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丁
经过前后六年的编辑,江西美术出版社和故宫出版社联合打造的四十卷《故宫博物院藏清内府抄本合编<石渠宝笈>(精选配图版)》业已印刷完毕,进入最后的装订环节,即将在甲午年末和广大的读者见面了!几年来,时有热心读者关注本书的出版进度,我想,他们期盼已久的心现在也应该落实了。
样书效果
本套图书从构思初酿到落实执行,倾注了文稿作者、双方编辑、审稿专家、影像采集制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一直珍惜她,爱护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她健康长大。现在,我们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图文合璧,今古共造——一部书画著录名著的现代诠释与新生
成书于清代乾隆至嘉庆间的《石渠宝笈》,简单地说,是一部清代宫廷所藏历代书画的详细账目,共列一万二千余件书画藏品;书名“石渠”取自汉代“石渠阁”(当时宫廷典藏秘籍的地方),为皇家藏书的别称。《石渠宝笈》详细地记录了作品的名称、质地、尺寸、装裱形式、题跋、印章等信息,或附书画家小传、考证及评鉴之语,是了解清宫书画收藏概况的一部重要书籍,也是古代书画研究与鉴藏不可绕过的重要参考书。
一、图文合璧
随着《石渠宝笈》的编纂完成,它留给世人的只是一卷卷墨香飘溢的朱栏墨字,收录其中的那些书画珍品依旧深藏宫中,秘不示人;捧卷览读,让人不免发出“图像去哪了”的感叹。进入20世纪,《石渠宝笈》初、续、三编得以陆续影印出版,但仅是几种流传版本的翻印;新世纪初以来,日趋升温的书画收藏与拍卖市场又将《石渠宝笈》推上了热门话题的宝座,此种现象让我们对原书的价值潜力进行了一次重新评估。
于是,为了使这部“中国书画著录史上的《四库全书》”最大程度地拓展其艺术价值、鉴藏价值和研究价值,我们决定为原书匹配精选的彩图图版,使得当时著录作品原件之图像与文字记录一一对应,合璧而存于一书,有利于读者进行图文检索与对照阅读。
影印文字卷内页局部和对应彩图卷内页
“图像与文献合一”即是我们立项的初衷,也是本套图书最出彩处和编辑灵魂之所在,因此,图文版的《石渠宝笈》不仅具有历史积淀的原汁原味,而且展示了人类思想和现代科技赋予昔日宝笈的鲜活与华丽。
二、今古共造
在图文互映生辉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延续《石渠宝笈》作为书画鉴藏工具书的生命?经过思考与讨论,我们在图版中增加了现代人对著录作品的审阅、评定意见,并注明出处。它包括了以徐邦达先生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成员、海内外书画鉴定专家和名家共十数人对过眼作品的鉴定意见,以及各博物馆提供的馆方意见;部分属于从未发表过的馆藏老专家审阅记录,间有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都为本书锦上添花。
如此,升级版的《石渠宝笈》就在保存原版原貌的基础上,获得了信息量与含金量的极大丰富,提升了原本的鉴藏价值与使用价值;这又像是今人同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与合作,散发出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名社联手,精心铸造——出版人与专家学者倾情奉献
奔向的目标明确后,江西美术出版社与故宫出版社——两家在美术图书出版领域具有良好口碑的名社——强强联合,拟定计划,择选具有丰富出版经验和较高艺术修养的编辑,以具有成就的艺术史、书画鉴藏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学术支持,各司其职,在不断沟通中推进着工作的展开。
《石渠宝笈》要实现“图”与“文”的完美结合,不仅内容上必须实现两者无缝对接,而且还需要“文”的优质版本和“图”的精挑细选、精彩呈现,更离不开编辑对各种宏观、微观问题的把握和处理。
一、前二十卷选定美文——北京故宫藏清内府朱丝栏精抄本
《石渠宝笈》曾有过多次影印出版,底本各有所依,但采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作底本的较为流行,且因多次翻印,字迹模糊,有所缺失,又均为单色缩印之本,原书之精美风貌世人难得一观。
本次出版《石渠宝笈》(精选配图版)所用文字底本,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内府馆阁体精抄本,字体端秀精整,是现世仅存的两套完整原抄本之一,2009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珍贵古籍名录》。本版首次经双色印刷,清晰美观,较好地反映了古籍朱栏墨书的风貌;而且其著录与台北故宫本、四库全书本略有差异,对《石渠宝笈》的版本学研究,又提供了新的宝贵资料。
考虑到读者使用本书时的不便之处,我们特地为《石渠宝笈》量身定做了精细的《索引》,单独成本,其中包括针对不同需要编制的小索引,提高了检索效率;即使初涉书画鉴藏的朋友,也能像在《新华字典》中查生字般迅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
二、由图溯文,据文证图——图、文无缝匹配
寻找《石渠宝笈》著录作品的原件及其现藏地,是全书创造性部分得以实现的最基础的工作。就实际操作来说,“按文索图”具有一定盲目性,效率较低,因为《石渠宝笈》当时著录的书画作品,如今有不少因历史原因流出皇宫,尽管部分最终为各大博物馆所得而宝之,但仍有一些在流离中损毁,或归私藏,杳无音信。因此,我们从《石渠宝笈》著录作品的明显图示特征——清宫的收藏钤印入手,借助之前专人对故宫佚失书画的整理成果,在各大博物馆藏品中搜寻;锁定目标后,通过《索引》迅速回溯到书中对应的文字记载,进一步核验该作品的所有图像信息是否与原书文字描述相吻合。
在较为漫长的爬梳过程中,面对密布的各种款识、题跋与错落的印章,专家们不辞琐细,一幅一幅地谨慎筛选:逐字逐句地核实,一枚接一枚地查对印章。严格把关,宁缺毋疑,精选出一部分《石渠宝笈》著录的书画作品的权威目录,为后续的编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后二十卷集汇美“图”——数十家名馆珍品之“全”“真”影像
当后二十卷所收作品图像的目录确定下来,我们便积极联系各收藏单位,洽谈合作事宜,终购得国内外十九家博物馆藏品的高清影像资源,包括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富藏大馆。
就目前所见,不论各种主题的古代书画展览,还是印刷出版的书画集册,《石渠宝笈》著录的作品常常零散亮相;一些还未“彩妆登台”或”全貌出镜”,甚至不为人知;有的虽崭露过头角,可惜印刷效果欠佳,对欣赏和研究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获取影像时,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力求保存对象之原貌,不少作品都得到了重新拍摄;重要作品又以放大图版展示;部分藏品将首次与广大读者见面。影像制作和印前调试时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原作的墨色风貌。
四、紧张而严谨的编辑工作——苦中作乐,自有温情
对于一项工作,我们对它的意义越认同,希望达成的目标越明确,付出的越多,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经过沟通、讨论,互相磨合,所建立起来的责任感与体验到的情感也就越强烈、越丰富。我们在编辑《石渠宝笈》(精选配图版)的日子里,也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
布满各位编辑审阅记录的书稿
故宫出版社与江西美术出版社各派两名责任编辑对接,两人一组,下有编务辅助工作,每组负责若干卷,并建立在线讨论组。各彩图卷中作品条目信息与原文的核对、备注的整理与核查,以及图片的排版布置等成了平日处理最多的项目;大家又常因一些具体问题(诸如条目的技术性处理,某些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及在本书中如何统一等)开会讨论,各抒己见。就在这样的不断磨合中,本套图书的编辑体例不断地得到完善。
记得去年初夏,故宫出版社一位负责《石渠宝笈》工作的编辑来南昌小住月余,集中处理稿件。大家互相陪伴,繁忙之余谈笑风生。生日那天为她庆祝,每人都分到了一份喜悦。周末同登滕王高阁,临江渚,观云日悠悠;访八大故里,追思个山情志……这一切,让我们的工作紧中有驰,同时也增进了编辑间的友谊和情感。
成堆书稿的一角
日子紧而有序地度过,大家不仅谈工作,也谈生活……看着改稿一次比一次清整,我们心里也渐渐踏实下来。如今,堆积如山的文稿已整齐地存入几个柜子中,占据了满满的空间,目睹这些往日劳作的成果,几分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不久前,蓝纸从我们手中一页页翻过,……印厂的排排机器唰唰作响。现在,四十卷《石渠宝笈》(精选配图版)即将装订完成,要和广大读者见面了,我们的心情都十分激动!这部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和故宫出版社联合打造的书画著录巨著,必将成为美术图书出版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它体现出的出版人不断创新的精神和执着的专业追求将一直鼓励着我们每一个人!
江西美术出版社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