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
一1綦爱军
例谈有效性阅读教学
——评校五六年级两节阅读课
哲商现代实验小学綦爱军
在本次校语文大组教研活动上,朱海燕老师执教了《这块土地是神圣的》,冯晓红老师执教了《钓鱼的启示》,这两位老师围绕有效性阅读教学主题设计教学,组织教学,上出了自己的思考,渗透了有效性教学理念,听了之后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启示之一、课外资料拓展的有效性
课外资料浩如烟海,与本课相关的就有很多,如何在合适的时机,补充适当的课外资料,很有考究。课外资料的拓展运用得好,能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更有拨云见日的功效。若资料拓展泛滥,或拓展时机、拓展量、拓展度没有把握好,将会喧宾夺主,影响课堂效率。这两节课都有课外资料的拓展,其共性在于拓展得适时、适量、适度。朱海燕老师执教的《这块土地是神圣的》,有两处资料拓展:拓展1,在课始播放奥巴马演讲视频,其目的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可见可闻的演讲,身临其境,感受演讲的特点:有气势,有激情。为学习本文演讲稿做好铺垫。拓展2,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这篇演讲稿的背景,感受印第安人放弃这块土地背后的情感——热爱这块土地,给全文的学习定好了情感基调。
冯晓红老师执教的《钓鱼的启示》,也有两处资料拓展:拓展1,休渔期与捕鱼期资料的补充,这有助于学生对理解下文的放鱼有了道德上的认同感。拓展2,补充作者是个有名的建筑设计师,他的父亲平时一直都是这样严格要求孩子的。这个资料的补充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接受文章所要表达的——“道德实践需要长期坚持的”这一观点。
启示之二、教学方法选择的有效性
教无定法,有效的就是最好的。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自己的教学特色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会使课堂教学提高效率。朱海燕老师在《这块土地是神圣的》教学中,采用以学定教式,学生读中生疑,带疑读文,目的性明确,效率也就随之提高了。冯晓红老师在《钓鱼的启示》教学中,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主问题探究法,引领学生探究文本,探究人物的心路历程。她抓住文本的语言表达特色,采用这样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与迁移运用,也能提高课堂效率。
启示之三、教学环节设计的有效性
教学环节的设计可以凭借各人所长,设计得异彩纷呈。但是不管怎样设计,有三点是共性的,这在本次的两节课上也可以体现出来。
1.从文体结构特点入手设计整体感知。朱海燕老师从演讲稿的结构与表达特点入手,统领学习,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原则,处理的方式巧妙。她让学生思考:这篇演讲稿反复强调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画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并想想有什么作用?在交流中理清了文章的结构:提出观点-阐述观点-总结观点,初步感受到演讲稿运用反复增强气势的特点。
冯晓红老师在概括主要内容之后,让学生给课文列小标题:钓鱼-放鱼-启示。这一课也可以从课题入手理清文章结构。钓鱼的启示,从题目看,写了几方面内容:钓鱼-启示。快速默读课文,分别找出描写钓鱼与启示的段落。再浏览中间部分些什么——放鱼。这样也能轻松地将课文段落结构理清楚,还能让学生学会借助课文题目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然后根据这三个小标题将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
2.从语言表达特点入手体会情感。朱海燕老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语言,用想象来内化语言,如对“圣洁”的理解,从课堂展示的结果来看,学生的语言训练有素。建议教学的时候改一改:最好先让学生自读文本,静思,用这样的句式“我仿佛看到了……,仿佛听到了……”写下心中的感受,再汇报交流。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与内化的时间。冯晓红老师抓住文本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来组织学生探究人物的心情变化,从对“得意”、“急切”、“难受”等词的推敲中感受道德实践的难,具有移情的效果。
3.从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入手设计练习,突破难点。整体感受,分句理解,适合高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联想能力强这一特点。朱海燕老师执教的《这块土地是神圣》第三自然段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朱老师分三步进行:她让学生选择这段话中的一句话谈谈自己的理解,感受印第安人“万物有灵论”的思想,对文章运用联想的方式表情达意有了基础;再让大家的目光聚焦到首句“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再结合2-3自然段完成练笔()是我们的(),进行联想,帮助理解。这个练习的设计层次分明,注重学生的阅读感悟和内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冯晓红老师执教的《钓鱼的启示》,理解放鲈鱼感受道德实践是难点。冯老师针对五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见长的特点,在父亲放不放鲈鱼时文中的一个词“好一会儿”处设计练习:“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心想:。”以练笔静思来探究父亲的内心,感受道德的力量,突破了教学难点。
一2王爱娇
《钓鱼的启示》感受
王爱娇
《钓鱼的启示》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从钓鱼到放鱼,最后写34年后的启示。文章大量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描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也是理解课文重、难点的切入口。
我听了冯老师的课,觉得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
1、抓心理变化,感悟人物情感。
本课是一篇比较深奥的课文。虽然写的是一件小事,但其中包含的道理却不是一下子就能体会到的。冯老师在处理文本时,以“我”的心理活动、情感线索为主线,让学生找“我”不肯放鱼的句子,接着思考“我”为什么不肯放鱼,尝试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学习,深刻感受“我”钓到大鱼兴奋、被迫放掉大鱼的心痛和无奈,以及三十四年后,“我”为之骄傲的情感变化,从而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故事到理论,从感性到理性,层层上升,真正地理解到作者通过钓鱼所获得的启示。另外,冯老师又以父亲的态度线索为辅线进行教学,想让孩子通过对“父亲”心里的犹豫,到最后坚定的语气这一过程的了解,加深学生的认识——规矩,无论任何情况下都是必须遵守的。
2、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悟理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使学生领会到语言文字的美妙,体会到作者的感受,那就会使他们对语言文字产生兴趣,萌发朗读的情感。在体会“我”放掉大鱼的情感时,冯老师让学生反复朗读“我”说的话,如:“可是再也不能钓到这么大的鱼了!”一边读,一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内心的不舍以及不舍的原因。
3、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道理
冯老师很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尝试文中的各个如在教学揣摩父亲此时的心理活动: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通过这样的方式,冯老师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我”和“父亲”的心情的变化,,从而领悟“父亲”告诫中深刻的做人道理。
《钓鱼的启示》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对于这样的一篇感情并不是很强烈的文章,是不是要把文中的人物感情夸大呢?冯老师在教学“我”对这条漂亮的鲈鱼的不舍时。课堂中出现了像“痛苦”这样的词语。联系生活实际,即使面对这样一条漂亮的鱼。无论是多么的不舍,应该也不会到达痛苦的程度。那么像这样的文章,对于感情应该怎么处理呢?
一3梁冬兰(病假)
一4杨洁珍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听课心得
一4班杨洁珍
听了朱海燕老师执教《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篇课文是由一位印第安酋长写给即将收买他们土地的白人领袖的精彩演说稿,是有史以来在保护环境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记得一年前,自己上这一课时,总觉得压抑,学生的理解是肤浅的,不能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而听了朱老师的课后,才明白感受不一定是要说出来的,有的时候“读”反而是表达的最好途径。下面就谈谈我听了这节课后的体会:
一、视频导入感受演讲的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去点燃它。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知识火药的导火线。朱老师课前用视频播放美国奥巴马的一次演讲,并让学生说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演讲的特点,抓住观众、注重互动,有感染力、号召力。这样引出今天学习的课文也是一篇演讲稿,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弄清背景走进文本
学习课文时,朱老师首先与同学们一同走进印地安人的经历,出示补充的资料,了解西雅图,弄清这篇文章的背景,体会印第安酋长发表演说是因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这个资料的链接出示恰如其分,更能激发学生对课题的进一步认识。
三、反复朗读,感悟神圣
研读1——3自然段的教学中,让学生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印第安人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朱老师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品悟优美的语言,想象美好的意境,去领略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体会人与大大地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的关系,从而感悟这片土地的神圣之情。其次,课文大量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把土地上的一切事物都当成自己的兄弟朋友,字里行间处处充满着对这片土地的珍惜与热爱,从而感受这片土地的壮美与圣洁。欣赏着,赞叹着,陶醉着,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印第安人视土地上的一切为自己的兄弟姐妹的深刻含义,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珍惜之情同样油然而生,为下文的阅读理解做好了铺垫。
总之,听完朱老师的课,我更深深地体会到要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就要在教与学上下功夫,使“教”牢牢地吸引住“学”。朱老师课堂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很值得借鉴,真是获益匪浅。
一5王莹
听《钓鱼的启示》有感
王莹
听完冯老师的这节课,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并通过朗读来加深孩子们对文章的理解这一教学方法。《钓鱼的启示》是一篇故事性比较强的文章,课文中“我”与父亲对于“放”与“不放”鲈鱼产生了分歧,父亲对于放鲈鱼的坚决态度更是使“我”获得了受益一生的启示。人物的心理描写以及父子间的对话在课文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冯老师正是通过对这些段落和段落中的关键字词进行教学,指导学生进行反复地朗读,在朗读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受文中所蕴含的做人的道理。
一6应聪玲
和孩子们一起跟着朱老师走进《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就好像真真实实地聆听了一次环境保护方面的最动人心弦的演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实实在在地了解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在这短短的40分钟里,朱老师引导学生透过优美的语言,通过品读、吟读、想象等途径,所体会的人与大地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的关系,所传递的环保意识等。我想,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听课的老师,都是一次很难忘记的心灵的触动和震撼。
(应聪玲)
一7吴米青(参赛-请假)
一8陈晓蓉
《这一片土地是神圣的》评课
陈晓蓉
《这一片土地是神圣的》这是一篇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语言优美,内容深刻,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它将人类由保护地球,维护生态平衡上升到了“保护环境,爱我家园”这样一个角度,更加有力地向学生们渗透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朱海燕老师紧扣教材特点和教学主题,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以其扎实的教学功底、自如的课堂调控、洒脱的教学个性给我们献上了一堂精彩的展示课。这节课条理清晰,抓住演讲的结构和特点,引导学生在学习演讲稿的写法和结构的同时,感受到了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热爱,在“感悟神圣”这一环节教学中,朱老师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品悟优美的语言,想象美好的意境,感悟这片土地的神圣。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印第安人视土地上的一切为自己的兄弟姐妹的深刻含义,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珍惜之情同样油然而生,为下文的阅读理解做好了铺垫。
一9潘卫红
评课稿
哲商现代实验小学潘卫红
曾教过也听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总是感觉比较压抑,而听了朱老师的课后,才明白感受不一定是要说出来的,有的时候“读”反而是表达的最好途径。朱老师的课有以下几个特点:1、弄清背景走进文本;2、以读代解晓其义;3、自主学习,章显活力;4、积累迁移,说中感味。
特别是在“感悟神圣”这一环节教学中,朱老师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品悟优美的语言,想象美好的意境,感悟这片土地的神圣之情,并充分利用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无比美丽的西雅图风光图。欣赏着,赞叹着,陶醉着,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印第安人视土地上的一切为自己的兄弟姐妹的深刻含义,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珍惜之情同样油然而生,为下文的阅读理解做好了铺垫。而“离别之际,面对这片神圣的土地,你想说什么呢?”让学生再次研读文本,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等途径,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自由感悟,入情入境,透过优美的语言,去领略这片土地的可贵。
对西雅图的话“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设置情境三读,带感悟去读,带叮嘱的语气读,带深情的语气读,真有一咏三叹之感。通过这样的美读揣摩,让学生感受到印第安人对故土的深情。这样的美读浸透着语文味。
我觉得《钓鱼的启示》这节课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王老师在处理文本时,以“我”的心理活动、情感线索为主线,让学生找到“我”不肯放鱼的句子,接着思考“我”为什么不肯放鱼。尝试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句子学习,深刻感受“我”钓到大鱼的兴奋,被迫放掉大鱼的心痛和无奈,以及三四十年后,“我”为之骄傲的情感变化,从而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故事到理性,从感性到理性,层层上升,真正理解作者通过钓鱼所获得的启示。另外,王老师又以父亲的态度变化为线索,推想父亲心理,想让学生通过父亲的心里犹豫到最后的坚定的语气,这一过程的了解,加深学生的认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遵守规则。
其次本课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也颇到位。比如引读、分角色读、更改句式读……做到了分层读,老师的指导由浅入深,让学生领悟到语言文字的美妙,体会到作者的感受。读是语文教学永远不变的一剂良方,读中理解,读中悟情,读中感悟。
课中,王老师还有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的读写结合点:师引导“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当时他会想些什么?请你把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在空白处。”然后出示了小练笔的要求: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当时他会想:()。这个小练笔所承载的任务既是对文本内容的挖掘,对父亲内心活动的推想,也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拷问,在推想中折射出学生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文本阅读的思考度。
总之,我觉得两位老师课堂上仪表端庄,举止从容;课堂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富有艺术性,富有语文味,扎实有效的课堂让人有种如饮甘醇、久而弥笃的韵味。
一10黄婷
朱老师《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以鲜明的“以学定教”“潜心会文”的教学理念、强化语言训练的学习过程、具有效度的教与学之融合生长,以及学生群体持续高涨的学习热情和教师个体良好的语文素养,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目标准确、灵活、具体,着眼学生发展”是朱老师教学这篇课文的显著特点,在好些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虚泛、片面,或者目标要求偏高偏低,以及教师设计目标主观化等现状下,朱老师这方面的教学技艺尤其值得一提。朱老师教学本文,是在准确把握学生、文本两个实际的前提下而思考、确定教学目标的,毫不含糊;其目标定位与小学语文课程特征和学段要求、与小学生认知基础相对吻合;教学目标叙写的主体是学生和学习期待,并非教师视角的讲授内容;其目标还特别突出教学过程、凸显学生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务必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学习需求或差异,体察学生知识积累、内在能力和情感态度诸方面的变化,适时调整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更富有针对性、实效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品质。
一11虞嫒娟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评课
虞嫒娟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是由一位印第安酋长写给即将收买他们土地的白人领袖的精彩的演说稿,是有史以来在保护环境方面最感人置深的文章。朱老师的课,有以下特点:
1.视频导入,走进文本
学习课文时,朱老师首先与同学们一起看视频,听演讲。一同走进印地安人的经历,了解西雅图,弄清这篇文章的背景;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体会“神圣”的意思是什么,然后交流“土地上的什么是神圣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感悟绿色的生命力的顽强。
2、以读代讲,理解文本
在教学时,抓一个问题统领全课,即:为什么说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由一个问题入手,先从课题入手进行质疑,引领学生从词语的认识中感知“神圣”,从前三个自然段语句中感悟“神圣”,感受这片土地的壮美与圣洁。适时补充西雅图的图文资料,使学生在直观与资料背景中感悟神圣。二是通过西雅图对白人的三个告诫进一步认识神圣的含义。并且通过分角色朗读,有情有理的劝说,使学生感受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感情,从而感受土地的神圣。最后,总结全文,首尾互应,让学生用“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说说“为什么说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3、学法迁移,续写文本
语文的人文性是以工具性为载体的,语文教学绝不能仅停留在朗读和感悟层面,还要让学生有实质性的动手写的训练,在圈点批注、摘抄书作中洋溢浓郁的语文味。《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在学习结束时让学生仿写课文,把心中的眷恋写下了。
这样的写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品味了文章的情感,训练了写作的语感,语言文字的芳香之味自然流淌。
一12徐卫星
卸下峨冠,俯身作老师
徐卫星
新课程下,老师不应是警察或法官,也不应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促进者与诱导者;教师应该是学生智商、情商、道德商的培育者。听了冯老师的《钓鱼的启示》,教师充分发挥语文的优势,把阅读、作文及其他语文能力训练与思维培养、创造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情感修养教育结合起来,把学生培养成为语文知识丰富、语文能力高强的创造人才。
二年级
二1杨艳琴 (培训-请假)
二2何丹丹
粗谈有效教学
------听课体会二(2)班 何丹丹
本周我们听取了两节课,课程内容丰富,很好地实现了有效教学。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我对教学的“有效性”有了进一步思考。
有效教学是我们所追求的。实际教学中,只要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就不能称之为有效教学。
那么该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首先要有效备课。用心研读课标要求,把握教学目标,精心研读课文,熟悉教学内容,精心撰写教案。要全面地掌握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基础出发,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要实现有效教学关键,就是抓住有效教学的主阵地——课堂。要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我们要抓住最主要的——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为此不妨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深刻体会到课堂提问要集中,不能太散乱,指向性要明确,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目标,化零为整,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另外,教师要重视课堂评价,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对于回答出色的学生给予高度的评价的同时,对于因为胆小害怕而说话语无伦次的学生也应适时给予鼓励,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在尊重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教学机智调节好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次的两位老师都很好地突出了这一点。
最后,自身素养非常重要。我们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努力提升自己。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还要进行教学反思,只有在不断反思中才能才能不断调整教学设计,不断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二3林燕(培训-请假)
二4葛玲芬
评朱海燕老师执教的《这篇土地是神圣的》
听了朱海燕老师执教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后让我受益匪浅。
朱老师让学生在读中咏味这点让我很欣赏。整节课就读的形式有动情诵读,也有静心默读;就读的主体有教师的读,更有学生的读,教师的美读是感染,学生的练读是体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开课和结课紧扣课题让学生读,中间围绕“神圣”读,对西雅图的话设置情境三读,带无奈的语气读,带叮嘱的语气读,带深情的语气读,真有一咏三叹之感。通过这样的美读揣摩,让学生感受到印第安人对故土的深情。这样的美读浸透着语文味。
总之,朱老师课堂上仪表端庄,举止从容;她的课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
二5虞圣美(培训-请假)
二6王菊玲
听朱海燕老师《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上课短评
朱老师的课是有语文味的!
她先利用课前准备:奥巴马总统的演讲来勾出一种意味。
在读中咏味:多种形式的读,加上师的感染,生的体验,涵咏功夫兴味长。
在品中咀味:朱老师抓住1-3自然段重点研读,在品词品句上下足了功夫。
在说中感味:朱老师的教学语言有语文味。她时而激情洋溢,时而轻柔温宛,时而言简意赅,听朱老师上课的语言你能感受她的文化积淀,感受她对作品的体味、感悟,濡染她的灵感和丰富的精神。
(王菊琳)
二7陈学喜
有效的训练要在“训练”的“有效”上做文章,“有效训练”,就是从抓准“目标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关键点”、用好“发散点”、设计“训练点”等六个方面入手,把训练的梯度、训练的广度、训练的强度、训练的区分度、训练的效度研究作为落实有效研究作为落实有效训练活动的核心内容。昨天朱海燕老师执教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和冯晓红老师执教的《钓鱼的启示》这两课,都能够从训练的有效角度去入手,朱老师以课文“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是我们的()。”,引导联想,表达对这片神圣土地的热爱。而且在表达的顺序上层层递进。而冯老师也以写话训练为着手“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心想。”从父亲的心里,揭示道德的抉择。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陈学喜)
二8卢红梅
听《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之感
卢红梅
在学校组织的“有效阅读教学研讨”中,我听了朱海燕老师执教《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本文是由一位印第安酋长写给即将收买他们土地的白人领袖的精彩的演说稿,是有史以来在保护环境方面最感人置深的文章。曾自己也上过这一课,但总觉得压抑,学生的理解是肤浅的,总是不能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而听了朱老师的课后,才明白感受不一定是要说出来的,有的时候“读”反而是表达的最好途径。朱老师的课我特别欣赏的是:
一、弄清背景走进文本
学习课文时,娄老师首先与同学们一同走进印地安人的经历,了解西雅图,弄清这篇文章的背景;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体会土地对于印地安人的重要性,它意味着生存、生命。印地安人因为热爱土地,所以放弃。西雅图因为热爱,所以发表了这次演讲。
二、理清结构教方法
学生感知课文时,朱老师引领孩子主问题思考:这篇演讲稿反复强调的主观点是什么?在交流反馈中,大家知道文章一开头就提出观点,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中间的几个自然段具体阐述了观点,明确了印第安人对白人提出的三个要求:善待河水、照管空气、照顾动物。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总结自己的观点。文章是按照提出观点,阐述观点,总结观点的结构写的。朱老师告诉学生演讲稿一般都是这样写的。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效果很好。
总之,娄老师课堂上仪表端庄,举止从容;她的课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可以称得上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二9金淑贞
点滴思考
金淑贞
让课堂更加有效,是每个老师都在追求的。如何更加有效呢?我想:适合学生的课就能有效。《钓鱼的启示》一眼就看出题眼是在“启示”两字。但“启示”是理性的,如果一开始就关注“启示”,抓住“启示”的语句学习,遵循的是从理性到感性,学生学习会感到困难重重。冯老师在教学时就关注到了这一点,选择从“钓鱼”入手,花了大量时间让学生抓重点词句体会“钓鱼之乐”。冯老师教学中抓住了人物情感的变化,引导学生感受到“钓鱼之乐”和“放鱼之难”之间强烈的情感落差,从而思索为什么要这样做。“教育之严”理解就水到渠成了。遵循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过程,对文本的理解从故事到理论,从感性到理性,层层上升,易于学生接受,教学更加有效。
二10娄亚玲(培训-请假)
三年级
三1-7 李冬春
有效而有味的课堂
——听朱海燕、冯晓红老师课有感
哲商现代李冬春
下午有幸聆听朱老师和冯老师的课,两位老师课堂上精彩的语言、从容的举止,以及她们那环环相扣、过渡自然、结构严谨的课堂教学设计深深吸引了我。听完后,以下几点颇有感触:
一、弄清背景走进文本,有效
学习课文前,两位老师都很注重课的引入,朱老师巧妙地运用视频,让学生未读文本先感受到文本的体味了,可见老师教学的超凡脱俗。而冯老师,仅用简短的抒情的一句话就直接将学生带入文本,可见教学的匠心独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两节课的教学效果实为有效!
二、在品读中咀嚼文本,有味
两位老师在课堂上十分关注文本的语文味。我们知道有语文味的教学必在品词品句上下功夫。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要善于从课文结构特色处或情感磅礴处切入。朱老师紧抓第二自然段做文章,感情朗读、想像画面、品味语句,可谓是细致入微,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印第安人对故土的深恋。冯老师紧抓父子的观点层层深入,环环相连,让学生细细品悟,既深入了解文本的语文味,又从中感受到文本内在人格的魅力。
三2-9 徐海英
冯晓红老师执教的《钓鱼的启示》是五年级的一片课文。根据五年级孩子的特点,冯老师的课的设计可谓是行云流水。特别是抓住心里活动,体会任务品德的教学片断,是本节课浓墨重彩的一笔。王老师在处理文本时,让学生找到“我”不肯放鱼的句子,接着思考“我”为什么不肯放鱼。尝试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句子学习,深刻感受“我”钓到大鱼的兴奋,被迫放掉大鱼的心痛和无奈,以及三四十年后,“我”为之骄傲的复杂的情感变化。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也从故事到理性,从感性到理性,层层上升。另外,王老师又以父亲的态度变化为线索,推想父亲心理,想让学生通过父亲的心里犹豫到最后的坚定的语气,这一过程的了解,加深学生的认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遵守规则。
三3-8 娄灵芝
听《这块土地是神圣的》有感
娄灵芝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朱老师课一开始,就用视频出示本文的写作背景和西雅图美丽的风光图片。这样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品词析句,夯实语基
词句是构成篇章的“零件”,是最基本的语言材料,品词析句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是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朱老师在精读课文时,先引导学生读课文,从中找出含义深刻的语句,然后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含义以及所表达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体会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情。这样,让语文课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完美的统一,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语文奠定基础。
三、走出文本,走向生活。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让学生充分感知了文本之后,我们再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生发,去拓展,去创造。朱老师在教完这篇课文时,提出“难道只有印第安人的土地是神圣的,而我们脚下的土地就不神圣了吗?”然后出示河水被污染的图片,一下子就让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之,语文一门教学双向性很强的艺术。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益,就必须从教与学这两个因素上下功夫,使“教”牢牢吸引住“学”,学和谐地促进“教”。朱老师的课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是一堂很成功的公开课。
三4-6 董青青
听了《钓鱼的启示》一课,其中课中很多环节给了我深刻的启示。这篇讲读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大鲈鱼,“父亲”却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丧”,但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了湖里。34年后,“我”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功成名就的“我”,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从小受到像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
一、反复诵读,读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课堂中,冯老师让学生找一找这条鱼吸引我的地方有哪些?学生在课文中找到了三个地方。这三个地方的句子,冯老师一句一句逐句突破,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到这条鱼美,以及它给小作者带来的各种心情变化。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学生朗读的能力,而且逐步感受到了语言文字中所渗透的作者的心情。
二、借助练笔,突破难点
冯老师让学生抓住文本的空白处展开想像,通过这样一个想象,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很好的习作机会,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读文本,解文本,为学生个性化语言的展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三、激发想象,回归生活
正如文章所说的“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这个是文中两个关键句,教师通过学生在生活的实际感受,谈谈自己遇到过的生活的鲈鱼,以及做法。找一找父亲态度的句子,猜测父亲的心理,他盯着鲈鱼会想些什么,从这件事情中反映出来的人格。
我觉得在课的导入部分,引入问题是可以这样质疑:为什么鱼加上引号?这是一条怎样的鱼?
三5胡军伟
有效有味
——短评朱老师执教《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
三(5)班胡军伟
周四下午,有幸聆听朱老师执教《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直觉这是一节较为有效的语文课。尤其是朱老师在课堂上朗读的训练特别到位。我们知道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落实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学生语感培养的重要途径,而感情朗读文本则是课堂学习者——学生,对文本进深度解读、体悟后的个性化表达,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同时也是把无声的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语言表达的艺术。朱老师在课堂中,首先让学生自由地、充分地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找出本篇演讲稿中作者反复强调的观点,然后引导学生重章复沓地反复诵读,从而自然而然地突出了西雅图要强烈至极、呼之欲出的心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继而朱老师引导学生自由读1、2、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西雅图又是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的?这样目标直指第三自然段,重点理解西雅图是怎样表达土地的神圣?课堂上,朱老师不拘囿于浅层次地找出“圣洁”一词,而是建基文本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配乐朗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等多元形式,反复诵读文本,以读代讲,在读中深度感悟、体会西雅图以及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那份溶于生命、溶于血液之中的热爱,从而水到渠成地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朱老师正式藉借这样的课堂引领,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印第安人对故土的深厚感情。纵观朱老师的课堂教学,在匠心独到的引领中,师生和谐互动,有效推进课堂教学进程,可以这样说,基本上已经达到了与学生文本、与作者情感上的耦合共振,阅读教学课堂是有效的,又有着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