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很多习俗,有的已经很少人记得了,有些还在一些地方广泛流行,很多年轻人不理解,认为是封建迷信的糟粕,比如出嫁的闺女有很多时候是不能回娘家的,"看娘屋的灯,罢娘屋的根”,忌立春回娘家,因为“春”比“年”还大,否则穷娘家。元宵节不能到娘家去,“见了娘家灯,一辈子穷坑”,清明节、十月一、立冬、腊八、数九(冬至)等都不能在娘家过,比如“不忌清明,死老公公”,“不忌数九、死两口”,“不忌立冬,死老公公”等。女人在一定的节日必须在婆家度过,至少不能这时节回娘家去。现在很多小夫妻都是独生子女,每逢过年、过节都希望跟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团圆,于是有人提议“轮流过,今年去男方家,明年去女方家”,认为这是再公平不过的事了。
其实,这是因为这些年轻人不了解中国传统的原因,一提到传统就批判为封建迷信,对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知之甚少,更不知道这些习俗是怎么形成的,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设计一些事情,很多时候这些做法是不行的。
《道德经》54章说“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这段话说明祭祀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不仅仅是我们这个民族,世界各国都很重视,通过对于过世的先灵,表示追思与纪念,以便唤醒人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注意孝养父母、和睦家庭,乃至保护地球、乐生向道。同时又讲到从个人到家国,都要注重修身养命,没有好的德行是不会有美好未来的,幸福、和谐、安定、祥荣都是通过修身得来的。因此,古人还认为,命运取决于几个关键的因素,那就是“一坟、二房、三八字、四积阴德五读书”。一坟指的就是祖坟,风水好坏还在于子孙的祭祀,再好的风水宝地,没有了祭祀,就失缺了香火,墓地也会荒草丛生,儿孙得不到先祖们的护佑,就会灾难重重,烦事不断;二房主要是指祖屋,带着先祖们的气息,跟祖坟有着同等的效果,现在住的房子也跟祖坟、祖屋息息相关,很多信息是相同的,所以有些人祖上积福,虽然没有特意选日子、选房子,撞也能撞个吉祥的就是这个道理;三八字就是你出生时的信息了,这些信息都是先天的,何时怀孕、何时生产、就算是剖腹产都不例外,都是整体信息作用的结果;四积阴德五读书有人认为指的就是个人后天的努力了,行善积德改变命运、读书应试、金榜题名看似全在后天,岂不知非积善有福报之家,其人难生行善之心,读书也会如坐监牢、不思进取。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相信命运天定,命里八尺难求一丈,而对祖先有灵魂存在也不再怀疑,更多的人坚信是有灵魂的,人的肉身可以永劫不复,而人的灵魂将同宇宙长眠,与自然永恒。因此,但逢祭祀节日,祭祖之人无不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民间主要祭祀的日子主要是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这是三个主要上坟祭祖的日子,而过年、八月节等,不仅仅是祭祖,而且是请先祖们回家团圆的日子,除夕夜都要放鞭炮迎神,把自家的列祖列宗请回家里吃团圆饭,娘家迎的是娘年的列祖列宗,婆家迎的是婆家的列祖列宗,出嫁的闺女就是夫家的人,这在过去姓氏都要从夫的,婆家的祖先才是你应该礼敬的,清明节也是这样,娘家的祖先是不需要你这个外姓人祭奠的,子孙以祭祀不辍,而不是子女,比如您本是李家人,嫁到张家去,结果过年时你不守着张家的列祖列宗过年,持奉公婆,礼敬天地祖宗,反而在老李家待着,老李家的祖宗就会认为你不懂礼数,怪罪你的父母教育的不好,就会惩罚他们,让他们生病、贫穷、闹矛盾、不安宁,更会认为养这样不懂事的子孙不如没有,从而让你家子嗣衰退、子孙平庸;而张家的祖宗看到自己的后人娶了媳妇不在家侍奉老人,礼敬天地先祖,也会不高兴,也会认为是你的公婆教子无方,也会出现类似的事情,繁琐是不断,灾难重重......
我们知道,我们的幸福需要祖先的赐予和庇护,你连过年都不礼敬他们,又怎么会得到祖先的福荫呢?至于哪几天必须在婆家待着,即便是离家远不能回去的,也只能让自家的祖先不高兴,如果理由正当他们也不至于降罪给自己的后人,更不能跑到娘家去招惹两家的祖先,这些规定都是在传统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得出的,不是随随便便说的,也不是随随便便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