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太空课堂,物理实验解读 中国首次太空授课

首次太空课堂,物理实验解读

中国首场太空课堂,于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如期授课。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授课,开展基础物理实验,向全国青少年讲解物理实验原理,并与地面课堂的同学进行互动,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太空课堂,开创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中学物理教学的新篇章,这一刻,将永远载入中国科学和教育发展历史的史册。

在太空课堂上,女航天员王亚平演示了太空环境中的物理现象,展示出失重环境中物体的运动特性和液体表面张力特性,圆满完成了五个基础物理实验:太空质量测量、太空单摆运动、太空陀螺运动、太空制作水膜、太空制作水球。个个实验,精彩绝伦,玄奥无比。王亚平的授课,生动活泼,概念准确,术语专业。所演示的这些基础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都十分必要,但地面课堂环境和条件所限,根本无法实施。有幸观摩太空物理课堂,真是大开眼界。下面,选出课堂中的三个物理实验,做简单解读。



图片来自网络

一、太空质量测定:

在宏观和低速运动中,物体的质量是个恒量。

在地面上,使用弹簧秤测量物体质量的原理是二力平衡。静止物体悬挂在竖直方向的弹簧上,重力与弹力的数值大小相等。根据当地重力加速度数值,由牛顿第二定律,便可求出物体的质量。

在太空中,因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弹性力消失,上述方法无效。太空中使用“质量测量仪”通过弹簧产生弹力,测出弹力的加速度,然后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算出物体的质量。航天员聂海胜用这台仪器当场测出了自身质量:74公斤。

二、太空单摆运动:

在地面上,将单摆的摆球拉离平衡位置,由静止释放,摆球会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运动。回复力由重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提供。

在太空中,重做上述实验,摆球由于完全失重,因没有回复力作用,当摆球由静止释放时,就不再摆动,而只能悬浮太空。地球对摆球的万有引力,只用来提供摆球随天宫1号一起圆运动的向心力。若以初速度释放摆球,摆球由于物体的惯性,便绕着悬点开始圆周运动。此时,悬线被拉直,摆球做此圆运动的向心力,由悬线的拉力提供。

三、太空制作水球:

在太空中,水球完全失重,由于表面张力作用,无论水球大小如何,都会呈现出理想的球形状态。

在地面上,表面张力仍然存在,由于重力作用的影响,水球会呈现扁球形,且水球质量越大,形态越趋于扁平。如果能模拟一个完全失重的环境,也能观察到水球因受表面张力作用而呈现的理想态势。将水球置入密度适中的溶液中,当水球悬浮静止时,重力与浮力平衡。此时的水球,也呈现出了理想的球形状态。

图片来自网络

天宫1号绕地球圆运动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的物理环境,这是地面物理实验室无法提供的实验条件。凡是与重力作用有关的物理实验,地面与太空表现出的物理现象截然不同。比如,宇航员入驻天宫1号,无论什么姿态,躺卧、盘坐、站立、倒立......,都有一样的舒服感觉。所有这一切,是地面上的人们无法体验和想象的。宇航员才真正是古代神话中描绘和向往的空中飞人,可以自由漂浮于太空。深邃太空,奥妙无穷,充满无限的奥秘与神奇,令人敬畏,令人神往,值得人们终生为之努力奋斗、探究与求索。

中国航天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全国青少年为实现中国科学现代化而努力奋斗。正如航天员王亚平所说:“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

 

图片来自网络
首次太空课堂,物理实验解读 中国首次太空授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22694.html

更多阅读

解读中国当代大众文化 解读 当代中国政治

[讲座讲稿]解读中国当代大众文化[胡野秋]不好意思,在一个周末耽误了大家的休息,但是今天是一个不冷不热的早晨,我们来讨论一个目前越来越热的话题,也就是关于大众文化。有人也许会说了,大众文化犯得着我们专门用时间来解读它吗,因为我们每天都

美媒负面解读中国阅兵:尺度震撼国人

本文是CCTV北美首席记者、太和智库研究员王冠就美国媒体负面解读中国阅兵一事撰写的时评文章。九三阅兵结束后,王冠先生通过对美国媒体报道的议题选择、关键字统计、被引述专家背景调查等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美国媒体对中国阅兵的负面解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创新小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教学反思山东省海阳市实验中学 黄占堂《课程标准》中,除了“知识与技能”之外,明确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到与前者同等重要的位置。《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参与科

声明:《首次太空课堂,物理实验解读 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为网友人穷志不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