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欧洲的茶叶贸易与中国茶文化的西传
茶叶是世界三大无醇饮料中饮用价值最高最普遍的天然饮料,现在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生产茶叶,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茶叶,饮茶已经成为许多民族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溯本求源,各国的茶树种子、茶叶名称和有关茶的文化,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播去的。早在3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就已经发现了茶叶的特殊功能,开发发展了植茶制茶的技术,并从南方陆续推广到全国的广大地区,使饮茶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普遍的饮食习俗。与此同时,开发出许多优秀的茶叶品种,进而形成了饮茶的一系列方法和规范,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文化。茶文化不仅是关于饮茶的习俗和礼俗,而且和中华文化的其他要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文化的许多要素和成果一样,饮茶习俗和茶文化在中国普及不久,就陆续传播到国外,经历了东西方的璀璨之旅,惠及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为各国人民提供了美味的健康饮品和精致的茶文化。本文主要讨论近代以来中国茶叶及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过程,以及对于欧洲人日常生活的影响。
一 欧洲人早期对茶的了解
唐代,我国茶叶传播至西亚阿拉伯地区。早在中世纪到中国的西方旅行者们,就已经注意到已经在中国普遍流行的饮茶习俗。写于9世纪下半叶10世纪初的苏莱曼《中国印度见闻录》中提到中国人的饮茶习俗。他说道:
在欧洲,最早提到茶这种饮料的是1559年在威尼斯出版的一本名叫《航海与旅行》(Navigatione et Viaggi)的书。这本书的作者乔万尼·巴尔迪斯塔·拉姆修(Giovanni Baltista Ramusio,1485-1557)是一位传记作家和地理学家,据说还曾担任过《马可·波罗游记》一书的编辑。他曾与许多旅行家有过交往,其中有一个叫哈吉·穆罕默德(Haji Mahomed)的波斯商人,他告诉了拉姆修有关“Chai Catai”(中国茶)的故事。相传最初关于茶叶的知识,就是由他传入欧洲的。英国汉学家玉尔认为巴尔迪斯塔·拉姆修的《航海与旅行》是欧洲各种文字中最早记载中国茶叶的。
16世纪开始,由于新航路的发现和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许多欧洲的商人、旅行家以及基督教修士纷纷东来,他们中有些人开始注意到中国茶叶这种特殊的饮料和中国人的饮茶习俗。1565年,意大利传教士路易斯·阿尔梅达从日本寄回国内的信件中提到:“日本人非常喜欢一种药草——茶。”这是关于茶叶的信息第二次传到欧洲。1569年,曾经到过中国旅行的葡萄牙传教士克路士在《中国志》,西班牙传教士拉达在《记大明的中国事情》都说到在中国喝茶的经历和中国人以茶待客的习俗。在这一时期欧洲人有关茶叶的介绍中,首先注意到的是中国人的这种生活习惯,其中包括饮茶的方式和以茶待客的生活习俗,同时也注意到饮茶时所使用的茶具和其他器具的精美和实用,总之还是作为一种“异国情调”、一种“东方风情”来介绍的,这与这一时期欧洲人关于中国其他方面的报道和介绍的基本情况是一样的。与此同时,许多人都特别注意到了饮茶的治病、保健和养生方面的功能,强调茶叶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饮料,饮茶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俗。除了上面引述的一些外,还有人说到,中国人的健康与长寿,“应当归功于茶”;中国人得肿胀、神经痛及膀胱结石疾病的很少,而防治这些疾病“或许与中国人饮茶习惯有关”。还有人以亲身体验说:“每餐之后,饮茶少许,感觉对身体非常有益”。如此等等。
这些早期到中国来的欧洲人,亲见中国人的饮茶习惯,并且也亲自品尝过香茗的味道,印象十分深刻。但还没有想到把这种神奇的饮料带回去,让自己欧洲的同胞一起欣赏品尝。这种情况最后由一位荷兰人改变了。1595年,荷兰航海家杨·胡伊根·范林思索顿(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1563-1633)出版了《旅行杂谈》(Discours of Voyages)一书,其中描述了位于东方的一个辽阔的葡萄牙殖民帝国,提供了详细的地图,并介绍了那里各种令人惊奇的东西。其中有一种在中国和日本称为“朝那”(chaona)的东西。据说正是这本书最早激发了人们将茶叶运输到欧洲的想法,由此揭开了近代欧美国家持续3个多世纪的大规模茶叶贸易的序幕。
早期欧洲人到中国来的时候,往往是走马观花,所知所闻大部分是浮皮潦草,道听途说,在很多方面都是不甚了了。比如在对中国茶叶及其饮茶习俗,虽然许多人都提到了,但对于茶叶的生产、功效以及相关的民俗文化,却所知不多。到了17世纪以后,传教士们深入中国内地,有些人甚至在中国居住多年,对中国文化的各方面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比如在对中国茶叶的认识方面,就比早期的有关报道要深入的多了、具体的多了,也更准确了。而传教士们关于中国茶叶的介绍,对于欧洲的饮茶热潮以及茶叶贸易,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 大规模的欧洲茶叶贸易
1596年,荷兰人开始在爪哇开展贸易,大约在1606年,第一批茶叶运到荷兰。这被认为是茶叶第一次作为商品进口到欧洲。荷兰汉学家居斯塔夫·施莱格尔(G.Schlegel)在《茶第一次引进荷兰》的论文中指出,根据海牙国家档案馆提供的材料,在1650-1651年的海运货物提单中提到,日本的茶以“Thia”的名称进口到阿姆斯特丹。档案里还有一封东印度公司的17个主管写给殖民地总督的信,日期是1637年1月2日,信中称:“因为茶开始被一些人所接受,我们所有的船舰都期待着某些中国的茶叶能和日本的一样好销。”据此,人们认为,在近1637年的时候,茶叶已经被大规模地进口了。[1]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档案里还有一封信,是该公司的职员威克汉(R.Wickham)于1615年6月27日在日本写给在澳门的同僚伊顿(Eaton)的,他在信中要“一包最醇正的茶叶”。这是荷兰有关茶的最早记录。
在整个17世纪和18世纪初,荷兰是欧洲国家中最大的茶叶贩运国和茶叶经销商,几乎独占长达80年之久的茶叶贸易。阿姆斯特丹举办茶叶拍卖活动,使茶叶成为独立商品。阿姆斯特丹也因此成为欧洲的茶叶供应中心。阿姆斯特丹的茶叶交易一直十分活跃,1714年拍卖的茶叶有36766磅。荷兰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除满足本国的消费外,还贩卖至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殖民地。1666年,英国贵族奥索雷(Ossory)和阿林格顿(Arlington)从阿姆斯特丹带一批茶叶到伦敦变卖,获得可观的利润。当时阿姆斯特丹每磅茶叶售价为3先令4便士,而伦敦则高达2英镑18先令4便士。至17世纪末,荷兰的茶叶贸易规模已较大,168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在给荷印总督的指示中,要求供应2万磅新鲜上等茶叶。进入18世纪,中荷茶叶贸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中荷茶叶贸易由中国——巴达维亚——荷兰的间接贸易形式改为荷兰——中国的直接贸易形式。1728年12月初,东印度公司的科斯霍恩号(Coxhorn)直航广州,1730年返航时,共运回茶叶27万磅,丝绸品570匹以及陶瓷等物,总值27~28万荷盾。货物脱手后,扣除各种费用,净得利润32万5千荷盾。18世纪20-90年代,茶叶贸易在荷中直接贸易中始终占据绝对重要的地位,茶叶占荷兰东印度公司输入中国商品的70%-80%,有时超过85%。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跨国公司,从18世纪开始支配了世界的茶叶贸易。英国人茶叶消费的普及正是东印度公司业务拓展的结果,而英国东印度公司完全依靠茶叶得到迅速发展。在它的全盛时期,它掌握着中国茶叶贸易的专卖权,操纵着茶叶买卖,限制茶叶输入英国的数量,控制着茶叶的价格,垄断了茶叶的国际市场。由英国东印度公司运销的中国茶叶,在1770年代占广州全部外销茶的33%,到1780年代增至54%,1790年代激增至74%,19世纪初达到80%。英国东印度公司不仅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茶叶专卖制度,也是茶叶宣传最早的原动力。宣传的结果是,促成了英国的饮料革命,使英国人放弃咖啡而变成嗜好饮茶。有一份资料显示,1766年起,广州输出的茶叶按如下分配:英国船600万磅,荷兰船450万磅,法国船210万磅,合计1500万磅,约7000吨。还有一份资料显示:1700年欧洲人从中国进口茶叶9万磅,1800年增至4500万磅,100年间增加了近500倍。
通过茶叶贸易,东印度公司以及后来的各大商行赚取了巨额利润,英国政府也从中获得了巨额税收。有人极而言之说:“茶叶收入几乎是东印度公司的全部利润,甚至成为东印度公司存在的理由。”茶叶进口税成为英国财政收入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东印度公司垄断的最后几年,茶叶带给英国国库的税收平均每年达到330万镑,占国库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茶叶被称为“绿色黄金”,茶叶贸易“开始了欧洲贸易史的新篇章”。茶叶为西方贸易商带来了巨额利润,以至历史学家普里查德(Earl H. Pritchard)说:“茶叶是上帝,在它面前其他东西都可以牺牲。”从1717年开始,在英国对清朝的贸易中,“茶叶已经开始代替丝成为贸易中的主要货品”。在18世纪上半叶,西欧各国对华贸易形成了以茶叶为大宗进口商品的结构,反映了18世纪欧亚通商的主要特点,人们将这一世纪称为欧亚贸易的“茶叶世纪”。
欧美庞大的茶叶消费需求带动了中国茶叶的出口。中国外销茶叶主要有红茶和绿茶,而以红茶为多。红茶主要产于福建、广东,绿茶产于安徽、浙江、江苏。在中国与欧洲茶叶贸易的前期,向欧洲出口的主要茶叶品种是福建的“武夷茶”。武夷茶名著海外,盛极一时。中国每年的茶叶出口量都十分巨大,并且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19世纪前期,每年茶叶的出口量竟然占到中国茶叶生产总量的五分之一。根据东印度公司档案的记载,1817-1833年广州口岸出口的茶叶占出口总货值的60%左右。直到19世纪中后期,茶叶一直是中国占第一位的出口商品,其出口值在有些年份甚至占中国总出口值的80%以上。有学者估计,晚清时期直接投入茶叶出口产业的人力至少在1359万人以上,这还不包括材料生产、水运、金融等其他辅助部门的从业人员。[2]
布罗代尔认为,在工业成为“资本主义”的理想活动场所之前,远程贸易以其高不确定高利润率和集中性等特点,成为资本主义“自己的家”。因此,正是香料、胡椒、咖啡、茶叶等在人类经济生活中显得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为欧洲资本主义、全球贸易和经济体系的早期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人发现和生产的茶叶,就这样参与了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参与了近代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
三 饮茶习俗在欧洲的流行
持续了3个多世纪的茶叶贸易,把数量巨大的中国茶叶运抵欧洲,为那些从事这种远程贸易的欧洲各国东印度公司以及其他商人创造了超额的巨大利润,积累了前所未有的财富。正如上面引证布罗代尔所说的那样,成为资本主义“自己的家”,为以后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但是,从事这种远程贸易,首先是在中国有巨大的货源,同时还要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即茶叶要成为深入到欧洲人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的消费需求。这就是说,近代西方大规模的茶叶贸易,是以在欧洲人中普遍流行饮茶为基础的。饮茶,不仅仅是消费一种饮料,而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普遍流行和接受的民间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西方大规模的茶叶贸易,正是中华文化传播的一种特殊方式和渠道。但是,正如布罗代尔所说的:“茶传入欧洲的过程既漫长又艰难:必须输入茶叶、茶壶、瓷质茶杯,然后引入对这一异国饮料的嗜好。”[3]
在欧洲最早开始饮茶的是荷兰人,时间大约是在17世纪初。在欧洲,首先是荷兰人充分认识到茶叶的好处,成为最早开始饮茶的国家。茶叶在欧洲最初不是被当作饮料,而是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药师会在茶叶中加上珍贵药材,例如糖,姜,香料成为当时的成药。茶的价格也相当昂贵,一般人是消费不起。饮茶的荷兰人主要是来往东方的商人、水手及达官贵人。到17世纪后半期,茶叶已经成为荷兰食品杂货店中的商品,而且不论有钱人或是贫穷人,都可以随时买得到,也买得起,因而流行起来了。很多人家专辟茶室品茗啜茶,将此当作一种高尚的消遣。
在欧洲茶文化最初的150年间,茶叶被视为一种极为稀缺和昂贵的奢饰品,仅是高官贵族的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682年,荷兰的玛丽女王为了“一瓶一磅重的茶叶”,支付了80个金币和6个碎币。在英国开始出现饮茶文化的最初50年,即1658-1700年,茶叶的价格相当的昂贵,通常是每磅16先令到50先令之间。当时一个仆人一年的工资约为6英镑,相比之下茶叶显得异常奢侈。
荷兰开始流行饮茶之后不久,这种饮料就传到了邻国。在法国,茶叶这一新饮料1635或1636年在法国出现,不过还远没有被社会普遍接受。当时法国宫廷的首席大臣马扎林主教(CardinalMazarin)为饮茶的流行起了很大作用。1650年,马扎林开始养成了饮茶的习惯,于是,饮茶才在法国变得流行起来。路易十四从1665年开始喝茶,他也以为喝茶有助于痛风的病情,更有趣的是,他听说中国人和日本人从来不曾罹患心脏病。路易十四时代的史学家、法国书简作家的代表人物德·塞维涅夫人(MadamedeSevigne)编辑了一份《茶的缪斯》月刊,她在作品中也经常提到喝茶。有一个法国的妇女,叫做萨博拉尔女侯爵(Marquise de laSabliere),发明了一种新的喝茶方法,就是在茶里面加上牛奶。法国的医生们对茶叶更是欣喜若狂,因为他们认为茶叶中含有一些可能的医药成份。几经宣传和实践,激发了法国人对中国茶的向往和追求,使法国饮茶从皇室贵族和有闲阶层中,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人评论说,中国茶叶在巴黎所受的欢迎程度,就好比西班牙人爱好巧克力的情况一样。
在欧洲最为流行饮茶的是英国。正如前文指出的,从事茶叶贸易最突出的是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他们控制了全球茶叶贸易的形势,从中获取了空前的高额利润。也正是因为东印度公司的大力宣传和推广,饮茶习俗在英国广泛流行开来,甚至创造了“下午茶”这种独特的英国茶文化。
英国流行饮茶与查理二世国王的凯瑟琳王妃有很大关系。凯瑟琳(Catherine of Braganza,1638-1705)是西班牙国王胡安四世的女儿,1662年,她嫁给了查理二世。在她带来的嫁妆中,有一箱茶叶。她使饮茶成为英国宫廷的时尚,在宫廷里举行茶会,不久饮茶习惯又从宫廷传播到了整个英国上流社会。17世纪后期,饮茶习俗已经在英国社会各阶层中普遍流行了。
英国最早的茶叶零售是在咖啡馆里进行的。1657年,在伦敦的交易巷(Exchange Alley),有一家Thomas Garway咖啡馆开始卖茶叶,这是英国首次公开出售茶叶。店主Thomas Garway是当时著名的贸易商和烟商,他以茶叶及冲泡的方式出售。首次卖茶的招贴海报和价目表,现仍保存在伦敦博物馆中。这份招贴海报上写着:
茶叶效用卓著,故以智慧及古国文明之国家,无不高价出售。此种饮料即为一般人所欣赏,故凡屡次旅行该处之各国名人,以各种实验与经历所得,无不劝导其国人采用。其最主要之效用,在于质地温和,冬夏咸宜,饮之有益卫生,保持健康,颇有延年益寿之功。[4]
这个海报突出强调茶叶的保健功能,可以说是英国第一份“茶叶宣言”。继Thomas Garway咖啡馆之后不久,伦敦陆续有一些咖啡馆开始经营茶叶零售业务和提供饮茶服务。苏丹王妃咖啡馆(Sultaness Head Coffee House)是首先给顾客提供饮茶服务的。1658年9月23日在伦敦《政治快报》(Mercurius Politicus)上刊登的一则广告:
为所有医师所认可的极佳的中国饮品。中国人称之茶,而其他国家的人则称之Tay或者Tee。位于伦敦皇家交易所附近的斯维汀斯-润茨街上的“苏丹王妃”咖啡馆有售。[5]
这是英国最早标明日期的有关茶的公开报道。而到了18世纪,伦敦的咖啡馆实际上成了茶馆。据说在1700年的时候,伦敦就有超过500家的咖啡店卖茶。而在18世纪上半叶,伦敦大约有2500家咖啡馆卖茶和提供饮茶服务。1706年,在伦敦建立了首家红茶专卖店“汤姆咖啡馆”(Tom Coffee House)。除此之外,伦敦的药房也贩卖茶叶作为治疗伤风感冒的新药,接着玻璃行、绸缎店、陶瓷商、杂货店也都开始卖茶。到了18世纪中叶出现了茶叶专卖店。1783年,英国共有33778个获得许可的茶叶经销商,1801年,共有62055个茶叶经销商。也就是说,在英国每174个人就有一个茶叶经销商。茶叶成为英国全民共饮的大众饮料。
饮茶习俗的形成也带动了中国瓷器的流行。当饮茶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饮茶所用的瓷器也就成了一种时尚的必需品。当时的一位英国作家描绘说,中国的瓷制茶具成了“每一位时髦女士的必须之收藏”。18世纪后半叶,一位法国作家到英国旅行,他写道:“饮茶之风在整个英国大地颇为盛行,……贵族之家借茶壶、茶杯等茶具展示他们的财富及地位,因为他们所使用的茶具精美绝伦,属于上等佳品。”[6]“下午茶”的出现更促进了人们在茶具上的追求和爱好。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他们都想要至少一套精美的瓷器茶具。19世纪末出版的一本关于礼仪的书《美好形式》说:“茶是用来给客人到访时准备的。一小套下午茶茶具要放在小桌上,并且摆上充足的卷状面包、黄油以及松饼和蛋糕……女主人可以站在桌旁或者后面来倒茶。如果一位绅士在场,他有义务为女士递茶。如果没有,那么家中的女孩应该负起这个责任。”[7]
饮茶在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成为英国上层贵族和文人学子们中流行的雅好。不仅文人们如此,在英国的任何家庭,“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家外,茶叶都已成为英国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8]饮茶成为英国社会中最根深蒂固的一种生活习惯。饮茶已经不仅仅是上层社会的雅好,而且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全城的人都最喜爱喝红茶,不论人们是穿的衣衫褴褛还是光鲜艳丽,都喜欢这美味的饮品,不管他们的阶层差异,他们都会因为生活中有红茶而幸福快乐。”[9]比如在城市的工人家庭里也是一样。18世纪20年代,弗里德里克·莫顿·伊登(Frederic Morton Eden)为写一本名为《穷人的状况》(The State of the Poor)的书而对英国各地开展了实地调查。他详细记录了全国各地穷人的饮食状况。从他的记录中可以看出,很多穷人都定期购买茶叶和食糖。茶叶以及面包和奶酪构成日常饮食的核心部分。对收入非常有限的劳动阶层来说,“面包+茶叶”就成为他们非常理想的食谱。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到19世纪初英国工人的饮食状况,其中说到他们的饮茶习惯:“一般都喝点淡茶,茶里面有时放一点糖、牛奶或烧酒。在英国,甚至在爱尔兰,茶被看作一种极其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饮料,就像咖啡在外面德国一样。喝不起茶的,总是极端贫苦的人家。”[10]
由于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工业的发展,在工厂工作的产业工人成为劳动力主力军。当时,矿物能源和机器的作用远未像现在这样重要,工人的体力劳动在工厂或矿山生产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工作极为繁重。只有让工人集中精力且保持充沛的体力,才能提高产量,保证安全。这时就需要一种提神解乏、价廉物美的食品,茶叶加面包恰恰符合这一需要。所以,当时英国工厂都有短暂的下午茶时间,工人们利用下午茶时间返回家中,喝一点热茶,吃一点母亲或妻子做的面点,然后再返回工厂做工。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威廉逊就说:“如果没有茶叶,工厂工人的粗劣饮食就不可能使他们顶着活干下去。”中国茶叶的适时到来,正好适应了英国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并大大促进了英国工业的发展。人类学家悉尼·明茨(Sidney Mintz)指出:“英国工人饮用热茶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因为它预示着整个社会的转变以及经济与社会基础的重建。”在他看来,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人类的命运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转变,其中茶叶无疑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茶叶,已然的历史进程可能会是另外一副样子。有人还指出:“茶叶在英国的作用如同蒸汽机一样重要,它帮助英国人度过危机并创造了一个新世界。”
在英国,饮茶的形式也有很多变化,逐渐地与英国人的口味相适合。17世纪中叶,当时进口的大多是绿茶,到18世纪末,红茶的销量超过了绿茶。英国人从一开始就养成了在茶中加糖的习惯,很可能是印度人的饮茶习惯的影响。饮茶的流行还逐渐改变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比如正是因为茶叶的流行,促使人们使用这个的瓷器茶具,因而有进一步推动了瓷器茶具、餐具等的流行。另外,英国历史上的许多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与茶叶有关,比如广告,在英国媒体上(当时主要是报纸)上出现的第一个广告就是关于茶叶的广告,此后广告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在英国还发展出“下午茶”这种特有的茶文化。17世纪时,英国上流社会的早餐都很丰盛,午餐较为简便,而社交晚餐则一直到晚上8时左右才开始,人们便习惯在下午4时左右吃些点心、喝杯茶。而品茶也成为当时人们待客的一种重要形式,并且发展出茶会这种社交形式。英国学者简·佩蒂格鲁(Jane Pettigrew)描述这种茶会说:“坐于茶壶旁的女主人恰如一位女王,高贵典雅,恰如17世纪的布拉干萨王朝的凯瑟琳一样,每当她向朋友介绍新香草时,必然会坐在茶桌旁,尽显饮茶风趣。出席茶会的客人必先等房中的女主人倒好茶并先喝下一小碗茶以表敬意后才能饮茶。”[11]19世纪中叶,有一位名叫安娜·玛丽亚的女伯爵(Anna Maria 7th Duchess ofBedford,1788-1861),每天下午她都会差遣女仆为她准备一壶红茶和点心,她觉得这种感觉真好,便邀请友人共享。很快,下午茶便在英国上流社会流行起来。下午茶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时期是英国中产阶级崛起的时期,他们想通过模仿上层社会的活动来显示自己的富有,所以中产阶级的女士像贵族一样用下午茶。下午茶是完美的午后娱乐活动。英国贵族赋予茶以优雅的形象及丰富华美的品饮方式,下午茶更被视为社交的入门,时尚的象征,是英国人招待朋友开办沙龙的最佳形式。特别是对于女士来说,更是她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每天的这段时间里,她们可以打探各种消息和小道传闻,互相展示新款帽子和连衣裙。同时出现了专门为参加下午茶活动而设计的“茶礼服”。茶礼服设计的不仅仅舒适,还兼顾高雅和从容,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奢华的服装。英国学者艾伦·麦克法兰(AlanMacfarlane)在其专著《绿金:茶叶帝国》中指出,英国下午茶发展成为一种类似日本茶道的仪式,并成为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认为,对茶叶的礼赞怎么高也不过分,甚至可以说:“茶叶改变了一切”(Tea changed everything)。
四 几点认识和总结
以上我们简要地概述了中国茶叶在欧洲的流传过程,以及茶文化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和英国的流行,并与他们本身的文化传统想结合,演变出“下午茶”这样英国的茶文化。通过对茶叶走向欧洲的这个过程的简略考察,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点认识:
1.茶叶之所以能够大规模出口,并受到人们的持续的欢迎,首先是因为它是个“好东西”。我们在欧洲人对于茶的早期认识和了解中,看到他们都十分重视和渲染茶叶的保健和治疗功能,认为饮茶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好像有的人甚至把它说成是“包医百病”的“神丹妙药”。这些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是饮茶有益健康却是大家普遍认同的。在那个时代,医学不很发达,现代医学还没有发展起来,那么,如果说有一种可以治疗很多疾病也有益于保健的东西,肯定是大受欢迎的。而且,说饮茶有益健康,并不是夸大其词,而是经过数千年的人类实践所证明了的。所以,首先是“好东西”,才是茶叶能够走向欧洲、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可以说,茶叶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的宝贵的物产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
2.茶叶能够在欧洲大规模传播,主要是因为全球化的贸易。自古以来,贸易以及推动贸易发展的追求利润的动力,是各民族之间物质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贸易可以冲破一切民族的、文化的障碍,可以克服一切交通和自然环境的阻碍。早在古罗马时代,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和其他物产就大规模地、持续不断地输入欧洲。到蒙元帝国时代,由于混欧亚大陆为一体,由于“大汗给予的和平”,中西交通大开,也由于海上交通的发达,出现了中西贸易大发展的时代,马可·波罗就是那个时代来华进行贸易的欧洲商人的代表。而16世纪以后,新航路的发现,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欧洲各国的东印度公司接踵而来,络绎不绝,纷纷到中国来开展贸易,把数量巨大的包括茶叶在内的中国物产运往欧洲,赚取了巨额的财富。到东方寻求财富,使欧洲人踏海而来,满载而归。我们在上面已经说到,近代欧洲的茶叶贸易使欧洲各国尤其是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大获其利,积累了丰厚的财富。这些财富实际上为近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经济基础。
3.到东方寻求财富,首先是因为东方有财富。大规模的东方贸易,说明当时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高于欧洲国家,具有巨大的生产能力,创造出和制造出各种精美、实用的商品,满足欧洲市场的需求。近代贸易中有所谓中国的“三大物产”,即丝绸、瓷器和茶叶。丝绸自古罗马时代就源源不断地输往欧洲,蒙元帝国时代开始而进入16-17世纪达到高潮的是瓷器的大规模输入,17-19世纪则是茶叶贸易的时代。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中国物产,包括漆器、工艺品、药材等等。
4.这些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欢迎,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说,近代欧洲以来的所谓精致生活,是从引进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等商品开始的。这些商品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们美观、实用、精致,同时还有所谓异国情调。这样,在一个很长的时期里,在欧洲各国形成了一种“中国热”,以追求、享有中国物品为时尚。而在这个“中国热”中,用中国瓷器饮用中国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饮茶就超出了作为饮料的止渴和保健功能,而变成了一种流行时尚,变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变成了一种体现身份和修养的活动。不仅如此,饮茶还变成了一种交际手段,成为人际交往中的一种形式。这样,饮茶就变成了一种文化。
5.饮茶不仅仅是饮茶,还要品茶,还要讲究茶具,还要讲究茶的礼仪和形式。这样,茶叶就是一个文化丛。植茶、采茶、制茶是一个物质的生产过程;包装、运输、买卖、茶馆是一个流通、销售的商业过程;煮茶、饮茶、品茶是一个消费的过程。饮茶需要茶具,而最好的茶具就是瓷器,这样跟着饮茶之风,中国的瓷器茶具也就流行起来。不仅如此,韩国人、日本人、英国人都还制作出符合自己审美情趣的茶具,这又与其他民族有所不同了。饮茶的口味也因各民族有多不同,比如日本人喜欢喝绿茶,英国人喜欢喝红茶,日本有抹茶,英国人有立顿红茶,都因各民族的口味不同所创造的。此外,饮茶还要品茶,还有文人墨客写茶诗、茶颂、茶的文章,这就丰富了文学。所以,茶不仅是茶,而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茶文化。
6.在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茶文化。但是,但这种茶文化传到国外的时候,落地生根,与当地的文化传统相结合,相融合,就发生了变异,形成了不同于中国的茶文化,比如韩国的“茶礼”文化、日本的“茶道”文化。到了欧洲,则形成了英国的“下午茶”文化。这些不同的茶文化都与中国文化有渊源,是受到中国茶文化影响之下形成的,但又与中国的茶文化有许多不同,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就反映出文化传播的一个规律,“传播”与“接受”是不同的,在这个过程中会加进去很多东西,因而又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这样,人类文化就丰富了、发展了、多样化了。
7.因此,茶叶这种起初被欧洲人成为“小草叶”的一种不起眼的植物,经过中国人的饮用和加工,变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体现,变成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渠道,它不仅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而且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中国与西方相遇、相识的一个媒介和载体。
(2013年10月11日)
[1]参见亨利·柯蒂埃:《18世纪法国视野里的中国》,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0页。
[2]参见钟伟民:《茶叶、鸦片贸易对18世纪中国经济的影响》,《新华文摘》2008年第11期。
[3]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1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91页。
[4]引自林瑞萱:《中日韩英四国茶道》,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80页。
[5]引自罗伊·莫克塞姆:《茶:嗜好、开拓与帝国》,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17页。
[6]引自简·佩蒂格鲁:《茶设计》,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年版,第41页。
[7]引自简·佩蒂格鲁:《茶设计》,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年版,第198页。
[8]罗伊·莫克塞姆:《茶:嗜好、开拓与帝国》,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189页。
[9]引自简·佩蒂格鲁:《茶设计》,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年版,第122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356页。
[11]简·佩蒂格鲁:《茶设计》,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年版,第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