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普遍碌碌无为? 不为碌碌无为而悔恨

中国人为什么普遍碌碌无为?

——《道德经:第37章》(农民版)

中国人(主要指被汉文明洗脑过的人)往往一辈子庸碌,也一辈子难得开心。

除了政治方面的原因外,文化环境也是不容忽视的。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一直在毒害着无数中国人。

无为而无不为,说白了,就是“等”!“靠”!“要”!它看起来玄乎,实际上毫无意义。是一种死亡哲学,也是一种骗人哲学。最多算是一种诡计,对人生毫无帮助。

首先,“道”这玩意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等于“无”。绝对的“无”当然是没有办法作为的。但老子偏偏要说,“无为而无不为”。同样,等于什么都没说!

但是好事者却将“无为而无不为”臆解为一种治国理想。统治者无为而治,是最高深的政府哲学。那还要政府干什么?权力既是好东西,也是坏东西,关键是看它被谁利用以及如何利用。

老子反对有欲。中国人一向奉行“无欲则刚”的为人处事的哲学。这其实又是自欺欺人!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根本动力就是人类无法抹去的欲望。生命本身就是欲望的产物。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当然就是反文明的了。

不过,如果方法不当,有为的结果,不一定就是好的。中国政府的很多作为,其实只是浪费本来应该属于老百姓的财富。这样的作为当然还不如无为。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中,老子继续在糊弄我们。他说:“道”是永久的,它什么都不干,但什么也都可以干。它通过无所为,而为所欲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如果能够执守“道”,世间万事万物将自己发展变化。万事万物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不必要的欲望,侯王就拿“无名之朴”来镇服这些欲望。(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所谓“无名之朴”大概就是一种莫名其妙的状态。象酱缸内腐烂的模糊物质。除了适合蛆虫外,好像什么物体都没有办法在那里生存。

就是这种“无名之朴”的作用,才导致了天下太平,人人无知无欲。(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真是死悄悄啊!

人类和动物世界毕竟是不一样的。当然,动物也是有欲望的,只是它们的欲望叫本能,而人类却可以产生文明。文明源自创造,而不是无所作为。中国之所以数千年原地踏步,就是因为中国人在秦始皇之后彻底丢掉了创新能力,除了民间社会一些不知名的老百姓在劳动中有所发明创造外。国家一直在压制着任何思想上的努力。

文明是对欲望的“扬弃”。欲望可以创造新的文明,也可能毁坏来之不易的文明成果。但彻底的去私弃欲,是毫无希望的文明。创造性的破坏,一般都是好事。可惜,中国文明自身已经没有这样的品性了。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参考:

阳奉阴违的“道”——《道德经:第36章》

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异究竟在哪里?

“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弄清楚什么是“政府”

将孔子追到天涯海角

中国人为什么普遍碌碌无为? 不为碌碌无为而悔恨

滥用权力导致中国社会病入膏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20508.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装糊涂?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移民

【郑板桥书法:难得糊涂】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装糊涂?——中国人为什么害怕“真”字?中国这个国家的最大毛病之一,就是绝大多数人喜欢装糊涂,简直到了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地步!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日常小事,中国人如果不装糊涂,好像就没办法活命

奥吉塔:不为质疑而踢球

奥吉塔:不为质疑而踢球差不多一个半月之前,记者曾对奥吉塔进行过一次专访,那个时候尼日利亚人正处于风光无限的高光时刻,香港贺岁杯上完美的亮相,让他赢得了一个“超级赛亚人”的称号。采访中,他也踌躇满志地表示,“新赛季里,我希望能为球迷

朱长超:有些中国人为什么这样兴奋?

最近,有些中国人似乎又遇到了大喜事了。他们嚷嚷着,欢呼着,歌唱着,舞蹈着。正如古籍《诗·大序》上所说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声明:《中国人为什么普遍碌碌无为? 不为碌碌无为而悔恨》为网友你說沵愛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