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黟县山区片三校联合教研第三次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王自知老师上的一堂作文指导课——《学会生存》,有幸听到县教研室朱秋仙老师及兄弟学校同行的精彩点评。别人的课堂是镜子,在别人的课堂中,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王老师的课再次引发我的思考:孩子需要怎样的“作文指导课”?
可以看出:王老师的这节课做了精心准备,让学生和听课者获益多多。王老师的课堂分两大板块:先指导学生“写什么”,再指导“怎么写”。
板块一:指导学生写什么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一张学生合影,引起回忆。
2.师引导学生讲身边故事:指名一学生讲述“扔石头无意砸到头”的惨案;继续指名“一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讲述突发心脏病的事情。
3.引出课题:学会生存。
二、说说在你的生活里,有没有类似的故事发生过?思考问题,完成下表。
事例 | 主人公 | 故事内容 | 自我保 护方法 | 感想 |
1 | 张鹤 | 一天傍晚,张鹤和李千迎等几个同学玩游戏,结果被李千迎丢过来的一个石头打中头部,后来经过医生及时治疗,伤口痊愈了。 | ||
2 | 吴红云 | 那天下课时,因为这段时间阴雨连连,又冷,致使吴红云的心脏病发作,老师及时发现,通知家长送孩子到医院去看,经过医生治疗,吃了几天中药,好了。 | ||
3 |
三、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1.师:你最想写什么事情?通过这件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指名三位同学交流:生一“骑自行车翻下河”,生二“打乒乓球时受伤”,生三“骑自行车跌倒。”
2.分小组交流:发生在你身上的一件事。
点评:王老师重视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学会选材,保证他们“有米可炊”。先安排两个上等生讲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例,教师从中总结讲述要点:讲清楚故事内容,用具体事例表达自己观点,学会自我保护。教师将“说什么”的指导融于学生的言语实践中,了无痕迹。接着利用表格导说,表中出示来自学生的两个范例。由导到放,留足时间,当堂书写,为学生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王老师重视面向全体,先点三位同学说,再小组交流,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说的机会。
王老师重视把事例说清楚,重点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值得借鉴。但指导选材,除了提出说的要求外,还要开拓学生的思路,做到写作内容丰富多彩。学生说的角度仅仅局限在“我的亲身体验”,且内容有雷同。另外,王老师在指导中,将交流选材当作了学生的口头作文,过于详细。小学生思维浅显,喜欢模仿,这样容易束缚学生思路,致使人云亦云,内容千篇一律的。另外也浪费时间,交流面不广。
板块二:指导学生“怎么写”
一、给自己的习作出个适合的好题目,学生评议。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选材内容给习作出个比较好的题目,学生交流并评价。
(板书)1.千钧一发;2.困难并不可怕;3.坚强点,打败他;4.生命之花……
二、借鉴范文写作方法
1.师:有了龙身、龙眼,还需要好的写作方法,出示习作例文《智慧之花》,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讲了哪两个小姑娘的故事,故事内容是什么?
(2)文中两个小姑娘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怎样进行自我保护的?作者有什么感想?
2.讨论写作要点。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要有具体的事例,语言表达真实感想,运用智慧和法律。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细节描写。
三、明确写作要求,当堂习作
点评:“题好文一半”,王老师重视学生拟题能力的训练,值得借鉴。但学生自主拟的题大而空,如何指导?可以和学生“交流选材”时合二为一,同时,教他们几招:如用人物语言法,用事例概括法等等,让他们一课一得。怎样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是我们作文教学中最棘手的事。王老师运用一篇“习作例文”为抓手,是我们常见的教学方法。但,教师出示的两个思考题,仍然停留在“写作内容”的把握上,学生得到的是“阅读训练”。范文的学习,不能说没有作用,但,学生从范文中了解到的如“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要有具体的事例,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细节描写”,这只是关于别人怎么写的信息,他毕竟与学生的习作实际隔着一层纱。不看范文,学生就不知道吗?写作知识的教学在学生作文过程中学习渗透,更有效。
作文指导课,怎样让学生学得有效?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两方面努力。
1.关注学生起点,力争一课一得。一堂课40分钟,典型事例,写具体,人物语言、外貌、动作、心理活动等诸多描写,多则多矣,好则好矣,但,反倒显得教学内容模糊与繁杂。“这一次”作文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学生最需要的知识内容又是什么,当教师的心中不清楚,很难进行有效教学。如何确定学生起点,别无他途。要么翻阅全体学生近期写事习作,要么现场动笔写,总之,要根据自己班级的学生实际。如就“写具体”这点而言,是“神态”不具体,或者“动作”不传神,抑或心理活动缺失,一堂课落实其中一点就足矣。
2.变静态“作文知识”讲解,为动态“写作知识”的体悟。好的作文指导课,应让学生经历作文过程,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即习作过程中)学,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学会(体验)作文的知识。教师的写法指导要切入学生的写作实践,真正与学生作文水乳交融或者同行并轨。一句话,写作知识教学不应该外在于或脱离学生的语言实践,应当渗透到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才能真正领悟、迁移、运用作文知识。本节课,如果能当堂让学生进行片段练习并反馈、指导,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