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关心有关圆明园的话题,不是跟风,是因为住在它旁边已经四十七年了。现在从我家到走进圆明园也只要8分钟,而且拿着老年优待证也不用买票,这一点,我是很感谢圆明园的管理者的。
近日由于市人大科教文委员会重新提出了重建问题,圆明园又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之一。而且,比起上一次有关防渗膜的争论更具有爆炸性,很多名人名嘴都激动甚至激烈地表示了反对,加上了愤慨的抨击。我以为似乎没必要那么如临大敌,因为根据一些调查和估计,绝大多数人是反对现在就进行全面重建的。我也相信,我们的市人大科教文委员会不会做出任何不近民意人情的决定。或许,他们也没有权力做出这个决定,最多只能是个提案,只反映一部分人的意见而已。
由此回忆起圆明园过去的情景。五、六十年代,那里是一片田园景象,稻田、荷塘、沟渠、果树,到处散布着一座座土丘乱石,只有西洋楼一带破败的断柱残墙,还有路口孤零零地残存的桥拱,默默地述说着历史的沧桑。园区内大概有近百户人家,多数聚居在路边,也有少数几户散布在土丘树木之间。南门西边的大庙,也很长时间被乡镇企业占用着,成了锅炉厂的厂房。那时候这一带地下水位很高,随处有泉眼涌出清澈的泉水,纵横的沟渠里流水潺潺,景区南边就是名符其实的万泉河。老人们讲,一早上在水边可以叉到二斤鱼,秋天晚上点一盏灯可以引来不少螃蟹。我没试过捕鱼捉蟹,但在小河沟里捞一些小鱼小虾养在瓶子里玩是有的,还曾摸过一些小蛤蚌煮了尝鲜。文革前,我们曾经在此高谈阔论开襟放歌,畅谈理想;文革中苦闷迷茫时,也曾独自在此徘徊、沉思,抚摸着废墟乱石,感悟人生与世间万物的演变。后来当了老师作班主任时,还带着学生来园内种过树。直至退休之后,也还为了这里的清洁空气和满塘荷花,时常携了老伴前来散散步。每当有外地客人来访,只要他们没游过圆明园,我们总是要主动担当陪同和导游的角色。可以说,我们也见证了40余年来圆明园的变化。
游客到圆明园,主要去看的是西洋楼景区。西洋楼景区历来是圆明园遗址的精髓,近些年经过开挖整理,大水法、海晏堂一带的残石破柱,既可以使游客想象出昔日的繁华景象,又能感受到当年英法联军无情破坏的可憎可恨。修复后的黄花阵,景观面貌也不错。总体来说,该景区具有历史的沧桑感、厚重感,是国内乃至世界上也少有的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致。以后应该好好保护,绝不可以再动了。对此,我想任何人都不会有异议的。况且,这些景致仿效国外的风格,没有多少中国特色,完全没有修复的必要,而且要想修复这些建筑,那是很难的,也是很浪费宝贵的人民财产的。诚如是,则全面修复圆明园的想法,已经是必须被否决的了。
我们不能急于考虑重建圆明园,主要原因还是它的历史定位问题。我同意许多网友的意见,目前我们的许多专家和官员,似乎对此问题的认识还很不成熟。圆明园总共300多年的历史,包含了世界上最丰富最深远的涵义。圆明园的建造正是与大清王朝由强盛转向衰败,由励精图治转向没落腐化联系在一起的;它曾经的壮美恢弘和稀世珍宝反映了圆明园建造者和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它的风情万种和极尽奢华又反映了统治者不顾国家利益而沉溺于荒淫糜烂的享乐生活;它被抢劫和焚烧的惨痛遭遇更昭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无情规律,成为中华民族不忘历史、奋发进取的最好教材和鞭策动力。历史的教训对我们今天也有巨大的意义,它告诉我们,没有改革开放,国家就不会富强;不能与时俱进,就会被时代遗弃。它也训诫我们:要重视教育和科技,实业和经济才能长远发展,民族才能长久兴旺。这些深刻的历史教训和现实意义,不是简单的“抚平历史的创伤”、“表现现世繁华”所能包括的,更不是如某些专家组成的什么筹委会提出的“将圆明园遗址建成人类文明和谐纪念地”这种莫名其妙的抹杀历史的说法所能容纳的。不理清楚这些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缺乏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糊涂观念,是不可能做好圆明园保护与重建工作的。我不愿意相信提议重建圆明园的那些人纯粹是好大喜功,也不愿意认为他们是要为一些人或部门谋取利益。但是,我以为即使要重建,也必须首先理清思想基础,找准定位,以防止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我不想只讲大道理,让我们再回到一个普通游客的角度来看圆明园。我听到许多游客反映,圆明园值得看的只有西洋楼了。以至于有的专家也说出了“圆明园里多是西洋景,没有意义”这样的话。有这种看法也不奇怪,目前圆明园里除西洋楼外,确实没有多少可供远来的游客欣赏、观摩的内容。只有大片的空地,散落着不多的残砖乱石。进入南门或东南门,要走很远才能到西洋楼,使游人多有失望之感,许多老年游客更觉得不方便。游客们当然看不到过去,实际上过去的圆明园还有更大更多更精彩的精美景色,分散在园内的140多个景区,绝大多数是我们民族的精华建筑,如仙山琼楼般的九州清晏、方壶胜境,富有特色的万字形建筑“万方安和”,模仿西湖名胜的“曲院风荷”、“三潭印月”,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庐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还有现在整理出地基的有点“皇家博物馆”意思的含经堂宫殿群等等,这才使圆明园成为举世无双、当之无愧的“万园之园”。只是由于中式砖木结构的建筑被火烧毁而损坏得更加严重,砖石又被老百姓搬走盖房,多数遗迹只残留地基和碎土,无法看出其原貌了。从长远来讲,如果完全不重建,完全保持现状,未免太消极了。大片的宝贵空间利用率不高,完全看不到民族性的内容,既不能满足广大国内外游客的观览、休闲的需求,也没有充分利用这个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遗址素材。
所以,我不怕别人说折衷主义,我是主张部分重建的。在现在空旷的地方,可以结合部分古建恢复,建一些供游人休憩、玩赏的设施,可以分步慢慢来,边试验边建,走一步,看一步也可以,摸着石头过河嘛,并不要很大的投资。即使万一建的不好,再拆除了也浪费不大。如果条件成熟,再考虑复建一两处有代表性的、有民族特色的精华建筑也未尝不可。
而我以为更主要的,是应该尽快建立圆明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解放初期我们不注重那段历史,因为百废待兴,没有精力、财力,可以谅解,以后很多年,左倾思想主导,乃至文化大革命祸乱,把圆明园撂在一边,也可以理解,到现在如果还是任其民间经营,自生自灭,就太说不过去了。
历史是不容割裂和歪曲的 。中华民族惨痛的近代史是和圆明园连在一起的。搞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没有圆明园!
现在圆明园里与爱国主义教育有关的内容太少了,只有远在边角的全景沙盘馆还沾点边。与之相对比的,是园内浓重的商业气氛,卖小吃、小玩意的,卖书画、各种纪念品的在南门进来的道路两边快排列满了。这也是一些游客颇有微词的。我猜想,圆明园的管理者是否有经营不易的苦衷呢?好像圆明园和其他公园不同,不是国家管的,因为我们老年优待证上园林局管的公园名册上没有圆明园,恐怕连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也算不上。我知道,靠自己经营,靠门票来维持圆明园的养护一定是很困难的,更难说重建。
我很赞同吴祚来同志提出的通过现代化的数字技术,在虚拟的数字空间里复原圆明园建筑的想法。这不仅可以让喜欢古代建筑文化的旅游者在圆明园数字博物馆里一饱眼福,更可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手段。现在的立体沙盘太落后于时代了!既然上海世博会用动态的清明上河图宣传我们久远的辉煌历史效果很好,既然在一些历史遗址已经有了成功运用虚拟视觉技术的先例,我们就可以相信,虚拟的圆明园博物馆,包括他昔日的繁华精巧和旷世珍宝,以及因落后而挨打被烧毁抢劫破坏的惨痛历史,一定能既满足游客的需求,又达到教育民众的目的。
我们不能回避和绕过外国列强曾经欺辱抢劫我们的历史。不能有任何媚外情结和软骨病!现在圆明园做的也有点不够。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西洋楼东边,有一处法国友人雨果的塑像和他关于英法两个强盗抢劫圆明园的论述。对这样真正的外国朋友,我们是非常尊重的。
至于投资问题,希望靠那些过去祸害过我们的所谓发达国家良心发现来出钱帮我们重建,恐怕是指望不上的,何况他们现在都是泥菩萨过河了。只要把圆明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重要的文化建设项目来做,使用精神文明建设、爱国主义教育经费做这个项目是名正言顺、完全应该的,对国家对北京市,现在该不是难题了。
这个教育基地应该建在比较靠近宫门的位置,以便于各个层次的游人,包括儿童、老人参观。现在南宫门附近的管理处大院就经常空荡荡的,让游客感觉不太好;我看就可以选在此地建设。或者建在团体参观者乘车进入的东南门里也可以,那儿也很空旷。
我希望未来的圆明园,有西洋楼遗址的历史的苍桑,有虚拟当年重构的繁华和被烧毁抢掠的悲怆,也有具有民族风格的精美绝伦的代表性修复建筑,这样的三脚鼎立的圆明园,一定会受到国人的喜爱。
主要的话说完了,对圆明园管理者还有两个小建议。一,组织荷花节一类时令活动时,不要把老年人长期完全拒之门外。在人多的周末或举办大型活动时,为了安全,可以不让持优待证的老年人免费进去,或者可以考虑半票;但平日或早上,应该允许这些老人入园散步。二,应当开行一种环园旅游观光车,经南门、东南门、东门、西洋楼旁边、福海沿岸、西区九州清晏、西门再回来,上车收五块或十块,既方便了时间紧迫的游客,老人还可以坐在车上基本看到圆明园的全貌,一定会大受欢迎的。
最后,我也同意一些网友的意见,研究“恢复重建”圆明园,一定要公开透明,是否可以开辟一个开放的圆明园网友论坛呢,也许已经存在了?那我就是孤陋寡闻了。
翁201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