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禹安:英雄,就是打破“旁观者效应”心理的那个人

编者按:最近我们国家发生两件大事,一是6月29日,天津航空公司某航班遭遇6名歹徒暴力劫机,机组在勇敢的旅客协助下制服歹徒;二是6月19日,一个我们至今都不知其姓名的人,为抢救别人的生命而献身,遗体一直保留着托举的姿势,又被网友们尊为“托举哥”。对英雄事迹的颂扬已经表述得很充分了,而我们更感兴趣的是成就英雄的心理学。心理经管专家、心理说史首创者陈禹安在《我是曹操,我怕谁(上)》中指出:旁观者太多,导致了责任分散。每个人都认为其他人会伸出援助之手,自己没必要采取行动。这就是“旁观者效应”。而英雄就是要首先打破自己内心深处“旁观者效应”枷锁,勇于行动的人。

早期我们曾看到过许多报导,说某地交通事故,遗撒货物遭人哄抢。我曾经指出,从心理学视角来看,这是典型的“匿名效应”。在一个群体性的环境下,人们往往会一起做一些单独不敢做或不会做的事情。在某些群体化的情境中,人们往往更容易抛弃道德准则的约束,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去做出一些事后令自己也匪夷所思的事情。这种事情其实国外也非常多见,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在第二次海湾尾声,萨达姆被推翻之际,众多过去老实本分的巴格达市民强行闯入博物馆,哄抢文物。而最近我们国家发生两件大事,一是6月29日,天津航空公司某航班遭遇6名歹徒暴力劫机,机组在勇敢的旅客协助下制服歹徒;二是6月19日,一个我们至今都不知其姓名的人,为抢救别人的生命而献身,遗体一直保留着托举的姿势,又被网友们尊为“托举哥”。对英雄事迹的颂扬已经表述得很充分了,而我们更感兴趣的是成就英雄的心理学。而英雄,首先就要打破自己内心深处“旁观者效应”的枷锁。

首先我们要来看看“旁观者效应”这种心理机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1964年3月的某一天,一位叫做凯瑟琳•吉诺维西的美国妇女在纽约皇后区被人刺杀。这次刺杀的诡异之处在于,吉诺维西并不是被秘密杀害的。她是在一种公开的状态下被歹徒连续攻击长达35分钟。在其期间,歹徒在大街上追逐、攻击她三次。而不可思议的是,吉诺维西的38名邻居从自家窗户里一直安全地观望了整个过程,但却没有一个人采取救援行动,甚至连根本不会影响自身安全的打报警电话也没有做。
陈禹安:英雄,就是打破“旁观者效应”心理的那个人
这一事件经《纽约时报》报道后,引发了轩然大波。公众纷纷认为世道沦落,人心冷漠,指责这38个好人无动于衷,眼睁睁看着吉诺维西被刺杀。
心理学家比布•拉汤内和约翰•达雷对此进行了研究后,提出了一种看起来不可能的解释。此前公众的议论焦点毫无例外地强调虽然有38个旁观者,却没有任何人采取行动。但这两位心理学家却认为,之所以没有一个人采取行动,恰恰是因为有太多的旁观者。因为这么多旁观者的存在,导致了责任分散。每个人都认为其他人会伸出援助之手,自己也就没必要采取行动了。

其次,在我近期出版的《我是曹操,我怕谁(上)》中,有一幕曹操索要皇帝的弓箭射杀猎物,大臣看到射鹿之箭金光闪闪,都以为是汉献帝所射,都高呼“万岁”。此时曹操纵马向前,挡在皇帝之前,接收群臣称贺。关羽见曹操竟敢公然以皇帝的名义接收群臣的恭贺,不禁大怒,当即要挥舞大刀斩杀曹操,却被刘备急忙拦下。刘备为什么阻止关羽呢?还是这个“旁观者效应”。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只有关羽在场,曹操早已人头落地。但不幸的是,在场的人太多,大家都认为旁人会承担起责任,采取行动,这反而让大家都无动于衷。
这就是“旁观者效应”。旁观者越多,就越可能没人采取行动。
而那个第一个能够冲破旁观者效应而奋身出击,采取行动的人,就是要首先打破自己内心深处“旁观者效应”心理枷锁,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之为英雄。

***************************************************************************

陈禹安已经出版系列作品

《海底捞能捞多久》

《向子贡学说服》

《激励相对论》

《心理乔布斯》

漫画心理三国:《我是曹操,我怕谁(上下)》

陈禹安即将出版系列作品

漫画心理三国:《关羽(上下)》《诸葛亮(上下)》

心理吴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27020.html

更多阅读

陈少明:心安,还是理得?——对《论语•阳货》“问三年之丧

陈少明:心安,还是理得?——对《论语·阳货》“问三年之丧章”的解读标签: 论语思想史上有些意义深远的观点,不一定是以长篇大论的形式,或者是在庄严圣洁的殿堂发表的。有时候,一些日常性问题或者偶发性事件所引起的反应甚至感慨,也可能导

陈禹安:一部孙子兵法毁了多少中国人?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7055535.html?touping《孙子兵法》一直顶着灿烂辉煌的光环,被视为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千年之后,《孙子兵法》早已走向世界,流播四海,并跨越了军事战争领域,在人际博弈、商业竞争等诸多领

陈履安:消费刺激经济增长的游戏迟早会崩盘

曾瀞漪:欢迎收看《财经点对点》,我是曾瀞漪。中国目前正逐步迈向2020年基本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进,还有11年,我们真的做好准备了吗?小康生活的目标就是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基本能够达到平衡,但我们现在看到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精神生

陈履安:自身管理与情绪平和是社会和谐基础

曾瀞漪:您刚刚提到个很重要的观念在生活当中就是,我们不是每天早、午、晚三餐一定要吃,身体的本身就是我觉得饿的时候就适当的吃一点,但吃的时候不要吃的太饱了,而让身体有负担。那么不饿的时候,其实就是也不会因此这样,不吃饭胃就不舒服

陈履安:企业家禅修有助企业发展

曾瀞漪:我们现在在做任何事情,其实不是在于我应该去看对方要这样那样,而是说我要应该问我自己的心,这样做是不是舒服的,是不是愉快的,是不是对自己和对别人都有益的,自己不止对自己的利益,对自己的身心这几方面都要照顾得到,随时要去提醒到

声明:《陈禹安:英雄,就是打破“旁观者效应”心理的那个人》为网友薄荷少年微微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