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我对哈工大校训之理解

哈工大报讯(周玉/文)哈工大校训已经传承了几十年,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与办学传统中不断总结、凝练、升华而产生的。我是哈工大77级本科生,没有亲身经历校训产生的过程,但经过学习和实践,我对校训的内涵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周玉: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我对哈工大校训之理解
应该说,我既是校训的受训者、学习者和感悟者,也是校训的践行者和传承者,更是校训的受益者。今天我对校训的理解是,规格严格就是高标准、严要求,功夫到家是追求卓越、做到最好。当你有这个能力时就要发挥出潜能做到最好;如果暂时能力还不具备,就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能力以满足目标的要求。

校训之形成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最初这八个字是以教学为主、对学生学业和教师教学工作严格要求的一句口号。“规格严格”是对过程的要求,“功夫到家”是对目标的要求。半个多世纪以来,这句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口号逐渐延伸成为对全体师生员工、对全校各项工作的普遍要求,并在弘扬传统的前提下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进而成为哈工大的校训。
哈工大校训的形成与学校的办学传统有关,而这种办学传统的形成则与其办学历史密不可分。始建于1920年的哈工大,是苏俄专门为中东铁路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而建立的工业大学。当时的教师和学生以俄国人为主,中俄混合,采用俄文版教材并用俄语授课。受苏俄高等教育的影响,哈工大建校之初就要求学生基础理论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学生面对工程实践能独立解决问题,必须严谨、细致、务实。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因此追根溯源,“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办学传统是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的。
而这一口号的正式提出,则是在50年代中期。1953年,一批工农速成中学学员进入哈工大预科学习俄文,并于1954年升入本科学习。在基础课学习中,他们遇到了严重困难,期末考试出现了大量不及格现象。在一次座谈会上,有教师和学员代表提出:哈工大是不是可以有两个规格,对工农速成中学学员是否可以考虑降低培养标准。李昌校长等领导同志面对现实做出了影响深远的政策抉择,明确提出“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这一指导原则。
李昌强调:“规格(要)严格,功夫(要)到家”,哈工大只有而且只能有一个“规格”,学校要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帮助学员达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学生基础差、学得吃力,老师要帮助学员补课、帮他们提高,学员也要靠自身的不断努力来克服困难。于是从50年代中期开始,哈工大就逐渐形成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传统,并且将这种传统升华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回顾“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内涵与指导范围的扩展,有一个与时俱进的演化过程。初期阶段,这一原则主要是针对“教与学”。前半句是对学生的要求,不因人而异,绝不降低标准;后半句针对教师以及与教学直接有关的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对学生全力辅导,讲求方法、持之以恒,使之不掉队。事实证明,师生同心、共同努力,最终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后来“规格严格,功夫到家”逐渐成为哈工大培养人才的准则,要求一方面有严格的规格,从严治学、从严治教,保证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另一方面要尽心尽力、下功夫培养学生,力求高成才率(而不是高淘汰率)来保证毕业生质量。正因如此,哈工大始终提倡“铁将军把关”,紧紧把住“入学关”、“升级关”和“毕业关”。
由于“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这一指导原则深入人心,其影响范围不断扩展,内涵也有所变化。许多师生都把它当作自我鞭策的警示,成为一种追求与约束;许多党政工作人员也逐渐把这一原则当作工作的准绳。随着其影响的深度与广度与日俱增,最后这八个字水到渠成地演化为哈工大校训。

校训之理解

个人理解“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校训的形成与发展还与哈工大的教育体系、专业设置等有着密切关系。回顾哈工大的办学历程,自建校至今在专业设置上一直以工科为主。改革开放前学校主要参照苏联模式按照行业甚至按企业的工种设置专业,如金属热加工学科的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机械制造学科的机床、刀具等,甚至有的专业名称与工厂的车间同名,专业划分相当细,培养目标针对性极强。这种专业设置加之6年(1年预科加5年本科)的长学制、扎实的基础理论训练和很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工程训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使毕业生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可以比较快地适应经济建设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因此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哈工大也一度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哈工大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也为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理工科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包括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哈工大受苏联工科教育影响很深,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都传承了苏联的传统和鲜明特色,基础厚、实践强、过程严。纵观英美与苏联的教育体系,各有长短。美国确实是在创新教育个性化培养方面有其特殊之处,但苏联凭借自己独到的教育和科技创新体系,既培养了一大批世界著名的自然科学理论大师和科学家,其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如朗道、巴索夫、康托诺维奇等;又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工程技术大师,如图波列夫、米高扬、苏霍伊等。如果说美国的高等教育是宽进严出、重视目标管理,苏联的工程教育则是严进严出、重视过程管理。由于有严格的淘汰机制,能坚持到最后的都是精品。哈工大既继承了苏联的基础理论扎实、工程训练强、过程管理严格等特点,又吸收了英美的个性化培养和柔性化管理、创新教育等特色。教学上,哈工大始终保留了自建校初期就逐步形成的重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重视工程实践和动手能力的训练,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重视创新能力培养,重视规范严格管理等特点,形成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风格。
改革开放以来,哈工大吸收苏联和英美国家各自的长处,在人才培养方面选择了一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学校在加强基础的同时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又不是无限地拓宽,要求学生在打牢一定的基础后在专业上有深入的学习,要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能力。打一个比方,人才培养就像石油钻井,钻井的目的是找石油,前提要先立井架、打基础,基础要宽厚,包括自然科学基础、专业基础、技术基础甚至人文与艺术修养等综合素质。打好基础的目的是为了使专业更加出色,因为只有“下功夫”往深钻才能找到石油,才能实现目标。否则如果专业口径一味拓宽,没有“规格严格”的专业教育,没有“功夫到家”的专业本领,而社会仍然按行业、按专业需求人才,就会造成供求错位,用人单位就会对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能力不满意。
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不是每样都懂些皮毛的肤浅的“万金油”,更不是“样样通,样样松”的人。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当上各行各业的状元,就需要“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哈工大毕业生中有一批优秀者走上了高级领导岗位甚至成为国家领导人,这除了他们拥有优秀的思想道德与政治素质,从专业教育上看,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教育使他们养成了理性思维、求真务实、严谨审思、认真细致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开拓创新的品格作风,同时造就了他们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提高综合素质的本领。专业教育就像解剖麻雀,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高标准、严要求地学深学透一门专业,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在相关专业甚至是不相关的领域也能做得非常好。比如通过锅炉专业训练的能力,能够研究机床甚至研究卫星,这就是“功夫”。深邃之处见素质,微细之处见功夫。从事任何岗位的工作都需要这种素质,反过来,有了这种素质,转换岗位也能很快进入角色并取得成绩。

校训之践行

我没有亲身经历过李昌校长的领导,但从我的长辈、我的老师、老领导们讲述的故事中,我好像被他亲自领导过一样,能够感受到他怎样要求老师、怎样要求学生,这让我在耳濡目染中成为校训的受训者、学习者、感悟者、践行者、传承者和受益者。
在李昌当校长的时期,哈工大的教师要过“三关”,即教学关、科研关、水平关;学生要掌握“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学校要抓“三才(材)”建设,即人才、教材、器材。时至今日,我们在人才培养中仍然强调这“三个‘三’工程”,这对于我们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打好坚实基础至关重要。
孟子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者正圆,矩者正方,因此没有规矩,就无法校正方圆。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都要有一定之规。这个规,就是一种规矩、一种准则和约束。个人以为,哈工大校训中的“规格严格”与孟子的“规矩方圆”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既可以把“规”和“格”理解为正圆、正方之器,也可以把“规格”理解为一种规范和准则。有了高标准、严要求,下了大力气、苦功夫,才能形成方圆、做出成绩,才能成大器、好器、精器。
我还听说过一个故事。据说曾经有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期末考试整个班级只有3人及格。有人提出异议。这位老师重新认真批阅试卷后说:“对不起,应该只有两人及格。”因为有一名学生是在及格的边缘。于是,这个班的学生全部重修这门课程。学校90周年校庆时这个班的同学回来,找到当年的老师,说非常感谢他,因为重新学习并牢牢掌握了这门课的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后大家都非常受益。这说明了当年教学的严格程度,也说明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校训的传承不是短期形成的,是长时间历史的积淀形成的传统与特色。我看过一本1935年沙荫田校友的俄文本科毕业论文,300页,工工整整,数据翔实,以这篇论文为基础可以设计建厂,这篇论文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可见一斑。我还记得我们上大学时用的教科书,每一章后面都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的是我们总结提炼的这一章的精华。这种方法让书越读越薄、知识越学越精。
我还经常把《钱学森手稿》摆在案边。当年钱学森回国时一片纸页也没带回来。他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同事深为他的科学精神所感动,把他的所有手稿完整地保存下来,并表示有一天要交给他本人。后来这些手稿被交到钱学森手中,由中科院力学所保存,并由山西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通过这部手稿我们可以看到钱学森的整个思维创新过程以及他对待科学严谨缜密的态度和求实探索的精神。他的每一页手稿都写得极其工整,每一个公式的推导都极其严谨,这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数十年如一日,严谨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在哈工大也有一大批人,从做学术到做人,都有这样一种优秀的品质,这是哈工大的传统与精神使然。因此,作为学习者,我要认真学习校训的历史和背后的内涵;作为践行者,我要以老师的身份把校训精神传递给我的学生们,让更多的人成为校训的受益者。

校训之传承

经过一代代哈工大人的不懈努力、不断感悟、不断总结、不断凝练与升华,哈工大已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形成了特有的哈工大精神,也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成为镌刻在每一位哈工大人身上的深深烙印。这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不断创造辉煌、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基石。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作为哈工大的校训已为历代师生所认同。规格严格有两层意思:首先要有“规格”,其次要“严格”遵守。功夫到家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要肯下“功夫”,二是功夫要下到点子上、下到程度。然而,传统不仅要继承,而且要发扬。没有发扬,传统就无从继承。“规格”与“功夫”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严格”与“到家”同样需要不断深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哈工大的培养目标也已由培养国家急需的专业非常对口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发展为培养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与先进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与创业精神,具有发明创造与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爱国敬业、求真务实的有竞争力的精英型人才。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有必要给予“规格严格”与“功夫到家”新的诠释,既要将哈工大在改革开放以来所进行的卓越的实践沉淀进去,也要将哈工大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进程中必须吸纳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风格凝练其中,赋予其新的内涵与时代特征,使哈工大在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的同时,坚持与时俱进、日新月异。
(感谢何钟怡、周长源两位老师对本文提出的建议。)

编辑:兰锐 来源:哈工大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20932.html

更多阅读

记曲剧表演艺术家周玉珍 河南曲剧周玉珍哭戏

记曲剧表演艺术家周玉珍看戏的朋友经常说这句俗语:吃饺子吃陷、看戏看旦。真的很有同感:小时候看戏无论是看庙会大戏还是看戏曲电影,总是希望那些老生、花脸、小丑赶快回到幕后,一直期待着丫鬟、小姐的出场……有时候看着那些老生、花脸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鲁哀公问宰我说:国家都有祭祀大地的社,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宰我回答说:古人立社,一定要栽种树木,夏朝栽种松树,商朝栽种柏树,周朝栽

写在《周玉书传》前面的话 武警部队司令员周玉书

前言说句心里话,给周玉书司令(中国人民武警部队第三任司令员)写传记的确令我诚惶诚恐。作为军人、战士、司令,他不是属于他自己,他是国家的是维护国家利益那个群体的,而这个群体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熟悉而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新中国以代

开学第一周周记:一件幸运的事情

2012年9月9日 开学第一周周记:一件幸运的事情文:牧维在一个烈日炎炎,阳光直射的中午,我还是和往常一样排着队吃小饭桌。但在这之前,发生了一件很不寻常的事情。不知道有谁拥了我一把,害的我没抓住本子,从三楼的窗户里掉了下来。这时,问

谈谈我对跆拳道压腿的理解 跆拳道压腿方法

压腿这个事情是我在高考结束练习跆拳道才正式开始经行的训练,之前因为没有怎么接受什么专业的体育训练,学校的体育课上,要么是体育老师太不认真,要么是主科老师抢占时间,而课业繁重的我们又没有精力在课余经行体育锻炼,所以柔韧练习都是我

声明:《周玉: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我对哈工大校训之理解》为网友涵梦若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