林志强工作室、福州第十八中学郑芳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深切感受苏州园林之美,同时认识苏州园林有别于自然风光及其他建筑的特点——图画美,掌握揭示事物特征的比较法、共性提练法等,理解总分式结构文章的优点。

教学重难点:

(一)体会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进行介绍;

(二)鉴赏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罗曼罗兰说:“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请同学们先看几张图片(PPT展示)说说这些图片美在何处?

(二)整体感知

1、说读:欣赏图片后用“我觉得苏州园林像……”的句式说说苏州园林的美。

2、叶圣陶先生认为苏州园林像“一幅完美的图画。”

(三)联系课文,选取一点具体谈谈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的原因。

(分组讨论)

教师示例:

第六自然段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的原因在于——花墙廊子的层次:“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其隔、界便不能一眼望穿便有曲折之感,便显得含蓄蕴藉,更能勾起幽深玄远之思。一眼望穿,一览无余便没了趣、没了韵。

(1)不对称,不整齐。这正是中国画所追求的自然灵动之美。

(2)隔而不隔,界而不界。这一特点是中国画虚实相生审美趣味的反映,体现深邃幽远含蓄之美。

(3)讲究“点缀”,中国画重在追求画之灵气和神韵,追求点与面的结合。

(4)简朴而别具匠心,素朴淡雅历来是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审美风格。它体现了一种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自然天成的艺术境界,这是一种很高的审美境界。

(PPT展示)

①亭台轩榭的布局:不对称——自然之趣

②假山池沼的配合:体现出园林刚柔相济的自然灵动之气。

③花草树木的映衬;画意、不整齐、盘曲嶙峋——无斧凿痕迹之自然

④花墙廊子的层次:隔而不隔、界而不界——深远之意境,自然之特色  

⑤角落的构图:重在自然之“点缀”

⑥门窗的图案:简朴而独具匠心(精细)——素朴自然

⑦建筑的色彩:素淡

3、小结:说明事物要抓住它的特征,而且要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自然之趣,重神似而不重形似;重意境的深远含蓄;重灵气;重素朴淡雅。这是苏州园林美之所在。“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自然之趣也是中国园林之艺术特色。

全文小结:这就使得苏州园林不论从什么角度看都像一幅画,而这些画与自然山水风光不一样,自然山水风光虽然不乏美:但因毫无人工,常有欠缺(瑕疵),不像精美的图画;也与一般宫殿建筑不一样,一般宫殿建筑追求图案美:对称,完全人工,且雕琢痕迹重,适合批量生产,没有特点;而苏州园林这种图画美:有人工调整,偏向自然,但高于自然,故能幅幅不一样。

作者先是发现并提练出苏州园林美的共性,再将苏州园林与一般宫殿建筑、自然山水风光比较,揭示出苏州园林美的特点——图画美

拓展延伸:

请根据画面结合所学知识介绍苏州园林的桥。

①说明苏州园林的美。②100字左右。

作业:

请以罗星塔为说明对象,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说明文。

【《苏州园林》案例二】

执教:福建师大二附中 黄潇雨

教学目标:

①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②品味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③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丰富。

教学重点:

①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②品味苏州园林完美的图画,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丰富。

教学难点:

①品味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②苏州园林蕴含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媒体导入

1、有一个地方叫苏州,这里是人间的天堂,而这天堂中的一座座园林,是每个中国人梦想中的地方。(播放录像资料,一分钟左右)

2、背景感知

叶圣陶,我国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原籍苏州,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本文是叶老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

3、解题

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如何在一篇 文章中进行介绍?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圈点勾划出可以体现苏州园林特点的关键句子和关键词。

读准下列词语:

轩榭(xuānxiè)池沼(zhǎo)

丘壑(hè) 嶙峋(línxún)

镂(lòu)空 蔷薇(qiángwēi)

重峦叠嶂(zhàng)斟酌(zhēnzhuó)

2、读完课文后,苏州园林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试用原文回答。

(苏州园林“可以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关键词:完美的图画

3、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总特点的?这几个方面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亭台轩榭的布局(第3自然段);假山池沼的配合(第4自然段);

花草树木的映衬(第5自然段);近景远景的层次(第6自然段)。

4、苏州园林追求完美的图画,除了上面讨论的四个“讲究”外,还注意了哪些细节?

角落注意图画美,门窗注意图案美,梁柱注意色彩美。

总结思路(请学生复述)

明确:苏州园林的总的特征(共同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完美的图画”的目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还从三个小角度写图画美。不但有总有分,还有主有次。

说明一个事物时,不但要抓住它的主要特征,而且要有条理地去说明事物。

(三)品味图画美

A.亭台轩榭的布局

1、亭台轩榭怎么布局?遵循什么理念?

明确:绝不讲究对称 自然之趣

在此处,作者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比较 打比方

B.假山池沼的配合

苏园主人造假山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为此,叶老用“重峦叠嶂”来概括这些假山。

总结:苏州园林另有一个有意味的名字——“城市山林”,就是希望身居城市,却能享受山林野趣。

(学生代表朗读写池沼的段落。)

池沼与哪些景物搭配构成画面?

总结:苏州园林在假山池沼的配合上力求山水相宜,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可以说是一幅自然山水画。

为什么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

明确:功能上:休闲、修身养性。文化上:隐逸文化。如陶渊明,喜好山水,隐居,不是隐居在深山里,而是隐居在艺术里,追求自然与人工的浑然天成的最高境界。

C.花草树木的映衬(全体朗读第5段)

假如你是一名寻找美的摄影师,要拍一组苏州园林的照片,你会寻找什么样的画面定格下来呢?(学生组织语言发表看法)

D.近景和远景的层次

为什么苏州园林里要设置花墙和廊子呢?(出示图片)

明确:用花墙廊子分隔空间,又未完全分隔。

问:如果不隔,不界会有什么弊端?

问:如果隔死,界死?又会怎么样?

明确:因其隔、界,便不能一眼望穿,便有曲折之感,使游者几经转折,目不暇接,时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又因其不隔、不界能让透出来的美景才诱使着我们前行,移步换景,有含蓄、深远之意境。

总结:作者分别从四个方面介绍了苏州园林如何让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四)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与丰富

关键词:完美。做到“完美”需要付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心血,可以说到了严谨、苛刻、精益求精的地步。找出能体现设计者和匠师追求完美的词语或句子。

1、如“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这些表示范围、程度的词语语气很肯定,毋庸质疑,毫不含糊,又抓住园林的特点,表达得十分准确。

找出类似的词语。

2、有没有不那么肯定的情况?为什么不能肯定?

例如:池沼“大多引用活水,”表大部分,不排除有个别情况。在范围上、程度上作了限制,意思是引用活水的池沼占大多数,但不是全部,表达得很有分寸,留有余地,语言准确、严密。

找出类似的词语

(五)总结:

师: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语言艺术的大门,一扇文化艺术的大门,希望今天这节课成为大家追寻探索的起点。

(六)布置作业(探访福州的古典园林):

福州的茶亭公园、西湖公园、三坊七巷等景区中都深藏着古典园林,请你用周末时间走访一处,用你的相机拍一幅最完美的园林图画,运用你今天课上学到知识和方法,用文字介绍自己拍的照片。字数:150——2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二、工作室成员点评思考:

1、陈德重(福州第六中学):

郑芳与黄潇雨两位老师分别上了同题课《苏州园林》。这两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两位老师教学目标明确且基本一致,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教学环节紧凑且有梯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多媒体的使用增强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形象体验,提高了教学效率。这两位老师的课除了有共性外又各有千秋:郑芳老师注重点拨启发,注重活跃现场气氛,引导学生探究,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黄潇雨老师在“稳扎稳打”中,关注了“语文味”:引导学生积累字词,揣摩语言,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两位老师良好的教学素质可见一斑。

当然我们在教学《苏州园林》前还要进行更精细的备课。《苏州园林》叶老讲的是如何鉴赏品味苏州园林,它不是典型的序。备课时要关注文本的价值所在;要关注文体对教学内容的确定作用。因此要从事物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的语言等方面确定知识与能力的训练点。教学的重心应在探究文本“美”在哪里,而不是园林的“美”在哪里。要避免阅读教学时对话的肤浅或缺漏,我们可以以文本的几个亮点为抓手实施教学。如:文本的条理性强,无论篇还是段都可资学生借鉴模仿,因此可进行精段阅读。其次本文一个很重要特征是语言生动形象。如第五自然段,可让学生揣摩品味,并明白,原来说明文的语言也可以是生动形象的,从而迁移于实际写作。只有关注了“亮点”,才能让学生做到“收支平衡”,即对于拓展延伸出的话题训练与学生课堂实际所学基本一致。这样学生才能切实做到“学有所用”。否则教学的时效性会被打折。

总之,一堂语文课,最终耕耘的结果一定是学科的东西。

2、谢显辉(福州第十五中学):

郑芳老师执教的《苏州园林》一课优点在于:课堂的导入很有特点:“猜一猜哪幅图是苏州园林?”让学生根据预习得到的知识来判断,很能够展示学生的预习水平,也可见老师很落实检测学生的预习。引领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的原因是什么?”进行分组讨论,学生都能参与,气氛活跃,还有学生分组汇报,老师及时进行点评和小结,并且在学生讨论之前,老师还举例示范,有对学生进行方法引导。教学重点突出,做到一课一得,学生在一堂课里掌握了寻找信息和概括归纳的方法,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比较实在,具有实效性。课堂有生成,对于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问题,能及时的给以有针对性的引导,对于学生的疑问除了予以解答外,还进行了拓展延伸。重视老师与学生的互动,重视学生与学生的互动。

但从本节实际授课看建议学生讨论的时间还应该多一些,讨论充分一些;“拓展延伸”环节时间比较紧,建议前面“整体感知”时间可以少一些。

黄潇雨执教的《苏州园林》一课优点在于:重视回归文本,注重文本的解读,真正体现课件的辅助作用;重视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相结合,教学设计能重点突出,环节合理;重视老师与学生的互动,重视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很有亲和力,课堂气氛活跃;注重对学生进行说明文阅读方法的指导,对这篇特殊的说明文,既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落实说明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的教学),又体现了文学性(本文语言典雅、优美、图画美)。

但从本节实际授课看建议:不要面面俱到(字词、作家作品、语言、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要着重在某一、二点上,这样后面的环节时间就不会显得比较紧;要注意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板书的排版问题。

3、姚仁均(福州黎明中学):

黄潇雨老师的课很扎实。由优美的视屏导入课文,给人清新愉悦之感,让课堂教学一下子变得形象、直观起来。开篇的字词训练,能夯实语文基础,培养学生字词积累的良好习惯。中间部分各个知识点的衔接自然流畅,板书设计清晰明了,彰显任课教师扎实的功底。最后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去探访、去拍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一堂优质的语文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不过,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课堂中还应多留点时间给学生去读、去感受,有时教师分析过细,既会耽误时间,又只能让学生拾人牙慧而失却学习的主动性了。

郑芳老师的课很大气。通过作比较入题,很有创意。开篇即让学生自己辨析,得出结论,最后用一个固定的句式作总结,让学生有章可循,学有所得。整堂课上,教师大都只作引导,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以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朗读、去分析、去思考,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彻“先学后教”的理念,在学生自学、探究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结,层次清晰,布局合理。对于文章重难点,教师解析透彻,学生印象深刻。这堂课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创新的能力,切实解决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两个问题,真正做到了有效训练。

两位老师的课立足点不同,教学风格、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教学过程的轻松愉悦,教学目的的完美实施是一致的。

出处:福州市语文名师林志强工作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9025.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兰州暗流》——转自《京华周刊》 暗流涌动

原文地址:《兰州暗流》——转自《京华周刊》作者:淡蓝冰季文:沈佳音兰州是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但究其里,它是边地。对于新疆、西藏,甚至青海的人来说,兰州就是繁华的内地;而对于很多东部的人来说,兰州就是骑着骆驼的西域。于是,这个离哪都不远

20130720-转载 强力推荐:《学校2013》观后感作者:siedust

我自己写在前面的:无意间在湾湾痞客邦中看到《学校2013》的剧评两篇,几乎完全写全了我的感受,贴在这里,分享之。作者为:siedust(博客地址不知道会不会河蟹就不贴了)[韩剧] 强力推荐:《学校2013》 观后感(上)剧情篇认识我的人大概知道,我对韩

根据古诗编故事:《鸟鸣涧》

根据古诗编故事:《鸟鸣涧》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春天的夜晚,我坐在一棵小树下,歇歇脚。一阵微风掠过桂花林,一些星星点点白色的花瓣被带到我的身边,落在我的头上、脚上,有的还在空中飞舞着,不

声明:《转:《苏州园林》两人教》为网友邀清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