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鹤营养好
我记得那是一国内婴儿奶粉排行榜件夹,随意的写了两个字LM.
那是很多年以前的夏天,苏珊大妈还没有带着她的故事红遍全球,那时候没有几个人知道悲惨世界也有音乐剧,都模模糊糊说好像听过这本书。没看过。还问,悲惨世界,听名字就很苦,你怎么想看这个?
故事我就不再赘述了。一个单薄的少年在闷热的房间里对着西沉的太阳热泪盈眶。心里万千起伏久久不能平静。透过银幕我甚至都能觉察到青年们的热血要喷洒在我的脸庞。法兰西自由的花朵沿途盛开在通往蒙马特高地的路上。无数为了自由牺牲的不灭的灵魂点亮了清冷的巴黎夜空。
我于是又看了一次。再看了一次。一回首,已经过去了好多年。里面的台词几乎可以烂熟到背起来。里面的人物几乎比亲人还要熟稔。随便点到哪里,总归是能跟着唱起来。各个版本的原声,包括刚刚出的25周年,最爱的还是1995Royalalbert hall 的dream cast. 狂热至此于是暗暗许愿。有生之年一定要去west end看一次,不,看很多很多次的悲惨世界。
一定要去。不去会死。隔壁楼主看了十一遍,很是羡慕。
2.
先来聊聊悲惨世界的音乐吧,因为这是部音乐剧改变的电影。下面会谈到十周年在Royal AlbertHall和25周年在O2的演唱会版本。之前看过有人说,悲惨世界里面每个主要人物都有代表的独唱作品。这一点是无论如何都会赞同的。
冉阿让---Bring him home
故事的灵魂人物冉阿让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我看来是Bring himhome,这是在祈祷马吕斯归来的时候唱的。十周年的时候寇叔一首bring himhome唱得如泣如诉,显示出一个年长者的无奈,满堂喝彩,可是据说听过01年他上海LM的观众说,其实十周年发挥并不完美,上海那次更好。当年寇叔还是壮年,到了25周年就已经不用化妆了。愈发慈眉善目,好似冉阿让附体。微微一笑有种过尽千帆的感觉,四人合唱的bringhim home 听完不觉唏嘘。故事主人公冉阿让最后得到了自己最想要宁静,魂归天国。在Do you hear the peoplesing 的旋律中慢慢合上眼。全剧到底简直是要感动的起鸡皮疙瘩。本剧金刚狼的唱功实在是不敢恭维,虽然在Heyproducer中曾见到他一展歌喉,可是感觉他就是zacEfron的中年版,虽然有型可是唱功平平。并不适合这个具有悲剧色彩的任务塑造,何况原唱寇叔还在剧中打酱油出演神父,请问您情何以堪?
芳汀----I dreamed a dream
感谢苏珊大妈把这首歌搞得路人皆知。而在此之前它只是悲惨世界的一首属于芳汀的主题曲而已。我心目中最爱的悲惨世界的主题曲并不是这首。十周年的芳汀是亲爱的RuthieHenshall,那真是一个圣母的形象,整个人和音乐都飘着,轻柔舒缓,芳汀的形象被刻画得哀婉动人。尤其是I dreamed adream和最后的ending,仿佛是仙女走出来。那种飘逸和轻盈,似乎人生的尽头就该如此。难怪小珂赛特会说云中的城堡里有着美丽的仙女,she'snice to smell and soft to touch.25周年的芳汀是媳妇熬成婆的leasalonga,她的艾潘妮是我的最爱,可惜西贡小姐的芳汀没有打动到我。也许先入为主印象实在太过深刻。至于苏珊大妈版本.....呵呵。本剧中安妮海瑟薇的版本居然是最好的。安妮的唱功并不是很出彩,可是安妮海瑟薇非常精准的抓住了自己的优势,长达五分钟的长镜头中,安妮海瑟薇脸部的表情精准的刻画了一个从梦想中坠落的失意女子的形象,满身油污丝毫不影响她唱Idreamed adream的圣洁感,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混杂着破碎的唱词,简直就是芳汀再生,她用丰沛的情感完美诠释了一个优秀的演员如何精准的把握这首歌的情绪,弥补了唱功的不足,是本剧中最为出彩的片段没有之一。再说一遍,没有之一。
沙威---Stars
菲利普叔叔在麦叔(就是悲惨世界的制作人,本片的音乐指导)Heyproducer最后一次出演沙威之后就不再出演这个角色了。25周年换了美国的一个黑人演员,听说人还蛮nice这就是题外话了。stars是沙威在荒野中对着繁星唱的一首歌,跟别的歌不一样,这首歌最后的尾音需要歌手具有极其强大的肺活量,这是硬件,还需要有充沛饱满的情感。这也是我见过的少数几次掌声都要完了歌声还没有断的。有人比较过Philp的版本跟之前的版本,说他的版本相对比较柔和,可是对我而言,PQ的版本真心无法超越。PQ的stars情感丰沛,感染力十足,最重要的是听下来会有一种很强烈的感受,沙威不是一个坏人(事实上还真不是)他只是有自己的价值观而已。他认为自己就是在替天行道。当然不得不提的是沙威和冉阿让的theconfrontation的对唱,简直是精彩到爆。尤其是前后两段两人由于势力的逆转在中段那个地方重叠,前段沙威的气势铺天盖地,后面冉阿让的音调拔高,暗合了两人争斗实力的转变。本剧的crowe就是隔壁楼主说的那一句,太差了!太!差!了!Javet的威严都不在了,柔情也不再了,一个恶狠狠的扑克脸完全没有情绪的展开!更何况这唱功太平了!情绪的起伏呢!我知道我不能拿菲利普叔叔来要求你,可是你这也是完全属于路人级别的唱功好么!!!
安灼拉----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singing the song of angryman?这是本片的灵魂曲。十周年的ending是17个国家的歌手一起来共同演绎这首经典曲目,比较遗憾没有中国的(居然有日本的 ==)安灼拉在10周年的时候演员明显嗓子有点扯到了,状态差强人意。10周年版本的安灼拉就是理想主义青年的化身,那首歌简直要被唱出来。25周年的大R,精神状态很感染人,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唱得还不错,可惜后来ending一出来就被ball先生盖过去了。本剧中的Doyou hear people sing 唱得比较一般,没有我期待的那种心潮澎湃的热血沸腾的感觉,如果我没有听过音乐剧也就算了,我会觉得还蛮好的,可是我听过啊大哥!你叫我们这些音乐剧的粉丝怎么能不比较!我们不是看大牌的!我们是去听歌的!
马吕斯-----Empty table empty chairs
这个角色其实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就是michaelball先生。人称球妈。近年来虽然有越来越圆的趋势,可是在他不那么圆的时候,比如1985的首演,他是真正的翩翩少年。没有完成专业训练的球妈可以说是音乐剧界的大红人。这个角色也不止一次的被人评论说是无可替代的。因此25周年找不到合适的人,麦叔就找了一个流行歌手来拉拉人气。
虽然25周年的nickjonas我真心就是见一次黑一次(还不如让碧波来唱呢),可是后期看来剪辑还不错,起码不是小鸡嗓了。后期师傅好辛苦。本剧的雀斑王子倒是发挥的还行,比起尼克囧那厮是好多了,我对尼克囧那厮25周年的版本就是咬牙切齿见一次黑一次,所以这么一比完全无压力,因为Ball既然无法超越,那么雀斑王子的表现也就可以说是差强人意。情绪上还是上不来,我觉得这是这版的普遍问题,感觉就像看海潮,不停的铺垫,我们也等着情绪上来,可就是上不来。
Empty table empty chairs是马吕斯在我看来最具有代表的作品,可是michaelball的声音比较特殊。他具有很罕见的那种可以让人觉得很温暖的特质。既可以演绎爱意浓重的a heart full of love,也可以演绎悲怆决绝的empty table empty chairs,还可以跟安灼拉对唱red andblack,活灵活现的展示出在革命中不适宜恋爱了的少年人。至于最后one day more,我现在条件反射要是听不到michaelball的声音淹没所有人我就觉得奇怪的地步。有乐评家评论说,他的声音如同丝绒般的温暖厚实。听过之后会觉的人在融化。
其他的小珂赛特、伯纳迪老板夫妇什么的就不聊了。说说我最爱的角色。艾潘妮。好了现在我要回归文艺青年模式。
3.艾潘妮----on my own
聊了那么多不靠谱的可见我心中怨念有多深。如果你要问我这辈子最爱的一首歌,不用选了,就是这首on myown.各个版本的都看过,听了上百次。歌词都能默写出来。
这是整部悲惨世界里面我最爱的角色。
你说冉阿让惨么,因为一片面包被丢进监狱,24601凄凄惨惨过了那么多年,最后得见上帝,我觉得他的内心是无比安宁的。你说珂赛特惨么,虽然母亲早死,可是冉阿让好好地养育了她,对她何止恩重如山。你说安灼拉惨么,他为理想献身,他死得其所。你说马吕斯惨么,娶得娇妻,战争幸存,还能要求什么。你说芳汀很惨,对啊悲惨世界最惨的就是芳汀,可是她也算是能有人托孤了不是么。
可是你说,艾潘妮得到了什么。
本剧中最让我期待的就是艾潘妮的On myown,本来最该让我放心的角色最后让我觉得最失望。为什么这么说,因为25周年的艾潘妮就是本片的女演员 SamanthaBarks,她在25周年的演唱会中表演了艾潘妮的经典选段On myown,我看过当年的版本,可以说唱得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简直是艾潘妮附体,尤其是演义中Belt部分的情绪,铺天盖地而来,演员本身也有很好的嗓子。可是当我看完,我觉得感动不到我。我毫不掩饰的说我等这部电影就是为了这一首歌,根据隔壁楼的解释,大概是这样的,就是说Samatha在演唱完之后导演说,这是电影,跟音乐剧是不一样的,要换个唱法。请原谅我用F开头的词语来问候导演。这是电影没错,电影也有自己的唱法没错,可是你拍这部片子是不是就是冲着我们这帮子Fanbase会买单,当然会有大牌,术业有专攻,有的演员确实是很擅长演戏,不擅长唱歌,比如crowe,有得也许演戏比唱歌更好,比如海瑟薇,有得也许就是歌唱出生,不怎么会演戏,比如samathabarks,我们对她在25周年的表现都表示满意,我想导演也是这么觉得的,新生代中确实是她最好,别的人也唱不出,你可以让海瑟薇用破碎的唱腔丰富的感情诠释Idreamed a dream 可是你不能要求samatha适足削履跟着海瑟薇也这么来唱,让歌手换唱腔是很慎重的事情,尤其是年轻歌手也许还不能分辨电影和音乐剧的区别,我个人觉得25周年samatha的表演直接搬到电影里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可是这个剧中所有的起承转合,Onmy own需要belt的地方,需要铺展情绪的地方全都没有出现。如果是考虑到绿叶的作用不能那么出彩我倒是可以理解,可是请问导演你让一个专业的音乐剧演员,全剧唱功最好的一个人唱出如此不和水准的表演,请问麦叔,您作为音乐指导作何感受?
我还是最爱十周年的版本。
十周年版本中的艾潘妮是西贡小姐Leasalonga,关于这首歌,其实是有很多争议的。虽然这首歌不是悲惨世界的主题曲,可是有无数的翻唱,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其他主题曲,不同的几个版本拿来比来比去看得我都头大了。无数人非要争个高下,其实有什么意思呢,理解不同而已。我要谈的,是最开始感动我的,10周年的版本。
在你心目中爱是什么样子的呢?爱有很多形态。爱可以是小鸟依人,执子之手,爱可以是生死相许,爱可以是细水长流。
可是在这人世间往来了那么多年,你有没有品尝过嫉妒,有没有感受过愤怒。对这个世界,对自己。还有对拱手相让或者从来不敢企及的爱人。
10周年的艾潘妮表情略微凶狠,有人说艾潘妮不应该是这样凶狠的表情。艾潘妮应该是哀婉如诉比如1985版本中的原唱FrancesRuffelle.
这首歌在我看来,却无比真实。也许这是一首不那么优美的表达爱情的歌。可是她却唱出了人性最复杂的一面。幻想跟爱人在一起的甜蜜美好,看见爱人跟他人在一起的悲痛决绝,咬牙切齿,对自己出身贫微的憎恶,对于心上人出双入对的心碎,在给珂赛特送信的途中艾潘妮唱起的这首顾影自怜的歌,最后三句Ilove him不知道是唱给自己听,还是唱给捉弄她的命运听。
一个一贯被人欺负的弱者,哭哭啼啼的唱首歌给我的触动,远不如那种平时看来坚强彪悍惯了的人,流露出片刻的黯然神伤来的带来的触动大。艾潘妮出身不好,文化水平也不高,也不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可是爱情是没有贵贱的。她也爱上了马吕斯,尽管卑微,尽管她有时候看着凶狠,尽管她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怨恨,她也为了这个人,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And although,i know that he is blind.still i say ,there's a wayfor us.
如果这都不算爱,请你告诉我。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值得去相信。
I love him,but when the night is over.he is gone,the river just ariver.

爱过恨过痛苦过,请你告诉我。这个世界上,你还会不会期待爱情。
会不会有那么一个人,让你值得为之而死。为了这个人,好好活。
在黑夜的大雨中一个人对着街灯呼喊.Without him the world around me changes,Thetrees are bare and everywhere the streets are full ofstrangers.美景良辰虚度。纵是心中柔肠万卷,与谁人说?
艾潘妮最后死在了马吕斯的怀里,这是她梦寐以求的事,最后的一首歌叫做A litte fall ofrain,她甚至来不唱完最后一句歌词,就如尘埃般散去。
为了这短暂的怀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想起网上流传的那句话,这么大的世界,这么长的人生,总也有个人,会让你想要温柔对待。
会不会也有这么一个人,让你会孤注一掷,只为了片刻温柔。如果有的话,那么这一路走来,生又何惧,死又何惧。所以我一直觉得悲惨世界是一部励志片。因为所有的问题,所有关于自由和爱的问题,都会得到答案。
他们所期待的光明的世界,我相信,会到来。就在不远的将来。
就如维克多雨果先生在自序中表述的那样,让我作为本文的结尾:
“只要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