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7个省自治区 省会城市在本省的地位 自治区27项举措

现在有一种误解,有许多人都把省会看成本省的最大城市兼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教育科技中心、交通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其实以上的这些称号,省会都可以没有,如果非要一个“中心”,那就是政治中心和地理中心好了。其实我们发现,越是发达的省份,越不是省会城市独大,往往会形成双子城或三足鼎立的局面,如沿海发达地区的广东省有广州市和深圳市的双城记,福建省有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三足鼎立,浙江省有杭州市与宁波市的二龙戏珠,江苏省有南京市与苏州市及无锡市的兄弟赛跑,山东省青岛市单挑省会济南市,河北省的唐山市对省会石家庄不屑一顾,辽宁省的大连市早就看不惯沈阳的东北乡土气息,内蒙古的包头和鄂尔多斯的名气压得首府呼和浩特气喘吁吁,而西部的省份往往都是一城独大型。这都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如果一城独大,会形成马太效应,中心城市越来越强,而其他城市被吸血后更是无力追赶了。所以,希望我们的新疆能够积极培养库尔勒市、喀什市、伊宁-霍尔果斯三座自治区副中心城市,排除万难加快奎独乌、石沙玛一体化进程,尽快形成能够挑战首府乌鲁木齐的第二支生力军,实现新疆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所以现在有人称某某省会“尴尬”,我不知道何“尴尬”之有?哪个省会不是本省的中心呢?至于其他的职能,并不在“省会”的范围之内,更无尴尬的必要了。
  下面按照传统顺序(先华北东北接华东中南再西南最后西北),每个省,分别浅析一下:

  1.河北
  河北属于省会极强型的一个特例。石家庄在本省的老大位置,至少在省内无法动摇,却受到省外的影响。由于京畿附近,受京城影响太大,所以整个河北省和天津市,都在北京的强大的辐射范围内。河北省省会,只是一种区划形式。支撑一个城市商业科技,金融的重要因素就是群众的消费能力,而靠近京津的唐山,廊坊,保定,秦皇岛,承德等地区的人根本就没有省会的概念,很多人没去过石家庄,但很少有人没去过天津北京,说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这一点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石家庄的发展。抛开被河北省包围的两座直辖市,只看本省:石家庄北有保定,南有邯郸。保定自古一直是河北省的省会(民国时期河北省会曾短暂迁天津和北平),在省内的传统影响可谓不小。而邯郸,则是河北第一历史名城(包括和河南交界处的邺),历代王国在此建都时间可谓不短。而石家庄没有什么历史底蕴,1968年后,才成为省会的。不过对石家庄威胁最大的,还不是这两座城市,而是河北第二大城市:唐山。唐山在全国赫赫有名,甚至比石家庄还响,并且处在“京津唐”三角内,经济势力也不容忽视。
  省会独裁指数:6.5

  2.山西
  山西属于省会极强型。自从西汉到现在,中国各省版图疆域最稳定的省,非山西莫属。而山西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中心一直是太原(北魏早期除外,因为首都是山西大同)。太原地理位置又处在山西的几何中心,在山西省有着绝对的地位。山西第二大城市大同,离太原还有很大段的距离。而长治、临汾差距更大,并且地理位置也较偏。
  省会独裁指数:9

  3.内蒙古
  内蒙古属于超典型双子省。由于内蒙古作为一个整体的一级行政区,并没有多少年历史。所以一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心城市。由于呼和浩特在历史方面的原因,使其能成为首府。但是本区第一大城市包头,在许多方面,都已经超过了呼和浩特。再加上内蒙古是中国东西跨度最广的省份,对于许多偏远地区,呼和浩特似乎也鞭长莫及(我一直认为大兴安岭地区应该还给黑龙江管辖,这样齐齐哈尔作为黑龙江的后备省府在地理位置上就合适了)。
  省会独裁指数:5

  4.辽宁
  辽宁属于典型双子省。辽宁是中国拥有特大城市最多的省份,总共有四座特大城市:省会沈阳,港口大连,钢都鞍山,煤都抚顺,这四座城市各有特色,任何一城市在中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任何人提起辽宁省都会想起沈阳和大连两座城市来(当然也会提起赵本山的铁岭),大连和沈阳永远都是两个较劲的城市,谁也不服输,这跟济南和青岛、福州和厦门、广州和深圳、苏州和南京、海口和三亚、宁波和杭州一样。
  省会独裁指数:5

  5.吉林
  吉林属于非典型双子省。一提起这个省,许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长春,而是和省同名的吉林市。江城吉林,自从有了吉林省后,便一直是本省理所当然的省会,直到1954年省会才迁到长春。不过拥有“汽车城,电影城,森林城”等众多称号的长春现在许多方面已经明显超出省内其他城市一截了。
  省会独裁指数:7.5

  6.黑龙江
  黑龙江属于非典型双子省。在省会方面,黑龙江和邻居吉林惊人的相似。龙城齐齐哈尔,自从有了黑龙江省后,便一直是本省理所当然的省会,直到1954年省会才迁到哈尔滨。更何况齐齐哈尔本身,就是中国特大城市之一,而哈尔滨在1954年前,还不属于黑龙江呢!哈尔滨最早,是属于省会是吉林市的吉林省管辖的。
  省会独裁指数:8

  7.山东
  山东属于典型双子省。由于历史原因,青岛在本省的地位一直很高,最近几年上升速度很快,宛若大连。但泉城济南仍然是本省第一大城市。全国七大军区之济南军区仍不可小看。其实在山东省,还有一个大城市:淄博和烟台,只是这些城市被济南和青岛的“二人转”给挡住了表现的机会。
  省会独裁指数:5.5

  8.江苏
  江苏属于非典型三足鼎立省。其实江苏很不好评价,虽然全国的特大城市(新标准特大城市建成区人口超过500万)只有一座,且是中国南方历史以来最著名大都市、六朝古都南京。按常理,应该是省会独裁类型的。但是江苏经济发达,虽然城市中等规模却是经济巨头的成员不在少数。江苏的经济老大是苏州,其次是无锡,再轮到南京。“江苏”省名如何得来?“江宁+苏州”。苏州比历史,只会比南京更长。而无锡,也有小上海之称。不过除开经济,在其他许多方面,南京仍然拥有绝对的优势,六朝古都,虎踞龙盘之地毕竟非同小可!另外顺带提一句:1928年-1949年,江苏省省会是镇江,而徐州历来都是江苏不可忽略的中心城市。
  省会独裁指数:4

  9.安徽
  安徽属于省会极强型。不过在安徽历史上,合肥的地位并不如何突出。“安徽”省名如何得来?“安庆+徽州”。比江苏更惨,省名内的两座城市,压根儿就找不到省会的名字。让我们记忆一下历史上安徽省的著名城市:古有寿春,庐江,淮南,近有安庆,徽州。就是没有合肥。呵呵,熟知三国的朋友,可能就会提醒我:不是有“合肥之战”吗?那时候合肥是以要塞闻名,而不是以城市闻名喔!自从有了安徽省,省会一直就是安庆,一直到1946年才迁合肥。不过合肥发展神速,已经把省内其他城市甩在省后。再说合肥的地理位置,刚好是安徽省几何中心已有独领风骚之势。
  省会独裁指数:8

  10.浙江
  说浙江属于省会极强型,很多人会不服气,特别是宁波人。但说实话,任何人提起浙江,首先想到的应该都是杭州,虽然有省内宁波和温州在经济方面的威胁,但是古都杭州风采依旧。至少在最近十年,杭州在本省老大地位,仍无法动摇。并且由于沪宁杭(其实是沪苏杭)三角地位牢不可破,宁波、温州、义乌再发展也抢不到杭州的位子,除非杭州直辖,那么宁波有较大机会。
  省会独裁指数:8

  11.江西
  江西属于省会极强型。江西历史上,先有九江一骑绝尘,但是当南昌崛起后,就迅速的把其他城市全部都甩在了后面。南昌在江西的地位,绝对老大。不过最近九江也在悄悄的追赶南昌,浔阳江州的名气也还是有相当影响的
  省会独裁指数:9

  12.福建
  福建属于典型双子省。在福建历史上,福州曾经一枝独秀,本来这个省应该是属于省会极强型。不过改革开放后,厦门特区迅速崛起,不管是从经济还是从名气,都已经盖过福州,尽管福州是省会,却只是较大市,地级市而已,而厦门却是计划单列副省级城市,级别要比福州高半级。再说一个城市,很可能是第二个厦门:福建第三大城市,经济第一强城市、曾经世界第一大港口的泉州。
  省会独裁指数:5

  13.河南
  河南属于非典型三子省。一条陇海线上三座城市分列东西。省会郑州除了地理位置占优,位于最中央,其他的优势并不明显。(其实所谓的交通枢纽等优势,都是郑州的地理位置带来的。)河南地处中原,是一个历史引以自豪的省份。不过一说到历史,郑州连老三的地位都保不住。因为中国七大古都河南占三个,郑州呢,就连省会也是在1954年后的事情。洛阳,九朝古都,也是一个著名的工业城市,是郑州在省最有力的竞争对手。汴京开封,名气也不比郑州弱,并且还是河南省建省以后的省会,直到1954年。就连安阳,也是殷商古都,与河北邯郸共有的邺城更是名震青史,并且安阳还是建国后曾经是平原省省会。
  不过目前郑州由于处于京广线和陇海线的枢纽位置,将省内其他城市 都压了下去,这样不利于全省的均衡发展,河南要摆脱全国人民对其的不好印象,必须要把处于两翼的洛阳和开封扶植起来,共同承担起责任。
  省会独裁指数:5.5

  14.湖北
  湖北属于省会极强型。武汉在湖北地位如何?大家只要想一下,假如没有了武汉,湖北还能剩下什么?这并不是开玩笑的设想。武汉是目前申请直辖呼声最高的城市。武汉直辖有许多其他竞争对手都没有的优势,甚至可以说是接近完美。只可惜城市本身的完美,被外在的湖北省因素所打破。武汉直辖唯一的不利因素——武汉直辖后,湖北怎么办?湖北现在还没有第二个城市有足够的能力统领全省。武汉一市就已担起了全省的国民生产总值的1/3其实抛开武汉的光辉,还是有两个城市的;襄阳和宜昌虽在省内第二梯队上很强,却难以望武汉项背呀。

  省会独裁指数:10

  15湖南
  湖南属于省会极强型。湖南在许多方面,与邻居江西类似。不过长沙比起南昌,长沙在省内的优势,更显而易见的。长沙各方面的实力,都已经远远超出省内一大截。即使长沙放慢发展,其他地方加速发展,那么在以后50年内,长沙老大的地位也无法动摇。抛开长沙不说,最有实力的,不是湖南第二大城市衡阳,而是湖南第六大城市岳阳。它俩的经济排名,刚好对调,分别为第六和第二。岳阳主要是地理位置极其优越,这一点又和九江极其类似。
  省会独裁指数:9.5

  16.广东
  广东属于非典型双子城省份。无论是在名气上,还是经济实力比拼,广州和深圳都是差不多是并驾齐驱的。广州领袖华南已经有两千年,如今除开香港不谈,广州仍然是华南的绝对中心。虽然深圳速度惊人,以拼命的速度赶上来,但是广州早已做大。并且深圳其实是依靠香港才能够发展起来的,而一个中心城市哪有需要依赖另外一个城市来活命的道理?而广州确实是依靠自身的优势发展起来的,所以广州在两千年来,甚至在以后香港深圳合并后,都会保持省内甚至中国南部地区的中心地位。
  省会独裁指数:5.5

 

  17.广西
  广西属于非典型三子省。说南宁、桂林、柳州三足鼎立其实不准确,目前实力上来说,仍旧是南宁最强,柳州次之,桂林第三,但三城却一直较劲。先说南宁,以前在历史上默默无闻(这一点比不过另两座城市),直到1950年才定为省会,我估计国家也多是从国防考虑。因为定为省会后,它仍然不行。直到改革开放后,南宁才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发展到现在,经济上来了,城市变漂亮了,才有了首府(这时候已经不是省会了)的风采。再说桂林,广西可以没有南宁,但是广西不能没有桂林!桂林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名气,远远超过周围的所有城市!自从广西建省以来,桂林就一直是广西省会,也是广西各方面的中心,直到1950年。最后说柳州,广西范围内,最有历史资格的,非柳州莫属。即使不谈历史,柳州现在仍然是广西的工业中心和交通中心。这两地人更是不喜欢看南宁人的脸色,而桂东南的梧州、玉林等地区则整天嚷着要"脱桂入粤",惟有百色、河池比较听话。或许,广西根本就不应该搞什么自治区。

省会独裁指数:3.

  18.海南
  海南属于双子城型。海南没什么说的,只有两座城市在全国能提的上名的,北端的省会海口和南端的三亚,三沙市、东方市和博鳌等等,虽然名气大,却是弹丸之地。虽然经济上比不过海口,但三亚的名气却比海口大很多,甚至很多不懂行政区划的人还以为海南的省会是三亚呢。
  省会独裁指数:6.5

  19.四川
  四川属于省会极强型。如果是以前的老四川,那么就是一个超典型的双子省。那时侯的成都,省会独裁指数有5就不错啦。自从重庆分出去之后,四川才开始真正的以成都为中心。虽然重庆仍然是在这个地区成都最大的竞争者。四川除开成都,城市规模和经济上当数绵阳。不过绵阳比起省会,各方面都还有相当的差距,特别在文化底蕴方面要落后很多。南充虽人口众多,经济却不强。
  省会独裁指数:9

  20.贵州
  贵州属于省会极强型。贵州贵阳,有许多人都曾经把此省名和省会名弄混淆。(主要原因是中国当代一般以“州”结尾的地名都是城市,只有这个例外。当然在中国古代又是另一回事了。)从这一个很小的方面,就可以看出来,贵阳在贵州的地位。贵阳还正处于贵州的几何中心,省内的主要交通要道为南北一条,东西一条,正好交汇在贵阳。贵州第二大城市遵义虽然是历史名城,但是离贵阳的距离还远着呢。
  省会独裁指数:9.5

  21.云南
  云南属于省会极强型。自从元朝云南建省后,春城昆明就一直是云南的省会。虽然在元朝以前云南的老大是大理。大理从唐朝开始,就一直是西南边陲的中心。不过如今的大理还只是个小城市。云南第二大城市锡都个旧(红河州的州府目前已经不是个旧,而是蒙自市了),是靠矿业发展起来的城市,要赶上昆明几乎不可能。
中国27个省(自治区)省会城市在本省的地位 自治区27项举措

  省会独裁指数:9

  22.西藏
  西藏属于省会极强型。西藏关于省会应该没什么多说的。够得“城市”这两个字的,就两座,中型城市拉萨和小城市日则喀。由于西藏特殊的原因,拉萨一直是西藏的中心,并且比别的省会,还多一个“宗教中心”。
  省会独裁指数:10


  23.陕西
  陕西属于省会极强型。西安不仅是陕西的最大城市,而且还是西北传统的老大。不说别的,就单单一个历史,就足够稳居这把交椅了。陕西的其他的较大城市宝鸡和咸阳,离西安太近,很难独立发展起来。榆林市虽然经济很强,但还没有强到威胁西安经济中心的程度,其他城市更是希望渺茫了。

  省会独裁指数:9.5

  24.甘肃
  甘肃属于省会极强型。兰州扼西北要冲,一直以来就是西北重镇。兰州在省内拥有绝对优势。不过由于甘肃跨度较广(地图上甘肃省的形状比较狭长怪异),兰州对各个偏远地区的影响,相应减小。甘肃第二大城市天水,地理位置也极其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不过城市规模不大,还无法挑战兰州。河西走廊的酒泉、嘉峪关、武威、张掖、敦煌等城市虽然经济在省内风光无限,但城市规模都很小,加上自然环境的限制,无法做大。
  省会独裁指数:8.5

  25.宁夏
 宁夏属于省会极强型。银川在西夏时候,曾经西夏的首都,银川平原,也一直有塞北小江南之说。并且宁夏很小,也便于银川管理。第二大城市石嘴山,目前还难成大的气候。
  省会独裁指数:9.5

  26.青海
  青海属于省会极强型。青海跟西藏有些类似,版图辽阔,荒芜人烟,西宁是茫茫青海高原上唯一一座比较大的城市。至于青海第二大城市格尔木市,跟西宁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况且格尔木市连海西州州府都不是(州府德令哈市),其他著名城市德令哈市、玉树市等就只相当于是小城镇级别了。
  省会独裁指数:9.5

  27.新疆
  新疆属于省会极强型。虽然以前的省会是伊犁,不过自从被迫割给沙俄西北大片国土后,伊犁就过于靠近国境了,省会自然迁到了迪化(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无论城市哪一方面,在新疆都无什么对手。并且鉴于新疆在中国的较特殊性,更增大了乌鲁木齐在新疆的影响力。不过由于新疆幅员广阔,又被天山分成北疆和南疆。位于北疆的乌鲁木齐,是否能完全控制远大于北疆的南疆呢?乌鲁木齐在新疆老大地位无可动摇,且未来有望超过塔什干成为中亚第一大城市,新疆的第二大城市一直是争论较大的,库尔勒、石河子、伊宁、喀什、克拉玛依、阿克苏、哈密、昌吉等八座城市都曾自称自己是新疆第二大城市,不过无论是官方还是实际的城市规模来说,新疆第二大城市毫无疑问是县级城市库尔勒。克拉玛依虽然是新疆仅有的两个地级市
之一,且经济总量排名新疆第二(中国地级最富裕城市),但城市规模较小,克拉玛依主城区克拉玛依区仅有20多万人,只相当于中等城市;而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常常被认为是新疆人口第二大城市,那是算上了整个第八师的人口,其行政区划人口也只有三十多万;喀什市如果不合并疏勒县、疏附县是无法问鼎新疆第二大城的;伊宁除非形成伊宁-霍尔果斯(包括伊宁市、伊宁县、察布查尔县、霍城县、拟建霍尔果斯市)不然也没有希望成为第二大城;至于阿克苏市,经济上被地区兄弟库车县越拉越大,财政收入甚至快要被沙雅县赶超,加上兵团第一师师部逐渐向阿拉尔迁移,阿克苏地位下降较快;哈密是新疆首批撤地设地级市改革地区,稳坐东疆第一大市毫无问题,但是随着兵团十三师红星市的设立,哈密已基本无望成为新疆第二大城了;随着兵团十二师三坪新城区的加快建设、乌鲁木齐第二国际机场选址昌吉,乌昌一体化进程将得到加快,昌吉被乌鲁木齐吞并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未来有望成为新疆第二大城市希望就只能落在奎独乌(奎屯、独山子、乌苏合并,但是难度太大)、库尔勒、喀什、伊宁-霍尔果斯身上了。

  省会独裁指数:9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20039.html

更多阅读

日本相扑选手的日常生活 相扑选手在日本的地位

10 日本相扑选手的日常生活2013-03-04 03:43:34归档在|浏览 54340 次|评论 7 条相扑(すもう),古称素舞,起源于中国,隋朝时传入日本,由两名大力士裸露上身,互相角力。日本有关相扑比较确切的文字记载,是八世纪初编纂成的《日本书纪》,书内记述

中国各省份省花,城市市花 省份城市对应表

直辖市市花北京——月季、菊花上海——玉兰天津——月季重庆——山茶花特别行政区区花(特别行政区区花亦可认为是市花)香港:洋紫荆澳门:荷花省花及省会城市市花台湾:蝴蝶兰——台北市:杜鹃广东:木棉——广州市:木棉福建:水仙——福州市:茉莉浙

三个小生去旅行 谢霆锋在香港的地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看过香港TVB翡翠台正在播放的"三个小生去旅行"?有别于一般的旅游节目,里面的美景都只是瞬间即逝 ~重点放在三个"小生"如何在这些美丽的地方吃喝玩乐,说说笑笑..其实,几十岁的人,去旅行是一件奔波劳累的事!在各

香港粤语歌神--许冠杰 许冠杰在香港的地位

香港乐坛·粤语歌宗师香港歌、影、艺的红人,他的传奇横跨三个十年。他是现代香港广东歌曲之父,带动香港唱片/演唱会的发展;他对歌曲创作热诚为后人所鉴;他是自作自唱的先驱;他的电影屡次创新纪录。许冠杰,香港乐坛的大哥大,创作了无数流行

声明:《中国27个省自治区 省会城市在本省的地位 自治区27项举措》为网友爱是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