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峰城 池峰城的历史问题](http://img.aihuau.com/images/02111102/02122537t014528e8abc7d1cc4d.jpg)
池峰城(1903-1955) 河北景县人。又名凤臣,字镇峨。1920年加入北洋军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十旅第三营营长。中原大战后,任国民党政府军陆军第二十六路军第三十一师师长。抗战期间,分别担任第二集团军第三十一师师长、第六战区江防军副总司令、第三十三集团军副司令等职,曾率部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会战。解放战争中,任国民党军保定警备司令部警备司令、国防部中将部员。1949年参加北平和平解放。1955年3月16日病逝。傅作义是中国著名的“善守将军”,毕其一生,他的成名是“守涿州之役”,以少胜多,以弱制强,成就了他在旧中国军界的功名。抗战时,长城之役还是以守著名。傅作义颇以此自负,对国军中众多名将,他曾不屑一顾,可是,傅作义却佩服抗日名将池峰城。老傅看过台儿庄一役的战例报告后,曾这样称赞池峰城:池将军是中国战史上一神人也。
在傅作义眼中,池峰城此人重如泰山。
傅作义原不过是晋军中的一小小旅长,他凭什么后来步步高升,直至成为与阎锡山并肩的一方司令长官,傅的起家凭的就是早年晋奉战争中的涿州之役。傅作义守涿州,以少胜多,在内无供给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愣是把席卷河北势不可挡的奉军拒之涿州城外三个月。这在近代战史上成为可圈可点的一笔。
可是自从台儿庄战役后,傅作义便不再于人前夸耀自己当年守涿州的光荣业绩了。“我傅宜生自认论战守之策,当今中国独一无二,可是纵观台儿庄战例以后,便不好以此自谓,镇峨(池峰城的字)之守台儿庄,堪称史无前例,真神人也,宜生遇之当 以师礼相待。”这是抗战时期,傅作义跟他的同僚们说过的话。
突然发现这里没有池峰城这三个字,特意转帖出来。
此抗日英雄,不能忘记!!!
池峰城(1904——1955)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毕业。又名风臣,别字镇峨,河北景县人。西北军学兵团肄业,陆军大甲级将官班第一期、庐山中央军官训练团将官班毕业。1920年起入冯玉祥部陆军第十六混成旅当兵,任排长、连长。1927年后任国民党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十旅二团三营营长,第二兵工团上校团长,第二十七师七十九旅少将旅长,第二十七师副师长。1936年1月授陆军少将,同年10月授陆军中将。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9年3月升任第三集团军第三十军中将军长。1943年任第五战区鄂豫边游击总指挥。1945年任第三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第六战区长江上游江防军副总司令。先后参加台儿庄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枣宜会战。1946年起任第二军军长兼宜巴要塞守备司令,保定警备司令,河北省政府代主席,华北“剿总”中将高参,1949年一月策动军统北平站长徐宗尧起义,率所部于北平和平改编。1955年3月16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