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简单详解——送给15年还在迷茫中的童鞋 送给迷茫的年轻人

《发展心理学》

前言

这门课占35分,虽说分值不大,但是考试的内容还是挺多的,几乎整本书都考,也是考研最容易丢分的地方,这部分内容有些和教育心理学的部分重叠了,大家可以放在一起背。

结构一般是(6个单选+1个多选+1个简答),不过每年可能不一样,特别是大题,不过大致差不多。

这部分参考书目如下: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2011年版)教育部考试中心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析(2011年版)高教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精装版】

儿童发展心理学刘金花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

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桑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MJ

心理大纲详解(小白修订版)白云子

些只是一个参考,对于考研的孩纸们,以勤思的讲义为主,勤思的讲义肯定比这个要全,要细致,要详细全面,勤思讲义融合了很多本教材,时间有限,老师给出的教材大家不可能都复习到位,但是勤思的讲义融合了很多本教材,知识点细致全面,足够应付考试,勤思的学员们不用担心知识点的不足,O(∩_∩)O哈哈~勤思的考研群:115397543,分享更多考研资料和信息

开始

一、发展心理学的概述

(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而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广义上说也包括种系的心理发展(比较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从狭义上说就是指个体发展心理学,我们研究正是这个。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其他心理学是一样的

描述: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是心理研究最基本的目的(是什么)

解释:是对发展心理现象的活动过程与特点的形成原因(为什么)

预测:根据某一理论,通过推理来研究以后的发展变化和行为反应(强化后行为重复发生)

控制:使研究对象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是心理研究的最高目标(增加儿童的助人行为)

(二)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横断研究

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或几个年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高考)

优点:1、可同时研究较大样本;2、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资料;3、成本低费用少,省时省力;

缺点:1、缺乏系统连续性;2、难以确定因果关系;3、取样程序较为复杂;

另外还可能受到世代效应的影响(比如对摇滚音乐的兴趣,可能中年人的那个年代比较火)

2.纵向研究

是指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人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研究,也叫追踪研究;(最早起源于普莱尔对他儿子三年观察的心理发展报告,也叫儿童传记)

优点:能系统的,详尽的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量变质变规律

缺点:样本的减少(被试亡失),反复测量(练习效应),时间较长(其他变量增多)

另外还会受世代变迁效应的影响。

3.聚合交叉研究

综合了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可以理解成在横断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纵向研究)

优点:克服了两者的确定,保持了两者的优点

缺点:操作复杂

4.双生子研究(格赛尔双胞胎爬梯实验)

是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之间和异卵双生子之间在心理发展特征上相似程度,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这种心理发展特征的影响程度。

双生子分为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两种;前者由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基因相同;而后者由两个卵子接受不同的精子发育而成,一般来说大约有50%相同的基因;(兄弟姐妹)

同卵双生子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可以归结为环境因素的作用。异卵双生子的基因虽然不同,但是在环境上有许多相似性,因此,提供了环境控制的可能性。

优点:完整研究这两种双生子,可以看出不同环境对相同基因的影响,或者相同环境下不同基因的表现。

缺点:未考虑到两者动态的交互作用;难以绝对控制环境因素;

3、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达尔文在长期观察自己孩子后于1876写成的《一个婴儿的传略》以及其进化论的思想都大力推动了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他的专著推动了儿童心理的传记法研究,被认为是科学研究儿童心理的先驱。

德国学者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把对自己孩子出生后三年的观察的纪录整理而成并在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是公认的第一部儿童心理学著作。

1.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首先是近代西方社会的发展及各种儿童观的出现(文艺复兴以后,天赋人权;夸美纽斯,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提出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的教育思想)

其次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达尔文进化论,以及1876年通过观察自己孩子写的《一个婴儿的传略》,推动了传记法)

最后是近代教育的要求(西方经济复苏,需要大量的人才)

儿童心理学的诞生:1882年普莱尔出版的《儿童心理》是第一部儿童心理学。(反对白板说,运用系统观察和儿童传记的方法,主要研究对象是3岁以前)

儿童心理学的演变:

19世纪末之前为准备时期:经过多方努力促成了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882年到一战为形成时期:开始用观察和实验法研究儿童心理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分化和发展时期:受各流派的发展,飞速发展

二战之后为演变和增新时期:理论开始融合,工作倾向于生命全程的研究

2.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

霍尔将儿童心理学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学》(1904)

霍尔也是最早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衰老:人的后半生》(1922)

精神分析学派率先对个体生命全程的发展做了研究

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发展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家(提出前半生与后半生,重视中年危机,论述老年心理)

埃里克森也是在荣格的基础上扩大至生命全程

何林渥斯最先提出了要追求心理发展的全貌,并于1930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古德伊弗洛写出了在科学性和系统性超越何林渥斯的《发展心理学》提出要注意整个一生,还要考虑下一代。

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代替了儿童心理学。

后记

发展部分的难点还是感觉比较少的,但是知识点非常的多,要认真总结。像11年真题考了双生子研究的综合题。像发展心理学的历史这一块,都很多细节大家要注意,比如谁最早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很多时候丢分都容易在这一块。

介绍

霍尔(GranvilleStanleyHall,1844~1924)创办第一份美国心理学刊物《美国心理学杂志》及第一个美国心理学家的科学组织(美国心理学会,简称APA),1876年他在哈佛大学教授英文,研究哲学,并跟詹姆斯学习心理学。后到莱比锡大学专攻心理学,成为冯特的第一个美国学生。返美之后,先在哈佛大学开讲座,后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1884-1888年任该校教授。1888-1920年任克拉克大学心理学教授兼校长。

阿诺德·格塞尔博士(ArnoldLuciusGesell,1880年6月21日-1961年5月29日)是一名美国心理学家和儿科医生,也是儿童发展研究领域的先驱。1903年,格塞尔获得威斯康星大学哲学学士学位。他担任教师和中学校长,然后又继续在克拉克大学接受教育,该校受到校长斯坦利·霍尔的强烈影响。1906年,格塞尔获得克拉克的哲学博士学位。191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最终他成为耶鲁大学的全职教授。他也担任康涅狄格州学校董事会的教育心理学者。双生子爬梯实验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试验,是由一位叫格赛尔的美国心理学家完成的。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容易考大题)

(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性本能的心理能量称为里比多。弗洛伊德把里比多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弗洛伊德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

阶段年龄(岁)性敏感区行为特点

口唇期0~1口、舌、唇里比多从嘴开始,吮吸产生快感吸吮吞咽、咀嚼、咬

肛门期1~3肛门以排泄和玩粪便为乐

前生殖器期3~6生殖器俄狄浦斯情结

潜伏期6~11无特定区域性发展停滞或退化,相当平静的时期

青春期12~18生殖器从父母或成人中摆脱,产生性冲动手淫、性交、对其他人的感情

弗洛伊德认为,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家长如果能适度满足儿童的性需要,儿童就能健康成长;如果儿童的性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固着或倒退,成为各种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源。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艾里克森把个体从摇篮到坟墓的人格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一个核心的心理社会危机。

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八阶段

阶段主要矛盾发展内容

婴儿期(0~2岁)信任对怀疑满足生理需要,发展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儿童早期(2~4岁)自主对羞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

学前期(4~7岁)主动对内疚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学龄期(7~12岁)勤奋对自卑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青年期(12~18岁)同一性对混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感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

成年中期(25~50岁)繁殖对停滞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成年晚期(50以上)完善对绝望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

艾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的比较

二者都看到了儿童发展的阶段性,只不过艾里克森不仅从纵向的角度进行了阐述,而且从横向的角度也赋予了新的内容。

二者主要区别是:

1)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力比多的力量;艾里克森则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理智的力量,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可以协助自我监督伊底。

2)弗洛伊德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时,仅把儿童置于母亲—儿童—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中;而艾里克森则把儿童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社会对发展的影响。

3)弗洛伊德对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只到青春期为止,而艾里克森则把个性发展的阶段扩展到8个阶段,贯穿人的一生。

4)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艾里克森则认为人的本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儿童出生后都存在向善的或恶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他对形成和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抱着较为乐观的态度。

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华生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心理、意识被归结为行为。各种心理现象是行为的组成的因素或方面,而且可以用客观的刺激(S)—反应(R)来论证,其中包括作为高级心理活动的思维。

环境决定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否认遗传的作用2.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首先,华生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即构造上的差异及幼年时期训练上的差异足以说明后来行为上的差异。

其次,华生提出了教育万能论。华生从行为主义的控制行为的目的出发,提出了他闻名于世的一个论断:“请给我十几个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在我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儿之中,我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可以训练他成为任何一种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的,我都能够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者甚至也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

最后,华生认为学习的决定条件是外部刺激,外部刺激是可以控制的,所以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而形成。这学习规律完全适合于行为主义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所以华生十分重视学习。华生的学习观点为其教育万能论提供了论证。

华生研究儿童在三种非习得性情绪反应怕、怒、爱

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与华生的刺激—反应心理学的不同点,在于他区分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斯金纳把由可观察到的刺激引起的行为反应称做应答性行为,把没有任何能观察到的刺激引起的行为反应称做操作性行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及时强化等原则。

首先,在斯金纳看来,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儿童偶然做了什么动作而得到了教育者的强化,这个动作后来出现的概率就会大于其他动作;强化的次数增多,概率随之增大,这便导致了人的操作行为的建立。

其次,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行为不强化就会消退,即得不到强化的行为是易于消退的。

最后,斯金纳强调及时强化,认为强化不及时是不利于人的行为发展的。教育者要及时强化希望在儿童身上看到的行为。

斯金纳建议以消退取代惩罚,提倡强化的积极作用。

斯金纳操作性行为的思想被大量用于行为矫正。(代币疗法)(论坛里奖励考元)

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做对一个题目,然后机器说“你真是太棒了!”)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所谓观察学习,实际上就是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它不同于刺激—反应学习。观察学习的学习者则可以不必直接地作出反应,也不需亲自体验强化,而只是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并观察他人接受一定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

观察学习表现为一定的过程,班杜拉认为这个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班杜拉认为,强化可以是直接强化,强化也可以是替代强化,即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和被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强化还可以是自我强化,即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维持自己的行为的过程。

班杜拉认为,攻击性的社会化也是一种操作条件作用。如当儿童用合乎社会的方法表现攻击性时(如球赛或打猎),父母和其他成人就奖励儿童;当他们用社会不容许的方法来表现攻击性时(如打幼小儿童),则惩罚他们。所以儿童在观察攻击的模式时,就会注意什么时候的攻击性被强化,而对于被强化的模式便照样模仿。

班杜拉认为,男女儿童的性别品质大多是通过社会化过程,特别是模仿来获得的。班杜拉认为,儿童常常通过观察学习两性的行为,只是因为在社会强化的情况下,他们通常所从事的仅仅是适合他们自己性别的行为。有时这种社会强化还会影响观察过程本身,也就是说,儿童甚至会停止对异性模式细致的观察。

班杜拉认为,呈现适当的亲社会行为(如分享、帮助、合作和利他主义等)模式能够对儿童产生影响。亲社会行为靠训练是没有什么效果的,有时强制的命令可能会一时奏效,但会有反复,只有正确行为模式的影响才更有用,而且持续时间更长。

3、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维果茨基认为,由于工具的使用,引起人的新的适应方式,即物质生产的间接的方式,而不像动物一样是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

心理的发展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有三点:

一是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是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的;

二是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的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环节,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

三是高级的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茨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

一个是最近发展区思想;一个是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一个是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

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二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和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根据上述思想,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也就是说,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

怎样发挥教学的最大作用?维果茨基强调学习的最佳期限。如果脱离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是不利的,它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因此,开始某一种教学,必须以成熟与发育为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教学必须首先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维果茨基分析了智力形成的过程,提出了内化学说。

人类的精神生产工具或心理工具,就是各种符号。运用符号可使心理活动得到根本改造,这种改造转化不仅在人类发展中,而且也在个体的发展中进行着。学生早年还不能使用语言这个工具来组织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的形式是直接的、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只有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才能转化为间接的、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技能。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的,以后才内化,转化为内部活动才能“默默地”在头脑中进行。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在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学上,由于各种不同的观点,因而有各种不同的发展理论,皮亚杰在他的《智力心理学》一书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述。他列举了五种重要的发展理论:(1)只讲外因不讲发展的,如英国罗素(B.Russell)的早期观点;(2)只讲内因而不讲发展的,如卡尔·彪勒的早期观点;(3)讲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而不讲发展的,如格式塔学派;(4)既讲外因又讲发展的,如联想心理学派;(5)既讲内因又讲发展的,如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皮亚杰认为自己的理论和这五种发展理论不同,是属于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

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adaptation)。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皮亚杰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对适应作了具体的分析。他认为,个体的每个心理反应,不管是指向于外部的动作还是指向于内化了的思维动作,都是一种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equilibrium)。

根据生物学的观点,皮亚杰认为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的。一个是同化(assimilation),即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另一个是顺应(accommodation),即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如从吃奶改为吃饭,这就需要改变原来的机体动作,采取新的动作,以适应环境。这样,个体就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机体和环境的平衡。如果机体和环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这种不断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也就是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他认为,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1)成熟;(2)物理因素;(3)社会环境;(4)平衡。

他首先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scheme)、同化、顺应和平衡。在这四个概念中,皮亚杰把图式作为一个核心的概念提出来。

皮亚杰认为,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主体为什么会对环境因素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每个主体的图式不同,以不同的内在因素去同化这种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地得到改变,不断地丰富起来,也就是说,低级的动作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构成新的图式。同化和顺应是适应的两种形式。同化和顺应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彼此联系的。皮亚杰认为,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平衡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新的暂时的平衡并不是绝对静止或终结,而是某一水平的平衡成为另一较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

皮亚杰把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5、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有时也被称作背景发展理论或者人际生态理论,将人际关系分成了四套依次层叠的环境系统。这些系统彼此之间又相互影响。该理论由尤里·布朗芬布伦纳(UrieBronfenbrenner)提出并完善,现时被普遍接受为发展心理学领域的领导性理论。

四个系统为:

微系统(Microsystem):直接环境(家庭,学校,同龄群体)

中系统(Mesosystem):中系统由直接环境之间的联系构成(例如,一个孩子的“家和学校”)

外系统(Exosystem):间接发生影响的外部环境条件(例如,父母的工作场所)

宏系统(Macrosystem):较大的文化背景(例如,东方文化对比西方文化,国家经济、政治文化,次文化)

之后,还添加了第五个系统:

时间系统(Chronosystem):环境事件与生活方式的改变

个人的生活规律可能被认为是微系统的一部分;因此,该理论近来也被称作“生物生态系统理论”。每个系统都包含了能有力地影响发展的角色,规范规则。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1、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

有时又称为“先天与后天之争”“成熟与学习之争”,这场争论一直持续到最近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绝对绝对论

遗传决定论:高尔顿(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环境决定论:华生(给我一打婴儿,可以训练成任何人)

共同决定论

斯腾的幅合论认为发展=遗传*环境

鲁克森伯格认为发展=遗传+环境

格赛尔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学习与生理上的准备状态有关。未达到准备状态时学习不会发生,一旦准备好了,学习就会生效。称为成熟优势论。主要是双生子爬梯实验。(不同时间开始训练爬梯,最后达到的成绩是一样的)

相互作用论

在共同作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遗传与环境的分析提出的

代表人物有皮亚杰,阿纳斯塔西,沃纳,瓦龙,维列鲁学派。主要观点是

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

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

遗传与环境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年龄越小受遗传的因素越大)

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后一个阶段又是前一个阶段的延伸。

3、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将儿童看成是个主动的个体,就必然要尊重儿童,将儿童当成是一个有自己气质特点、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有探究性的独立个体

4、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关键期是个体在某个特定的时候机体最易学习某种行为的反应。

心理学上的关键期起源于劳伦茨关于动物印刻行为的研究。

后记

本章几乎都是理论,一般考大题的可能性大,所以要认真掌握。因为这些理论不仅适用于发展心理学,几乎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要讲一遍。生态系统理论11年考了一道选择题。根据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观系统指儿童直接接触的环境B、环境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C、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D、外层系统包括社会意识形态、法律、

答案是选D,因为社会意识形态属于宏系统。所以很多新加进来的东西也容易考。这个理论应该是来源于《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邹泓等,Trans.).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因为现在没有指定教材,所以出题形式很灵活,大家没事的时候要多注意获取些心理学知识。

介绍:

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1918年获得瑞士纳沙特尔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阿尔卑斯山的软体动物》。皮亚杰于1921年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1924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授。先后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此外,皮亚杰还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干事之职。皮亚杰还是多国著名大学的名誉博士或名誉教授。

三、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一般考选择题)

(一)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1、遗传与基因

理科同学高中生物的内容

人体细胞的染色体有46条,即23对。一对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其大小、形状和结构相同,叫同源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23对染色体中,有22对是常染色体,1对决定性别的是性染色体。女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相同的XX,男性是一个X和一个很小的Y染色体。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染色体只不过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A-T,C-G)形成双螺旋结构,而蛋白质的合成又是由一定结构的DNA片段(基因)所控制的。从而影响人体各种细胞的合成,最终决定人生物特征。

2、生命的开始

生命的开始是从受精卵(合子)开始的。

生殖细胞成熟的过程中,会出现减数分裂,即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是使原有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然后精子和卵子结合生成受精卵,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数目。父母各提供一半的基因。这也就是为什么同卵双生子基因相同,而异卵双生子有一半基因相同的原因。

受精卵在母体中,通过有丝分裂不断增值,传递给人类的全部细胞。

遗传疾病(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造成)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软骨发育不全,亨廷氏舞蹈症,青光眼的某些症状,多趾畸形。(代代相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家族黑蒙性白痴,苯丙酮尿症。(近亲通婚的发病率高)

常染色体异常(染色体数目增减):唐氏综合症(先天愚型)

性染色体遗传:红绿色盲

(二)胎儿的发展与先天素质

1.胎儿的发育

胚种阶段(0—2周)

合子形成后13天左右,配种的胚胎圆盘开始分化为不同的层。

外胚层:后来发展为表皮、指甲、牙齿、头发、感官及神经系统

中胚层:后来发展为真皮、肌肉肌腱、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

内胚层:后来发展为消化系统、肝、胰腺、唾液腺和呼吸系统。

胚胎圆盘变为胎盘

胚胎通过脐带与胎盘相连,由三根大血管,一根送氧和营养物质,两根运送排泄物。

胚胎阶段(3—8周)

关键阶段,如果有害物质进入胚胎会产生永久的,不可逆转的损伤。会形成心脏,眼睛,耳朵,手和脚也会变成他们最终的形式。

发展模式是由头到脚,由内及外。第八周末开始有“人样”了。骨化(骨细胞的出现)是发展到胎儿阶段的标志。

胎儿阶段(9—38周)

所有器官变得更像人,所有系统开始具有整体功能。21周开始是有希望存活的,但机会很小,25周开始存活几率为50%,29周的存活几率为85%。大约在266天左右的时候胎儿降生。

2.新生儿反射

刚出生的婴儿,大脑皮层还未成熟,神经系统主要进行一些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除了吸吮,吞咽,防卫,朝向反射外,有几种特有的反射。

1、足趾反射(巴宾斯基反射),触摸脚底,则足趾呈扇形张开。六个月时消失。

2、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刺激掌心会抓住不放。2-3个月消失

3、莫罗反射(惊跳反射),手托婴儿,脸朝上,迅速下降,新生儿则伸直双臂,然后紧贴胸前,握紧拳头。出生后1个月明显,4个月后消失。

4、游泳反射,把不满六个月的婴儿俯放在水里,他会表现出协调很好的不随意游泳动作。

5、行走反射,刚出生的婴儿被人扶着接触平面,会做出迈步的动作,看上去非常像动作协调的行走。出生后两月作用消失。

6、强直的颈反射,当婴儿仰躺着的时候,就会摆出击剑者的姿势。这实际上是吃奶最好的知识。最长伸出的那只手可能就是优势手,出生后2-3月消失。

目前来看对人类的生活意义不大。发现他们的消失时间可以作为神经系统的是否成熟或有无障碍的一种标志。

后记

由于回家,这一章我是在火车上完成的。其实有很多内容要吐槽的,记得大一的时候,还有女同学认为接吻会怀孕的,我真是怀疑,难道我们那个年代的高中生物在讲到性知识这

一章都自动跳过了么。还有就是我在上发展心理学这么课的时候,老师在讲到这一章内容时,特别提到了婚前性行为的问题,还专门还给我们普及了避孕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区别怀孕与否。记得我们变态心理学的老师,也兼任我们学校的校医,她说,几年前学校开学的时候,曾经有这么一个事情,就是开学初,寝室有一个女生报告说他们那有另一个女生倒了,肚子很大,还留了血,后来送到医院,医生马上往妇产科送,辅导员还问,干嘛往妇产科送。其实就是要生了,大家还以为是什么其他的病,连女生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肚子大了。这···。所以平时没事还是多了解些常识的好,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更要掌握社会常识啊。

另外,本章细节很多,一般考选择题概率大。

介绍

巴宾斯基(1857年11月17日-32年10月29日)是波兰裔法国神经学家。他最著名的成就是他于1896年关于巴宾斯基征的描述,这是一种病态的足底反射,提示皮质脊髓束损伤。  巴宾斯基出生于巴黎,巴宾斯基的父亲是波兰的一个工程师,由于俄罗斯的恐怖统治,他父亲与母亲于1848年逃离从华沙逃离到巴黎。巴宾斯基在1884年收到了巴黎大学送来的医学学位证书。并且他很早就来到夏科教授在巴黎的Salpêtrière医院,并成为他最喜欢的学生。  夏科于1893年的死使巴宾斯基感到很无助,接下来的时间,他拒绝参加学术排位赛。在教学的空余时间,他会去到总医院德拉Pitié,花很长的时间投身到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他是一个熟练的医生,全身心投入到神经病的实验和测试当中。

四、婴儿心理发展(一般一道单选或多选)

婴儿期是指个体0~3岁的时期。它是儿童生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一)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人脑的结构和机能是统一的,结构决定机能,机能也影响结构。婴儿大脑的形态发展直接影响、制约着其机能的发展,决定着其发展的速度。

1.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脑重与头围:出生时是成人脑重的25%,36个月时脑重已接近成人的脑重范围。婴儿头围也存在类似的发展变化。刚出生时头围已达成人头围的60%.新生儿如果头围过小,则其大脑发育将受严重影响,智力发育易出现障碍。新生儿如果头围过大,则表明婴儿患有脑积水或区脑畸形等脑部病变,必须尽快检查治疗。当然,有个别婴儿头围过大或过小纯粹是由体重过大或过小引起,而不存在其他病因。

大脑皮质:大脑的髓鞘化程度是婴儿脑细胞成熟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整个皮质广度的变化与髓鞘化程度密切相关。

2.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上述婴儿脑的形态发展,为其脑机能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并促进其整个心理的发展。

脑电图:5个月胎儿已显示出脑电活动,8个月以后则呈现出与新生儿相同的脑电图。α波常作为婴儿脑成熟的标志。出生后5个月是婴儿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脑电逐渐皮质化,伴随产生皮质下的抑制。

皮质中枢:遵循着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婴儿刚出生时大脑两半球及其皮质尚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皮质兴奋还处于弥漫状态,因而只要触动新生儿身体任何部位都会引起其头、手和足等的乱动。

大脑单侧化:新生儿阶段就能观察到某种大脑单侧化的倾向。但这种倾向只表明两半球在功能上存在着量的差异,并非质的区别。以后随着婴儿大脑的逐步发育成熟,这种单侧化倾向逐渐发展,并最终导致两半球在功能上出现质的更大的差异。

(二)婴儿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1.动作发展的规律

婴儿的动作发展对应脑部发展的头尾原则和远近原则

从上到下:先发展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

由近到远: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

由粗到细:先发展大肌肉,粗动作。后发展小肌肉,精细动作。

2.动作发展的顺序

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

3.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

个体的遗传基因(基因突变,或者属家族性遗传者,在动作发展上会有迟缓,甚至无法从事某些活动的情况发生。)

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度(如果中枢神经系统本身的成熟度不够,将直接影响肌肉的发展,而使得动作表现较为迟缓。)

姿势(如果早期某一项动作的姿势发展不良或错误,将导致接著的动作无法发展,或者延迟其发展的时间。)

感官经验的统合(如果感觉器官出现问题,或者在统合时无法命令运动系统作出所应有的反应,则会影响动作的发展。)

(三)婴儿言语的发展

1.言语发展的理论

强化说

巴甫洛夫和斯金纳都认为,言语的获得就是条件反射(无论是操作性还是经典性)的建立,而强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斯金纳特别强调“强化依随”(即紧跟在言语行为之后的强化的刺激)在婴儿言语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乔姆斯基对此进行了深刻批评,并认为婴儿不可能通过强化而最终获得语言。我们认为,强化说有其合理性,可以解释清楚某些低级言语的发生过程,如最初的语音和单个单词等。

转换生成说

这是乔姆斯基提出的一种语言理论。(1)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通过模仿和强化得来的。(2)语法是生成的。婴儿先天具有一种普遍语法,言语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这一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3)每个句子都有其深层和表层结构。句子的深层结构(语义)通过转换规则变为表层结构(语音等),从而被感知和传达。

模仿说

这是由奥尔波特率先提出的关于个体言语获得机制的最早理论。他认为,婴儿语言只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后来的社会学习理论流派代表人物班杜拉认为,婴儿主要是通过对各种社会言语模式的观察学习(即模仿学习)而获得言语能力的,其中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

哈里斯和哈塞默对模仿在言语获得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证实婴儿言语活动中有模仿成分。但怀特赫斯特对传统的模仿说进行了改造,并进一步提出了“选择性模仿”的新概念,认为婴儿对成人言语的模仿是有所创造、有所选择的。

在婴儿言语获得过程中相继有四种类型的言语模仿行为:(1)即时的、完全的临摹;(2)即时的、不完全的临摹;(3)延迟模仿(有变形或创造性因素);(4)选择性模仿(可以按照语言范型的结构、功能在新情境中表述新的内容)。一般来说,即时性模仿在言语发展中的最初期起主要作用,但随后便被延迟模仿所替代。

认知学说

皮亚杰认为,语言是儿童的一种符号功能,语言源于智力并随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认知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于动作的发展与协调才产生了逻辑,由此才导致了语言的产生。也就是说,语言并非构成逻辑的根源,恰恰相反,语言乃是由逻辑所构成

2.词汇的获得

婴儿最早可以在9个月时说出第一个有特定意义的词语,最晚则在出生后16个月时。在婴儿说出的第一批词中,有一些已具备了概括性意义。

词语的获得与运用

在言语发生阶段,婴儿词语的获得与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继续掌握一些场合限制性较强的词;(2)已掌握的词开始摆脱场合限制性,获得初步的概括意义(3)开始直接掌握一些具有概括性和指代性功能的词语。其中,词语的去场合限制性是婴儿真正掌握词语、获得概念的重要途径。其外在表现为,原本只用于特定场合、特定事物的词语,现在迁移、运用到与此事物有关的不同场合。

19~21个月时会出现“词语爆炸”现象。在此后的2个月内,婴儿说出第一批一定声调的双词句,从而结束了单词句阶段,进入词的联合和语法生成时期。

双词句比单词句表达的意思更明确,已具备语句的主要基本成分。

3.语法的获得

大量研究表明,20~30个月是婴儿基本掌握语法的关键期。而到36个月时,婴儿已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成为一个颇具表达能力的“谈话者”。

在婴儿掌握语法规则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过度规则化或规则扩大化现象,这与婴儿自我中心思维的绝对性有关。关于婴儿获得语法的内在机制问题,人们提出了不同的假说或理论试图进行解释,如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说、麦克温尼的类推生成法等。

(四)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

在婴儿的认知能力中,感知觉是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在婴儿认知活动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1.婴儿感觉的发展

视觉的发生

新生儿已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获得了基本视觉过程,并具备了原始的颜色视觉。

立体觉的发展

关于立体觉最早发生的时间,婴儿至少在6个月以前已确实具有了立体觉。还有研究认为,3.5个月婴儿就已有明显的立体觉了。

颜色视觉的发展

2~4个月婴儿的颜色知觉已发展得很好。4个月时已表现出对某种颜色的偏爱,且已具有正确的颜色范畴性知觉,其颜色视觉的基本功能已接近成人水平。

听觉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5~6个月胎儿已开始建立听觉系统,可以听到透过母体的1000赫兹以下的声音。

听敏度的发展

1个月婴儿能鉴别200赫兹与500赫兹纯音之间的差异

视听协调能力的发展

刚出生的婴儿就有最基本的视听协调能力。3~6个月婴儿的视听协调能力已发展到能使他判别视听信息是否一致的水平。6个月以前婴儿已能辨别音乐中旋律、音色、音高、调性及其转换模式的不同,并初步具有了协调听觉与身体运动的能力。

味觉的发生发展

味觉感受器在胚胎3个月时开始发育,15周时已初步成熟且能发挥作用。4个月的胎儿已能受到足够的味觉刺激。味觉在婴儿和儿童时期最发达,以后就逐渐衰退,这与味觉在人类种系演化进程中的趋势是一致的。

嗅觉的发生发展

胎儿7~8个月时嗅觉感受器已相当成熟且具有了初步的嗅觉反应能力,已能大致区别几种不同的气味。新生儿已能对各种气味作出相应的典型反应,如“喜爱”好闻的气味等,还能够由嗅觉建立食物性条件反射,并有初步的嗅觉空间定位能力。

触觉的发生发展

胎儿在第49天时就已经具有初步的触觉反应,2个月时能对细而尖的刺激产生反应活动。新生儿已能凭口腔触觉辨别软硬不同的乳头,4个月时则能同时辨别不同形状和软硬程度的乳头。4个月以后的婴儿则具有成熟的够物行为,视触协调能力已发展起来。

2.婴儿知觉的发展

方位知觉的发生发展

婴儿对外界事物的方位知觉是以自身为中心进行定位的。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就具有基本的听觉定向能力,并成为婴儿早期空间定向的主导形式。

距离知觉的发生发展

新生儿已能对逼近物体有某种初步反应,并具备原始的深度知觉。2~3个月时已有了对来物的保护性闭眼反应。近年来,视崖装置被大量用来研究婴儿的深度恐惧感,并引发了关于恐惧感产生和发展机制的激烈争论)。

形状知觉的发生发展

婴儿在3个月时具有了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在8~9个月以前就获得了形状恒常性

大小知觉的发生发展

4个月以前的婴儿就已具有了大小知觉的恒常性,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五)婴儿气质的发展

1.婴儿气质类型学说

传统的四类型说

1.多血质

感受性较弱,反应性、兴奋性、平衡性很强;可塑性大,外倾,爱交际;灵活性高,反应速度快。

2.胆汁质

感受性很弱,反应性和主动性很强,兴奋比抑制占优势;刻板,外倾;情绪兴奋性强,反应速度很快,不灵活。

3.黏液质

感受性很弱,反应性很弱,主动性很弱;不灵活,内倾;情绪兴奋性弱,反应速度缓慢。

4.抑郁质

感受性很强,反应性和主动性弱;刻板,内倾;兴奋性强;情绪抑郁,反应速度缓慢,不灵活。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三种基本特性的不同结合,可以形成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其中三种是强型,一种是弱型。强型又可分为平衡和不平衡型。平衡型又可分为灵活型和不灵活型。相应于这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根据其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的不同表现,可以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即弱型(抑郁质)、强而不平衡型(胆汁质)、强而不灵活型(黏液质)、强而灵活型(多血质)。

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

托马斯、切斯等根据其确立的气质九维度标准,将婴儿的气质类型划分为以下三种。

1.容易型

大多数婴儿属于这一类型,这类婴儿的吃、喝、睡等生理机能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新环境,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情绪一般积极愉快,爱玩,对成人的交往行为反应积极。容易受到成人最大的关怀和喜爱。

2.困难型

这一类婴儿人数较少,约占10%。他们突出的特点是时常大声哭闹,烦躁易怒,爱发脾气,不易安抚。由于这种孩子对父母来说是一个较大的麻烦,因而在养育过程中容易使亲子关系疏远,因此需要成人极大的耐心和宽容。

3.迟缓型

约有15%的被试属于这一类型。他们的生活水平很低,行为反应强度很弱,情绪总是消极,而不甚愉快,但也不像困难型婴儿那样总是大声哭闹,而是常常安静地退缩,情绪低落。

布雷泽尔顿的气质三类型说

布雷泽尔顿将婴儿气质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般型、活泼型和安静型。

巴斯的活动特性说

巴斯和普罗敏根据婴儿在各种类型活动中的不同倾向性,将其划分为活动性、情绪性、社交性和冲动性四种不同气质类型,认为这四种气质类型各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

卡根的抑制—非抑制说

抑制型婴儿的主要特征是拘束克制、谨慎小心和温和谦让;非抑制型婴儿则相反,他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精力旺盛、自发冲动。婴儿的这些不同的行为反应主要并集中地体现在他们对“不确定性”的反应中。

除了以上六种主要的气质类型说以外,还有体型类型说、激素说和血型说等。

2.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婴儿气质发展的稳定性

现有大量研究证明,婴儿气质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俗话所说的“禀性难移”,即是指气质的稳定性而言。

婴儿气质发展的可变性

气质虽然是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但其在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作用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改变的。

总之,无数的实验事实说明,婴儿的气质是可以变化的,而并非一成不变。

(六)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1.婴儿的情绪发展

伊扎德研究表明,人类婴儿在出生时,就展示出5种不同的情绪,它们是惊奇、伤心、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这些最初分化的情绪反应大多是来自遗传的。约1岁半时,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相关的情绪便开始发展,如自卑、骄傲等。

从出生之日起就会的微笑是内源性(自发性)的微笑;

从第5周开始,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能区别人和其他非社会性刺激;

从5周到3.5个月,婴儿对人的社会性微笑是不加区分的,即无差别的社会性微笑;

从3.5个月或4个月开始,婴儿对不同的人微笑不同,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7~9个月,开始参加具有社会性的游戏,并开始产生“分离焦虑”(妈妈消失,便大哭)

9~12个月,依恋开始

2.婴儿的依恋

(一)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从出生到3个月)。

这个时期婴儿对人反应的最大特点是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反应。婴儿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这时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对人的反应有所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及陌生人的反应是不同的。

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到2岁)。

从6~7个月起,婴儿对母亲的存在更加关切,特别愿意与母亲在一起,与她在一起时特别高兴,而当她离开时则哭喊,不让离开,别人还不能替代母亲使婴儿快活。

第四阶段: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2岁后,婴儿能认识并理解母亲的情感、需要、愿望,知道她爱自己,不会抛弃自己,并知道交往时应考虑她的需要和兴趣,据此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依恋的类型

艾斯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

安全型

这类婴儿在与母亲一起时,能安逸的独立游戏,并不是总以为在母亲身旁,只通过偶尔的靠近或眼神注视与母亲交流,母亲在场时,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当母亲离开时,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但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很容易被安抚;

回避型

这类婴儿,母亲在与不在无所谓,自己独自游戏,也叫“无依恋婴儿”;

回避型婴儿的母亲一般无法理解孩子的需求,对自己的孩子很不耐烦,不负责任,因此两者之间并没有形成情感纽带。

反抗型(矛盾型)

这类婴儿在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而当母亲回来时,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

反抗型婴儿的母亲也对孩子很感兴趣,但却常常误解孩子的信号,经常感情用事。

其中,回避型与反抗型都属于不安全型依恋。

陌生情景实验

陌生情景法是由艾斯沃斯和其同事创立的,用于测量依恋的实验工具,它先安排母婴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然后让婴儿分别经历母亲离开、陌生人进入等情境。观察婴儿在与母亲分离和相聚的过程中,以及面陌生人的过程中的表现,从而对婴儿的依恋类型进行判断。

3.早期同伴交往

婴儿早期同伴交往经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以客体为中心阶段,婴儿的交往更多地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而不是对方本身;

二是简单交往阶段,婴儿已能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经常企图去控制另一个婴儿的行为;

三是互补性交往阶段,婴儿同伴间的行为趋于互补,出现了更多更复杂的社交行为,相互间模仿已较普遍,婴儿不仅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动,而且还可以与同伴开展需要合作的游戏。

后记

从这一章开始就是重点内容,对于细节的把握一定要记住年龄,然后在大脑中形成每个年龄应该具有的特征。记得在上发展心理学的时候,老师说这门课就是带孩子的过程,一步步把孩子带大我们的课也就上完了。

介绍

卡根·杰罗斯(Kangan,Jerome1929~)美国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级瓦克,1950年在拉特格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54年在耶鲁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嗣后,应聘于俄亥俄州立大学执教一年,又在美国陆军呆了两年,1957~1964年负责分析费尔斯研究所纵向档案中所含有的数据。这项研究结果促使他与H.A.莫斯合作出版了《从出生到成熟》一书。该书荣获美国精神病学学会霍夫海默奖金。由于获奖,促使卡根和他的同事继续两个方面的研究:一个方面是称之为反射-刺激的个体差异,预测学龄儿童在饮食反应不肯定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行为。第二个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对个体在行为质量和动机质量上的差异进行预示的时间。后来,卡根在《幼儿时期的变化和继续》、《幼年期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等著作和一系列论文中探讨了幼儿决定论学说,认为成熟因素对生命的开头几年所能观察到的行为表现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五、幼儿心理发展(一般一个选择题)

幼儿期是指3-6,7岁这一时期,因为是进入幼儿园的时期,所以叫幼儿期,也叫学前期。

一般特征:1、在游戏过程中,主要矛盾逐步解决,从而也就推动了儿童不断向前发展。

2、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只是刚刚开始发展。

(一)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1.幼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脑重继续增加:7岁儿童的脑重基本上接近成人的脑重。

大脑皮质结构日趋复杂化: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也逐渐完成。这就使得神经兴奋的传导更加精确、迅速。

2.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脑电波的变化:儿童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皮质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拉扎鲁斯-帕特瑞克的娱乐放松说,认为游戏不是源于精力的过剩,而是来自于放松的需要。

(二)幼儿的游戏

1.游戏理论

早期的游戏理论

霍尔的复演说,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过家家)

席勒-斯宾塞的精力过剩说,把游戏看做儿童借以发泄体内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

彪勒的机能快乐说,强调游戏是儿童从行动中获得机体愉快的手段。

格罗斯的生活准备说,把游戏看成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的准备,是一种本能的练习活动。

博伊千介克的成熟说,认为游戏不是本能,而是一般欲望的表现。

当代的游戏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也有潜意识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据此发展起来的游戏疗法是一种利用游戏的手段来矫正儿童心理和行为异常的方法.

认知动力说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

学习理论

桑代克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

2.游戏种类及其发展

创造性游戏:它是由儿童独自想出来的游戏。(建筑性游戏和表演游戏)

教学游戏:它是结合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游戏。(幼儿园的拼图)

活动性游戏:它是发展儿童体力的一种游戏。(走、跑、跳、攀登、投掷等)可以训练小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

皮亚杰根据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把游戏分为:练习游戏、象征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

美国心理学家帕滕按照儿童社会性发展把游戏分为六种:无所用心的行为、旁观者行为、单独一人的游戏、平行的游戏、联合的游戏和合作的游戏。

从游戏的主题看,范围由幼儿熟悉的家庭、幼儿园日常生活逐渐扩大到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由反映人们运用物体的外部活动发展到反映人们在活动中的相互联系以至人们的内心情感和道德品质,由简单、自由到较复杂、有特定内容。从游戏的情节看,由零星、片断到较系统、丰富且有一定的创造性。

游戏的形式反映了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一般是从模仿性游戏发展到角色游戏、表演游戏,进而到有规则的游戏。从不会事先分配角色到能自行分配角色,甚至能带别人玩,组织能力也得到发展。

此外,儿童游戏的时间也随年龄有所变化,一般由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延长到40~50分钟,甚至更长。游戏的集体性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从独自一人的游戏发展为合作的游戏。

(三)幼儿言语的发展

1.词汇的发展

儿童词汇的发展不均衡,发展呈阶段性。主要表现为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词类的范围不断扩大,积极词汇不断增加。

3~4岁词汇量的年增长率最高。幼儿词汇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在增加。幼儿对词义的理解逐渐准确和加深,他们不仅能够掌握词的一种意义,而且能掌握词的多种意义,不仅能掌握词的表面意义,而且能掌握词的转义。在幼儿阶段,当儿童词汇贫乏或词义掌握不确切时,还有一种“造词现象”。

2.句子的发展

句子发展: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无修饰句到有修饰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3.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从对话言语到独白言语(讲故事);从情境言语到连贯言语;独白言语和连贯言语的发展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四)幼儿认知的发展

1.记忆的发展

记忆容量的增加:儿童的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幼儿从3岁到7岁短时记忆广度为4—6个组块。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幼儿初期的儿童无意识记占优势。凡是儿童感兴趣的、印象鲜明、强烈的事物就容易记住。在教育影响下,幼儿晚期的儿童有意识记和追忆的能力才逐步发展起来。

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发展:幼儿初期儿童的记忆还带有很大的直观形象性,而词的逻辑识记的能力还很差。随着语言的发展,儿童的语词记忆也在发展,但在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仍占主要地位。

自传式记忆的发展:自传式记忆是指对个人特别重要的经历的回忆。儿童对新异事件的自传式记忆常常是相当好的。(去迪斯尼乐园玩)但是婴幼儿对事件的记忆非常容易被误导,他们会以为一些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事件和原先虚构的事件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了。(对儿童的证词的质疑)

记忆策略的形成:记忆策略是人们为有效地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采用自发复述策略的儿童的记忆效果优于不进行复述的儿童。学龄初期儿童则更多地按照词的类别归类,如动物(猫、狗、马)、植物(树、花、草)或几何特征。

元记忆的形成:元记忆就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包括(1)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2)有关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3)有关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识。即使是三四岁的儿童也知道人的思维是有限的,而且有些信息更容易学习和保存。

2.思维的发展

是以言语发展为前提逐渐发展起来的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具体形象性(钟走想到钟再走)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用杠杆拿到糖果)

皮亚杰关于幼儿思维的研究

皮亚杰认为2~7岁儿童的思维属于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主要是表象性思维,思维的基本特点是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和刻板性。

三座山测验(前运算思维的基本特征是自我中心,即从自我的角度去解释世界)

。实验是这样的,三座山以不同的颜色来区别,一座山上有一间房屋,另一座山顶上有一个红的十字架,还有一座山上覆盖着白雪。让儿童坐在桌子的一边,桌上放着这个模型。实验者把一个娃娃放在桌子周围的不同位置,问被试“娃娃看到了什么”,幼儿很难回答。

博克设计了农场景观模型。结果比皮亚杰的要好,说明当场景是儿童熟悉的,问题也容易让儿童理解时,幼儿是能够考虑到别人的观点的。

守恒(形态改变,含量不变)

在液体守恒实验中,向儿童呈现两只相同的玻璃杯,杯中装有等量的液体。在儿童确知两只杯中的液体是等量的之后,实验者把其中一杯液体倒入旁边一只较高、较细的杯子中,液面自然升高。然后问儿童,新杯子中的液体比原先杯子中的多一些或少一些,还是一样多?大多数3~4岁的幼儿会回答“多一些”,因为他们只注意到了新杯子的高度。5~6岁儿童处于守恒的转折阶段,他们似乎意识到必须同时考虑杯子的高度和粗细,但在比较时,同时考虑两个维度还有困难。皮亚杰认为儿童一般在8岁左右达到守恒。

类包含

指一类物体与其子类的关系。原则上,总类中物体的数量必然大于任一子类中物体的数量。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缺乏这种推理能力,不能同时想到一个子类和整个一类。如他给儿童呈现一束由4朵红花和2朵白花组成的花束,问儿童“红花多还是花多”,前运算阶段的儿童通常回答“红花多”。

皮亚杰还认为幼儿不能区分一个物体表面看起来像什么和真的是什么,不能进行因果推理。

最初概念的掌握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概念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用词来标志的。

幼儿概括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2)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3)概括的内涵往往不精确,有时失之过宽,有时又失之过窄。

幼儿掌握实物概念的一般发展过程是:(1)小班儿童实物概念的内容基本上代表儿童所熟悉的某一个或某一些事物;(2)中班儿童已能在概括水平上指出某一些实物的比较突出的特征,特别是功用上的特征;(3)大班儿童开始能指出某一实物若干特征的总和,但是还只限于所熟悉的事物的某些外部和内部的特征,而不能将本质和非本质特征很好地加以区分。

数概念的掌握

(1)对数量的动作感知阶段(3岁左右);(2)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4~5岁);(3)数的运算的初期阶段(5~7岁)。

类概念的掌握

童分类的发展顺序是:不能分类—依感知特点分类—依生活情境分类—依功能分类—依概念分类。

3.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就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行为做出因果性解释与预测的能力。(儿童是“常识心理学家”。)

错误信念是衡量是否具有心理理论的重要指标。

在这个任务中,主试向儿童描述一个故事情景(通常故事中主人公的信念与事实不相符),然后主试向儿童提问,看儿童是否能推断出主人公的真实信念。比如被试给儿童讲下面这个故事:

小明把一些巧克力放到了厨房的一个蓝色橱柜里(位置A),然后离开了厨房。小明的妈妈把巧克力移到了绿色橱柜里(位置B)然后离去。小明回到厨房想吃巧克力。

讲完故事后主试问儿童:小明会到哪里去找巧克力?

通常三岁以下的儿童很难正确回答这个问题,他们会回答位置B(巧克力事实上在这个位置),而不会回答位置A(在小明的信念中认为巧克力在这里,所以他会到这里来找)。这说明三岁以下的儿童在信念认知上还不成熟。

(五)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1.幼儿道德认知发展

幼儿道德认知是指幼儿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这是幼儿将一系列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不断内化的过程。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研究

前道德阶段,年幼的儿童对引起事情的原因只有模糊的了解,他们的行为直接受行为的结果所支配,因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儿童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是由权威所给予的,而不理解规则可以经过集体协商来制订或改变。皮亚杰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对说谎、过失的认识和判断,结果发现,6~7岁儿童一般根据主人公在客观上的后果(比如打碎的杯子的数量多少,说谎与真实情况的相差程度)作出判断,而年龄大的儿童则能注意行为的动机和意图。

自律道德阶段或道德相对论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更多地根据动机而不是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认识到规则是可以通过协商和讨论得以改变的,并形成了自己内化的道德标准。

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

阶段顺序

命名

基本特征

第一级水平
发展心理学简单详解——送给15年还在迷茫中的童鞋 送给迷茫的年轻人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

前习俗水平
服从与惩罚定向
天真的利己主义

由外在要求判断道德价值
服从规则以及避免惩罚
遵从习惯以获得奖赏

第二级水平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习俗水平
好孩子的道德定向
维护权威和秩序的道德观

以他人期待和维持传统秩序判断道德价值
遵从陈规,避免他人不赞成、不喜欢   
遵从权威,避免受到谴责

第三级水平
第五阶段
第六阶段

后习俗水平
履行准则与守法的道德
个人良心式原则的道德观

以自觉守约、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判断道德价值
遵从社会契约,维护公共利益
遵从良心式原则,避免自我责备

2.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

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侵犯可以是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也可以是对别人权利的侵犯。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生来具有的死亡本能追求生命的终止,从事各种暴力和破坏性活动,是敌意的、攻击性冲动产生的根源。

生态学理论也认为,人有基本的侵犯本能。按照洛伦茨的观点,所有本能都是进化的产物,它保证了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新行为主义者则把侵犯行为作为挫折的结果,认为挫折总是导致侵犯行为。攻击可以减轻挫折的痛苦;被攻击者发出的痛苦信号成为二级强化物。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班杜拉把侵犯行为看成是通过直接强化或观察学习习得的。

信息加工理论强调了认知在侵犯行为中的作用,认为取决于他怎样加工和解释这一信息。

3~6岁幼儿的侵犯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身体攻击在4岁时达到顶点;对受到进攻或生气的报复倾向,3岁时有明显增加;进攻的挑起者和侵犯形式也随年龄变化,身体攻击减少,言语攻击增多,以争夺玩具为主转向人身攻击,如取笑、奚落、叫绰号等。

研究表明,男孩不仅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侵犯,还有更多的言语侵犯

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指任何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及趋向

一般认为,亲社会行为在幼儿期逐渐增加,6~12岁增长显著。

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常用的手段有:(1)角色扮演训练(2)行为强化训练和自我概念训练,自我概念训练对8岁以下儿童效果不明显;(3)榜样示范。

亲社会行为与侵犯行为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一些亲社会行为较多的儿童同样会有侵犯行为,而侵犯行为较多的儿童也表现有亲社会行为。研究表明,攻击行为和亲社会非利他行为可以同时发生,但是亲社会利他行为则与攻击行为呈负相关。

3.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

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

性别角色偏爱指对与性别角色相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的个人偏爱。

性别认同的发展

一些2岁左右的儿童已能分辨出照片上人的性别,然而还不能确定自己的性别。大多数2.5~3岁儿童能正确说出自己是男孩或是女孩,但是不能认识到性别是不变的属性。3~5岁儿童还不能理解性别的坚定性。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换换衣服和发型就能变成另一性别的人。5~7岁儿童才开始理解性别的坚定性,这正是儿童初步达到液体和数量守恒的阶段。儿童先是理解自我的性别坚定性,继而是同性别他人的性别坚定性,最后是异性别他人的性别坚定性。理解男女生理上的差异是在学龄期间。

性别角色标准的获得

每位父母都有一套性别角色标准,在孩子出生后,父母就把自己的性别角色标准以各种方式传递给子女。他们鼓励那些符合性别角色标准的行为,制裁那些不适当的行为。

性别化行为的发展。儿童的性别偏爱最早表现在对玩具的选择上。在性别化过程中,男孩比女孩面临更大的社会压力。

4.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在儿童生活中,尤其是在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环境因素之一。

首先,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其次,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

再者,同伴还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

此外,同伴还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同伴关系的发展

进入幼儿园,儿童与同伴的接触次数增加,他们不再把成人作为唯一的依靠对象。他们开始主动寻求同伴,喜欢和同伴共同参与一些活动,与同伴的交往比以前密切、频繁和持久。从3岁起,儿童偏爱同性同伴,经常与同性同伴一起游戏、活动。3~4岁,依恋同伴的强度和与同伴建立起友谊的数量有显著增长。语言的发展也使同伴间的交往更加有效。儿童从事社会性程度较高的合作性游戏大大增多了。儿童早期的友谊一般是脆弱、易变的,很快形成,又很快破裂。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邻居)、有共同的兴趣和喜爱的活动以及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

后记

这一章内容是比较多的,对于这些内容大家要认真看,特别是例子,比如三山实验,守恒实验,这些都是非常经典的实验,都不知道后面的科学家重复做了多少次了。这些内容比较容易考简答题,比如论述一下三山实验。看一下2010年的真题,14到22个月大的男孩喜爱小汽车,女孩喜欢洋娃娃对玩具的选择体现了,A性别认同B性别角色认同C性别角色标准D性别偏爱。答案选D,你答对了吗?

介绍

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1927.10.25-1987.01.?,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布隆维尔市(Bronxville)的一个富商家庭,他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国际心理学界、教育界引起了很大反响。逝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六、童年期心理发展(一般一道选择题)

6、7岁~12、13岁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

(一)童年期儿童的学习

学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首先,学校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其次学校学习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施的,小学儿童必须通过教学活动、掌握读、写、算等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为进一步掌握人类的知识打下最初的基础。

再次,学习活动不仅发展了社会交往技能,提高了认知水平,培养了合作,互助的集体精神,自我意识也进一步发展起来。

学习动机

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分为四类,1、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2、为集体争光而学习。3、为个人前途而学习。4、为祖国的前途。

儿童年龄越低,学习动机就越具体,更多的与学习本身的兴趣有关。

学习兴趣

是使儿童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推动力

1、小学时期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才对学习内容,学习作业感兴趣。

2、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到产生对不同学科的分化兴趣。

3、对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有兴趣,对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在初步发展。

4、游戏在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降低

5、阅读兴趣,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科普读物。

6、对社会生活的兴趣在逐步的扩大和加深

学习态度

1、低年级儿童对教师有尊敬和依恋之情。中年级的儿童,对教师产生选择性的、怀疑的态度。

2、在教师的组织下,在中年级开始形成班集体,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3、逐步形成对作业的自觉负责的态度

4、逐渐了解到分数的客观意义

学习障碍(1963年由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提出)

是指那些能听,又没有明显智力缺陷,但在行为与心理上表现出相当的偏差,以至于无法良好的适应家庭生活,在学校中靠通常的教育方法未能有效学习的儿童。并表现在以下四个特征:

1、差异性:智力正常,学习成绩远低于正常2、缺陷性:有特殊的行动障碍3、集中性:缺陷集中表现在语言或算数。4、排除性:不是由视觉或听觉的原因引起的,一般男多于女

柯克将学习障碍分为发育性学习障碍和学业型学习障碍

症状:感知,思维和语言方面存在障碍,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存在障碍,发育迟缓,品行问题。

原因:轻度大脑功能失调,遗传素质假说,生物学假说,心理与环境假说

预防:1、避免可能造成的损伤因素2、注意儿童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康人格。3、关心儿童的学习,及早提供对差生的帮助,使他们能跟上班级的学习进度。

矫治:提供特殊教育,进行行为矫治(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技术)

(二)童年期儿童言语的发展

1.书面言语的发展

顺序:识字—阅读—写作;

其中写作发展分为:准备阶段—过渡阶段—独立写作阶段

二、三年级时书面语言逐渐赶上口头言语,四年级时开始表现出优势

2.内部言语的发展

内部言语的发展是在口头言语即出声言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内部言语的发展与书面言语的发展密切联系,书面言语的发展促进内部言语更快的发展,另外内部语言的发展使书面言语的发展更为完善;

内部言语的发展与智力发展水平特别是思维发展水平相联系,内部言语的发展是智力活动的重要前提,智力活动的发展也促进内部言语的发展;

内部言语的发展阶段:出声思维阶段;过渡阶段;无声思维阶段

(三)童年期儿童认知的发展

1.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小学儿童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过渡存在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是四年级

小学儿童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存在着不平衡性(概括水平在数学较高时,语文还较低)

2.元认知及其发展

元记忆知识最早出现在5--10岁左右的儿童身上;小学四年级对自己记忆广度的估计已经达到成熟水平,元认知被认为是认知活动的核心,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的习得和发展主要是受教育训练的影响,年龄是其影响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因素。

(四)童年期儿童的个性、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发展

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并呈现如下趋势:

一年级到三年级处于上升趋势。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升幅度最大。三年级到五年级处于平稳阶段,年级间无显著差异。五年级到六年级又处于第二个上升阶段。

2.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

社会性认知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的认知。发展趋势如下:从表面到内部,从简单到复杂,从呆板到灵活思维,从关心个人到关心他人,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从弥散想法到有系统的想法

行为上主要表现在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

角色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思想和行为的一种认知技能。

阶段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约3—6岁):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不同(男孩子认为妈妈也喜欢小汽车)

阶段1:社会—信息采择(约6—8岁):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差异的原因

阶段2:自我反省采择(约8—10岁):认识到即使得到相同的信息,和他人的观点也会有冲突。但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阶段3:相互性角色采择(10—12岁):能够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两难故事)

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约12—15岁):能用社会系统和信息来分析,评价他人的观点。

社会性交往

交往的对象主要还是父母,教师和同伴。

父母—儿童关系(时间减少,日常问题的变化,冲突减少)

童年期儿童的友谊:

第一阶段(3--7岁)还未形成友谊的概念;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顺从就是朋友,否则不是)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不能共患难)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共享阶段,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

第五阶段(12岁以后)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

师生关系:(老师是神一般的存在,罗森塔尔效应有着广泛的影响)

3.品德发展

基本特点是协调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逐渐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知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

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渐分化;

3.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品德发展中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

后记

在幼儿园的事情,大家可能都不记得了,但是从小学开始,相信大家都记得住,想象自己的一些言行,和课本上的对照一下,看看是不是很符合呢。记得在上小学时候,认为老师真的是权威呢,每次回家和父母起争执的时候总是说,我老师是这样说的···。后面的内容多和自己对比一下,很容易就记住了,这些内容能够再认就行了。即便考大题也是相关的理论和实验。

介绍

美国著名特殊教育专家塞缪尔.亚历山大.柯克在1963年4月6日,应邀参加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全美知觉障碍儿童协会家长会议”,在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柯克提议使用“学习障碍”(LearningDisabilities)这一较为教育性的名词来代替当时医学文献上常见的一些术语,如知觉一动作障碍、脑损伤、失语症等。柯克在演讲中提到:“就我的了解,这一会议与盲聋等感官障碍或智力落后儿童无关,也与环境因素引起的情绪困扰或行为问题儿童无关。这个会议所研讨的主要是那些能看能听又无显著的智力缺陷,但在心理与行为上表现出相当的偏差,以致无法在家庭中有良好的适应,在学校中依靠通常的教学方法未能有效学习的儿童。”与会者在这次会议上立即投票决定将“知觉障碍儿童协会”改名为“学习障碍儿童协会。从此“学习障碍”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开始建立起来。

七、青少年心理发展(一般一道选择题)

青少年阶段分为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约从11、12岁~17、18岁,青少年期是少年期和青年期的总称。

(一)生理发育

1.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

身体外形的改变、内脏机能的成熟、性成熟

2.第二性征与性成熟

第二性征是性发育的外在表现,是少年身体外形变化的重要标志。(这是什么,相信大家比我更清楚)

(二)认知发展

抽象逻辑思维包括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两种形式

1.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初中阶段

初中生处于思维发展阶段的形式运算阶段,其主要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辑性,主要表现在:

运用假设:具备建立假设并检验假设的能力

逻辑推理:初一学生已开始具备各种逻辑推理的能力,归纳推理能力高于演绎推理;

逻辑法则的运用:对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的应用中,排中律发展最晚;

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日益增加的同时,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明显,自我中心再度出现(假象的观众,独特的自我)。

2.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高中阶段(抽象逻辑思维进入成熟期)

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形式逻辑思维主要表现在,概念、推理,逻辑法则的运用能力上。

高中生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与其自身的实践活动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他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分析问题,需要发展辩证逻辑思维。

初一学生已开始掌握辩证逻辑思维的各种形式,但水平比较低;初中三年级时辩证逻辑思维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进入高中后,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占了优势地位。

(三)自我发展

1.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第一次是年龄在1~3岁,以儿童可以用代词“我”来标志自己为重要特点。

因为生理变化过于突然。自我意识高涨。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起来(我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青春期自我意识高涨的另一个主要表现是其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性。(当听到别人在低声讲话,便断定是在议论自己)

青年早期自我意识的特点体现在许多方面:

第一,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第二,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

第三,强烈地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第四,自我评价的成熟。

第五,有较强的自尊心。

第六,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

2.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埃里克森将青少年期定义为一个人形成同一性的关键期,并且认为青少年经历了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一心理冲突。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为了获得自我同一性,青少年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整合自我知觉的许多不同方面,使其成为一致的自我感。

青少年的同一性形成过程至少受四个因素的影响:(1)认知发展水平对青少年同一性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那些对形式运算思维掌握牢固并且以复杂和抽象的方式思考的青少年比那些认知不那么成熟的青少年更有可能提出和解决同一性问题;(2)与父母关系的远近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到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3)和同伴群体的相处以及友谊的建立对青少年同一性的形成有重要作用;(4)学校、社会以及更广泛的文化背景同样会对同一性的建立以及发展产生影响。

(四)社会性发展

1.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继皮亚杰之后,从认知发展角度提出了道德推理发展的系统理论。他采用开放式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个水平又划分了两个阶段(参见第六章)。他认为道德发展的阶段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结构的差异性、不变的顺序性、结构的整体性和层级的整合性。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的发展是与特定的年龄发展阶段相联系的,而且道德发展阶段是交叉的,即在某一年龄阶段通常会并存几个道德推理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当个体开始越来越能够考虑其他人的观点甚于自己的观点时,他的道德推理就从前习俗水平(对个人幸福的自我中心的关注)发展到习俗水平(对其他人,包括父母、朋友、自己个人社交圈中的其他人观点的考虑),直到最后达到了后习俗水平(协调多种观点以及根据所有人的观点来决定什么是对的能力)

2.反社会行为

反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实际上是和亲社会行为对应的社会行为,是侵犯行为发展到青少年时期的高级别体现。

其原因在于:1.青少年期的冲动;2.这一时期个体已经具备一定能力

这类行为违背社会规范,损害社会或公众利益,13~14岁的青年有着很高的犯罪率

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已经引起全球关注。青少年早期犯罪率较高可能和认知不成熟有关。他们受同龄人影响和压力较大,容易做出反社会行为,但随着年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和道德推理能力的提高,同龄人的影响力减弱,违法活动也随之减少

(五)情绪

1.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情绪表现的两极性

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共存(有人曾用“疾风暴雨”一词来形容这时期个体情绪强烈的特点。)

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二)心境的变化

第一,持续性环节。第二,统一性环节。

2.常见情绪困扰

1.烦恼突然增多

不知道应该以何种姿态出现于公众面前。与父母的关系出现裂痕。不知如何保持或确立自己在同伴之中应有的地位。

2.孤独

属于“心理上的断乳”时期,意指从这时起,个体将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保护及对他们的依恋,逐渐成长为独立的社会成员。但是给青少年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尽管他们在主观上有独立的要求和愿望,但实际上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独立生活。

3.压抑

压抑也是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压抑是当需求、愿望等不能得到满足和实现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产生了多方面的需求,既包括生理方面的,也包括心理方面的。但有许多需求不能满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是因为愿望本身不切实际;有时是由于社会上的阻力或父母的限制;有时是由于自身经验不足而导致失败。因而,青少年的自尊心易受到打击,但又有争强好胜的冲动,在这种矛盾的情形下,他们常常处于压抑的心境。

后记

这一章考的内容不多,把例子多看几遍也就差不多了。我们还是看一道真题吧,2010年的,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平衡性表现明显B批判性显著增强C自我中心再度出现D表面性依然突出。A选项是错误的,思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它三个都是对的。

介绍

安娜·弗洛伊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最小的女儿,1895年12月3日生于奥地利,1938年随其父移居英国,后来成为一位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先后获得美国杜克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担任过《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主编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名誉会长。她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其父后期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对自我心理学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她系统总结和扩展了其父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

八、成年期心理发展(一般一个选择题)

从18、9岁直到死亡

(一)成年期发展任务理论

埃里克森的观点

成年初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发展的任务是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努力工作,找老婆)

成年中期(25—50岁)繁殖对停滞。发展的任务是繁衍后代避免停滞,体验着关怀的实现(建立家庭)

成年晚期(50岁以后)完善对绝望。发展的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体验着智慧的实现(回顾一生)

莱文森的观点

他认为成人发展是由一系列交替出现的稳定期和转折期构成的。两者的区别在于生活的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主要研究中年期(40-65),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巩固自己的兴趣、目标和各种承诺。莱文森尤其强调了中年转折这一重要性,如果个体在这一阶段能够处理好矛盾,下一阶段将会出现优秀的品质(很多商界领袖就是把握住了中年转折)

哈威格斯特的观点

发展任务主要源自于个人内在的变化、社会压力以及个人的价值观、性别、态度倾向等方面。中年期是一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它不仅是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是社会向个体提出最多、最大要求的时期。

具体表现在以下七点:1、履行成年人的公民责任与社会责任2、建立与维持生活的经济标准3、开展成年期业余活动4、帮助未成年的孩子成为有责任心的、幸福的成年人5、同配偶保持和谐的关系6、承受并适应中年人生理上的变化7、与老年父母相适应

(二)认知发展

1.成人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

卡特尔的智力理论

液体能力: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认知、类比、归纳、演绎等一般人20岁以后,液体能力达顶峰,30岁后开始下降

晶体能力: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学习和社会文化,晶体能力在一生中一直发展,25岁后发展较平缓

智力双重过程模型

巴尔特斯发展了卡特尔的智力理论,同认知心理学联系起来,提出智力的发展可以区分为两种过程,第一种是基础过程,与思维的基本形式密切相关,它主要功能在于负责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的组织,所以又叫做智力技能。主导者儿童青少年的的智力发展。第二种过程是智力技能和情境、知识相联系的应用,所以又叫实用智力。主导者成年期的智力发展。

智力适应理论

沙依认为成年人的智力活动特点是与其对环境的适应分不开的。环境对个体有什么要求,个体相应的智力功能就能得到发展。成年初期的任务是实现目标。中年期的任务是承担社会责任。(我应该怎样运用我所知道的东西。)

2.认知老化的主要理论

认知老化是限制老年人工作活动能力和降低其生活独立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表现为感知速度减慢,工作记忆下降,抑制无关刺激能力减弱,现场依赖性增强。

感觉功能理论:该理论认为老年期认知能力的衰退,是由于感觉器官的衰退导致的;

加工速度理论:认为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老化,从而导致信息加工系统加工速度减慢,从而导致认知能力的衰退;

工作记忆理论:认为由于工作记忆广度随年龄老化而减少,从而影响了老年人的心算,推理等认知活动;

抑制理论:有效的加工不但需要激活与当前任务相关的信息,更重要是要同时抑制与当前任务无关的信息,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往往就是因为不能有效抑制无关信息所致。

执行功能减退说:近年来神经生物学研究表明,额叶是老化最敏感的一个区,由于执行功能与大脑额叶皮层的特殊关系,认知功能的老化就与额叶皮层功能的减退有着密切关系。

(三)人格发展

1.自我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的观点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过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在《儿童期与社会》中提出了人的八个发展阶段(见第二章)。成年初期的重要任务就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荣格的观点(内外倾)

人的前半生的发展更多为外倾性;当跨入后半生后,个体的发展更多表现出内倾性的特点

拉文格的观点(发展类型说)

自我的发展不是单纯按序列的(客观环境),也不是单纯按类型的(主观思想),而是二者的综合。成人主要经过四个阶段

1、遵奉者水平(只按规则行事)(常根据是否违反规定来判断对错)

2、公正水平(自我评价标准与社会规则和谐一致)

3、自主水平(能够接受自我评价标准和社会规则相冲突)

4、整合水平(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能正视内部冲突和矛盾,而且还会积极去调和解决这些矛盾,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是一致的)

2.稳定性与可变性

人格持续稳定多于变化。稳定性是指人格结构成分相对不变,各成分的平均水平相对不变。与其他发展阶段相比,成年期的人格结构相对稳定。到晚年则变化较大随着年龄的增加,人格趋于稳定,成熟,可塑性小,自尊心增强,变得猜疑,刻板。

(四)临终心理

库布勒—罗斯的研究结果认为:老年临终病人前的五个基本反应阶段:

否认:不相信自己要死了

愤怒:把自己会死的怨恨发泄在别人身上

讨价还价:希望上天能延寿(孔明临死前的七星灯)

悲伤沮丧:知道死亡已经不可避免陷入悲伤抑郁之中

平静接受:最后默默接受这一刻的到来

后记

发展心理学到这里已经全部完成了,我开始写的时候是在回家火车上,写完的时候也是在回学校的火车上,这象征一个轮回么。从生到死的循环。我们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现在不会想到死一样,人生短短几十年,有的时候机会一旦错过了就很难在把握了。要珍惜青春啊,时间一旦过去了就不能走回头路了。心理学研究生命全程每一个阶段的心理发展,就好像生理学研究生理变化一样。人类真是如此的巧妙,然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不知道这智慧起源的奥秘能不能揭开。

介绍

朱智贤(1908一1991年),字伯愚,赣榆县赣马人。教育、心理学家。1930年,中央大学教育系毕业后赴日留学,考取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教育学系研究员。抗日战争开始后,他回国在高校任教。先后任香港达德学院教授、教务长兼中山学院院长,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兼教育组长,全国著名心理学杂志《心理学报》编委,《心理发展与教育》杂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儿童心理研究所所长。他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

林崇德,男,汉族,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1年2月出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专长为发展心理与教育心理学。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首界全国十佳师德标兵中的第一位。其社会兼职30余种,是14所国内外高校的兼职教授。美国的《肯特日报》把他与美国当代大教育家斯波克(B.Spock)相媲美,我国核心期刊《中小学管理》誉他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28255.html

更多阅读

斗战神嗜血牛刷图加点详解 斗战神牛头嗜血加点

斗战神嗜血牛刷图加点详解——简介斗战神版本在更新后,嗜血牛将加强很多,然后让我为大家分享一下刷图加点以及装备的见解,勿喷。嗜血牛技能:烈血五重斩,疾风二重,嗜血狂杀,挑杀,怒啸长天,炫龙杀,裂地诀,魔手摄敌。再附带一张本人属性图:斗战神

2015年气候与疾病预测:唐略详解乙未年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简单地说,五运,就是把一年分成五等分,六气,就是把一年分成六等分,在此基础上,结合五行、六淫等,讨论这一年的气候及其对人的影响。五运源于天,六气源于地。五运有主运和客运,六气也有主气和客气。每年的主运和主气都是不变的,这决定

图示详解歼15着舰起飞 4架歼20同时起飞视频

完美演绎“刀尖上的舞蹈” 五位飞行员全部一次过关舰载机成功起降,中国航母喜迎三大突破歼-15舰载战斗机如何完成航空母舰起降训练示意图“辽宁舰”舰面人员在为歼-15舰载机进行保障工作。 新华社发图为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着舰的视界几

声明:《发展心理学简单详解——送给15年还在迷茫中的童鞋 送给迷茫的年轻人》为网友木槿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