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1: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
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曝出惊人言论,称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人们必须要明白保护地球环境已刻不容缓。 霍金在接受美国著名知识分子视频共享网站“BigThink”访谈时称,人类要想继续存活只有一条路:移民外星球。
人类从来不缺乏预言家,末世论也不是霍金的独家发明,东西方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中都有。如16世纪法国奇人诺查丹玛斯预言“1999年恐怖魔王从天而降”,后来不攻自破;更神秘如玛雅预言“2010末日”,还有彗星撞地球之说,瘟疫蔓延之说。
但是,霍金归结出来的原因却是最有说服力的,指出毁灭源自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
气候极端异常
国土资源部最新报告指出,今年,中国气候极端异常,部分地区前旱后雨,瞬时暴雨,持续强降雨,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群发。
其它国家也极端天气不断。年初,北半球受到强烈寒流和创纪录的大雪侵袭,从韩国到俄罗斯,从西欧到美国大平原,都有酷寒和暴雪,赤道地带和南半球则是暴雨不断,造成肯尼亚、澳大利亚和巴西发生洪水和泥石流。邻国巴基斯坦大水灾的灾情,比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和今年1月的海地地震,都来得严重,受灾人数达1380万,造成超过1600人死亡,200万人无家可归。
早在战国时,《孟子•公孙丑》中便有“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的警示。可惜的是,善于预言的同时,人类演绎了贪婪的极致,也掉进了麻木的深渊,任何呼吁和宣教似乎都显得苍白无力,只有恐怖的灾难让人痛彻心扉。这简直成了一个怪圈,至今找不到自我救赎之术。
保护地球环境
按照科学推算,地球年龄约为46亿年,在地质历史上,地球的气候发生过显著的变化。大约在1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河期结束,地球的气候相对稳定在当前人类习以为常的状态,现代人类成型并逐渐发展。可进入工业时代以后,人类对地球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天然植被的大面积破坏、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造成了地球环境的严重改变,气候变化异常,干旱、暴雨、泥石流、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增多。
残酷的灾难面前,我们仍然有充分的理由相信:2012年过后,地球还会是好好的。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白保护地球环境已经刻不容缓。保护地球环境,向低碳生活靠近,顺应自然发展,使地球环境逐步走上自我修复、良性发展的轨道。只有这样,我们人类和地球上的生命才能长存,避免毁灭的厄运
相关文章2:地球的最终毁灭不影响人类生存
人类的历史可以追溯上百万年,而真正征服自然的历史不过几千年,人类文明的逐渐发达则是近两千年的时间。那么人类究竟还可以在地球上居住多长时间?现在有答案吗?可以肯定地说,现在有答案,是11亿年左右。
根据现代天文学的研究,在宇宙中类似太阳大小的恒星的寿命一般在100亿年左右,而太阳已经存在45亿年到50亿年的时间,按照人类生命计算,太阳现在是处于中年期,那么太阳的寿命还有50亿年左右。写到这里,很多人会说有太阳就可以有人类,那么地球还有50亿年的寿命。其实不然,简单地想,一位老年人一定是完全健康没有疾病吗?不可能。太阳也一样。随着氢元素的消耗,到早老年期,太阳将会更加不稳定,那时没有人可以保证太阳不会突然变化;要知道,太阳的很多小的改变,对人类的威胁是非常大的,比如太阳黑子爆发、太阳风、磁暴等等。所以,精确算人类还可以在太阳的庇护下存在11亿年左右。
50亿年后,太阳的氢元素完全耗尽后,太阳会先膨胀,边界会接近地球,会把水星、金星完全吞没。这时的太阳叫红巨星,非常热,完全蒸发了地球的水。没有水,生命一般是不存在的;没有水,地球的温度也是非常高的。然后,太阳又收缩成为一颗白矮星。这时,太阳的温度很低,地球的温度也会接近绝对零度。这是不可能存在生命的。
所以,人类还有11亿年的时间寻找另一个可以居住的星球。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够了。在过几百年,人类应该已经破译物理学的本质理论(即理解世界上的物质的本质和物质之间的作用规律)。那时,遨游太空将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相关文章3:毁灭并非地球最终宿命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太阳每天照常升起,地球每刻绕日运行。但是,光阴似箭,日月荏苒,再过几十亿年,当太阳燃料耗竭,我们目前赖以存身的地球将会怎样?会不会像金星和水星那样被太阳吞没?
意大利科学家通过天文观测,给出了一种可能的答案———毁灭并非地球的最终宿命,劫后仍有可能再生。
英国《自然》杂志最近发表论文称,意大利天文学家首次在已度过红巨星阶段的一颗恒星附近,发现了绕其运转的行星,这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围绕这个年龄段的老年恒星运行的行星,这颗系外行星很可能是在其恒星V391Pegasi的演变过程中幸存下来。该成果使人类朝着探索“当太阳变成红巨星、乃至度过红巨星阶段后,地球的命运将会如何”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当一个中等大小的恒星燃烧掉大部分核燃料时,就会分解并膨胀成一个冷却的红巨星,红巨星有巨大的星风物质损失,并在外部形成一个向外膨胀的气壳,最终其外部气壳会被吹走,但有2%%的恒星将失去其所有的外部气壳。研究者确信,V391Pegas就是这样一颗被称为B型亚矮星的恒星。意大利那不勒斯卡波第蒙特天文台的天体物理学家罗伯特•斯乌提和同事在长达7年研究红巨星脉动震荡过程中注意到,V391Pegas脉冲有规则地变动,这意味着其周围有质量大约是木星3.2倍的行星引力作用,因而偶然发现了这颗新行星———V391Pegasib。
研究者说,脉冲变动表明V391Pegasib的运行轨道大约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轨道的1.7倍,也即1.7个天文单位。他们还推测,该行星很可能曾以一个天文单位的距离围绕V391Pegasi运转,当恒星变成红巨星时距离是0.3个天文单位,最后其失去外部气层,而行星也渐渐远离。
太阳风会使地球蒸发吗?或者地球也会被太阳吞没?尽管研究者确认,50亿或60亿年后当太阳变成红巨星时,会吞没水星和金星,但他们对地球的未来命运不太确定。斯乌提说:“尽管这颗行星的发现还不能确切解释地球的命运,但它表明,对类似恒星系统的进一步观察,有望诞生可准确预测地球命运的模型”。
英格兰莱斯特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马特•伯利说,该发现“确实表明,在太阳系中,应该有行星可以在太阳变成红巨星阶段存活下来”。他还说,这也加大了发现白矮星周围行星的机会,而这些行星最终可以清楚地讲述地球未来的命运。伯利表示,“在此之前由于没有发现这样的行星,天文学家只能做理论上的猜测”。
一闪一闪,每颗星星或许都是寻求未知的答案;一颗一颗,每次新的发现都是接近真相的希望;一代一代,探索地球未来的脚步从未停止,那些猜测总会被一一证实或否定。希望到那时候,地球的命运已不再是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