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宣是伐商途中兵阻金鸡岭时遇到的一个最难缠的主,他的独门绝艺五色神光可是无物不刷,如果不是准提道人无故相助,像燃灯陆压这些数一数二的准教主级人物在他面前也只出落得个逃跑的份。原文说他是一只目细冠红的孔雀,或者大家都无什么疑问,都认为孔宣其实就是孔雀的化名了。
可是历史上最早姓孔的,就是我们儒家的大圣人孔夫子仲尼了,孔姓作为天下第一家,可是鼎鼎大名,他们的通天家谱可谓是儒家第一姓的代表,而孔宣居然在商朝时就已经出名,更何况,这个“宣”字乃是孔夫子死后谥号,“孔宣王”“孔宣父”其实都是孔子的旧时的尊称,这不得不引发我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联想。
楚国狂人陆通对孔子说的全句是:“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矣!”虽然有劝告之意,但也从侧面表示,在孔子所处年代,人们早已把孔子和凤相等同起来。孔子向老子问礼时,把老子赞颂为龙,而那时将孔子称为凤其实并不过分。
而孔子代表的儒家推崇的“五常”“五圣”“五经”“五义”等等无不体现儒家对于“五”的追求,而孔宣的独门绝技,也恰好是“五色神光”,原文并没有介绍孔宣到底是属于阐截中哪一教派的人物,但却让我们知道,孔宣是道门的大敌,但西方教对于孔宣的“五常神光”似乎有天生免疫力,更为经典的是,在金鸡岭之前,居然出现了伯夷叔齐这两个以礼义卫道子身份出场的先贤,无疑为孔宣出场铺垫了浓浓的儒家味道,其实金鸡岭的岭和孔子的名丘,是不是找到相似的地方?
我在想,或者孔宣就是以孔子为模型相像出来的人物。真正能对抗道教的,也只有孔宣了,而在小说中,孔宣明知商纣无道,仍旧逆流相保,正是儒家忠君行为的体现,这其实跟儒家的思想是统一的。孔宣的离去,也是接舆歌凤时,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真实写照,儒家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隐者情节,在小说中实现了,你们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