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解读 包法利夫人电影

相关影评:

我也看过这部电影

(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了《外国电影名片快读》(顾问:谢晋)一书,应该书责任编辑唐宋元之约,我编写了8篇。这是其中一篇。新浪“电影库”中没有我解读的这个版本的图片,博文旁边的图片是借用1991年电影版的图片。)

背景搜索:
出品:法国INA电影公司1979年摄制
编剧:乔治·内弗(根据福楼拜同名小说改编)
导演:皮埃尔·卡迪那尔
主演:尼科尔·库塞尔、让·布依兹、安德烈·迪索里埃等
小说《包法利夫人》多次搬上银幕,如让·雷诺阿1934年拍摄;汶逊·米尼里1949年为米高梅公司拍摄;法国著名导演夏布罗尔也曾拍摄。

故事梗概:
乡村医生包法利的妻子爱玛,是个把生活想得过于浪漫的女人,她很快就对家庭感到厌倦,因为这一切与书本上讲的差得太远。她想的是一位潇洒英俊的如意郎君,而现在陪伴她的是一个浑身散发着药味的大夫。她感到自己的生活是那么无聊,心情十分郁闷。包法利想,也许换一个环境会使妻的心情好一些,就把她带到了永镇。
爱玛认识了见习律师赖昂。赖昂由于厌倦都市生活,而来永镇散心,两人一见倾心。这在永镇引起种种闲话。
由于毫无结果的爱情和对永镇生活感到单调,赖昂回到巴黎继续深造,这使爱玛感到伤心。就在她最需要慰藉时,外乡人鲁尔道弗来到永镇,他没费什么事就把爱玛勾上了手,而爱玛还自认为追求的是浪漫而美好的爱情呢。
而在此时,包法利和郝麦用他们自己设计的仪器为一个人治病,没想到试验失败,那个人截了肢,包法利声誉下降,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少。爱玛对丈夫不但不理解,反而大肆挥霍,使丈夫负债累累。就在她要和鲁尔道弗私奔时,鲁尔道弗竟然反悔。爱玛受此打击,痛不欲生。
不久,爱玛与赖昂重逢,这次她终于全身心投向了赖昂。她又想和赖昂远走高飞,但赖昂不想靠她的钱生活;赖昂想以写小说赚钱,但他的小说却是模仿别人的,连爱玛也不想看。她对赖昂也厌倦了。
包法利债务日益增多,公证人教唆爱玛从包法利手里弄了一张委托书,任意使用包法利的钱,又帮她卖掉公公的房产。等包法利醒悟过来,已无力偿还沉重的债务了。
爱玛八千法郎的债务被公之于众,她万般无奈,先去找赖昂想办法借钱,但赖昂却推脱了;她又厚着脸去找鲁尔道弗,也遭到拒绝。她的出路只有一死。爱玛吞下砒霜自杀,当包法利知道时,一切都已晚了,只能看着爱玛缓慢而痛苦地死去。
爱玛死后,包法利打开了她的抽屉,看到的是她精心收藏的赖昂和鲁尔道弗给她的“害死人”的情书。包法利手里拿着这些情书死去,只留下他的孤女。

精彩场面:
镇议会要爱玛在晚会上演奏钢琴,包法利把这当成“对我们很体面”的事。在晚会上,人们吹捧爱玛,认为“精彩极了!”“太难忘了!”“真是大艺术家呀!”但事后,爱玛却对赖昂说:“知道吗,我弹得越糟,他们就越高兴!”这十分鲜明地表现出他们的不同性格。包法利想以此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但爱玛对此却感到好笑。
爱玛在面临破产时,找到公证人,希望他看在他们“多年的交情上”,帮她一把,但公证人却认为这“太迟了”;爱玛抓住公证人的手,苦苦地哀求他,公证人却说“别人会以为我勾引你”。爱玛骂他是无赖,说是朝死里逼她,公证人却说“关我屁事”。镜头前是公证人冷漠的脸,背后的镜子里,面对公证人的爱玛是极度悲哀。

经典对白:
《包法利夫人》解读 包法利夫人电影
(爱玛在面临破产时,找到鲁尔道弗)爱玛:你知道吗,我多爱你,没有你,我快死了。
鲁尔道弗:你是我惟一所爱的女人。告诉我,你怎么啦?
爱玛:我破产了,我欠八千法郎,人们就会查封我的财产。你帮帮我!鲁尔道弗:八千法郎,我没有。
爱玛说:你没有,你没有!啊,我的上帝,上帝,早知道这样,我就不会来忍受这最后一场耻辱了。
鲁尔道弗:我现在很为难,我也缺钱。
爱玛:我同情你,我一百二十分地同情你。对,对,你过着舒服的日子。在这里生活安宁,什么都不缺,还有庄园、田庄,还有这所有的东西、所有的这一切,连小玩意也能变出钱来。可是我呢。为了博得你的一份微笑,一份青睐,我听你说声谢谢,我什么都会给你……我看他来了,投他来了,他又有钱,又自由,我求他搭救一把,可是他却推开我,因为我要破费他八千法郎。

欣赏指导:
小说《包法利夫人》是一部精心制作的杰作,自从问世,即成为“完美”的象征。改编电影都将面临一个难题,即将文学语言转化成视觉形象时,所丢掉的也许是原著最有特色的部分——福楼拜的语言。但影片充分运用电影手法,使改编取得成功。如从爱玛得知家庭财产被查封开始,就用一个个充满动感的镜头,去表现她的悲伤、绝望和痛苦。她奔跑着去找律师,奔跑着去妈妈家听赖昂的回音,奔跑着去找公证人,奔跑着去找鲁尔道弗,连那些幸灾乐祸的村民也跟着她奔跑。这组充满动感的画面,使我们看到,爱玛的死并非仅仅由于“债务危机”的残酷,主要是由于对社会生活突然向她展露出的“真相”缺乏足够心理准备。律师也好,赖昂也好,公证人也好,鲁尔道弗也好,这一张张道貌岸然、彬彬有礼的面孔突然露出来的狰狞、恶俗和残忍使爱玛猝不及防,一时处于惊慌失措、无可奈何的境地。“爱玛”这个人物在观众的眼中越是柔弱、悲惨,在她对立面的那个无声而残酷的社会现实的面貌就越清晰。
同时,爱玛与丈夫虽然属于同一个社会阶层,但却具有完全不同的性格心理特点;相对于那个日益成熟、严酷的资产阶级社会来说,都有某种先天的缺陷:一个充满热情与幻想、浪漫与天真;一个缺乏生活情趣、智力平庸、感觉迟钝,然而都属于不合时宜的弱者。编导正是通过爱玛的“堕落”写出了她的“纯洁”,也使我们更能理解福楼拜为何会发出“包法利夫人,就是我”这样的感慨。

专家建议: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已有好几个中译本,其中一个出于已故李健吾先生的大手笔。李先生还写过一部《福楼拜评传》,对这位作家推崇备至:“司汤达深刻,巴尔扎克伟大,福楼拜完美。”新近的周克希先生的复译本也不错。可参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28874.html

更多阅读

《合同法司法解释二 》解读 合同法司法解释五

《合同法司法解释(二)》解读作者:内乡县法院 高 光周永长发布时间:2009-08-11 10:03:312009年4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应时之需,公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该司法解释于2009年2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

日本电影《好想告诉你》超清完整版 日本电影好想告诉你

日本电影《好想告诉你》[超清完整版]《好想告诉你》电影,由多部未华子和三浦春马主演。多部表示:“虽然要掌握角色的心情感情等有点难度,不过演起来真的很开心。”而扮演正直又爽朗角色的三浦也自信的说:“这次表演的非常认真,我算是

由《报任安书》解读司马迁的生死观 司马迁的 报任安书

由《报任安书》解读司马迁的生死观摘要: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一衡量生死的标准。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表现出的生死取向,一是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勇于牺牲一死;二是

声明:《《包法利夫人》解读 包法利夫人电影》为网友憂殇丶已落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