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理论
1929年美国大股灾。1930年的一天,艾略特(R.N.Elliott)卧病静养,当他正在看道氏平均股价的划线时,突然产生了一个灵感---波浪。9年后,艾略特于1939年在《世界财经》杂志发表有关“波浪理论”的文章,提出行情的波动与大自然的潮汐一样,具有相当程度的规律性,即行情的波动是以“五个上升浪和三个下跌浪”进行的,且周而复始。第1浪至第5浪是一个“大推动浪”,A、B、C三浪则为“大调整浪”。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规律性的波动,来预测价格未来的走势。
将不同波浪的个别特性加以详细解说的,是罗伯·派瑞特的《艾略特波浪理论》一书。后人逐步试图完善“波浪理论”,把“时间的黄金分割”、“螺旋历法”和“江恩理论”融入了进去,形成目前较为科学、全面的“波浪理论”。
每一波浪的特性如下:
1、第1浪:几乎半数以上的第1浪属于底部构造的形态。其后的第2浪调整幅度通常很大。另外半数的第1浪出现在大型调整形态之后,这类第1浪,升幅较为可观;
2、第2浪:这一浪下跌的调整幅度相当大,可能调整第1浪的38.2%、50%或61.8%,也可能吃掉第1浪升幅的100%,令市场人士误以为熊市尚未结束。当行情跌至接近第1浪起涨点时,开始发生惜售心理,成交量逐渐缩小时才结束第2浪的调整,出现传统图表中的转向型态,例如:头肩底、大双底等;
3、第3浪:第3浪的涨势可以确认是最大、最有爆发力的,裂口性上升在第3浪中是常见的现象。该段行情持续的时间与上涨幅度,经常是最长的!该段行情的走势非常激烈,且在股市中经常出现延伸浪。数浪的的第一个规则就是:第3浪必须长于第1浪和第5浪。第3浪通常是第1浪的1.191、1.382或1.5、1.618倍,也可能攀上2.618倍或其他奇异数字倍数;
4、第4浪:第4浪通常以较复杂的型态出现,也经常出现倾斜三角形或雪崩、塌方式暴跌的走势。此浪的最低点一定要高于第1浪的最高点,此乃波浪铁律;
5、第5浪:在股票市场中,第5浪的涨势通常小于第3浪,多为消耗性的小碎步缓慢上攻走势且经常有失败的情况,即涨幅不见得会很大。二、三线股涨幅可观;
6、大A浪:A浪是三个调整浪的第一个波浪,雪崩、塌方式暴跌是其常见的形式。A浪中市场内投资者大多数以为行情尚未逆转,误以为是暂时回档调整的现象;
7、大B浪:B浪的回吐可能为A浪的38.2%、50%、61.8%。不论之字形还是平坦形的调整市势,B浪永远以三个浪的组合出现。B浪不可能再划分为低一级的五个波浪。B浪通常成交量不大,一般而言是多头的逃命线。很容易形成“多头陷阱”。如果A浪以三个波浪的组合运行,B浪可能以不规则的形态而稍微超越A浪的起点。在此类形态中,B浪可能是A浪的1.236或1.382倍;
8、大C浪:C浪是调整波浪的终点,以漫漫阴跌为主要特征!具有第3浪类似的特性,跌幅大,时间持续较久。C浪应该可以再划分为低一级的五个波浪,因此,C浪也是顺流五浪,逆流三浪。C浪的五个波浪代表整个调整市走完,市势将会回头上升。 在平坦形的调整浪之内,C浪多数会低于A浪,常见的奇异数字比率是1,即A浪与C浪的长度相同。如果整个调整市势以不规则调整浪形态出现,C浪必会跌破A浪的底;在这种情况下,C浪的长度通常是A浪的1.618倍;另一方面,A、B、C浪以”之”字形运行时,A浪与C浪的长度将会倾向于一致。换言之,C浪的低点自然会低于A浪浪底。
波浪理论的三要素是:波的形态、波幅比率、持续时间。其中最重要的是波的形态!简单地说,形态就是上升时一浪比一浪高(下跌时一浪比一浪低);比率就是波浪之间的大小比例关系;时间就是各个波浪的持续时间。原则上讲,波浪是一种自然现象,因而波浪理论更适合用于分析指数,而不是用于分析单个股票的价格规律。因为指数是市场行为,更贴近自然,而个股却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干扰。
波浪有两个基本形态:推进波5-3-5-3-5 和 调整波5-3-5。
比率关系中,波浪与前面的波浪常常在长度上表现为规律性的比例关系,如0.5、1、1.618等,但在两个相邻的同向波浪关系中,1:1的比例最为常见。从中可以概括出“等高、等长原则”。
等高、等长原则的原理是:一个波浪完成后,有时会紧接着重复一次(甚至更多次),不妨称其为“克隆”,两个波浪规模几乎相同。等高是指起点基本相同、终点也基本相同;等长是指两个波浪的长度(长度=终点—起点)几乎相等。
月线图是最适于用波浪理论来鸟瞰大盘运行趋势的!!! 时间周期越长波形就越可靠!
趋势至上 二浪交替:波浪实战精要
在对所有技术分析方法的评价中,好像惟有波浪理论没有得到过什么好评——至少可以说是没有比较一致的好评。人们对波浪理论批评最多的一点是“1000个人有1000种(对波浪的)数法”,这话虽然夸张并带有一些嘲讽和挖苦,但也从侧面也说明了波浪理论体系的庞大、复杂和内容的晦涩。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业内对波浪理论的另一种批评:波浪理论可以在事后解释所有已经走出的(历史)行情,但很难应用于预测。但从逻辑上讲,事后一定能得到验证的事情,事先一定会有预兆。既然波浪理论具备如此“魔力”,想必一定不能用平常的思维去学习和应用它。
波浪理论基本内容
在介绍“二浪交替法则”之前,先回顾一下传统波浪理论的一些基本内容:
1.波浪理论总体上属于趋势理论,认为价格运动呈趋势运动且该趋势具有规律性;
2.价格运动呈涨、跌交替循环,“波浪”其实指的就是行情的涨跌交替循环,每次循环结束再进入更高一级循环,由此往复直至无穷;
3.波浪理论认为价格运动主要表现为以上升趋势为主、下跌趋势为辅,下跌总的说来是对上升的调整;从总体来看,其运动特征之一是每次下跌调整的底部在不断抬高;
4.波浪理论认为当价格进入阶段性的下跌趋势时,其间局部发生的上升走势就不再是趋势的主导,而“降级”为对下跌趋势的调整——俗称“反弹”;在一般情况下每次反弹都会受阻于此前的次高位;
5.组成波浪理论的三大部分内容是:浪的级数、浪的形态、浪的规模,对应的分析技巧是:趋势分析、图形分析和黄金分割计算法。
波浪理论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目标测算,而目标测算的基础是波浪的性质,即待测算运行目标的行情是推动浪还是调整浪,波浪性质不同,测算方法也就不一样。确认波浪性质则取决于对行情趋势的确认,与行情趋势方向相同的就是推动浪,否则就是调整浪。
二浪交替法则
以上是对波浪理论的概括总结,它也是“二浪交替法则”成立的理论基础。按照以上表述,尽管波浪理论里的“浪”可多达144个,但归根结底只有两种:推动浪和调整浪。也就是说,现在的行情要么处于某推动浪,要么处于某调整浪;推动浪完成之后可能进入调整浪,也可能进入与原推动浪运行方向相反的推动浪,但调整浪完成以后,行情必定进入推动浪;由于与原推动浪运行方向相反的推动浪在总体上构成对此前整个“大”推动浪的“大”调整浪,故从宏观上讲,推动浪的级别由在其展开以前曾经运行着的调整浪的级别来决定。这就是“二浪交替法则”的基本内容。
所以,确认调整浪以及准确判断调整浪结束与否在“二浪交替法则”的应用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如果能够准确判断调整浪结束,也就能够及时捕捉到下一个即将爆发的推动浪。
根据“二浪交替法则”,所有正在运行上升行情的股票都只有两种可能:或处于反弹性质的调整浪,或处于延续原上升趋势的推动浪;进一步说,没有“创新低”的下跌行情结束以后,再度展开的新的上升行情经常会“创新高”,当然,这里存在一个“创新高”所需要的时间问题以及运行的节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