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道德重整的可能性及其有效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道格威尔电影作品《狗镇》
一、总评
《狗镇》,道格威尔电影作品。本片感官上给观众的第一个全新体验,在于影片几乎没有实景,而是采取类似话剧演出的方法,将整个小镇的人群同时呈现在观众面前。这种诠释的方法固然有导演的个人风格与喜好在里面,但我认为,这也暗示了整部影片是一个“实验”,导演希望观众更关注“人”的因素。纵观全片,确实是一个精心设计的“人性实验”,而人性实验的目的,则是对道德重整的可能性及其有效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故事开始时,葛瑞丝的身份是一个谜,影片最后揭开谜底,原来她是黑老大的女儿。倒推全片,讲的是她由于厌倦黑帮生活,对“权利”、“掠夺”、“人性恶”等基本概念产生怀疑,逃出黑老大——也就是她的父亲的控制,意外来到相对封闭而又“纯朴”的狗镇,试图找出诸如“人性善”之类的答案。最终得到了一个“感伤的故事”。
影片中交代,狗镇是道路的尽头,然而黑老大开车追踪女主来到狗镇,却并没有直接使用强权暴力就地搜索,而是给了汤姆一张名片,提出高额悬赏之后就撤退了。这段应该是黑老大默许了“实验”的进行,希望看到女儿在现实中得到学习,甚至教训。可以大胆猜测,影片中警方的一系列举动,可能也有黑帮老大的设计或是授意。
随着故事的推进,葛瑞丝在狗镇的标签也逐渐发生变化,依次是:
1、来自城市的逃亡者,令人怜悯,但身份不明朗,“一个礼物”;
2、助人为乐的逃亡者,主动为村民服务的帮佣,“天使”;
3、官方明确的逃亡者,不再有鲜明的城市痕迹,逐渐混同为村民(细节:手部由细腻到粗糙的变化),村民认可的一份子;
4、官方明确的通缉犯,与某个劫案有关(虽然村民明知劫案日期可以证明她不是劫匪,但标签增加了风险,破坏了平衡);
5、工作量更大、薪水更少的不得不为村民提供大量服务的帮佣,可以被男性村民掠夺的地位卑贱的女性;
6、勾引者、说谎者,人格极度低下的奴仆、荡妇;
7、企图逃离狗镇的“村内通缉犯”,偷人又偷钱的窃贼;
8、带项圈、锁链的“母狗”,女性村民的“永无天日无偿劳作奴隶”,男性村民的“随时随地无偿性奴隶”;
9、黑老大的女儿,仍然幻想着“善”的力量的法官;
10、终极审判执行者,杀戮者,“魔鬼”,“上帝”。
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葛瑞丝离开狗镇的成本逐渐增大。一开始只是逃亡,之后变成被到处通缉;
2、村民收留葛瑞丝的风险成本逐渐增大。一开始只是短暂保护一个被黑道追杀的女子,逐渐变成窝藏通缉犯;
3、由于以上原因,葛瑞丝忍辱负重的程度逐渐增大,从主动承担轻度体力劳动,到变成奴隶。村民“寻求平衡”的胃口也越来越大,逐渐降低葛瑞丝的人格,将所有的责任与错误都归咎于她,无节制的增加对她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摧残;
4、村民的集会制度,造成了集体暴力,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于村民的集会制度,之所以造成集体暴力,源于以下几点:
1、无懈可击的错觉:村民认为集体的判断不会有误,一个代表就是老汤姆,他对自己充满自信,认为自己看人很准;
2、对群体道义无可置疑:一切以集体道义为主,对集体以外的普世道义却视而不见;
3、集体合理化:以集体决策的方式对结论进行合理化;
4、刻板印象:倾向于用简单固化的方式给葛瑞丝贴标签;
5、对异议者的支配性压力:一旦有人提出与群体不同的意见,将遭到群体的反对,比如丽丝质问汤姆站在哪一边;
6、自我潜意识压力:某些很少发言的村民,即便有不同意见也选择沉默;
7、一致同意错觉:群体中部分人的一致意见,易被认定为整个群体一致同意的意见)
“人性实验”的过程中,葛瑞丝几乎是单枪匹马的应对狗村村民群体及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村民的集会制度,初期起到的是积极的作用,探讨的是葛瑞丝的去留问题,但随着风险的增加,葛瑞丝身上的负面标签也逐渐增多,集会渐渐转变为对葛瑞丝的审判法庭。作为群体,倾向于将是非判断限定在小集体范围内,且以最大限度有利于群体利益为指向,葛瑞丝以个人面对集体,毫无胜算。群体的结论如同盖棺定论,没有商量的余地,群体中的个体则依照群体的结论作为处理问题的出发点,这使“荡妇(引诱恰克、汤姆)”、“窃贼(偷老汤姆的钱)”、“施暴者(体罚杰森)“之类的标签轻而易举地贴在葛瑞丝的头上。既然一个游离于群体外的个体有如此多的道德问题,那么可以很自然的联想到她会带来更多道德问题,针对她的一系列惩罚、剥夺甚至罪行也就显得顺理成章,甚至不会产生道德方面的压力,这是村民集体无意识的进行共同合谋的一个基本逻辑。
狗村的封闭、穷困、缺少变化,也是造成人性恶果的重要因素:
1、封闭:由于封闭,很难接触到外界信息,容易造成对固有思维的盲目自信,因此沟通失灵发生的频率更高。同时,由于封闭,对外界事物缺乏调查,而对目标的调查不足是造成错误决策的原因之一;
2、穷困:这里的穷困不仅仅是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情感等方面,穷困在某种程度上更易引起贪婪,特别是当葛瑞丝这个甜美的苹果出现时,针对她的掠夺最终发展到近乎疯狂的地步;
3、缺少变化:由于狗村的生活千篇一律,突然出现的变化(例如葛瑞丝、黑帮、警察等)易造成措手不及的应对,经验不足本身就容易导致决策错误。
影片开头提到监狱,狗村确实变成了实际生活中葛瑞丝的监狱。在这个监狱中,狗村村民虽然存在程度上的区别,但后期将葛瑞丝用锁链锁起来交给黑帮的行为,所有村民都参与了,所有人都是同谋,仅这一项足以将全部村民划入到“邪恶”的范畴中。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邪恶”的定义是:“建立于涉及伤害、虐待、命令、缺乏人性、毁灭无辜他者的刻意行为,或是使用权威、系统力量鼓励且允许他人这么做,并从中获得利益。简而言之,也就是‘明知故犯’。”根据这一定义,狗村村民无疑是邪恶的化身,这个定义简直就是为狗村村民量身定做的。
然而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在一系列针对葛瑞丝的侵害行为中,葛瑞丝是否仅仅是受害者?她是否也参与其中,成为共犯?从影片透露给我们的信息来分析,葛瑞丝不仅仅扮演着受害者的角色,在针对她的罪行中,葛瑞丝本人也是参与者。根据研究撒旦起源的历史学家伊莱恩.帕格尔斯的观点:“撒旦令人着迷之处在于他异于常人的特质,他唤起贪婪、嫉妒、欲望和愤怒,这些都被视为最坏的冲动,甚至可将人类比喻为禽兽的暴虐……”葛瑞丝这个“苹果”唤起了村民的“最坏的冲动”,但她并没有及时纠正,而是采取了放任、顺从、服从的态度,这使村民的错误如决堤的洪水般倾泻而下,没有遇到任何一块巨大礁石的顽强抵抗。
这也是黑老大与葛瑞丝讨论的重点问题:傲慢。正如黑老大所说,你仅用自己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你不给他们改正的机会,这就是最大的傲慢。“路西法效应”显示,天使可以变成恶魔,恶魔也可能变成天使。以葛瑞丝为例,她的极端放任,她的“道德傲慢”,使原本如同天使的她,客观上造成了恶魔般的效果。同时由于她的不作为,客观上加速了村民集体转化为恶魔的进度。因此,葛瑞丝也是罪行的参与者,她与全体村民,同样构成了同谋关系。
影片中还有一个关键人物:汤姆。他充分演绎了从天使到恶魔的变化过程。在葛瑞丝出现之前,汤姆以一位“观察者”、“思考者”、“作家”的身份出现,每天都在思考着如何“重整道德”,并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广泛传播,造福人类。然而他更多的行为是空想,并没有能够切实做出一些卓有成效的实际工作。葛瑞丝的出现,好比一个“礼物”,给了他考察人性的绝好机会。汤姆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在进行观察与思考,然而在关键的环节上他往往没有直接参与,而是不停地发动群体,不断地妥协、修正,缺乏在核心问题上力挽狂澜的魄力与勇气。
比如,当他得知葛瑞丝被强奸后,没有站出来揭露这一令人发指的犯罪行为;当他策划葛瑞丝的逃亡时,没有想到将自己合理的设计到货车的副驾驶座位上,而在影片早期就有专门的镜头,显示副驾驶处可以乘坐。汤姆始终躲在暗处观察,在明处的“阐述”仅限于集会。由于汤姆的“空谈”、“不作为”以及葛瑞丝的“善良”、“逆来顺受”,使“重整道德”缺少了必要的良性助推力,因此导致集体道德沦丧的结果。这部分与后期黑老大指出的“想要不让狗吃屎,就得揍他们”形成鲜明对比,暴力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尚且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但是完全没有强大的“权力”、“威慑力”、“方向性助推力”的引导与推动,“重整道德”与“社会进步”能否得以实现?这是值得长期深入探讨与实践的重大课题。
汤姆考察人性,不仅仅考察了狗村村民,同时也考察了自己。他从一开始就给自己留了后路,黑老大的名片始终藏在抽屉里,一旦实验失败,随时可以毁灭试验品。汤姆意外收获了葛瑞丝的情感,但他没有真心付出,虚假之爱终究走向幻灭。汤姆的底线是:哪怕风险与伤害再大,那是别人的事情,是别人的事情就与己无关,但是绝对不能危害到自己,伤害到自己绝对不允许。因此当他被葛瑞丝看穿,谎言败露之后,立即改变了策略,成为了葛瑞丝的最大加害者。
关于葛瑞丝最后阶段的转变,再度体现了天使与恶魔的转化。葛瑞丝认为“世界没有这个村子会更好”,因此采取全体屠杀的方法来处理,甚至连婴儿都没能幸免。《圣经.创世纪》(和合本,18:32)中记载:“亚伯拉罕说、求主不要动怒、我再说这一次、假若在那里见有十个呢。他说、为这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耶和华看到所多玛城罪孽深重,准备毁灭所多玛,亚伯拉罕请求耶和华,若是在城中能够找到十个义人(在这里指因信称义之人),就不毁灭所多玛,耶和华答应了。然而偌大的所多玛城,竟然连十个义人也找不出来,因此最终还是被毁灭了。葛瑞丝在狗村进行的屠杀,与这段故事颇有相通之处。狗村直到最后也没有让人看到人性善的任何希望,葛瑞丝就采取了“终极审判”的方式,毁灭了狗村。这是一种对某个固定区域内人性的绝望(所多玛城、狗村)。但葛瑞丝的想法是,“为了让世界更好”。可见在更大的范围内,葛瑞丝仍然相信人性善的力量,相信恶的果实不会随处可见,而这需要进一步的寻找,需要“道德重整”、需要“统一标准”、需要“破除偏见”、需要“摒弃傲慢”,这条道路显然是漫长的,但还不至于彻底绝望。
葛瑞丝临走时没有杀掉小狗摩西,并且认为乔治城会有人看到火光,进而找到它。说明葛瑞丝依然相信摩西会被好心人救助,也许那火光对于遥远的人们略显微弱,但“人性善的火光”没有在她的心中熄灭。影片最后,摩西冲着镜头叫喊,也许就是在等待善良的人的拯救,而那个善良的人,也许就是镜头另一侧的你。
附:影片中的一些重要道具:
1、狗:有人对它不好,它就冲人吼,象征单纯的动物本性;
2、醋栗:有人对它付出劳动,它就结出果实,象征单纯的“付出就有回报”;
3、苹果园:象征着原始的诱惑;
4、小瓷人:象征着狗村村民及薇拉的七个孩子;
5、抽屉:藏着随时可能引发悲剧的名片,象征着潘多拉魔盒;
6、玻璃杯:象征着狗村村民敏感、易碎、不易触动的内心;
7、长椅子:汤姆思考问题的场所,象征着汤姆的空想与离群;
8、收音机:只听音乐不听新闻,象征着狗村的封闭;
9、风琴:葛瑞丝来之前从来不响,象征着狗村信仰的缺失;
10、榆树街:没有榆树,象征着狗村不思改变,也象征着狗村没有足以支撑的人物或思想;
11、敲钟:象征着狗村规律而又日复一日的生活状态
12、矿坑:葛瑞丝多次躲避在那里,象征着葛瑞丝就是汤姆“采矿”的核心问题。
二、分镜头点评
(影片由九个部分加一个序言组成)
序言。
开头即点出,这是一个“感伤的故事”,并且特别强调了狗镇的人们“善良正直、喜爱家园”,且点出镇内唯一的大街叫做“榆树街”,而镇内并没有“榆树”,“但村民觉得没必要改变”。(暗示了镇上的人们日复一日,没有变化也不愿变化的封闭的生活)
介绍村内建筑时,只有汤姆家的房子比较体面,说明老汤姆在村内的地位,同时他又有少许养老金,因此汤姆作为“少爷”,可以无所事事,每天考虑一些“哲学问题”。
第一个近景镜头指向的就是收音机,然而老汤姆只听音乐不听新闻。(暗示着狗村村民对村外事物并不关心)
旁白:“汤姆是作家,至少他这么认为。他到目前为止,只写了‘伟大’和‘渺小’外加一个问号。但还是小心的收在抽屉里。”(第一次提到抽屉,抽屉是汤姆敝帚自珍的重要道具,“问号”说明了汤姆尚未找到答案)
汤姆走在大街上,到处提醒村民别忘了第二天的集会。
旁白:“为了拖延认真提笔创作的时间,汤姆召开一连串道德重整集会。他觉得他有义务嘉惠村民。”(提出汤姆的“使命感”,提出狗村村民探讨问题的主要方式:“集会”,并提出近期召开集会的主要目的:道德重整)
恰克发现狗骨头上还有肉,质问是谁给狗吃带肉的骨头,强调饥饿的狗才会看门,汤姆问:“在狗村看门?狗村有什么可偷的?”(伏笔,后期发生了“首宗窃案”)
恰克:“世风日下,迟早有更穷的人”(暗示偷狗骨头的“更穷的人”的出现)
旁白:“要是有人无法理解他在忙什么,他就回答‘采矿’,他炸穿的不是岩石,而是更硬的东西,他直攻人类灵魂的最深处。”
汤姆去找玛莎时,谈到“陶冶性灵不必靠唱歌。”(汤姆的方法主要是阐述,以说教为主)
汤姆坐在长板凳上思考人生时,听到了山谷里的打椿声。
旁白:“班坚称要盖新监狱了。”(第一次提到打椿声,结尾有呼应,这里可能暗指葛瑞丝的遭遇,类似一种“情境监狱”)
汤姆去老韩森家找比尔韩森下棋。
旁白:“韩森家的确别有洞天,跟山谷外的世界一样诱人,是由丽丝韩森的卷发所构成,一个甜美、痛苦、性感的深渊。”
丽丝打开房门,看到汤姆,表现出不耐烦。
然而丽丝随即说:“我在这里真的很寂寞,我未婚夫一找到工作我就要走,让你们去瞄别的女生的裙底”(暗示丽丝在狗村的美貌比较突出,以汤姆为首的男性一直对她有企图。同时丽丝对他们也有所引诱,她对汤姆说的话,就是她之后指责葛瑞丝的“调情”行为)
下棋中,比尔与汤姆谈到集会的意义。
比尔:“也许你应该由他们去。”
汤姆:“不行,我……”
比尔:“要是他们好得很呢?”
汤姆:你这么认为?我不同意,这国家忘了很多事,我只是想藉阐述帮大家想起来。”
比尔:“你明天要怎么阐述?”
汤姆:“我不知道,最好有东西让他们学着去接纳,有形的东西,例如礼物。”
比尔:“谁会上来送我们礼物?”
汤姆:“我不知道,我得想一下。”
(第一次提到“礼物”,汤姆应该也意识到了语言的局限性,希望有实例来证明他的观点)
第一章:汤姆听到枪声,遇见葛瑞丝。
旁白:“要证明狗村村民无法敞开心胸,他还缺少一个例证,一份礼物。或许比尔说得对,这里没有凭空出现过礼物。”(汤姆开始关注“礼物”的获取)
汤姆听到枪声,但枪声很快就消失了,汤姆有些失望,他坐在长椅子上:
旁白:“但不久他就回到他最爱的主题,风雨中这些主题化作文章小说,他又出了一本洗涤人心的巨著,群众静静的听他演说,他看到人们……甚至有别的作家,大家互相拥抱,他的文字为他们开启新人生。这并不容易,但他着重故事与情节,成功传达他的讯息,说起他的技巧,他只有一句话——‘详加阐述’。”
(汤姆对自己的写作事业充满了憧憬,希望自己能够为他人“开启新人生”,他是一个愿意去改进他人思想的叙述者。他的技巧就是更加细致的阐述与讲解,故事的发展也证明了他对“详加阐述”的理解与使用)
葛瑞丝出现,汤姆听到狗叫声。汤姆去查看,汤姆与葛瑞丝首次遭遇。
汤姆:“小姐。”
葛瑞丝企图爬过山岗。
汤姆:“你最好别往上爬,连我都不见得走得出去,摔下去就糟了。”
葛瑞丝:“有别的路吗?”
汤姆:“有。”
葛瑞丝:“在哪里?”
汤姆:“回头往乔治城走。你为何要逃离山区?你跟那些枪声有关吗?”
黑老大的车声出现。
葛瑞丝:“救救我,求求你。”
汤姆让葛瑞丝躲进矿坑里(此处矿坑的设计,呼应“采矿”,暗指葛瑞丝是解决汤姆“采矿”问题的重要一环)。
汤姆与黑老大对话,黑老大给他名片。
黑老大:“有陌生人出现,打个电话给我,我重重有赏。”(强调巨额赏金,埋下伏笔)
(对话中再次强调,由于地理位置原因,狗村只有一条路可走,且翻山过去不易。汤姆与葛瑞丝首次遭遇时,汤姆显示出对葛瑞丝处境的同情,把她救了下来)
夜晚,汤姆给葛瑞丝面包。
葛瑞丝:“我不配吃面包,我刚偷骨头,我没偷过东西,所以现在我得惩罚自己。”
葛瑞丝:“我从小就很傲慢,所以我得教育自己。”(傲慢,与结尾处呼应)
汤姆:“你的家人呢?”
葛瑞丝:“我没有家人,只有一个父亲,但是被那些人带走了。”(伏笔)
(葛瑞丝对自身要求很高,哪怕是偷狗吃的骨头,都不肯原谅自己。“傲慢”应该指对自身的高度道德要求,这让她不能容忍自己犯错误。)
讨论留在村里。
葛瑞丝:“这个村子很小,我得躲起来,大家会问东问西。”
汤姆:“如果他们也想帮你就没关系。”
葛瑞丝:“你是说这里的人都像你?”
汤姆:“他们是好人,很正派,都有过急难。”
(汤姆对村民的评价,建立在彼此平等、信任、长期共同生活的基础之上。)
第二天的集会。
旁白:“汤姆全力阐述人性封闭的毛病”,村民都不热心,但是都来了。(人性封闭是狗村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汤姆抓得很准,村民的不热心,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当发现听众们不是很开心时,老汤姆先发制人。
老汤姆:“汤姆,我相信你是为我们好,但我相信本村很有共同意识。我们比邻而居,互相了解。我本身就很会看人。”(老汤姆的发言实际上证明了狗村的封闭型集体人格。“很会看人”为下文的两周观察期打下伏笔。)
丽丝:“说真的,你又来了,找我们来听你废话,你以为你是哲学家吗?”
汤姆:“我是一名观察者。”(丽丝的发言针对的是汤姆的“观点”,而汤姆强调的是自己“方法”。)
玛金洁:“应该说是懒。我们都一起铲雪。”(谈到“懒”时,周围的人们发出会心一笑。此处强调了汤姆的“空谈”特点。)
汤姆:“我们一起铲雪?”
玛金洁:“对。”
汤姆:“每一户都只清家门口。”(强调看似铁板一块的集体,实际上是各自为政、一盘散沙)
班:“这一点汤姆说得对,要是路不清干净……”玛金洁让他收声。(班的意思是,不清理干净道路,会影响他的货运业务。班思考问题的角度恰恰证明了“每一户都只清家门口”的观点)
老汤姆:“这样说服力还不够。”
汤姆:“大家心胸开阔,国家就会更好。”(再次强调解放封闭的内心)
老汤姆:“你不是说我们会见死不救吧?”
汤姆:“重点不是那个。”
老汤姆:“我们很关心人类。”
汤姆:“我们可能永远无从得知。”
汤姆停顿了一下:“因为没有人承认有问题,让我来说明,我要利用一件已经发生的事,一件正要发生的事。”
(辩论双方的观点已经出现严重分歧,汤姆认为这正是封闭的表现,并提出用事实来证明他的观点)
简单介绍后,汤姆到矿坑领来葛瑞丝(闯入者,逃亡者)。
汤姆:“这位是葛瑞丝,葛瑞丝,他们是狗村的村民。”
葛瑞丝与狗村全体村民第一次遭遇。
葛瑞丝:“Hello。”
全体村民:“Hello。”(双方声音都很小,说明彼此都有戒备)
老汤姆站起身来:“汤姆已经说明你的处境。”(站起身说明对陌生人的尊重,第一个发言说明老汤姆在狗村的地位)
葛瑞丝:“我真的不想连累你们。”
恰克:“你可以报警,让警察去应付,那是他们的工作。”(恰克提出的是解决方案)
班:“这个主意不太好,货运业会……”(他关心的永远是他的“货运业”)
班的发言再次被打断(可以看出班在狗村没有地位)。
汤姆:“这些人的势力很大,跟警方也有挂钩。”(这句是伏笔,后面故事的发展,印证了这一点,警方应该是与黑帮有所瓜葛的,警方的一系列行为应与黑老大的设计有关)
韩森太太:“窝藏亡命份子好吗?黑道份子想捉她,我们会惹祸上身。”(韩森太太关注的是收留外人对群体的损害,她是第一个提出这个问题的人)
韩森:“别激动,你有气喘。”(韩森关注的是家庭内部状况)
老汤姆:“狗村确实很适合藏身。”(老汤姆考虑的是帮助陌生人的可行性)
汤姆:“只有峡谷路通往这里。玛金洁的鸡婆堂妹住转角附近,她可以把风。她有电话,玛莎可以敲钟,示意有人来了。”(汤姆找出例子,证明确实可行)
玛莎:“我敲钟是报时,要是大家搞混呢?”(玛莎关注的是自己的工作,她是这个群体中机械、僵硬的代表)
老汤姆:“必要时用老钟救人并不为过。”(老汤姆继续支持汤姆)
恰克质疑:“为什么救她?”(恰克提出关键问题)
汤姆:“因为我们在乎,我们关心别人。”(回归到“心胸开阔,世界更好”的观点上)
恰克:“我不是在说那个,谁晓得她可不可信?就算她被开枪也不代表她可靠。”(恰克再次找出问题的逻辑要害)
葛瑞丝:“他说得对,你们凭什么相信我?”(当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这个)
班站起身:“我相信你。”(班思考问题有“从表面出发”的特征,这里的“相信”就是第一印象,缺乏进一步的思考)
韩森太太:“汤姆,我们不是黑道份子,我们管好自己,对别人也无所求。”(证明了“铲雪定律”,只消极关注自身,对他人缺乏热情与期许)
汤姆:“你总算承认了。”
老汤姆:“要是有办法证实她的话,我们就不会在意风险。”(老汤姆指出关键问题:“风险”)
韩森太太点头。
汤姆:“有办法,你也说了,跟她比邻而居。爸,你多久能看清一个人?一星期?两星期?等两星期有什么问题?(风险:如何相信她是一名无辜的逃亡者?方法:观察两个星期)
汤姆:“到时只要有一人反对,我保证,我会亲自请她离开。”(伏笔,最终确实是由汤姆“请她离开”的。“只要有一个人反对”,反映了狗村村民的集体意识,参加集会也是如此,不会有任何人主动退出,所有人都会参加,因为不能落单,不能成为特例)
村民沉默几秒,奥莉薇亚起身发言:“要是汤姆少爷觉得这是对的,我就没意见,他或许年轻,但心地纯正,我是看着他长大的。”(因为是看着长大,作为群体内的一员,足以提供“心地纯正”的证明。此处的奥莉薇亚显得很无害,她考虑问题站在“汤姆少爷是对的”这个角度上。影片开头处有伏笔,她应当是格外收到老汤姆家关照的)
俯视镜头(上帝视角)。
旁白:“集会上没有人再多说一个字,大家都觉得就这么决定,就给她两星期,这样他们就能够面对自己,知道自己很够义气,甚至比多数人都够义气。”(群体效应,集体无意识)
当天下午,汤姆给葛瑞丝介绍村民:
1、奥莉薇亚+女佣,照顾残疾女裘恩。奥莉薇亚的谋生手段是帮佣;
2、恰克+薇拉+以及“7个孩子”(与小瓷人数目相等,影片中重点描述他们的儿子杰森,最小的婴儿在影片中也有重要意义),他们靠经营苹果园为生;
3、韩森一家,靠打磨玻璃杯维持生计。韩森先生+韩森太太+儿子比尔(下棋男,梦想当工程师)+女儿丽丝(狗村村花);
4、杰克麦凯(瞎子),未明确说明靠什么为生,应该是有一定的积蓄。他代表了小镇的封闭与“失明”;
5、班,从事货运业,主要运送玻璃杯和苹果,应该也包括商店的商品,但影片中未明确说明。他没有家,一个月嫖一次妓,又引以为耻;
6、玛莎,管理教会,机械的敲钟,无声的弹琴;
7、玛金洁(养护醋栗从)+堂妹葛罗莉亚,开商店。
(加上老汤姆和靠老汤姆退休金生活的汤姆,一共15位有投票权的成人)
葛瑞丝停驻在商店橱窗前,观察7个小瓷人。
旁白:“那些丑瓷人最能代表这群人。”(僵硬、易碎,汤姆介绍的村民同样正好是7户)
葛瑞丝:“我只看到,崇山峻岭中的一个美丽村落。大家面对艰苦的环境,还是有梦有希望。还有七个一点也不丑的小瓷人。”(葛瑞丝对狗村的初步印象)
旁白:“葛瑞丝再看一眼前几天会斥为俗气的小瓷人,突然发现狗村上空的光线出现微妙变化。”(镜头一转,光线变化,人们在观察葛瑞丝)
汤姆:“他们在观察你,他们还需要被说服,你得在两周内让他们接受你”
葛瑞丝:“你讲得好像一场游戏。”
汤姆:“是游戏啊,为了保命应该值得吧?”
(“游戏”的说法,暗喻这是一种“人性实验”,但虽然是游戏,却是为了保命,显得讽刺)
第二章:葛瑞丝接受汤姆的计划,投入劳动工作。
醋栗从抽了新芽。
葛瑞丝走访各家各户,汤姆提出的帮佣计划并不顺利。
葛瑞丝来到商店。
玛金洁:“我们不需要人手,我告诉汤姆了。”
葛瑞丝:“没关系,我什么也不会,我没做过工作。”
(细节:听到这句话,丽丝因为自卑底下了头)
葛瑞丝对丽丝说:“要是你在手上擦芦荟,早上就会好多了。”
丽丝:“是木屑害的,我恨死木屑了。我会听你的建议,我没看过比你更光滑细致的手。”(伏笔,后期丽丝用几乎同样的话嘲笑葛瑞丝)
汤姆突然闯进商店,丽丝立即躲开。
葛瑞丝:“他想让大家喜欢我,但是并不顺利,没人要我帮忙。我很想回报各位,你们冒了很大的风险。我愿意学。”(再次明确逻辑,因为有风险,所以需要付出回报来获得平衡)
葛瑞丝指出她去了很多村民家,但大家都觉得别人才需要帮忙。(此时村民将葛瑞丝完全当作一个外来者,观察尚不充分,不会轻易提出需求)
玛金洁:“为了证明他错,也许你能帮我。”(她提出的需求,在这里更像是主动帮助葛瑞丝脱离窘境)
葛罗莉亚:“我们没有需要做的事。”(指出问题的关键)
汤姆:“也许你们有不需要做的事。”(“不需要做的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一开始是拼命找出事情做,后期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到处都是不需要做的事)
葛瑞丝:“你们想做又觉得没必要的事。”
葛罗莉亚笑道:“哪有这种事?”(故事的发展有力的证明了这句话的错误,但这种错误体现了逻辑的荒谬性)
之后葛瑞丝去帮助玛金洁照顾醋栗从。(葛瑞丝的笨拙证明了她确实没有做过任何工作,但她很快上手,说明她很聪明,而且确实有为村民做些什么的主观愿望)
一个细节:葛瑞丝第一次找瞎子提出想法,最后分别时,瞎子握住葛瑞丝的手久久不放。(之后帮佣时,同样有摸手的镜头。可见即便是盲人,完全看不见葛瑞丝,也同样对她有触碰的欲望,凸显了葛瑞丝的符号性质)
只有恰克未接纳她,汤姆提到恰克与薇拉都出门后,宝宝没人带,这是个机会。(后期,恰克一家给葛瑞丝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旁白:这名神秘女子令汤姆深深着迷,虽然她绝口不提她的过去,以免连累任何人。”(伏笔)
旁白:“但她还是能帮汤姆教育狗村,汤姆心满意足,葛瑞丝原本摇摇欲坠,是他把她拉了上来,他得到征服的快感,他从未征服过异性,他的爱意迅速滋长。”(从未征服过异性,指从未征服过狗村的“村花”丽丝。汤姆对葛瑞丝的爱意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她能够证明汤姆的理论,二是她给他征服的快感。第一条更重要得多)
葛瑞丝到薇拉家带孩子。
薇拉:“请别这样称赞孩子,我很爱哭,难过和开心时都是。”(伏笔。薇拉很在意孩子)
葛瑞丝去找班。
班对葛瑞丝说,“你真好,和萝拉小姐一样好。”(伏笔。萝拉小姐是性工作者,这里再次证明班看问题的浅层视角,或者是本性角度)
葛瑞丝对班说,“不要不好意思,人都有权利追求快乐。”(伏笔。葛瑞丝看待问题易于从积极的方面出发,即便是嫖妓这样的事情也是如此,证明了她的善良,或是“过多的善良”)
班:“我并不觉得光彩,真的。”(伏笔。班的观点更接近真相)
葛瑞丝照顾薇拉的孩子时,与小男孩杰森对话。
葛瑞丝:“你想听独眼巨人的故事吗?”
杰森:“我不喜欢独眼巨人,两只眼睛比较好看,像你的眼睛。”(小男孩表示出对葛瑞丝的美貌的喜欢)
杰森:“如果你要我妈同意你留下来,你就得对我好。”(葛瑞丝对小男孩有天然的吸引力,小男孩用语言轻度威胁葛瑞丝,由于小男孩处于儿童期,语言无遮挡,没有刻意隐藏内心想法,因此他是所有人中第一个威胁葛瑞丝的人)
恰克回家,与葛瑞丝对话。
恰克:“你被骗得怎么样?”(“骗”字暗示了表面平静背后的暗色)
葛瑞丝:“我没有要骗你。”
恰克:“我是说狗村已经骗过你了吗?”
葛瑞丝:“我以为你是说我想利用这里。”
恰克:“你想得美,这个村子从里烂到外。就算它坠崖我也不在意,我看不出它的魅力,你似乎看到了,你爱上狗村了。树木、高山、淳朴的人,再不然那些肉桂也能骗过你,那些醋栗派里的肉桂,狗村完全符合都市人的梦想。”
葛瑞丝:“你怎么知道我想要什么?你也来自大都市对不对?”
恰克:“我没那么笨了,人都一样贪婪,只是乡下人比较失败,有得吃就把肚子撑破。”(结合前面对“穷”的叙述,这一段恰克再次强调狗村的失败,可以想象这种失败一部分是由于“穷所带来的短视”,后期在他自己及狗村村民身上证明了这一点)
葛瑞丝:“所以你想摆脱我,你不愿回想起当初追求的东西。”
(通过对话,可以猜测恰克也来自于大都市。他对狗村的评价应该是深刻的,出于长期的观察以及由市民向村民转换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此时葛瑞丝完全不能理解恰克的意思)
第三章:葛瑞丝做出挑衅的行为。
两星期很快过去了,葛瑞丝听瞎子讲过去的事情听够了,问他为什么不讲讲眼前的事物,之后打开窗帘,有光线进入,瞎子承认他瞎了。
瞎子:“你走吧,让我一个人失明。”(这一段情节有特殊的含义,象征狗村人的封闭、守旧、无明、不愿打开心窗)
全村两周后再次集会。
旁白:至少有两个人反对,而她需要全数通过。”(两个人,指恰克和瞎子)
敲钟,数人数。葛瑞丝收拾行李,发现礼物,分别来自:
1、汤姆——面包,地图;
2、小男孩杰森——小刀;
3、开商店的玛金洁、葛萝莉亚——派;
4、教会的玛莎——衣物、火柴、赞美诗、一元纸钞。
旁白:“葛瑞丝的坦诚换来最好的礼物——朋友。”
此时葛瑞丝觉得:“再多的枪也阻止不了村民的集会,她知道她对狗村有意义,她的停留有其重要性,或许不大,但她已经留下痕迹,她生平第一次感到骄傲。”
(汤姆不必赘言,杰森是出于小男孩对成年女性的天然喜欢,玛金洁姐俩是出于对葛瑞丝工作的认可,玛莎也是,葛瑞丝让她终于再次弹出钢琴曲,并且教会了她不会弹的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送给了葛瑞丝礼物。至此,葛瑞丝感到自己的存在是有正面意义的,甚至感到了骄傲。至少这个阶段,故事的走向符合葛瑞丝看待世界的角度)
集会投票结束,15票全票通过。葛瑞丝得以留下。(特别强调了瞎子和恰克的票,他俩投赞成票的真实目的,可略作怀疑)
第四章:在狗村的快乐时光。
村民同意葛瑞丝可以领工钱,“有付出就有报酬。”她用这些工钱攒钱购买商店的小瓷人。(象征村民对她本人的认可及帮佣身份的认可,村民认为需要给予报酬,说明此时村民看待问题比较公平,天平在这一阶段没有倾斜)
一个细节:“那只光滑细致的手,渐渐成为一只庄稼人的手。”(暗示葛瑞丝“大都市人”的光环逐渐消退)
3个星期后,葛瑞丝搬进旧工厂,“里头的矿石碾碎机,如今只剩下沉重的转轮。”(伏笔)
一个细节:葛瑞丝将小刀还给杰森。(意味着她作出在狗村长期生活的打算)
丽丝找到葛瑞丝,坦言:“我投票让你留下来是有私心的,你让我如释重负,男人的眼中只有你,汤姆他们我忍耐了好久,已经筋疲力尽了。”(暗示常被以汤姆为首的狗村男性骚扰,但是对他们,只能忍耐。同时,这段话显示,丽丝心中已埋下了“嫉妒”的种子。至于“有私心”的人,应该不止她一个)
旁白:“进入盛夏的最新发展是,恰克同意让葛瑞丝到果园帮忙。”
一个细节:再次提到下午5点,教会尖顶的影子会指向商店。(瞎子之前的说法,暗喻人们的信仰在于平衡的物质利益交换)
变故:
警察第一次在狗村出现,贴出寻人告示。
警察:“(葛瑞丝)失踪了,有人在想她吧。”
警察:“听说是在这附近失踪,我们正在四处贴告示。”
老汤姆提问:“见到她就要报警?”
警察:“就是这个意思。”
(警察的行为应该有黑老大的幕后参与甚至操纵的成分)
再次集会(第三次),需要注意的是:这次集会葛瑞丝坐在会场内,她第一次以一个村民的身份出席集会,也是唯一一次。
韩森太太:“报警是公民的义务。”
汤姆:“警察都说她只是失踪了。”
葛瑞丝:“应该再次投票。”
汤姆:“为什么?我们不能总是投票,谁因为她上了海报就怕了?”
(村民的态度渐渐产生微妙的变化,此时的矛盾心理与核心问题主要是道义上的)
第五章:终究来到国庆日。
橱窗里只剩两个小瓷人,村民准备庆祝国庆的晚宴,汤姆找葛瑞丝,在长椅上谈话:
汤姆:“我的脑袋好忙。”
葛瑞丝:“一定很累人吧?”
汤姆:“我把这群人分析得蛮透彻的,我对他们的了解很深远,但是我却无法破解你,你知道丽丝,丽丝很好懂,我们两个互相吸引,但因为我可以看穿她,在心智上,我可以看穿她,所以我的欲望就只有肉欲。但是对你,就比较复杂。”
葛瑞丝:“你想说什么?”
汤姆:“我应该先想清楚再说。”
葛瑞丝:“你是不是想说你爱上我了?”
汤姆:“我,我不会……爱不是……这个字眼……没错,没错。”
葛瑞丝:“那很好,因为……我觉得我也爱上你了。”
汤姆:“很有趣吧?我是指心理方面。”
之后话题被汤姆打断,但汤姆出现一个口误:
汤姆:“婚礼……庆祝会上见。”
(这段对话很值得玩味。首先,汤姆一直在思考,如何看穿葛瑞丝,显然他一时做不到,这令他很苦恼;其次,强调了他与丽丝的关系,并且明显将丽丝摆在了低于葛瑞丝的地位上;第三,由于看不穿,所以产生了微妙的情绪,但汤姆并没有想清楚这是什么情绪,葛瑞丝从美好的角度出发,将这种情绪解读为情感,而且是“爱情”。这与汤姆的思考并不相符,但他否认之后立即改口“没错,没错”。当葛瑞丝陶醉于这种情感时,汤姆仍然与葛瑞丝状态不同步,还在想心理层面的理论问题;最后,汤姆的口误,表示他仍在混乱中,不能因为这个口误,而认定他对葛瑞丝也产生了爱情)
庆祝会上,瞎子宣布不再假装能看见。(瞎子之前假装能看见,暗喻狗村村民既封闭又自负的心理状态,与老汤姆“我很会看人”可以呼应。这里宣布不再假装能看见了,体现了一种进步,至少在葛瑞丝的影响下,开始尝试有所改变,逐渐有了坦诚的态度)
瞎子:“葛瑞丝,是的,你让狗村变得美好。”并且谈到,听说恰克脸上有了微笑。
(谈到这层意思时,庆祝会上整体气氛很好,汤姆甚至噗呲乐出声来,但恰克的脸色立刻阴沉下去。瞎子提到“我没见过你的微笑,但我绝对形容得出来,它一定有世上最耀眼的光彩。”这与庆祝会前恰克问葛瑞丝,今天还能不能再去苹果园,“那里阳光很好”暗中呼应。实际上恰克的“微笑”、“阳光”来自对葛瑞丝身体上的欲望)
瞎子:“谢谢你的坦诚不虚假,我敬你,你只管留下来吧。”
(大家共同举杯时,葛瑞丝不自觉地摇了摇头,暗示“坦诚不虚假”一句不符合实际,葛瑞丝是有所保留的)
一个细节,葛瑞丝在桌子下用手轻抚汤姆的手。
聚餐正在祥和的气氛中进行,玛金洁突然接到电话,之后有警车来了。
警察第二次登场,这次改为贴通缉令。
警察:“她涉嫌西岸一宗银行抢劫案。”
汤姆:“什么时候的事?”
警察:“前两个星期。”
警察:“这里消息不太灵通对吧?”
汤姆:‘我爸的收音机只放音乐。”(影片开头提到一次收音机,汤姆想听新闻,被老汤姆阻止,这是第二次提到,暗示狗村人的封闭。“消息不太灵通”,也是影片得以发展下去的内部逻辑之一,狗村村民始终不知道葛瑞丝究竟是谁,这里存在一个信息不对等的问题,这是集体决策出现重大错误的关键因素之一)
警察:“我只听说她很危险,有她的消息最好立刻报警,法律规定的。”(直到最后,也没有人报警,以汤姆为“头脑”的狗村人选择了将葛瑞丝“卖给”黑帮)
警察走后,瞎子表态。
瞎子:“两星期,不可能是她。”
老汤姆说:“没错,但这件事还是很不愉快。”
之后,“微妙的变化产生了。”(即便明知不可能是她,狗村村民对葛瑞丝的态度仍然发生了改变)
汤姆与葛瑞丝谈话:
葛瑞丝谈到自己该走了,被汤姆阻止。
汤姆:“从生意的角度看,你留在狗村的代价变贵了,因为风险增加了,他们不是不要你,而是觉得要加以平衡,要有所交换。”
葛瑞丝:“这好像是黑道的人说的话。”
(这一个回合的对话很重要。汤姆指出风险增加,需要葛瑞丝付出代价保持平衡,葛瑞丝觉得这种理论似曾相识。可见在某种程度上,无论是黑道还是普通公众之间,都在遵从着丛林法则,归根结底,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汤姆:“让你留下来的因素也变强了,到处都有海报,你还能去哪里?”(逃离的难度增加,也是天平失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葛瑞丝:“你建议我该怎么平衡?”
汤姆:“他们想增加你的工时,但我的提议是,你每户人家一天去两次,既显得愿意多付出又不会太累,这样可以防止任何不愉快。”(村民应该是又开了一次会,那么就是第四次集会)
葛瑞丝:“听起来有点奇怪,也很难实行。”
汤姆:“我也有同感,玛莎说她愿意每半点敲钟,让你跟上新行程。”
葛瑞丝:“这样我就可以留下来?”
汤姆:“不,韩森太太还说你应该减薪,只是意思一下,海报说你很危险,她很担心。”
葛瑞丝:“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如果我必须更累,赚钱更少,那就这么办,没问题,我想确定他们不会宁可要我走。”
(葛瑞丝没有提出异议,表现出自身善良及相信人性善的内心品质,但同时也反映出其逆来顺受,不进行及时纠错的性格特点,这里包含有所谓的“傲慢”。)
汤姆:“当然不会。”
葛瑞丝:“你认为这样最好?”
汤姆:“我很肯定。”
葛瑞丝出门,然后又回来了。
葛瑞丝:“汤姆,我要知道一件事:车上那个男人给你的名片,你有拿给别人看吗?”
汤姆:“拜托,我马上就烧掉了。”(名片没有烧掉的后果,是整个狗村最终被烧掉)
葛瑞丝立即道歉:“我居然当着你的面怀疑你。”
互道晚安后,影片中两个人第一次接吻。(来源于葛瑞丝的歉意以及对汤姆的信任及感激)
旁白:葛瑞丝变得更忙碌,但无论大家是否觉得公平,也没有更开心,而是相反。(来源于葛瑞丝工作质量的下降,以及狗村人对葛瑞丝本身评价的下降)
1、葛瑞丝打破玻璃杯,被批评,但提出赔偿时,对方称不会计较;
2、葛瑞丝急着去恰克的苹果园,穿过醋栗从中间的捷径,被批评:
玛金洁:“那不是一条通道。”
葛瑞丝:“但大家都走这里。”
玛金洁:“没错,他们住在这里很久了,你才来了没多久。”
(突出对陌生人的歧视与不信任感)
葛瑞丝:“你是说我不是本地人,就比较不能走?”
玛金洁:“当然不是,我只是觉得你喜欢留在这里,你走吧,没关系。”
(外来人员长期融入当地固定群体的意愿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来平衡)
3、葛瑞丝折断苹果很多的树枝:
恰克:“你为什么不喜欢我?”
葛瑞丝:“为什么这么问?”
恰克:“我一靠近你就躲开。”
葛瑞丝:“我没有。”
恰克:“你有,当我们在修枝时,我不能碰你怎么教你?”
葛瑞丝:“你想亲我。”
恰克:“薇拉不关心苹果,她讨厌果园,我第一次遇见懂苹果的人,是我太开心了。”(薇拉关注的应该只是收成,可见恰克与薇拉的夫妻关系并不融洽。恰克应该是长期缺乏女性理解与安慰的男人)
葛瑞丝:“没关系。”
恰克:“谁说没关系,要是你无法分享我的快乐,你的热情就是假的。”(恰克需要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情感交流,在葛瑞丝身上没有寻求到,他感到失望)
葛瑞丝:“我能啊。”
恰克:“薇拉要我采摘还未成熟的苹果,爱是急不得的,要看出并尊重它们的需求,我以为起码你会懂。”(恰克已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得很清楚了,他需要更高级的情感,而且可以想象,他已经“等待”了很久)
葛瑞丝:“我懂啊。”
恰克:“但我一靠近你就躲开,你为何对我这么反感?”
葛瑞丝:“我没有啊。你别不高兴,抱歉,怀疑你,下次不会了,我保证。”
恰克:“你最好别做这种保证。你避开时,我起了一个念头,令我很惭愧,你一定会恨我。”(恰克起的念头,据他自己说明,是“想去告密”,但实际上,应该是由于情感沟通不畅,退而要求身体亲近,即强奸葛瑞丝的念头。)
葛瑞丝:“我是不可能会恨你的。是什么?我误会你,你生气是应该的。”
恰克:“我想去告密,我想威胁你尊重我。”(开始威胁)
葛瑞丝:“你真的那么在意?真的对吧?你真的很寂寞对不对?没有人能安慰你。我应该求你原谅我,还是朋友吗?”(之后两人握手。葛瑞丝看出了恰克遇到的问题的症结,但显然她无法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雨夜,葛瑞丝累的躺倒,汤姆来访,两人谈话。
葛瑞丝:“大家不需要做的事都好多,杰森老是想让我抱。”
葛瑞丝:“(瞎子)他今天想把手放在我的膝盖上。”
(小男孩杰森与瞎子都对葛瑞丝逐渐进行性侵犯,只是程度与方式的区别)
汤姆试图为他人的行为寻找合理的解释,对葛瑞丝进行安慰。
葛瑞丝:“你什么都看得透。”(这句话汤姆应该很受用,但汤姆恰恰看不透葛瑞丝,这是他的死穴)
汤姆开始强调他对她的爱,对她的渴望。
葛瑞丝:“我就是爱你对我无所求。”(葛瑞丝首次表达出这一观点)
汤姆:“对,渴望会让一切更美好。”(实际效果与这一判断形成鲜明反差)
第六章:狗村露出狰狞的一面。
小男孩杰森故意在课堂捣乱。
杰森:“我可以很坏。”(黑暗的另一面开始显现)
葛瑞丝:“我也想一直抱你,但有别人在就不行。”
杰森:“当一个人想对别人好却做不到,有时被承诺的人会生气。”(杰森强调,这是韩森太太说的。暗示村内成人的世界观对孩子造成的“教育”方面的负面影响)
杰森:“我对别人也很坏,包括小宝宝。”(开始试探葛瑞丝的底线)
葛瑞丝:“他很小,不能反抗。”(影片结尾处,即便“不能反抗”,婴儿也被杀戮,象征着对狗村及人类——至少部分人类——未来的失望与不信任)
杰森要求葛瑞丝打他的屁股,并威胁:
1、如果不打就告诉他的妈妈(薇拉不支持体罚);
2、故意粗暴对待婴儿。
葛瑞丝不得不打杰森屁股,小男孩认为没用力。
杰森:“我要不要去墙角面壁思过?”(打屁股这一段,至少说明三个问题:一是杰森应当是从小就在父亲恰克的巴掌下长大,这一点可以从薇拉对体罚的强烈反对中看出来;二是暴力已经从父辈传递到下一代,这从杰森“我对别人也很坏,包括小宝宝”及故意粗暴对待婴儿上,可以瞥见;三是由于长期挨打,被打屁股这件事已经成就了杰森受虐的习惯,甚至癖好,他要求葛瑞丝打他屁股,应该可以借此获得某种性满足,这与成年男性威胁她并进行性的掠夺无异)
旁白:“她就像伊甸园的禁果挂在枝头,一颗香甜欲滴的苹果。”(暗示葛瑞丝已取代丽丝,变成众人争相尝试摘取的“诱惑的果实”。苹果是伊甸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始诱惑的标的物,在这里特意指出来,意味深长)
警察再次来到狗村调查(第三次)
调查进行中,在恰克家中,恰克开始威胁葛瑞丝。
恰克:“你误导我,害我需要你的尊重。”(归罪于外因)
恰克:“我能强迫果树提早开花,我就能强迫你。”(强调自然进程不足以达到目标时,会借助于粗暴的人工干预。同时也与前面“诱惑的果实”相呼应)
葛瑞丝被推倒时,强调:
葛瑞丝:“我们是朋友。”(呼应众人投票决定葛瑞丝去留时,葛瑞丝感到自己交到了“朋友”。在这里,原本使葛瑞丝感到骄傲的友情受到了玷污甚至摧毁)
葛瑞丝被恰克强奸。
(因为担心被警察发现自己的行踪,葛瑞丝选择了忍辱。在巨大的危险面前,她承受了巨大的侮辱,这是一种可怕的平衡)
旁白:“葛瑞丝再次奇迹式的逃过追捕。”
第七章:葛瑞丝终于无法忍受,她离开狗村,重见天日。
夜晚,房间里,葛瑞丝在汤姆的哀求下告诉他实情,汤姆想去算账,被她阻止。
葛瑞丝:“我不要你去,是我怀有错误的想法和偏见,他并不强。”(葛瑞丝依然归因于自我的错误,这是她善良的一面,同样也是其“傲慢“的一面)
汤姆开始设法让葛瑞丝离开狗镇。
旁白:“夏日接近尾声,榆树街上出现第二群笨松树,在大人小孩的腿间窜动,找寻并不存在的榆树。”(暗示狗村没有真正可以支撑的支柱)
白天,薇拉与丽丝来找葛瑞丝。
薇拉:“你打了杰森。”
葛瑞丝:“他自找的。”
丽丝:“没错,他一直很欠揍,我早就该打他了。”(暗示丽丝也被杰森欺负过)
薇拉:“我不会再让你带他们了,那样对我的孩子太危险了。”(强调“危险”,这与警察提到的危险显然不是一回事,但竟然惊人的彼此印证了)
薇拉:“玛莎看到汤姆一早从她的屋里溜出来。”(实际上两人未发生关系)
丽丝根据这个信息,指责葛瑞丝“乱搞”。
丽丝:“如果你想乱搞,凭你一脸纯洁一定能如鱼得水。”(在特殊情境下,善良也构成一种犯罪的前提、条件及便利手段)
葛瑞丝:“我不想乱搞。”
丽丝:“是吗?谁都看见你牵他的手,那不是调情吗?”(丽丝是在妒忌葛瑞丝的引诱者身份,实际上她在影片开始时也在与汤姆调情)
葛瑞丝:“是,也许我是在调情。”
丽丝扭头走开。
旁白:“第二天,气候变了,雾气从山上席卷而下。尽管看不到日落,麦凯还是要她陪他坐着。之前只是轻轻碰触,现在是一只手稳稳的摆在腿上。”(又气候的变化衬托出村民对葛瑞丝态度的变化。瞎子做出得寸进尺的性骚扰行为)
葛瑞丝多次被恰克在苹果园强奸。(葛瑞丝一直忍辱负重,没有揭露他的罪行,这虽然有自保的成分,但也是一种“傲慢”的体现)
葛瑞丝薪水不再进袋,汤姆买下最后两个小瓷人。(薪水已经被撤销,说明天平越来越倾斜。至于小瓷人,之前葛瑞丝用薪水买了五个,汤姆给她凑齐,七个小瓷人对应薇拉的七个孩子)
夜晚,薇拉与丽丝、玛莎一同前来找葛瑞丝谈话。
玛莎向薇拉举报,看见葛瑞丝与恰克在苹果园“乱搞”。
薇拉:“他说你已经求欢好几次,他一直没说是怕我难过。”(恰克用相反的叙述来为自己开脱,薇拉对恰克的说法没有产生怀疑)
薇拉边说边推搡葛瑞丝。
薇拉:“他很沉默、很粗野,但他其实很忠诚、很善良。”
薇拉:“你对我丈夫有什么企图?”
葛瑞丝:“我对他或任何人都没有企图。”
丽丝:“那你和汤姆牵手呢?”
葛瑞丝:“那个不同,我喜欢汤姆。”
薇拉:“但是你不喜欢恰克。”(指在不喜欢他的前提下勾引他,更是错上加错)
薇拉:“我相信教育的力量。”(围绕着教育,在薇拉家发生了不少事情)
薇拉拿起小瓷人。
薇拉:“我相信砸碎它们还比较不罪过。”
葛瑞丝此时已被丽丝、玛莎限制行动。
葛瑞丝:“薇拉,我不是教你的孩子……”
薇拉:“什么?”
葛瑞丝:“我教他们禁欲主义。他们终于懂了,你当时好开心。”(体现葛瑞丝限制欲望的一面,也是她对自己的辩白)
薇拉:“好吧,那我就厚道一点,我先砸其中两个,要是你能处之淡然不掉泪,我就住手,听懂了吗?”(伏笔)
旁白:“葛瑞丝有太多压抑情绪的经验,绝不会认为情绪难以控制,但是当小瓷人摔在地上,碎裂的仿佛是真人,小瓷人是狗村和她相遇的产物,它们证明不论如何她的苦难都有成果,葛瑞丝受不了了,长大成人后,她头一次落泪。”
(这一段剧情非常重要,根据前情,即便被多次强奸,葛瑞丝也没有落泪,但是小瓷人被砸碎,一个在薇拉看来“比较不罪过”的行为,反倒令她落泪。这主要是因为哪怕是被强奸,也是“苦难”的组成部分,而小瓷人是作为“苦难的成果”存在的,具备重大象征意义。因此,小瓷人的破裂,等于无形中消灭了她可以寄托苦楚的唯一有形的东西,这令她无法“压抑情绪”,导致“头一次落泪”)
(另外,这里有个BUG,葛瑞丝的衣服先是扣上的,中途突然敞开,后来又扣上,之后又敞开……)
当晚,葛瑞丝找汤姆,表示准备离开狗村。
两人一致认为,要离开狗村就要找到“第三人”,开货运的班是最佳人选,但要付钱,他们没那么多钱。
汤姆提出向他父亲“借”。
汤姆:“他的药柜里有一堆钱。”(伏笔)
葛瑞丝:“跟你爸说我会还。”
汤姆:“当然。”
葛瑞丝:“谢谢你,你总是在拯救我。”(两人接吻)
葛瑞丝:“你居然肯一直陪着我。”
(在众人纷纷转变对葛瑞丝的态度时,汤姆仍然站在她的一旁,这令葛瑞丝很感动。但实际上这主要是因为:一是汤姆需要继续“阐述”,二是葛瑞丝没有危害到汤姆,三是汤姆在葛瑞丝身上也没有获取到“应得的利益”)
第二天葛瑞丝找班。
班:“我不想靠别人的不幸获利。”(这句是反讽)
旁白:“其实要他跑一趟鬼门关都行,他并不太在意犯法的问题。”
(这句也是伏笔)
这时奥莉薇亚女佣来找葛瑞丝,早已不是最初温和作风,态度已经很差。
奥莉薇亚:“要是我也这样,我会挨鞭子,动作快。”(然后真抽她一鞭子,可见即便是常年帮佣的人,一旦转换了身份,同样会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帮佣的人)
奥莉薇亚“裘恩快尿崩了,你明知她不会用尿壶,欺负她行动不便是不对的。”
(这句也是反讽)
逃亡的前一晚,汤姆“采用了比较委婉的方式”(这是他与其他男人的区别)
汤姆:“播种要看时机,冬天不能播种。”(暗示想与她发生关系,汤姆确实一直在“看时机”)
葛瑞丝:“没错,但是我爱你,你也爱我,我们会在爱与自由中重逢。”(强调“爱与自由”,这是葛瑞丝在狗村以及狗村之外的世界里欠缺的东西)
汤姆:“我不该感到羞耻吧?”
葛瑞丝:“我们互相渴望是很美好的,但目前的情势不对。”
旁白:“第二天早晨,葛瑞丝想溜去找班,全村的人似乎都同时起床了。”
1、薇拉:“别以为打小孩,就可以不必替我工作,你还是来,我们会让你没办法伤害别人。”
2、丽丝:“班今天运苹果,不必装货,但你还是得工作,爸要你重新打包,看能不能空出一个木箱。它在你眼中或许不值钱,但这里是狗村,我们并不富裕,要是你的手发红,我知道你可以擦什么。”(指前文擦芦荟的建议,这里是报复性语言)
3、玛莎:“楼梯口的石板又得洗了,尘土从门底下吹进来卡住了门。”
4、恰克:“你上哪儿去了,采收期是最神圣的,这可是你的口吻。”
旁白:“狗村有很多不需要做的事,以后它的村民就得自己做了。”(以上村民提出的统统是“不需要做的事”,但由于天平的倾斜,变成了葛瑞丝必须做的事情)
葛瑞丝准备逃亡,班要求先拿钱。
班:“货运业就是这样,一旦出车,就没有议价空间了。”(伏笔,暗指出车后葛瑞丝没有议价的空间,只能接受被强奸的事实)
葛瑞丝躺在货车后部的货斗里,在苹果的包围中。
(这是全片的海报图片,暗喻葛瑞丝就是一个在封闭环境中的“苹果”,不知随命运的车轮驶向何方)
班停车,谎称前方有很多警察,要求葛瑞丝付钱,葛瑞丝称已付过钱了。
班:“但运送危险物品比较贵。”(再次强调葛瑞丝是“危险物品”)
班:“职业偷渡者随时都可以收钱。”
班:“你曾经说我的生活乐趣不多,你知道我会去找萝拉小姐,你让我了解我不必感到羞耻,我今晚就打算要去,去了当然要花钱,没有运送危险物品加成那么贵,但是要花钱。”
班:“我不是针对你,我只是,我得收该收的费用,我别无选择,我不能强行闯关。”(不能“强行闯关”却可以强奸葛瑞丝,反映了逻辑的荒谬性。同时,这句话是谎言,因为前情交代,班并不在意违法。而“不是针对你”,体现了将葛瑞丝视为某种物品,而不是有独立人格的人)
班:“我们停在乔治城教堂外的广场,你最好压低声音,我并不得意,你可别这么想。”(这段剧情设计在教堂外的广场,颇有讽刺意味)
班在货车上强奸了葛瑞丝。
(班的行为很彻底地诠释了葛瑞丝与狗村村民保持某种平衡的“交易”性质。至此,恰克与班均强奸了葛瑞丝,瞎子猥亵她,杰森用孩童的方式对她进行了性骚扰。而女性村民则一方面认定葛瑞丝是“引诱者”,一方面不断加大对她的无偿劳动剥削。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天平失衡,村民人性中的恶渐渐浮出水面,愈发放大)
旁白:“葛瑞丝在旅途上睡着了,她能立刻忘掉任何不愉快,上帝赐予她天赋让她向前看,只向前看。”(坚忍应是葛瑞丝从小锻造出来的性格,也是她之所以一直在狗村没有崩溃的逻辑支撑之一)
当天夜里,车终于停了,葛瑞丝醒来。
旁白:“然后她听到狗叫声。”
葛瑞丝绝望的发现自己又回到了狗村。
(这一幕不仅仅是葛瑞丝,令观者也非常绝望。狗叫再次出现,然而所有的事情都与原先不同了)
班:“我们昨晚在教会开会(剧情中,应为第五次集会),大家说你可能会想逃,当我发现你躲在我的卡车上,我只能把你载回狗村,干货运业要大公无私。”
葛瑞丝在车上望向远处的汤姆,汤姆背对大家,没有说话。
众人开始准备锁住葛瑞丝的器具,此时汤姆回到了房间,没有阻止,而是选择躲了起来。
旁白:“更糟的是前一晚大家在开会时,狗村发生史上首宗窃案,老汤姆的药柜少了一大笔钱,葛瑞丝立刻受到怀疑,她一直计划逃走,需要盘缠。面对新的指控葛瑞丝选择沉默。”(在此之前,村民怀疑葛瑞丝是“引诱者”、“通缉犯”,这次又增加了“窃贼”这一指控。葛瑞丝作为外来者的整体道德评价无限降低,而她又始终没有选择纠正这一倾向,导致悲剧的升级。值得注意的是,村民认为葛瑞丝“一直计划逃走”,而他们之前是不想收留她的,这一点证明村民已经习惯于剥削葛瑞丝,甚至认为她理所当然应该为他们提供无偿劳力服务乃至发泄性欲的出口。此次“一直计划逃走”被证实,这一行为引起村民的愤怒,加上新的指控,葛瑞丝终于被村民彻底当作“狗”来对待和使用)
葛瑞丝沦为“狗”,她被锁住,分别使用了以下物品:
1、沉重的转轮(来自旧工厂,作用:限制移动速度);
2、铁链(来自醋栗从,作用:连接转轮和项圈);
3、狗项圈(来自狗窝,作用:锁住颈部);
4、铃铛(来自商店,作用:移动时能够发出声音,提示他人“狗”在移动,类似“狗铃铛”)。
在葛瑞丝的辅导下工程技术大为提升的比尔“首次设计提供了防逃亡装置。”
老汤姆:“葛瑞丝,我们也不喜欢这样,但我们不得不保护我们的社区。”(找出行为的逻辑:“保护社区”,实际上背后的逻辑是“维护共同利益,哪怕是不当的利益”)
第八章:村民参加大会听取真相,汤姆愤而离席后又回来。
汤姆与葛瑞丝交谈,承认“钱是葛瑞丝偷的”的说法是他讲给村民们的。(葛瑞丝被抓回来并被锁起来的原因之一就是怀疑她是小偷)
汤姆:“他们原本怀疑我,但我说是你,只有你在使用药柜。”(之前葛瑞丝一直在照料老汤姆医生的身体,所以使用药柜也是之前的一个伏笔)
葛瑞丝:“为什么?”
汤姆:“因为我得替你动脑筋,如果还想帮你逃走,我们的关系就不能曝光,不能让他们知道我在帮你,推给你,我们现在才能见面。”(汤姆的特点在于“阐述”,动脑筋也是阐述的一部分。然而在这里他放任了悲剧的发生,并没有阻止村民的集体暴行,甚至是推动了这一暴行。如果汤姆承认钱是他拿的,事情可能会有回旋的余地,但是他选择推到葛瑞丝身上,这体现了他的一个原则:不能危害到自己的利益)
葛瑞丝:“汤姆,你别消失,我需要你。”(汤姆是葛瑞丝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葛瑞丝讲出这句话,应该是感觉到汤姆可能会离她而去)
旁白:“秋天来临,树木叶落,支撑葛瑞丝的不是尊严,而是动物面对危难的恍惚状态,身体机械式的反应,迟缓僵硬,没有太多痛苦的感觉,就像病人消极的受病魔支配。”(季节的变换也衬托出葛瑞丝的处境,由于遭遇的事情太过可怕,她没有也没办法选择抗争,而是以逆来顺受为主)
瞎子的手已经直接伸向葛瑞丝的大腿内侧,构成对她的猥亵。
旁白:“自从薇拉收到证据,证明是恰克逼葛瑞丝就范,她变得更恶劣了。”(即使知道真相,也选择以更恶劣的方式对待葛瑞丝——也可能包括对待恰克。体现了群体利益不容破坏,以及双重标准的处理问题方法。另外,证据可能仍然来源于玛莎)
旁白:“就算葛瑞丝有朋友,也如树叶般飘零了。”(“朋友”已全部丧失)
旁白:“现在男性村民晚上都会前来,满足他们的性需求。”(此处镜头显示的男性村民是比尔)
旁白:“这个时候孩子们就会去敲钟,令玛莎十分不解。”(玛莎在某种程度上讲,一直处于游离状态)
旁白:“自从上了铁链,大家都方便多了。”(孩子坐在转轮上,葛瑞丝拖着他们走,出现类似狗拉爬犁的场面)
旁白:“上床的事不必再偷偷摸摸,因为那样根本不算性行为,他们觉得,这样很像乡下人拿母牛泄欲,不过也仅止于此。”(自从戴上锁链,葛瑞丝已经丧失了人格,沦为动物。由于对动物不必负责,也不会有羞耻心,因此男性村民统统使用她的身体发泄性欲,这是一种人人都想分一杯羹的“无责任侵占行为”。似乎无关道德,实质上是道德沦丧的体现。另外,此处镜头显示的男性村民是韩森)
旁白:“汤姆都看在眼里,他很痛苦,性的部分尤其是一大打击,但他还是努力支持她,就像蜘蛛在风中,被自己的蛛网缠住。”(汤姆陷入逻辑困境:因为他是以“拯救者”的身份出现,所以不大可能立即与男性村民同流合污,但他也想占有葛瑞丝的肉体,这就是悖论,即所谓:“被自己的蛛网缠住”)
夜晚,汤姆与葛瑞丝对话。
汤姆:“我怎么做都是错的,我找不到我要的答案。”
葛瑞丝:“你会想到的,你很聪明。”
汤姆:“我们刺激了他们。”
葛瑞丝:“我并不担心。”
汤姆:“现在我们该刺激自己了。”
葛瑞丝:“什么意思?”
汤姆:“意思是对他们表示信任,一切始于集会,就以集会结束,你说他们听,他们无法拒绝。”(汤姆再次提出以集会来解决问题)
葛瑞丝:“我要说什么?”
汤姆:“说出一切。”(“阐述”的方法)
葛瑞丝:“一切?”
汤姆:“对,说出真相,他们每个人的真面目。”(类似于指出皇帝未穿衣服的孩童的行为,点破伪装,指出真相)
葛瑞丝:“他们不会想听的。”
汤姆:“我知道,就像小孩子不想吃药,他们会完全看出这是为他们好,别怀有恨意,别提出指责,你一定做得到,他们会明白这份误解与不公,唯一的受害者是你,从而跨出原谅的一小步。”(第一次明确提出葛瑞丝是受害者,但受害者反倒要努力取得“原谅”)
葛瑞丝:“你想得很辛苦,这个计划一定很棒。”(葛瑞丝有气无力)
再次集会(第六次集会,全体村民在场,包括孩子们)
旁白:“要是村民们有意原谅她,就掩饰得太好了。汤姆费尽力气把他们找来,他们的良心仿佛磨过的玻璃,因为易碎而越埋越深,很难加以诉求,但一个人去,其他人就会跟,免得有人在背后放话。汤姆为葛瑞丝安排妥当,接着就看她了,她开始开口,当葛瑞丝在教会里娓娓道来,第一场早秋的风雪来临了,雪花降在老旧房舍上,仿佛这只是个普通的古城,它们在苹果树的枝芽上飞舞,幸好苹果都已收成,并运去卖了个令人失望的价钱。葛瑞丝叙述非常清晰,没有修饰也毫无保留,她一说完,雪突然停了,只留下一床最精致洁白的毯子。”
葛瑞丝走出教会。
旁白:“雪下早了,也许太早了,和解无望了吗?汤姆担心的看着大家。”
(村民来参加集会,是群体效应的体现,不是真要来解决问题,而是不来的话会落单。雪的出现,暗喻狗村内存在着试图掩饰一切真相的集体无意识)
村民反应:
1、薇拉:“(咬紧牙关,首先发言)谎话,全是谎话。”
2、老汤姆:“没错,这跟我的观察有出入,我可是医生,我知道我没有病。”
3、丽丝:“汤姆,你有什么话要说?你该表明立场了,你到底帮谁?”
4、恰克:“丽丝说得对,我们太纵容他了。”
5、瞎子:“连我都很难为她说话,我相信你不是故意助纣为虐,她到处散布痛苦和麻烦,她得走,我们要怎么甩掉她?”
(丽丝:“没错。”)
(老汤姆:“我同意,是你带她来的,你得设法送她走。”)
6、玛金洁:“不能让她散播不实谣言。”
(村民的发言很有代表性,薇拉第一个发言,完全否认,奠定了群体意识基调。老汤姆表示赞同,强调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权威性。丽丝未评价葛瑞丝讲述的事情,而是把矛盾集中在汤姆的立场上。恰克随即附和,认为村民对汤姆太纵容。瞎子考虑的是如何赶走她,丽丝和老汤姆立即表示同意。老汤姆提出,汤姆应该“从头管到尾”,既然带她来,就得送她走。玛金洁再次强调了葛瑞丝的发言是谣言。这一段,讨论逐层递进:一是否认,认定她在说谎;二是质疑群体内的汤姆的立场;三是研究怎么赶走散布痛苦、麻烦、谣言的葛瑞丝。换句话说,一是葛瑞丝并不属于群体,所以她是错的;二是作为群体内一员的汤姆破坏了群体共识,所以要拉他回到群体;三是作为本来就在群体外的葛瑞丝,应该被剔除出这个群体。整个讨论过程中,没有任何人进行自我反省,维护的只是群体利益,而群体利益,正是他们各自个人利益的反应,这里可以与关于铲雪的讨论进行比较)
汤姆:“我请你们用心去听,你们却只想辩解。抱歉,我实在大受打击,我的朋友们竟然都这么野蛮。”(汤姆确实深受打击,但主要是因为他的“阐述”无效造成的打击,而且他也没有明确表明态度,回避了“你到底帮谁”的问题)
汤姆愤而离席,回到葛瑞丝身边,葛瑞丝躺在床上,汤姆进门,低头跪在床头,显示出明显的挫败感。
葛瑞丝:“你的计划不太成功对吧?再想就好了。”
汤姆:“不,我再也不想了,他们要我表明立场,以今天来说并不难,我爱你,你或许比较坚强,但是我们有共同的理想。”(实际上汤姆并没有在集会上明确表明立场)
葛瑞丝:“你累坏了,躺下来。”
汤姆亲吻葛瑞丝。
汤姆:“我做出选择,我选择了你,我们等待已久的时刻终于来临。”(汤姆认为时机成熟了)
汤姆开始脱外衣。
汤姆:“我们摆脱狗村了。”(此举表明汤姆放弃为葛瑞丝继续努力,汤姆关注的是如何合理地占有葛瑞丝)
葛瑞丝:“没错,现在要做爱很容易,要是他们杀了我们就更浪漫了。”
汤姆:“我也有同感,我爱你。”
葛瑞丝:“那样会很美,但是……对我们的爱而言是错的,我们应该自由的结合。”(再次强调自由,而不是在某种威胁下)
说到这里,汤姆停止了激情的举动。汤姆爬了起来。
汤姆:“葛瑞丝,你真冷酷。”
葛瑞丝也爬了起来。
汤姆:“我刚为了你放弃我认识的人们,你不能稍稍妥协来安慰我吗?只有我还不曾占有过你,我们才是相爱的一对。”(汤姆的表情狰狞,真实的想法已经昭然若揭)
葛瑞丝:“亲爱的汤姆,你当然可以占有我。跟别人一样威胁我吧,说你要报警,要告密,我保证,你绝对能为所欲为。我相信你,也许你不相信自己,也许你跟别人一样逼我就范,所以这才这么不高兴。”(葛瑞丝点中汤姆的死穴)
汤姆:“我一心只想帮你。”(强调自己与其他人的区别)
葛瑞丝:“我在问你怕不怕自己还有人性?”(强调“人性”,这是狗村目前普遍欠缺的内容,葛瑞丝问她“怕不怕”,是因为在这个情境下,放弃人性很容易,保持人性却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汤姆:“不怕,一点也不怕。”
葛瑞丝:“那就好,让一切顺其自然吧。自我怀疑不是罪,但相信自己是最好的。”
葛瑞丝向汤姆敞开怀抱,汤姆则选择离开。
汤姆:“我睡不着,我出去一下好了,去走走什么的,好冷静一下。走在雪地上,听风声穿越树林从山谷吹上来,你就睡吧,你睡,我马上回来。”
汤姆再次来到长椅子上思考。
旁白:“这番话当然是骗人的,最能认清理想和现实的人是他(理想状态是一切向好的方向发展,葛瑞丝与他共沐爱河,但如今理想状态不存在了,那么就迅速退回到现实状态中做出选择),毕竟这是他的工作,道德问题是他的领域,认为他会怀疑自己的纯洁,就是瞧不起他。汤姆很生气,而且他发现了原因,不是因为他被污蔑,而是因为葛瑞丝说对了,被视破的不快令他感到生气。(对应前面汤姆提到的,他能看穿丽丝,这样才有肉欲)这位哲学家大受打击,他很实际的想到疑虑,既然存在,就可能滋长,甚至可能危害到他的道德使命。汤姆停住脚步,作家生涯受威胁令他不寒而栗,他马上就同意这个风险太大了,葛瑞丝危害到狗村也危害到他,汤姆不喜欢这样,他很有气魄的展开行动。”(当被识破后,“道德”骤然间丧失意义,汤姆感到自己也被“危害”了,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葛瑞丝,维护自己及群体的利益)
汤姆回到集会上。
旁白:“幸好汤姆对未来的职业既认真也够实际,他适度注重真诚和理想,但又不至于‘感情用事’(与前面“最能认清理想与现实的人是他”相呼应),扔掉一个对汤姆很重要,他未来的读者也能受惠,能写成三部曲的文件,是他绝不会做的蠢事。虽然他必须承认,在脆弱时,他可能会说他会。”(暗指扔掉作为“一个礼物”出现的,可以作为“文件”使用的葛瑞丝。)
倒叙,旁白:“那晚回到教会之前,汤姆打开一个之前开过的抽屉,那个黑道老大给的名片还在。”(这段有打开潘多拉魔盒的意味,汤姆一直对葛瑞丝有所保留,最终在被识破内心,甚至威胁到“写作生涯”之后,他做出了给黑老大打电话告密的选择。他没有给警察打电话报警,而是选择黑帮,意味着黑帮给出比白道更多的悬赏金额,这里汤姆可以最后一次利用葛瑞丝,榨取最后的价值。同时,打黑帮电话,意味着汤姆已经宣布“扔掉”葛瑞丝,意味着葛瑞丝完全可能直接被处死,在这里汤姆做出了所有人中,最错误、最可怕、最邪恶的选择。)
影片再次出现俯视全景,上帝视角,暗示着一切即将结束。
旁白:“第二天,秋高气爽,雪早已融光,久违的打椿机噪音再度响起,不知是不是在为监狱打椿。葛瑞丝从沉沉睡梦中醒来,感到很迷惑,墙上透入的阳光显示快中午了。‘灰暗的时刻’,麦凯这样称呼狗村的正午。(阳光最充足的时刻,对于瞎子,即为灰暗时刻。此为暗喻、反衬,此时的葛瑞丝已被狗村的所有人抛弃)他有很多见解和癖好,有很多葛瑞丝宁可不知道(暗指被猥亵)。”
旁白:“为什么没人来叫她?没有人狂敲她的门?没有小孩往床和窗玻璃扔泥巴?然后她想起来了,她想起前晚的聚会,更加迷惑,为何她还没受到责罚,甚至被杀?狗村不太可能克制它的愤怒,还是会议有了好的结果?”
人们都对葛瑞丝异常客气,葛瑞丝去敲门找汤姆,汤姆把她带到矿坑前谈话,“带来好消息。”
葛瑞丝质疑:“你怎么不回来告诉我?(指好消息)”
汤姆:“这里的人总是令我吃惊,我搞不好得修正我的理论,我最讨厌见风转舵了。”
汤姆:“昨晚当我……回去看到你睡得很甜,我突然有了灵感。我写下一个故事的第一章,讲一个小镇,你猜灵感哪里来,但我还没想到镇名。”
葛瑞丝:“就叫狗村吧。”
汤姆:“不行,一定要很通俗,很多作家犯这个错误。”(这句话的寓意是,狗村这个看上去非常通俗的名字,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通俗”)
汤姆:“你要我念给你听吗?爱情的部分灵感是你。”
葛瑞丝:“我拒绝的话你会生气吗?”
汤姆:“不会。”
葛瑞丝:“如果真的可以休息一天,我想独处。”
汤姆:“不会,怀疑自己的爱才会互相伤害,你改天再看,找个地方看看远山,我书里的女孩就是这样。”
葛瑞丝:“待会见。”
汤姆:“再见,好消息。”
(汤姆比划双拳,表示胜利,但是完全看不出他有任何与胜利有关的兴奋、激动、欣喜的情感变化)
葛瑞丝表情疑惑,主要因为三个方面:
1、狗村村民表现太过异常;
2、汤姆表现不正常,对待她突然变得冷漠,谈的话题离题万里,未及时告诉她“好消息”,没有真正的“解脱感”;
3、葛瑞丝的锁链并未被摘除,只是可以休息一下而已。
旁白:“葛瑞丝明智的往好的方面去想,打算平静的洗个澡,洗洗衣服,不知为何,她确定汤姆书中的角色都不会这么做。”(最常规的行为却给人以不会发生的感觉,凸显出不正常的氛围)
旁白:“然后狗村就这样等着,连风都静止,留下陌生的平静,仿佛整个村子被罩住,有一种等待访客特有的肃静。”
旁白:“放假两天后,葛瑞丝重新上工,但静默还是存在,甚至增强了。直到第五天,它膨胀成一股奇怪的情绪,突然间村民们都跑出来,他们问电话是否还是不通,班那天早上是否得掉头回来,因为有大树挡住去路。他们不是在担心,说担心并不正确,然后汤姆看到车队了。”
(在村民心中,葛瑞丝已经被判了死刑,大家只是在等待最终执行的那一刻)
一个细节:葛瑞丝被奥莉薇亚支开,葛瑞丝向裘恩问好,裘恩让她收声,仿佛在专注地倾听着什么。
旁白:“葛瑞丝动手换裘恩的床单,突然感到这一切都是白费,她不假思索的说道——”
葛瑞丝:“没有人会睡在这里。”
旁白:“她的声音并不大,但她还是被这句话吓了一跳,这句不详的话是哪来的?”
(这是一个暗示,狗村即将遭到毁灭)
旁白:“夜色降临,葛瑞丝收工返家,俯瞰山谷的人们总算放弃,因为天色已晚,他们失望的走在榆树街上。”
户外,葛瑞丝与汤姆对话。
葛瑞丝:“我们最近很少见面。”
汤姆:“我知道,我忙着写小说。”
葛瑞丝:“可以问你一件事吗?”
汤姆:“可以啊。”
葛瑞丝:“你没法扔掉对吧?那张名片,你舍不得扔掉。我说过那个人很危险,这么做太蠢了。”
葛瑞丝说完走开。
(汤姆退回到最初葛瑞丝没有出现时的状态:忙着写小说。葛瑞丝已经看穿汤姆的手段,并做出了警告)
旁白:“不管蠢不蠢,汤姆立刻积极建议将她锁起来(汤姆再次召集集会,并在集会上提出。这是第七次集会)。如果那些车辆真的代表汤姆五天前代表全村照着名片打的电话,终于得到回应,葛瑞丝又要从他们生活中消失,把她锁住看起来会更像样。”(已经无需任何掩饰,要做的只是如何让黑帮更满意)
旁白:“杰森来锁门时(小男孩已经深度参与其中,证明下一代同样令人失望),葛瑞丝躺在床上,葛瑞丝听到转锁的声音,但她一心都在思考大半年来她一直在逃避的事。”(指重新面对黑老大——她的父亲)
第九章:狗村久等的人终于出现,电影结束。
黑老大车队驶来。
旁白:“汤姆安排代表团进行接待,狗村或许人迹罕至,却依旧好客。”(汤姆是除掉葛瑞丝的核心人物。“好客”是反讽)
汤姆:“欢迎各位,欢迎,本村悉听尊便。我没有城市之钥,只有小钥匙。”
打手:“她人呢?”
汤姆:“被这把钥匙锁着。”
打手:“她人呢?”
黑帮打手拉住汤姆衣领,显示出愤怒。
汤姆边走边说:“关于那个声音,那是新监狱在打椿,请问全国犯罪率真的上扬了吗?也许人们说别人犯法,是嫉妒他们成功,你认为呢?”(汤姆故作镇定,这段看似轻松的话,暗指自己的行为虽然“不合法”,但自己“成功了”。)
打手未予理会。
汤姆:“也许你没意见,我来开门。”(此时钥匙不慎掉到地上,衬托出汤姆内心慌张)
汤姆:“抱歉。”
门被打开。
汤姆:“Voila,法国人会这么说。”(根据读音,猜测那个法语词汇可能是“Voila”大概是表示“你看怎么样?”、“看,不错吧?”之类的意思)
打手看到葛瑞丝被锁在床上。
打手怒问:“这是什么?这是谁干的?”
汤姆:“比尔,快举手。”(关键时刻,汤姆立刻就把比尔供出来了)
一个细节:比尔被打手掐着脖子带走,他的父亲韩森面露焦虑神情,汤姆假惺惺地轻抚韩森的胸口表示安慰。
比尔已吓瘫,汤姆试图解释。
汤姆:“这样我们比较有安全感,你们比较习惯应付她这种人。”
葛瑞丝被解除锁链,比尔被黑帮打手如同踢狗那样踢开。
汤姆:“我们帮助别人从不接受酬谢,除非那样你们会比较舒坦。”(话锋一转,汤姆还在想着“酬谢”)
打手用枪指向汤姆。
打手:“闭上你的嘴。”
汤姆下意识地举起双手。
汤姆:“没问题。”
打手解开葛瑞丝脖子上的狗项圈,葛瑞丝得救。
旁白:“葛瑞丝并非高级汽车专家,但车子一转上来,她就听出来了。在葛瑞丝的记忆中,凯迪拉克355C的声音和一个比较粗糙的声音相连,就是冲着她来的枪声。”
黑老大出现,葛瑞丝上车,但在车门前略作停留。打手轻推葛瑞丝,葛瑞丝表示反感。
葛瑞丝:“别推我。”
车内对话(第一次)
葛瑞丝:“你对我们开枪前还得找理由,这倒稀奇,搞不好是软弱,爸,我真失望。”(终于解开黑老大与葛瑞丝的关系。此时葛瑞丝认为她的父亲存在杀掉她的可能)
黑老大:“我不会对谁开枪。”
葛瑞丝:“你之前就对我开枪。”
黑老大:“对,对不起,我很后悔,你跑走了,但对你开枪无济于事,当然啦,你太固执了。”(前面提到,汤姆听到枪声时,枪声很快就消失了,可见这只是警告的枪声。黑老大提出葛瑞丝的问题:“固执”)
葛瑞丝:“你不杀我,那你来干嘛?”
黑老大:“上次聊到你讨厌我哪些缺点,还没有聊完,你就跑了。我也应该说出我讨厌你的缺点。”
葛瑞丝:“这是交谈的基本礼貌,你为了这个跑来?你还说我固执,你不是要逼我回去跟你堕落?”(葛瑞丝认为黑帮生活是“堕落”)
黑老大:“能逼我会逼,但我逼不了你,我随时欢迎你回来当我的女儿,我甚至会和你分享权力和责任,虽然你不在意。”(黑老大的话表示他不会放弃他的女儿,同时说明了葛瑞丝对黑帮的“权利和责任”并不认可)
葛瑞丝:“是什么?你讨厌我什么缺点?”
黑老大:“就是你激怒我的字眼,你说我傲慢。”(指出极其关键的问题:傲慢)
葛瑞丝:“因为你视掠夺为天经地义。”(葛瑞丝对无条件的掠夺表示出强烈的反对)
黑老大:“我就是讨厌你这点,你才傲慢。”
葛瑞丝:“你跑来说这个?批评别人的不是我,是你。”
老大冷笑,伸出食指表示强调。
黑老大:“你不批评,因为你同情他们贫困的童年,不见得是谋杀的谋杀,对吧?要怪只能怪情势,你说强暴犯和杀人犯是受害者,我说他们猪狗不如(英文原文:dogs),想要不让狗吃屎,就得揍他们。”(黑老大指出,葛瑞丝对狗村村民充满同情,而这种同情构成了对村民过多的谅解。黑老大认为,对于错误的行为,需要用暴力或者强权来进行教育、纠正、惩罚)
葛瑞丝:“狗只能遵从天性,为何不该原谅他们?”(葛瑞丝的声音、声调提高,显示出很激动,她仍然在强烈要求原谅狗村村民们,她认为狗村村民的行为来源于“天性”)
黑老大:“狗可以学会很多事,但每次都原谅它们就不行了。”
葛瑞丝轻轻摇头,略带蔑笑,表示不同意他的观点。黑老大叹息,交谈暂时停顿几秒。
葛瑞丝:“我原谅别人,所以我傲慢?”
黑老大:“天哪,你的口气真纡尊降贵(指地位高的人降低身份,做本不应自己做的事),你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此时葛瑞丝很小声的sayno)认为没有人……听我说(黑老大很激动),没有人能达到你的道德水准,所以你不要求他们,还有什么比这样更傲慢?你,我亲爱的孩子,你绝不会以相同的理由原谅自己。”
(黑老大指出,葛瑞丝在道德标准上,对自己与对他人不一致,指出她认为自己道德水准高,所以遇到小的问题就应该得到惩罚,而他人道德水准没那么高,所以哪怕遇到很大的问题也要去原谅,这是一种巨大的傲慢)
葛瑞丝:“我为什么不该慈悲为怀?Why?”
黑老大:“有时间慈悲为怀时,当然应该慈悲为怀,但你的标准要一致,这才公平。你有错应该受罚,他们也一样。”
葛瑞丝:“他们是人。”
黑老大:“人类不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然要,但你不给他们机会,这是极端的傲慢。(黑老大指出,由于葛瑞丝的过多的谅解,他人丧失了纠错的可能,导致他人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是用神的标准要求自己,这是极端的傲慢)我爱你,我爱你,我非常爱你,但我没见过比你更傲慢的人(黑老大情绪极其激动)。而你还说我傲慢。”(交谈再次暂时停顿几秒)
黑老大:“我无话可说了。”
葛瑞丝:“你傲慢,我傲慢,你说完了,可以走了。”
黑老大:“我女儿不陪我走?”
(一个细节:葛瑞丝眼圈红了)
黑老大追问:“你不陪我走?”
葛瑞丝用鼻子轻轻发出“嗯”的音,表示不走。
葛瑞丝:“没错。”
停一下之后,葛瑞丝:“没错。”(再次加强肯定)
黑老大:“都听你的,葛瑞丝,听说你在这里有麻烦。”
葛瑞丝:“不,家里才最麻烦。”(葛瑞丝认为比起过多的谅解,强权暴力解决问题才是更大的问题)
黑老大:“我让你考虑一下,也许你会改变心意。”(此时葛瑞丝还在摇头)
葛瑞丝:“我不会。”
黑老大:“乖女儿,权利没那么不好,我敢说,你一定能找到你的运用方式。去走一走想一下。”(“权利的运用方式”是一个关键的概念,这个课题葛瑞丝是否能做好呢?)
葛瑞丝:“住在这里的人,即使环境艰苦,还是很努力。”
黑老大:“你说是就是,但他们真够努力吗?”(葛瑞丝再次摇头,同时闭眼。“努力”在这里,应该不仅仅指是否足够努力生活,还可能包括是否努力提升自身道德水平,也可能是指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等等)
黑老大追问:“他们爱你吗?”(这是一个要害问题)
葛瑞丝下车。
旁白:“葛瑞丝早就想了很久,她知道要是她没有立刻被枪杀,她父亲就会提议要她回去,当他和他的帮众的共犯。她不需要散步重新考虑答案,虽然她以前认识的人,与她在狗村遇见的人,差异并没有那么大。葛瑞丝看着夜色里脆弱的醋栗,令人安心的是,只要你善待它们,到了春天它们还是会在,夏天又会冒出数量惊人的果实,做成派加上肉桂会很美味。”
(葛瑞丝没有意识到,如果她继续留在狗村,实际上她已经成为了狗村村民的共犯。醋栗的例子,可以构成一种对比)
旁白:“葛瑞丝看着窗后那么惊恐的脸,为自己造成恐惧感到羞愧,她怎能为他们的软弱恨他们?要是她也是这里的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