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和他的爱国词
林旋希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10级对外汉语专业2班
从小学就开始接触古诗词,对辛弃疾多多少少有一点了解。辛弃疾的经历带有传奇的色彩,他出生于已被金兵占领的济南,父亲早逝,由祖父抚养长大。他不满金兵的侵略蹂躏,二十二岁时便组织了了一支二千多人的义军参加耿京的农民抗金,只身率领数十名骑兵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张安国,后率领万人南下归宋。辛弃疾带着为祖国统一事业贡献力量的雄心壮志来到南方,他血气方刚,南归后却得不到朝廷重用。他的才智不能进展其用。他再也不能驰骋沙场,只有驰骋词坛,把一腔忠愤寄于词上,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壮士思潮汹涌,无法入睡,便起床独自饮酒。稍稍有点醉意,挑亮了油灯,拔出宝剑,看了一遍又一遍,迷迷糊糊就睡着了。在梦里,他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充满阵阵角声的军营,在熟悉的军营中,将士们载歌载舞,手里拿着将军奖给他们的牛肉,有说有说。这时军中又响起令人振奋的战斗乐曲,将士们马上排起了整齐的队伍,秋高马肥的季节,将军正在战场点兵。将军率领着烈马奔驰,将士们箭发弦动,响声如同劈雷一般,敌人纷纷落荒而逃,将军替君主完成了天下大事,于是名垂青史。可惜如今的我却已是满头白发。
这一声“可怜”是对自己的处境发出的叹息。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的,是用刀和枪刻出来的,刻出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像。这首《破阵子》塑造的是一位英勇抗金的将军的形象,或者说这是辛弃疾自我形象的写照,如果没有在沙场上驰骋过,哪能写出如此让人身临其境的又让人震撼的诗篇?当我细细品读这首词的时候,一股凛然杀气向我袭来,让我犹如身在战场,使我热血沸腾,精神振奋,感受着那磅礴的气氛。
在得不到重用的日子里,辛弃疾登上了京口北固亭游览,面对着祖国的大好山河,遥望着被金兵占领的土地,不禁忧心忡忡,于是他将这番感慨全部写进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道出了词人对山河破碎的悲哀,对自己空有抱负却无用武之处的悲哀。辛弃疾饱览群书,善于用典。词中雄才大略的孙权、横戈跃马的刘裕、草率出兵的刘义隆、壮心犹存的廉颇都被他用来表达自己想要收服中原的决心和对草率北伐的担忧,还有年迈志事不酬的抑郁之情。将自己比成廉颇,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统治者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全词放射着爱国主义的光芒。
他驰骋沙场,血气方刚,南归后却得不到朝廷重用,屡官屡败。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感叹道: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这是词人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上片前五句写的是自己登楼的所见,接着由远到进,写到“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映衬出词人的孤独无依的飘零。最后,“我”这个流落江南的游子呀,只能摸着腰间的宝刀,悲愤地拍着栏杆,可是谁能领会我这空有抱负却无力施展的无奈之情呢?读到这里,我看到了一个昔日的战场英雄时而拍打着栏杆,时而低头叹气,我感受到了词人心中那股愤懑不平的无奈。原本驰骋沙场的爱国壮士,而如今却只能空握吴钩。
下片借用典故抒发词人的思乡之情,想着再也回不去的故乡,这位“江南游子”怎能不落泪呢?他的泪让我们感受到他的报国无门的悲愤,思乡之情是如此浓烈,希望一展抱负的心情是多么迫切。
辛弃疾的词,不是用墨写的,而是用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每读一遍他的词,你都能清清楚楚的听到一个爱国臣子在一遍遍地呼喊、一次次地在哭诉。
辛弃疾极具文才武略,心怀抱负却无用武之地,把满腔忠愤都寄之于词,《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表达了对自己早年率兵抗金的怀念;《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表达自己对杀敌报国的渴望;《永遇乐》(“千古江山”)吊古伤今;等等,这些爱国词篇在内容上都表现出他希望能替君王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反映了他想要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坚心,批判了统治者错误的苟安政策,抒发了自己虚度岁月、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
读辛弃疾的词,你都能感受到他深深地为国家、为人民的爱国之情。辛弃疾在南归的四十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始终不能一展抗金复国的抱负,他在《鹧鸪天》中写到“事如芳草春常在,人似浮云影不留。”他有心抗敌却无用武之地,这种无奈也“影不留”,然而他的爱国精神却如“芳草青常在”,深深地影响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