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儿童过度消费现象亟待引起重视

近年来,“穷啥不能穷孩子”的流行理念为广大家长所追捧,这种思想在东胜区尤为普遍,家长们千方百计满足孩子们的各种要求,一套童装数百元、一部手机数千元、一次出国游玩数万元,唯恐落在他人之后,生活的优越性在孩子身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然而,片面追求贵族化的过度消费理念,往往会刺激孩子贪婪的物欲,养成享乐主义人生观,这一现象应引起重视。

基层反映:儿童过度消费现象亟待引起重视

一、存在问题

一是消费成人化、贵族化,攀比之风严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每年的压岁钱、零花钱也越来越多,很多孩子用压岁钱买iPhone5、买数码相机,很多商场都表示每年开学前都是商场的销售旺季,购买各类电子产品的大中小学生纷至沓来,络绎不绝。过度消费,使不少孩子的消费观念趋于成人化、贵族化。如今学生们在饭店过生日已成平常事;闲暇时去聚会、娱乐、购买品牌服装,成为孩子们之间经常讨论的话题。不仅中小学如此,这种攀比之风甚至蔓延到幼儿园。

二是过度消费使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少年儿童消费一方面受到家长的影响,很多家长自身不能为孩子树立理性消费的榜样,加之很多家长存在补偿心里,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就采用多给孩子零花钱的办法来弥补亲情的缺失,这些都会给孩子传递一种错误的价值观,让他们丧失生活的目标和奋斗的动力。另一方面还受到同伴的影响,孩子互相之间希望保持一致,常常出现从众心理,比如其他同学有手机他也要有,其他同学穿名牌他也要穿,并且希望通过消费更高价格的产品来吸引同学们的关注。这导致了青少年一代普遍缺乏节俭意识,不懂得感恩,不想奋斗。

三是过度消费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孩子有一种很强的心理特征,就是模仿。攀比的过程就是模仿的过程,是孩子在模仿家长的消费行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郑沪生分析,这种过度消费会在学生中形成两个极端群体:即“有钱一族”和“贫困一族”,其结果是对两个群体的学生都会带来心理问题,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正确引导消费观,让孩子的精神世界“富”起来。一,作为家长,应该以身作则,理性消费,提倡节俭,为孩子做出一个好的榜样,向孩子传递正确的消费观。如果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父母要讲清道理给予回绝。如果孩子多次要求,家长要耐心了解其动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此外,家长一定要合理控制经济支出,纠正不正确的消费行为,不要有求必应,给孩子过多的零花钱,而要注重内在培养,使孩子的精神世界“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23640.html

更多阅读

LOGO:儿童的计算机编程语言

LOGO及其发展历史1.西蒙•派珀特的建构主义观——“在制作中学习”西蒙•派珀特(Seymour Papert)于1968年发明了LOGO编程语言(LOGO programming language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他一直致力于通过LOGO语言帮助儿童成为他们自己“

栾加芹:生气过度的处理方法

栾加芹:生气过度的处理方法 穴位:左太冲穴、左阴包穴、右光明穴方法:按摩或者扎针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太冲穴,

声明:《基层反映:儿童过度消费现象亟待引起重视》为网友懒子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