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测试卷一
【原题展示】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70分)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一张没有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蓝教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它的色彩。
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请以“为生命着色”为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命题分析】
色即颜色,颜色是丰富多彩的,颜色是有其象征意义的。色彩的象征意义,有热情的,有快乐的,有青春的,有理智的,有高贵的……生命里可以有一种颜色,可以有多种颜色,有的人生命里缺少色泽,一声毫无生机和美感可言;有的人生命色调单一,或平淡,或单纯,有的人生命里五彩缤纷,有红,有蓝,有绿……为生命着色,就是让生命丰富多彩,就是希望拥有自己的生命色彩,就是渴望自己对生命有个性化的感悟……
审题立意的角度可以有:为什么着色,着什么色彩,着色不着色会怎样。可以写自己生命里的色彩,为什么会拥有这种色彩,可以写他人生命里的色彩,他为其奋斗的思想历程结局;可以抒发生命充满生机、色彩斑斓的情感,可以记叙描写自我为生命着色的经历,可以议论为什么要让生命有色彩;可以写正面积极的作用,可以写反面消极的内容;可以借鉴教材里素材,屈原为生命抹上汨罗江一样的色彩,司马迁为生命抹上黄土地一样的色彩,陶渊明为生命抹上秋菊一样的色彩……
为生命着色
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色?
——题记
人一出生,便如白纸,生机盎然,傲对来世。随着岁月流逝,光阴轮转,白纸上会留下点点痕迹,红的,黄的,蓝的,白的抑或是春的万紫千红夏的浓荫绿树秋的金黄世界还是冬的洁白剔透。
人生,恰似一幅画,画的色彩全由你自己掌握。如白色淡泊,如灰色沉郁,也如红色灿烂明艳……
白,如东坡。“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一蓑风雨平生任,踏雪飞鸿”。东坡的一生极为坎坷,仕途的偃蹇,爱情的曲折,辗转的劳累与奔波。多少次,他的心里矛盾重重:放弃仕途,怎能报效祖国放弃文学,怎能跻身文坛最终,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之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所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走出,为自己的生命涂上一笔洁白的白色,纯美,高洁……
灰,如中国历代文人泥土般的朴素。他们以不羁的笔墨,内敛的性情勾勒出自己生命灰色的空间,似怀才不遇的陈子昂,似报国无门的陆放翁,似一贬再贬的杜工部,也如借酒浇愁的李太白。他们用那一抹浓重的灰色,让历史为之叹息,让文化在后人的眼里变得厚重起来,他们,在灰色的空间里成为风中飘摇的朵朵青莲!
红,如陆幼青,每当看到他强忍着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写下的文字时,每当看到他那株笑魇为面的向日葵时,我都会有一种欲哭无泪的酸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选择了一种落叶的方式――用拼尽全力的翩舞来托起生命的辉煌像流星一般在最后一瞬间划出一道貌岸然最亮丽的光弧!他的生命因此而灿烂!
人生的境界在于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生命的画板,让我们自己着色!
活着,总会有一个位置,让你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也许我们并不卓越,但平凡并非没有自豪的理由,喧嚣之后,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目标,诠释自己的精彩!是小草就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成为栋梁之材!
不要问什么是低,什么是高,在生命的蓝天中飞到你的极致,这便是最好!
蒙娜丽莎向你发出永恒的微笑,惠特曼的诗篇在召唤,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在为你的青春伴奏!
让我们拿起画笔,倾听心声,为自己的生命着色!
模拟测试卷二
【原题展示】
艾子游于郊外,弟子通、执二子从焉,渴甚,使执子乞浆于田舍。有老父映门观书,执子揖而请,老父指卷中“真”字问曰:“识此字,馈汝浆。”执子曰:“‘真’字也。”父怒不与,执子反以告。艾子曰:“执也未达,通也当往。”通子见父,父如前示之。通子曰:“此‘直入’两字也。”父喜,出家酿之美者与之,艾子饮而甘之,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明·陆灼《艾子后语》
要求: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从某一个方面切入,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定,文体自选。
【命题分析】
这则寓言故事看似荒唐,实则是对当时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黑暗现实的批判,是作者的愤激之语。这才是作者的真实意图。
“执”与“通”分别象征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执”意味着执着认真,有原则性;“通”则意味着通达、变通,有灵活性。那个古怪的田舍老父就是那种荒谬的社会现实力量的象征。现实是如此荒诞,如实念作“真”字的执子连一勺水也讨不到,而故意把它念作‘直入’的通子却讨回了美酒。这说明人们对客观真理的追求与对现实利益的追求存在深刻的矛盾:认真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吃亏,而想得到现实利益又时常以放弃原则为代价。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那么人们到底该怎样确立自己的人生态度?
一般说来,可以从三个角度立意:
一是肯定执子。这是一般的主流的态度。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追求真理、坚持理想,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他们追求人生的真善美,信守自己的做人原则,不轻易为现实利益所动。这样的人,正是讨不到水喝也要认“真”的执子。可以说,执子的认真精神,正是使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使人类不断提高自身的巨大精神力量,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肃然起敬。相反,对于那些为了眼前暂时的现实利益而放弃真理、牺牲原则、以假为真、苟且偷安的实用主义人生态度,人们常常是鄙弃的。通子为了讨一口水,便圆滑的将“真”念作“直入”,是不值得称道的。在这里,“执”是“执着”是“坚定”,“通”是“圆滑”是“世故”。
二是肯定通子。换个角度,如果此时水对大家至关重要,没有水大家都会渴死,那么,为了从那个古怪的田舍老父那儿讨到水,权宜之计,把“真”字念作“直入”又有何不可?相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仍要认“真”,渴死也不改变,又未免显得过于迂阔、固执、僵化了。在这里,“通”是“通达”是“灵活”,“执”是“固执”是“死板”。
三是将两者统一。“执”“通”并非水火不容。如果说“执”代表了理想主义,那么“通”则代表了现实主义;“执”是仁,“通”是智;“执”是山的性格,“通”是水的品质。在一些人身上,执与通表现为单一的突出,而在某些人身上,它们却能和谐地统一。
执子与通子
艾子得美酒而赞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啊。
静静品味这个颇有雅趣的小故事,只觉其妙不可言。短短数语,竟使两种人生的哲学突出于纸上,兀立于我的面前——“执”和“通”!由此,我便想到中国历史上的“执”与“通”之争,想到这悠悠千载中的执子们和通子们。
执子们具有的是不屈的精神,他们固守,他们追求,他们选择的是苦涩、壮烈而又凄美的人生。而通子们拥有的却是通达、超然的智慧,他们洞察,他们解脱,他们选择的是淡远恬静而又平和的日子。大约正是因为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有执子们的执着,有通子们的通达,中国的历史才被牵扯得如此摇曳多姿,演绎得这般精彩纷呈。
执子们是令人敬佩的,他们抱定自己的理想,他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们天真得可爱又执着得令人心酸。他们如雄鹰,在理想的天空里翱翔,又重重地撞在现实的绝壁上。头撞破了,热血飞溅出来,可心却还是向着九万里的重霄。瘦骨嶙峋,槁项黄馘的执子们不顾楚狂的凤歌之笑,不顾渔夫的好言相劝,他们不顾世俗之讥、小人之谤,他们“不辞镜里朱颜瘦”,他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他们执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境界,他们痴到了“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的地步。宁可痛苦也不甘放弃;明知路长,却依旧求索。直到铁鞋踏破,沈腰潘鬓消磨;功业未建,独怆然而泣下。是他们的热情点燃了历史天空中的云霞,是他们的血泪染红了文化车辙中的紫杜鹃。因此,这样的执子们总是使我们感于心,伤于怀,然后禁不住潸然落下千行泪。
而通子们呢,则是令人叹服的。那样的智慧,那样的胸襟,那样的气度。他们也许又有点狡猾:既然冷眼看穿了这个世界,就怀揣着一副热肠去用一种通达的态度来生活。于是潇洒是属于他们的,闲雅是属于他们的。他们垂钓于濮水,采菊于东篱,幽居于竹林,泛舟于赤壁。他们行吟高歌,他们临风长啸。他们之中有的也曾是执子,或许是不堪一勺水也不得吞,或许是在某个瞬间悟出了什么,于是他们就成了通子。通子们以为:宠辱何必看得那么重,凡事何必去认那个真?他们曳尾于途中,他们委心任去留。他们有“且乐生前酒一杯,何须生后千载名”的豪放,他们有“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闲情,他们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从容。因此,通子们总让我们感到生命的愉悦,感到这个世界还有宁静和美好。是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一种闲看花开花落,淡观云卷云舒的超脱,是他们让我们在黑暗中感受到光明的所在。
我敬慕执子,我也喜欢通子。执子们执着着他们的执着,通子们通达着他们的通达。这是不一样的选择,却是一样的美。朋友,你是愿意做执子,还是愿意做通子呢?不过,我暗暗地想:如果用执子的执着来追求美好的梦想,而用通子的通达来看待人生的得失成败,那一定又是另一种境界的美吧。
执子,通子。执耶?通耶?此间有多少世间的玄奥,人生的哲思啊!
模拟测试卷三
【原题展示】
世界知名作家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度日如年,在获得一本棋谱后,他整天研究棋谱,并在脑子里对弈,于是日子过得飞快。
可是生活中有人因为自卑而与成功擦肩而过,有人因为嫉妒而与友谊背道而驰,也有人因为紧张而与从容缘悭一面……
请以“放飞心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命题分析】
这个作文题切合新课标中“认识自我”“关注人生”的要求,关涉“人和自我”这个向度。写作本题,一般要确立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推崇励志自强的品质,呼唤对卓越的不懈追求,促进自我发展等。
本题由两个关键词组成,一是“放飞”,一是“心灵”。写作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心中有阻碍自我健康发展的“困境”“约束”;
第二,必须把重心落在“放飞”上,即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第三,需要一定的内在条件,需要体现以自我的价值观、有品位的精神追求为动力。
总而言之,就是通过对自我内心的探索和思考,找到心灵的寄托,改变心态,从而放飞心灵。
如果写记叙文,可以选择自己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经历,找到一个心灵的转折点,以此为契机冲破心灵的屏障,实现心灵的放飞。具体的转折点,可以是自己内心的顿悟,可以是师长的教导,可以是朋友的鼓励。写作时,一定要突出重点,写出自己最真实、最深切的感受。
如果写议论文,一定要抓住“放飞”这个关键词,以积极的价值观为主线,用典型的事例和清晰的论证思路,使“放飞心灵”这一论题充实具体。当然也可以求助于文化名人,用韩愈、柳宗元、苏轼等耳熟能详的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放飞心灵
黄沙漫漫,驼铃声声,满目萧瑟的荒原上,沙驼追逐着夕阳,沙海何惧,朔风何惧,再大的沙尘也阻挡不住昭君的盈步,因为她的心早已没有任何惧怕和负担,心也早已迎向大漠。因为卸下了心里的包袱,历史成就了昭君的忠浩刚烈,她的心灵也飞上了人性的至高点。
寒风凛冽,衰草丛生,万物垂暮的田野里,小草亲吻着大地,枯黄何惧,酷寒何惧,只因心中珍藏一缕春风。十八年的艰辛历程和那怅然的孤寂并没有磨灭苏武的爱国意志和民族意识,当苏武心中的郁结已然打开,心中的一切孤苦、愁闷都已随一阵阵寒风飘然逝去,而一颗志于大汉的忠心早已越过长城,飞向中原。所以他的名字背后是历史的伤疤,他的名字的正面是民族的勋章。
“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飞。”当心灵的包袱钳制了我心时,飞翔便成了一个虚幻的泡影,最多也只有梦想在空中轻眠。要飞得更高,行得更远,首先必须卸下包裹,让心灵减肥,灵魂的翅膀才会让你遨游于空,遨游于世。
“丑/封住了我的容颜/却把美丽留在心田/残/绑住了我的躯体/却把善良播撒人间/我很丑/但我很温柔/我又真诚/爱的浪花/在心海翻腾。”加西莫多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丑陋而深感自卑,而是轻轻卸下心灵的负担,用清风吹洒人间,用爱的雨露播撒人间。
顾城曾经说过:“我想在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夜的眼睛,都习惯光明。”其实顾城又何尝不是想打开心灵的窗户,卸下尘世的纷繁杂扰,让那颗出居已久的心驰骋于蓝天白云风卷云舒的超凡脱俗的忘我境界之中呢?
反观当今行路匆匆、漠而不视的现代人,当虚荣的包袱压抑着人的心灵时,灵魂开始变得沉重,人情开始麻木。人人都渴望成功,但并非人人都能成功,如果不能卸下心灵的包袱,那么,成功将会变成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并不在于荒原,明天就能成为绿洲;
并不在于心声,明天就能成为诗絮;
并不在于憧憬,明天就能灿若霞光。
只有我们轻轻卸下心灵的包裹,亮出一颗轻盈的心,有谁能证明,我们只是颗星星,永远长不成太阳。成功,永远都不只有虚荣名利这件外衣,它还有一双能让心飞翔的翅膀。
放飞心灵,让我们飞得更高!
模拟测试卷四
【原题展示】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想来,我那曾祖父的木匠绝活肯定是在这一点上下足了功夫。
其实,做人与处世和木匠的工艺原理一样,讲究“留一条缝隙”。请以“留一条缝隙”为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试题提供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命题分析】
留一条缝隙:保持距离,留足空间,恰到好处,适可而止。
为什么:留有余地,缓冲回旋,磨合调整,张弛有度,创造和谐。
怎么样:节制,约束,平和,宽让。
“留一条缝隙”既是物性,亦为人理。“物性”有修路要留出热胀冷缩的缝隙,种植要留出采光、通风的缝隙,渔猎要留出产卵、繁殖的缝隙等;“人理”有古代开国之君要留给黎民百姓修养生息的缝隙,现代家庭教育要留给子女心灵释放的缝隙,同事之间相处要留给对方转台回旋的缝隙等。其实,国与国之间又何尝不是此理,要想睦邻友好,就要在“求大同”的前提下,留下“存小异”的缝隙;如果一味大国沙文主义,无视别国的生存利益,小则酿成政治冲突,大则造成兵戎相见。悟透了上述之理,思维的通道就打开了。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还要积极启动辩证思维,既看到“留一条缝隙”的必要性,也看到“不留缝隙”的危害性;既看到“留一条缝隙”的前因,也看到“留一条缝隙”的前景;既看到“留一条缝隙”空间上的宽窄,也看到“留一条缝隙”时间上的长短等等。有了开阔的思路,再加上缜密的思维,下笔成文自可底气十足了。
留一条缝隙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潮涨潮落,生生不息。面对名与利,面对个人与集体,寂寞与热闹,失败与成功,现实与未来,有的人为自己留一道缝隙,举重若轻,收获丰盈的人生,而有的人却不堪挤压和重负,羁绊于生命之重。学会留一条缝隙,这是生命的大哲学。
庄子为自己留了一条缝隙。
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但濮水之畔的庄子心如澄澈秋水,心如不系之舟。面对两个身负楚王使命的使者,他持竿不顾。权势于庄子并没有什么吸引力,真正吸引他的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于是历史记录了他那至今还在茫茫天宇回荡的声音:“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一句话,便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将许多人甚至愿意用生命来求取的相位扔进了濮水。
庄子守护着自己的灵魂,为心灵留下了自由舒展的空间,他的灵魂也成为一个神话,于是也就有了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苏轼为自己留了一条缝隙。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苏轼一生坎坷,从“乌台诗案”开始,他被一贬再贬。他曾哀叹过,彷徨过,接踵而至的灾难曾一度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他最终还是给自己的心灵敞开了一道吸纳清风明月的缝隙。
面对险恶,苏轼唱出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面对茫茫天宇,他唱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于是他的生命中回荡着倜傥洒脱的华彩乐章。
福楼拜为自己留了一条缝隙。
一个世纪以前,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着青灯的木屋里,大文豪福楼拜每天拼命地工作,他不接受采访,不看报纸,但他给自己留出一道缝隙——每天看日出。
福楼拜每天看日出,伴着刚刚苏醒的树木和玻璃般翠绿的青草,呼吸着泥土的芳香和果蔬的甘甜。于是,他每天都拥有了温馨和朝气,能够宁静、快乐,充满活力地工作着。留一道缝隙,清晨看日出,福楼拜在为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礼!
学会给自己留一条缝隙,是人生的大哲学;不能为自己留一条缝隙,则是人生的大遗憾。
项羽没有给自己留一条缝隙,乌江之畔,血染长空。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身陷四面楚歌之境,他思想的空间被遗憾、羞辱和绝望占满,已没有可供回旋的缝隙。
在衣袂飘飘,长袖舞动中,心爱的人儿香消玉殒。面对着如泣如诉的滔滔江水,悲叹着“无颜见江东父老”,一抹寒光闪过,一个悲壮的瞬间便定格于历史的江河。于是,滚滚江水千百年来一直呜咽地诉说一个悲戚的故事。
川端康成没有给自己留一条缝隙,他的生命最终在不堪忍受的拥挤中凋谢了。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他曾无助地叹息:“太拥塞了!”“我希望从所有名誉中摆脱出来,让我自由。”可见,拥塞足以致命。面对别人的盛情邀请,面对各种应酬,他不会拒绝,只能疲于应付。他的生活空间塞得太满,令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于是,在巨大的精神压力面前,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终于崩溃。那一刻,樱花落了一地。
给自己留一条缝隙,方能轻松快乐的生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人过于追求完满,追求成功,追求金钱名誉,有的人甚至苦苦寻觅一生,就算最终得到心中所想,却已日薄西山,人生的快乐和多彩被纷飞的文件和无尽的应酬所代替。睿智的人却懂得给自己留一条缝隙,在疲惫之时跳出圈子,去享受自由的生活,同时也暗中蓄积能量,为下一次冲刺作准备。他们既享受了生活,亦更容易取得成功。
面对灯红酒绿,名缰利锁,最难得的是为自己留一条缝隙!
模拟测试卷五
【原题展示】
南极大陆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凌,企鹅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
纪录片《深蓝》详尽的展示了企鹅登陆的过程 在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的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上,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要求:这种沉潜是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企鹅的沉潜原则 一定能给你一些人生哲理的启示,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说蕴含哲理的理解,以“沉潜”为话题,写一篇议论,不少于800字。
【命题分析】
分析“沉潜”的内涵:
沉潜是一种智慧,一种清醒的选择,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是厚积薄发,是蓄积,是涵养,它不是沉沦,不是甘于平庸,不是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愚蠢。面对困难、失败、屈辱,沉潜是忍耐,是蓄积,是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如勾践、刘邦、韩信、王力宏、刘翔等;面对理想的召唤,沉潜是积累知识、学问、技能,以达到质变,是厚积薄发,如司马迁、托尔斯泰等;面对鲜花掌声,沉潜是冷静的淡退,是知识的完善,是技能的丰盈,如杨澜、刘谦等。
拉弯弓射箭,用力拍皮球,种子向下扎根,蝉四年地下生活,跳远的助跑等,都是一种沉潜。
为什么要“沉潜”:
沉潜能使人一鸣惊人,沉潜能使人更加强大,沉潜能使人反败为胜,沉潜能使国家走向复兴。
“沉潜”需要什么:
沉潜需要冷静、忍耐,沉潜需要勤奋、积累,沉潜需要淡定、自知,沉潜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自始至终的专注、不畏困难的勇气。
沉潜孕育着成功
昙花用一年的默默酝酿,才换来一夜的风姿绰约;蝉虫用四年的地下修练,才换来四周的放声高歌;企鹅用竭尽全力的沉潜,才换来迅猛的腾空而起……自然现象向我们透示着一个哲理:沉潜是绚烂前的孕育,沉潜是高亢前的酝酿,沉潜是腾飞前的蓄势。
在被动不利的形势下,采用沉潜的策略,往往能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从而获取成功。从古到今,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无数的事实都为这条哲理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诠释。
沉潜能使人反败为胜。公元前496年的吴越之战,越国败北,勾践请降。吴王夫差以越王质吴为条件,许降撤兵。勾践一如夫差手下忠实的臣子,听凭夫差呼于车前马后。甚至在夫差犯病时,勾践竟愿亲尝夫差粪便,以配合太医用药。三年,夫差为勾践的“忠诚”所动,如勾践所愿,他终于再次回到了越国。于是,他卧薪尝胆,整顿国政,励精图治;招贤礼士,重用能人;发展生产,安富救贫,使越国逐渐走向强盛,十年后,终于像企鹅一样“潜到适当的深度”,公元前475年,越国攻吴,吴国败北,夫差自刎。
沉潜能使人优秀卓越。康多莉扎赖斯,这个名字让无数人艳羡而又嫉妒。是的,一个黑皮肤的女人凭什么登上美利坚合众国国务卿的宝座?她出生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阿拉巴马州伯明翰,但她没有选择屈服,也没有选择武力抗争,而是选择了像企鹅一样沉潜。严酷的种族歧视让她相信这样一条严峻的真理:黑人的孩子只有做得比白人孩子优秀两倍,他们才能平等;优秀三倍,才能超过对方。于是多年之后,她凭借全面优秀的素质、丰富的知识和卓越的能力青云直上,画出“一道完美的”人生“弧线”。
沉潜能使国家走向复兴。当年,邓小平同志根据复杂的国际形势,根据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和面临的任务,高瞻远瞩,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国家发展战略,使中国经济走向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不可事事都锋芒毕露,甚至以一种“大国主义心态”处理国际问题,热衷于在国际事务中起“带动”和“领导”作用,事事想冲在前面,那样就可能引起本可避免的、不必要的对抗。倘若我们当初不是像企鹅一样奋力沉潜,韬光养晦,能取得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吗?
沉潜不是消极等待,而是像昙花一样不懈地蓄积养分;沉潜不是贪图安逸,而是像蝉虫一样默默地磨砺自强;沉潜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像企鹅一样奋力地下潜蓄势。它虽然充满寂寞与痛苦,却能让养分变得充足,力量变得强大,结果变得精彩。
把沉潜作为我们人生的策略吧!不管目前我们的处境多么艰难,形势多么被动,条件多么恶劣,只要我们有了企鹅的智慧,就一定能“腾空而起”,抵达看似陡不可攀的彼岸。
沉潜深度源自持之以恒的毅力。俗话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水滴的力量来源于它们将自己沉潜在时间的长河中,日复一日,终成穿石壮举;细绳的力量来自于它们将自己捆绑在岁月的车轮上,一次又一次,终成断木伟业。俄国著名画家列宾为了画好那幅《涅瓦河边的普希金》,阅读了大量有关的历史书籍和诗作,进行了长时间的构思,画了数百张草图。他不断描绘,反复修改,为了完成一幅理想的画作,他竟花去了20年。20年的描描绘绘多么枯躁,可列宾坚持了下来;20年的涂涂抹抹多么耗费心血,可列宾沉潜了下来。列宾用20年的光阴展示了他人生沉潜的深度。
沉潜深度源自始终如一的专注。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专注才能将人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可有人偏偏不为之所动。著名昆虫学家洪式闾在杭大工作期间,潜心科研,身在西湖边,竟十多年不曾游览西湖。他说:“天下美的东西太多,而我的事情更多。”古人云:“性痴,则志凝。”而洪式闾正是用他的性痴去挖掘他人生的深度,这样的深度美足以让西子湖黯然失色。
沉潜深度源自不畏困难的勇气。人生的道路蜿蜒曲折,荆棘丛生,只有具备开拓进取的勇气才能无往不前。阴冷、肮脏、潮湿的实验室可以让仪器失灵,可以使人的健康受损,但从未动摇过居里夫人投身科学研究的信念。居里夫人1899年2月6日的工作日记上记下了室温:摄氏六度,然后在旁边一连打了十个惊叹号,表示了她征服任何困难的决心。玛丽居里夫人,一个女子,一个科学家,更是一个勇者。她的人生深度在她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后,在打下的一个又一个惊叹号中延伸。
沉潜需要豁达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没有就此消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光,七分化为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李白若无豁达的胸怀,又怎能在屡屡失利的生活中找到乐趣;若无豁达胸怀,怎能静下心来写出如此绝妙的诗句;若无豁达胸怀,怎能成就一代“诗仙”的美誉。
沉潜需要摧不垮,压不倒的意志。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观音”吗?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她懂得沉潜,懂得为以后的成功蓄势,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仍然坚持练习,最终她用手指勾勒出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了内心在感受,感动了你我,感动了中国。若无坚强的意志,她怎么会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了下来,又怎么从不幸的人生低谷达到艺术的巅峰?
沉潜更需要一如既往的耐心。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钋,获得诺贝尔奖后,既珍惜这一成就,又在继续探索,凭着那份耐心,在无数个实验研究后,发现了更为珍贵的镭,再度获得诺贝尔奖。佛祖释迦牟尼放弃自己王子的奢侈生活,为了寻找真理,宁愿漂泊于世,在漫长的沉潜思考后,最终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终成正果。
模拟测试卷六
【原题展示】
鉴真和尚刚剃度皈依时,住持让他做了寺里谁也不愿意做的行脚僧。一天,日已三竿,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叫醒鉴真问为什么。鉴真说:“穿破一堆芒鞋,就能做一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吗?我还是为庙里节省些芒鞋吧!”住持一听,明白了,说:“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吧。”寺前是黄土坡,昨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路面泥泞不堪。艰难走过之后,住持问:“你能找到你刚才留下的脚印吗?”鉴真说:“当然。”住持捻须一笑:“你能否找到你昨天从这条路上走过的脚印?”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没下雨,这路又坦又硬,小僧哪能留下脚印?”住持听了,拍着鉴真的肩说:“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
请根据以上文字,写一篇文章。要求:⑴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范围作文。⑵标题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⑶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字数不少于800字。
【命题分析】
材料作文,尤需全面准确理解材料内涵。命题人要求:请根据以上文字,写一篇文章。显示所写文章立意须来自于材料;“全面理解……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则需我们对材料作整体把握,其中关键句的理解就尤为重要。
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没下雨,这路又坦又硬,小僧哪能留下脚印?”住持听了,拍着鉴真的肩说:“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又坦又硬”的“路”是什么路?“泥泞的路”又是什么样的路?”前后两种“路”有何不同?“脚印”有何寓意?)
材料末“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要仔细斟酌。材料作文中材料多有其寓意指向,这里的“泥泞的路”和“脚印”自不能例外,关键是我们应联系生活或人生或生命,思考为什么“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
一代高僧鉴真,就是这样走过了泥泞,走过了坎坷。“泥泞”是多么形象的字眼,它象征了挫折、困苦、磨难、逆境与无奈。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啊。一生碌碌无为的人,不经风不沐雨,没有起也没有伏,就像一双脚踩在又坦又硬的大路上,脚步抬起,什么也没有留下。而那些经风沐雨的人,他们在苦难中跋涉不停,一双脚行走在泥泞里,他们走远了,但脚印却印证着他们行走的价值。
生活的路,总要经历一段坎坷,一番风雨,才会精彩。正如这句话: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坎坷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
顺利、舒适、遂心的环境,看来是惬意的,但也是消失最快的。人的心性最容易在此中迷失。这种环境最终会把一切抹平,包括个人的价值。一个人如果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经历风雨和磨难。没有经过这些,怎能获得成功!
在磨难中成长
平坦的路上,脚步固然轻巧,行程固然悠闲,宁静的溪水旁却留不下记忆的脚印和成长的足迹。泥泞的路上,脚步虽然拖沓,身子虽然疲惫,融融的月光下却镌刻了既厚有重的印迹,即使被岁月抚平了,依然可以留下深刻的凹痕。
是啊,磕磕碰碰的人生中我们才可以慢慢地长大,泥泞之后,磨难过后,我们才可以渐渐地坚强。没有汗水,没有艰难行走的旅途是乏味的和无意义的,没有经过坎坷的人生,留下的只会是一片空白。
碧透蔚蓝的大海里,磨难是那骇人的浪和咆哮的风,穿越浪与风才能驶往成功的彼岸。“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家道的变故中落,人情的麻木冷漠在多年的寒夜后化作那坚冷的磨刀石,磨砺出惊世骇俗直抵文学艺术颠峰的红楼一梦。几十载饱受屈辱,压抑的悲戚椎心泣血,挫败的人生化作滚烫的钢水,无数个365夜后铸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泥泞的人生烘焙(烘焙?)出的是一个个傲岸的身影,所以,才会有卧薪尝胆后三千铁甲吞吴的豪举,才会有轮椅上演奏时间简史的壮行,才会有寂静无声里千手盛放的奇迹。泥泞的路,其实早已指明了前路的方向。
寥廓的天空中,磨难是电闪雷鸣和倾盆大雨,穿越这雷雨才能在更高的天空心生呼啸,抵达至高的人生境界。情难,家难,国亦难的苦痛交织,予李易安以笔唤世人以心唤苍天的坚强。若非这泥泞,这坎坷,她又何以站在前无古人的高度?仕途不畅屡遭贬谪的东坡居士,人生多变故,不变的是那静观云涌风起我自岿然不动的淡泊与宁静,不变的是一份矢志于前路的心情。泥泞的路,让人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让人感受不一样的思想。也正是这不一样,才会有泥泞中更清晰可辨的脚印,更踏实有力的脚步,才会有风雨散去,阳光灿烂的最美的风景!
浩瀚的沙漠里,磨难是黄沙漫漫和炽热骄阳,穿越这崎岖和炎热才有绿洲的清爽和怡人。如同一个民族,不经历挫折碰撞怎能崛起?中华巨龙,在沉睡百年,饱经战乱,历尽劫难后重生。
从泥泞中走过,经历坎坷后才会出现开满鲜花的康庄大道。泥泞中走过,留下的是永不褪色的足迹!
人生就是一条通向理想的征程,在这条不能预知结果的道路上,会有平整舒坦的阳光大道,也自然会有铺满荆棘的羊肠小路。不管是谁,他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直充满坎坷磨难。面对磨难,我们应该正确面对,理性看待。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磨难,虽磨砺人,也成就人。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利;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曹雪芹满腔辛酸书写《红楼梦》,贝多芬用苦难谱写震撼人心的《第九交响曲》。磨难,是自强自立的催化剂。
生活,本来就要有酸甜苦辣,这样才算是真正人生。磨难,是一种心情,关键看我们自己怎么去看待他,去处理他。不要埋怨上帝的不公平,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他在给你关这扇窗户时必定会给你开另一扇门;也不要感叹付出没有回报,在这个社会上,不要相信一份耕耘就一定会有一份收获,但是你不耕耘,就一定得不到收获。就像我们不知道是否抬起头,天空就会亮起来,但是我知道,如果一直低着头无论如何都不会亲眼看到蔚蓝的天空。
海明威说“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暂时的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不承认失败,就没有谁可以宣告我们失败。面对磨难,我们要回忆过去,总结经验;把握现在,珍惜时机;展望未来,确定目标。要在磨难中成长,在挫折中成熟。有时候,真的是要换个角度,才能海阔天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难、挫折是上天对我们的考验。想想精卫填海,信心百倍,想想愚公移山,斗志昂扬。每一个春天的到来,必然经历一个冬天的寒冷和挣扎;每一个黎明之前,必然是一场黑暗和迷茫。好儿女,追求无限,志在八方!
磨难并不意味着永远不幸,幸福并不意味着永远快乐。生活充满变化和惊喜。许多时候,幸福往往会变成一道减法题,一点一点减去你的理想、人性的完美与珍贵。磨难却能成为一道加法题,不断加上你的梦想、努力和汗水,登向不断成长的高峰!
模拟测试卷七
【原题展示】
仔细阅读下面的四则名人名言,按要求作文。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赛加纳)
我是一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梅兰芳)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实际,任选一个角度构思,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主确定立意,拟定标题,选定文体。②不要脱离材料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
【命题分析】
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名句的含意有利于考生情感的引发,包含的哲理催生学生理性的思考,其寓意既是生发的材料,也蕴含了阐述的论点。
题目要求“自主确定立意”,比较好的立意是:赞颂、倡导这种人生状态。观点的确立取决于对名人名言比喻义的理解,故在作文前先对名人名言作字面上的解释,析出寓意,得出论点。
四个名人名言可分别归纳出以下寓意:
(1)面对漫长而艰辛的人生旅途,我们需要不断地追求、探索。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困难险阻时,我们需要的是积极地乐观地去面对的精神。
(2)要坚信自己,勇敢向前,遇到挫折不要放弃,坚持就会有路,有明天。要勇于开拓,自然能开天辟地。你的行为自然会带动其他人,久而久之,自然又多了一条新路。
(3)努力、坚持就一定有收获,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坚持就要努力,这样才可以成就梦想;
(4)每个人不一定都有充分的天才,但即使没有天赋,没有聪明的头脑,但是只要肯努力,能勤学苦练,总能熟能生巧。
按议论文“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的形式进行具体操作,可以运用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运用例证法,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观点,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也可联系现实生活,把自己摆进去,通过记叙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解释名人名言的作文主旨,这样的作文就要比空洞的口号式作文新颖百倍。运用引证法,可引用名人名言、俗话谚语;至于喻证法,即运用比喻论证阐述,可增添说理的形象感、生动感。
该道材料作文试题“四则名人名言”的材料其实已经提示了可供我们作文的四个方面的落笔角度,但要注意的是,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写作,都要确保作文的新颖别致,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才能有吸引力和征服读者。建议同学们从内容、体式、手法等方面去努力尝试出新。
后天的努力
看到别的同学比自己学习成绩优秀或更有才干时,许多同学就会埋怨父母没有给自己一个好天赋。其实这种想法是极其片面的。我认为,人的天赋虽然有区别,但天赋的好坏却不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主要因素,后天的努力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同学们都喜欢看NBA,那么我就以NBA中两名运动员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先说说“矮子强盗”博格斯。大家知道,博格斯只有1.60米的身高,这个身高即便是在常人那里也是不高的,以博格斯这样的天赋要进入身高2米都不算高NBA来说简直是不敢想象的。如果让埋怨自己天赋不如人的同学们来当博格斯,那么他势必会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只有眼巴巴地看着其他人驰骋于NBA赛场了。但博格斯却不是我们的有些同学,他不信自己进不了NBA,在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和汗水后,他的球艺突飞猛进,不但进入了NBA,而且还成为了一代球星。
看,后天的努力确实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再说说我们中国球迷都很喜欢的姚明。其实,姚明除了个子高外,他也是缺乏成为一名优秀篮球运动员的天赋的。首先,姚明小时候因患急性肾炎而注射青霉素过敏造成了左耳失聪,在篮球场上的他只能用一只右耳听话,严重影响他和教练、同伴之间的交流。其次,姚明的两肩狭窄,胯骨却有点宽大,这对于中锋来说没有任何的好处,只会影响他篮下的抵抗力和转身的灵活性。再次,姚明的臂长短于身高,这让他在争夺篮板球时常常处于劣势。还有,姚明的跟腱短,这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也是个缺憾,因为跟腱短的运动员,没有跟腱长的运动员的弹跳力强,而且奔跑时还容易疲劳。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姚明弥补了天赋不足而一跃成为NBA“第一中锋”的呢?我们说,没有别的捷径,全是靠他后天不懈的努力。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同学们,不要再埋怨父母没有给我们一个好天赋了,快快努力吧!因为后天的努力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模拟测试卷八
【原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是什么?有人说,人生是奔腾不息的长河;有人说,人生是华美壮丽的诗篇......有人说,人生是猫儿吃香鱼;有人说,人生是种子长大树......
读了以上的文字后,你认为人生应该是什么呢想一想,然后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将你的所想体现在其中。
【命题分析】
这是一篇让我们感悟“人生是什么”的材料作文试题。对于材料作文试题而言,命题者并没有给我们在审题上设置什么障碍,只要你能够将抽象的“人生”形象具体化,一般而言,我们作文的主旨就有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用选定的表达方式高速读者为什么“人生”与相关的事物或者现象之间有相似之处的问题了。如以“人生如戏”为主旨写一篇作文,我们可以从“人生”和“戏”都有“一开始就得持续下去”“努力表现就有回报”“离不开他人及环境”“每个人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等方面去诠释“人生”和“水”的相似之处,那就是:人生如水,前进的路可能上艰难险阻如叠嶂,人只有敢于跋涉,勇往直前,才能在一路的跋涉中找到生活的真谛;人生如水,生活的酸甜苦辣,都是人根据自己的心态和能力为生活添加的调味,调味品很多,但要慎重选择;人生如水,要像白开水那样平平淡淡那、还是像开水那样轰轰烈烈,取决于你的生活态度;人生如水,苦闷时,它是苦涩的泪水;欢笑时,它是叮咚的泉水;平淡的生活像平静的湖水,但偶尔它也会泛起涟漪;......根据材料和立意提示,作文中必须出现“水”“人生”这样的字眼,无论怎么立意也应该体现出“人生”与“水”的关系。切记不要忽略了“水”而大谈人生,或者不写“人生如水”,而写“人生如茶”,“人生如酒”。这些都算离题作文。
另外,在诠释“人生”与相关的事物或现象相似之处时,要尽可能地采用一些艺术手法,像比喻、类比等。这样的作文也才有新意。
人生如戏
人生如戏。从你出生的那一刻开始,这场戏就拉开了序幕,然后,时间任由你这个主角在自己的舞台上消磨。
人生如戏,只要它拉开了序幕,就不管你是否有所准备。你可以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地演上一出毫无意义的闹剧,也可以浓墨重彩、有板有眼地演上一出震撼人心的好剧。
人生如戏,懂得这出戏一生只演一回的人必定会有额外地善待演出,孰不见,为了一句简短的台词,他们都会呕心沥血、千锤百炼。因为他们知道,观众不是他们自己,评判演出效果的尺子装在别人的心里,只有愚蠢透顶的人才会自己评判自己。
人生如戏,吃透这出戏本质的人善于勇敢地面对这出没有脚本的演出,他们知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因而在大风大浪面前,他们从来就没有过气馁。只有没有勇气的“杞人”才会在“忧天”中中断自己的演出。
人生如戏,悟出这出戏深意的人明白戏的演出要靠灯光、道具、音响,要靠演员与演员的配合,因而他们总会倍加珍惜这舞台上的所有东西。他们清楚,自己的演出是否成功,在一定意义上还要看这舞台的环境。这样的角色也必然会得到这舞台环境的尊重。只有自以为是的傻子,才会藐视周围的一切,而这种人,也势必会被周围的一切所藐视。
人生如戏。了解这出戏的人也深知,不是所有的好角色在演出的同时就能红极一时,因而他们总能耐得住没有观众没有掌声的寂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努力努力再努力,拼比拼搏再拼搏,终能在数年后被人们尊称“名角”。只有那些庸俗肤浅、急功近利的人,才会在没有成功和鲜花的空气中窒息。
人生如戏。但你却不能将人生当作戏演,也不能将演出当做人生。总之,愿你再谢幕的时候,能无愧于此生这场唯一的演出。
模拟测试卷九
【原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每当节假日来临之时,很多人会纷纷离开喧嚣的城市,前往向往已久的而又难得一见的海滨、山林、水乡、牧场……而那些长期在景区生活的人们,根本不觉得本地有多少值得流连的景致,格外羡慕城市生活丰富与便捷——由此看来,熟悉的地方似乎没有风景。
其实,世间万象,又何止旅游如此呢?
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命题分析】
一、什么是“风景”?——理解话题是前提。
风景具有丰富的含义,既可以指自然之景,如春夏秋冬的景色,山河湖泊的风光,风雨雷电的场面,花草树木的景致等等;也可以是社会人文之景,比如“沙场秋点兵”的豪壮,“独钓寒江雪”的寂寞,“人约黄昏后”的浪漫,“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如果用茅盾先生的观点来看,甚至连人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我们眼中所见、体之所受、心之所感,包括亲情、友情、幸福、快乐、奉献、拼搏等等,只要用心,人生处处皆风景。
二、写哪些“风景”?——如何立意是根本。
“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高低直接决定文章的“身价”。写“风景”,绝对不能为了写景而写景,而要借景抒情,由景写理。
借景抒情,乃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实用的写作技巧。即通过描写某种景象和某种事物,来抒发思想感情。比如朱自清的《春》,作者不光生动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还赞美了春天的“新”“美”“力”。如果把最后三个自然段去掉,文章的立意顿时逊色了很多。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写这个话题,务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由景写理,就是通过观察、描绘风景,来悟景中之理,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收获。比如,茅盾的《风景谈》一文,由六幅内容不同而相互连属的风景画,画面上不仅是风景,还有主宰风景的人。庄严妩媚的“沙漠驼铃”,古朴纯净的“高原归耕”,弥散着生命力的“延河夕照”,清新怡然的“石洞雨景”,注入“第二自然”的“桃园小憩”,粗犷刚性的“北国晨号”,这一幅幅画面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表现了“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的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这一主旨。
三、如何呈现“风景”——角度新颖很关键。
人生处处有风景,怎样写才能高人一筹呢?
1、另辟蹊径。如果大家都说熟悉的地方无风景,我偏说风景乃在熟悉处。举个例子,很多同学总感觉生活缺少情趣,枯燥趣味,那是因为他们忽视了身边的风景。你可以写一写家庭的温馨、校园的充实、活动的精彩,来说明:风景,就在我们身边。
2、亦虚亦实。风景,可以是具体真实的,也可以是虚幻构想的。因此,写作时既可以写实在的风景,如自然风光,或者其他的人文风景,也可以写心中的风景,甚至想象的风景。
3、小中见大。我们要善于从熟悉的平凡场景或生活小事中提炼观点,也就是说要善于感悟生活,这样以小见大,往往会受到更好的效果。
人生处处有风景
如果人生的列车不断前驶,那么,我们能做的,不是努力去延长自己的生命,而是去浏览人生旅途中多彩的风景。
罗丹曾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人生确是如此。人生旅途中有太多的风景值得去欣赏,亦或是一泓秋水,一行大雁,一株大树,一个丽人。然而,人生的风景还不应仅限于自然中的景致,更进一步,你的内心深处也会有很多风景值得你去发现。
人生处处有风景,风景的美丽与否在于你如何去审视。而乐观的情绪有助于你发现人生的美丽风景。
普希金有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忧郁的日子总会过去,光明的日子即将来临。”由此观之,乐观可以缓解内心的痛楚,使心情更为舒畅。在中国古代,乐观也是文人的风景。白居易,这位乐天的诗人,从未被生活中的打击所击垮。谪居浔阳城,他仍能陶醉于音乐,在山水之间神游。在乐观的心境下,他创造出流传千古的优美诗篇。由此可见,倘若他被病痛与挫折击倒,那么他就不可能“乐天”,也许就沦落为一个伤春悲秋的失意之人。而正是乐观的情绪才让他欣赏到人生的美丽风景,从而让他沉醉其中。
不只乐观,忍戒也是一种风景。放弃这处风景,作一个忍让的人,便可在下一处找到更完美的风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蔚蓝的海洋与辽阔的天空便是对忍戒者之回馈。早在三国时期,号称狼顾之鬼的司马懿便懂得这一道理。在曹氏家族的压力下,他一直潜伏其中,对曹操的侮辱、责骂也是一概忍让。而他在经过几十年的忍戒后,伺机挑拨曹氏家族,在空处击破,篡得了魏国大权。而此时,他便欣赏到了他内心最向往的美景。若他当年与曹操硬碰硬,那么他的下场也许就跟杨修一样被曹操给处死了吧。再者,荀彧就不太懂得忍戒而去直谏曹操,也落得赐死的下场。由此观之,忍戒后面有多么美的风景。
怎样去捕捉这些风景,显得尤为重要,而唯一的方法,便是向他人学习。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可见,学习他人的品质,也是一种风景。牛顿学习研究前人成果,最终总结出惊世理论。孙中山学习西方制度,最终开创共和民国。学习他人的风景,便有了自己人生的风景。善利用这些捕捉风景的方法,便可欣赏到更为美丽的风景。
人生处处有风景,风景处处蕴人生。去挖掘内心深处的风景吧,让人生的旅途更加多姿多彩。
用心处,风景弥新
有这样一首小诗:“你何曾留意旋转木马上孩子的欢笑?你何曾留意雨滴落地面的一刹?你可曾听过风吹树林的喃呢?你可曾见过落日渐黄昏?当你脚步匆匆的时候,日子就像没有开封的礼物。”人们总是不懈地追逐着前面的风景,总是不懈地探求一个又一个的新奇。匆忙中滴下汗珠模糊了视线。他们没有看到身边的风景。熟悉的地方,是有风景的,是能够历久而弥新的,只在乎,你的留心。
忙碌的日子里最容易把生活的景致错过。在整天整天的伏案疾书之中,在失意挫败的困挠之中,心是被束缚的,更谈不上腾出一些闲趣的空间去发掘身边的美好。这时,只要你放松心情,你会有新的发现——你看见,母亲端出来的热汤已经凉了,你想起了她鬓角的丝丝银发;你走出阳台,万家灯火于夜空之中有如漫天星辰,星星点点的暖意让人陶醉;……原来平凡之处生出了这许多的美好与幸福,为什么我们平日里面不曾发现?自繁重中摆脱,转移着心灵的视线,我们也会有“蓦然回首”的惊喜与感悟。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并非我所爱的一切我都拥有,只是,我现有的一切都是我爱的。”我们缺少的也许就是爱身边的一切,爱所拥有的一切的心,以致失落了熟悉处的风景。我们忙于设法摘取遥远的星星,却忘了看一看不远处摇曳的烛光。
凡高自熟悉的星夜、麦田,提炼出生命的激情;安东尼·高迪由古板的教堂建筑模式中有所感悟,发挥了个性的张狂;安房直子读透了大众化的童话,又创造了新的浪漫、纯真与率真。伟大的艺术家都是用心灵去创造的,立足点又是平凡的。从熟悉而平凡处悟到光彩正是艺术经久不衰的真谛。艺术家需要的是从平淡处见风景的眼睛、敏感而激情彭湃的灵魂。难怪孔子也叹咏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阅读旧书得出新的体会,快乐不比读新的书少。
不仅是艺术家,科学前进的脚步也必然是继承与发展的。在成千上万的熟悉的现象中有所发现,需要如何的专心,如何的智慧?
也许,真正聪明的人,应该善于发现熟悉处的风景。
模拟测试卷一
【原题展示】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70分)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一张没有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蓝教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它的色彩。
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请以“为生命着色”为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命题分析】
色即颜色,颜色是丰富多彩的,颜色是有其象征意义的。色彩的象征意义,有热情的,有快乐的,有青春的,有理智的,有高贵的……生命里可以有一种颜色,可以有多种颜色,有的人生命里缺少色泽,一声毫无生机和美感可言;有的人生命色调单一,或平淡,或单纯,有的人生命里五彩缤纷,有红,有蓝,有绿……为生命着色,就是让生命丰富多彩,就是希望拥有自己的生命色彩,就是渴望自己对生命有个性化的感悟……
审题立意的角度可以有:为什么着色,着什么色彩,着色不着色会怎样。可以写自己生命里的色彩,为什么会拥有这种色彩,可以写他人生命里的色彩,他为其奋斗的思想历程结局;可以抒发生命充满生机、色彩斑斓的情感,可以记叙描写自我为生命着色的经历,可以议论为什么要让生命有色彩;可以写正面积极的作用,可以写反面消极的内容;可以借鉴教材里素材,屈原为生命抹上汨罗江一样的色彩,司马迁为生命抹上黄土地一样的色彩,陶渊明为生命抹上秋菊一样的色彩……
为生命着色
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色?
——题记
人一出生,便如白纸,生机盎然,傲对来世。随着岁月流逝,光阴轮转,白纸上会留下点点痕迹,红的,黄的,蓝的,白的抑或是春的万紫千红夏的浓荫绿树秋的金黄世界还是冬的洁白剔透。
人生,恰似一幅画,画的色彩全由你自己掌握。如白色淡泊,如灰色沉郁,也如红色灿烂明艳……
白,如东坡。“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一蓑风雨平生任,踏雪飞鸿”。东坡的一生极为坎坷,仕途的偃蹇,爱情的曲折,辗转的劳累与奔波。多少次,他的心里矛盾重重:放弃仕途,怎能报效祖国放弃文学,怎能跻身文坛最终,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之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所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走出,为自己的生命涂上一笔洁白的白色,纯美,高洁……
灰,如中国历代文人泥土般的朴素。他们以不羁的笔墨,内敛的性情勾勒出自己生命灰色的空间,似怀才不遇的陈子昂,似报国无门的陆放翁,似一贬再贬的杜工部,也如借酒浇愁的李太白。他们用那一抹浓重的灰色,让历史为之叹息,让文化在后人的眼里变得厚重起来,他们,在灰色的空间里成为风中飘摇的朵朵青莲!
红,如陆幼青,每当看到他强忍着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写下的文字时,每当看到他那株笑魇为面的向日葵时,我都会有一种欲哭无泪的酸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选择了一种落叶的方式――用拼尽全力的翩舞来托起生命的辉煌像流星一般在最后一瞬间划出一道貌岸然最亮丽的光弧!他的生命因此而灿烂!
人生的境界在于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生命的画板,让我们自己着色!
活着,总会有一个位置,让你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也许我们并不卓越,但平凡并非没有自豪的理由,喧嚣之后,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目标,诠释自己的精彩!是小草就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成为栋梁之材!
不要问什么是低,什么是高,在生命的蓝天中飞到你的极致,这便是最好!
蒙娜丽莎向你发出永恒的微笑,惠特曼的诗篇在召唤,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在为你的青春伴奏!
让我们拿起画笔,倾听心声,为自己的生命着色!
模拟测试卷二
【原题展示】
艾子游于郊外,弟子通、执二子从焉,渴甚,使执子乞浆于田舍。有老父映门观书,执子揖而请,老父指卷中“真”字问曰:“识此字,馈汝浆。”执子曰:“‘真’字也。”父怒不与,执子反以告。艾子曰:“执也未达,通也当往。”通子见父,父如前示之。通子曰:“此‘直入’两字也。”父喜,出家酿之美者与之,艾子饮而甘之,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明·陆灼《艾子后语》
要求: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从某一个方面切入,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定,文体自选。
【命题分析】
这则寓言故事看似荒唐,实则是对当时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黑暗现实的批判,是作者的愤激之语。这才是作者的真实意图。
“执”与“通”分别象征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执”意味着执着认真,有原则性;“通”则意味着通达、变通,有灵活性。那个古怪的田舍老父就是那种荒谬的社会现实力量的象征。现实是如此荒诞,如实念作“真”字的执子连一勺水也讨不到,而故意把它念作‘直入’的通子却讨回了美酒。这说明人们对客观真理的追求与对现实利益的追求存在深刻的矛盾:认真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吃亏,而想得到现实利益又时常以放弃原则为代价。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那么人们到底该怎样确立自己的人生态度?
一般说来,可以从三个角度立意:
一是肯定执子。这是一般的主流的态度。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追求真理、坚持理想,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他们追求人生的真善美,信守自己的做人原则,不轻易为现实利益所动。这样的人,正是讨不到水喝也要认“真”的执子。可以说,执子的认真精神,正是使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使人类不断提高自身的巨大精神力量,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肃然起敬。相反,对于那些为了眼前暂时的现实利益而放弃真理、牺牲原则、以假为真、苟且偷安的实用主义人生态度,人们常常是鄙弃的。通子为了讨一口水,便圆滑的将“真”念作“直入”,是不值得称道的。在这里,“执”是“执着”是“坚定”,“通”是“圆滑”是“世故”。
二是肯定通子。换个角度,如果此时水对大家至关重要,没有水大家都会渴死,那么,为了从那个古怪的田舍老父那儿讨到水,权宜之计,把“真”字念作“直入”又有何不可?相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仍要认“真”,渴死也不改变,又未免显得过于迂阔、固执、僵化了。在这里,“通”是“通达”是“灵活”,“执”是“固执”是“死板”。
三是将两者统一。“执”“通”并非水火不容。如果说“执”代表了理想主义,那么“通”则代表了现实主义;“执”是仁,“通”是智;“执”是山的性格,“通”是水的品质。在一些人身上,执与通表现为单一的突出,而在某些人身上,它们却能和谐地统一。
执子与通子
艾子得美酒而赞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啊。
静静品味这个颇有雅趣的小故事,只觉其妙不可言。短短数语,竟使两种人生的哲学突出于纸上,兀立于我的面前——“执”和“通”!由此,我便想到中国历史上的“执”与“通”之争,想到这悠悠千载中的执子们和通子们。
执子们具有的是不屈的精神,他们固守,他们追求,他们选择的是苦涩、壮烈而又凄美的人生。而通子们拥有的却是通达、超然的智慧,他们洞察,他们解脱,他们选择的是淡远恬静而又平和的日子。大约正是因为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有执子们的执着,有通子们的通达,中国的历史才被牵扯得如此摇曳多姿,演绎得这般精彩纷呈。
执子们是令人敬佩的,他们抱定自己的理想,他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们天真得可爱又执着得令人心酸。他们如雄鹰,在理想的天空里翱翔,又重重地撞在现实的绝壁上。头撞破了,热血飞溅出来,可心却还是向着九万里的重霄。瘦骨嶙峋,槁项黄馘的执子们不顾楚狂的凤歌之笑,不顾渔夫的好言相劝,他们不顾世俗之讥、小人之谤,他们“不辞镜里朱颜瘦”,他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他们执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境界,他们痴到了“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的地步。宁可痛苦也不甘放弃;明知路长,却依旧求索。直到铁鞋踏破,沈腰潘鬓消磨;功业未建,独怆然而泣下。是他们的热情点燃了历史天空中的云霞,是他们的血泪染红了文化车辙中的紫杜鹃。因此,这样的执子们总是使我们感于心,伤于怀,然后禁不住潸然落下千行泪。
而通子们呢,则是令人叹服的。那样的智慧,那样的胸襟,那样的气度。他们也许又有点狡猾:既然冷眼看穿了这个世界,就怀揣着一副热肠去用一种通达的态度来生活。于是潇洒是属于他们的,闲雅是属于他们的。他们垂钓于濮水,采菊于东篱,幽居于竹林,泛舟于赤壁。他们行吟高歌,他们临风长啸。他们之中有的也曾是执子,或许是不堪一勺水也不得吞,或许是在某个瞬间悟出了什么,于是他们就成了通子。通子们以为:宠辱何必看得那么重,凡事何必去认那个真?他们曳尾于途中,他们委心任去留。他们有“且乐生前酒一杯,何须生后千载名”的豪放,他们有“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闲情,他们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从容。因此,通子们总让我们感到生命的愉悦,感到这个世界还有宁静和美好。是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一种闲看花开花落,淡观云卷云舒的超脱,是他们让我们在黑暗中感受到光明的所在。
我敬慕执子,我也喜欢通子。执子们执着着他们的执着,通子们通达着他们的通达。这是不一样的选择,却是一样的美。朋友,你是愿意做执子,还是愿意做通子呢?不过,我暗暗地想:如果用执子的执着来追求美好的梦想,而用通子的通达来看待人生的得失成败,那一定又是另一种境界的美吧。
执子,通子。执耶?通耶?此间有多少世间的玄奥,人生的哲思啊!
模拟测试卷三
【原题展示】
世界知名作家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度日如年,在获得一本棋谱后,他整天研究棋谱,并在脑子里对弈,于是日子过得飞快。
可是生活中有人因为自卑而与成功擦肩而过,有人因为嫉妒而与友谊背道而驰,也有人因为紧张而与从容缘悭一面……
请以“放飞心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命题分析】
这个作文题切合新课标中“认识自我”“关注人生”的要求,关涉“人和自我”这个向度。写作本题,一般要确立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推崇励志自强的品质,呼唤对卓越的不懈追求,促进自我发展等。
本题由两个关键词组成,一是“放飞”,一是“心灵”。写作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心中有阻碍自我健康发展的“困境”“约束”;
第二,必须把重心落在“放飞”上,即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第三,需要一定的内在条件,需要体现以自我的价值观、有品位的精神追求为动力。
总而言之,就是通过对自我内心的探索和思考,找到心灵的寄托,改变心态,从而放飞心灵。
如果写记叙文,可以选择自己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经历,找到一个心灵的转折点,以此为契机冲破心灵的屏障,实现心灵的放飞。具体的转折点,可以是自己内心的顿悟,可以是师长的教导,可以是朋友的鼓励。写作时,一定要突出重点,写出自己最真实、最深切的感受。
如果写议论文,一定要抓住“放飞”这个关键词,以积极的价值观为主线,用典型的事例和清晰的论证思路,使“放飞心灵”这一论题充实具体。当然也可以求助于文化名人,用韩愈、柳宗元、苏轼等耳熟能详的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放飞心灵
黄沙漫漫,驼铃声声,满目萧瑟的荒原上,沙驼追逐着夕阳,沙海何惧,朔风何惧,再大的沙尘也阻挡不住昭君的盈步,因为她的心早已没有任何惧怕和负担,心也早已迎向大漠。因为卸下了心里的包袱,历史成就了昭君的忠浩刚烈,她的心灵也飞上了人性的至高点。
寒风凛冽,衰草丛生,万物垂暮的田野里,小草亲吻着大地,枯黄何惧,酷寒何惧,只因心中珍藏一缕春风。十八年的艰辛历程和那怅然的孤寂并没有磨灭苏武的爱国意志和民族意识,当苏武心中的郁结已然打开,心中的一切孤苦、愁闷都已随一阵阵寒风飘然逝去,而一颗志于大汉的忠心早已越过长城,飞向中原。所以他的名字背后是历史的伤疤,他的名字的正面是民族的勋章。
“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飞。”当心灵的包袱钳制了我心时,飞翔便成了一个虚幻的泡影,最多也只有梦想在空中轻眠。要飞得更高,行得更远,首先必须卸下包裹,让心灵减肥,灵魂的翅膀才会让你遨游于空,遨游于世。
“丑/封住了我的容颜/却把美丽留在心田/残/绑住了我的躯体/却把善良播撒人间/我很丑/但我很温柔/我又真诚/爱的浪花/在心海翻腾。”加西莫多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丑陋而深感自卑,而是轻轻卸下心灵的负担,用清风吹洒人间,用爱的雨露播撒人间。
顾城曾经说过:“我想在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夜的眼睛,都习惯光明。”其实顾城又何尝不是想打开心灵的窗户,卸下尘世的纷繁杂扰,让那颗出居已久的心驰骋于蓝天白云风卷云舒的超凡脱俗的忘我境界之中呢?
反观当今行路匆匆、漠而不视的现代人,当虚荣的包袱压抑着人的心灵时,灵魂开始变得沉重,人情开始麻木。人人都渴望成功,但并非人人都能成功,如果不能卸下心灵的包袱,那么,成功将会变成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并不在于荒原,明天就能成为绿洲;
并不在于心声,明天就能成为诗絮;
并不在于憧憬,明天就能灿若霞光。
只有我们轻轻卸下心灵的包裹,亮出一颗轻盈的心,有谁能证明,我们只是颗星星,永远长不成太阳。成功,永远都不只有虚荣名利这件外衣,它还有一双能让心飞翔的翅膀。
放飞心灵,让我们飞得更高!
模拟测试卷四
【原题展示】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想来,我那曾祖父的木匠绝活肯定是在这一点上下足了功夫。
其实,做人与处世和木匠的工艺原理一样,讲究“留一条缝隙”。请以“留一条缝隙”为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试题提供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命题分析】
留一条缝隙:保持距离,留足空间,恰到好处,适可而止。
为什么:留有余地,缓冲回旋,磨合调整,张弛有度,创造和谐。
怎么样:节制,约束,平和,宽让。
“留一条缝隙”既是物性,亦为人理。“物性”有修路要留出热胀冷缩的缝隙,种植要留出采光、通风的缝隙,渔猎要留出产卵、繁殖的缝隙等;“人理”有古代开国之君要留给黎民百姓修养生息的缝隙,现代家庭教育要留给子女心灵释放的缝隙,同事之间相处要留给对方转台回旋的缝隙等。其实,国与国之间又何尝不是此理,要想睦邻友好,就要在“求大同”的前提下,留下“存小异”的缝隙;如果一味大国沙文主义,无视别国的生存利益,小则酿成政治冲突,大则造成兵戎相见。悟透了上述之理,思维的通道就打开了。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还要积极启动辩证思维,既看到“留一条缝隙”的必要性,也看到“不留缝隙”的危害性;既看到“留一条缝隙”的前因,也看到“留一条缝隙”的前景;既看到“留一条缝隙”空间上的宽窄,也看到“留一条缝隙”时间上的长短等等。有了开阔的思路,再加上缜密的思维,下笔成文自可底气十足了。
留一条缝隙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潮涨潮落,生生不息。面对名与利,面对个人与集体,寂寞与热闹,失败与成功,现实与未来,有的人为自己留一道缝隙,举重若轻,收获丰盈的人生,而有的人却不堪挤压和重负,羁绊于生命之重。学会留一条缝隙,这是生命的大哲学。
庄子为自己留了一条缝隙。
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但濮水之畔的庄子心如澄澈秋水,心如不系之舟。面对两个身负楚王使命的使者,他持竿不顾。权势于庄子并没有什么吸引力,真正吸引他的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于是历史记录了他那至今还在茫茫天宇回荡的声音:“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一句话,便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将许多人甚至愿意用生命来求取的相位扔进了濮水。
庄子守护着自己的灵魂,为心灵留下了自由舒展的空间,他的灵魂也成为一个神话,于是也就有了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苏轼为自己留了一条缝隙。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苏轼一生坎坷,从“乌台诗案”开始,他被一贬再贬。他曾哀叹过,彷徨过,接踵而至的灾难曾一度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他最终还是给自己的心灵敞开了一道吸纳清风明月的缝隙。
面对险恶,苏轼唱出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面对茫茫天宇,他唱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于是他的生命中回荡着倜傥洒脱的华彩乐章。
福楼拜为自己留了一条缝隙。
一个世纪以前,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着青灯的木屋里,大文豪福楼拜每天拼命地工作,他不接受采访,不看报纸,但他给自己留出一道缝隙——每天看日出。
福楼拜每天看日出,伴着刚刚苏醒的树木和玻璃般翠绿的青草,呼吸着泥土的芳香和果蔬的甘甜。于是,他每天都拥有了温馨和朝气,能够宁静、快乐,充满活力地工作着。留一道缝隙,清晨看日出,福楼拜在为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礼!
学会给自己留一条缝隙,是人生的大哲学;不能为自己留一条缝隙,则是人生的大遗憾。
项羽没有给自己留一条缝隙,乌江之畔,血染长空。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身陷四面楚歌之境,他思想的空间被遗憾、羞辱和绝望占满,已没有可供回旋的缝隙。
在衣袂飘飘,长袖舞动中,心爱的人儿香消玉殒。面对着如泣如诉的滔滔江水,悲叹着“无颜见江东父老”,一抹寒光闪过,一个悲壮的瞬间便定格于历史的江河。于是,滚滚江水千百年来一直呜咽地诉说一个悲戚的故事。
川端康成没有给自己留一条缝隙,他的生命最终在不堪忍受的拥挤中凋谢了。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他曾无助地叹息:“太拥塞了!”“我希望从所有名誉中摆脱出来,让我自由。”可见,拥塞足以致命。面对别人的盛情邀请,面对各种应酬,他不会拒绝,只能疲于应付。他的生活空间塞得太满,令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于是,在巨大的精神压力面前,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终于崩溃。那一刻,樱花落了一地。
给自己留一条缝隙,方能轻松快乐的生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人过于追求完满,追求成功,追求金钱名誉,有的人甚至苦苦寻觅一生,就算最终得到心中所想,却已日薄西山,人生的快乐和多彩被纷飞的文件和无尽的应酬所代替。睿智的人却懂得给自己留一条缝隙,在疲惫之时跳出圈子,去享受自由的生活,同时也暗中蓄积能量,为下一次冲刺作准备。他们既享受了生活,亦更容易取得成功。
面对灯红酒绿,名缰利锁,最难得的是为自己留一条缝隙!
模拟测试卷五
【原题展示】
南极大陆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凌,企鹅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
纪录片《深蓝》详尽的展示了企鹅登陆的过程 在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的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上,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要求:这种沉潜是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企鹅的沉潜原则 一定能给你一些人生哲理的启示,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说蕴含哲理的理解,以“沉潜”为话题,写一篇议论,不少于800字。
【命题分析】
分析“沉潜”的内涵:
沉潜是一种智慧,一种清醒的选择,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是厚积薄发,是蓄积,是涵养,它不是沉沦,不是甘于平庸,不是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愚蠢。面对困难、失败、屈辱,沉潜是忍耐,是蓄积,是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如勾践、刘邦、韩信、王力宏、刘翔等;面对理想的召唤,沉潜是积累知识、学问、技能,以达到质变,是厚积薄发,如司马迁、托尔斯泰等;面对鲜花掌声,沉潜是冷静的淡退,是知识的完善,是技能的丰盈,如杨澜、刘谦等。
拉弯弓射箭,用力拍皮球,种子向下扎根,蝉四年地下生活,跳远的助跑等,都是一种沉潜。
为什么要“沉潜”:
沉潜能使人一鸣惊人,沉潜能使人更加强大,沉潜能使人反败为胜,沉潜能使国家走向复兴。
“沉潜”需要什么:
沉潜需要冷静、忍耐,沉潜需要勤奋、积累,沉潜需要淡定、自知,沉潜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自始至终的专注、不畏困难的勇气。
沉潜孕育着成功
昙花用一年的默默酝酿,才换来一夜的风姿绰约;蝉虫用四年的地下修练,才换来四周的放声高歌;企鹅用竭尽全力的沉潜,才换来迅猛的腾空而起……自然现象向我们透示着一个哲理:沉潜是绚烂前的孕育,沉潜是高亢前的酝酿,沉潜是腾飞前的蓄势。
在被动不利的形势下,采用沉潜的策略,往往能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从而获取成功。从古到今,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无数的事实都为这条哲理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诠释。
沉潜能使人反败为胜。公元前496年的吴越之战,越国败北,勾践请降。吴王夫差以越王质吴为条件,许降撤兵。勾践一如夫差手下忠实的臣子,听凭夫差呼于车前马后。甚至在夫差犯病时,勾践竟愿亲尝夫差粪便,以配合太医用药。三年,夫差为勾践的“忠诚”所动,如勾践所愿,他终于再次回到了越国。于是,他卧薪尝胆,整顿国政,励精图治;招贤礼士,重用能人;发展生产,安富救贫,使越国逐渐走向强盛,十年后,终于像企鹅一样“潜到适当的深度”,公元前475年,越国攻吴,吴国败北,夫差自刎。
沉潜能使人优秀卓越。康多莉扎赖斯,这个名字让无数人艳羡而又嫉妒。是的,一个黑皮肤的女人凭什么登上美利坚合众国国务卿的宝座?她出生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阿拉巴马州伯明翰,但她没有选择屈服,也没有选择武力抗争,而是选择了像企鹅一样沉潜。严酷的种族歧视让她相信这样一条严峻的真理:黑人的孩子只有做得比白人孩子优秀两倍,他们才能平等;优秀三倍,才能超过对方。于是多年之后,她凭借全面优秀的素质、丰富的知识和卓越的能力青云直上,画出“一道完美的”人生“弧线”。
沉潜能使国家走向复兴。当年,邓小平同志根据复杂的国际形势,根据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和面临的任务,高瞻远瞩,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国家发展战略,使中国经济走向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不可事事都锋芒毕露,甚至以一种“大国主义心态”处理国际问题,热衷于在国际事务中起“带动”和“领导”作用,事事想冲在前面,那样就可能引起本可避免的、不必要的对抗。倘若我们当初不是像企鹅一样奋力沉潜,韬光养晦,能取得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吗?
沉潜不是消极等待,而是像昙花一样不懈地蓄积养分;沉潜不是贪图安逸,而是像蝉虫一样默默地磨砺自强;沉潜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像企鹅一样奋力地下潜蓄势。它虽然充满寂寞与痛苦,却能让养分变得充足,力量变得强大,结果变得精彩。
把沉潜作为我们人生的策略吧!不管目前我们的处境多么艰难,形势多么被动,条件多么恶劣,只要我们有了企鹅的智慧,就一定能“腾空而起”,抵达看似陡不可攀的彼岸。
沉潜深度源自持之以恒的毅力。俗话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水滴的力量来源于它们将自己沉潜在时间的长河中,日复一日,终成穿石壮举;细绳的力量来自于它们将自己捆绑在岁月的车轮上,一次又一次,终成断木伟业。俄国著名画家列宾为了画好那幅《涅瓦河边的普希金》,阅读了大量有关的历史书籍和诗作,进行了长时间的构思,画了数百张草图。他不断描绘,反复修改,为了完成一幅理想的画作,他竟花去了20年。20年的描描绘绘多么枯躁,可列宾坚持了下来;20年的涂涂抹抹多么耗费心血,可列宾沉潜了下来。列宾用20年的光阴展示了他人生沉潜的深度。
沉潜深度源自始终如一的专注。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专注才能将人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可有人偏偏不为之所动。著名昆虫学家洪式闾在杭大工作期间,潜心科研,身在西湖边,竟十多年不曾游览西湖。他说:“天下美的东西太多,而我的事情更多。”古人云:“性痴,则志凝。”而洪式闾正是用他的性痴去挖掘他人生的深度,这样的深度美足以让西子湖黯然失色。
沉潜深度源自不畏困难的勇气。人生的道路蜿蜒曲折,荆棘丛生,只有具备开拓进取的勇气才能无往不前。阴冷、肮脏、潮湿的实验室可以让仪器失灵,可以使人的健康受损,但从未动摇过居里夫人投身科学研究的信念。居里夫人1899年2月6日的工作日记上记下了室温:摄氏六度,然后在旁边一连打了十个惊叹号,表示了她征服任何困难的决心。玛丽居里夫人,一个女子,一个科学家,更是一个勇者。她的人生深度在她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后,在打下的一个又一个惊叹号中延伸。
沉潜需要豁达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没有就此消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光,七分化为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李白若无豁达的胸怀,又怎能在屡屡失利的生活中找到乐趣;若无豁达胸怀,怎能静下心来写出如此绝妙的诗句;若无豁达胸怀,怎能成就一代“诗仙”的美誉。
沉潜需要摧不垮,压不倒的意志。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观音”吗?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她懂得沉潜,懂得为以后的成功蓄势,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仍然坚持练习,最终她用手指勾勒出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了内心在感受,感动了你我,感动了中国。若无坚强的意志,她怎么会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了下来,又怎么从不幸的人生低谷达到艺术的巅峰?
沉潜更需要一如既往的耐心。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钋,获得诺贝尔奖后,既珍惜这一成就,又在继续探索,凭着那份耐心,在无数个实验研究后,发现了更为珍贵的镭,再度获得诺贝尔奖。佛祖释迦牟尼放弃自己王子的奢侈生活,为了寻找真理,宁愿漂泊于世,在漫长的沉潜思考后,最终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终成正果。
模拟测试卷六
【原题展示】
鉴真和尚刚剃度皈依时,住持让他做了寺里谁也不愿意做的行脚僧。一天,日已三竿,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叫醒鉴真问为什么。鉴真说:“穿破一堆芒鞋,就能做一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吗?我还是为庙里节省些芒鞋吧!”住持一听,明白了,说:“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吧。”寺前是黄土坡,昨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路面泥泞不堪。艰难走过之后,住持问:“你能找到你刚才留下的脚印吗?”鉴真说:“当然。”住持捻须一笑:“你能否找到你昨天从这条路上走过的脚印?”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没下雨,这路又坦又硬,小僧哪能留下脚印?”住持听了,拍着鉴真的肩说:“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
请根据以上文字,写一篇文章。要求:⑴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范围作文。⑵标题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⑶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字数不少于800字。
【命题分析】
材料作文,尤需全面准确理解材料内涵。命题人要求:请根据以上文字,写一篇文章。显示所写文章立意须来自于材料;“全面理解……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则需我们对材料作整体把握,其中关键句的理解就尤为重要。
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没下雨,这路又坦又硬,小僧哪能留下脚印?”住持听了,拍着鉴真的肩说:“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又坦又硬”的“路”是什么路?“泥泞的路”又是什么样的路?”前后两种“路”有何不同?“脚印”有何寓意?)
材料末“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要仔细斟酌。材料作文中材料多有其寓意指向,这里的“泥泞的路”和“脚印”自不能例外,关键是我们应联系生活或人生或生命,思考为什么“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
一代高僧鉴真,就是这样走过了泥泞,走过了坎坷。“泥泞”是多么形象的字眼,它象征了挫折、困苦、磨难、逆境与无奈。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啊。一生碌碌无为的人,不经风不沐雨,没有起也没有伏,就像一双脚踩在又坦又硬的大路上,脚步抬起,什么也没有留下。而那些经风沐雨的人,他们在苦难中跋涉不停,一双脚行走在泥泞里,他们走远了,但脚印却印证着他们行走的价值。
生活的路,总要经历一段坎坷,一番风雨,才会精彩。正如这句话: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坎坷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
顺利、舒适、遂心的环境,看来是惬意的,但也是消失最快的。人的心性最容易在此中迷失。这种环境最终会把一切抹平,包括个人的价值。一个人如果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经历风雨和磨难。没有经过这些,怎能获得成功!
在磨难中成长
平坦的路上,脚步固然轻巧,行程固然悠闲,宁静的溪水旁却留不下记忆的脚印和成长的足迹。泥泞的路上,脚步虽然拖沓,身子虽然疲惫,融融的月光下却镌刻了既厚有重的印迹,即使被岁月抚平了,依然可以留下深刻的凹痕。
是啊,磕磕碰碰的人生中我们才可以慢慢地长大,泥泞之后,磨难过后,我们才可以渐渐地坚强。没有汗水,没有艰难行走的旅途是乏味的和无意义的,没有经过坎坷的人生,留下的只会是一片空白。
碧透蔚蓝的大海里,磨难是那骇人的浪和咆哮的风,穿越浪与风才能驶往成功的彼岸。“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家道的变故中落,人情的麻木冷漠在多年的寒夜后化作那坚冷的磨刀石,磨砺出惊世骇俗直抵文学艺术颠峰的红楼一梦。几十载饱受屈辱,压抑的悲戚椎心泣血,挫败的人生化作滚烫的钢水,无数个365夜后铸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泥泞的人生烘焙(烘焙?)出的是一个个傲岸的身影,所以,才会有卧薪尝胆后三千铁甲吞吴的豪举,才会有轮椅上演奏时间简史的壮行,才会有寂静无声里千手盛放的奇迹。泥泞的路,其实早已指明了前路的方向。
寥廓的天空中,磨难是电闪雷鸣和倾盆大雨,穿越这雷雨才能在更高的天空心生呼啸,抵达至高的人生境界。情难,家难,国亦难的苦痛交织,予李易安以笔唤世人以心唤苍天的坚强。若非这泥泞,这坎坷,她又何以站在前无古人的高度?仕途不畅屡遭贬谪的东坡居士,人生多变故,不变的是那静观云涌风起我自岿然不动的淡泊与宁静,不变的是一份矢志于前路的心情。泥泞的路,让人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让人感受不一样的思想。也正是这不一样,才会有泥泞中更清晰可辨的脚印,更踏实有力的脚步,才会有风雨散去,阳光灿烂的最美的风景!
浩瀚的沙漠里,磨难是黄沙漫漫和炽热骄阳,穿越这崎岖和炎热才有绿洲的清爽和怡人。如同一个民族,不经历挫折碰撞怎能崛起?中华巨龙,在沉睡百年,饱经战乱,历尽劫难后重生。
从泥泞中走过,经历坎坷后才会出现开满鲜花的康庄大道。泥泞中走过,留下的是永不褪色的足迹!
人生就是一条通向理想的征程,在这条不能预知结果的道路上,会有平整舒坦的阳光大道,也自然会有铺满荆棘的羊肠小路。不管是谁,他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直充满坎坷磨难。面对磨难,我们应该正确面对,理性看待。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磨难,虽磨砺人,也成就人。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利;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曹雪芹满腔辛酸书写《红楼梦》,贝多芬用苦难谱写震撼人心的《第九交响曲》。磨难,是自强自立的催化剂。
生活,本来就要有酸甜苦辣,这样才算是真正人生。磨难,是一种心情,关键看我们自己怎么去看待他,去处理他。不要埋怨上帝的不公平,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他在给你关这扇窗户时必定会给你开另一扇门;也不要感叹付出没有回报,在这个社会上,不要相信一份耕耘就一定会有一份收获,但是你不耕耘,就一定得不到收获。就像我们不知道是否抬起头,天空就会亮起来,但是我知道,如果一直低着头无论如何都不会亲眼看到蔚蓝的天空。
海明威说“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暂时的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不承认失败,就没有谁可以宣告我们失败。面对磨难,我们要回忆过去,总结经验;把握现在,珍惜时机;展望未来,确定目标。要在磨难中成长,在挫折中成熟。有时候,真的是要换个角度,才能海阔天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难、挫折是上天对我们的考验。想想精卫填海,信心百倍,想想愚公移山,斗志昂扬。每一个春天的到来,必然经历一个冬天的寒冷和挣扎;每一个黎明之前,必然是一场黑暗和迷茫。好儿女,追求无限,志在八方!
磨难并不意味着永远不幸,幸福并不意味着永远快乐。生活充满变化和惊喜。许多时候,幸福往往会变成一道减法题,一点一点减去你的理想、人性的完美与珍贵。磨难却能成为一道加法题,不断加上你的梦想、努力和汗水,登向不断成长的高峰!
模拟测试卷七
【原题展示】
仔细阅读下面的四则名人名言,按要求作文。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赛加纳)
我是一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梅兰芳)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实际,任选一个角度构思,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主确定立意,拟定标题,选定文体。②不要脱离材料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
【命题分析】
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名句的含意有利于考生情感的引发,包含的哲理催生学生理性的思考,其寓意既是生发的材料,也蕴含了阐述的论点。
题目要求“自主确定立意”,比较好的立意是:赞颂、倡导这种人生状态。观点的确立取决于对名人名言比喻义的理解,故在作文前先对名人名言作字面上的解释,析出寓意,得出论点。
四个名人名言可分别归纳出以下寓意:
(1)面对漫长而艰辛的人生旅途,我们需要不断地追求、探索。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困难险阻时,我们需要的是积极地乐观地去面对的精神。
(2)要坚信自己,勇敢向前,遇到挫折不要放弃,坚持就会有路,有明天。要勇于开拓,自然能开天辟地。你的行为自然会带动其他人,久而久之,自然又多了一条新路。
(3)努力、坚持就一定有收获,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坚持就要努力,这样才可以成就梦想;
(4)每个人不一定都有充分的天才,但即使没有天赋,没有聪明的头脑,但是只要肯努力,能勤学苦练,总能熟能生巧。
按议论文“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的形式进行具体操作,可以运用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运用例证法,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观点,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也可联系现实生活,把自己摆进去,通过记叙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解释名人名言的作文主旨,这样的作文就要比空洞的口号式作文新颖百倍。运用引证法,可引用名人名言、俗话谚语;至于喻证法,即运用比喻论证阐述,可增添说理的形象感、生动感。
该道材料作文试题“四则名人名言”的材料其实已经提示了可供我们作文的四个方面的落笔角度,但要注意的是,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写作,都要确保作文的新颖别致,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才能有吸引力和征服读者。建议同学们从内容、体式、手法等方面去努力尝试出新。
后天的努力
看到别的同学比自己学习成绩优秀或更有才干时,许多同学就会埋怨父母没有给自己一个好天赋。其实这种想法是极其片面的。我认为,人的天赋虽然有区别,但天赋的好坏却不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主要因素,后天的努力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同学们都喜欢看NBA,那么我就以NBA中两名运动员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先说说“矮子强盗”博格斯。大家知道,博格斯只有1.60米的身高,这个身高即便是在常人那里也是不高的,以博格斯这样的天赋要进入身高2米都不算高NBA来说简直是不敢想象的。如果让埋怨自己天赋不如人的同学们来当博格斯,那么他势必会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只有眼巴巴地看着其他人驰骋于NBA赛场了。但博格斯却不是我们的有些同学,他不信自己进不了NBA,在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和汗水后,他的球艺突飞猛进,不但进入了NBA,而且还成为了一代球星。
看,后天的努力确实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再说说我们中国球迷都很喜欢的姚明。其实,姚明除了个子高外,他也是缺乏成为一名优秀篮球运动员的天赋的。首先,姚明小时候因患急性肾炎而注射青霉素过敏造成了左耳失聪,在篮球场上的他只能用一只右耳听话,严重影响他和教练、同伴之间的交流。其次,姚明的两肩狭窄,胯骨却有点宽大,这对于中锋来说没有任何的好处,只会影响他篮下的抵抗力和转身的灵活性。再次,姚明的臂长短于身高,这让他在争夺篮板球时常常处于劣势。还有,姚明的跟腱短,这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也是个缺憾,因为跟腱短的运动员,没有跟腱长的运动员的弹跳力强,而且奔跑时还容易疲劳。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姚明弥补了天赋不足而一跃成为NBA“第一中锋”的呢?我们说,没有别的捷径,全是靠他后天不懈的努力。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同学们,不要再埋怨父母没有给我们一个好天赋了,快快努力吧!因为后天的努力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模拟测试卷八
【原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是什么?有人说,人生是奔腾不息的长河;有人说,人生是华美壮丽的诗篇......有人说,人生是猫儿吃香鱼;有人说,人生是种子长大树......
读了以上的文字后,你认为人生应该是什么呢想一想,然后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将你的所想体现在其中。
【命题分析】
这是一篇让我们感悟“人生是什么”的材料作文试题。对于材料作文试题而言,命题者并没有给我们在审题上设置什么障碍,只要你能够将抽象的“人生”形象具体化,一般而言,我们作文的主旨就有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用选定的表达方式高速读者为什么“人生”与相关的事物或者现象之间有相似之处的问题了。如以“人生如戏”为主旨写一篇作文,我们可以从“人生”和“戏”都有“一开始就得持续下去”“努力表现就有回报”“离不开他人及环境”“每个人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等方面去诠释“人生”和“水”的相似之处,那就是:人生如水,前进的路可能上艰难险阻如叠嶂,人只有敢于跋涉,勇往直前,才能在一路的跋涉中找到生活的真谛;人生如水,生活的酸甜苦辣,都是人根据自己的心态和能力为生活添加的调味,调味品很多,但要慎重选择;人生如水,要像白开水那样平平淡淡那、还是像开水那样轰轰烈烈,取决于你的生活态度;人生如水,苦闷时,它是苦涩的泪水;欢笑时,它是叮咚的泉水;平淡的生活像平静的湖水,但偶尔它也会泛起涟漪;......根据材料和立意提示,作文中必须出现“水”“人生”这样的字眼,无论怎么立意也应该体现出“人生”与“水”的关系。切记不要忽略了“水”而大谈人生,或者不写“人生如水”,而写“人生如茶”,“人生如酒”。这些都算离题作文。
另外,在诠释“人生”与相关的事物或现象相似之处时,要尽可能地采用一些艺术手法,像比喻、类比等。这样的作文也才有新意。
人生如戏
人生如戏。从你出生的那一刻开始,这场戏就拉开了序幕,然后,时间任由你这个主角在自己的舞台上消磨。
人生如戏,只要它拉开了序幕,就不管你是否有所准备。你可以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地演上一出毫无意义的闹剧,也可以浓墨重彩、有板有眼地演上一出震撼人心的好剧。
人生如戏,懂得这出戏一生只演一回的人必定会有额外地善待演出,孰不见,为了一句简短的台词,他们都会呕心沥血、千锤百炼。因为他们知道,观众不是他们自己,评判演出效果的尺子装在别人的心里,只有愚蠢透顶的人才会自己评判自己。
人生如戏,吃透这出戏本质的人善于勇敢地面对这出没有脚本的演出,他们知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因而在大风大浪面前,他们从来就没有过气馁。只有没有勇气的“杞人”才会在“忧天”中中断自己的演出。
人生如戏,悟出这出戏深意的人明白戏的演出要靠灯光、道具、音响,要靠演员与演员的配合,因而他们总会倍加珍惜这舞台上的所有东西。他们清楚,自己的演出是否成功,在一定意义上还要看这舞台的环境。这样的角色也必然会得到这舞台环境的尊重。只有自以为是的傻子,才会藐视周围的一切,而这种人,也势必会被周围的一切所藐视。
人生如戏。了解这出戏的人也深知,不是所有的好角色在演出的同时就能红极一时,因而他们总能耐得住没有观众没有掌声的寂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努力努力再努力,拼比拼搏再拼搏,终能在数年后被人们尊称“名角”。只有那些庸俗肤浅、急功近利的人,才会在没有成功和鲜花的空气中窒息。
人生如戏。但你却不能将人生当作戏演,也不能将演出当做人生。总之,愿你再谢幕的时候,能无愧于此生这场唯一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