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拉开窗帘前还是作了一番想象的:湖水湛蓝,碧波荡漾......可事实上,第一眼看到的洱海景象立即就把我脑海里的陈词滥调击个粉碎:湖水不清不蓝,云层很重很厚,也很震撼。云浪翻滚,湖水瞬间变幻;水草铺陈,似织锦华缎。洱海真是意象丰富又极具灵性啊!
客栈与洱海仅隔了条环海公路,海边有个新修建的小公园,紫色和红色的三角梅开得正艳。
客栈南边二、三百米处是挖色镇的码头,至今仍保留着公历逢五逢十赶集的传统。我们没赶上集市,但伸入海中的长长石板路倒是不寂寞,总有远方来的年轻脚步轻快地把它惊醒,冬天,成群的红嘴鸥把它当成了娘家,年年来此探亲。
(码头上的石板路)
(红色太阳伞处就是挖色码头)
黄绿相间的水生植物蔓延成片,它们现在可是改善洱海水质的主力军。洱海曾有过不堪回首的梦魇,1996年及2003年9月爆发的蓝藻危机差点成了灭顶之灾,所幸后来投入的900万元洱海生态湿地修复工程与投资6000万元的洱海东区湖滨生态修复工程综合整治水质,才使得洱海幸免于难,没有步滇池后尘。
今天的行程是从挖色镇出发,沿着洱海由北往南,绕过下关,直到大理古城。这条线路恰好能弥补昨晚夜幕中未识洱海的遗憾。
最先看到的是一枚圆印章似的袖珍小岛,茫茫洱海中突见如此小巧的岛屿简直令人怀疑是天然之作,那个传说便由此浮出水面:曾经有许多蛟龙在洱海里兴风作浪,风扰渔民,浪掀渔船,百姓苦不堪言。救人于苦难之中的观音菩萨投下一枚大印从此镇住恶龙,这枚大印遂成为小普陀岛。安居乐业后的渔民知恩图报,于是在明朝崇祯年间,集体捐资修建一座两层歇山顶的楼阁来供奉观音菩萨。去拜谒观音的信徒或游客就是在海印村坐这种用浆划的"骡子船"。海印村与小普陀的距离只有130米,水性好的村民就直接游过去了。
(洱海小普陀岛)
沿途间隔百米而建的风光互补路灯虽然引发很多争议,但随风而动的风叶在静默的山水间也增添了不少动感。
孤傲的独树也很有气势。
海东镇海边的水草纤细翠绿,在柔波里油油地曼舞,映衬着洱海更加清丽脱俗。
(对面是罗荃半岛和天镜阁)
云影流淌在水里,水里长出树和房子。
去大理古城有两件上清单的事:1)去书店买许崧的<西亚走着瞧>,2)在古城咖啡馆喝上一杯云南小粒咖啡。古城气质与丽江、阳朔相似,但更为大气质朴,不愧为曾经的南诏王国。我们从博爱门入内,没有直走博爱路,按LP的推荐想从古城西南角内侧免费登城墙(其实也就2元门票),可是连这么廉价的免费福利之门也被堵死了,我们只好沿着城墙根北行,没想到就来到了古城的特色街--红龙井水街(旅游圣经LP居然没有推荐!)。那股泉水源自苍山,从山麓跌宕而下,穿过西城墙红龙井门洞,翻过叠水石景,越过麻石磨盘,流经古城小街,最后归依洱海。"街街流水,户户养花"本就是大理古城的传统风貌。
(街街流水,户户养花)(红龙井水街)
很应景的是,天空飘起雨丝,把凡间的俗尘味也冲淡了不少,更妙的是,阵雨当头,恰好有了个在洋人街里喝咖啡的理由。复兴路上的树人书店已挪作他用,而许崧的新作似乎到现在还没出,手艺人的纯手工打磨,心急不得。
五华楼曾是大理国时期的阅兵台,当年登楼可阅10万兵。如今我登楼,在雨中草草东南西北转一圈,检阅了成排的白族民居瓦顶屋脊。
天主教堂-圣三堂也融白族民居的建筑风格,层层飞檐上装饰着白族风格的雕刻和中国传统彩绘。教堂正面看似昂首摆尾的巨龙,侧面看又成了带来希望的诺亚方舟,非常完美的东西合璧,无论是外型还是寓意。
古城里卖得最红火的是云南十八怪之一:烤乳扇(牛奶做成片片卖)。
从南门出来,"大理"两字为郭沫若手迹,郭老文学、史学造诣高有目共睹,连业余写写书法,都能"虎卧龙腾自有神",这该是何种境界了?
晚餐吃的是黄焖鸡、鲫鱼汤和生皮,这可真是开了个好头呢,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各种烧法各种类型的鸡或鱼就成晚餐标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