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50周年。重温一下他收复台湾的艰难过程和丰功伟绩是国人对他的敬重和纪念。
1644年李自成率起义军进京,崇祯皇帝自缢而死,随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清朝建立。明朝残余势力逃到尚未被完全“统一”的南方,次年明朝遗臣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嵩登基,年号弘光,建立了南明朝。但在清军强有力的进攻下,弘光皇帝当年即被俘杀之。随后郑成功的父亲、早年在日本、菲律宾和福建沿海一带很有势力的海盗首领的郑芝龙在福建拥戴唐王朱伟健称帝,年号隆武。郑芝龙掌管南明朝廷的军政大权,称为“建安伯”,儿子郑成功则带兵打仗。同年(清•顺治二年)21岁的郑成功跟随父亲在福州受到隆武帝的召见,并颇受赏识。被皇帝认为是本家,赐国姓(朱),改名成功。1646年郑成功带兵在闽、赣一带与清军作战。
面对清军强大的势力,郑芝龙无意与清军抗争,同年隆武帝在福州也被生擒。在汉奸洪承畴的勾引下,清朝政府封官许愿给郑芝龙,于是郑芝龙率兵投降了清朝。
郑成功反对父亲降清,率领部下出走金门。又在广东南澳岛起兵,继而挺进厦门鼓浪屿。以后不断与清军展开战斗。1653年(清•顺治十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又封他为“延平郡王”。他为了挽救已经灭亡的明朝,多次与清军展开拉锯战,拒绝清朝的招安,最后在进攻南京失败后在大陆几无立足之地,在此形势下拟退居台湾。把台湾作为反清复明的基地。但当时的台湾被荷兰殖民者占领,所以郑成功必须收复台湾。
1661年在击退荷兰殖民者之后,台湾终于在1662年回到中国人的手中。登陆初期郑成功就改台湾赤崁地方为“东都”明京,设一府二县。
康熙皇帝登基后,采纳重臣鳌拜的建议,强硬对付退守台湾不肯归顺的郑成功。在山东至广东沿海一带毁坏船只,廿里内寸板不许下水,断绝郑成功的经贸财源。同时杀死已经降清、实为人质的郑芝龙,挖郑氏祖坟,移驻投诚官兵。郑成功接连听到噩耗,再加上在台将士水土不服、人心惶惶,其子郑经又在澎湖与四弟乳母私通生子,使儒家思想厚重的他内外交困,1662年6月28日急病而死,死前大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抓破脸面而死,年仅39岁!当时他一定不会想到几百年之后竟成为后代人心目中的英雄!
郑成功死后,他的儿子郑经继续经营台湾,改“东都”为东宁,移植明朝中央官制,仍奉已死的南明永历帝为正朔。后来“三藩”造反时期,吴三桂曾写信给郑经,邀其一起反抗清朝,郑经曾积极响应并和耿精忠并肩作战,但以失败而告终。现在,台湾学者在史书中也说郑经是反抗大陆统治的第一人,跟蒋介石退守台湾要反攻大陆的情形十分相似。
1683年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塽面对当时清军已经攻占澎湖群岛的现状与清朝政府讲和,宣布归顺清朝,台湾正式回归入中国管辖。台湾学者把郑氏在台湾统治的21年称为“明郑”时期。
郑成功是一个人人称颂的人:大陆称颂他是民族英雄,因为他从荷兰人手中收回了台湾;台湾称颂他是反抗大陆的英雄,因为他是为了反清复明而到台湾去的;殖民时期的日本人也不反对他,因为他是郑芝龙的日本妻子所生,有半个日本的血统。
主要参考文献:
王御风,图解台湾史,好读出版社,2010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