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云冈石窟
选自:大地行走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也是我国最大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北魏中期,拓跋氏定都大同,佛教兴盛。公元446年,信奉道教的太武帝拓跋焘,掀起了大规模的灭佛运动,直至公元452年,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佛教才重新兴起。名为“昙曜”的高僧建议文成帝在武周山开凿佛像,大规模的云冈石窟造像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中国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国北方由北魏统治,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大同(当时叫平城),公元453年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在大同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开凿云冈石窟,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70余年,精华部份大多完成于迁都洛阳前的41年间。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下令迁都洛阳,笃信佛教的孝文帝迁都的同时,没有忘记把佛教的发展中心也转移到洛阳来,在洛阳南郊12公里处开凿龙门石窟,从此云岗石窟的后续建造规模逐渐缩小。云岗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体现了皇朝初期的皇家意志和行为,而龙门名窟则趋向活泼、清秀、温和。
云冈石窟门前。
第五窟前的木构建筑,当你站在它前面绝不会想到它是一座富丽堂皇的佛的宫殿。
主像释迦牟尼大像以17米之高成为云冈数万石佛的第一高度,膝上可站100余人,元代诗人称其“耸峰危阁与天齐,俯瞰尘寰处处低”。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迦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西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两佛对坐,引自《妙法莲花经》里一个《现宝塔品》的故事,也与当时太后临朝主政有关,以两佛对坐为太后与皇帝共理国家正名。
从图中可看到佛像身上都有一层煤粉,这都拜煤都大同所赐,因为石窟前原有一条公路,每天有不少运煤车经过,近年才把这条煤路改道。
第七窟,分上下两层布龛,浮雕长卷式画面中有重层楼阁和释迦牟尼求道的故事。
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
形式多样的龛楣装饰
第十六窟外层,透过凿开的孔可看到部份内层的主像。
第十六窟,云冈石窟最早开凿的“昙曜五窟”之一,正中主像释迦像,高13.5米,此像的特色是:发式为肉髻和波状发纹,这是云冈石窟中特有的发式,此像高大雄伟、造型英俊,神情威严、身着厚重的毡披,胸前佩结带,大裙齐胸(颇像今朝鲜族服装)右手下垂,拇指与中指相捏,呈说法手印。从造像上可看出一种游牧民族风格。
第十七窟,云冈石窟最早开凿的“昙曜五窟”之一,主像是交脚弥勒佛,高15.6米。这尊主像魁奇伟岸,有唯我独尊的元势,可惜面部和手部已风化。
第十八窟,云冈石窟最早开凿的“昙曜五窟”之一,正中释迦立像高达15.5米,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魁伟高大,慈蔼庄重,右手持衣角举于胸前,手部雕刻细腻,质感强烈。
主像立佛两侧的胁侍佛和紧身胁侍菩萨,胁侍菩萨头顶上方左右各雕有五位弟子像,合为释迦牟尼十大弟子。
第十八窟外观
第十九窟,云冈石窟最早开凿的“昙曜五窟”之一,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释迦坐像,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二大像。
窟外东西凿出两个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一为过去佛一为未来佛。
耳洞壁上的佛笼龛
第十九窟外观
第二十窟,云冈石窟最早开凿的“昙曜五窟”之一,窟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这尊佛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第21至45窟称西部窟群,都是小窟小龛。
第39窟中心五层塔柱,塔身每面作五间,六柱,柱头上斗拱承托出檐,天平座,每层间阔高度皆小于下层,稳重隽秀,是21至45窟中规模最大最精美的。
9至11窟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