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聊斋志异》中白秋练形象 论聊斋志异中书生形象

摘要:西方文学中的“美人鱼”在国内外家喻户晓,其实三百年前,中国作家蒲松龄已经创造过荡气回肠的美人鱼爱情故事,这就是《聊斋志异》中的《白秋练》。白秋练是珍稀动物白暨豚幻化而成的,是中国的“美人鱼”。本文通过对白秋练具有人性和鱼性双重性格特征的分析,来观察中国传统小说中的人鱼形象以揭示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其社会意义。

关键字:聊斋白秋练 形象

人鱼形象最早可以溯源到远古旧石器时期的图腾。人鱼在半坡彩陶和姜寨图腾中占有很大比重。“在半坡彩陶上的各种花纹中,写实鱼纹数量最多。”“布依族崇拜鱼。织锦,蜡染,刺绣等图案都有鱼的面”,“云南洱海附近的白族,古代曾以鱼为图腾”。「1」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鱼这种动物在原始人心中是有很高地位的,可以说他们是把它当神来崇拜的。《山海经第五卷·海内南经》中有氐人国“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晋·干宝的《搜神记<南海鲛人>》中提到,“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这时的人鱼不但能劳作,而且还具备了人的情感,神奇的是它们掉下来的眼泪就是珍珠。这些无疑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灵感。

经过历代人鱼形象的演变到了清代,聊斋先生蒲松龄集大成,不仅在创作花妖狐媚的形象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还进一步丰富了“鲛人”这一文学母题的形象及内容。他笔下的人鱼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已脱离了鱼性而具人性,无论从语言还是行为上都具备了人的品质,只不过保留他作为物的神秘色彩。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小说的女主人公——白秋练。

首先,她有着一颗天真的少女之心和浪漫的诗人情怀。

白秋练是洞庭湖里的一个鱼精,因时常听见少年慕生临舟诵诗,遂生爱慕之

心。她不是个简单的鱼精,她还知书达理,“颇解文字”。因为喜欢诗歌而偷听慕生吟诗,被发现后,“望见生,急避去”。她的性格非常内向,不同于《聊斋》里其他鬼狐半夜三更到书生房里自荐枕席。后来相思成疾,竟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至绝眠餐”),却还是不肯迈出求爱步伐。

她有着少女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个性。慕生为她吟诗治病,她先是“嫣然微笑”,后“不觉欢然展谑”,念过两遍便“揽衣起”,“再读,则娇颤相和”。这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把少女的心思表现得活灵活现。二人一见钟情后,处在热恋中的白秋练急于知道婚事的成败,因此有以诗问卜的举动。能够与慕生相恋,她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而对于素未谋面的慕公却敬畏三分。以诗问卜体现了她作为女性对幸福的心理期待以及对未来不可预知性的心理矛盾,在这种情形下,展卷却见“朝朝误妾期”便以为不详,期待落空,眼泪顿时莹出眼眶,这是她自然真情的流露。

她不仅容貌美丽,“十五倾城之姝”,而且秀外慧中,对诗的理解和运用也别具一格。诗,是全文的主线:以诗为媒——以诗为医——以诗为卜——以诗为约——以诗救死。白秋练是有文学修养的,说她“颇解文字”绝不是无稽之谈。当她相思成疾被母亲(白媪)领至慕生前恳求“疗治”时,慕生迫使她讲话,她却引了句元稹小说《莺莺传》莺莺赠张珙诗:“为郎憔悴却羞郎”;然后要求慕生“三吟王建‘罗衣叶叶’之作,病当愈”;料到二人事要被慕公发现,她又以诗问卜,得李益《江南曲》,见“朝朝误妾期”字眼,便“凄然泪莹”;而她将死时,又嘱咐慕生为她吟杜甫诗《梦李白》可得救。这几首诗的选取与她当时的身份和所处环境都相当贴切,从而使整篇文章都沉浸在浪漫的诗意气氛之中。

其次,她有着追求真爱、重视亲情的美好人性。

慕生因离开秋练而“凝思成疾”,必要秋练至才好。慕翁无奈,只好找到白媪,说明缘由后,白媪因“婚无成约,弗许”。而秋练早就在帘下听得一清二楚,想到爱人因思念自己而病,想到二人两情相悦却屡受煎熬和阻挠,不觉“眦泪欲堕”,眼角的泪想要坠落,她的心思被善良的母亲一眼看出而最终得到了允许。见到慕生后,秋练“就榻呜泣”,“呜泣”,是指小声哭。可见,她的爱是出于对爱人的真心关怀,她付出的感情是真实而热烈的。

然而,当真实身份暴露后,她却斩钉截铁地对慕生说:“如以异类见憎,请以儿掷还君,妾去,龙宫之奉,未必不百倍君家也。”如果你因为我是异类而讨厌我,那么我就把儿子还你,我在龙宫的待遇未必不比你家强百倍。一番语出,可以看出白秋练的性格真是豪爽得不得了,她没有因为自己是异类而东躲西藏,而是痛快地告诉自己的爱人,爱我就留不爱就走,这在那个时代里的女性中确实难得,她所追求的是一种透明的不带有任何负担的真爱。

浅析《聊斋志异》中白秋练形象 论聊斋志异中书生形象

白秋练嫁给慕生三四年后,“一日,涕泣思归。至湖,不知媪之所在。女扣舷呼母,神形丧失”。白秋练的母亲白媪是个思想开放的老人,丝毫没有封建门阀婚姻意识,可以说她的形象体现了一种反封建的民主思想「2」。她十分尊重女儿在婚姻上的个人意志和自主权,处处为后代的幸福着想。当她得知女儿爱上慕生,便亲自找慕生议婚;当她得知两人爱情发展顺利,便“不觉欣慰”,并为他们相爱创造良好条件,这对儿女婚姻最终成功,是与白媪的有力支持分不开的。所以秋练对母亲的态度一直是尊敬的、感激的。作为女儿,她思念母亲,却不知其去向,便拍打着船舷高声呼唤,神态形容仿佛丧失了她一样,人性中最伟大的母子深情被人鱼白秋练生动感人地体现出来了。

再次,她有着不卑不亢的反封建性格。

蒲松龄所处的时代是清初的封建社会,作品却处处体现着反封建思想。在婚姻爱情方面,历来有因封建家长的阻挠而造成悲剧的事件发生。男女主人公如何冲破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由便成了进步的文学作品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牡丹亭》的处理方式是通过杜丽娘向皇帝的慷慨陈词而感动圣上,奉旨成婚。这显然寄予了作者“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美好愿望,但考虑到当时的社会制度就不那么现实了。有没有办法在现实生活里实现自由爱情?“关键在于能否改变封建家长的态度,使之从反对转为支持,这是作者在《白秋练》创作中所要着重探索的一个问题”。「3」

现在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人物身上。慕翁对自己这个儿媳的态度最初是敷衍鄙视的,他有着十分强烈的封建门阀意识。面对慕生的束手无策,白秋练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妾窥之审矣:天下事,愈急则愈远,愈迎则愈拒。当使意自转,反相求。”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能有这样深刻的见解足见其聪颖过人,她说:“凡商贾之志,在于利而,妾有术知物价……为我告翁:居某物,利三之;某物,十之。归家,妾言验,则妾为佳妇矣。再来时,君十八,妾十七,相欢有日,何忧为?”。她知道商人心中,钱财当然比门第更重要,即用“知物价”之术让慕翁大赚其钱,就不会顾忌她船家女身份的卑贱了。白秋练遇事冷静沉着,善于通过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为自己的幸福谋新路。“这是一桩具有独特意义的婚事,是蒲松龄的一个新的创造,在这以前没人想过是否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设法改变家长态度”,「4」这也是本篇的闪光点,“白秋练‘反相求’的新设想,无疑能给渴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妇女以有益的启迪。”

最后,鱼性未泯。

“《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尽管从各方面来看,白秋练的形象与人相差无几,甚至比人更通世故。但她毕竟是湖中的鱼精幻化而成。文中有一个重要的细节提到,她每顿饭必须加少许湖水,“如用醢酱焉”,就好象用酱油醋一样。这里暗示了她的真实身份。归后二三年,湖水用完了,“女遂病,日夜喘急”,进一步提醒,鱼是离不开水的,“日夜喘急”,白秋练是鱼类,自然会因缺水而呼吸困难。临死前她嘱咐慕生不要埋她,而是等湖水来后,把她放到盆里浸就能够复活。文中没有对她原形的直接描写,但却通过慕生的眼睛对她母亲的原形做了具体描述,值得注意。白媪因拒绝龙王纳女儿为妃,被放逐“南滨”,将要饿死时,“会有钓鲟鳇者,得白骥。生近视之,巨物也,形全类人,乳阴毕具。”白媪被人钓到显出了原形,原来是条巨大的人鱼。到这儿为止作者才揭开谜底,让我们从侧面看到了他笔下人鱼的真实形象。

“折射,是神怪小说作家的重要手段;寄寓,是神怪小说作家的基本心态——小说家把对于社会生活的感受,凝聚为创作的精思,寄寓于神怪人物”,“通过神怪,体现出小说作者的爱憎,体现着小说作者的理想与追求”。「5」白秋练人鱼形象是可爱可亲的,她是真善美的化身,作者成功地塑造了这位既具有传统美德又体现时代精神的女性形象,不仅寄予了其本人对美好人性的关照,而且在某些地方还给社会问题的解决指出了新路,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回到人类的而不是个别作家的生活经验上,我们才能够发现艺术创作和艺术效果的秘密。”「6」作为成功的艺术形象,是因为她超越了个人的命运而表达了人类的一些共同的情感与生命体验,表现了我们民族文化心里的特定内涵。

参考文献:

「1」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 版

「2」「3」「4」刘烈茂.《灵狐妙鬼话聊斋》.广东: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85-88页

「5」林辰.《神怪小说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6」〈瑞士〉C·荣格《探索心灵奥秘的现代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64-165页

(前前后后写了半个月就写成这副模样,从最初的人蛇形象分析改到人鱼形象分析再改到现在的白秋练形象分析,虽然写得有点想吐,但觉得还是有收获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22700.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拉姆齐厨房》中的最后输赢 戈登拉姆齐地狱厨房

写的真好……原文地址:《拉姆齐厨房》中的最后输赢作者:快乐小满堂《拉姆齐厨房》中的最后输赢我是急性子,看什么电视都希望马上有结果。尤其是真人秀节目的大结局。周日的中午(好不容易睡一个懒觉),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打开《财经

转载 《拉姆齐厨房》中的人生面面观 模拟人生3厨房mod

原文地址:《拉姆齐厨房》中的人生面面观作者:快乐小满堂《拉姆齐厨房》中的人生面面观记不清楚是从哪一个周末的中午开始,女儿发现了电视《财经频道》推出的一档很棒很出色的真人秀节目——《拉姆齐厨房》。实在是太震撼了!实在是太

声明:《浅析《聊斋志异》中白秋练形象 论聊斋志异中书生形象》为网友真材实料的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