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观念(对事物的一个基本的态度,是好是坏是难是易)如何形成,观念如何影响观点(要去做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观点如何左右行为。
要改变现状,就得改善自己;要改善自己,先得改变我们看待外在的观点。
“品德为成功之本”,正值,谦虚,诚信,勤勉,朴实,耐心,勇气,公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让他顺其自然,自由发挥,只是从旁肯定,重视,并分享其经验。
观念就像是对现实世界的一张地图,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地图,这决定了我们会如何去做。
我需要对本身的观念左右自己的行为的这种影响有更深入的认识,并愿意接纳别人的看法和观念,如此才是真正的客观。
挂念转移。观念的威力无穷,他是我们观察外在世界的所透过的镜片。观念转移无论是瞬间完成还是长期酝酿而成,都是改变行为和态度的原动力。
价值观或者观念,是地图。原则是上百年来人类社会积累获得的真理,是实际目的地。
由内而外的改变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扇自内开启的改变之门。除了自己,没有人能为你开门,只要你愿意敞开心灵,抛却旧有观念,把良好准则化为习惯,成功就在掌握之中。(自己就像一台电脑,要安装什么软件,要删除什么软件,这种控制管理是难的但是是要去做的)。
习惯=知识(知道应该去做)+技巧(如何去做)+欲望(想要去做)
改变习惯的过程可能很不好受,毕竟习以为常的事务比较于人安全感。单位追求一生的幸福与成功,暂时牺牲眼前的安适或近利,也是值得的。经过一番努力与牺牲所换来的果实,将更加甜美。
成长的三个层次 依赖 独立互赖
生理上独立(畅所欲为),心智上独立(独立的思考和表达),情感上独立(自我肯定,不在乎外界的毁誉).
互赖的人能够与人分享内心真正的感受,做有意义的交流,也能共享别人的心的。
重视产品和产能的协调。】
----------------------------------------------------------------
观念的形成,观念如何影响观点,观点如何左右行为。
每个人的观念都是根深蒂固的。
要改变现状,就得改善自己,要改善自己,先得改变我们看待外界的挂念。
品德为成功之本,包括正值,谦虚,诚信,勤勉,朴实,耐心,公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被很多人忽视的观念)
要对自己的观念(地图)及其影响有更深的认识,并不断检讨。同时接纳别人的观念,这才是真正的客观。
观念转移无论是瞬时的还是长期酝酿的,都是改变行为和态度的原动力。
原则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是不用质疑的基本道理,历经考验而永垂不朽。我们能把原则转化为习惯,那么要解决个别问题就易如反掌。
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自内开启的“改变之门”,除了自己,没有人能为你打开。只要你愿意敞开心灵,抛却就有观念,把良好准则化为习惯,成功圆满就在掌握之中。
习惯是 知识(做什么为何做) 技巧(如何做) 欲望(想做)的集合
改变习惯的过程可能很不好受,毕竟习以为常的事务比较于人安全感,但是为追求一生的幸福与成功,暂时牺牲眼前的安适或近利,也是值得的。经过一番努力与牺牲所换来的果实,将更加甜美。
人生的三个阶段,依赖 独立 互赖
.依赖:围绕着“你”这个观念—你照顾我;你为我的成败得失负责;事情若有差错,我便怪罪于你。
.独立:着眼于“我”的观念一一我可以自立,我为自己负责,我可以自由选择。
.互赖:从“我们”的观念出发--一我们可以自主、合作、集思广益,共同开创伟大前程。
依赖心重的人,靠别人来完成愿望;独立自主的人,自己打天下;互赖的人,群策群力以达成功。
如果生理上无法自立,例如身体有所残缺,便需要别人的帮助。假使情感不能独立,价值观与安全感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一旦无法取悦别人,个人便失去价值。若是知识上无法独立,就得依赖旁人代为思考,解决生活中的大小间题。
相反的,生理上独立的人可以畅所欲为;心智上独立的人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具备抽象思考、创造、分析、组织与表达能力;情感上独立的人能够肯定自我,不在乎外界的毁誉。
我对“效率”所下的定义是—“产品与产能必须平衡”。
个人的成功,从已来到独立。
1 选择的自由,操之在我的力量
法兰柯在狱中发现的人性典则,正是追求圆满人生的首要准则一一“操之在我”(proactivity)
这个英文字现在经常出现在管理方耐钓著作,但大部分字典都查不到。它的涵义不仅止于采取主动,还代表人必须为自己负责。个人行为取决本身,而非外在环境;理智可以战胜感情;人有能力也有责任创造有利的外在环境。
不过,这并不表示操之在我者对外来的刺激无动于衷。他们对外界的物质、精神与社会刺激仍会有所风应,只是如何反应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你有主动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选择的权利,你能够做出选择,完全凭借自己的内心,不是被外在环境所影响,不是被他人所影响,是自己选择的。】就像那些身体残疾的人,仍然乐观的活着。
主动出击(自己负责,为自己去获得一切)
化消极为积极(运用各种方法战胜消极—这就是积极)
不要说“我办不到”(我可以 我要试着 我要尽全力去,从心态上去改变,积极地去权衡去选择,而不是说被迫的,从心理上获得主动性)
行动胜过感觉(爱是一种动作,不是一种感觉)
关切范围和影响范围,着重于“影响范围”的人,脚踏实地,不好高鹜远;把心力投注于自己能有所作为的事情,所获成就将使影响范围逐步扩大。反之,受制于人者全神贯注在“关切范围”,时刻不忘环境的种种限制、他人的种种缺失,徒为无法改变的状况担忧。结果是怨天尤人、畏畏缩缩,受迫害的感觉日益强烈。由于着力方向错误及由此而生的副作用,影响范围便会缩小。
三种问题,直接控制(与本身行为有关),间接控制(与他人行为有关),无法控制(已经过去的活着客观环境的)可直接控制的问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习惯,这是我们绝对做得到的。本书第二篇“个人的成功”讨论的准则一、二、三即属这一类。.可间接控制的问题:有赖改进发挥影响力的方法加以决,这在第三篇“人际关系的成功”—准则四、五、六中有所讨论。.元能为力的问题:我们的责任就是改变嘴角的线条—以微笑、真诚平和的态度,接纳这些问题。纵使有再多不满,也要学着处之泰然,如此才不至于让间题制服了我们。
用心扩大影响力,只要我们开始对环境作选择性的反应,影响力也会大增。(改变环境的效果)
先从自己做起,“外在环境是造成问题的症结所在”,这种想法不但错误,而且正是问题的根源。假使不能反求诸己,一味希望外在环境改变来达成个人的愿望,何异于任凭别人摆布。(怪罪xxiao的SC举着这样的一种态度)正确的作法应该是,先变化个人气质,作个更充实、更勤奋、更具创意、更能合作的人,然后再去影响环境。
不怕错只怕不改过,对于已难挽回的错误,操之在我的作法不是悔恨不已,而是承认、改正并从中吸取教训,这样才能真正反败为胜。
信守诺言,
身体例行,我建议各位利用三十天的时间,身体力行操之在我的精神。在这三十夭内,全力专注于影响范围的事务,许下承诺并予以兑现。作照亮他人的蜡烛,而非论断对错的法官;以身作则,不要只顾批评;解决问题,勿制造问题。
2 锁定生命的坐标,确立目标,全力以赴
个人的使命
3 忙要忙的有意义,掌握重点的个人管理
勤奋,运气或者灵活的手腕固然重要,却非关键,唯有掌握重点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门,辨别事物的轻重缓急,急所当急,充分授权,是个人管理之匙。
紧急 | 不紧急 | |
重要 | 改变睡懒觉的习惯 收拾屋子 小论文 大论文 开题报告 | 英语学习(考试) 锻炼 看一些书籍 归纳自己专业的单位 查询账户 和亲人联系 关心国家经济形势 |
不重要 | 老师交代的事情 | 上网闲逛 看qq新闻 |
管理方法六标准
有效的个人管理方法须符合以下标准:
一、一致:个人的理想与使命、角色与目标、工作重点与计划、欲望与自制之间,应和谐一致。
二、平衡:管理方法应有助于生活平衡发展,提醒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免忽略了健康、家庭、个人发展等重要的人生层面。有人以为某方面的成功可补偿他方面的遗憾,那终非长久之计。难道成功的事业可以弥补破碎的婚姻、屏弱的身体或性格上的缺失
三、有重心:理想的管理方法会鼓励并协助你,着重虽不紧迫却极重要的事。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以一星期为单位订定计划。一周七天中,每天各有不同的优先标的,但基本上七日一体,相互呼应。如此安排人生,秘诀在于勿就日程表订定优先顺序,应就事件本身的重要性来安排行事历。
四、重人性:个人管理的重点在人,不在事。行事固然要讲求效率,但以原则为重心者更重视人际关系的得失。因此有效的个人管理偶尔须牺牲效率,迁就人的因素。毕竟日程表的目的在协助工作推行,并非让我们为进度落后而产生罪恶感。
五、能变通:管理方法应为人所用,不可一成不变,须视个人作风与需要而调整。
六、携带方便:管理工具必须便于携带,随时可供参考修正。
4 你不是一座孤岛 维护良好的情感关系
感情账户
1了解别人。一般人总习于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以为自己的需要与好恶,别人也会有同感。待人处事若以此为出发点,一旦得不到良好的回应,便武断的认为是对方不知好歹,而吝于再付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面上看来,似乎是说,己所欲便要施于人。但我认为,这句话的真谛在于—若欲为人所了解,就得先了解别人。【只有去真正的了解别人,才知道他人的好恶,他人的心思】
2注意小节。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节,如疏忽礼貌,不经意的失言,其实最能消耗感情帐户的存款。在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正是这些小事。【就想说的有的话,不能伤别人的心,细小的事情先征得他人同意】
3信守诺言。守信是一大笔收入,背信则是庞大支出,代价往往超出其他任何过失。一次严重的失信使人信誉扫地,再难建立起良好的互赖关系,【不能轻易的许诺,要考虑到以后会发生的任何可能,若遇意外也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4 阐明期望
5 诚恳正直
6 勇于道歉。
7无条件的爱【如果爱一个人,却要他为这份爱付出承诺,反倒会因其抵触和反抗,】
7 先磨好锯子,再砍树
维持健康 涤除心灵的尘埃 保持自我教育 历练待人处世之道 帮助他人成长聆听良知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