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龟裂”说开去
重庆市铜梁一中 刘君福
这几天,天气颇为阴冷干燥。大清早一起来,我就发现右脚有些异样——有点痛痛的,用手一摸,原来脚后跟右侧的茧皮已经裂开了一条小口子——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两个字:“龟裂”。这是每年都可能出现的事情,特别是上了点年纪后,我一下子明白了父亲以前在物资短缺时代冬春干活时脚的苦痛了!其实,根据形声字的造字规则,此处“龟裂”应该写成“皲裂”,望文见义,才名正言顺,表里如一。此处“龟”应该读jūn,而不读“乌龟”的guī,也不读“龟兹”的Qiū。
说到“龟裂”,我不禁想到了二十多年来多次教学过的贾祖璋先生的《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文中介绍到荔枝外壳时,为了指出白居易的“壳如红缯”一语“的确也有不足之处”,先生写道:“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此处贾先生用了我们汉民族造字的一种基本思维——“象形会意”,将荔枝外壳粗糙的特征讲得特别生动形象,再加上文章配的图表更是通俗易懂,可谓恰到好处。不过,细细推敲起来,贾先生解释的“龟裂片”是“好像龟甲”,特别是用了“特称龟裂片”一语。言下之意,此处他读的音是guīlièpiàn。那么此处“龟裂片”的“龟”,究竟是应该读guī呢,还是读jūn呢?我以前一直是读的“jūn”的。我认为它是先用语素“龟”“裂”组成更大一层语素“龟裂”再修饰语素“片”共同组成的一个偏正式合成词的。
查李行健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研社、语文社2004年1月版)P724“龟”,注释为:龟jūn同“皲”。“龟裂”词条解释为:jūnliè①<动>(田地等)裂开了许多缝隙,出现许多裂纹。举例为“干旱缺雨,农田龟裂”。②见“皲裂”。现在一般写作“皲裂”。再查P725“皲”,注释为:jūn<动>皮肤因寒冷或干燥而裂开。举例为“皲裂”。“皲裂”词条解释为:jūnliè<文>皮肤因受冻干燥而出现裂口。举例为“足跟皲裂”、“面颊皲裂”。
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龟裂”词条解释①,贾先生文中的“龟裂片”的读音应该是jūnlièpiàn,而不是guīlièpiàn。尽管此时的“龟”是“皲”的异体字,不过此处“龟裂”其实不宜写成“皲裂”,虽然贾先生的意思解释有点望文生义、穿凿附会,但是用在此处还是挺明白晓畅的。再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龟裂”词条解释②,我脚后跟的细小皮肤裂口(俗称“迸口”,四川方言读为“bīngkǒu”)确乎应该写成“皲裂”了。
其实,“龟裂”之与“皲裂”的读音用法,这是在现代汉语中存在的、一种古代汉语遗留下来的、为数不少的语言现象——由于异体字(异形词)、古今字、通假字造成了某些词语中的通假现象(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中学语文教学一般统称为“通假”),是一种今日通用语言中的古汉语活化石。如果我们不知这类词语的出处来源,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读误读而不解其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三种:
一是异体字或者叫异形词。比如刚才讲的“龟裂”与“皲裂”,“龟”同“皲”,弄懂了“皲裂”就明白了“龟裂”的基本意思特别是读音。对于这类异体字(异形词),下面再举几例以便让我们更透彻了解它的读音和用法。
例子一,对“识”字的考查,如果学生明了“标识”与“标志”是异形词,“博闻强识”与博闻强志”是异形词,答题准确率就大大提高了。
(1)1997年全国高考题第1题语音题,A项判断“标识”的读音“zhì”是否正确。并且该项正是该题正确答案选项。不过“标识”的现在规范词形已经写作“标志”了。
(2)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题第1题语音题,B项设计了一个成语“博闻强识”作为辨析关键点,因为其他几个词语“识别”“识破”“远见卓识”均读“shí”,只有“博闻强识”读“zhì”。
(3)2005年高考湖南卷第2题判断有无错别字,B项出现了“博闻强识”。
(4)2007年全国卷二第1题语音题,C项也考了对“博闻强识”注音“zhì”的正误判断。
(5)2008年高考江苏卷第1题语音题,也出现了对“识别”和“博闻强识”的读音的异同比较。
例子二,对“菁”字的考查,如果考生知道“菁华”与“精华”为异形词,不过现在一般写作“精华”,做题就简单多了。
(1)2006年重庆卷第1题语音题,C项考查了“菁华”与“矜持”“泾渭分明”“惊世骇俗”的读音异同区分。
(2)2009年全国高考卷一第1题语音题,A项考查了“菁华”的注音为“qīng”,让考生判断正误。
(3)2010年高考浙江卷第1题语音题,D项给出了“菁华”的读音“jīng”,让考生判断正误,而D项恰恰是该题正确答案选项。
例子三,对“煞”字的考查。如果明了“煞风景”是“杀风景”的异形词和现在的一般写法答题就容易多了。
2009年高考山东卷第1题语音题,C项给出了“煞风景”的注音“shā”判断正误。
例子四,对“委蛇”的考查。如果明了“委蛇”和“逶迤”是异形词,那么“wēiyí”的读音就不会弄错了。
2005年高考江西卷第1题语音题,C项出现了“虚与委蛇”的注音“shé”,判断其正误。
例子五,对“颤”的考查。如果明白“颤栗”与“战栗”是异形词,不过现在一般写作“战栗”了,学生解题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2005年高考天津卷第1题语音题,A项出现“颤栗”与“暂且”“砧板”“明修栈道”“技艺精湛”的读音异同比较。
一般来说,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音题、错别字题、正确使用词语填空题、判断修改病句题,在词语读音、字形的选取和意义的指向上,特别是在异体字(异形词)选择上,无疑都是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表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起着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是古今字。比如讲到修辞格“互文”时,“互文见义”中的“见”,读的是“xiàn”,意思是“显现”,而不是“看见”,不能读为“jiàn”。尽管古代词源上“见”“现”同词,“见”为“现”的古字,不过很多时候“现”仍然写成“见”。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语境小心区分了,然后据义定音准确读解。可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师专念书时居然把“互文见义”中的“见”读成了“jiàn”,闹了个笑话。人教社高中课本常选的《荆轲刺秦王》中流传下来的成语“图穷匕首见”,初中课本常选的《敕勒歌》中的名句“风吹草低见牛羊”,无一不是“xiàn”呀。明白了这一道理,据义定音,自然就不会乱读乱理解了。
比如2003年高考北京卷第1题语音题,D项就设计了一个成语“层见叠出”注音为“jiàn”,根据汉语常见的语言并列对举规律(骈偶思维)就可以知道,“层”“叠”并列对举,“见”与“出”也该并列对应,将其合二为一就是“出现”,此处“见”自然该读“xiàn”了。
又如2010年高考江苏卷第1题语音题,B项出现了一个词语“叶韵”,让考生区别与“一叶知秋”的读音异同,而且B项恰恰就是该题正确答案选项。考生如果知道“叶”是“协”的古字,意为和谐,只用于“叶韵”“叶句”等少数词语中,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是通假字。比如“与会”“参与”“咸与维新”中的“与”,尽管现在不准写成“预”,其实通的是“预”,当然读“预”的音“yù”。2005年高考天津卷第1题B项出现了词语“与会”。2006年高考湖南卷第1题C项出现了词语“参与”的注音“yǔ”判断正误,而且该项恰巧就是该题正确答案选项。2008年高考湖北卷第1题D项出现了词语“参与”的注音“yǔ”判断正误。2008年高考天津卷第1题A项就出现了成语“咸与维新”的注音“yù”判断正误。2008年江西卷第1题C项也出现了成语“咸与维新”的注音“yǔ”判断正误。
再举一个列子,2005年高考山东卷第1题给出两个音选出正确读音,其中考了词语“拾级而上”给了“shè”和“shí”的读音二选一。2010年高考天津卷第1题语音题,B项给出了“拾级而上”的“拾”的注音“shè”,让考生判断正误,而B项恰好就是该题正确答案选项。
这两个小题所考的“拾级而上”让我联想起我的一段生活经历。某天晚上,某校政治学习时对老师们进行集体的教学思想培训,选了一篇很优秀的文章宣讲。某领导突然读到了一个词语“拾级而上”。听得很仔细的我不禁哑然失笑。为什么呢?原来,他读的音是“shíjí_érshàng”,而不是“shèjí_érshàng”。当然,他毕竟不是语文老师,情有可原嘛。即使他是语文老师,他也不见得能够深刻体会“拾级而上”的含义的。为什么“拾级而上”的“拾”应该读“shè”呢?就我的独特发现是因为“拾”通“涉”,当然读“shè”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P1153“拾”解释为:shè<文>放轻脚步登上。举例为“拾级而上”,解释成“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往上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P1154“涉”解释为:shè①<动>徒步过水,从水上经过。举例为“跋山涉水”“远涉重洋”。词典编者没有涉水渡河的生活经验,自然无法体验到渡河时“走踩水”(四川方言词)的感觉,只是肤浅地泛泛地讲成了“徒步过水”。其实渡河时“走踩水”,脚就像走在台阶上一样“放轻脚步登上”,以便保持轻松向上的浮力。小时候,我们在没有渡船过河时,就经常用这种方法:将自己脱得赤条条的,然后手举着书包衣服裤子等“走踩水”过河。如今,一看到“跋山涉水”“远涉重洋”等词语特别是看见“拾级而上”时,就特别亲切,那种“放轻脚步登上台阶”的感觉顿时在脑海里油然而生了。“拾”通“涉”,自然是老祖宗妙手偶得的造字用字佳话了。如此看来,如今新课改特别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在生活学习中的体验、发现和感悟,看来内涵深刻呀——因为只有充分感受体验过的东西,你才会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进而运用得游刃有余,积淀成真正的素质和涵养!
总之,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常用的、具有区别特征的、较为重要的异体字(异形词)、古今字、通假字,我们在引导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准确把握词义、准确运用词语上,一定能做到事半功倍,从而尽到一个语文工作者纯洁美化祖国语言文字应尽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