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学设计B steam下一次打折

第五章第四节《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学设计

课题: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45分钟)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打折销售的现象已有所了解,但对打折销售的实质并不清楚,因此学生有兴趣探讨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对一些常识的了解,能分析出打折销售的数量关系。通过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问题情境,了解到打折问题中的各量之间的关系:了解市场销售问题——打折销售。 

2.通过市场调查、交流、讨论,探索利润、成本、售价之间的数量关系。

3.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总结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更近一步理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调查和体验,学生充分感受身边的数学。

2.会从问题情境中探索等量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的应用与价值,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2.学生能通过市场调查、交流、谈论,探索,实现合作学习。深切体验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美妙过程。

教学重点

学生能根据打折销售这一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能运用

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打折销售中,利润、成本、售价之间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

并正确求解。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等。

学法指导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亲身经历讨论→操作→归纳→推理→应用的探究过程,

体验数学学习在实际生活应用中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

设计方案

设计意图及

学生活动

创设问题情境

同学们,圣诞节、元旦就要到了,每年的这个时候,各大商家都会举行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你知道商家为了招揽顾客经常采用哪些促销手段?

1.用多媒体展示录制的各商场打折销售图片

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

数学教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在此引用大量商家打折活动图片来引课题能调动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积极性,也更贴近于生活。

基本概念与基本公式

利用简单的题型回忆基本概念让学生试一试:

(1)商品原价200元,九折出售,卖价是元.

(2)商品进价是30元,售价是50元,则利润是元.

(3)某商品原来每件零售价是a元,现在每件降价10%,降价后每件零售价

是      元.

3.请大家来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1)对上面商品销售中的问题里有哪些量?

成本价(进价);销售价;标价;利润;利润率

(2)对上面这些量有何关系?

利润=售价-进价

利润率=利润÷成本

商品售价=标价×(折扣数/10)

引导学生利用简单的问题来回忆成本价,售价,折扣,利润,利润率等量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利用启发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老师在此作以归纳,总结。

利用基本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1.进价为50元的商品,老板以60元的价格出售,其中的利润是___元。

2.某商品每件销售利润是72元,进价是120元,则售价是_____元.

3.某商品进价为500元,标价是800元,若打8折出售,则售价是____元,利润是________元,利润率是____.

4.一件商品,进价是200元,提高40﹪标价,则标价是________元,再以8.5折出售,则售价是________元,利润是________元,利润率是________.

例1:一家商店将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

[分析]:若设每件衣服的成本价为x元,

每件服装的标价为:

每件服装的实际售价为:

每件服装的利润为:

由此:列出方程:

解方程,得X=

让学生进一步的熟悉打折销售中的基本公式,得以加强和巩固,为下面的例题埋下伏笔。

本题涉及的推理需要层层递进。通过小组讨论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本道例题。意在让他们体会逻辑推理的过程,亲身体会商家在打折销售中所做的文章。

例题讲解,

达成目标

例2:某商场将某种商品按原价的8折出售,此时商品的利润率是10%,已知这种商品的进价为1800,那么这种商品的原价是多少?

分析: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找等量关系,利用知道的基本公式在题中找相关的量来建立等量关系。

解:设此彩电的标价为x元,根据题意,得

8/10X-1800=1800*10%

移项得8/10X=1800*10%+1800

合并同类项得8/10X=1980

系数化为1得X=2475

本题老师带着学生来分析题意,让学生自己来根据分析找出等量关系,训练学生由题设中挖出数学信息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问题。。

环节五

练习与应用

1.某商品的进价为250元,按标价的9折销售时,利润率为15.2%,商品的标价是多少?

2.某商品的进价为200元,标价为300元,打折销售时的利润率为5%,此商品按几折销售的?

让学生加强练习,熟悉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环节六

归纳总结,

深化目标

知识方面的收获。

能力方面的收获。

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收获。

让学生各自独立地简单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在合作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这样小结,既系统归纳出本节所学的主要内容、应用的思路和要注意的问题,又把本节知识纳入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有利于学生对信息的有序储存和输出。

环节七

布置作业

巩固提高

P146习题5.7问题解决2,3题;

以减轻学习负担精讲精练为目的作业层次分明有梯度。

板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例1

二、讲授新课例2

基本公式三、随堂练习

利润=售价-进价四、课堂小结

利润率=利润÷成本五。布置作业

商品售价=标价×(折扣数/10)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打折销售问题。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销售问题中相关量的数量关系及简单的换算,所以本课内容在知识结构上难度不是很大,但是由于他和实际问题联系密切,学生必须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但是学生缺少必要生活经验,所以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更好的去探究。由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探究性学习不仅是知识的构建与运用、技能的形成与巩固,也包含了生活经验的激活丰富与提升,学习策略的完善,情感的丰富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在本次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上这节课。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不断出现学习的欲望和热情,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使生活经验、学习方法等得到提高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感到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动机,将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中。比如在引课的时候,通过各种打折甩卖的广告语,引出问题(1)商家把商品打折卖给我们会不会真的赔钱?(2)其中蕴涵着那些数学道理?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对问题的一种好奇心,也能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方向,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口语表达或板书,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动手动口,以达到教学要求并借助多媒体展示来指导学生,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最后再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教学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和总结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能在不同的角度去探求生活经验从而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使思想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提高.

在本课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我认为在以下方面。1、探究的时间还需要考证,时间不易过长,应合理分配。2、给了学生探究的时间,但是最后没让学生派小组代表发言,我自己做了总结,这样没有起到小组探究的作用。3、整个课堂的时间安排把我的不是很好,没有安排学生上黑板练习的时间。针对以上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加强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要充分安排时间,有紧有松。2、多给学生的语言表达的机会,即时表扬和鼓励。3、多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置身于问题当中,充分调动学习兴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0409.html

更多阅读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设计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案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设计【教学依据】(一)教材解读新课标对本课教学提出的要求是要理解地球上生命的丰富多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学会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这是本课题内容教学的依据。因此,本节内容是围绕以下三方面来展开:一是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 十八岁出门远行推荐词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十八岁出门远行》是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的第二课。这个单元的四篇中外小说,反映出人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客观现实的压迫与人本能的抗争意识,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以及在追寻中的彷徨,

声明:《同课异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学设计B steam下一次打折》为网友春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