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是脊椎动物吗?
——教“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记
2005.5
“蚂蚁是脊椎动物吗?”这,好象是不该成为问题的——可偏偏,在四年级学生身上,竟成了问题!
在“动物的种类”一单元中,第一个概念就是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学生们从认识脊椎对人体有支持作用,是人体的支柱,是由脊椎骨构成的开始比较容易地从猴子、猩猩扩展开,认识了哺乳类动物是脊椎动物,然后引申向有翅的鸟类、爬行的蛇、壁虎类,两栖的蛙类,以及水中游的鱼类等。但偏偏,在认识到河蚌、蜗牛、田螺等是无脊椎动物后,对带有硬壳的、从图上看身体有好几节的蚂蚁的认识陷入了一场争论。
首先是有四位同学在初步判断蚂蚁为无脊椎动物后,与同桌交流学习中受同学的影响而改变了判断,认可了“蚂蚁是脊椎动物”这个错误的判断。另外,整个班级对此的判断大体上是一半对一半。判断的南辕北辙,在阵营上是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有不同的看法、产生争论是件好事——这是我的第一反应。作为教师,重要的是教育策略的选择。学习是学生的主体性行为。 学习是从不知到知、从谬误到正确的一个过程,因而教师是不可替代学生这个学习过程的。而争论,是学习的一种积极状态,既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听清同学的发言,或反驳对方的观点,或补充同学的发言等等。其实,这正是教师在课堂上应追求的一种境界,切不可用“乱糟糟”之类的老眼光来看待这种良好的学习状态。
“好吧,请双方同学发言,摆出自己的观点理由,反驳对方的观点理由吧。”
当场争论了一番以后,仍没能统一下来。我又引导学生反复看书本P72页那些脊椎动物的插图,作归纳概括后再去看蚂蚁的插图。结果没有学生改变自己原先的判断,还是有那么多的学生认为它是脊椎动物:“可能是脊椎太细了,我们看不清楚。”“这不是一节一节的吗?应该是脊椎呀。”
到了这个关口,我提醒自己:切不可因噎废食,把结果给他们,让他们“接受”我的传授。一定要让他们在思辨中获得真理,摈弃谬误。这个学习思辨的过程,一定要完完整整地让学生去经历、去完成,我绝不能因怕麻烦而去走什么“捷径”。这里没有什么捷径,只有一条: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这个过程。
于是,我继续引导学生对“脊椎”进行深入研究:1、查字典词典,以获得相关的内涵界定;2、看插图,弄清脊椎所长的部位是从头部下面一直到尾部,且在身体的中间;3、看插图,弄清脊椎基本上是一长条形,稍有突出部分;4、从外表上看,我们不能直接看见脊椎,因为它长在表皮的下面,即身体的内部而不是外部。
在获得这些关于“脊椎”的认识之后再来看蚂蚁,首先就发现它有硬硬的外壳,判断这外壳当然不能被认定为“脊椎”了。再就是从它的腹背部看,它没有在中间的支撑骨架。这时,那些原先认为蚂蚁是脊椎动物的学生中的大部分改变了判断。但仍有个别学生坚持认为蚂蚁是脊椎动物。我请他们发表坚持认为蚂蚁是脊椎动物的理由,他们又说不出来,说只是觉得是而已!面对这一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我想:事物的真谛已经揭示。我如果强迫他:你要记住,蚂蚁是无脊椎动物!难道他们在认识上真的能接受这个观点吗?人,是有差异的。我,只能冷静、理智地面对这种差异,并对这种差异表现出一种宽容。也许,我的这种宽容在当今的教育界并不提倡。但是,我,却愿意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