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论诗 文章 陆游

  用诗歌的形式评论诗人及其作品,阐述文艺理论,开展文艺批评,人们称之为“以诗论诗。”杜甫的《戏为六绝句》打破“以文论诗”的传统,是采用七绝形式论诗的最早尝试。在这以前,李白在《古风》中也曾以诗的形式,发表过对诗的意见,但显得不完整。杜甫开创“以诗论诗”的体制,为我国的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形式。

  《戏为六绝句》意谓“戏作六首绝句”,戏,含有自谦之意。这组诗的前三首评论作家,后三首提出对诗歌创作的见解。如其中的第一首肯定了庾信的创作才能和文学成就: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庾信,是南北朝时著名的词赋家和诗人。杜甫对他的作品十分推崇。他在《春日忆李白》中说:“清新庾开府”,又在《咏怀古迹五首》中说:“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词赋动江关”,指出庾信晚年的作品悲壮激越,成就更高。此诗中的首句即表达了这种观点。次句“凌云健笔意纵横”,扼要概括了庾信作品的风格特征,笔力雄劲,气势奔放,意境阔大。三、四句对“今人” 笑、挑剔庾信提出批评。“前贤畏后生”,用语幽默,借反话讽剌“今人”的无知。

  第二首是对“初唐四杰”的评价:

  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人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初唐四杰”指杨炯、王勃、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起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但有人却讥笑他们,如裴行俭说:“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①对此,杜甫深为反感。他认为,“初唐四杰”的作品虽受时代的局限,但成就是主要的,有人哂笑他们是不应该的。这些人(指哂笑者、即“尔曹”)身死名灭,但“初唐四杰”的诗文将如长江大河,万古奔流。

  在《戏为六绝句》中,杜甫还提出诗歌创作的原则。如: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既不应该轻视今人,也要喜欢古人,经常和清词丽句接触,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从各方面吸取营养,才能不断提高。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区别、裁去不良的“伪体”作品,接近“风雅”中的优秀作品,广泛地获得教益,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就是找到了老师。这是杜甫对文化遗产的态度和认识。

  这些诗歌创作原则,无疑是正确的,至今仍可借鉴。杜甫虚怀若谷,他在《解闷十二首》中也对前人的优秀作品也给予充分肯定。如称赞孟浩然的诗“清新句句尽堪传,”称赞王维的诗“最传秀句寰区满”等等。此外,他还谈到“新诗改罢自长吟”的创作体会,仅七个字道出诗歌创作的三个阶段,即一是写诗;二是改诗;三是吟诗,缺一不可。

  杜甫的《戏为六绝句》、《解闷》开创了“以诗论诗”的先河,为后代诗人所仿效,并逐渐成为绝句的一方面重要内容。白居易、元稹、杜牧、李商隐都写过论诗的绝句。如元稹的《酬孝甫见赠十首》:

  杜甫天才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

  怜渠直道当时语,不着心源傍古人。

  这是元稹对杜甫的高度评价。首句称杜甫天才绝伦,次句说杜诗情真意切。三、四句说,我喜欢它直接了当地说出要说的话,不让作品的艺术构思依赖古人。诗中特别推崇杜甫的独创精神,他一方面以古人为师,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另一方面又不依傍古人,另辟蹊径,与之并驾齐驱,这和元稹、白居易所提倡的“新乐府运动”的精神是一致的。

  再如杜牧的《读韩杜集》:

  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诗中说,愁闷时读杜甫、韩愈的诗集,好象神仙麻姑用手搔着痒处,舒服且痛快;然而,追随杜、韩的人之中,有几个能吸取其精华,继承其文学上的成就呢?此诗通篇用比喻,表达对两位前辈作家的崇敬。同时,对后人不能撷取精髓表示忧虑。

  唐代之后,以诗论诗更为普遍,其内容大致可分艺术论和作家论两大类。谈艺术的如宋代的戴复古、明代的方孝孺、清代的赵翼等;论作家的如金代元好问、明代的李濂、清代的王士祯等等。

  谈艺术的诗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既论及诗的风格、构思、语言,又表明艺术创作中的种种见解。如戴复古的《论诗十绝》中有一首主张诗要写得雄浑、朴实;

  曾向吟边问古人,诗家气象贵雄浑。

  雕锼太过伤于巧,朴拙惟宜怕近村。

  作者曾跟随陆游学诗。“诗家气象贵雄浑,”也是陆游的创作观点,意思是诗的气势和景象贵在豪放雄伟,达到大气磅礴的境--界。在提倡雄浑诗风的同时,作者还反对过分的雕琢,主张要质朴、自然。但质朴也要适当,过头便走向粗野。

  明代的都穆的《学诗诗》三首在阐述诗歌的创作、传世等观点时,也有独到见解。如“切莫呕心并剔肺,须知妙语出天然”,认为美妙的诗句出自自然天成,闭门苦思,呕心剔肺未必能写出好诗。又如“但写真情并实境,任他埋没与流传”,主张诗歌要抒发真实的思想感情,客观地反映生活,不要在过多考虑“传世”问题,凡是有真情实感的好诗,自然传播久远。

  在论述诗歌的艺术技巧的绝句中,清代赵翼的《论诗五绝》是颇有影响的作品。这组诗的前三首,都是提倡诗的创新,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其  一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其  二

  李杜文章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其  三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第一首从正面论述创新的必要性。世问万物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无论是大自然(“天工”),还是人类自身(“人巧”),都追求日新月异的创造精神。创新是无止境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时间的推移,“新”也会变为“陈”。因此,“创新”要永不满足。

  第二首从李白、杜甫这两位大诗人落笔,指出尽管他们的诗篇曾万口传诵,但如今已经不觉新鲜了。因为每个时代都有才人问世,各自可统领几百年的文坛。作者认为诗歌要紧扣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精神,随着时代前进。

  第三首用“矮子看戏”设喻,讽剌那些盲目附和、缺乏主见的人,指出诗人应有自己独有的眼光,洞察一切,不应追随别人,人云亦云,信口雌黄。

  这三首诗,反映了作者进化的文学观点。对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者并没有贬低之意,而是强调一代应该有一代的文学,古人代替不了后人的创造。这些观点,无疑是积极的、正确的。

  至于论作家的绝句就更多了。金代的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自魏晋以来的许多重要诗人和作品,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如第二首评论建安时期的诗人曹植、刘桢以及西晋的刘琨:

  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曹植和刘桢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作者用“如虎生风”比喻其诗的慷慨激越,笔力刚健。认为四海之内,没有人可以同他们匹敌。后两句评论西晋的刘琨(即刘越石)的诗有建安风骨,可与曹、刘两人媲美。由于作者对这三位诗人的评价恰如其份,受到后人的赞赏。

  再如论李白的第十四首: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世问东抹西涂手,枉著书生待鲁连。

  这首诗的前两句用李白的诗句概括李白诗歌的特色。首句用李白“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形容其诗豪迈而奔放的气势;次句用李白“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向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戏赠杜甫》)的诗句赞扬他写诗信笔挥洒,浑然天成。后两句批评那些“东抹西涂手”,把李白当作鲁仲连那样的书生看待,实在是大错特错。诗中流露出作者对李白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清代王士祯《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是模仿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而作的,共十二首,也从建安时期的诗人说起,但在内容上有所创新。同样对李白的评价,王诗则用对比、烘托等手法,试看其三:

  青莲才笔九州横,六代淫哇总废声。

  白纻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谢宣城。

  前两句将李白诗和六朝诗作对比,肯定了李白的艺术成就,否定了六朝内容浮艳、格调颓废的靡靡之声。后两句又在肯定李白的基础上,肯定谢眺在绮靡诗风充塞诗坛之时所作出的贡献,并用他烘托李白。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无论是艺术论,还是作家论,采用“以诗论诗”的形式,具有几个鲜明的特色。一是针对性。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诗人,表明自己的看法,一诗一议,或褒或贬,针对性强;二是形象性。运用具体的形象,去品评作家或揭示诗歌创作的规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三是可读性。以诗论诗,词简义丰,含蓄蕴藉,又便于记忆,容易为读者接受。但是,由于篇幅、韵律等因素的限制,和“以文论诗”相比,“以诗论诗”也有它的局限性。如不能象诗话、词话那样,尽情地表达意思;有时论述过于简单,不够深刻;还有些作品隐晦难解,使读者产生歧义等等。

  我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来,古典诗词浩如烟海,成为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以诗论诗”的作品是这文化遗产中富有民族特色的一个组成部份。不少佳作,震古烁今,与被评的诗篇并存于世,千古传诵而不衰。

【注释】

  ①《旧唐书.文苑上》。

以诗论诗 文章 陆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20226.html

更多阅读

陆游唐婉离婚源自沉湎女色耽误科举_叶之秋 钗头凤陆游和唐婉

  哭:一声叹息,凤钗梦断  ——陆游:歌哭笑傲,孤独行吟之三叶之秋  不知不觉,陆游二十岁了。在父母的安排下,陆游迎娶表妹唐婉为妻。  两人的婚姻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老式婚姻,可是却超乎寻常的幸福。  陆游的父亲陆宰曾任

史鑫书法作品-陆游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卜算子咏梅陆游书法

《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作于宁宗庄元五年(公元1199年)底。诗人就知识的获取,从两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要花气力,一是“要躬行”。诗中表达的思

爱过就不要说抱歉——陆游和唐婉的生死绝恋 钗头凤陆游和唐婉

(图片来自网络)有些人一出生,就注定要背负沉重的性格和煎熬的心思,陆游就是如此。年少时寒窗苦读,再加上天纵奇才,他两次考试都考过了秦桧的儿子,夺得第一名。第一次惹怒了秦桧,秦桧是当时的宰相。第二次,秦桧直接把他从榜上拿了下来,什么

陆游怀唐婉的诗词 陆游唐婉钗头凤

陆游怀唐婉的诗词:1151年春,二十七岁的陆游到绍兴禹迹寺游玩,在沈园邂逅唐婉。其时,唐婉已改嫁,唐婉夫妇设宴招待。席间,二人感情的波涛在胸中翻涌,却默默不语,相对无言。酒后,陆游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在沈园的粉壁上题《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

读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筑书巢阅读答案

位卑未敢忘忧国——读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词不仅雄奇奔放、沉郁悲壮,而且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过小孤山大孤山》是《入蜀记》中的一篇,描绘了烽火矶、小孤山、大孤山的景色,极富代表

声明:《以诗论诗 文章 陆游》为网友可惜不是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