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瑞恩
导演: 史蒂文 斯皮尔伯格
编剧:Robert Rodat
主演: 汤姆 汉克斯/ 爱德华 伯恩斯/ 马特 达蒙 /范 迪塞尔 /亚当 戈德堡/吉奥瓦尼 瑞比西/ 保罗 吉亚玛提
类型: 动作 / 剧情 / 历史/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法语/德语/捷克语
上映日期: 1998-07-24
片长: 169分钟
又名: 抢救雷恩大兵/雷霆救兵/拯救大兵雷恩
获奖情况:1999年奥斯卡最佳音响Gary Summers
1999年奥斯卡最佳导演史蒂文 斯皮尔伯格
1999年奥斯卡最佳摄影贾努兹 卡明斯基
美国人真的善于在电影里灌输他们的人道主义思想。《拯救大兵瑞恩》里面不止一处涉及到了这一点。首先是片头飘扬的美国国旗和法国国旗,虽然故事讲述的是八个美国士兵寻找一个美国士兵的过程,但是因为那面美国国旗和法国国旗的出现,再加上美国大兵们调侃地说道要打到巴黎打到柏林才算胜仗,使观众去赞扬他们的拯救世界和平的人道主义精神;其次是八个人救一个人的主题,只因为那一个士兵对于一个美国的母亲而言非常重要,所以八个士兵都要去执行任务,而他们一路上都在质疑,花去八个人的生命去救一个人是不是值得,直到最后都战死;再有就是其中一个士兵坚持接下一个小女孩,却因此被狙击手击中丧命。另外就是对于那个德国战俘的处理。一开始抓到那个战俘的时候,那个德国人为了逃命,嘴里满是夸奖美国的话,士兵们虽然有愤恨,但还是只有听从上尉的命令,按照不杀战俘的军规,让德国人自己去投降,没想到德国人到最后还是加入了法西斯队伍,几乎将他们的防线攻破,那个一开始也主张放掉战俘的厄本,最后亲自枪毙了这个德国人,这个时候他的枪杀战俘也是值得原谅的了,甚至是另一种人道主义的升华。以林肯的名字进行的落款也体现了这种内涵。
这样,斯皮尔伯格就很好地诠释了美国式的人道主义精神。
其实我更喜欢这部影片的战争部分。它让人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导演用许多细小的环节构成了战争的场面,同时战争场面又占据了影片的大部分时间。它们看上去真实而又触目惊心,士兵们有各种各样的死法。有的人手脚断了,露出血脉横流的断臂,有的人肠子从腹腔里掉了出来,有的人身体上破了大洞,慌乱之中医护兵拼命用针来缝,可是仍然止不住血流,有的人的军帽挡住了四处横飞的子弹,他觉得幸运而把帽子摘下看看那些弹痕,结果军帽再也没有帮他挡住下一颗子弹,有的人正说话间,却被突然击毙,有的人肚子上有个弹眼,但是只能靠注射一些吗啡来减轻死前的疼痛。另外还有些最经典的场面我认为有两处,一是女打字员在一间偌大的办公室里集体打出即将寄给阵亡士兵家属的信件,她们那样马不停蹄地打着,每一封信就至少代表着一条牺牲的生命;另一处是美国士兵们在断壁残垣间想要休息,一根朽木突然掉下来把旁边的墙壁掀翻了,露出墙壁那头也正在休息的德兵。两队人马精神高度紧张,互相端着枪大吼着对方听不懂的语言,想要对方把枪放下,而谁也不敢先开枪。这种戏剧性的场面使人深刻地感到战争的残酷以及不可预测,生命的弦被绷得很紧很紧。
那么仔细一想,其实要寻找这么一个叫做瑞恩的大兵,也许并没有故事里写的那么复杂,也许还有其他办法。但是导演就是这样很好地将寓意附加在了这条线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