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天津高考政治试卷及参考答案 天津高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直击腐败积弊、扶止祛邪,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彰显我党以“零容忍”立场将反腐败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心。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
A.从严治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B.以人为本,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C.民主执政,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2015天津高考政治试卷及参考答案 天津高考试卷
D.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答案】A

考点:中国共产党的知识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这意味着()
①法律要代表公民的意志
②法律要造福人民和依靠人民
③政府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④公民要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治意识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在我国,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是党和人民意志的体现,公民与人民有区别,不能等同。①表述错误排除;根据题意“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说明了人民和法律的关系,②符合题意入选;也说明公民在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④符合题意入选;③本身正确但题意没涉及政府的行为,故排除。故答案选D。

考点:依法治国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知识


3、790多年前,成吉思汗带领蒙古大军挥舞弯刀驰骋征战,如今他的后代用马头琴向世界传递和平之声。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内蒙古野马乐团准备了《初升的太阳》等曲目,寓意“和平就是我们的太阳”。这反映了( )
A、世界和平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C。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真诚愿望
D。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意没涉及世界和平面临的挑战,A不符合题意排除;B本身正确,题干没提到发展,故排除;内蒙古乐团表演的曲目寓意追求和平,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此曲目表达了人民向往和平、爱好和平的愿望。C符合题意入选;题意没涉及我国的外交政策,D本身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选C。

考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4、随着手机的广泛使用,近期一种方便手机自拍的“神器”——自拍杆的市场需求大量增加。深圳的一家生产企业最多时—天就能卖出三四万个,其中70%销往巴西。在巴西市场上,中国产的自拍杆因便宜好用,—度占至市场份额的99%。这段材料表明()
A。供求与商品价格相互影响
B。经济全球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C.独特的技术是占有市场份额的决定性因素
D.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呈反向变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手机自拍神器因其便宜好用,扩大了海外市场份额体现了贸易的全球化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机会,B符合题意入选;中国产的自拍神器因便宜好用,—度占至市场份额的99%体现了价格影响供求,但是没涉及供求影响价格,A不符合题意排除;题意说的是自拍神器因便宜好用,需求增加,而不是因为独特的技术扩大的市场份额,C表述错误且不符合题意排除;D本身正确,但是题意没提到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情况,故排除。故答案选B。

考点:经济全球化和企业的经营


5、根据《经济生活》知识,结合图1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财政收支与经济总量正相关
B、财政赤字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C.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政府抑制经济过热的手段
D 经济总量提高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财政收入与经济总量正相关,而不是与财政收支,A表述错误排除;B表述绝对化,故排除;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给经济降温,C本身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故排除;经济发展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D正确且符合题意入选。故答案选D。

考点:财政的知识

6、湖南省长沙县是工业强县,也是排碳大县。针对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该县提出创建全国“零碳县”的目标,引进推广了中南林业大学新研发的“绿心速生草”。这种草吸收和固化二氧化碳是相等面积森林的14倍左右,它不仅生长快,而且种植户可以多次收割并加工成碳产品出售。该材料说明()
①环境保护问题应该主要由政府解决
②保护环境应该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③经济发展可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④科技创新有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B

考点:国家宏观调控和科学发展观


7、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
①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③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经济发展正步入新常态,速度在增长,结构在升级说明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符合题意入选;从通过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发展,体现了量变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引起质变,所以才调整优化经济结构。②符合题意入选;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④表述错误排除。答案选A。

考点:运动和静止以及事物发展的状态的知识


8、“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是同仁堂人的承诺:“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是同仁堂人的良心。在这份坚守中,同仁堂从346年前的一间小药铺发展为今天享誉中外的著名企业。同仁堂的成功得益于()

A。爱岗敬业,在无私奉献中创造价值
B.遵纪守法,在追求和谐中成就自我
C.艰苦奋斗,在自主创新中谋求发展
D.诚实守信,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价值

【答案】D

考点:企业经营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


9、漫画《塑造》所蕴含的哲理是( )

A.认识的对象具有多重属性
B、认识受主体自身状况的影响
C、意识是移入人脑的客观存在
D、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漫画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漫画的主旨和中心,漫画说明同样塑造一个人的形象,不同的人由于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认识,B符合题意入选;A本身正确但是不符合漫画的主旨和中心,故排除;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C表述错误排除;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D表述错误排除。故答案选B。

考点:认识和意识的知识
1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里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用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说明了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优秀的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A符合题意入选;经济决定文化,经济是文化的基础,B表述错误排除;文化塑造人生,优秀的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与题干无关排除;材料没涉及古典文化,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选A。

考点:经济与文化


11.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
①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
②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③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④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被主流媒体所采用,进一步丰富了语言的内容,①符合题意入选;②不符合题意排除,题意没涉及网络语言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网络语言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但是并不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③表述错误排除;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说明大众传媒在传播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④符合题意入选。故答案选C。

考点:大众传媒的知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1分)

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2010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3%,9.2%,7.8%,7.7%和7.4%;《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乎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600万人左右的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

(1)结合材料,根据《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稳增长、保就业”。(12分)
(2)从社会上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三个最重要环节的角度,谈谈如何促进就业(9分)

(3)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关于社会历史的知识,说明“稳增长、保就业”政策的理论依据。(10分)

【答案】(1)(12分)

①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面对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②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就业压力大的形势下,保就业就是保民生。

③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确保居民就业的基础;保就业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从而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④“稳增长、保就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

(2)(9分)

①在市场主体方面,劳动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企业要不断发展壮大,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②在市场体系方面,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③在宏观调控方面,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努力为增加就业创造条件。

(3)(10分)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稳增长、保就业”的政策是对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大的反映,并有利于该问题的解决。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这两个规律,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就业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解析】

试题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难度中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题,本题知识限定范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三个最重要环节,可以据此回忆三个重要环节:市场体系、市场主体、宏观调控。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要从三个环节角度分析如何促进就业。我们就可以从劳动者、企业的角度,各类市场的完善以及国家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3)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题,根据设问确定知识限定范围是社会历史观的知识,可以据此回忆课本相关理论,比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等知识。其次始终围绕设问方向分析,不能偏离主题,设问的方向是“稳增长、保就业”政策的理论依据,此政策属于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就可以考虑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此政策围绕经济发展展开的,可以考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也可以考虑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此政策关注就业,人民生活水平就可以考虑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等知识。

考点:就业、发展生产力、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上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等知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我国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目前在用户规模,网上信息资源利用等方面已经位居世界前列。迅猛发展的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和网络新媒体平台,以及将世界各国联系在一起的国际互联网体系,对杜会各领域产生着日益深远的重大影响。今年3月,“互联网+”一词被政府工作报告使用后,国内正在不断衍生出“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安全”等热点话题。

如果“互联网+政治生活”,将对我国政府的工作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答案】(10分)

①利用互联网渠道,政府可以提高管理和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打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②利用互联网平台,政府可以更好地接受人民的监督,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③通过国际互联网体系有利于开展政府间的国际合作:展示良好的国家形象。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与现实联系紧密,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题,设问的知识方向是对政府工作的积极影响,据此回忆课本相关知识,政府借助互联网能更好地行使其职能,贯彻其宗旨和原则;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接受人民的监督,对科学、民主决策等都有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树立政府的威信。其次分析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且把理论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以及将世界各国联系在一起的国际互联网体系”加强了政府和国外的联系,展示了我国政府的良好形象。

考点:政府的职能、宗旨、原则、威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科学民主决策等知识

14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
(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9分)

材料二近日,江西省婺源县一座面积达1800平方米的大型清代古民居被某古玩商千里大挪移到广西复原重建.对这种古建筑千里“搬家”现象,有人认为,在地方财政无法支撑巨额维护费用的情况下,异地搬迁不失为一种保护方式;有人认为,古建筑离开了原先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土壤,会消解它本身蕴含的文化,是一种破坏。
(2)对这种古建筑“搬家”,请用所学知识给出支持或反对的两点理由。(要求两点
理由不能出自“思想政治”的同一必修课程)(6分)
【答案】(15分)

(1)(9分)

①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春节等多种形式呈现。

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春节文化传承不断,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人对春节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春节的生命力表明,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否定,“全盘西化”行不通。

(2)(6分)

答案示例一支持。理由:①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搬家”是对古建筑进行保护的一种方式,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利于展现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融、创新。②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年久失修与缺乏维修费用的矛盾,这种“搬家”解决了维修费用缺乏的问题。⑧这种古建筑“搬家”的方式有利于发挥民间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弥补财政不足的缺憾。

答案示例二反对。理由;①—方水土一方文化,这种“搬家”会淡化古建筑的文化特色。②部分不能离开整体,古建筑不能离开它的环境。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态度;财政、整体和部分、传统文化的继承等知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29959.html

更多阅读

八年级语文上 《蜡烛》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蜡烛》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测测你的注音速度!(稳!准!)迫击炮( )间歇( ) 瓦砾( ) 地窖( )匍匐( )( )腋窝( ) 闪烁( ) 鞠躬( )( )颤巍巍( )

转载 小学数学答辩题及参考答案 八上数学全效答案参考

原文地址:小学数学答辩题及参考答案作者:╲╳形象☆飞飞℡27A、《标准》在内容标准中仅规定了学生在相应的学段应该达到的_________水平,同时,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和——,教材可以有多种编排方式。答:基本水平;顺序;形式。B、怎样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七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七章)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项选择题1.法存在于( B)。A.资本主义社会B.整个阶级社会C.整个人类社会D.原始社会2.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有许多种类,其中由国家制定或

吕氏春秋 翻译练习及参考答案

《吕氏春秋》翻译练习及参考答案中央电大文法部 吴鸿清( 2005年04月20日)浏览人次133401.庄子行于山中,见木甚美,长大,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弗取,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以

声明:《2015天津高考政治试卷及参考答案 天津高考试卷》为网友晨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