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映的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冯小刚的《1942》和陆川的《王的盛宴》都跟吃有关,前两部是“吃不到”,后一部讲的是“不想吃”。《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吃不上饭也不会死”,《1942》是“吃不上饭会死”,而《王的盛宴》则是“去吃饭可能会死”。《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凸显的是信仰对人的生死所产生的力量;《王的盛宴》只说欲望,以致让人绝望;《1942》则以平民化的历史观去考验政权的合理性。
首先声明,我TMD不是水军,否则不会等它下线才说,三部影片就数《王的盛宴》最差,本以为陆川这道大餐会有新高度,没想到只是费劲煮的方便面,而且没放调料包。电影前半部看得人很不耐烦,要么想拔腿就走,要么就昏昏欲睡。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听独白或者旁白,场景几乎不变。台词让人不愉快,比如秦王子婴大喊:“刘邦,我求求你,让理想活下去。”吕雉说:“项羽我是一生中见过的最高尚的人”、“干大事不妨碍你找女人”。刘邦说:“那都是我媳妇编的”、“我从来没拿过秦王宫一针一线。”这是一盘炒馊了的剩饭,虽有但不能果腹充饥。这是一段历史故事,却被演绎成成一群神经病人和抑郁症者的回忆。这是一场梦魇,一场将权力、欲望、猜疑及杀戮混合在一起发酵的黑色梦魇,就连梦中被杀之人所流的血都是黑色的。
《王的盛宴》的开篇是在刘烨“噩梦啊,噩梦”这样的呻吟里跳出字幕,除了“根据司马迁的《史记》改编”之外,陆川还特意为司马迁单独留出一个页面,在司马迁的名字后面,标注的是“创作”。在陆川看来,《史记》里的“鸿门宴”只不过是司马迁以历史为背景创作的一个故事。他说:“我一直觉得,在《史记》中,司马迁放进去了一些秘密,放进了我们没有了解到的事实真相,后来修史的一直在修饰历史,我们有必要接触到隐藏着的真实。”于是在影片中,陆川借着片中萧何之口,对《史记》的那段描述提出了诸多的质疑:张良带着樊哙是怎么冲破重重障碍解救刘邦于危难中的?不让佩剑进入的鸿门宴上,项伯用来挡住项庄的攻击的那把剑是哪里来的?而历史上真实的答案是怎样的呢?陆川似乎也无法给出一个标准的答案。于是,在影片里如是说:“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黑暗里的。”
陆川要讲的是欲望如何改写历史,并且让人物向欲望屈服。在他看来,所谓“鸿门宴”,不过是一场在刘邦加入反秦大军时已经打开的“潘多拉的盒子”,它代表着欲望。它不是一场饭局,也不是刘邦与项羽角斗的转折点,它根本就是一个让世人为之自相残杀的欲望构筑的屠宰场。陆川把这场设于项羽大帐之中的宴席看作是残酷斗争的发源地,贵族与草根在这里相遇,高贵与无耻在这里重逢,最后气节和情操都死在了欲望的手上。当人的欲望之门被开启之后,荣辱生死全系于一念之时,试问谁还能始终保持纯良淡然的平常心?谁又会管最终结局会怎样?少数坚持理想的人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死。所以,项羽自刎乌江,韩信惨死未央宫。而能活下来的人必然有所放弃和改变:刘邦从一个大大咧咧的市井草莽蜕变成猜忌多疑的孤独君王,吕雉也由简单温婉的普通农妇淬炼成了心机狠毒的冷血皇后,而张良、萧何等在刘邦大业得成后,为避免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命运,锋芒尽敛,但求明哲保身……所有的一切,与其说是成王败寇,不如说是适者生存。终了,或赢了天下,却输了人心;或一朝得志,却丢了性命……总之,没有一个人是快活的。
刘邦与项羽推翻了秦王的暴政,把天下分封给各个诸侯,而秦王子婴又在刘邦心中埋下了欲望的种子。刘邦心中欲望的种子慢慢发芽,长叶,开花,最后结出了胜利的果实,成就了汉朝伟业。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心魔,刘邦说他的一生有两个敌人,一个是项羽,一个是韩信。很明显,韩信是他半生的心魔,项羽虽然曾经是自己功成名就路上最大的绊脚石,然而,刘邦跟项羽对峙的时候是自己的上升期,每天除了打打杀杀就是谋求上位,甚至还无暇思考这个敌人究竟有多么可怕时,霸王早已成了乌江边上的游荡鬼魂。韩信却不然,当时,刘邦61岁时,韩信35岁,正值壮年的他拥有大汉一半以上的兵力,任谁都会觉得心底惶惶。如果一个人坐拥大好江山,却要时刻提防着身边一个无论能力、精力都大于自己却还要被自己呼来喝去的人时,精神崩溃许是轻微反应!
故事的重点在于刘邦成为皇帝之后,诛杀忠臣的过程,而在这当中,吕后更是一个占据绝对重要地位的角色,每一步都是吕后在执棋,在病榻上披头散发、奄奄一息的刘邦,仅仅只是一个棋子而已。吕后这个角色,在还没有成为吕后,只是吕雉的时候,还是一个温柔的贤妻良母,她抚慰着不得志的刘邦,在稻田里奔跑,过着简单而轻松的生活;但当自己的丈夫陷入名利权欲的争斗,当她发现丈夫的私生女,自己又被毁容的时候,看着眼前的丈夫无力的辩解,她开始逐渐的忘却那些曾经的温馨甜蜜。陆川把吕雉的变化定位于一个女人的心灰意冷。既然爱没有了,那就只剩下权欲和泄愤似的的杀戮了。她利用刘邦的疑心,去放大他的猜忌,让他认为身边的人都在谋反,而后一个一个的杀掉。似乎也只有做这样的事,能令她的心有所慰藉了。
《王的盛宴》中的吕后是一个被诠释得既凄凉又变态的角色。吕后的第一次出场是就是老年妆,突然驾到让刘邦和戚夫人为之一惊;然后是插叙的前史,刘邦借兵攻下城池救出吕雉,吕雉亮出头上的伤疤,无声的推动刘邦下令屠城;还有吕后进宫对刘邦轻声说“都办好了”,一句话中暗藏着血流成河的屠杀,令人不寒而栗。秦岚在表演这些情节的时候,都是尽量的做到内敛、深沉,暗自酝酿和释放,不动声色间投射出人物的身份、心态。秦岚对于角色的塑造是有分寸的,从一开始的清纯善良,到中段破相后的麻木隐忍,再到后来的冰冷狠毒,吕后的三种层次,被秦岚逐步刻画出来。片中她由年少演到年老,由纯真演到阴狠,几无破绽,而导演陆川也多次给她特写,表现她眼里的不满、纠结、妥协、欲望、歹毒,极为出彩。面对丈夫的喜新厌旧、受刘邦连累入狱、被挟持为人质受尽欺凌,历经百般波折后,这个本性善良隐忍的女子,其内心的阴暗面慢慢扩张开来,扭曲的面目全非。最后,年老色衰的吕雉虽然成为一国之母,却无法拥有帝王的宠爱,七情六欲在她的心中早已销声匿迹,剩下的只是对欲望的追逐和对权利的把控与掌握。而后,她为刘邦清除异己,谋害项伯、诛杀韩信、压制萧何,困扰刘邦多年的问题,被她全部解决了,甚至连眼皮都没能抬一下,“千年毒后”的心狠手辣和铁腕无情在此彰显的淋漓尽致。
附:经典台词赏析(依片中先后为序)
1、“噩梦……噩梦……”影片是以倒叙的方式展开楚汉争霸这段恢弘的历史,一开始便是垂暮之年的刘邦在一阵噩梦中开始口述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以胜利者的视角回顾着与项羽、韩信三人之间的纠葛纷争。整部影片画面阴暗,特别是在室内的宫殿中,光线幽暗,气氛压抑。宫殿犹如一座舞台,只有中间部分投射出一束光线,而其他部分则处于幽暗之中。导演似乎在暗示观众:所有的真相都掩藏在黑暗中,让处于黑暗之中的观众眼睛去寻找舞台中央所发生的真实历史。影片褪掉了宫廷戏艳丽奢华的服装,皇宫大殿也不再金碧辉煌,没有了宫廷后院的肉欲翻滚,没有了外部形式包装,甚至连一场像样点的战争场面都没有,影片剩下的只是存在于历史中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2、“很多人说我的命运是从鸿门宴开始的,他们错了,我的一生都是鸿门宴。”这是电影《王的盛宴》临近尾声时,来自老年刘邦(刘烨饰)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从中令人看到了手握权力者其实也一直被“失去权力”的恐惧感深深困惑着,从此终身陷入着恐慌和不安,令人不胜唏嘘感慨。他为什么恐惧?是欲望让他恐惧,欲望让他不相信任何人。对于刘邦来说,他一生中最大的恐惧就在鸿门宴上。他以为挣脱了鸿门宴赢得了天下,他就摆脱了阴影,杀了所有的对手就可以放松享受了,但实际上,他依然生活在恐惧当中,恐惧得不得了。所以他的一生都是鸿门宴,都没有摆脱生与死的危险。赴宴之人个个都胆战心惊。因为今日你或许侥幸能赢,但未必能一直笑到最后;而他虽不幸落败,但只要一息尚存,谁敢说以后他一定不会坐拥江山?兴衰成败转头空,任谁都敌不过无常世事背后命运的那只翻云覆雨手。
3、“贵族只能看到自己的光芒,却忽略他人的欲望”。在电影中,由吴彦祖饰演的项羽,拥有着强烈的贵族气质,也在电影中借吕后之言被盛赞为“我所见过的最高尚的人”。而这个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坚守着自己的信仰的贵族,最后却还是以一个“死在了半路上的理想主义者”的形象出现。项羽显然是理想主义者,而且他是死在半道上的。理想主义者经常是死在半道上的,只有现实主义者才能活下来,这就是世界的一个写照。
4、“我觉得,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这句来自韩信的一句咄咄逼人的台词,曾经逼问得片中试图劝韩信老实服从的张良哑口无言,只得连连劝他“别说了”。韩信也是理想主义者,坚持的理念是天下是天下人的。这位将全部心思都用在如何完美的筹划在战场上取得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胜利的“战场诗人”,此刻也流露出了他的“理想主义者”本色,而迎接他的最终命运却是被无情的淘汰出局,成了权力的牺牲品。
5、“修史的人要对得起历史,否则我们的后人将在你们所写的历史中看见什么?”萧何在御史寺中对于一众史官们这段掷地有声的教诲,与片中此前一段跟随在刘邦身后的史官唯唯诺诺、不乏谄媚的说道“您说什么,我记什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是可惜随后萧何被吕后强大的压迫下被逼无奈抛离了初衷,这也令大家看到了权力残酷的一面。
6、“我跟陛下说了,你的(历史)你自己写——”同样是关于历史的态度,如果说萧何试图代表着修史者的“良心”,而这句来自吕后的台词则充分代表着掌握着专制统治大权的统治者的心态,她用一个个已经按照自己所书写好“结局”和“剧本”的被剪除生命了的“功臣”的命运来对萧何施压,最终强迫他向权力低头,极富讽刺性之外,更显示了权力的血腥。影片对史料中的鸿门宴的细节做了颠覆性的叙述。影片告诉我们:很多真相永远会隐藏在黑暗里。这一点,我在看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时感觉特别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