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中国作家》2014年第二期)
一
去宁都,是2013年的夏天。
宁都是个县,在江西;再具体点说,在江西的东南部、赣州的北部。宁都始建于公元236年,建县于三国嘉禾五年,元代升为州,清代升为直隶州,不仅历史有点长,且文化底蕴亦很深,故有“文乡诗国”之称。这,此前我就知道。
宁都是苏区的摇篮,也是红军的摇篮。据宁都官方统计,当年宁都全县共有5.6万人参加红军,即是说,每5个宁都人,就有1个人参加了红军,后来成了将军的有14个,而死掉的(有名有姓的),则多达1.6万多人。故此,宁都又有“红军之都”之称。这,此前我也知道。
此前我还知道,宁都是毛泽东的滑铁卢。1932年10月上旬,苏区中央局在宁都的东山坝小源榜山祠召开了“宁都会议”,会议为时7天。会后,中央局根据临时中央的决定,撤销了毛泽东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卸了毛泽东的军权。这是毛泽东一生中第一次被剥夺权力,也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被剥夺权力。宁都因此而著名,宁都亦因此而埋名。
但,此前我不知道的是,宁都在上世纪80年代就发现了一座古墓,而且据说这座古墓隐秘神奇,风水极旺。因为,它是国父孙中山的祖坟!
我不信。
决定去一趟宁都。
二
“孙中山的祖坟,真的在宁都。”一到宁都,好几位文友都这么对我说。
我问:“孙中山的老祖宗叫什么名字?”
“孙誗。”一位文友一边说着,一边在我的手心写下“孙誗”二字,估计是担心我不认识孙誗的“誗”。
我摊开手掌,看了又看,还真不认识这个“誗”字;至于孙誗何许人也,更是一无所知。
这位文友告诉我说:“誗,读chán,与禅同音。孙誗是唐朝人,原籍河南开封。”
我问:“既然孙誗的原籍在河南开封,怎么会来到宁都?”
当晚,一沓厚厚的史料,放在了我下榻的房间。
原来,孙誗从河南迁居宁都、定居宁都一事,在《孙氏联修族谱》、《乐安堂中山世系谱》、《中华乐安堂孙氏总谱》和《城南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序》、《香山县左步头孙氏源流序》、《紫金袁田孙氏支谱序》等不同史料中,均有相同的记载,其内容大致是:孙誗,唐朝人,原籍河南开封。唐僖宗中和三年即883年,为将军。黄巢起义后,率兵下江南,与黄巢起义军作战,转战、驻守赣南、闽西一带。次年,因平乱黄巢起义有功,被封为东平侯。此后,孙誗定居宁都,繁衍生息,其子孙散居江西、福建、广东一带。唐朝末期,孙誗去世,葬于宁都。明、清时,孙誗之墓曾被多次维修。
我还发现,最早记载孙誗之谱的,是北宋中顺大夫孙勰。孙勰是江西大家,著有文集四十卷,这我知道;但孙勰记载了孙誗之谱,我却闻所未闻。在孙勰撰写的《富春孙氏族谱世系总序》中,既有欧阳修题唐东平侯孙誗的像,又有大文学家苏轼题的谱名,而且此谱到了南宋,还经多次修撰,由文天祥作序。据说此谱的真本,现仍珍藏在宁都的档案馆里。
同时我也很快了解到,对“孙誗为何到宁都”这一史事提出质疑的,我并非第一人。早在抗战时期,客家研究一代宗师、中山大学的罗香林教授通过对《旧唐书黄巢传》、《孙氏列祖先殁纪念薄》、《紫金忠坝孙氏族谱》、《兴宁孙氏族谱》、《晋江青阳孙氏族谱》、《台湾乐安孙氏世系补考序》、《香山左布头孙氏源流考》等41种文献的研究,最后撰写了《国父家世源流考》一书(商务印书馆1942年版),对孙誗至孙中山的世系源流历程作了详细考证,并得到孙中山的儿子孙科的肯定;孙科还为罗教授的《国父家世源流考》一书作了序。
随后我又很快采访到,宁都的几位著名学者如赖国芳、邱常松和龚远生等,在上世纪80年代也曾多次组织专家团走村串户、寻根问源,遍访赣、闽、粤等地,对孙氏族人后裔以及开姓祖祠堂、古墓、宗谱史料等,逐一进行过调研考证,最后认定,孙中山的先祖孙誗,的确曾定居宁都,并编著了《孙中山客家始祖在宁都》一书。
但问题是,凭什么说,孙誗一定就是孙中山的客家祖宗呢?
(作者在现场采访宁都考古专家龚远生先生(左一))
对此,史料同样不少,近代的,当代的,应有尽有。如,在《宁都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和《雩邑孙氏族谱》两卷史料以及《旧唐书黄巢传》、《紫金忠坝孙氏族谱旧抄本》和《清溪孙氏前房重修谱》等史籍中,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且山下承传,衔接完整。其大意是:孙誗以下传孙实,孙实传第三个儿子孙士元,孙士元再传孙有敬,孙有敬以后,分别是六郎、十六居士、九承士、三承士。三承士之后,开始居福建汀州河田。再有就是,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在《八十述略》序中,也明确表述说:孙中山的先祖即孙誗。而著名的孙氏文化研究专家孙桂林在他的《中山公源流考》一文中,论述更是直观翔实,完全统揽了孙誗至孙中山的源流全局:
江西宁都乐安孙氏唐朝开基始祖誗,配陈氏生子实。实生八子,三子仕元为伯房,生有惠公,有惠公生十一郎,十一郎生用宽,用宽生纵。纵生一郎,一郎生泳,永生元立,元立生少廷休,廷休生百八,百八生千四,千四生缔宗,缔宗生珀瑺,珀瑺生友松(为孙氏入粤开基世祖);友松生敬忠,敬忠生怀文,怀文生凤宗,凤宗生明富,明富生仕伯,仕伯生绍宗,绍宗生乃和,乃和生宗荣,宗荣生鼎标,鼎标生连昌。连昌生迥千。迥千生殿朝。殿朝生恒辉。恒辉生敬贤。敬贤生达成,达成德明即孙中山。孙中山为春秋八十世、誗公三十三世、友松公十八世。中山公之子孙科字哲生,有二子四女:治平、治国、穗英、穗华,穗芳,穗芬,多居中国台湾和美国等地。
此外,走访中我还了解到,上世纪80年代末,在广州召开的“孙中山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针对“到孙誗底是什么人?”“孙中山是否系宁都孙誗的后裔?”等问题,在孙氏族内还引发过一场学术大争辩。最后,文化部老专家叶学明先生等再次确认:孙中山就是孙誗之后裔;孙中山的祖籍就在广东紫金县中坝镇,并写进了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文物地图集》;而孙中山之子孙科在《孙氏族谱》的序文中也明确表示:孙誗后裔孙友松于明永乐年间,从福建迁徙于广东紫金县之忠坝,为孙氏入粤始族;而父亲孙中山,则为孙誗的三十五世子孙!
为进一步求证这一历史悬疑,2013年初,北京廷尉律华法律咨询中心并法制热播网工作组也深入赣闽粤等地进行调研,并访问了世界孙氏宗亲联谊总会会长孙吉龙,以及山东、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安徽等各省专家代表。最后各方专家一致认为,孙中山的祖先孙友松,即宁都孙誗的后裔,并从宁都迁居广东。工作组接着还飞赴深圳,与孙中山的孙女(即孙科之女)孙穗芳博士进行了面谈。孙穗芳说:“我们祖上是从江西宁都迁出,父亲所著《八十述略》一书已详明。对孙友松是孙誗后裔、为入粤始祖这一观点,我亦表示认同。”并表示有空一定回宁都拜谒誗公墓,并愿将中山铜像捐赠宁都。2013年5月22日,孙穗芳果真去江西宁都寻根问祖,拜谒了孙誗祠和孙誗墓;并呼吁用实际行动,践行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博爱”和“天下为公”的精神理念。
由此看来,孙誗系孙中山之始祖,基本可信;但传说中的孙中山的祖坟——孙誗古墓,现在是否真的还在宁都呢?
“孙誗古墓,就在宁都城边上,不过一箭之遥,若是想看,去便是了。”宁都的文友对我说。
我决定去现场看看。是拜谒,也算考察。
三
(从此处上去,便是孙中山祖宗孙誗的墓地 李鸣生摄)
孙中山先生的祖坟,掩映在一片清幽肃穆的山谷中。
这天是个好天,可谓风和日丽,清风送爽。陪同我前往孙誗墓的,是宁都博物馆副研究员龚远生、江西作家卜谷等十来位文友。龚先生50开外,身体硬朗,精神抖擞,一路谈起孙誗墓,声如洪钟,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车刚出宁都城南门,往南走了约两公里,便停住了。我下车一看,眼前一块牌子赫然在目:“宁都县公安局拘留所”。正惊诧之际,龚先生告诉我说,别担心,我们这是抄近路,从拘留所穿过去不远,便是孙誗墓。
穿过看守所,沿山间小道走了几分钟,便来到马架山马家坑的一个半山坡上。马架山由南而北,蜿蜒而去,其山形酷似一副马架,传说是当年孙誗将军万里沙场建功凯旋的骏马歇憩之地,故马架坑由此而得名。我们刚踏入一片谷地,龚先生便抬手一指,道:“那就是孙誗墓!”
我抬头一看,但见山谷两旁,龙柏林立,花草丛生;环顾四周山水,明堂开阔,气势非凡;正前方,一块仿石牌坊横山而立,牌坊的横楣上,“孙誗墓”三个阴刻大字赫然在目;越过牌坊,脚下便是一个个顺山势而建的青石台阶。龚先生告诉我说,墓道牌坊前,有9节台阶,表示墓主孙誗享有王侯级的礼遇;牌坊宽6米、高3米,暗示孙誗一生活了63岁;进牌坊再往上行,有49个台阶,象征孙誗49岁时被封为东平侯。这里的所有台阶,均为花岗岩。我们边走边聊,拾级而上;时有蚊虫飞来,亦无暇顾及。只片刻功夫,孙誗墓便矗立在我的面前。
孙誗墓为圆型,由红石垒砌而成,高1.2米,径2.8米,内葬有孙誗骨金的陶缸。墓垛前,立青石碑一方,上刻“唐敕封东平侯孙誗墓”九个大字;墓垛东侧,立青碑石一方,上刻《重修唐故东平侯孙誗墓记》;墓垛西侧,亦立青碑石一方,上刻苏东坡的《东平侯像赞》。三方青碑石,均为2米×1米,其边框雕刻,颇见精细。墓地前方,有梅江九曲之水环绕过堂;墓地右侧,有山峰拔地而起势呈龙相。站在墓前,静而观之,整个墓地,与山河相通,与大地相吻,气势壮阔,肃穆清幽,感觉中,似乎还真有一派侯王气象!
后来我了解到,凡山中定穴,第一要看结穴有无龙气,第二要看明堂大小是否宽阔。我相信风水,却对风水知之甚少了无研究。但龙脉峦头是风水之本,来脉大小最为切要,只要在身心感受和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想必便是一方好墓。记得晋代易学家郭璞曾经说过,“生气”是风水理论的核心,是生万物的根基;有“生气”的地方就有希望,有希望的地方便为“吉地”。我还看过一则史料,说孙誗之墓,为唐代风水大师曾文辿所择。既如此,天意酬人,自然会有风水相助。难怪孙誗墓虽历经千年,却庇荫依旧。比如唐末宋初的“孙氏五贤”——孙长孺、孙立节、孙勰、孙虑力、孙登龙,据说便是受了先祖庇荫之惠。尤其孙立节,乃北宋名臣,不仅苏轼为其作《刚说》,朱熹还为其作《刚说跋》,两人对其品格均赞颂不已;而风水延至清末民国时期,孙氏又出了第三十五代伟人孙中山!虽说孙中山思想超前,客观上得益于留学期间欧风美雨的洗礼;但历代先人风水的庇荫能量,谁说不会像小溪聚成大海一样,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呢?因此,说孙誗墓历经千年仍能庇荫后裔孙中山,使其成为一代伟人,并非完全不可能。这,也许便是文化的魅力所在吧。
于是,面对孙誗墓,我默默三鞠躬,以表我对孙中山老祖宗的恭敬之心。
然而我深知,眼前这座古墓,关涉到一代伟人的身世,任何结论都须慎之又慎。于是我问龚先生:“这座墓,是孙誗的原始墓吗?”
龚先生说:“不是。孙誗墓始建于唐朝末,到明、清时,又经过多次维修。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墓,其实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重新修复的。”
我问:“那你们凭什么认定这座墓,就是孙誗的墓呢?”
龚先生说:“事情是这样的,孙誗的墓地,虽然根据族谱上的记载,我们知道了大体方位;但毕竟年代久远,墓地早被破坏,后人很难判断出它的准确位置。1984年,宁都城南搞开发,有一天,有个在山上挖地的农民,偶然挖出一座古墓,还有一块墓碑。宁都县委、县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当即封存了文物现场;同时请来宁都专家,把墓碑擦干净一看,墓碑上清楚地记载着孙誗的来龙去脉。接着,又邀请江西省文化厅、省档案馆、江西大学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来到宁都,和宁都的专家们一起,在现场进行了认真地考证,然后把从坟茔中发现的出土文物送到国家权威考古机构鉴定;与此同时,专家们再结合宁都现存的1000多年前的孙氏古祠、祠内石柱所刻文字以及孙氏古谱记载等,进行相互印证。最后一致认定,新发掘的这座古墓,就是当年孙誗的原墓。”
我问:“孙誗墓的具体位置,最后是怎么确定的?”
龚先生说:“孙誗去世后所葬的具体位置,其实在清道光《宁都直隶州志.封爵志》和《瑩墓志》中早有记载:‘东平侯孙誗墓,在州南第三桥乌石营。’‘乌石营’就是我们今天刚刚看到的马架坑。此外,1983年我们县在文物和地名普查中,发现了两部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家族谱牒,一部是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修纂的《宁都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共五卷六本;一部是民国十八年(1929年)修纂的《雩邑孙氏族谱》八修谱。这两部族谱记载了四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一是孙誗是唐凤翔尹孙瑝之孙、西游节度使孙拙之子;二是孙誗定居宁都的原因和背景;三是孙誗去世后所葬的地区方位;四是孙誗夫人陈氏墓地的方位。根据这些记载,1986年2月,江西省文物工作队考古队、赣州博物馆、宁都县博物馆、宁都地名办组成联合考察组,在马架坑进行实地勘察和探沟试掘工作。考察组首先参照宁都多部孙氏族谱所记载的孙誗墓图座落方位,再请地理先生用罗盘测位,然后在一堆砖石废墟上开掘了一条探沟,在探沟中发掘出同心半圆花纹砖1件、素面青砖6件、红石质墓面地袱1件、陶缸1件、骨金一付。由于骨金的安放,有条不紊,经考证,应是二次安葬;而据《宁都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中记载,孙誗墓始建于唐,宋代重修时曾‘二次安葬,此后,骨金一直未敢开露。’;再加上发掘出的同心半圆花纹砖的纹饰与规格为江西唐代墓葬所常见,素面青砖的规格和墓葬中出土的陶缸亦为江西宋元时期的墓葬中所常见,说明该墓在宋元明清时曾经多次重修,与《宁都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中的记载相吻合。所以,联合考察组最后认定,该墓应为孙誗之原墓;该墓的所处地,就是孙誗墓的所在地。”
我问:“孙誗原墓毕竟已有上千年,千年前的孙誗墓到底是个什么样,今天的我们谁也说不清,那么你们当时是依据什么来恢复孙誗墓原型的呢?”
龚先生说:“1986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县政府就重修孙誗墓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后经逐级上报同意,决定重修孙誗墓,为此江西省政府还拨了4万元的专款。鉴于原墓荡然无存,各种谱牒中又缺乏墓形式样,就由专家们组成了一个唐代墓葬形制考察组,赴西安考察,最后按唐代墓葬制重修了孙誗墓。说来有点奇怪,在举行‘孙中山先祖孙誗墓重修揭幕仪式’那天,也许是天公有情,宁都还下起了雨,大家撑着雨伞出席了揭幕仪式。你现在看到的这个墓,就是重修后的孙誗墓。”
我问:“还有其他的旁证,可以证明这是孙誗墓吗?”
龚先生说:“有,孙誗墓的旁边,还有两座墓。”
“还有两座墓?什么墓?”我问。
龚先生说:“一座是孙誗原配夫人的墓,另一座是孙誗儿子的墓。”
不经意间的一问,又问出两座墓来,我不禁暗自高兴,当即随龚先生一起,沿着山路,又走了约两分钟,便来到两座墓前。龚先生指责墓碑告诉我说:“左边这座墓,就是孙誗的原配夫人陈氏的墓;右边这座墓,就是孙誗的儿子孙实的墓。”
我问:“孙誗夫人的这座墓,是孙誗去世多少年后修建的?”
龚先生说:“不对,孙誗夫人去世在前,孙誗去世在后。”
我略微一惊:“怎么回事?我还以为孙誗先去世呢。”
经龚先生一番讲解,我这才明白,原来孙俐与夫人陳氏得一子,名孙实,但儿媳結婚多年,却无儿女。于是,陈夫人去世后,孙俐特请当时的风水大师曾文辿,为其选地下葬。阴宅风水的神奇作用就是催丁,让先人的骸骨得天地之气,催动其后人阴阳之气。陳氏葬后,孙家果真人丁兴旺,孙实连生七子,令孙俐颇是高兴,于是便交代儿子孙实,自己去世后,须再请曾文辿为其卜葬。父命不可违,后孙俐去逝后,孙实便遵父遗言,再重礼聘请曾文辿,将父亲卜葬于母亲陳氏墓的左側。
我拨开草丛,走到孙俐夫人陳氏墓碑前,看了看,碑文依稀难辨;再走到孙俐之子孙实墓前,只见墓碑被周围的野草古藤掩得严严实实,碑文密密麻麻,模糊不清。我躬身细细辨认一番后,方知碑文记载了如下四层意思:1.孙实为孙誗之子,累官为荆州刺史;2.孙实元配夫人叫邱氏,后来娶了刘氏,共生7子,其中有5个儿子传后,分编为公侯伯子男五大房;3.孙氏后裔贤德大才,有宋元时期著名的“孙氏五贤”,与苏轼、朱熹等名家均为挚友,且常有诗词唱和,还有民国国父孙中山以及建国少将孙家灯等;4.孙实墓原葬于松上里鹤卵塘,清嘉庆十九年重修,康熙四十三年迁至宁都。
我问:“说这两座墓是孙誗夫人和孙誗儿子的墓,有根据吗?”
龚先生说:“从这三座墓的地理位置来看,这两座墓与孙誗的墓,相距不过百米,说明二者之间是有关联的,不然怎么会在一起呢?但最关键的还不是这个,而是在孙家的族谱上,这两座墓的方位和具体位置,均有记载,有据可查。”
我问:“除了这两座墓,宁都还有其他旁证,可以证明孙誗的墓是在宁都吗?”
龚先生说:“有,宁都还有‘孙誗祠’,就是孙誗的祠堂。”
“还有‘孙誗祠’?”我急忙问道,“‘孙誗祠’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去看看吗?”
龚先生说:“当然可以。”
(孙中山老祖宗孙誗之墓 李鸣生摄)
四
孙誗祠坐落在宁都城南门外,距孙誗墓约2公里。我们驱车大约10分钟,便来到“孙誗祠”前。
孙誗祠原名“孙氏家庙”,后来全称叫“唐东平侯孙誗祠”。孙誗祠始建于北宋,明嘉靖年间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中晚期重建的模样,平面布局为三进砖木结构。由于第一进门楼已损毁,现存建筑平面布局两进,占地240平方米,木梁架与封火山墻,现在仍基本保存完好。
遗憾的是,这天孙誗祠大门紧锁,庭前冷落,不见有人祭祀。但我还是贴着门缝,往里仔细看了看,等确认是个名副其实的祠堂后,才转身问龚先生:“孙誗的后裔们,现在还会来这儿祭祀吗?”
龚先生说:“孙誗祠是宁都最大的一个祠堂,也是专门祭祀孙誗及孙中山历代先祖的唯一的一个祠堂。所以每到清明来临,不仅宁都的客家孙氏族裔会来此祭祀,而且每逢重大时日,赣、闽、粤、湘、浙、桂、苏等诸省及海外的族裔也都会来此祭祀。”
我问:“宁都这儿,现在还有孙氏的后裔吗?”
龚先生说:“当然有了。现在孙誗在宁都的后裔,主要集中居住在青塘镇的孙屋村和田头镇的孙屋村,这两个地方都叫孙屋村。”
我一听,非常高兴,忙问:“孙屋村离这儿有多远?”
龚先生说:“不算远,大概有几十分钟的车程。”
我说:“我很想去看看,顺便找孙氏的后裔聊聊,如果这儿真有很多孙氏后裔,那对于孙誗墓来说,恰恰是个有力的旁证。”
龚先生说:“想去好办,现在就去。”
于是我们一行,又匆匆赶往孙屋村。
五
(孙誗的38代子孙孙继鹏先生,年近80岁李鸣生摄)
孙屋村距宁都县城约30公里。一进村子,给我感觉是,天高云淡,空气清新,整个村子不仅通畅,还很宽阔。许是客家人真诚好客的缘故,与村里人一见面,认识的不认识的,一见如故。
我先参观了在原址上重修的“孙氏家庙”,并有幸拜会了孙誗的后裔——孙继鹏先生。孙继鹏年近80,肤色黝黑,脸趟红润,声如洪钟,两眼有神,一看就是一条汉子!一见面,我就称他为孙老。只是孙老的当地口音太重,有些话我只能靠龚先生翻译。
我问孙老:“为什么你们这个村叫孙屋村?是不是这个村的所有人都姓孙?”
孙老说:“对,我们这个村的人都姓孙。”
我问:“孙屋村的所有村民,都是孙誗的子孙吗?”
孙老说:“是呀,我们祖祖辈辈、世世代代都住在这里,我们都是孙誗祖先的后裔,都是他的子孙!”
我问:“这么说来,孙中山先生的祖先,当年也是居住在孙屋村?”
孙老说:“是啊,都是孙氏的后裔嘛!”
我问:“那孙屋村现在有多少人?
孙老说:“一共有1800多个红丁。”
我问:“红丁?什么叫红丁?”
孙老说:“红丁嘛,就是男人。”
我问:“您的意思是说,这1800多个红丁,都是您们孙誗祖先的后裔?”
孙老说:“当然是啰!”
我问:“那每年清明节的时候,你们是不是都要去拜祭孙誗墓呢?”
孙老说:“我们不仅要去拜祭孙誗墓,还要到始祖太婆陈氏墓和孙实公墓拜祭。因为我们青塘镇孙屋村的孙氏,都是孙实公的第二房裔孙。”
我问:“孙中山先生是哪房的,您知道吗?”
孙老说:“这怎能不知道呢,孙先生是中华民国的大总统,是我们孙家人的骄傲,他是孙实公第三房(伯房)的裔孙,按辈份,我该叫他太公!”
“孙中山是您太公?”我问。
“是啊,这还有错!” 孙老说。
我问:“那您是孙誗的第几代子孙,您自己清楚吗?
孙老说:“这个当然清楚了。从我们孙氏的姓祖算起,我是82代子孙;如果从誗公算起,我已经是38代子孙啦!”。
我问:“您说你们都是孙誗的后裔,是怎么确定的呢?比如,您说孙中山是您的太公,您是孙誗的38代子孙,根据是什么?”
孙老说:“主要根据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祖祖辈辈,口碑相传,把孙氏辈分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了。所以每年清明时节,我们这些孙誗公的裔孙们,都会相邀定好日子,然后全村男丁一起到县城南边的孙誗祠、孙誗墓去祭祀先祖和扫墓。几十年来,我们从未间断,就是在“大破四旧”的文化大革命中,也未间断;二是我们孙屋村,祖祖辈辈,一直都藏有《孙氏族谱》。”
“你们村藏有《孙氏族谱》?” 我有点意外。
孙老说:“是呀,《孙氏族谱》就是我们的家谱,每家每户,哪辈哪代,谱上都有详细记载,一点不会有错。这是个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可靠的东西,我们这儿有点文化的人都知道。”孙老说着,转身打开身后的一个保密柜,然后从中捧出一册又一册的线装书,不到两分钟,桌上便堆放了好几十册!
(孙屋村的《孙氏族谱》 李鸣生摄)
我急忙一册一册地翻看起来,其中有《孙氏族谱》、《中华乐安孙氏总谱》以及《孙文昭传记》等,加上保密柜里没有拿出来的,大概共有上百册!我发现,每册家谱都记载得非常认真、非常仔细、非常详实。过去我也看过一些家谱,但从未见过这样的家谱,这是我看到的规模最大、内容最多、也是最规范的家谱!
孙老说:“过去我们的家谱比较分散,你今天看到的,是经过重新搜集、整理、修纂的《孙氏族谱》,非常全面,它为考证孙中山先生的家世提供了非常珍贵的佐证。当初孙誗墓的发现,就是因为我们这儿发现了一本家谱,才知道孙誗墓在宁都城南马家坑的。”
孙老一边说着,一边翻着《孙氏族谱》,为我提出的各种疑问,不厌其烦地查找着各种线索和依据。
我后来采访到,赣南谱牒年代久远,数量繁多,现珍藏于十八个县、市、区民间的家谱,保守的估计不少于6000至8000种;而家谱集大成者,当属宁都。1980年,宁都曾开展过广泛深入的家谱普查工作。普查时,发动每家每户,千方百计寻找过去的家谱,同时让普查人员也走村串户,帮助深入寻找家谱。宁都有26个乡镇、4000多个自然村、450个姓,其中客家人就占了98%,且家家户户,均修有自己的家谱。通过三年的家谱普查,最后查寻到的家谱竟有1053种,共计6000余册,从而成为全省家谱最多的县,2001年还在香港举办过“宁都客家谱牒展”。
我问孙老:“孙氏后裔,除了你们孙屋村,其他地方还有吗?”
孙老说:“当然有了。宁都的孙益森、孙良兆、孙金伟和于都的孙邵武,都是我们孙氏的代表人物;在国内其他地方,也还有很多,比如福建的孙水祥、广东的孙子威、孙熔、孙焕辉等,也是我们典型的孙氏族人代表。还有一个地方,光一个村,就有8000多个孙氏后裔!另外,在国外也还有不少孙氏后裔。”
我问:“说孙誗是您们的祖先,除了家谱有据可查外,那些外地和国外的孙氏后裔,是不是也和您们一样,都认同孙誗是他们的祖先呢?每年清明节的时候,他们也会到宁都来祭拜吗?”
孙老说:“你问的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这些孙氏的后裔,无论是本地的,外地的,还是国外的,祖祖辈辈,子子孙孙,从古至今,始终都认同自己是孙誗的后裔。所以除家谱外,还有一个谁也否认不了的事实,就是每年清明来临的时候,不光是我们宁都的孙氏后裔会去孙誗祠和孙誗墓拜谒祭祀,寻根祭祖,而且成千上万的外地和国外的孙氏族人,也会从江西的萍乡和宜春、广东的紫金和中山、福建的长汀和河田以及世界各地,千里迢迢赶来宁都,去孙誗祠和孙誗墓拜谒祭祀,寻根祭祖。”
……
与孙老握手道别,已是下午时分。站在孙屋村前,仰望蓝天白云,环顾四周山水,我的内心忽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与踏实。孙屋村和《孙氏族谱》的出现,似乎像一个活证,冥冥中不经意间为我的宁都之行画了一个小小的句号。在我看来,家谱这种民间的东西,往往比官史可靠;而活人的口述,也常常比纸上的文字可信。因此,孙中山先生的客家始祖在宁都,看来并非空穴来风;而孙誗之墓作为国父孙中山客家始祖的陵墓,其历史内涵与文化价值,我想也是值得更多的有识之士去探寻、深究的。
(作者在孙屋村采访孙氏的后裔)
(作者在孙屋村采访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