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地质地貌学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目 录

1前言………………………………………………………………

2.实习概况………………………………………………

2.1 实习目的及意义……………………………………………………

2.2 实习内容………………………………………………

3实习记录与分析…………………………………………………

3.1大围山及其途中地质地貌 土壤剖面观察……………………

3.2岳麓山地质地貌观察……………

3.3湖南农业大学各种景观类型及其特征特性的判断……………………………………………………………

3.4浏阳河河流冲积物的形成及其特征特性的观察………………………

4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课程名称:地质与地貌学

土壤学

自然地理学

实习类型:教学实习

1 前言

为让我们把抽象的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张杨珠老师黄运湘老师 廖超林老师带领我们专业前往大围山 岳麓山 浏阳河边 校园内进行了野外考察实习。

在带队老师的精心策划、合理安排和细心指导下,我们对大围山等地的地质地貌特征 土壤性质较为清楚的认识,对地质与地貌学 土壤学自然地理学等学科 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总结这段时间的野外实习历程,并结合《自然地理学》《土壤学》《地质与地貌学》教材等资料作出实习报告。由于个人能力水平有限,不可避免地会有缺点甚至错误,恳请老师指点、修正。

2 实习概况

2.1 实习目的及意义

2.1.1、走出校门,到大自然中去,将所学的知识对号入座,消化、巩固,加深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并为学习后续有关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1.2、初步认识和掌握我省主要地貌类型及其特征,成土母质类型及其特征,主要土壤类型及其特征,中亚热带山地土壤垂直分布规律以及主要的地貌现象。

2.1.3、培养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巩固和加深同学们的专业思想,更好的掌握专业技能,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和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2.1.4、本次实习也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教学环节。

2.1.5、培养学生吃苦耐闹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实习内容

2.2.1、我省主要成土母岩、母质特征及常见的地质特征;

2.2.2、 我省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分布;

2.2.3、 我省主要类型土壤的肥力特征及其合理的农业利用;

2.2.4、 大围山自然植被及山地土壤垂直分布规律;

2.2.5、 地质罗盘、海拔仪、望远镜、GPS仪等实习工具的使用;

2.2.6、地质地貌图的判读,地层接触关系的野外观察,岩层及地层构造等地质体产状要素的测定

2.2.7、野外土壤调查技术的实践;

2.2.8、 土壤的形成因素的野外调查;

2.2.9、 断裂构造和地质剖面的认识和观察;

3 实习记录与分析

3.1大围山及其途中地质地貌 土壤剖面观察

剖面一

观察地点:

钓鱼山庄

母质母岩:花岗岩

土壤类型:山地花岗岩黄红壤

海拔:732 m

点号:1

剖面图

剖面深度

记载项目

A

0~5

B1

5~25

B2

25~77

C

>77

厘米

0

干湿度

稍润

10

颜色

棕黄

黄红色

20

质地

砂土

砂土

壤砂土

30

结构

团粒

块状

块状

块状

40

松紧度

紧实

极紧实

极紧实

坚实

50

孔隙

60

植物根系

70

新生体

80

侵入体

90

PH

4.4

4.7

5.2

4.8

100

备注:经纬度:N:28°25.2′,E:114°03.51′

黄红壤是红壤向黄壤过渡的一类土壤。黄红壤的成土母质主要有砂岩、板岩、泥岩、页岩、凝灰岩和花岗岩风化物,其次为基、中性岩浆岩、石灰岩等风化物。在植被茂密的林地,地表常有枯枝落叶层(A)。A1层呈棕色,一般为微粒状或屑粒状结构,疏松,植物根系较多。B层上黄下红,上层是由Fe2O3染色形成,由于土壤湿度较大,而Fe2O3又易水化成含水氧化铁,易将土壤染成黄色。土体表面覆盖有沙树、竹子、油茶树等。

1 黄红壤的成土环境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常绿阔叶林下发育的土壤。亚热带季风区夏季的气候条件与热带地区类似,高温而且多雨,植物生长和有机质的分解都比较迅速。

分布海拔高度一般在400-800米之间,但是由北向南和从东至西,其海拔高度范围呈逐步上升的趋势。黄红壤的成土过程仍以脱硅富铝化作用为主,由于处在山地相对温凉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和空气湿度增加,呈现黄化附加过程,即因土体内氧化铁的结晶水增加,土体逐渐变为橙黄色。但因其脱硅富铝化程度较弱,显示红壤向黄壤过渡的特征。黄红壤的成土母质主要有砂岩、板岩、泥岩、页岩、凝灰岩和花岗岩风化物,其次为基、中性岩浆岩、石灰岩等风化物。

2 黄红壤的形态特征

红壤土体深厚,剖面发生土层分化明显。在植被茂密的林地,地表常有枯枝落叶层(O)。A层呈暗红棕色,碎块状或屑粒状结构,疏松,植物根系较多。红壤B层是脱硅富铝化的典型发生层。该土层粘粒含量高于相邻的上下土层,多半是由原生矿物就地风化的“残积粘化层”。颜色变动于红、红棕、橙色之间,这与母质含铁、锰氧化物及其土壤的发育程度有关。C层为母质层或红色风化壳。

3 黄红壤的利用与改良

a.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红壤资源

b.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c.调整产品结构,发展商品生产

d.种草兴牧,发展草食畜禽

e.用地与养地结合,加强地力建设

f.推广以保护抗旱为中心的农业技术配套措施

剖面二

观察地点:七星山

母质母岩:花岗岩

土壤类型:黄棕壤

海拔:1549 m

点号:2

剖面图

剖面深度

记载项目

A

0~22

B1

22~39

B2

>39

厘米

0

干湿度

湿

湿

10

颜色

棕黑

棕黑

20

质地

粘土

砂壤土

壤土

30

结构

团粒

团粒

团粒

40

松紧度

紧实

紧实

紧实

50

孔隙

60

植物根系

70

新生体

80

侵入体

90

PH

4.7

4.8

4.9

100

备注:经纬度:N:28°25.803′,E:114°09.147′

黄棕壤主要由第四纪沉积物发育而成 ,土层深厚 ,质地粘重,物质运移复杂。发育于花岗岩母质的黄棕壤,全剖面呈酸性反应。黄棕壤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性土类。黄棕壤的形成过程,既具有黄壤与红壤富铝化作用的特点,又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点。其表面有茅草其表面有茅草等耐酸性植物。

110

120

1 黄棕壤的成土环境

黄棕壤为温带森林土,温暖湿润的气候和落叶阔叶林植被是棕壤的形成条件。

2 黄棕壤的特点

由于落叶层分解速度较快,形成的有机酸不多,不至引起灰化作用。铁铝有少量的向下淋淀,但以黏粒的向下迁移和淀积为主。所以棕壤的特点是Bt层比较突出。表层由于有机质哦的染色多呈暗棕色,下部B层因少量铁质的存在一般为红棕色。棕壤即因剖面的颜色而得名。

3 红棕壤的利用与改良

棕壤通常是微酸性的土壤,养分丰富,保水保肥能力较强,是农业价值较高的土壤类型。很适宜多种林木的生长,是中国经济林的集中产地、也是重要的农作区,盛产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在土壤改良 与利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 适地适树,发展经济林业

b. 高度重视水土保持

c. 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料

剖面三

观察地点:

蕉溪岭隧道旁

母质母岩:板岩

海拔: 170m

点号:3

剖面图

剖面深度

记载项目

A

0~8

B1

8~40

B2

40~100

C

>100

厘米

0

干湿度

稍润

10

颜色

暗棕

棕黄色

棕黄色

黄色

20

质地

中壤

中壤

轻壤

30

结构

块状

块状

块状

40

松紧度

稍紧实

紧实

极紧实

极紧实

50

孔隙

60

植物根系

比较多

70

新生体

80

侵入体

砖头

砖头

90

PH

6.5

4.5

4.5

4.0

100

备注:经纬度:N:28°10.33′,E:113°33.18′

该地所挖剖面为板岩堆积物,是变质岩。细颗粒物质较多,土壤较为粘重。分化作用非常慢,易被冲蚀破坏。土壤肥力较好,但土层薄,不利于开垦,开垦后易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

110

120

130

1 板岩简介

板岩是具有板状结构,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是一种变质岩,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板岩的颜色随其所含有的杂质不同而变化。

2 板岩的应用

多年来,许多事实证明天然石材已成为最流行的地板材料之一。它们具有一些潜在的特性,非常适合做浴室地板材料。板岩,作为一种天然石材,其固有的特性使之成为理想的浴室地板材料,其优点有以下几点:持久耐用,防滑等。

剖面四

观察地点:

七星岭

母质母岩:花岗岩

土壤类型:山地黄壤

海拔:1249 m

点号:4

剖面图

剖面深度

记载项目

A

0~40

B1

40~120

B2

120~154

C

>154

厘米

0

干湿度

10

颜色

棕黄

红黄

20

质地

中壤

轻壤

轻壤

30

结构

团粒

块状

块状

40

松紧度

极紧实

极紧实

极紧实

极紧实

50

孔隙

60

植物根系

70

新生体

80

侵入体

90

PH

5.2

4.8

5.3

4.5

土壤学地质地貌学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100

备注:经纬度:N:28°25.709′,E:114°05.734′

黄壤是石灰岩、砂岩、页岩、变质岩和第四纪砾石,在中亚热带四季分明的湿热条件下风化发育而成。有明显的富铝化和黄化过程。黄壤自然肥力较高,但粘性重,酸性强。黄壤的形成是以“黄化”过程为主,富铝化作用较红壤弱,。由于黄壤的成土环境相对湿度大,土壤水热状况较稳定,土体经常保持潮湿,致使土壤中氧化铁水化而引起土色变黄。但淋溶作用较强,交换性盐基很低,土壤呈酸性反应。有机质含量较高,质地较轻,多为中壤土和重壤土。

110

120

黄壤是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发育的富含水合氧化铁(针铁矿)的黄色土壤。分布于本区东部和北部的贵州高原,是中国最主要的黄壤分布区。黄壤是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富含水合氧化铁(针铁矿)的黄色土壤,黄壤亚类具土类典型特征;漂洗黄壤亚类为具侧向漂洗层的黄壤,A-E-B-C构型;黄壤性土亚类为具A-(B)-C构型的弱发育土壤。

1 黄壤的形成

黄壤的形成包含两个过程:富铝化作用和氧化铁的水化作用。富铝化作用指铁、铝在风化壳或土壤中富集的过程,是所有发育于热带、亚热带土壤的共有过程。由于这些地区高温多雨、岩石风化作用强烈,在成土过程中硅酸盐矿物以及水溶性盐、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先后受到破坏和淋失,移动困难的铁、铝含量就在土壤中相对增多。氧化铁的水化作用是由于土壤终年处于雨量足、云雾多、相对湿度大(通常在75%以上)、水热状况稳定的环境中,土层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土壤含水量较高(土壤吸湿水含量在10%左右),因而土体中大量的氧化铁发生水化作用而形成针铁矿,使心土层呈黄色。

2 黄壤的利用

黄壤的利用以多种经营为宜。分布于中山山脊和分水岭地区的表潜黄壤和灰化黄壤,因处于海拔高、坡度陡、土层薄的地段,种植农作物或经济林木均不适宜;在其所在的原始林地宜以护林和采集、培育药用植物为主。对分布于高原丘陵地区的黄壤,尤其是老红色风化壳或砂页岩发育的黄壤,如所处地形坡度较小、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的则可发展农业和农、林综合利用。丘陵下部缓坡和谷地可种水稻、玉米和麦类;丘陵中、上部可以发展果树、茶和油菜等经济作物和薪炭林。已耕种的黄壤为防治土壤侵蚀,宜进行以山、水、田综合治理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多施有机肥料和种植绿肥,并适量施用石灰和磷肥。

剖面五

观察地点:浏阳市

永安镇西湖潭村

母质母岩:紫色岩

土壤类型:紫色土

海拔:65.0m

点号:5

剖面图

剖面深度

记载项目

A

0~11

B1

11~47

B2

47~106

C

>106

厘米

0

干湿度

10

颜色

棕红色

棕红色

黄红色

紫色

20

质地

粘土

粘土

粘土

30

结构

块状

块状

块状

40

松紧度

极紧实

极紧实

极紧实

极紧实

50

孔隙

60

植物根系

比较多

70

新生体

80

侵入体

90

PH

7.0

6.0

6.5

7.0

100

备注:经纬度:N:28°16.779′ E:113°18.499′

紫色土是在频繁的砂岩、紫色页岩的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下发育而形成的,易分化。其过程特点是: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微弱、石灰开始淋溶。发育不完整时为初育土、初骨土,富含钾,宜种植(烟草、果树等)经济作物。酸性为主,PH大致在5—6范围。成土作用速度快,因而分化不够,易被雨水冲刷。

110

120

130

紫色土是湿润热带亚热带地区有姿色岩类风化而形成的一类土壤

1 紫色土的理化性质

紫色母岩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微弱,碳酸钙不断淋溶。由于屡受侵蚀,母质不断更新或堆积参酸钙淋溶也持续不断进行,使土壤始终处于相对幼年阶段。层次分异不明显,土层一般较薄,昼夜温差大,吸湿性小。

2 紫色土的改良利用措施

紫色土具有良好的耕性自然肥力高等特点,因此宜作物较多,是一种宝贵的土壤资源。改良利用措施有:

a. 因土种植,合理利用

b. 蓄水防旱,保持水土

c. 土壤培肥,永养结合

d. 绿化荒坡,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剖面六

观察地点:

大围山镇丰田村

母质母岩: 花岗岩

土壤类型:红壤

海拔:1208m

点号:6

剖面图

剖面深度

记载项目

A

0~6

B1

6~42

B2

42~85

C

>85

厘米

0

干湿度

10

颜色

暗棕

棕黄

黄白

20

质地

砂土

壤砂土

轻壤

30

结构

40

松紧度

紧实

紧实

极紧实

极紧实

50

孔隙

60

植物根系

70

新生体

80

侵入体

90

PH

4.2

4.2

4.5

4.4

100

备注:经纬度:N:23°26.22′ E:114°09.125′

花岗岩红壤主要成分为云母、长石(17%),石英(>65%),Sio2含量较高。若岩石发育紧密则较坚实,若成半分化,则易破碎。花岗岩是岩浆岩酸性上地幔发育而来,大约在8.4亿年钱形成,淋溶、富铝化作用强,含砂性强,质地较轻,易流失。肥力特性中等,下层表层肥力较好,可种植经济作物、花生、红薯、西瓜等。土表覆盖有竹子、灌木、马尾松、油茶等植物。Ao层为枯枝落叶成,A1层为腐殖质层,R层为母岩(花岗岩分化产物)

110

120

花岗岩红壤是由花岗岩风化、分解形成的。土壤能较好地反映当地近代生物气候条件下粘土矿物的形成和演变规律。富铝化程度较高,质地较粘重,粘粒含量高,原生矿物较少,孔隙度很低,有机质的质量也低,因而土壤肥力为中等偏低水平。

主要岩石类型的观测与记录

a紫红色砂砾岩

观察地点:新沙镇开源东路

位置特点:处于长沙盆地。

海拔高度:57.7m

经纬度:N:28°25.36′,E:113°10.479′

发育原理:紫红色砂岩、砾岩,是由紫红色红细砂层与紫红色砾砂层之间不规则的重叠而成的。

结构特性:紫红色砂砾岩母质为紫红色沙泥岩,属于第四纪红土红壤,处于半风化状态。呈粒状结构,也能看到层状结构。砂粒,磨圆度大,难分化。其主要矿物为石英,其次为长石、云母类矿物。紫红色砂岩中组成物质颗粒粗细,是判别其成岩的物质特点和环境条件的重要标志之一。紫红色砂岩砾岩是丹霞地貌形成的基础。

b紫色砂砾岩的观察

观察地点:春华镇公路旁

海拔高度:61m

经纬度:N:28°16.439′,E:113°17.224

发育原理:由于流水的冲积物的覆盖,岩石出自岩石本身。亚热带紫色泥岩成土和演化分4个阶段,依次为紫色岩体石灰质淋洗,岩体表面机械破碎成岩尿质紫色土,紫色岩屑单粒化成壤质紫色土,壤质紫色土酸化与层状硅酸盐矿物分解和黄化。

结构特征:易风化,易被流水冲走,发育程度比较低,一般只到A、B两个层,含k量较高,适合种植烟草、果树等经济作物。酸碱性一般在5~6之间。

c花岗岩红壤观察

观察地点:大围山镇丰田村

海拔高度:1208m

经纬度:N:28°26′,E:114°25′

结构特点:花岗岩红壤是由花岗岩风化、分解形成的。土壤能较好地反映当地近代生物气候条件下粘土矿物的形成和演变规律。富铝化程度较高,质地较粘重,粘粒含量高,原生矿物较少,孔隙度很低,有机质的质量也低,因而土壤肥力为中等偏低水平。

d山地花岗岩观察

观察地点:七星山

海拔高度:1549m

经纬度:N:28°25.803′,E:114°09.147′

发育原理: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

结构特点:1、花岗岩是地面上最常见的酸性侵入体。它质地坚硬,岩性较均一,垂直节理发育,多构成山地的核心,成为显著的隆起地形,在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作用下,常形成挺拔险峻、峭壁耸立的雄奇景观。表层岩石球状风化显著,还可形成各种造型逼真的怪石,具较高的观赏价值。

2、花岗岩由于节理风化、崩塌等作用,常形成峭壁悬崖、孤峰擎天、石柱林立等奇特景观。

地质地貌的观察

a山地地貌观察

地点:由老师车上沿途讲解和观察

板岩的特征:从地质学的角度来说,“板岩”是变质岩的一种。按变质岩石的构造分类,有千枚岩、页岩、片麻岩、板岩等。具板状构造的岩石称为板岩。即表明一个概念:“板岩”是变质岩,具板状构造的岩石学特征。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熟悉的“板岩”的内涵就很广了。更多的时候被叫做“板石”、“石板”,是一种商品的名称。只要能加工成片状或薄板的含有自然特征的石材均称之为“石板”。大部分板岩耐久性都很强、耐酸碱。

板岩是具有板状结构,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是一种变质岩,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板岩的颜色随其所含有的杂质不同而变化,含铁的为红色或黄色;含碳质的为黑色或灰色;含钙的遇盐酸会起泡,因此一般以其颜色命名分类,如会绿色板岩、黑色板岩、钙质板岩

b冰窖观察

地点:大围山七星岭

海拔高度:1250m

经纬度:N:28°25′80.3″,E:114°09′14.7″。

冰窖又称围谷、粒雪盆。山谷冰川发源处屯冰的基岩凹地。

地貌特征特性:冰窖又称围谷、粒雪盆。山谷冰川发源处屯冰的基岩凹地。整个地形成三面环山,底部平坦的围场状盆地。出口与冰川流行道迹U形谷相连,有的在出口处也有岩砍横亘。大围山的冰窖常呈浑圆形或长条形的山间湿地,面积不等,单个面积20hm²

c丘岗地区

地点:长攸盆地

丘岗地区特点:多小山坡,流系无固定,统一集中于河流,是由于属于长攸盆地的一部分抬升导致湘江、浏阳河下切,支流、小流也下切,但无往下侵蚀,所以水流统一集中于河流。

d第四纪冰川

地点:浏阳河发源地(大围山山腰)

海拔高度:1440m

经纬度:N:28°26′02.2″,E:114°09′12.5″

第四纪冰川:是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在地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气候寒冷的大规模冰川活动的时期,称为冰河期

人类出现——第四纪是人类出现和发展的时期,因此有人称之为人类纪。

构造运动——第四纪的构造运动属于新构造运动。在大洋底沿中央洋脊向两侧扩张。

形成原理:冰川的发生是因为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由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冰川从源头处得到大量的冰补给,而这些冰融化得很慢,冰川本身就发育得又宽又深,往下流到高温处,冰补给少了,冰川也愈来愈小,直到冰的融化量和上游的补给量互相抵消。

特点:一般冰川为舌状,冰川面往往高低不平,有的地方有深的裂口,即冰隙。冰川可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大类。第四纪时欧洲阿尔卑斯山山岳冰川至少有5次扩张。冰窖是山谷冰川发源地。

3.2岳麓山地质地貌观察

岳麓山简介:岳麓山地处长沙盆地中央,走向为北东——南西方向,岳麓山其实是为背斜、向斜所形成的一个翼,为高丘。

橘子洲简介:a 橘子洲又称橘洲、水陆洲,它位于长沙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洲。橘洲,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形状是一个长岛,是长沙重要名胜之一。

b 橘子洲是一个 江心洲,一般在洪水期间不被水淹没,属于一级阶地。湘江东岸为红壤,西岸不明显。河谷阶地呈阶梯级上升。

湖南水系特征:因湖南地势东、南、西三面高,北面低。水流沿着山谷汇入四水,从南向北流注洞庭湖进入长江。这是湖南的地理特征。湖南的河流属雨源河流,一遇暴雨,水位陡涨陡落。四水一般自4月开始涨水,7、8月以后,水位低落。但有些年份也出现冬汛。一般以4至9月为汛期,10月至翌年3月为非汛期。湖南地表水资源极为丰富,全省平均径流深一般在500~1500毫米之间。但湖南各地水资源分布不均,且水土资源的组合不相适应,35%的水资源属于洪水径流,难以很好利用,容易导致水灾。冬季河水清澈见底,不结冰。

坡积物的观察

地点:长沙市岳麓山

位置:岳麓山脚下

坡积物是残积物经水流搬运,顺坡移动堆积而成的土。即是雨雪水流的地质作用将高处岩石风化产物缓慢地洗刷剥蚀,顺着斜坡向下逐渐移动、沉积在较平缓的山坡上而形成的沉积物。其成份与坡上的残积土基本一致。由于地形的不同,其厚度变化大,新近堆积的坡积土,土质疏松,压缩性较高。它一般分布在坡腰上或坡脚下,其上部与残积物相接。坡积物底部的倾斜度决定于基岩的倾斜程度,而表面倾斜度则与生成的时间有关,时间越长,搬运、沉积在山坡下部的物质就越厚,表面倾斜度就越小。

坡积物质随斜坡自上而下呈现由粗而细的分选现象。其成份与坡上的残积土基本一致。与下卧基岩没有直接关系,这是它与残积物明显的区别。

由于坡积物形成于山坡,常常发生沿下卧基岩倾斜面滑动,还由于组成物质粗细颗粒混杂,土质不均匀,且其厚度变化很大(上部有时不足一米,下部可达几十米),尤其是新近堆积的坡积物,土质疏松,压缩性较高。

背斜结构的观察

地点:长沙市岳麓山

位置:爱晚亭旁

背斜指岩层发生折曲时,其形状向上凸起者。在一般平地上,背斜的地层上半部受到侵蚀变平,会形成中间古老,两侧较新的地层排列方式

背斜构造特点:a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脆弱,易被侵蚀,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谷。

b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天然气构造。开发石油、天然气多寻找背斜构造。(包括海底油、气开采)

c背斜因其拱形结构,受力均匀,隧道、铁路等对地质要求较高的工程多选址背斜。

砂页岩的观察

地点:长沙市岳麓山

位置:岳麓山半山腰

砂页岩的形成:由于沉积环境不稳定,上升形成粗的砂岩,下降形成细的页岩,地壳运动上下震动,一升一降形成砂页岩。

砂页岩的特点:砂、页岩互层分布。由于分化后未被覆盖而发育成红壤,呈酸性。

石英砂页岩红壤

地点:长沙市岳麓山

位置:岳麓山半山腰

形成:由于石英砂页岩分化后未被覆盖而发育成的红壤为石英砂页岩红壤,呈酸性。

特点:石英砂页岩红壤里面为坡积物,含有很多岩块和砂粒岩,还有页岩夹层。

响鼓岭的观察

地点:长沙市岳麓山

位置:岳麓山山顶,海拔高度:341m

特点:为紫红色砾岩,地貌为丹霞地貌。只有砂砾岩才能形成丹霞地貌。地貌形成的影响因素有:①气候;②岩性(地貌发育的基础);③地壳运动(影响地貌高低状况,是关键因素)。

3.3湖南农业大学各种景观类型及其特征特性的判断

a. 十一教“如斯之盛” ——沉积岩

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露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遭受各种外力的破坏,破坏产物在原地或者经过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是由风化的碎屑物和溶解的物质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形成过程受到地理环境和大地构造格局的制约。古地理对沉积岩形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明显的是陆地和海洋,盆地外和盆地内的古地理影响。陆地沉积岩的分布范围比海洋沉积岩的分布范围小;盆地外沉积岩的分布范围或能保存下来的范围,比盆地内沉积岩的分布或能保存下来的范围要小一些。

b. 八教“求学”——沉积岩

紫红色泥岩、白色石灰岩、砂砾岩,由岩浆岩、花岗岩分化沉积而成,具互层现象。

c. 十一教“思源”——变质岩『大理石』

大理石。有黑色条纹为杂质,硬度大,由石灰岩变质而成,具层状构造。旁边的小石块:变质岩,条纹为片麻状构造、眼球状构造

d. 图书馆大门“图书馆”——变质岩

变质岩: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热流变化等内营力影响,使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形成的岩石。泥质板岩(由页岩变质而来),泥质结构层理构造明显、致密、细腻,可做磨刀石、雕刻石、砚台。变质岩的矿物成分,决定于原岩成分和变质条件。

e. 十一教“银杏”——沉积岩

粉砂岩、细砂岩,结构致密,细砂岩比粉砂岩要细。中间嵌着红色和粉红色物质为铁、锰。

f. 九教南­——紫色砂岩

砂岩是由石粒经水冲蚀于河床,经过上亿万年自然沉淀、沧海变动而形成的一种沙质沉积岩。耐候性较强,有的质地细腻,有的较粗。

g. 芙蓉广场——沉积岩

大都为沉积岩,部分为沉积岩里的砾岩。有紫色细砂岩、砂岩、紫红色粉砂岩。成分大部分为石英

h十教池子——鹅卵石 石灰岩

鹅卵石,磨圆度较高。石灰岩:层理不明显,卡斯特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变质后形成为大理岩。

i 十教“缘”——大理岩

为变质岩。有碳酸盐岩经区域变质作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具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有时为条带状)构造。质地均匀、细粒。硬度不大,易开采加工

变质岩,又称大理石。因在中国由于云南省大理县盛产这种岩石而得名。由碳酸盐岩经区域变质作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此外含有硅灰石、滑石、透闪石、透辉石、斜长石、石英、方镁石等。具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有时为条带状)构造。 通常白色和灰色大理岩居多

大理岩结构构造:大理岩一般具有典型的粒状变晶结构,粒度一般为中、细粒,有时为粗粒,岩石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颗粒之间成紧密镶嵌结构。在某些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大理岩中,由于方解石的光轴成定向排列,使大理岩具有较强的透光性,如有的大理岩可透光2厘米,个别大理岩的透光性可达3~4厘米,它们是优良的雕刻材料。大理岩的构造多为块状构造,也有不少大理岩具有大小不等的条带、条纹、斑块或斑点等构造,它们经加工后便成为具有不同颜色和花纹图案的装饰建筑材料。

4.总结

为期三周周的实习生活弹指一挥间已经划上句号,在这期间我体会到了身为一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生的酸甜苦辣,也让我体会到作为这个专业的学生的需要。通过这次实习

1、我真正感觉到步入社会后我们要学得的东西很多,差距还是有的,专业课知识的欠缺、动手能力不足等等,我也知道这不是一天两能够学会的,不过我坚信我能做到这一点。

2、使我了解到自己再很多方面的不足和优点,让我知道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应该注意什么,应该重点记录什么,应该怎么去学,同时也让我知道以后的实践生活中该如何去做;

3、使我对环境地貌、土壤剖面、自然地理有全面的认识,逐步掌握了如何去划分土壤剖面图;如何认识那些岩石;

4、这次实习对我的以后毕业出去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我想能够在以后的实习过程中体会到很多东西。

总之,此次的实习,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进步,让我学到了很多平时没有学到的东西。

参考文献

《地质与地貌学》 南方本 中国农业出版社

《土壤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自然地理学》 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

致谢

在张杨珠老师 黄运湘老师廖超林老师的精心策划、合理安排和细心指导下,我们这次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获得了圆满成功,也得益于老师平时及实习期间的耐心讲解和指导,我才顺利地完成此篇实习报告。在此,城切地感谢老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23097.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法律实习报告——法院旁听_Xiaoling

原文地址:法律实习报告——法院旁听作者:Cathy湖南工业大学学生实习报告实习性质:专业认识实习专业:法学班级:姓名:实习人:实习地点:地点一:湖南工业大学模拟法庭地点二: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实习时间:4月23日,5月21日年级:2007级学

摄影测量实习报告

摄影测量学实习报告专业班级:地信101班姓 名:XXX学 号:06指导老师:XXX实习时间:2013.06.15-2013.06.21实习地点:测绘机房目 录一、实习目的二、实习内容三、实习步骤3.1 建立测区与模型的参数设置3.2 同名核线影像的采集与

实习报告格式模板

毕业实习报告的标题(小二黑体加粗居中)——副标题(小三黑体加粗右对齐、此标题可不要)学号姓名专业班级(四号黑体居中)正文格式:一级标题:三号黑体顶格二级标题:四号黑体缩进2汉字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习报告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习报告我是在2014年9月15日至10月17日,到龙井市大田汽车修配中心进行实习的。先后在机修车间、钣金车间、二级维护车间、喷漆车间进行学习。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加深学生对汽车专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和作

声明:《土壤学地质地貌学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为网友执着的年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