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汝为:“打”字打头的天津话

“打”字打头的天津话

谭汝为:“打”字打头的天津话

谭汝为

【打八岔】dǎ bácà 没正式职业,干临时杂活儿。“有些打八岔的小贩,倒腾各种日用的新旧杂货。”“北城根周围的住户,有卖锅巴菜的、卖馄饨的、卖鱼的,还有打八岔的。”“邻居是打八岔的,平时给人算卦,有时看中医,还会扎纸人纸马,真是百巧百能。”又作“打八叉”。

【打摆子】cǎ bǎizi 患疟疾。“那年在子牙河大堤抗洪,打摆子差点儿要了命。”

【打保票】dǎ bǎopiào对某事做出书面保证。“空口无凭,得白纸黑字打保票。”

【打喯儿】dǎbēnr ①说话或背诵因不流利而中途间歇。“背得滚瓜烂熟,一点儿不打喯儿。”②略作迟疑。“到时哥几个没一个打喯儿的。”“老李闻听,没打喯儿就痛快答应了。”

【打驳拦儿】dǎ bólánr从中阻挠。“你可别打驳拦儿,咱一定办成了它。”“他挑头儿打驳拦儿,你说我有嘛辙?”

【打脖溜儿】dǎ bóliūr打人的脑后或颈部,多属开玩笑。“气得师傅打了他一个大脖溜儿。”

【打不住】dǎ búzhù不止于某个数目。“这个树根茶几,五千元打不住。”“参加集会的,一千人打不住。”

【打补丁】dǎ bǔding ① 衣物破了找块布補上。“裤子破了打补丁还能穿。”② 比喻职务不固定,哪儿缺人就临时到哪儿帮忙。“钳工小王出了工伤,你去打补丁吧!”。

【打茶围】dǎ cáwéi旧时相约去妓院品茶用餐或社交谈事儿,打烊前离去並不住宿。“他和狐朋狗友总上侯家后去打茶围。”

【打镲】dǎcǎ ①开玩笑。“好啊!小哥几个拿我打镲!”“咱说真格的,别打镲。”②指口惠而实不至,不负责任的戏弄。“你当时满应满许的,现在倒说忘了,你这不是拿我打镲吗?”

【打岔】dǎcà ①转移话题或打断别人的话。“我正说半截了,你别打岔行嘛!”“咳!刚才他一打岔,我把这事忘了。”②因听错而形成误会。“老人耳朵背,经常乱打岔。”

【打喳喳】dǎchacha 窃窃私语。“开着会,你们俩直打喳喳,又说嘛哏儿事儿了?”

【打从】dǎcóng ①介词:自从(某时以后)。“打从地震后,就没再见到他。”②表示从(某处)经过。“坐火车打从南京路过多次。”

【打点】dǎdian ①打发,对付。“等你老走了,他跟我闹,叫我怎么打点呐?”②准备。“把该带的都打点出来,明儿我带走。”③行贿。“他慌忙上下打点,花了足有三四万银子。”

【打地儿起】dǎdìrqǐ原本,当初。“我打地儿起就瞧他不顺眼。”

【打嘚嘚】dǎdēidei 因寒冷或惊吓而发抖。“值夜班炉子灭了,冻得直打嘚嘚。”

【打瞪儿】dǎdèngr ① 略作迟疑。“没想到,他没打瞪儿,答应得很痛快。”②稍等片刻。“别嘴急,打打瞪儿,晾凉了再吃。”也作“打等儿”。

【打对头】dǎduìtóu 在约定的时间、地点会合。“明儿早晨八点,咱东站售票处打对头。”

【打发】dǎfa ①击退,赶跑。“來了贼人您不用出手,我们就给打发了。”②处理,解决。“厂子出了大事故,想仨饽饽俩枣儿打发了,死者家属自然不干。”

【打幡儿】dǎfānr 出殡时,在棺木前由孝子扛着写有“西方接引”的招魂幡。“摔盆儿、打幡儿、磕孝子头,都是旧时的丧俗。”

【打更】dǎjīng ① 旧时更夫夜间按更敲打梆子和锣,今引伸为巡夜。“上白班儿执勤,上夜班儿打更。”②比喻整夜失眠。“昨个儿一宿打更,翻来覆去光烙饼了。”

【打咕】dǎgu 争执不休。“今个儿我买单,谁也别打咕啊!”

【打哈吸】dǎhāxi 困倦时嘴张开,深深吸气,然后呼出。“你直打哈吸,回去睡吧!”也作“打哈欠”。

【打呼噜】dǎhūlu 打鼾。“他打呼噜,吵得我半宿没睡安稳。”

【打呼哨】dǎhūshào 把手指放在嘴里用力吹,发出像哨子一样的尖锐声音。“他打个呼哨,架起胶皮车一溜烟儿跑远了。”

【打晃】dǎhuàng 露一面或短暂停留。“你毕竟在这儿拿兼职工资,甭管多忙,你也得来打个晃啊。”“老三,你忙不要紧,每天来打一晃,老人就放心了。”

【打晃儿】dǎhuàngr 站立不稳,走路踉跄。“大病之后,人瘦了两圈儿,走路还有点儿打晃儿。”

【打来回儿】dǎláihuír往返。“骑车去杨柳青办事,不过一天打来回。”“我年轻时,在海河游泳打俩来回儿。”

【打落】dǎlào问价划价但不买。“这位不像个买主,打落来了。”

【打脸】dǎliǎn原指击打面部,后比喻不留情面。“打人别打脸,骂人别揭短。批评得讲究方式方法。”

【打脸儿】dǎliǎnr 指演员面部化妆。“你给他打脸儿。”也称“勾脸”。

【打连连】dǎliānlian 形容在一起胡混。“整天跟他们几个打连连,能不出事吗?”

【打愣儿】dǎlèngr 发愣,发呆。“啊,怎么又打愣儿?想老婆了吧?”

【打溺】dǎnì①指幼儿不停地转身翻滚。“这孩子整天不识闲,在大人怀里打溺。”②指纠缠不休。“千万别招惹这位姑奶奶,留神她跟你打溺。”

【打便宜人儿】dǎ piányirénr 事本不关已,却趁人之危伸手揍人。“无业游民酷爱看热闹,有的起哄架秧子,有的趁机伸手打便宜人儿。”

【打碰头】dǎ pèngtóu定时定点集合。“明儿早晨七点在张庄大桥打碰头。”“到了现场,老丁和那些司机、售票员们打了碰头。”

【打旗儿的】dǎqírde 本指传统戏曲表演的龙套,后比喻一般成员。“跟他说没用,他就是个打旗儿的。”

【打扫】dǎsi 将剩余食物吃完。“还剰下十几个饺子,你给打扫了吧!”

【打伤耗】dǎsānghào损耗。“运来的梨,打伤耗五分之一吧,还剩下二千多斤。”

【打死卖盐的】dǎ sǐ màiyánde 指菜、汤做得太咸了。“这是谁的手艺?打死卖盐的了!”

【打手巾把儿】dǎ sǒujīnbǎr 旧时戏园子的服务员把经消毒冒着热气的多条白毛巾,拧成一把儿,由楼下扔给二楼、三楼的服务员,再分发给观众,享用者须付小费。“戏园子服务员打手巾把儿,扔和接都追求准确利索,带有某种表演的意味。”

【打水漂儿】dǎ suǐpiāor①儿童游戏,把小石片儿横撇至宽阔水面,使其在水面连续向前跃进。“哼!打水漂还有个响声呢。”②比喻白白浪费。“我拿了三十万啊,都打了水漂儿了。”“不借吧,显得不够义气,借吧,这钱就算打水漂儿了。”③比喻挥霍钱财。“他爹辛苦一辈子留下俩钱儿,都让他打水漂儿了。”“他二八杠想翻本,结果两千块钱也就打了水漂。”

【打通腿儿】dǎ tōngtuǐr俩人睡一张床,头不朝同一方向。“你抱着被褥进来,咱俩打通腿儿吧。”

【打头儿】dǎtǒur 从头。“手稿寄丢了,还得打头儿重写。”

【打头碰脸】dǎ tóupèngliǎn经常见面。“他搬来快五年了,打头碰脸的只说一些大面儿上的话。”“真关心我的,是天天打头碰面的穷哥们儿。”

【打托儿】dǎtuōr配合同伙行骗。“那两个妇女都是打托儿的。”

【打哇哇】dǎ wāwa 本为儿童游戏用语,即暂停,不算了,后指说了不算的人。“别信他,不定哪天就跟你打哇哇了。”“昨个儿满应满许,天一亮就打哇哇,什么人啊!”

【打歪歪】dǎ wāiwai故意捣乱,使事情办不成。“我说靠不住吧,怎么样,打歪歪了!”

【打下手儿】dǎ xiàsǒur 做辅助性工作。“派了两个人给他打下手。”也称“搭下手儿”。

【打小空儿】dǎ xiǎokòngr旧时为富家办丧事,由杠房临时招来执仪仗的一群十三四岁的穷孩子。“雇了几个打小空的,换上一色青布裤褂,日夜轮班站在台前护棚。”“办喜事‘童子转轿’也得招来几个打小空儿的,身穿红衣转轿。”

【打眼】dǎyǎn①没看出毛病而上了当。“经营中每件古玩旧货都亲自经手,生怕打了眼。”“我这回算是看打眼了,给小王介绍了个陈世美。”②惹人注目。“你穿这件红衬衣真打眼!”

【打眼儿】dǎ yǎnr在车轮下放置砖石等,以使车辆停稳。“找块石头给轱辘打眼儿。”“你小子给汽车打眼儿去吧!”

【打鸭子上架】dǎ yāzi sàngjiā比喻强人所难。“他的文笔根本不行,你非让他搞会议简报,这不是打鸭子上架吗?”

【打一巴掌揉三揉】dǎ yì bāzāngyóu sān yóu 比喻对人先打后拉。“先是杀威棒狠整,然后来点儿小甜头儿笼络,打一巴掌揉三揉,这套花活我见过多了。”

【打野食】dǎ yěshí①在外面蹭饭,赶哪儿吃哪儿。“他专门在饭店门外闲逛,这叫打野食。”②指妇女背着丈夫和外人偷情。

【打游飞】dǎ yóufēi无所事事,满处转悠混饭吃。“也不想法干点嘛,整天打游飞。”“又上哪儿打游飞去?”又作“打油飞”。

【打灯笼没处找】dǎ dēnglōngméicù zǎo比喻十分难得。“这样的人才,真是打着灯笼没处找啊!”

【打皱儿】dǎ zòur 起皱纹。“离近了看,脸上也打皱儿了。”“衣服打皱儿了,熨一下吧!”

【打住】dǎzhù 叫停,止住。“打住,别往下说了!”“就此打住,别再调查了。”

【打嘴】dǎzuǐ 刚夸口跟着就出丑。“刚评为廉政典型,没两天就因腐败被双规了。真是打嘴现眼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25629.html

更多阅读

谭汝为:蒋经国、蒋纬国命名之玄机

经纬·经国·纬国——蒋经国、蒋纬国命名之由来谭汝为“经”的本义是织物的纵线,与之相对的是“纬”,即织物的横线。后从织物引申到地面,南北向道路为“经”,东西向道路为“纬”。现代地理学将沿地球表面与赤道垂直的东西分度线称为

“龙”字打头的成语 一字打头的成语

“龙”字打头的成语龙飞凤舞——①形容山川气势蜿蜒奔放、雄伟豪壮。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②形容书法笔法遒劲有力,挥洒活泼。龙驹凤

有趣的天津话 会说话的金杰天津话

有趣的天津话每个地方的方言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往天津话被视为“粗俗”的印象是不公正的。李世瑜与天津方言岛前不久,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天津方言岛”学说创始人——李世瑜先生去世了。李老先生1922年生于天津,毕业于辅仁

谭汝为:天津的简称和别名

天津的简称和别名谭汝为历史上,天津发展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汇处(即今金钢桥三岔河口),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的发祥地。唐中叶后,天津成为粮食北运的水陆码头。金代设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使这里成为军事重镇和漕运

谭汝为:绣房蹿出个大马猴

“马猴儿”究为何物?谭汝为缘起“马猴儿”这个词儿,现今四十岁以上的人可能都听说过。倒退几十年,小孩子晚上哼哼唧唧地哭闹,不好好睡觉,把妈妈折腾得够呛。于是奶奶上阵;“宝贝儿,别哭了,再哭大马猴儿就来了!”还真灵,孩子立马就不哭了,扎

声明:《谭汝为:“打”字打头的天津话》为网友峩的愛魢過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