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初步 汉语修辞学

修辞

第一节 修辞概述

一、修辞和修辞学习

(一)什么是修辞

(二)关于修辞学习

二、修辞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修辞的基本原则

(二)修辞的基本要求

三、修辞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

(二)修辞与逻辑的关系

第二节词语的选择和锤炼

一、词语的选择和锤炼的先决条件

二、词语选择和锤炼的基本方面

(一)词语意义的选择和锤炼

(二)词语声音的选择和锤炼

第三节句式的运用和转换

一、长句和短句

二、整句和散句

三、主动句和被动句

四、肯定句和否定句

附录其他常见的可转换句式

第四节常用的修辞格

一、修辞效果生动形象的几种辞格

(一)比喻(二)比拟(三)借代 (四)夸张

二、修辞效果鲜明突出的几种辞格

(一)对偶(二)对比(三)衬托(四)排比

(五)层递(六)反复(七)设问 (八)反问

三、修辞效果含蓄幽默的几种辞格

(一)双关(二)反语(三)拈连(四)仿词 (五)移就

(六)通感(七)顶针(八)回环(九)婉曲 (十)引用

四、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一)辞格的连用

(二)辞格的兼用

(三)连用、兼用的交错使用(辞格的混用)

附录修辞新格

第五节修辞的语境和语体

一、修辞的语境

(一)什么是语境

(二)语境对修辞行为的制约

二、修辞的语体

(一)什么是语体

(二)各类口头语体的特点

(三)各类书面语体的特点

附:汉语修辞条目解释

修辞

第一节修辞概述

【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修辞”的含义、修辞的原则和要求,了解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和逻辑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修辞的原则和要求。

【教学时数】2课时。

一、修辞和修辞学习

(一)什么是修辞

“修辞”一词通常有四种含义:

第一,指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例如:

我们说话、写文章,都要讲究逻辑、语法和修辞。

上例中的“修辞”就是指修辞本身,即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技巧和规律。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往往要针对不同的情境,为取得最佳的语言表达效果,采用某些方式,遵循某些规律。例如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认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出修辞的两大手法,即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当然,修辞的方法、技巧和规律,还有待于我们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

第二,指修辞活动、修辞行为,即对语言进行的调整或修饰加工。例如:

正如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就不能达意。

上例中的“修辞”(动词)指的就是修辞活动、修辞行为。

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不是消极的,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在追求最佳表达效果,这种针对不同的表达内容和语境,选择最恰当最完美的形式,以便取得语言的最佳表达效果的活动就是修辞活动。例如:

①从此就看到许多〔新〕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号内的字是修改时删去的字,下面加有“·”号的字是修改时加上去的字。下同。

②浓密的树叶在伸展开去的枝条上微微〔的摆〕蠕动,却隐藏不住那累累硕果。

③蚕的小小的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用的原料是桑叶。

修辞活动大量存在于文章的修改活动中,不管是作者对自己文章的修改还是编者对别人文章的修改,所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例①是《藤野先生》中的一句话,作者将自己初稿中“新的先生”改为“陌生的先生”,将初稿中“新的讲义”改为“新鲜的讲义”。这样改不是思想改变了,而是表达效果增强了,使语意更确定,使人更能懂,更易懂。例②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一句话,节选为中学语文课文时作了修改。“摆动”指来回摇动,用在这里是准确的,但不如“蠕动”生动形象,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

修辞活动也存在于文章的酝酿形成过程中,选用什么词语,组织什么句式,运用什么辞格,是经过反复琢磨,不断取舍,最后才确定下来的。例③是《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一句话,未见修改痕迹,但修辞活动却很明显,“蚕的小小的身躯是一座奇妙的‘加工厂’”就用了比喻格,生动形象,还有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的效果。

修辞活动是具体的,多变的,但在千姿百态、形形色色中却包含了稳定的、共同的、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的东西,即规律性。这规律性就是人们一般说的修辞。如“思想感情的潮水”、“知识的海洋”、“生命之树”、“想象的翅膀”、“革命的火车头”、“思想的火花”等,尽管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不同,使用的词语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同,但它们有共性。表现在:都是比喻,都有本体和喻体,不用比喻词,拿本体去修饰喻体,构成“本体——的喻体”的格式,都十分生动形象。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一视同仁地为人类交际服务,谁都能掌握它,谁都能运用它。

第三,指修辞现象。例如:

我没有见过这类修辞。

上例中的“修辞”指的是修辞现象,即对语言进行调整或修饰加工的语言现象。修辞现象是对语言进行修辞活动的成果,是修辞活动的最终语言表现形式。例如:“我们喜爱祖国”中,“喜爱”用得不当,应改用“热爱”,这就是对语言进行了调整的语言现象,即修辞的现象。这种把错的改对了的修辞的现象,有人叫做消极修辞(又叫规范修辞、一般性修辞);又如把“少先队员在做好事”改为“红领巾在做好事”,这也是对语言进行了修饰加工的修辞现象,用“借代”这种修辞格把“少先队员”说成“红领巾”,使语言更生动形象。这种把的改的即改得形象生动的修辞的现象,有人叫做积极修辞(又叫艺术修辞、特殊性修辞)。

第四,指研究修辞规律的科学,即修辞学。例如:

我们要学点语法、修辞。

王先生是搞语法的,张先生是搞修辞的。

以上两例中的“修辞”都是指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

修辞学是研究在交际活动中如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的科学。它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以修辞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讨修辞活动中的各种规律、方式以及效果等。

修辞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例如在我国,关于修辞的理论可以一直上溯到春秋战国时代,但是修辞学真正作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学科出现在科学体系之中,还是近现代的事情。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1932年4月)是我国第一部兼顾古今作品的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修辞的修辞学专著,被公认为是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

由于从事修辞研究的人的理论基础不同,研究方法不同,掌握的材料不同,因此修辞学的体系也就不一样。表现在范围有大小,有的只讲修辞格,有的还有词语的选择,句式的组织,有的还加上文章的体裁和风格;着眼点不同,有的着眼于表达效果,有的着眼于修辞的语言结构,有的着眼于平行的同义形式。这种现象是能理解的,也是允许的,它有利于修辞学的发展,因为那些尚未被认识的修辞规律有待于人们去认识,那些已经认识的修辞规律也有待于人们去加深认识。

综上所述,“修辞”通常有四种含义:一指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二指修辞活动,三指修辞现象,四指修辞学。修辞的这四种含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是从大量的修辞活动和修辞现象中概括出来的,而修辞学就是要研究从修辞活动和修辞现象中概括出来的各种规律。总之,修辞活动和修辞的现象是修辞本身,也是修辞学研究讨论的对象;修辞本身和修辞学是修辞活动和修辞现象的系统化和科学的概括,修辞学也是研究修辞现象、修辞活动、修辞规律的成果。

(二)关于修辞学习

修辞能揭示语言的奥秘,学习修辞对语言的表达、理解、评论都大有裨益。善于修辞才善于表达,才能高效能地发挥语言的作用。重视语言的表达艺术是我国的传统。《论语·宪问》中有这样的记载:“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这表明对修辞的高度重视的态度,对表达高度负责的精神。正是这样才造就了一大批千古美誉的雄辩家,文学家,语言艺术家,就连孩子也具有善辩的才能。《世说新语·言语》有这样一段记载:“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姓杨的“杨”与杨梅的“杨”同音,孔君平以此相戏谑。问得巧妙,既表示了他的情趣,又不失其身分,还与情景相符。杨氏子答得更艺术,一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采用反证的方式,其理自明,其义深刻,并且很有分寸。现代的例子更多,看看鲁迅手稿,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学习修辞的另一个作用是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的“北京的心和平陆的心一起跳动”,《多收了三五斗》中的“先生,袁世凯,不行么”等,这些语言片断,如按常规去理解,只会步入迷宫,如懂得修辞格中的借代,以“北京”“平陆”代住在那里的人,以“袁世凯”代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就会豁然贯通。

学习修辞的再一个作用是有助于正确地评论语言。语文教师实际上就是语言评论家,语文教学就是通过对语文的评论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评论比理解有进一步要求,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如《阿Q正传》中的“而立之年”,其好坏得失怎样?这就要了解它的含义、来源、用法、效果,这就关系着修辞。

修辞存在于语言实践中,不只是摇笔杆子的人的事,只要是开口说话的人,就应考虑表达效果,就应学习修辞,并且自觉地用来指导语言实践。当然,要学好修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僧归仁《自遣》),“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就说明修辞的艰辛。要把最恰当的形式从语言材料中挑选出来,正如陆机《文赋》中所说:“其始也,层辞惚悦,若游鱼食钩,而出九渊之深。”另一方面,也不能把修辞神秘化。那些农谚、儿歌,最通俗不过了,能千古流传,不正说明有着良好的表达效果吗?

至于效果好与不好,那不是语言材料或表达方式本身存在优劣的区别,而是选用的功夫有着深浅的差异。不明白这一点,常犯堆砌词藻的毛病。须知艳词丽句用得不恰当,也会成为累赘,那些看似平淡的词语,用在恰当的地方,也能拙中藏奇。同一个词,用在这里作用大,用在那里作用小,用在别处毫无作用,甚至成为累赘,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以“生前”一词为例,用在“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中作用大,用在“我们一定牢记您生前的谆谆教导”中作用小,用在“我们一定实现您生前的遗愿”中不仅毫无作用,甚至连句子都不通顺了。第一个“生前”规定“爱看”的时限,表明了对“在天之灵”的否认,避免了误解。第二个“生前”用来限制“谆谆教导”,而“教导”自然是在“生前”,不言而喻,这里的“生前”,有它不多,无它不少。第三个“生前”用来限制“遗愿”,而“遗愿”本来就指生前未实现的愿望,已有时限,再用上“生前”,就显得重复累赘了。

学习修辞,读一些修辞学著作很有必要,可以从他人的研究成果中获得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使学习更自觉,更有效。学习修辞,还要向广大群众学习,群众的语言中有丰富的修辞养料可供吸收,新的修辞方式也可能得到发现。

学习修辞的方法很多,行之有效的是比较法。比较成功和失败的用例,比较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比较同一内容所使用的不同形式以及不同形式所适用的不同方面,从比较中得到启发,从比较中寻找规律,从比较中提高素养。

二、修辞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修辞的基本原则

修辞的基本原则是适应语境变化,注重交际效果。具体地说,修辞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条。

第一,修辞要切合题旨,要从表达的需要出发,为特定的思想内容服务。

修辞不能不顾思想内容的需要,专门挑选华丽的词藻,或尽量多地堆砌一些修辞格,千方百计地把词句打扮得“美丽”“漂亮”,弄得个浓妆艳抹,忸怩作态,哗众取宠,其结果只能是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修辞不是可以脱离思想内容的单纯的语言技巧,它是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的,各种修辞手段的运用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以服从表达思想内容为先决条件的。词语、句子、辞格本身是没有好坏、美丑之分的,用得不恰当,就是不好的、不美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内容决定了修辞形式。

当然这不是说语言运用不需要修辞、润色和加工,更不是提倡满篇“大白话”、语言无味、不要文采,而是说语言的运用必须适应和切合表达内容的需要,要服从于和服务于思想内容这一根本,做到“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二,修辞要切合语体的需要,同一定的语体相适应。语体是由交际需要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语言特点的风格类型,不同的交际需要形成不同的语体,如口语语体、书面语体、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等。各种语体都有自己典型的、公认的表达手段和方式,一定的语体要求一定的词语、句式、辞格、语言手段等与之相适应,这些表达手段和方式对于其他语体往往是相排斥的。例如公文语体排斥文艺语体中的夸张、双关等辞格,文艺语体排斥政论语体中结构复杂的长句,也排斥科技语体中的科技术语等。语体对语言材料的选择、修辞方式的选用等都具有极大的制约作用,注意语体的区别与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密切相关,所以切合语体需要也是修辞必须遵循的一条不容忽视的原则。

第三,修辞必须适应和切合语境的需要。

语境,就是语言的使用环境,也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语言使用者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语言环境。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所说的“六何”——“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时”、“何如”(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新1版,第7页。),就是构成语境的因素。

任何词语、句子或某种修辞方式,如果脱离一定的语言环境,孤立地、静止地看,无所谓好坏。修辞现象总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产生的,修辞效果也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体现出来。同一句话,此时此地说合适,而换一个时间、地点、场合说就不一定合适。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和效果。例如公安人员在逮捕逃犯时说:“我早就在这里等你了!”表示有先见之明,具有一种威慑的力量。如果一对恋人,一方对另一方说:“我早就在这里等你了!”就不再具有威慑的力量,而表现了望眼欲穿、急不可待的绵绵情意。

修辞的成败,除了取决于是否切合题旨、是否切合语体外,还取决于是否适应语境的需要。适应语境,就是要根据一定的语言环境,灵活恰当地选用语言材料和表达手段,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陈望道先生说得好:“语言文字的美丑全在用得切当不切当:用得切当便是美,用得不切当便是丑。”(《发凡》19页)怎样才能恰当,只有适应和切合语境才能恰当。因此,适应语言环境是修辞的基本原则,也是修辞的基本规律。

(二)修辞的基本要求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上来说,要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取得语言运用的最佳表达效果,那就应该做到准确、鲜明、生动、简练,这也是修辞的基本要求。

1、准确

所谓准确,就是选用的词语要确切,分寸合适,轻重恰当;所用的句式也要确切地扣“准”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到表意缜密准确。是什么就是什么,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使人听了不会误解。例如前面例①《藤野先生》中的那句话,把其中的“新的先生”改为“陌生的先生”修改后就更加妥帖、准确。又如,在为人民军队制定“三大纪律”时,1928年,毛泽东同志写了“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后来毛泽东同志把它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可以说是选用词语精益求精的范例。“群众”比“工人农民”的范围大,更确切(只说“工人农民”容易被人钻空子,似乎非工人农民的东西就可以拿了)。“一针一线”是极细微的东西,这里代替“任何东西”,军队纪律的严明由此可见一斑。再如鲁迅小说《药》中老栓买人血馒头的一段描写: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这段文字中的“摸”“抢”“扯”“塞”“抓”等几个动词,用得就很贴切、准确。一个“摸”字,写出了老栓生活的穷困、艰难(如果衣袋中钱多,一抓一把,何必下手去摸?因为生活艰难,为防止丢失,才把钱藏在身上最安全的地方,所以要“摸”),这个“摸”字恰如其分地揭示了老栓的情态。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抢”“扯”“塞”“抓”等几个动词,则活画出了刽子手蛮横、粗暴、极不耐烦的神态,如果换成其他同义词“拿”“撕”“递”“接”等便没有这样准确、传神。

2、鲜明

所谓鲜明,就是选用的词语和句式必须含义清晰、明确,让人一看就明白,不能含糊其辞。

要做到鲜明,选用词语就应避免晦涩,要少用难懂的词语,要少绕弯子。例如:

蓝色的天空像硫酸铜一样。

“硫酸铜”是什么样子,没有学过化学的人就不清楚,因此上例语义不明晰,如果把 “硫酸铜”改为“大海”,意思就清楚明了了。

又如前面所举的《藤野先生》中的“新的先生”,既可以指新来的先生,也可以指不认识的先生,语义也不明晰,而改为“陌生的先生”后,意思就十分清楚了。

一些新闻报道中常用“反应强烈”这类词语,究竟是“强烈赞成”,还是“强烈反对”?语义不明。语言运用中应尽量少用这种模棱两可的词语。

3、生动

所谓生动,就是具体形象,新鲜活泼,能使人感动。生动是以准确、鲜明为前提的,不能离开所要表达的内容去片面追求生动。语言生动,不一定使用什么新奇词语,也不一定要堆砌华丽的辞藻,有时候,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做到了准确贴切,也就生动了。例如: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鲁迅《故乡》)

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空,萧索的荒村,这都是一些普通的词语,但用在特定的情境中,真实地表现出农村荒凉凋敝的景象,显得非常形象生动。

有些抽象的事物,抽象的动作如果选用一些表示具体事物、具体动作的词语来表示,也会显得很生动。例如:

他们接着便说道:“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鲁迅《孔乙己》)

孔乙己读了大半辈子书,连秀才都没考上,这对于一个死要面子的读书人来说,既是终生憾事,也是一件丢脸的事,所以每当提起这件事,孔乙己就脸色发灰。可文中不说是脸上变成灰色,而是用动作性很强的“笼”字,来突出脸色变化的迅速,好像一下子从外部罩上一层灰色,非常形象,表现出这句话对孔乙己的打击有多么沉重。又如:

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

(袁鹰《井岗翠竹》)

上例中的“滑下”原文是“下了”,意思比较抽象,后来作者改为“滑下”,就要生动得多,它既包含了“下了”的意思,又表明了“下”的状态和速度;“挤上”、“走上”等动词的运用,把“翠竹”拟人化了,显得十分生动、形象。

4、简练

所谓简练,就是指运用语言应力求简洁,做到言语不多而含义丰富。

语言简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删除冗赘,不说废话;二是通过词语的确切选择,使语言增加弦外之音,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例如: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人民解放军30万人渡过长江》)

这是1949年4月22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播出的消息,总共只有16个字,却勾勒了一幅“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丽画卷,确实达到了“持一当百”的境界,堪称语言运用精粹简练的典范。又如:

原稿:我怎样的孤寂啊!统计全船的人,大约在15以上,可是我觉得一个也没有,止有孤单的一个我。

改稿:……可是我觉得只有孤单的一个我。(叶圣陶《旅路的伴侣》)

上例修改后比原句更简洁。

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鲁迅《药》)

上例中用“遍身油腻”来修饰灯盏,寥寥数字,却反映了许多内容:灯盏用的时间长,主人生计忙碌,家境贫寒……言外有意,耐人寻味。

刘勰在《文心雕龙·熔裁》中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可见,不当用的词语,决不多用一个;当用的词语,决不少用一个,这是语言简练的关键所在。

在修辞的四个基本要求中,准确是鲜明、生动、简练的基础。

三、修辞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

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主要区别表现在:

性质和作用不同。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修辞不是语言的要素,它是从表达方法、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音、词汇、语法的运用的,它的作用是为了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研究的对象不同。语音以语音的结构规律为研究对象,如声韵调的构成、配合等;修辞不直接以语音本身为研究对象,而是为增强表达效果来研究对语音的运用的,如修辞要研究双声、叠韵、叠音、谐音、拟声、押韵、儿化、平仄、重音、轻声、停顿、语调、音节、节奏等问题,研究这些语音现象所表现的感情色彩、音律美和鲜明的民族风格。词汇研究词义的性质,词的构成,词汇的组成、发展、规范等;修辞则着重研究多义词的关联,同义词的选用、词语色彩显现、词语配合照应以及词语的仿造、词语的创新和词语的活用等。语法研究词、词组、句子等的结构规律及其类型,它要求把话说得“通”——合乎语言习惯;修辞则是从同义手段选择的角度研究句子的表达效果的,它要求把话说得“好”,说得“美”——美化语言,以便更有效地表达思想。修辞着重研究语法中的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倒装句和顺装句、完全句和省略句、口语句和书面语句、分说句和合说句、意合句和非意合句、单句和复句、复句和句群等等。

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联系十分密切。例如对偶这种辞格,这就同时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问题。对偶音节要相等,平仄要交替,这是语音的问题;出句与对句中相应的词的意义要相关联,这是词汇的问题;出句与对句的句型要相近相同,相应的词的词性要相当,这是语法的问题。修辞则是语音、词汇、语法的综合运用,它是研究怎样广泛地综合运用语言的各种要素来为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服务的。

另外,合乎语法是讲究修辞的先决条件。因为一句话首先要求通顺,要求合乎语言习惯,即合乎语法,才能进一步谈得上讲究表达效果好,才能达到修辞的“美”,所以讲究修辞是以合乎语法为基础的。

某些修辞现象可以促进词义的发展,也可以转化为语法规则。比如比喻中喻体表示的意义是临时的,由于用得多了,久了,理解了,习惯了,比喻表示的意义为喻体获得,并固定下来,成为词的比喻义。“吃馆子”、“写钢笔”等修辞方式,转化为语法,由超常用法转化为常规用法了。

总之,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语音、词汇、语法作为语言的三要素是修辞的手段和基础,是修辞要调动、加工的语言材料;修辞则是对语音、词汇、语法诸要素的综合运用,修辞追求的是理想的表达效果,它要综合运用语言的各种要素来为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服务的。因此我们学习中既不能把修辞同语言的三要素混同起来,不能把修辞看成是语言的第四个要素,也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

(二)修辞与逻辑的关系

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科学。正确思维总是按逻辑结构和逻辑规律组织的。思维凭借着语言进行,并且依靠着语言来表达。修辞则是语言的恰当运用,是正确思维的最佳表达形式。因此,修辞要在符合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如果不符合逻辑,就不会有好的表达效果,就谈不上修辞,逻辑上有毛病,也不是修辞手段所能掩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逻辑是修辞的基础,修辞要在合乎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如“这里的少年壮如山”,表达的是这里的少年长得很壮实的思想,用“山”去作比,具体、形象,从修辞从逻辑的角度看,都没有错误,是完全正确的句子。如果说“这里的少年壮得如芦柴棍”,则与事理不符,即不符逻辑,尽管用了比喻格,也谈不上什么修辞作用了。

修辞和逻辑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

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修辞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在一定的语境中考察话说得好不好。逻辑研究思维的规律,从内容上考察思维的方法对不对。仍以“这里的少年壮得如芦柴棍”为例,用“芦柴棍”去说明“壮”,与事理不符,话说得不对,这是用逻辑去分析的结果。“芦柴棍”与“壮”没有相似点,不具备比喻的条件,比喻不当,这是用修辞分析的结果。

第二,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修辞则具有民族特色

逻辑学研究的是思维的形式和规律。思维是大脑的功能,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一样,因而大脑的功能——思维能力也没有民族性,所以不同的民族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基本上是相同的,如“日出于东,日落于西”等。正因为人类的思维规律大体是一致的,故各民族的语言可以互译,各民族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但是思维能力的全人类共同性并不等于各民族想问题的方式都一样,例如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认识的深浅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上,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语言差异的分析表明,每一种语言里都包含了一个民族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独特方式,因此不同语言的完全等值的翻译是难以办到的(科学术语例外)。修辞是为了取得语言运用的最佳表达效果,对民族语言材料的巧妙运用。不同民族语言的修辞虽有共通之处,但民族特色也很鲜明。例如汉语修辞中的对偶,如果是严对,则要求音节相等,虚实相对,平仄交替。一般来说,汉语一个音节就是一个字,就有一个声调,这是汉语的特点。对偶巧妙地运用了这一特点。使句子形式整齐,声音和谐,从而获得良好的表达效果。当然,其他民族语言的修辞也有各自的特点的。

第三,有些修辞现象不能机械地用逻辑的尺度去衡量。例如“青年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毛竹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这些说法似乎不合情理,不合逻辑,“人”怎么是“太阳”,“毛竹”怎能“低头”、“弯腰”,但人们一见就明白这是修辞手法。另外,思维的内容属理性的,修辞还包括色彩在内,如“失去生命”这个内容,从逻辑角度看,就是死(与活相对);修辞还可以附加上色彩。例如:说“停止呼吸”,则具体形象;说“逝世”,则庄重;说“牺牲”,则褒奖;说“老了”,则委婉等。在表达形式上,还有社会约定俗成的问题,比如“立足本国,走向世界”,这里的“世界”,约定俗成为“本国以外的其他地方”,不能机械地用逻辑标准去衡量。

思考和练习(四十八)

一、举例说明修辞的四种含义。

二、修辞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和要求?

三、就“他下了班,要去打球”这句话进行语法、逻辑和修辞三方面的分析,并就此说明语法、逻辑和修辞的主要区别。

四、从自己的实践中总结出一条学习修辞的最有效的方法来,并举例说明。

第二节、词语的选择和锤炼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选择和锤炼词语的意义、先决条件(理解词义,积蓄词语),学会从意义的角度选择和锤炼词语,从词语声音的角度来选择和锤炼词语。

【教学重点与难点】从意义和声音两个方面来选择和锤炼词语。

【教学时数】2课时。

一、词语选择和锤炼的先决条件

词语的选择、锤炼,又被称为“炼字”、“炼词”。炼字、炼词的目的就是要将最恰当最贴切的词语用在最恰当最合适的位置上,以取得最好的表达效果。词语的选择、锤炼必须富有创新精神,“语不惊人死不休”,但准确贴切是炼字、炼词的基本要求,要做到这些,首先必须确切地理解词义。

词义是词的全部特征的概括,其中包括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掌握了词的本质特征,才不至于把词用错,掌握了词的全部特征,就能把词用得贴切。我们积蓄了大量词语,并且运用自如,就有了精确地表情达意的条件,就有了增强表达效果的可能。往往有这种情况,某一个词用得不合适,整个意思大受影响,甚至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某个词用得巧妙,会为整篇文章增添光辉。《记一辆纺车》中有这样一句话:

①为了交流经验,(互相)共同提高,纺线也开展竞赛。

“互相”是彼此对待的意思,如“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等,是甲作用于乙,乙也作用于甲的意思。而“提高”没有彼此对待的意思,参赛者身份是平等的。只是甲有了经验,有所提高,交流出来,让乙也得以提高;乙有了经验,提高了,交流出来,让甲也得以提高。所以把“互相”改为“共同”,表示“大家一起”,表意就确切了。又如:

②哥哥爬到老爹身边,说明了来(历)意,恳求说:“老爹,求求你,对月亮说一说,要她像大阳那样亮,夜夜都出来。”

这是《两棵奇树》中的一句话。“来历”表示人或事物的历史或背景的意思,如“查明来历”、“提起这面红旗,可大有来历”等。“哥哥”的历史或背景与这句话的意思无关,这里要表示的是来这里的意图,“来意”才表示这个意思。所以“来历”改成了”来意”。

③翻了一会,觉得没有什么合(适)意的(引者按:指书),就踱到北面。

这是《一面》中的一句话。“合适”表示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比如“这双鞋你穿着正合适”、“这个词用得不合适”、“你这样做合适吗”等等,用在这里没有毛病,但不如改用“合意”好。自己买书自己看,不只凭客观实际,还要凭主观意愿。改用“合意”,把深层的意思也表示出来了。

虚词不表词汇意义,只表语法意义,它也是理解词义不可忽视的方面。如:

④囚徒,时代的囚徒!

我们并(不)没犯罪,

我们都从火线上捕来,

从那阶级斗争的火线上捕来。

这是《青春之歌》中的囚歌的一节,节选为中学语文课文《坚强的战士》时,将其中的“不”改成了“没”。“不”和“没”在这里都作否定副词用的,但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并不完全相同,“不”是从本质上、从主观愿望上对“犯罪”加以否定的,并不能说明客观实际犯了罪没有。“没”是从客观实际方面对“犯罪”加以否定的,表明并不存在犯罪问题,它与“未曾”的意思相近。与“已经”的意思相反。“囚徒”没有犯罪事实,却竟然被捕了,这就有力地揭露了反对统治的黑暗。

⑤学年考试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总算)不过是没有落第。

如果离开这一定的语言环境,用“总算”或“不过”都可以,只是用上不同的词情绪就有了差异。这是《藤野先生》中的一句话,句中的“我”对那些因中国国力弱而认为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的看法很不以为然,“我”对所取得的中间的成绩并不感到满意,只看成是“没有落第”而已。这种情绪用“不过”这个表示“往小处说的意味”的词就恰当地表示出来了。如果用含有庆幸意味的“总算”前后基调就不—致了。结合后文,更觉得“不过”用得妙。那些学生会干事对“我”所取得的“在中间”的成绩还有怀疑,认为是藤野先生漏了题。然而果真漏了题,又何至于取得不满意的成绩呢?这就从一个侧面证实了那些学生会干事的怀疑是没有根据的,他们的行为纯属无理取闹。鲁迅先生对这一切未作专门叙述、对这个虚词的换用却给人以有力的启发。

二、词语意义的选择和锤炼

(一)要善于运用同义词和反义词

同义词表示的意义,有同有异,大同小异。由于它们有细微差别,如果善于运用,可使意思表达得精确、严密,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

①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谢,给我〔奖〕鼓励的一个。

这是《藤野先生》中的一句话。“奖励”、“鼓励”都有“勉励” 的意思。但它们有区别,“奖励”凭藉的是荣誉、物资,“鼓励”凭藉的是语言。从全文看,藤野先生并未给“我”什么荣誉和物资,用“奖励”表示与本意有一定差距。藤野先生对“我”是用语言从思想上或精神上予以勉励的,因此鲁迅先生在定稿时将初稿中的“奖励”改成了“鼓励”。

②她的父亲——鲁贵——约莫四十多岁的祥子,神气萎缩,最令人注目的是粗而乱的眉毛同肿眼皮。他的嘴〔唇〕角松弛地垂下来……

这是曹禺《雷雨》中的两句话,1957年版的《雷雨》,用的“嘴唇”,1978年版的《曹禺选集》改成“嘴角”。“嘴唇”“嘴角”有互相替换的时候,如“他嘴角出现了溃疡”也可说“他嘴唇出现了溃疡”,但它们毕竟有部分与整体的不同。如果说“嘴唇松弛地垂下来”了,那就不是“神气萎缩”的“四十多岁的样子”,而是老态龙钟了。这里所指的是“嘴角”,是他“最令人注目的”长相。

③这一夜,她们娘儿两个都没有〔睡觉〕睡着。黄老妈妈躺在土炕上,睁大了眼睛,从破窗棂里望着黑沉沉的夜空,心里像麻一样的乱。

这是《党员登记表》中的两句话。“睡觉”与“睡着”都表示“睡眠”的意思,收进中学语文课本时把原文中的“睡觉”改成了“睡着”。因为“睡觉”表示睡眠的整个行为的过程,否定它就否定了整个过程,然而事实上“黄老妈妈躺在土炕上”的。“睡着”只表示已经进入睡眠状态的这一个阶段,否定它,并不与“黄老妈妈躺在土炕上”相冲突,获得了缜密的效果。④老实说,我赶不上参加这一次或那一次战斗,我总是十分〔痛苦〕难过的,当然伟大的现实又总常常使我微笑起来……

语意的轻重直接与表达效果有关,却又往往被人们忽视了。作思想工作就常遇到这种情况,话说重了别人接受不了,说轻了又不能引起别人的足够重视,这里有个语意轻重的分寸问题。例④是刘白羽《横断中原》里的一句话,收进《刘白羽文选》时,将原文中的“痛苦”改为“难过”就是着眼于语意轻重的。尽管这两个词都表“难受”,但表极端难受的“痛苦”语意重了,根据文义不如“难过”用在这里恰当。

语言生动活泼,可给人一种轻松兴奋的感觉,同义词的换用(当然还有其他方式)就可收到这样的效果。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这句话,同是荣誉感,前用“骄傲”,后用“自豪”,避免了重复、呆板、沉闷等毛病。

同义词的连用,可获得加强语气的效果。邹韬奋先生的《呆气》中有这样一句话:“诚以凡事非有几分呆气来应付,处处只计及一己利害,事事顾虑前途得失,无丝毫之主见,无丝毫之冒险精神,迟疑不前,趑趄不进,永远在彷徨歧路之间而已。”其中“计及一己利害”和“顾虑前途得失”,“迟疑不前”和“趑趄不进”,相对应的地方使用了同义短语,表示的意思相同,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同时,相互补充,有雄厚的力量。这种情况,在利用同义词交错使用组成的成语中更能充分体现,如“谨小慎微”、“家喻户晓”、“轻描淡写”、“并驾齐驱”、“摧枯拉朽”、“呼风唤雨”、“断壁颓垣”等。

反义词意义相反或相对,善于运用这种相反或相对的意义关系,可获得良好的修辞效果。主要修辞作用有:

鲜明地揭示事物的矛盾对立面,突出事物矛盾对立关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⑤今日的天府,昔日之地狱。

“天府”指四川,其基本意义未变,与“地狱”相对,两相比较,差别突出。

深刻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如:

⑥“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适用于整个国家、每个集体、每个家庭,也适用于每一个人。

“富”和“穷”是一组反义词,利用它们的反义关系,揭示了“过日子”的规律。

有力地阐明事理,使论述更加充分。如:

⑦对于杨志,我们虽可怜其遭遇,却鄙薄其为人;对于林冲,我们既寄以满腔的同情,却又深惜其认识不够;对于鲁达,我们却除了赞叹,别无可言。

句中对杨志、林冲、鲁达的评价,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的。他们的突出特点能有力地说明,作者对他们的不同感情能恰当地体现,反义词起了重要作用。对杨志既可怜又鄙薄,对林冲既同情又深惜,对鲁达则只有“赞叹,别无可言”。不同人物进行了强烈的对比,同一人物的不同方面进行了强烈的对比,性格相当鲜明。

运用反义词构成的成语、谚语、格言,除了上述修辞效果外,有的还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如“不塞不流,不止不行”、“矫枉过正”、“失败是成功之母”,似乎矛盾,其实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

2、要注意相关的词在意义方面必须配合得当

人们表情达意是以句子为使用单位的,而句子则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组成句子的各词语又总是处在一定的关系网络中,形成能表达基本完整意思的整体。就句中的词语而言,其意义有的直接相关,有的间接相关,这就有意义配搭问题。

词义的配合与修辞效果密切相关,由于在词汇部分和语法部分从不同角度作过分析,这里就其主要方面作些说明。

第一,人、物与其状况的配合。如:

①歌子很长,郑谨〔虚弱的〕身体虚弱,只能教给她们这开头和最后的几段,她们三个人整个上午过得很愉快。

②她的情绪非常激动,她恨自己刚才为什么不能一挺身冲上去把老赵解救出来,铁匠黄老吉的勇猛强悍的血液,在她周身〔泛滥〕沸腾起来了。

例①是《青春之歌》中的一句话。“身体”与“教”配合不恰当,它产生不出“教” 这个行 为。将“虚弱”移到“身体”后面,说明“身体”的状况,“教”这个行为自然由郑谨发出了。例②中的“泛滥”,表示江河湖泊的水溢出的意思,也可比喻大量超出规定、失去控制的意思,与血液的客观实际不符。应改成“沸腾”。

第二,事物与其数量的配合。如:

①“咱这算什么,小事一〔段〕桩。”小式一面擦汗,一面反驳。

②船上的同志指着岩上一〔片〕处乡镇告诉我:“长江航船上很多领航人都出生在这儿……”

例①是《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句话。“一段”表示长形事物中横断出的一部分,“小事”尽管小,指的事件的整体。所以,把“一段”改成了“一桩”。例②是《长江三日》中的一句话。“乡镇”不是成片的东西,不用“一片”计算数量。“一片”可以形容范围大,但常指地面或水面,如“一片汪洋”、“一片草地”等。

第三,人、物与其性状等的配合。如:

①贷主、代理、大小工头、理贷组长和工人们都激动不已,甚至连正〔好〕停泊在港口、尊严而又自信的十几个老船长也打破常规,开了一条小艇,集体下海去了。

②我到过一个海岛,它的面积很小。然而岛上的生活却是多么〔沸腾〕火热呵!

例①是《汉堡的变奏》中的一句话。原文中的“甚至连正好停泊在港口、尊严而又自信的十几个老船长”,这个语言片断用词很多,其中与“老船长”配合的有三个短语,一个是表数量,一个表性质,一个表范围。能否配合?只要一个一个检验,就发现“正好停泊在港口的……老船长”不妥,“船长”无所谓“停泊”,“停泊”的也不可能是“船长”。添上“船”,让它与“停泊”发生直接关系,组成短语后再与“老船长”配合。这样配合得当,表示的范围明确,效果也好多了。例②是《土地》中的一句话。原文中有“多么沸腾”这个短语,可是“沸腾”没有程度可言,用表程度的“多么”与它配合,很不恰当。将“沸腾”改为“火热”,意义配合得上,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第四,动作、行为与其关涉的对象的配合。如:

①老爹递给妹妹说:“好心肠的孩子,吞下这颗珠子吧,〔它会使你达到〕你的愿望会实现的。”

②总司令一面细心地寻野菜,一面给周围的同志分析当前的国内形势,教导我们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怎样对待困难,〔忍〕经受生活的严峻考验。

例①是《两棵奇树》中的一句话。原文中“达到”与“愿望”配合不当,因“达到” 所关涉的对象应是某个目标、某种境界等,而“愿望”指的是某种想法,所以将“达到”改成“实现”,即让自己的某种设想变成现实。例②是《草地晚餐》中的一句话,原文中“生活的严峻考验”所接受的是“忍受”的关涉者,但“忍受”是针对痛苦、困难和不幸而言的,并且是勉强的,甚至是被迫的。“考验”表示通过具体事件、行动或困难环境对立场是否坚定、态度是否忠诚、方针策略等是否正确的一种检验。一个共产党员,对“生活的严峻考验”不应报消极态度,没有勉强、被迫可言,“忍受……考验”意义配合不当。将“忍受”改成“经受”,一字之差,境界大不一样。

第五,判断与被判断的配合。如:

①钱对于那里的贫雇农,该是多么困难啊!

②如果你站立高处了望湖面,眼前是一片爽心悦目的〔碧水〕茫茫碧水,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的视线的是闪闪鳞光,像万千条银鱼在游动……

例①是《创业史》中的一句话。从原文的结构看,“贫雇农”前有“对于”介引,是 “困难”关涉的对象,成了“钱……困难……贫雇农”,意义配合不当。收进中学语文时,将这句重新组织为“那里的贫下中农要筹集几个钱,多么困难啊”,意思就明确了。例②是《天山景物记》中的一句话。“是”的前端是表处所的,后端是表情状的,配合不当。判断与被判断之间性质或范畴应相同,所以将“碧水茫茫”改成了“茫茫碧水”。

3、褒贬分明

褒,是褒奖、赞许的意思;贬,是贬斥、厌恶的意思。含有褒义或贬义的词,能表示爱憎感情,体现出鲜明的立场和态度,使用得恰当,做到褒贬分明,保持感情色彩的谐调,会收到良好效果。如:

①烈士们的〔尸〕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②他们(引者按:指敌人)〔决心要〕妄图把这刚刚露出的缺口用士兵们的尸体堵塞住!例①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一句话,全文从标题到内容对我们的志愿军战士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表示了作者赞许的感情,可是当他们英勇与敌人肉搏而战死以后,描述他们的各种姿势时,却用了个不含感情的中性词“尸体”,这就与全文在感情色彩方面不谐调。当然用“尸体”并没有错,但不如“遗体”这个表示“所尊敬的人的尸体”色彩那样鲜明。例②中的“尸体”用得合适,指的是死去的敌人,与全文的感情一致。可是表示敌人的意志和愿望时,用“决心”、“要”这类不含感情色彩的中性词,没有表示出对敌人贬斥的感情色彩。将“决心”、“要”换成“妄图”,态度就明朗了。

有的词语有固定的褒贬色彩,如上例中的“遗体”“妄图”等,有的词语的褒贬色彩则与人们的心情有关。例如:

③“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 ”

那些“说是买木器”的人,顺手牵羊,现在来了,“母亲”对他们不会欢迎,只能是厌恶。这种感情没有用那些具有固定的贬斥意义的词语表示,在这不情愿的情况下,一个“又”字恰好把这种感情表示出来了。在“又要过年了”这句话中,同样用了一个“又”字,如果出自小孩的口,含有褒义,如果出自负债人的口,那只是表示贬义了。

有的词语不带褒贬色彩,人们采用种种办法,与不同因素配合,也可表示感情色彩。例如:

④我们不相信什么“神仙”,但也感到大雪山有点神秘可怕。

“什么”一词通常不含褒贬色彩,用在这里却表示出不以为然等否定态度。

4、风格协调

风格包括人物的性格特征、时代特征、地域特征、素质特征等。风格协调,才能获得优美和谐的效果。如:

①“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这是《孔乙己》中的一段对话。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塑造的孔乙己这个个性鲜明的旧知识分子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孔乙己性格的一部分就是迂腐,要面子,穷困潦倒又故意显示斯文,平时满口之乎者也。用“窃”代替“偷”恰当地表现了这种个性,与整个人物的风格十分协调。如果不是出自孔乙己之口或不用一个文言词,是不会有这样好的效果的。

②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这是《拿来主义》中的话,鲁迅先生用“摩登”来对思想进行评论,对所谓时兴的潮流给了有力的讽刺,与鲁迅杂文的风格一致。同时,“摩登”一词是按英语音译过来的,使用音译词显得洋气,在三十年代的上层社会中很时兴,由此也与当时的时代特色协调。

③吴吉昌满腔悲愤,他在家里对老伴激动地说:“我相信总有一日会重见青天。到那个时候,总理把我找去,问:‘老吴同志,任务完成得怎样了?’我能光向总理诉苦吗?我能空手去见总理吗?不行,啥也别想挡住俺!”

这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的一段话。吴吉昌称他自己用了四个“我”一个“俺”,从内容看,吴吉昌是庄重严肃的,当然以用共同语中的“我”为宜。“啥也别想挡住俺”是吴吉昌的一句口头禅,“俺”是北方方言中常用的词,与地域风格一致。如果南方人这样用,就有损于风格的协调,犹如戴上青纱参加婚礼。

④“革命了……你知道?……”阿Q说得很含糊。

“革命革命,革过一革的……你们要革得我们怎么样呢?”老尼姑两眼通红的说。

“什么?……”阿Q诧异了。

“你不知道,他们已经来革过了!”

“谁?……”阿Q更其诧异了。

“那秀才和洋鬼子!”

这是《阿Q正传》中的一段话。“革命”一词虽可插进其他词语,但单用“革”是不规范的。这是出自文化素养较低的尼姑之口,却有好的表达效果。《阿Q正传》中的“革他妈妈的命”、“这毛虫”、“癞皮狗,你骂谁”等,正表现了阿Q、王胡等人粗俗的特点。

带某种语体色彩的词语一般只适用于相应的某种语体,但有一定的灵活性。在某种语体中故意用上少量的另一种语体色彩的词语,有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语言大师赵树理就善于把少量的政治术语写进自己的小说中去,使人感到幽默诙谐,辛辣有味,让人拍案叫绝。以下三例都是赵树理小说中的句子,我们可以好好体会(把带有政论语体色彩的词语用于文艺语体):

⑤她既然只是把张信当成她“过渡时期”的丈夫,自然就不能完全按“自己人”来对待他了,因此她安排了一套对待张信的“政策” 。

⑥灵芝和有翼开玩笑说:“你爹的外号不简单,有形成阶段,还有巩固和发展阶段。”⑦燕燕仍然帮助艾艾和小晚想办法,他们两个也愿意帮着燕燕,叫她重新跟小进好起来。用外交上的字眼说,也可以叫做“定下了互助条约”。

5、其他

词语的色彩是多方面的,除了褒贬色彩、风格色彩外,还包括其他一些情况。例如: ①老乡们的心情也和我们一样,知道我们要出发,一清早就担着各种慰劳品来送别。一〔个〕位老大爷拉着我的手,把一双“红军鞋”塞给我。

这是《红军鞋》中的一句话,原文用的“一个”,后改为“一位”,表现了尊敬的色彩,与全文“护军爱民”的色彩相应。

②〔白公馆看守所〕特务所长〔陆景清〕和看守长〔杨进兴〕共同研究〔着〕这张可怕的传单:“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委员会〕全体会议在石家庄附近举行……”

这是《挺进报》中的一句话。一般情况下,为了简略,可用简称,如果为了庄重,就只能用全称了。《挺进报》上报道共产党的会议,是庄重严肃的事,所以改为全称了。

③哭了一会,她默默地给女儿擦干了脸上的血迹,长久地看着那没有了血色的苍白的面孔,突然俯下头去,用嘴唇吻着〔死人〕女儿冰冷的脸腮。

这是《党员登记表》中的一句话。女儿为革命而牺牲,妈妈免不了悲痛,但也感到自豪。为她擦干血迹,深情地看着她的面孔,吻着她的脸腮。原文却用“死人”一词,显得生疏,与妈妈的那些动作极不协调,将“死人”改为“女儿”,就亲切多了。

(二)词语声音的选择和锤炼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意义是通过声音表达的。词语是语音语义结合体,说话、写文章必须声情并茂。声音配合得好,说(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记起来也容易。同时,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词语在声音方面的讲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音节匀称

方块汉字,一个字一般就是一个音节,这是做到音节匀称的一大有利条件。汉语的词,有单音节的,也有多音节的,它们之间往往可以找到同义关系,这是做到音节匀称的又一有利条件。人们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选用音节,可以获得整齐美、对称美。

做到音节匀称,主要是单音节词配单音节词,双音节词配双音节词,三音节词配三音节词,等等,使并列结构或相应的地方保持平衡或满足语流节拍的要求。如:

①有时这些声音寄托于劳动号子,寄托于车队奔驰之中,仿佛令人感到冬冬战鼓和进军号角的撼人的气魄。

这是《土地》中的一句话。“战鼓”是两个音节,“进军号”是三个音节,组成一个并列短语,前后失去平衡。收进中学语文时,在“战鼓”前添上“冬冬”,在“进军号”后添上“角”,前后都成四个音节。

②那种正直而〔好心肠〕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这是《一面》中的一句话。“正直”是两个音节,“好心肠”是三个音节,组成并列短语,读起拗口。同时“正直”是一个形容词,“好心肠”是一个名词性的偏正短语,并列也不恰当。把“好心肠”改为“慈祥”,与“正直”并列,词性相同,音节相等,读起来顺当,听起来和谐,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③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这是《晋祠》中的一句话,是由两个比喻句并列而成的复句,前一分句的谓语是“巍巍”,只有两个音节,后一分句的谓语是“长长的”,有三个音节,处在对应的位置上,不相称。在“巍巍”后添了“的”,与“长长的”相应。前一分句是“如……”,后一分句是“又如……”,由于同样的理由,前面改为“有如……”。作这样的调配,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感情得到较好的抒发。

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奇怪的事情?除了因为这群贵族是在亡命途中,不得不压抑着威风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在他们心目中,土地代表着上天不可思议的赏赐,代表了财富和权力!

这是《土地》中的一句话。原文是“除了……外”,后改为“除了……以外”。原文未尝不可,但从音节角度要求,修改后更好。

其次是添加衬字。遇到不便于换用和增减词语时,为满足音节匀称的要求,往往添加衬字。这种情况在诗歌中时有所见。如《刘三姐》中的“你莫恶来你莫恶,你歌哪有我歌多;不信你到船上看,船头船尾都是歌”,《回延安》中的“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其中的“来”都是衬字。

2、平仄相调

平仄是沿用音韵学的术语。上声去声入声合称仄声,平声(阴平、阳平)自成一类,叫平声。平仄调配得当,和谐、悦耳,可以构成音律美。

在古代,韵文讲究平仄。到了唐代,人们对平仄的调配总结出一套规律,并形成了固定的格式,要求相当严格。到了现代,对平仄的要求放宽了,但并不是不讲究,即使是散文,如能恰当配合,充分利用它来加强语言的音律美,效果也会好得多。如:

①这个枪法实在惊人,落时如乌龙摆尾,举时像鸾凤朝阳,枪风阵阵,冷气飕飕。

这是《珍珠赋》中的一句话。为什么能铿锵优美,其中的四个四字格式的短语不仅平仄交替而且上下粘连。以“-”表平声,以“|”表仄声,其平仄如下:

乌龙摆尾--||

鸾凤朝阳-|--

枪风阵阵--||

冷气飕飕||--

在同篇文章里,还有:

使天上银河失色|-|--||

叫满湖碧水生辉||-||--

平仄交错,抑扬有致。

3、韵脚和谐

韵脚是指在不同句子里押韵的那个字,由于通常都在句末,所以叫做韵脚。押韵,让同一个韵在不同句子的同一个位置反复出现,这种声音上的重复,使语言和音乐相融合,既传达了语言的内在情愫,拨动了人们心弦,又便于吟诵,容易记忆。因此,不仅诗歌离不开押韵,就是散文和口语中也喜欢用韵。

韵脚和谐可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否则,反而使人感到别扭,甚至出现以词害意的弊病。如:

①漫漫的长征路上,

天上飞机〔滥〕轰炸,地上敌军“围剿”……

艰苦的岁月,夜里哪有〔明〕油灯照亮呵,

周总理在马背上指挥,膝盖上办公,

点燃的是松明、〔野蒿、〕古藤、〔灯草!〕野蒿。

这是《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中的一节。原文中的“劳、剿、草”是韵脚,它们同韵,又在不同句子的句末,符合押韵条件。但是,在“艰苦的岁月,夜里哪有明灯(笔者按:后改为“油灯”)照亮呵”一句中已否定了“灯”,而“灯草”虽能“点燃”,却不能“照亮” ,因此,以“灯草”为韵脚,不自然了。收进中学语文时,删去了“灯草”,调整了并列各项的顺序,成了“松明、古藤、野蒿”,三者都能点燃,长征路上容易找到,“蒿”与“劳、剿”押韵,从语音上看,从情景上看都很和谐,而且不露痕迹了。又如(在同一首诗中):

②不要说敬爱的周总理已经安息,

这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呵,

两眼炯炯发光,

永远不会睡着!

不要说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

这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呵,

一生冲锋不止〔蓬蓬勃勃〕,

永远〔不会停脚〕战斗在前哨!

这两节诗的韵脚都在每节的末一行的末一字上,原诗“着,脚”押韵。前一节的“……已经安息”与“永远不会睡着”相反相成,突出了性格特征,给人以鲜明的深刻的印象。后一节押韵的地方是“脚”,虽然“脚”与“着”同韵,但有斧凿痕迹。前面有“不会睡着”,后面再用“永远不会停脚”就没有深意。收进中学语文时改为“永远战斗在前哨”,由永远活着到永远战斗,意思有了深化。同时,“哨”与“着”同韵,韵脚和谐。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善的表达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4、叠音自然

相同音节(字)复叠出现叫叠音。有属于构词法的,如“乖乖”“冉冉”“茫茫”;有属于构形法的,如“清清楚楚”“实实在在”“说说”;有用词的,如“田田(的叶子)”“油油(的绿意)”“滑滑(的明亮着)”。叠音的恰当运用可突出词语的意义,增强形象性和音乐感。用它描绘人物,可使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用它写景状物,可以烘托气氛,有如身临其境。《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段话: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短短一段话,就有九处叠音。这些叠音,给这幅秀丽朴素、生动形象的画面增添了立体感,使人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各方面都获得真切的感受,领略到荷塘月色的神韵。

叠音不自然,会适得其反。看下面的例子:

②〔你看,他〕这个阵地,从尖古堆到大王庄,顺着地势部署得〔高高低低,〕层层叠叠,严严密密,有虚有实,有明有暗,令人感到冷森森,阴沉沉,一团杀气。

这是《“老虎团”的结局》中的一句话。原文有五处叠音,强化了肃杀的气氛。但其中的“高高低低”和“层层叠叠”、“严严密密”,是形容敌人阵地部署的情况,与形容人们的感觉“冷森森、阴沉沉”不平衡,影响了音律美。“层层叠叠”有“高高低低”的意思,还有“多”的意思,容量大,“高高低低”难免有画蛇添足的嫌疑,显得不自然,只好删去了。

思考和练习(四十九)

一、从语义的角度,对下列修辞活动的效果加以分析:

①原文:老梁叹息似的轻轻说:“你瞧这群小东西,多听话。”

修改文:老梁赞叹似的轻轻说:“你瞧这群小东西,多听话。”

②原文:黄老妈妈轻轻地轻轻地给女儿撩开复在她额上的乱发。

修改文:黄老妈妈轻轻地轻轻地给女儿撩开覆在她额上的乱发。

③原文:在华南,有些隔离大陆的岛屿给筑起了一条堤坝,和大陆连接起来了。

修改文:在华南,有些离开大陆的岛屿,由于人们筑起了堤坝,和大陆连接起来了。

二、从色彩的角度,分析下列修辞活动的表达效果。

①原文: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放肆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放肆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以计算的。

修改文: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以计算的。

②原文:“老虎团”团长仗着他的人多,工事坚固,一步不退,拼命抵抗。

修改文:“老虎团”团长仗着他人多,工事坚固,一步不退,拼命顽抗。

③原文: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 地忍受着这一切。

修改文:我感到自己的无知,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

三、从声音的角度分析下列修辞活动的表达效果。

①原文:他每周观看一次电影,打两场篮球。

修改文:他每周看一次电影,打两场篮球。

②原文:水上传来急促的划船声:哗——,哗——。

修改文:水上传来急促的划船声:哗哗,哗哗。

③原文:蓝天苍苍,碧水茫茫,阳光灿灿,微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

修改文:蓝天苍苍,碧水茫茫,阳光灿烂,微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

第三节 句式的运用和转换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各种句式的特点和长处,明白在何种场合该选用何种句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的特点,以及他们互相转换的规律。

【教学时数】2课时。

不同的思想内容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同样的句式可以表达各种不同的内容,同样的内容也可以用各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从修辞学的角度来说,可以表示基本上相同或相近意义的两种或多种在表达效果上具有细微差别的不同句式,叫做同义句式。所谓句式的运用和转换,就是能在一组同义句式中自如的转换,并能根据语言环境选用最恰当的句式来增强表达效果。

词有同义词,短语有同义短语,句式也有同义句式。俗话说“一句话,百样说”,就是说,同一种意思可以用很多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而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其表达效果也就有高低之别,因此我们在说话或写文章时就需要认真地选用不同的句式。

锤炼词语叫炼字,推敲句式叫炼句,可见,句式的选择和运用,跟词语的选择和运用一样,都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功。表达时,如果句式选择运用得好,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事物和现象,更有效地表达思想和感情,从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增添文章的文采,收到更好的修辞效果。汉语中存在着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的同义句式,为我们选择和运用各种句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汉语修辞学对句式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节重点介绍四类同义句式的修辞作用,它们分别是: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此外,还有十类同义句式,它们分别是:关联句与意合句,主语在前句与主语在后句,定语在前句与定语在后句,状语在前句与状语在后句,偏句在前句与偏句在后句,汉语句式与欧化句式,详叙句与详略呼应句,分述句与综说句,并提分承句与非并提分承句,多项交错句与单项不交错句。

汉语的同义句式还远远不止这些,都需要我们更多地从理论上把握,并在实践上自觉地运用。同时还必须明确一点,句式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处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存在于一定的上下文里。因此,句式的选择和运用,必须考虑到它同所表达的内容的关系,要使它同上下文协调统一。单个的句式再好,如果不适合内容的需要,在上下文中不协调,那它的表达效果必然不会好,只有单个的句式和上下文的句式组成统一的整体时,才会收到良好的修辞效果。

一、长句和短句

句子(包括复句中的分句)的长短,是以用词的多少和结构的繁简情况来确定的。所谓长和短,没法量化,只是相对而言。长句指那些用词多,结构复杂的句子;短句指那些用词少,结构简单的句子。

长句和短句各有修辞效果。长句的定语、状语多,联合成分多,或某些成分结构复杂,内容含量大,有精确、严密、细致的修辞效果。如:

(1)文艺本应该是并非只有少数的优秀者才能够鉴赏,而只有少数的先天的低能者所不能鉴赏的东西。

“东西”前面有两项并列而成的短语作定语,并列各项都包含有主谓短语,各自的主语前又都有定语,使表达的意思准确而严密。

短句短小精悍,有简洁、明快、有力的修辞效果。句子简短,容易造成一种急促的气势,所以常用来记述紧急情况,渲染紧张的气氛,表达激烈的情绪。如:

(2)黑狗哼而且追,已经要咬着阿Q的腿,幸而从衣兜里落下一个萝卜来,那狗给一吓,略略一停,阿Q已经爬上桑树,跨到土墙,连人和萝卜都滚出墙外面了。只剩着黑狗还在对着桑树嗥,老尼姑念着佛。

十个短句,生动逼真地描绘了阿Q偷萝卜的细节,绘声绘色地勾画了阿Q的连续动作,渲染了偷萝卜时的紧张气氛。

(3)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这是闻一多先生在悼念李公朴先生时作的讲演中的一段话。讲演宜用短句,闻一多先生的情绪悲愤激昂,只可能用短句,内容是怒斥国民党的,只有用短句。如果用长句,尽管意思不变,在气势上,在力量上都会大为逊色。

说理,一般多用长句,对话一般多用短句。但是只用长句或只用短句都是不大可能的,通常是长句和短句兼用,根据表达的需要,各取其利,使语言变化多姿。例如:

(4)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这段话描绘的是夏夜海滨特有的景色之一,共用了九个单句(包括复句中的分句),其中两个长句,七个短句。用灵活的形式,写多变的色彩和光线,内容和形式得到了较好的统一。

长句之所以长,或者是由于定语、状语等附加成分太多、太长,或者并列成分太多,或者结构层次繁复;短句之所以短,就是由于附加成分少而短,结构简单。长句短句各有修辞作用,因此,既要掌握长句和短句的特点,又要掌握把长句化为短句,把短句化为长句的方法,做到欲长则长,欲短则短,得心应手。

把某些复杂的结构用来修饰、限制其他成分,就成为长句,把这些复杂的结构拆开,用来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就成为短句。在成形以前,组织句子用这种方法;在成形以后,长句与短句相互转换也用这种方法。如:

(5)望着低头坐在床上,两只肌肉饱满的胳膊撑在床边,两眼无聊地瞅着互相搓动的、穿着白边懒鞋的双脚,拒绝接受一切人类文明史上有益的知识和美好的艺术结晶的这个宋宝琦,张老师只觉得心里的火苗扑腾扑腾往上蹿,一种无形的力量冲击着他的喉头,他几乎要喊出来——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

这个复句的一个分句是长句,蒙后省去的主语不算都有73个字,是由于“宋宝琦”前68字的定语形成的。如果让这些不同的定语用来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就成短句了 。 例如:

(6)宋宝琦低头坐在床上,两只肌肉饱满的胳膊撑在床边,两眼无聊地瞅着双脚,他的双脚穿着白边懒鞋,正互相搓动着。这宋宝琦拒绝接受一切人类文明史上有益的知识和美好的艺术结晶。张老师望着宋宝琦,只觉得心里的火苗扑腾扑腾往上蹿,一种无形的力量冲击他的喉头,他几乎要喊出来——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

长句和短句可以用来表达相同的内容,但语气和格调却有差异。为了提高表达效果,我们要会组织这两种句式,并善于将其运用到适宜的语境中去。

 二、整句和散句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例如: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这里摘录的就是整句,它们或者句式相同,或者长短相同,或者有相同的词语。有了这些因素,可收到整齐匀称、节奏鲜明、铿锵有力的效果。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句式不同、长短不同、词语不同)交错运用,这样的一组句子,叫散句。例如:

②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晚来的海风,清新而又凉爽。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

散句变化多姿,它的表达效果表现在无拘无束,自然活泼。整句有整句的长处,散句有散句的优点,但是,如果全用整句,会显得单调、呆板,甚至显得做作;如果全用散句,会影响语言的气势,甚至显得散乱。因此,应扬长避短,根据内容和上下文的需要将整句和散句配搭使用。例如: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④大理花多,多得园艺家定不出名字来称呼;大理花艳,艳得美术家调不出颜色来点染;大理花娇,娇得文学家想不出词句来描绘;大理花香,香得外来人一到这苍山下,洱海边,顿觉飘飘然不酒而醉。

例③这段文字,整句、散句交替使用,传达了春的气息,既有春的旋律,又有春的缤纷色彩。例④这段文字,本是一个整齐的排比句,从“花多”、“花艳”、“花娇”、“花香”四个侧面来渲染,但在说出前三个整句之后,却用一个稍长而又富于变化的散句来收尾,使人在整散变化的对比中感到回味无穷。可见,要有调配整句和散句的技巧,还要有组织整句和散句的方法,这样才能运用自如。

同样的内容既可用整句表示,又可用散句表示,需用整句,就组织句式相同、长短相同、重复某些词语的句子。如要形容树叶绿、小草青的情形,说“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是用的散句。上一句用一个词“发亮”作补语,两个字,下一句用一个动宾短语作补语,四个字,没有重复某些词语。同样的内容,也可说“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耀眼”,这就是整句了,前后两句的句式相同,字数相等。重复某些词语是组织整句的简便方法,但整句不一定都有这个要求,如对偶中的严对就还要尽可能避免在相同位置上出现相同的词语。

 三、主动句和被动句

在有些动词谓语句中有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和承受者。主语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这样的句子就是主动句。主语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即受事者)的句子,就是被动句。主动句的作用在于说明主动者(施事)怎么样,让施事成为话题。这类句子使用十分普遍。主动句又有一般主动句和强调性主动句(“把”字句)之别,例如:

甲、他吃光了饭。(施事+动词及其他词语+受事)

乙、他把饭吃光了。(施事+把+受事+动词及其他词语)

甲类是一般主动句,乙类是“把”字句,乙类比甲类的主动意义更浓。

被动句的作用在于说明被动者(受事)怎么样,让受事成为话题。这类句子跟主动句相比要用得少些,它要求一定的条件,还有它的特殊的修辞效果。组织被动句,常用以下方式:(受事)+(被)+(施事)+(动词及其他词语)

甲、饭被 他 吃光了。

乙、饭被 吃光了。

丙、饭 吃光了。

丁、饭他 吃光了。

这四种方式都常见,有的受事后要用逗号隔开,如:“饭,他吃光了;菜,他也吃光了。”甲类是完全被动句,既突出受事“饭”,又用“被”来强调施事“他”,被动意义最浓。乙类是省略了施事的被动句,但由于使用了“被”表强调,被动意义也较浓。甲、乙两类又可称为“被”字句,但被动句不都是“被”字句,因为还有丙、丁两类。丙类是既不使用“被”,也不出现施事的被动句,被动意义较淡。丁类是虽不使用“被”,但要出现施事的被动句,是用主谓谓语句的形式表达的被动意思,在强调受事(大主语“饭”)的同时,也交代了施事(小主语“他”)。

恰当选用被动句有以下表达效果:

第一,使被动者得以突出和强调。如:

①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②民主战士闻一多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杀害了。

例①用“战胜”的受事者“难翻的老山界”作陈述对象,突出和强调了“难翻的老山界”,与文章的主题扣得很紧。例②要强调、突出的是闻一多先生,由于闻一多先生是国民党枪杀的对象,所以只有组织成被动句,才能获得强调突出受事的效果。

第二,使叙述的角度一致,语义连贯,语气流畅。如:

③我吃过饭后,又被那汉子绑起来,但没有吊上。

④小二黑扎挣了一会,无奈没有他们人多,终于被他们七手八脚打了一顿捆起来了。例③、例④第一个分句都是主动句,说的是“我”和“小二黑”怎么样,但它们的第二个分句中“我”和“小二黑”分别是“绑”和“打了一顿”、“捆起来了”的受事,如果都用主动句,它们的第二个分句就转到分别说“那汉子”和“他们”怎么样方面去了,那将致使前后分句叙述角度不一致,语义不连贯,语气不流畅。

第三,可以隐去无从说、不必说或不愿说的施事。如:

⑤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大小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⑥她慢慢理好了柔长的头发,被抬走了。时间不长,她又被抬回来。

⑦她被遗弃了。

例⑤中的施动者是谁(什么)?无从说。例⑥中的施动者是谁?不必说,自然是狱吏。例⑦中的施动者不愿说出来,因为有恨,连名字都不愿提。另外,被动句还可表示一定感情色彩,因为“被”具有“遭受”的意思。如“可惜正月过去,闰土须回家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在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这是表示不情愿。“林红被敌人杀害了。”这是表示不幸。“这里的鱼被他惊跑了,钓不起来了。”这是表示不满意。当然这种色彩要在不情愿、不幸、不满意的情况下才有,否则没有这样的色彩,如:“他被大家评为省劳模,怎能不高兴!”这是“被”字的感情色彩义得到扬升的用法。

四、肯定句和否定句

对事物做出肯定表述的句子叫肯定句,对事物做出否定表述的句子叫否定句。肯定句和否定句是兼顾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来确定的,不能仅凭形式来断定,也不能仅凭意义来断定。例如:

①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肯定句)

②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否定句)

这两句话从形式上看,都有否定词语“不”,若仅凭形式来断定,都应归入否定句之列。但是,例①是对“白杨树”这一事物做出的肯定表述,说它是什么树,应为肯定句;而例②却是对“白杨树”这一事物做出的否定表述,说它不是什么树,才是否定句。又如:

③我知道他是个外国人。(肯定句)

④我不是不知道他是个外国人。(否定句)

这两句从意义上看,都表示肯定的意义,“不是不知道”等同于“知道”,若仅凭意义来断定,都应归入肯定句之列。但是,例③很明显是一个肯定表述,说“我”怎么样,是肯定句;而例④却显然是一个否定表述形式,说“我不是不”怎么样,应该看作否定句。由此可见,不能简单地说,用肯定形式进行表达的句子就叫肯定句,用否定形式进行表达的句子就叫否定句;也不能简单地说,表达肯定意义的句子就叫肯定句,表达否定意义的句子就叫否定句。同样,正像不是所有带疑问词的句子都是疑问句(例如“我不知道他为什么没来”)一样,也不是所有带否定词的句子都是否定句(例如例①),肯定句和否定句是不能仅从有无否定词来区分的。

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肯定句表示,也可以用否定句表示。肯定句和否定句都可以出现在不同语气类型的句子中。如:

⑤今天天气好。/今天天气不坏。(陈述语气;肯定/否定)

⑥今天天气还好吗?/今天天气还不坏吧?(疑问语气;肯定/否定)

⑦抓活的!/别抓死的!(祈使语气;肯定/否定)

⑧多粗俗呀!/多不文雅啊!(感叹语气;肯定/否定)

同样一个意思,用肯定句表示与用否定句表示,在情态和语气上都有细微的差别。一般情况是肯定句表示的语气较为刚直、强硬,否定句表示的语气较为委婉、和缓。在多重否定中表示的语气要视情况而论。所谓多重否定,不是指否定词语使用的数目,而是指几个层次的否定。如:

⑨他伸出两个指头,不慌不忙地说了出来。

⑩他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你。

例⑨用了两个“不”,但不是双重否定,因为“不慌”、“不忙”在同一个平面上,属同一个层次。例⑩用了三个否定性词语,但不是三重否定,而是双重否定,因为“无时”与“无刻”属同一个层次,一起否定“不在惦记着”,表肯定意思。双重否定与一般肯定比较,语气更强硬,更坚定有力,因为它有毫无例外、排除其他可能的意味。如:

(11)他没有哪天不超额完成任务。

(12)他的话逻辑性很强,叫你不得不信服。

(11)有毫无例外的意味,(12)有排除其他可能的意味,其语气都比直接肯定强硬有力。但双重否定也有比直接肯定语气委婉的。如:

(13)大家公认你乐于助人,想来这点儿小事不会不帮忙吧。

(14)如果大家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就开始表决。

(13)整个句子有商量语气,比说成“一定会帮忙”委婉,(14)整个句子是假设关系,有猜度语气,比说成“意见相同”委婉。当然,还有三重否定,甚至更多重的否定。不过否定的层次过多,关系不容易分清,有时会把意思说反的。如:

(15)近几年来,他年年超额完成任务,没有人不说他工作不积极,因而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这句话,从前后意思看,应是肯定“积极”的,但从多重否定的情况看,却是否定“积极”的,意思正好说反了。因此在表达时,如果不是非用不可的话,应尽量避免使用三重以及更多重的否定形式。当然,如果实在要用三重否定形式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把意思说反了,例如:

(16)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工作态度还不够认真。

这样的三重否定表达形式就没什么问题。至于汉语口语中对否定词语约定俗成的习惯用法,则要按约定俗成的意思去理解,如“俺婆婆非要我去看看他”、“好不热闹”、“差点儿没迟到”等,虽含有一次否定形式,却都不表否定,它们只剩下否定的躯壳了。

思考和练习(五十)

一、将下列长句化为短句,短句化为长句,并说明长句和短句各自的修辞效果。

①我看见那些用一张席片挡住了潮湿的泥土,就这么着货物和人一同挤在上面,冒着寒风在嚷嚷然叫卖的衣衫褴褛的小贩子,我总是感到有说不出的惆怅。

②在那部电影里,她演的是一个从穷山沟里出来的农村姑娘,当上了飞行员,驾驶着银鹰,翱翔在蓝色的天空,保卫着祖国的疆土。

③本品具有桔香浓郁、脂香协调、酒香突出、甜酸爽口、二氧化碳充足、男女老少皆可饮的特点。

二、把下列整句化为散句,散句化为整句,并说明整句和散句各自的修辞效果。

①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他是一个坚定的人,他是一个勇敢的人。

②他是那么真诚、善良,又还和蔼可亲。

三、将下列被动句改为主动句,主动句改为被动句,并分析各自的修辞效果。

①他收藏了这件珍贵的文物。

②我只是让汽车剐了一下,衬衫剐破了,后背蹭破了一点皮。

四、在保持基本意义不变的情况下,将下列肯定句改为否定句,否定句改为肯定句,并说明肯定句和否定句各自的修辞效果。

①他的态度很明朗。

②这一笔开支很不小。

③极左路线,人们没有不深恶痛绝的。

五、句式的运用和转换,从修辞角废看,主要是同义的平行形式的选用。除讲到的几种以外,就自己的经验,试再列出两种,并举例说明其修辞效果。

第四节 常用的修辞格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各种修辞格式的特点和长处,明白在何种场合该选用何种修辞格式,了解修辞格的连用和兼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双关、反语、仿词、婉曲等常用修辞格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效果;借喻和借代的区分;排比喻层递的区分;对比与陪衬的区分。

【教学时数】8课时。

修辞格,也称辞格,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修辞格在修辞学中最为引人注目,但是以为修辞格就是修辞学,那只是一种误解。其实修辞格不过是修辞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已,它只是语言修饰描摹的一些特殊方法,这些方法是人们长期以来在运用语言的实践中产生的,今后,还将继续为增强汉语的表达效果而发挥作用。从它与其他修辞手段的联系来看,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修辞方法,而且新的修辞格还在不断产生,值得进一步去发掘、整理。修辞格既是修辞的一种特殊方法,这种方法又有着结构上的特点,因此,修辞格往往被人理解为一种程式,以为只要掌握这些不同的程式,就可以增强表达效果。程式总是比较固定的,而程式的运用却是千变万化的。比喻的程式很容易掌握,但要寻找一个好的比喻却像寻找一颗红宝石那么难。修辞格在修辞学中的意义,并非只在于它对增强表达效果提供了一些程式,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程式为基础,可以不断地进行语言艺术的创新。

中国修辞学著作所列修辞格往往多寡不一,修辞格的名目,也有名同实异或名异实同的;修辞格如何划分大类,至今多有分歧。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所列举的修辞格及其分类,较有代表性,一般修辞学的论著大多在这个基础上增减变异。《修辞学发凡》列举了38种辞格,即(甲类)材料上的辞格:比喻、借代、映衬、摹状、双关、引用、仿拟、拈连、移就,共9种;(乙类)意境上的辞格:比拟、讽喻、示现、呼告、铺张、倒反、婉曲、讳饰、设问、感叹,共10种;(丙类)词语上的辞格:析字、藏词、飞白、镶嵌、复叠、节缩、省略、警策、折绕、转品、回文,共11种;(丁类)章句上的辞格:反复、对偶、排比、层递、错综、顶针、倒装、跳脱,共8种。每一种修辞格有它自己的特点,如借代不同于比喻,排比不同于对偶,但修辞格之间又有共同之处,因此可以归成大类。

另外,张弓先生有描绘类、布置类、表达类的三分法,王希杰先生有均衡、变化、侧重、联系的四分法,也有将辞格分为形象类、强调类、气势类、含蓄类的。划分大类的方法虽有好多种,但主要的依据不外乎语言结构和修辞作用(表达功能)两种。修辞格既是根据表达效果建立的,表达功能自然更值得重视。

本节试将常用的修辞格依据其主要表达功能和突出的修辞效果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修辞效果生动形象的辞格四种,它们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第二类,修辞效果鲜明突出的辞格八种,它们是对偶、对比、衬托、排比、层递、反复、设问、反问;第三类,修辞效果含蓄幽默的辞格十种,它们是双关、反语、拈连、仿词、移就、通感、顶针、回环、婉曲、引用。这样分类是就其最突出的修辞效果而言的,毋庸讳言,三大类之间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错综联系:有些形象生动的辞格也不乏幽默(如借代、夸张),而含蓄幽默的辞格中也不乏形象生动者(如双关、通感),同时,形象生动、含蓄幽默,自然也就会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但就总体而言,三大类的修辞效果确实是各有侧重的。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这二十二种常用的辞格中,有一部分是世界上各种语言都有的修辞手段,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辞格是汉语所独具的,如:对偶、拈连、仿词、顶针、回环等,我们从中可以发现汉语修辞格的某些特点同汉民族的语言文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修辞效果生动形象的几种辞格

(一)比喻

比喻,俗称打比方。它是在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时,根据联想,用跟它有相似点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比喻中,被描绘或说明的对象叫本体,用来描绘或说明的事物或道理叫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比喻词。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必须具备这样两个条件:第一,它们必须是有着质的差别的截然不同的两种事物;第二,它们之间有某种相似点。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试比较下列各例: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③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 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④成绩都不错,特别是那几门基础课还得了高分,像现代汉语和文学理论等。

例①本体是出水很高的叶子,喻体是亭亭的舞女的裙,它们属于性质不同的事物,它们在形态上有着相似点,叶子出水很高跟舞女盘旋起舞时那婆娑的裙子相似。这是比喻。例②虽有相似点,即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但相比的都是眼睛,一是指“他”的眼睛,一是指的“他的父亲”的眼睛,没有质的差别,不具备构成比喻的第一个条件,不能构成比喻,仅仅是比较。例③中“火把排成的形状”和“之”字形,两者的形状完全相同,而不是什么在某一方面有相似点的问题,不具备构成比喻的第二个条件,也不是比喻。例④中的“基础课”包括现代汉语和文学理论等,既不是不同事物,也不存在相似点,不能构成比喻关系,其目的不在于打比方,而在于举例。

比喻能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一般的事物形象化,从而获得较好的表达效果。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1.明喻明喻是明确地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是十分明显的比喻。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常用的比喻词有:用在喻体之前的“像”“好像”“好比”“如”“如同”“犹如”“有如”等一类动词和用在喻体之后的“似的”“一样”“般”“一般”等一类比况助词,有时这两类比喻词也可以搭配使用构成“像……似的”、“如同……一样”等格式。这些词语表示比况关系时,人们一见就知道是比喻。例如:

⑤大家注视着陈伊玲: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

⑥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

⑦那些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像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怜爱的姿态。

例⑤把“陈伊玲”比作“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例⑥把天山“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比作“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例⑦把“那些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比作“等待检阅的队伍”,这三例都使用了表示明喻的比喻词。

2.暗喻暗喻又叫隐喻,是直接把本体说成是喻体的比喻。本体要出现,喻体也要出现,它们之间的比喻关系暗藏在对本体的判断中,或本体的变化中,或其他关系中。本体和喻体之间可用“是”“成为”“成了”“变成”“等于”“算作”等动词作为比喻词,也可不用。例如:

⑧啊,黄河,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

⑨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海洋。

⑩祖国,我的母亲! 

(11)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

(12)战士们守卫着南海的明珠西沙群岛。

例⑧把“黄河”比作“我们民族的摇篮”,例⑨把“东西长安街”比作“喧腾的海洋 ”,例⑩把“祖国”比作“母亲”,(11)把“思想感情”比作“潮水”,(12)把“西沙群岛”比作“明珠”,这些比喻关系不像明喻那样一目了然,是暗藏在句中的。其中,前两例用了比喻词“是”、“成了”,后三例不用比喻词。不用比喻词时,喻体可以在后(如例⑩(11)),也可以在前(如例12);本体和喻体之间可以有停顿(如例⑩),也可以无停顿(如例11、12)。

3.借喻 借喻是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的比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例如: (13)他爱捅马蜂窝,所以有的人爱他,有的人恨他。 

(14)这个鬼地方,一阴天,我心里就堵上个大疙瘩。

(15)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

例(13)用“马蜂窝”比喻不好招惹的人和事,例(14)用“大疙瘩”比喻怨气,例(15)用“三座大山”比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明喻、暗喻、借喻,是比喻的三种基本类型,由于使用形式的变换,人们又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一步分类,就有了各具特色的下属类型(“缩喻”“回喻”请参见《现代汉语习题解答和教学说明》第673页)。如:

(16)雨是最常见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17)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18)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这一类比喻,一个本体连用几个喻体去作比,叫博喻。例(16)用了比喻词“像”,格式为“甲像乙,像丙,像丁……”应当属于明喻。例(17)和例(18)用了比喻词“是”,格式为“甲是乙,是丙,是丁……”的格式,则应当属于暗喻。

(19)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这一类比喻的格式是“本体喻体”或“喻体本体”,本体与喻体的结构关系是复指关系,叫等喻。

(20)灿烂的阳光下盛开的百花就是您的笑容,巨大的汽锤起落的铿锵就是您的声音,解放军前进的队列就是您的步伐,葱郁耸立的名山就是您的身影。

(21)正如用12音律可以做出无数回肠荡气的交响乐,26个拉丁字母可以构成无数单词,组成丰富的语言,蛋白质是由20个“氨基酸”通过不同种类的排列组成的。

这一类比喻的格式是“喻体像(是)本体”或“正如喻体一样,本体也是这样”,把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倒过来,叫倒喻。

(22)对,宋寨主轻轻咳嗽一声,比我马二栓打个炸雷还响。

(23)我们四川人还有的用牛粪作燃料,至于那些又臭又长的文章,恐怕连牛粪都不如。

这类比喻的格式是“本体胜过(或不如)喻体”,把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加似比较,强化本体的特征,叫强喻。

(24)祖国是一座花园,北方是园中的腊梅,小兴安岭就是一朵花,森林就是花中蕊。这类比喻的喻体后一个由前一个引出,一层套一层,叫套喻。

(25)“得啦,我决不要把你们变成红焖牛肉。你们不必变成红焖牛肉。”上面那个长官带笑说。

这类比喻的格式是“本体不是(不变成、不成为)喻体”,强调本体和喻体的相异点,叫反喻。比喻的构成条件之一是相似点,这里强调相异点,为什么还是比喻呢?因为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是它们相异点的前提,也是反喻赖以存在的依据。

比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得恰当可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上述各例都比直接描述、说明更便于为人们接受。又如:说“骄阳似火”、“好风如水”,虽已有“骄”修饰“阳”,有“好”修饰“风”,却待有了“似火”“如水”,才把“骄阳”、“好风”给人的感觉具体而形象地描摹出来。从表达作用看,要比原来的说法更具体形象,也更易于为人们接受。有的比喻还给人以无穷余味。但是,用得不好,就会弄巧成拙。

运用比喻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通俗易懂。比喻的修辞效果之一是使深奥的事理浅显化,这就要求喻体浅显易懂。比较下面的句子: 

(26)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27)这篇文章的结构像神经网那样严密。

“希望”所表示的是抽象的概念,它的有无,其道理说出来也深奥,例26把它比作路,人们熟悉,道理也就懂了,还可从中得到启发。例27则相反,“神经网”一般人不熟悉,成了不说还明白,越说越糊涂了。

第二,要注意感情色彩。什么样的本体用什么样的喻体,往往与从事修辞活动的人的感情密切相关,应高度重视。例如: 

(28)她(指水潭)又不杂些儿沉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29)运动健儿们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活跃在运动场上。

例28中“一块温润的碧玉”,人见人爱,用来表示赞赏的感情,恰到好处。例29中“热锅上的蚂蚁”是焦躁不安的意思,与生龙活虎的运动员,形似而神非。

第三,要注意贴切。贴切,涉及的方面很多,比如相似点、环境、对象等。比较下例:

(30)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31)田里的野草夹杂在禾苗中间,就像一个个敌人混杂在群众中间一样,清除时是要费一番周折的。

例30把“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比喻为一座富士山,在“高”上相似,同时,这是“清国留学生”的特征,地点处在日本,从相似点、对象、环境等方面看都相当贴切,如果换成另外的对象、时代、环境,这样作比就不算贴切了。例31的野草夹杂在禾苗中间与敌人混杂在群众中间没有相似点,没有构成比喻的基础,其他方面更谈不上了。即使它们有某些相似,仍属不伦不类。

(二)比拟

运用联想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这种修辞格叫比拟。被比拟的人或事物叫本体,用来比拟的人或事物叫拟体。根据拟体的不同属性,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

1.拟人拟人是把非生物或生物当作人来表现,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声情笑貌,使它们人格化。例如

①山歌向着高山唱,高山低头把路让。农民要把土变金,幸福日子长又长。

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

③可是,山头上忽然漫起好大的云雾,又浓又湿,悄悄挤进门缝来,落到枕头边上,我还听见零零星星几滴雨声。

以上是把没有生命的事物当作人来写。又如:

④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⑤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⑥1976年,10月初的一个夜晚,已经有了秋凉萧杀的意思,蟋蟀在一个角隅悲伤地啼哭 。

⑦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杨柳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 以上是把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当作人来写。

2.拟物拟物是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或者使甲事物具有乙事物的属性。例如:

⑧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⑨牛皮不要吹得太大,尾巴不要翘起来。

以上两例是把人拟作物。

⑩告诉你,祥子,搁在兜子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

(11)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以上两例是把甲事物拟作乙事物。由于比拟是用拟体的属性去表现本体,使本体临时获得拟体的属性,因此爱憎的感情得以鲜明地表示,气氛得以有力地渲染,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时使语言真切、生动、形象、新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①说“高山”只好“低头”,例②的“绿”成了可以拥抱的东西了,例③说“云雾”在那里“悄悄地挤”,例④说“鸟儿”也会“呼朋引伴”,会“卖弄”,会“唱”,例⑤说“油蛉”能够“唱”,“蟋蟀”能“弹琴”,例⑥的“蟋蟀”,又会“哭”,例⑦说“杨柳”也“惊疑不定”,“等着”,把这些生物或非生物当作人来写,使人感到亲切,增加了感染力;例⑧说“宏儿”会“飞”,例⑨说“人”有“尾巴”,例⑩的“钱”可以“下钱”,例11的“失败”可以“接起来”“焊上去”,增加了语言的诙谐的情趣,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憎。

运用比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本体不具有拟体的属性,而又把它当作拟体来表现,这不是一种平实的表现手法,弄得不好会显得矫揉造作。试看下例:

(12)在夏天,太阳刚露出笑脸,大地就火辣辣的。真要命! 

“太阳”露出了“笑脸”,是把太阳人格化,表现它具有人的和蔼可亲的属性,只有当人喜爱太阳时才会有这种感觉。可是从下文语境来看,人们讨厌这样的天气,因为它晒得大地“火辣辣的”“真要命”,带来的不是舒适,自然遭到人们的诅咒。对表达的人而言,情感前后矛盾,而太阳呢,它的“笑脸”恐怕也是装出来的。

第二,要贴切自然。比拟是通过联想把甲当作乙写的,联想的基础是某些相似点,不具备这个基础,又把甲当作乙来写,就别扭。试看下例:

(13)为了保卫祖国的安全,军民一心,并肩作战,就连那些蒲公英也雄赳赳地站立在山头上,风吹雨打,从无怨言。

说蒲公英“雄赳赳地站立在山头上”,“从无怨言”,是把蒲公英人格化了。但蒲公英体态纤细弱小,不管怎么也不会联想到“雄赳赳”这种威武雄壮的形象上去。

比拟与比喻有共通之处,都是两事物相比或人与事物相比。《文心雕龙·比兴》:“夫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意思是说,比喻的体例很多,用来相比的方面没有一致的规定。有的从声音方面借喻,有的从形貌方面取譬,有的从心理方面模拟,有的从事物方面类比)其中既有比喻,又有比拟。有把比喻叫比拟的,如“姑山半峰雪,瑶水一枝莲”是《诗人玉屑·诚斋论比拟》的例子。也有把比拟叫做比喻的,如艾青《和诗歌爱好者谈诗》说:“比喻的作用,在于使一切无生命的东西活起来,而且赋予思想感情。”这只能是比拟。从比喻、比拟混称的情况看,这两个辞格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自从《修辞学发凡》出版以来,人们都把比喻、比拟分为两个辞格,它们之间是有着明显差别的。下面结合两组例子对比喻和比拟的联系和区别作一比较:

(14)海燕像一个勇士。

(15)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的飞翔。

(16)他是一条疯狗。

(17)他夹着尾巴逃跑了。

例14是比喻,例15是比拟。都是把“海燕”比为“勇士”,在勇敢这一属性上将“海燕”和“勇士”联系起来了;例16是比喻,例17是比拟。都是把“他”比为“狗”,在令人憎恶这一点上将“他”和“狗”联系起来了。但是,比喻和比拟毕竟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比喻中的喻体,一定要出现,明喻、暗喻、借喻无一例外,如例14中的“勇士”和例16中的“疯狗”。比拟的拟体一定不出现。如例15和例 17中都没有出现拟体。其次,比喻中的喻体是明确的,确定了的,如例14中的“勇士”和16中的“疯狗”,内容是限定了的,不包括具有这种特性的其他事物的可能性。比拟的拟体是什么?没有专定于一,如例15只是说海燕勇敢,并不说它像什么那样勇敢;而例17,凡是有尾巴的畜生,都可能是这里的拟体。

再次,比喻中如果相似点是可想而知的,喻体的某些属性就可以不一定出现,如例14和例16就是这样。当然为了明确相似点,也可以让它出现。比拟中拟体的某些属性一定要出现。

最后,比喻通常都可以转换成“甲像乙”的格式,而比拟一般不能或不必这样做。如例15不能转换成“海燕像勇敢”,例17也不必说成“他像畜生一样夹着尾巴了”,更不能说成“他像尾巴”。因此,像下面这个例句,其中既有比喻又有比拟,应区别对待:

(18)有些河活像调皮的小姑娘,突如其来地从岩洞窜出来,蹦蹦跳跳,在河谷中晒晒太阳,换换新鲜空气,闲荡一阵,人不知鬼不觉地又躲进岩洞,杳无踪影了。

上例中,第一个分句属于比喻,是明喻;后面几个分句都是将“河”当作小姑娘来描写和表现,属于比拟,是拟人。

(三)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和事物,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修辞格叫借代。被代替的人或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人和事物叫借体;借体之所以能代替本体,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还是实在的,而不是想象的。根据借体和本体的不同关系,将借代可以分为若干类。

1.特征代本体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来代替本体事物名称。例如:①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低声下气地问道:“康大叔——听说今天结果的一个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那是谁的孩子?究竟是什么事?”

②像吴三桂那样首鼠两端的人,在初对于自成本有归顺之心。只是尚在踌躇观望而已。这差不多是一般的史家所公认的事。假使先给其父子以高爵厚禄,三桂谅不至于“为红颜”而“冲冠一怒”。

③三四顶旧毡帽从石级下升上来。旧毡帽下面浮现着希望的酱赤的面孔。

例①用“花白胡子”称代长有花白胡子的那个人。例②用“红颜”称代面施红妆、容颜美貌的妇女。例③用“旧毡帽”称代戴着旧毡帽的农民。这些是借人的特征代替人的例子。

④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在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⑤老栓看着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⑥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日。

例④用“红的”代替有这种颜色的人血。例⑤用“硬硬的”代替银元。例⑥用太阳的光“曦”代替太阳。这些是借物的特征代替物的例子。

2.专名代泛称用人或事物专用的名称代替与它有密切关联的人或事物。例如:

⑦我们所进行的空前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不管在哪一条战线上,都需要有成千上万的雷锋。

⑧这一群贪婪而又卑怯梦想着征服全世界的现代凯撒和现代拿破仑,一心期希西欧各国供给全部炮火。

⑨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例⑦是用专名“雷锋”代替像雷锋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青年。例⑧是用专名“凯撒”、“拿破仑”代替梦想征服世界的野心家。例⑨是用专名“诸葛亮”代替像诸葛亮那样聪明多智的人。

3.具体代抽象用具体的、形象的、能给人以直观感受的事物代替可以被人理解的某种含义。例如:

⑩我们随时像李先生那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

(11)我们中间还有东北人,我就是一个。东北人听你们的话,最能够知道斤两。(12)别那么轻易地把饭碗丢掉了。

例⑩用具体的“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代替“牺牲”。例11用具体的“斤两”代抽象的“分量”。例12用具体的“饭碗”代替抽象的“职业”。

4.部分代整体每种事物都有最显著最有代表性的部分,这部分最引人注意,人们就用这部分代替事物的整体。例如:

(13)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

(1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5)解放军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例13用文言的部分词语“之乎者也”代替文言,例14用船的部分构件“帆”代替“船”,例15用细小的财物“一针一线”代替任何财物或哪怕是一点点财物。

借代的方式远不止上述几种,其他的方式还多。例如:

(16)当皇帝或蒋介石出来的时候,街道上便打扫干净,洒上清水;可是他们的大轿或汽车不经过的地方,便永远没有见过扫帚和水桶。

(17)我们就在这条巩固的战线上和敌人比赛意志,比赛技术,而且还要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和他们比一比钢铁。

(18)翻译莎士比亚是一个艰巨的工作,需要很多具体的条件,才可以担当。

(19)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20)出了医院正要转弯,一辆草绿色的“丰田”擦过他的身边。

(21)在这里,龙井的销售量特别大。 

(22)302是我们店里的标兵。

例16用打扫的工具“扫帚”代“打扫”,用洒水的工具“水桶”代“洒水”。例17用“武器”的制造材料“钢铁”代“武器”。例18用作者的名字“莎士比亚”代他的著作。例19用死去的结果“倒下”代“死去”。例20用汽车的商标代汽车。例21用“龙井茶”的产地“龙井”代替那里所产的茶。例22用人的代号“302”代替人。

总之,借代这种辞格使用的频率高,使用的方式也多。恰当地运用借代这种辞格,可收到特点鲜明的效果,如“花白胡子”、“红颜”、“旧毡帽”等;可收到形象突出的效果,如用“红的”代人血,用“硬硬的”代银元,用“曦”代太阳等;可收到具体生动的效果,如用“诸葛亮”代像诸葛亮那样聪明多智的人,用“斤两”代分量,用“之乎者也”代文言等。一种方式有时也不止一个方面的效果。

运用借代,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借体要有鲜明的代表性,让人一见就知道所代的本体事物,否则使人不知所云。如前例中的“扫帚”和“水桶”,因谈的是洒水、扫地等事,“扫帚”和“水桶”是所用的工具,与之密切相关,有代表性,所代的本体明确。又如代号“302”,因该店中所编代号不会重复,而且还有一种标志的作用。但下例就不同了,如: 

(23)今天的比赛中,白牙齿越战越勇,比分一路领先,顺利地获得了冠军。

“白牙齿”是各种族之中正常的人牙齿的共性,用来代表某一个人,缺乏代表性,听了以后仍不知冠军为谁获得。

第二,用形体特征代本体时,要注意感情色彩。例如:

(24)独眼龙工作一直积极,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从他的工作态度和对他的评价看,是赞赏的,但用“独眼龙”这个特征来代替他,就欠妥了,因为用某人的缺陷代替某人,含有贬义,感情色彩显得不协调。

借代与借喻的区分:

借代与借喻容易混淆,它们的本体事物都不出现,都采用了用乙代甲的格式,即在本体事物的位置上都借用了其他事物。但借喻与借代各有自己的特点,是可以区分开的,主要是看它们构成的基础是相似还是相关。借喻构成的基础是相似性,它要求喻体与本体有一点极其相似,而借代构成的基础是相关性,相关不一定相似,它只要求借体同本体有密切关系,互相关联即可。试比较下例:

(25)我们的红领巾在这次劳动中表现得相当出色。 

(26)这些祖国的花朵正在健康地成长。

例25是借代,借“红领巾”代少先队队员。例26是借喻,借“花朵”喻儿童。它们的区别是:借代的构成,凭的是借体与本体的相关点,“红领巾”是少先队队员的标志,经常系在少先队队员的脖子上,就用来代少先队队员。借喻的构成,凭的是喻体与本体的相似点,“儿童”与“花朵”在美丽、可爱这方面相似,它们之间没实在的联系,更谈不上密切联系了。也正因为这样,借喻可改成明喻或暗喻,如说成“儿童像花朵”或“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借代不能改为明喻或暗喻,不能说成“少先队员像(是)红领巾”。

当然,有一种“用事物特征的喻体代替本体”的说法,是介于借喻和借代之间的情形,例如: 

(27)韩老六的大老婆应声走出来。这是一个中间粗、两头尖枣核样的胖女人(比喻),……大枣核(借代)存心把剩下来的钱往少处说。

(28)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然而圆规(借代)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29)芦柴棒(借代)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作了她的名字。

以上三例中,画横线的部分显然是比喻,而加点的部分由于其是“用事物特征的喻体代替本体”,一方面它只出现了喻体,没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符合借喻的识别标准;另一方面它的表达作用又确实是在“代”,正像例29中所说的“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作了她的名字”,又符合借代的识别标准。这种既“喻”又“代”的表达方式,我们不妨将其看作借代和借喻的兼用形式(也可将其归入借代,称之为“喻代”)。

(四)夸张

为了表达的需要,故意把话说得超过客观事实和实际可能的一种修辞格,叫夸张。夸张是极度形容,言过其实。把本来是大的说得更大,小的说得更小,多的说得更多,少的说得更少。夸张分为扩大性夸张、缩小性夸张、超前性夸张三种。

1.扩大性夸张扩大性夸张就是把一般事物朝大的、多的、高的、重的、强的、快的等方面夸张。例如:

①红眼睛原知道他家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料到他竟会那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他还要老虎头上搔痒,便给他两个嘴巴。

②穷人要是遇到不爽快的事就哭鼻子,那真要淹死在泪水里了。

③他委实支撑不住了,他的一双眼皮像有几斤重,只想合起来。

④要说渴,真有点渴,嗓子冒烟脸冒火,我能喝它一条江,我能喝它一条河 。

⑤这一类不甚可靠的传闻,听得大家耳朵都起茧了。

⑥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2.缩小性夸张缩小性夸张就是把一般事物朝小的、少的、矮的、轻的、弱的、慢的等方面夸张。例如:

⑦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

⑧大家对他们两个虽是恨得入骨,可是谁也不敢说半句话。

⑨芝麻大个官,有啥了不起。

⑩出门三脚平,抬头一线天。 

(11)我们家那个巴掌大的地方,身都转不开。

(12)你看你豆子大个人也跟着闹。

3.超前性夸张 超前性夸张是故意把实际上后来出现的事提前说出。例如: 

(13)“请”字的音还未落,席上的酒肉早就一扫而光了。

(14)李医生给俺看病,药方没开,俺的病就好了三分。

(15)他酒还没沾唇,心早就热了。

(16)这种媳妇,才算媳妇,要照如今的妇女呀,哼,别说守一年,男人眼没闭(死),她早就瞧上旁人了。

例13故意把“席上的酒肉”“一扫而光”说成早于喊“请”,借以夸张食客的贪吃和不顾礼仪。例14故意把“病好”说成早于吃药、开药方,借以夸张对李医生的信任和李医生医术的高明。例15故意把心里发“热”说成早于喝酒以前,借以夸张其心情的激动。例16故意把“如今的妇女”“瞧上旁人”说成早于男人去世之前,借以夸张其无心守寡。

夸张是一种过甚其辞的说法,它的作用是为了更突出地说明事物的特点,更深刻地揭露事物的本质,更鲜明地显示自己的思想,更有力地肯定自己喜爱的事物或否定自己不喜爱的事情,更好地渲染环境气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正如王充在《论衡·艺增》中所说:“俗人好奇。不奇,言不用也。故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惬于心。”可见,运用夸张比一般叙述给人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得多。

运用夸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以真实为基础。夸张是言过其实的说法,但不能凭空捏造。鲁迅先生说:“漫画虽然有夸张,却还是要诚实。‘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有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变成笑话了。”在我们的语言运用中,这类“变成笑话”的夸张并不少见。例如:

(17)一根豆角两头尖,社员拿它当扁担,一头挑起山一座,扁担还没打闪闪。

豆角根本不能充作扁担,没有“担”的基础。这是“大跃进”时代的一首歌谣,它脱离事实根据,信口开河,是浮夸,是说假话,说大话,说空话。

第二,力求过甚其辞。夸张以真实为基础,又不是真实的写照。不“过甚”,是夸张还是写真,就不明朗,就会引起人家的误会,例如:

(18)实行科学种田后,水稻每亩单产5000斤,农民的日子好过得多了。

“水稻每亩单产5000斤”,说是写真吗,事实上达不到,说是夸张吗,又接近事实,成了写真、夸张两不像。说“白发三千丈”,是夸张;而说“白发三尺长”,就令人无从知道是夸张还是事实,别人很可能会信以为真。

第三,避免滥用。首先应注意使用范围,文艺作品中经常使用,政论文要慎用,科学论文应写真,特别是那些数据还应力求精确,“厂里今年所创的外汇堆得比山高”这样的话用在总结里就欠妥。新闻报导、调查报告、经验总结等文章里,要避免夸张的滥用。

其次要求自然,有必要才夸张,夸张同时应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帽子高,高万丈”这种夸张毫无价值。

关于修辞效果生动形象的几种辞格的小结:表达时为了获得生动形象的修辞效果,可以对人或事物的特征采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表现,但表现的方式或方法却各不相同。比喻用相似的特征作比,比拟用异化的特征表现,借代用换名的方法称呼,而夸张则用言过其实的方法渲染。

思考和练习(五十一)

一、明喻都有“像”“好像”之类的比喻词,但有“好像”“像”等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明喻。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句,哪些不是比喻句,并扼要说明理由。

①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②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 要好得多。

③小鸡的毛色都发灰,不像平时见到的那样。

④路上的行人,好像比平时慌张得多,匆忙得多。

⑤虹像五颜六色的彩带,好看极了。

二、暗喻中的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可用“是”联系,但用了“是”的不一定都是暗喻。指出下列句子哪个是暗喻,哪个不是,并扼要说明理由。

①天是灰的,心是沉的。我们约好清晨出发,人齐了,雨却越下越大。

②伸展开来的叶子,那是舞女的裙。

③池水清澈,那分明是一面明镜。

三、下列比喻恰当不恰当?为什么?

①他总是忘我地工作,就像下山的猛虎。

②当时,您像小狗见到主人一样高兴,但我愣住了:一个声音嘶哑、头发花白、驼背的老人出现在我的面前。这哪像我的爸爸呀!

四、下面的句子,初稿不是比拟句,定稿改为比拟句。对比分析,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括号内的字是初稿中的,下面有“·”的字是定稿时添上的)。别的奢望,并没有什么,至多,但愿这本书能够暂时(夹杂)躺在书 摊上的书堆里……

五、举例说明比喻、比拟、借代的区别。

六、夸张有什么修辞效果?举例说明。

二、修辞效果鲜明突出的几种辞格

(一)对偶

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密切相关联的一组短语或句子,两两对称地组织在一起,这种辞格叫对偶。从形式上看,对偶有严对和宽对之别。例如:

①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②惨象,已使我目不忍睹;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严对,又称工对,即工整严格的对偶。要求相对称的两项字数相等,词类相同,句式的语法结构相同,相对应的字平仄相反或符合格律,相对应的字不用同一个字,如例①就是严对。而宽对,即要求宽松的对偶,它可以冲破一些严格的要求,格式上放宽了一些,只要结构上基本相同,音韵大致和谐即可,而且相对应的字可以是相同的字,例②就是宽对。标准的严对,当属律诗中的颔联(三四两句)或颈联(五六两句)。现代汉语中多用宽对。

从内容上分,对偶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1.正对正对是上下联意义相同、相近的对偶。两联在内容上往往互相补充。例①就是正对。又如:

③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④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⑤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⑥千年雪岭栏边出,万里云涛座上浮。

⑦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反对 反对是上下联意义相反、相对的对偶。两联在内容上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例如:

⑧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⑩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

(11)谦虚人常思己过,骄傲人只议人非。

(12)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3.串对串对,又叫流水对,是上下联意义相承、相接的对偶。两联之间常为承接、因果、假设、条件、转折等关系。例如:

(13)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承接关系)

(1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因果关系)

(1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假设关系)

(16)春天播下千粒籽,秋后收回万斤粮。(条件关系)

(17)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转折关系)

对偶是汉语所独具的修辞格,恰当地运用对偶,可获得良好的表达效果。由于对偶的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两两相对,从而获得对称美。由于平仄谐调,节奏鲜明,悦耳动听,从而获得音律美。对偶有较好的表达效果,为人们喜闻乐见。从纵的方面看,古今都喜欢用,从横的方面看,不同语体都喜欢用,在书面语中,韵文、散文也都喜欢用。同时,构成对偶的两项既可是短语,又可是句子(包括分句)。宽对受的限制少,更便于使用。新春婚联,无疑是使用频率最高而又最常用的贺喜方式之一,巧妙地嵌入有关专业名词、用于教师的新春婚联,往往别致自然,令人耳目一新,甚至拍案叫绝。例如:

(18)恩爱在长,加减乘除难算尽;好合地久,点线面体岂包完。(这是送给一对新婚的数学老师的)

(19)大圆小圆同心圆,心心相印;阴电阳电异性电,性性相吸。(这是送给新郎新娘分别为数学和物理老师的)

 (20)1 2 3 4 5 6 7,A B C D E F G横批:OK(这是送给新郎新娘分别是音乐和外语老师的。其中的“1 2 3 4 5 6 7”应念成“多 来 米 发 嗦 拉西”)

(21)恩爱为植物,萌发生长开花结果;婚恋贵同心,精诚团结播种育苗。(这是送给一对新婚的生物老师的。这副对偶中比拟自然,意境新颖,既联系了所教学科,又祝愿两人白头偕老,感人而饶有奇趣)

下面一些对偶也是写得很好的,我们可以好好体会:

 (22)才子居然能革命(柳亚子对郭沫若说的)

诗人毕竟是英雄(郭沫若回答柳亚子的)

 (23)旭日朝霞红雨乱,天风海水白云闲。(郭沫若题广州白云公园听涛亭)

 (24)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私塾老师问)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郭沫若答)

 (25)春光中,播种绿色的期望;

秋野里,收获金色的理想。

 (26)爱国有罪,冤狱遍于国中;卖国有赏,汉奸弹冠相庆。

不过,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应做到形式与内容统一。运用对偶常犯的毛病就是片面追求形式的整齐,往往出现生拼硬凑,意义交叉等现象。例如:

(27)搞生产,进入忘我境界,参劳动,达到无私水平。

“生产”与“劳动”意义交叉,“进入忘我境界”与“达到无私水平”意义交叉,为了与“搞”对应,把“参加”中的“加”丢掉。很显然,这种形式上的整齐,是生拼硬凑而成的,实不可取。

(二)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一种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互相比较的一种辞格。

1.两种事物的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对比。例如:

①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②亡国论者看敌人如神物,看自己如草芥;速胜论者看敌人如草芥,看自己如神物,这些都是错误的。

③有钱人家的孩子能念书识字,咱穷人上不起学要当一辈子睁眼瞎,这口气说什么也要争哩。

例①将“我”跟“他”对比,“他”虽然满身灰尘,形象却“高大”,“我”虽然穿的是皮袍,下面却藏着“小”。例②将“亡国论者”跟“速胜论者”对比,二者看敌人和看自己的态度截然相反。例③将“有钱人”跟“咱穷人”对比,“有钱人”能上学念书,“咱穷人”要当一辈子睁眼瞎。

2.一种事物两个方面的对比把一种事物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对比。

④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

⑤长期的折磨,使吴吉昌患了重病。从外表看来,他脸孔蜡黄,两腿肿胀,身似朽木,但在内心深处,一种严肃的使命感,仍然像烈火一样,熊熊不熄。

⑥这班官儿们,黑眼珠只看白银子,句句忠君爱民,样样祸国殃民。

例④对这种态度从“实事求是”和不“哗众取宠”正反两方面加以对比,例⑤对吴吉昌的“外表”和“内心”加以对比,例⑥对“这班官儿们”的言与行作肯定与否定方面的对比。

对比的修辞作用,总的来说是能使事物特征突出,形象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分开来看,对比的类型不同,修辞作用体现的方面也不同。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是把事物的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强与弱,大与小,久与暂,显示出来,突出出来,易于鉴别。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对比,是把事物内部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显示出来,便于对事物有实质性的认识。

对比的修辞作用是在突出对立面当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在运用对比时,只要条件许可,应尽量使对立的意思反差强烈。如例①中的“他”和“我”。从外表上看,一个是满身灰尘,一个是穿着皮袍;从内在上看,一个“高大”,一个“小”,由于尖锐对立,形象也就鲜明。

对比和对偶不同。试比较下例:

⑦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⑧炉火熊熊,映透九州春色; 钢流滚滚,描出四化蓝图。

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⑩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例⑧两两相对,例⑦不符合这个要求:对敌人、对朝鲜人民一个“狠”,一个“爱”,是对立的,例⑧不符合这个要求。因此例⑦是对比,例⑧是对偶。它们的差别在于:对偶强调的是对称,对比强调的是对立,对偶是从结构上说的,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例⑨、例10从宽对的角度看是对偶,因为它字数相等,结构相近;而从意义的角度看又是对比,因为它内容对立,所以例⑨、例10是对偶兼对比。例10是一则充满矛盾的评语,但对当年的胡适来说,在道德、婚姻、家庭的范畴内,这评语是贴切的。这样看来,对偶中的反对,从意义上说又都兼属于对比;而通常的对比,从结构上说却不一定都是对偶。

(三)衬托衬托,又叫映衬,它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正面的类似的事物或用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来作陪衬的修辞格。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

1.正衬正衬,又叫旁衬,是用跟主体事物相类似的事物来作陪衬。例如:

①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

②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③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例①写太阳出来了, 写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为了衬托华老栓得了人血馒头以为小栓的病得救了,感到无比幸福的心情。例②写深冬萧索荒凉的景象,衬托“我”的悲哀心情。例③写“女人的手指震动”和“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的细节,借以衬托女人对丈夫的离开内心舍不得的隐隐的爱。

2.反衬反衬是用跟主体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来作陪衬。例如:

④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

⑤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的时候。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⑥我提着灵巧的小橘灯,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慢慢地走着。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的光明。

例④用“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来反衬教室的极度安静。例⑤是在对祥林嫂一生的不幸遭遇回忆以后写下的。写鲁镇的除夕之夜的热闹情景,衬托了祥林嫂结局的悲惨。例⑥用“黑暗潮湿的山路”、“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来反衬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衬托的修辞作用是突现被衬体,用含蓄、深沉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感情,使中心思想得到深化。运用衬托应注意的是,以“景”衬“情”要考虑景与情的关系。应该是因情而写景,借景以抒情,景因情而获得深意,情因景而得以深切,否则将会情景不谐调,或者喧宾夺主,甚至为写景而写景。

衬托不同于对比。试比较下例:

⑦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⑧说到他的漂亮,那不只在刘家山交有名,每年正月扮故事,不论去到哪一村,妇女们的眼睛都跟着他转。

例⑦是对比,例⑧是衬托。区别是:第一,衬托的出发点是陪衬,要陪衬就必须有主宾之别,陪衬的事物是为被陪衬的事物服务的;而对比的出发点是对照,相对照的两事物是平行的并列关系,无主宾之别。

第二,对比中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其对立关系是明显的,而衬托中的衬托体与被衬体的陪衬关系,则是隐藏着的,是暗中进行衬托的。如例⑦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与“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把这两种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对立面突出,这种对立关系是明显的。例⑧中的“妇女们的眼睛都跟着他转”只起陪衬作用,衬托“他”的漂亮,衬体与被衬体没有明说,衬托是暗中进行的。

第三,衬托的修辞效果主要在于突出正面或反面的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表达的意思;而对比的修辞效果主要是用对照的方式揭示事物的本质,让人们在比较中鉴别,给人们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四)排比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一种辞格。例如:

①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修辞学初步 汉语修辞学

②很多同志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因此,在他们的情绪中,在他们的作品中,在他们的行动中,在他们对于文艺方针问题的意见中,就不免或多或少地发生和群众的需要不相符合,和实际斗争的需要不相符合的情形。

③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

例①是由三个成语“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构成的排比,例②是由四个介宾短语“在……中”构成的排比,例③是由五个动宾短语充当分句的“是……”构成的排比。它们的共同点是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至少有三项。排比的各项,可以是句子成分,可以是分句,也可以是句子。例如:

④夜啊,静悄悄…… 静悄悄 当祖国度过了沸腾的白天 当人们从睡梦里露出甜蜜的微笑,当熟睡的婴儿脸上现出幸福的酒窝,当晶莹的露珠挂上嫩绿的幼苗…… 同志啊,你可知道,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办公室呵,灯光又亮了通宵。 ⑤赶超,关键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⑥生产多么需要科学!革命多么需要科学!人民多么需要科学!

例④的“当……”是句子成分的排比,例⑤的“时间就是……”是分句的排比,例⑥ 是三个句子的排比。

排比的主要修辞效果是:

第一,结构相同或相似,具有相对的整齐美;

第二,往往重复某些词语(提示语)来把各项连成一个整体,可以增强语言的旋律美;

第三,排比的各项意义相关,语气一致,而且排比的项数没有上限,可以尽情发挥,增强语言的气势。因此,用这种方式来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来说理,可以把道理说得深刻透辟;用来叙事,可以把事情叙述得周密详尽;用来状物,可以把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而且可以收到节奏和谐、情绪激昂、语气通畅的效果,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量。

运用排比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从内容需要出发,避免生拼硬凑排比这种形式。例如:

⑦我们学校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不仅山清水秀,而且是那样的安静, 那样的宁静,那样的清静,那样的雅静。

“安静、宁静、清静、雅静”是同义词,牵强地排比起来,对表达没有什么作用。

第二,排比各项的意义要相关,避免把不相干的各项用相同的提示语联结,造成四不像。

⑧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汽车从车库开出来了,孩子从家里走出来了,问题从这里冒出来了。

这些分句,意思毫无联系,都用“从……来了”这种形式排列起来,显得不伦不类。

(五)层递把意义上有递升或递降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按逻辑顺序排列在一起,增强表达效果,这种辞格叫层递。例如:

①随着指挥棒的移动,上百人,不,上千人,不,仿佛全部到会的,上万人,都一起歌唱。

②一只手,提土篮,两只手,把石搬,十只手、拉动船,百只手,引清泉,千只手,改荒滩,万只手,能移山,亿万人民齐动手,高山大海听调遣。

③听说四川有一首民谣,大略是“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的意思。

④事情就是这样,他来进攻,我们把他消灭了,他就舒服了。消灭一点,舒服一点;消灭的多,舒服得多;彻底消灭,彻底舒服。

这些都是递升的例子。例①从上百人、上千人到上万人,人数变多,场面变得宏大。例②从一到两、十、百、千、万、亿万,数字逐层增大,能量从提土篮到把石搬、拉动船、引清泉、改荒滩、能移山,最后高山大海听调遣,逐层增大。例③从梳到篦再到剃,收刮的程度逐层加深。例④从消灭敌人由少到多的变化,语意逐层加重。

⑤他父亲留下的一份家产就这么变小,变做没有,而且现在负债了。

⑥他一直是魂思梦想着打飞机,眼前飞过一只雁、一只麻雀、一只蝴蝶、一只蜻蜓,他都要拿枪瞄准。

⑦对于国内外,省内外,区内外的具体情况,他都作了周密细致的调查。

⑧时间是紧迫的,一年、一月、一天、一小时都不能耽搁。

这些是递降的例子。例⑤的家产,从变小到变做没有,到现在负债了,数量递降。例⑥从雁到麻雀,到蝴蝶,到蜻蜓,形体递小。例⑦从国内外,到省内外,到区内外,范围递降。例 ⑧用时间长短的递降突出时间的紧迫。

层递的表达效果主要是:由于递升或递降,条理更清楚;由于意思逐步推进,用来说理,可使道理层层深化,用来抒情,可使感情渐次强烈;由于根据需要巧妙地作递升、递降安排,使语句有了逼人的气势,从而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运用层递,要注意递升或递降的逻辑顺序,否则会出现颠三倒四的毛病,例如:

⑨给他进的那批货,他每天都要卖出一些,就是见不到一文钱,卖得少,他花得少,全部卖完,他全部花完,卖得多,当然也就花得多了。

数量由少到完,再到多,违背了逻辑顺序,出现了条理不清的毛病。应说成“卖得少,他花得少,卖得多,他花得多,全部卖完,他全部花完”才对。

层递与排比都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项,都有气势贯通的特点,它们很相似。但排比与层递也有区别:排比的各项之间是平列的,是一个平面上的,各项的结构必须相同或相似,往往用提示语串联起来。层递的各项之间不是平列的而是具有等级的,是按顺序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在结构上并不要求相同,也无须用提示语。当然,如果既满足了排比在形式上的要求,又满足了层递在语义内容上的要求,则可认为是两种辞格的兼用。例如:

⑩随着嘹亮的歌声,夜幕隐退了,黑暗过去了,太阳出来了,大地苏醒了,革命胜利了。 

(11)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六)反复 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意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这种辞格叫反复。 反复分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两种。

1.连续反复连续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当中没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是连续反复。例如:

①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

②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③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例①是短语“几次三番”连续反复。例②是分句“盼望着”连续反复。例③是单句“ 沉默啊!”连续反复。

2.间隔反复反复的词语或句子,不是连续出现的,其间有别的词语或句子使其间隔开来,这种反复叫间隔反复。例如:

④听说“拳匪”乱后,天津的青皮,就是所谓无赖者很跋扈,譬如给人搬一件行李,他就要两元;对他说这行李小,他说要两元,对他说道路近,他说要两元,对他说不要搬了,他说也仍然要两元。

⑤她嫁了,女婿是个清秀的人,我喜欢。她生儿子了,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我喜欢。他们俩高高兴兴当教员,和和爱爱相互对待,我喜欢。

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需要用物理学的原理来解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有它生理上的需要。……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进化论的观点来考察,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昆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 ……

例④的“要两元”是一个句子中出现的间隔反复。例⑤的“我喜欢”是不同句子中出现的间隔反复。例⑥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不同段落中出现的间隔反复。

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等修辞效果。这些方面的作用,有的反复是综合的,有的则是侧重的。例⑥的主要作用就侧重在分清层次方面。

运用反复,要注意充分发挥反复的作用,核心问题是用来反复的词语或句子要选准,应是关键性的,否则,将成为表达的累赘。试比较下例:

⑦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 ”

⑧部队进入广西以后,山区人家少,粮食供应有了困难,山区人家少,运输的人力也不足,炊事班的同志为解决吃饭问题绞尽了脑汁。(?)

例⑦写热衷于功名利禄的范进,意外地中了举人。“噫!好了!我中了!”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是他思想、行为的集中表现,是关键的句子。作者抓住关键,反复使用,突出范进的性格特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⑧将“山区人家少”进行反复,起不到反复的作用。从句意看,重点是炊事班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让“山区人家少”反复,重点没有能够突出,倒是转移了读者的注意力。

反复与其他有些辞格和语言现象不同,要注意区别:第一,反复与排比。那些结构不相近的各项用相同的词语提示,使它们具有共性,构成排比,这样一来排比与反复就兼而有之了。例如:

⑨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⑩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但是,它们毕竟是有不同的。排比不一定都有相同的词语,即使排比用了相同的词语,兼有了反复,二者也还是有区别,因为排比是由排列的各项构成的,反复仅指重复出现的词语。就整体而言,例⑨和例⑩都是排比;就局部而言,例⑨和例⑩又都内含反复,反复仅仅指重复使用的五个“一个……人”和三个“时间就是”而言。

第二,反复与重复或重叠。反复是有意重复那些关键性的词语,有积极的表达作用;重复是指那些多次出现的没有必要的词语,或者是口语表达时的无意重复(如“你看这样做行吗?”“行行行。”),或者是一种语病,如例⑧。重叠虽然也是有意重复(如“打扫打扫”“清清楚楚”),但那是汉语构词的一种语法手段,不属于修辞方法。

第三,修辞的需要与结构的需要。反复是修辞的需要,目的是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不同的语句中出现的相同的词语,如果是结构的需要,就不是反复,例如“他是云南人,我是四川人”中的“是”和“人”就不是反复。

(七)设问为了引起听者或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本无疑问而自设疑问,有时自问自答,有时问而不答,这种辞格叫设问。例如:

①现在开这样一次会议,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呢?很明显,我们应该也只能采取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②为什么会重理轻文呢?其理由据说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③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④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

⑤到哪儿去呢?北方荒凉地带。去干什么呢?修筑万里长城。多长时间可以回来呢?谁也不知道。

例①所提的是方法问题,例②所提的是态度问题,例③所提的是对象问题,例④所提的是原因问题,例⑤所提的是处所问题、目的问题、时间问题,作者自己都作了明确的回答,这种问是无疑而问,这种答是自问自答,采用这种形式,目的在于引起听者或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提高表达效果。

设问并不一定都要回答,有时候也可以问而不答。例如:

⑥吃鲜荔枝蜜,倒是时候。有人也许没听说这稀罕物吧?

⑦也许住过杨家岭的人,想问一问你住过的窑洞还在不在?也许到过枣园的人,想问一问今年梨树的收成?延河还那样清澈?谷穗还那样金黄?西红柿怎么样?波斯菊怎么样?你有没有去看看我们赶着马驴去驮水的那条小径呢?

这种问而不答的设问通常是表达猜想性意思的无疑而问,它与自问自答的设问略有不同。但它并不是没有答案,可能是答案不是用一句话可以说清的,将在后文逐步回答;也可能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不说出答案反倒简洁,富有启发性。

自问自答的设问常见的是一问一答式的,但也有多问一答式的。例如:

⑧在这偏僻的山村,为什么新的砖房不断出现?为什么人们有了笑容?一句话,富起来了。

这里连问了两句,就这些问题的内在联系总起来作一回答。有时,还可以由一个设问引出另一个设问来。例如:

⑨虚和实的关系,也就是理论和事例的关系(这里说的“事例”,用科学家的术语就是“数据”)。理论从哪里来?从事例中来。事例从哪里来?从观察中来,从实验中来。这里用了两个设问。由于第一个设问的答案,还需要说明,引出了第二个设问。有时,还可以用反问来回答一个设问。例如:

⑩朋友们,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情又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这里用了两个反问来回答前边的一个设问。

设问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重心,加深印象。同时,用的方式不同,用的地方不同,又有不同的作用:多问一答,设一连串的问,增加吸引力;作一个回答,语气更肯定;由一个设问引出另一个设问,可使表达步步深入;用反问来回答设问,态度更加鲜明;问而不答,更能启发人们的思考。另外,设问用作标题,可提示中心,用在段与段之间有引起下文、分清层次的作用,用在结尾可以启发人们深思。

设问不同于一般的疑问。设问是无疑而问,这种问是虚设的,它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一般疑问是有疑而问,这种问是实际的,一般疑问不属于修辞方法。设问应避免滥用,否则起不到设问的作用,还显得拖沓。

(八)反问反问又叫反诘。它是无疑而问,一般都只问不答,以加重语气。它用疑问的形式从反面表达自己的看法或结论,该疑问形式的反面意思即自己所要强调的内容,这种辞格叫反问。反问的答案寓于问话的反面,往往肯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反问来表达,而否定的意思用肯定的反问来表达。例如:

①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呢?

②看着这,有谁会感到滑稽可笑呢?

③我们和无论什么人做朋友,如果不懂得彼此的心,不知道彼此心里面想些什么东西, 能够做成知心朋友么?

这三例中的反问,都是用肯定形式表达否定内容的。例①表示春天的花园比不过繁花无边的天山。例②表示没有谁会感到滑稽可笑。例③表示做不成知心朋友。

④当年用自己的血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青青翠竹呢?

⑤我这样说,是因为我们的时代是无产阶级集体主义兴起的时代,是个人主义终将被集体主义所代替的时代:雷锋呢,不就是这种时代精神活生生的完美的典型么?

⑥谁不说俺家乡好?

这三例都是用否定形式表达肯定意思的。例④表示战士们都记得井冈山上的青青翠竹。例⑤表示雷锋是这种时代精神活生生的完美的典型。例⑥表示谁都说俺家乡好。

反问不一定只问不答,有时候也可以自问自答。例如:

⑦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但谁个曾怀疑人类需要太阳呢?谁个曾因为太阳本身有黑点就否认他的灿烂光辉呢?没有。

反问的作用是:加重语气,增强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

反问和设问都是无疑而问,但它们是有区别的:设问句本身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句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不能用“岂”、“难道”等词表语气,反问可以用,没有用的也可以添上,或者将“为什么、怎么”改为这样的词。

关于修辞效果鲜明突出的几种辞格的小结:表达时为了突显事物或事理,可以采用对偶、对比、衬托、排比、层递、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各自的修辞效果又有细微的差别。对偶排列整齐,便于记忆;对比意义突显,便于理解;衬托烘云托月,深化主旨;排比一气呵成,造成气势;层递递升递降,事理严密;反复特意重复,加深印象;设问引起注意,便于思考;反问加强语气,不容置疑。这些方法都能获得鲜明突出的修辞效果。

思考和练习(五十二)

一、下边两句话,一句不用对偶,一句用了对偶,试比较作用有何不同。

①要想登上书山,没有什么捷径,只有靠勤奋,要想在学习上到达胜利的彼岸,除了坚韧不拔以外,别无他法。

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韧作舟。

二、举例说明对偶与对比的联系和区别。

三、举例说明对比与衬托各自的修辞效果。

四、举例说明排比和层递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五、举例说明反复的作用。

六、举例说明设问和反问有什么不同,并分析各自的作用。

七、指出下列句子中用了什么修辞格。

①我要说,我要说,我闷了30年了。

②农民兄弟们,伫立在田野上,瞩望你;工人同志们,肃立在机器旁,呼唤你; 千万名战士持枪站在哨位上,悼念你。

③好个“友帮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

④行了几年白话,弄古文的人们讨厌了;做了一点新诗,吟古诗的人们憎恶了;做了几首小诗,做长诗的人们生气了;出了几种定期刊物,连别的出定期刊物的人们也来诅咒了:太多,太坏,只好做将来被淘汰的资料。

⑤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⑥千里马之所以被伯乐发现,还不是因为千里马长啸一声地表现自己吗?

⑦“不表现自己”的“美德”误了多少事?如果有可能作个统计,误事的总数,平均分配到每个中国人头上,怕是谁都不会有一张笑脸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20257.html

更多阅读

磁盘阵列初步图文教程 2块硬盘用raind

闲来无事,组了个raid 0,感觉还不错,速度有明显提高,加载游戏和启动程序速度有所改善 先上对比图吧。单碟速度下图: raid0 速度下图: 用的硬盘呢是这个,俩希捷500g单碟 磁盘阵列初步图文教程——步骤/方法磁盘阵列初步图文教程 1、下面说说

《汉语修辞学》期末模拟试题 当代汉语修辞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押韵的常见方式有:偶韵,即押韵,隔句押韵。排韵,即押一韵,或“一韵到底”。(偶句。数句。)2、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建立的著作是,作者是。(《修辞学发凡》。陈望道)3、根据拈词和拈体的组合关系,拈连可以分为:

声明:《修辞学初步 汉语修辞学》为网友生活如此操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