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杂谈 深度解析“韩寒挑战方舟子”一战究竟谁赢了?精选4 方舟子韩寒事件结局

本文系天涯杂谈深度解析“韩寒挑战方舟子”一战究竟谁赢了? 一帖中的好文精选。
整理人:天涯id @寒假打假等网友
感谢这些朋友的辛苦工作!

上文链接:[一][二][三]

(2012-1-26----2012-1-27)

@老装儿子







@suimuzoo 
@ally0711
我上初中的时候喜欢看郑渊洁的书,隐约记得郑渊洁说过,自己做几道小学初中的语文题目,发现全部错了;替儿子写了一篇文章,被老师评分不及格。
楼主的回答“是不是他们(所有作家)也和韩寒一样,中学作文也不及格?”,先不说这本身就不是在回答问题是在胡搅蛮缠,对于这句话我可以告诉你:不少作家在成名之后写的文章,会被中学老师判不及格,因为他...........
-----------------------------
郑渊洁是不是好东西我不知道,自从他改写长篇小说之后我也没继续关注他了,不过我只想通过郑渊洁说明:

1.郑渊洁的确是个知名作家,还是个获得了市场和部分消费者认可的作家。至于你说他的月刊有代笔,我没看过相关报道,请给出证据。
2.他的作品会被中学老师判定不及格,韩寒作文也不及格,除他们之外还有不少作家表示过自己不会回答初中语文题目。以上均是我从一些报纸及相关作家访谈中看到的。没有问题吧?
3.郑渊洁毒害青少年?难道我现在已经被毁了?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谈不上成功,但也不至于像你所说的被毒害。

最后,我只是想举例说明名作家的文章会被语文老师判不及格,您却大谈郑渊洁不是好东西,首先您这个观点很多人会不认同,其次就算老郑真是个混蛋,也与我要阐述的东西无关。

@东戈

今天早上看到的贴,看了半天才看18页,当知道有40几页以后,不打算继续往下看了。

楼主无疑强大,还有星苍夜茫,再有其它几个人,都挺强大的,抱歉记不住名。

我看韩寒的博客应该也是属于不到五篇的那种,几次想去看,愤怒青年吧,他82年我88年。他比我愤的有技巧,招人喜欢,我愤的全身是戾气。我愤的不如他水平,但是也属于调侃没多少营养,个人说没营养主要是说自己无语从他那吸收什么营养。当时看冉云飞和杨恒均的文章比较多。再后来他搞了独唱团,觉得创意有些意思,也很有些看好,当时觉得目的纯。所以花钱买了本,一是看看怎么的,二是收藏。结果买来没看。

我说上面,是觉得我虽然出于年轻人的嫉妒或者其它原因不喜欢他,但是觉得他不错,没怀疑过。

现在想想也是,这世上没什么天才的。我读大学以前对读书考试也蛮在行的。喜欢看书,可是语文也有不及格,很难想像看那么多书,古书却语文不及格。

楼主毕竟是楼主,就抱着中立态度吧。我不太知道韩和方。但是我现在,就这件事,就这件韩寒作假的事,怀疑这是真的。

有的朋友说:好文章就行,不用在乎是谁写的。这类朋友是指看文章,可是假设不是韩写的,那他是欺骗,性质不同的,读书是读书,德是德。

罗素有个采访说要送后世人几句话,他说两个东西:爱和真相。罗素一辈子怀疑,对所有怀疑。我相信他对这两样也怀疑。我也怀疑。但是我觉得真相是很重要的。搞稀泥没用的。

谢谢方、韩、还有楼主这些人。帮助、指引我击打心中的盲点。举一反三,我们心中还有多少盲点没打。

换个方向思考。
[天涯杂谈]深度解析“韩寒挑战方舟子”一战究竟谁赢了?精选(4) 方舟子韩寒事件结局

PS:这帖里有些人的回复纯粹是消遣别人。我和五毛不认识,我也不是五毛。对付消遣你的人,如果你回复了,就是被他消遣了。朋友们自重。原本我想全看完的,但是我想就是多了些消遣别人的人,让这贴有某些贴,实在是浪费流量和时间。尊重自己,尊重别人。

新年第一帖,朋友们新年快乐。

@IU矮油

伏明霞少年获得奥运冠军,是基于她足够大运动量训练的结果加上个人的天赋。那些少年天才如果不是有着大量的基础训练而凭空取得成功那是不可信的。

写作是需要有生活体验的。如果没有直接体验,那么至少有间接体验,大量的阅读是生产间接体验的材料。所以,如果没有大量且有一定深度的阅读做间接生活体验的基础,又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那就相当于无米之炊,是无法下笔的。

而韩寒初中时期的成人化写作风格至少也要建立在他有过大量阅读之后建立的间接生活体验,因为少年人的直接生活体验不大可能写得出这样的成人化小说。那么要想让韩寒初中时期成人化风格的写作变得合理,需要韩寒之前有过大量阅读获得写作相关的间接体验的材料的证明。

@金银黄桃

先摆明立场,不喜欢方舟子,但承认有他比没他强;看过韩寒的三重门,象少年啦飞驰,大部分博文,以及最近的1988,独唱团现在就扔在厕所里,偶尔翻翻。妒忌他写博文的幽默和分寸,但不觉得有什么独到之处。

在这个事件里,认可方舟子提供的这些疑点。

韩粉饶了在下,别骂。

书归正传,沿着楼主的思路聊几句。

方韩之争由起先的遭遇战如今变成了一场战役,这就不能谈谈战略目标。

韩方战略目标:保住韩寒品牌,这品牌涵盖,天才,公知,先锋。

方方战略目标:破坏韩寒品牌即可(破坏一词或许不准确),接下来打到哪儿算哪儿,彻底揭开。

由此可见,韩方战线拉得太长,而对自己实力和对方战略意图预估有误——以为守住“代笔”这个制高点就可以高枕无忧——理论上,只要没有切实人证,这个山头是无法被攻克的,但是方的战术是将“代笔”的外围堡垒一个一个吃掉,将这些吃掉以后,任你“代笔”固若金汤,这个制高点已经没有任何价值,对韩方而言,没有了天才,公知,先锋这些符号,韩寒品牌的价值在文学,政论这个领域已经几乎被破坏殆尽,守住的只是一块遮羞布而已。

所以,我个人认为韩方下一步是要进行战略转移,放弃死守“代笔”这个山头,转战他处,尽量保存韩寒品牌的价值。至于出版手稿,在不想把韩方想得太愚蠢的前提下,我宁愿把它看做是韩方的烟幕弹,为保存实力和战略转移争取时间和空间。

至于转移到哪儿,就不了解了。有铁杆韩粉在,韩寒大可以多秀赛车手的一面,开发商业价值,而且不至于再被质疑。韩父亦可告老还乡,含饴弄孙。

至于方方,这就是无结果的胜利。指望看到韩方道歉,韩寒身败名裂,人财尽失的观众一定会失望

@莫怒1979
@suimuzoo
这个帖子到目前为止是挺方派发言居多,也基本反映了天涯的总体论调:方舟子赢了,韩寒肯定有代笔或者作假。
-----------------------------
朋友,你的回复提醒了楼主,正好借你的回复说点东西(不代表认为阁下随大流)。

楼主相信有一部分网友在看大盘随大流,但必须指出的是,随大流是不对滴,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因为并非人多的一方就一定对。

随大流为什么不对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随大流未必是正确的。

比方说前段时间的“防辐射孕妇服”被某实验室实验后证实:穿了反而比没穿的辐射量大。然后采访中的女性大部分都承认是看了单位里的女同事都穿所以她也买来穿。由此可见随大流未必是正确的。

2、 随大流不公平。

就拿本帖举例,比方说,尽管现在看起来支持方的占多数(范围仅限本帖),但并不一定代表方一定是正确的(只能代表支持者相对多于韩),然后随着随大流者站到方的队伍里,就更加剧了双方力量对比差异。但如果韩确实是无辜的呢?所以随大流不公平。

浅谈这个话题的意思是希望大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理性的思考的结果,而非其他。

独立思考,这不也是韩寒一直标榜的价值么?

@祁大夫

方舟子不是单挑韩寒,而是和中国文坛的恶势力作战,所以这次他打假的难度要超过唐骏李开复等人。

韩寒的小说那么烂,始终没人说破,很多作家早就不忿了,许多优秀作品得不到韩寒那样铺天盖地的推广,炒作,宣传,渠道,说再直接些,这是一笔生意。垄断经营了这么多年,这根本不是几个人的事情,涉及到出版商,作者,媒体等等多方面的利益。

慕容雪村已经跳出来支持韩寒了,这个很好理解。自从出了书以后,这个网络写手这几年苦心转型,想做政治领袖,到处宣扬自己的民主理论(尽管很肤浅)。

韩寒的身份很特殊,不光是作家,还是民主偶像,韩寒是少年领袖,慕容雪村想做中年领袖。韩寒被方舟子搞倒,对慕容雪村是沉重的打击,至少从表面上看,他们都是从文坛转战政治的(慕容这么认为),所以韩寒不能倒,慕容雪村很清楚这一点。

慕容雪村和韩寒是政治共同体。

石康也跳出来骂人了,说质疑韩寒是赤裸裸的嫉妒,人家混得比你们好。首先这个逻辑是混账的,典型的暴发户思维。按照这个逻辑,混得好的人才有资格质疑别人,混得差的人就只能逆来顺受了是吧?

其次,石康是路金波的作者,和韩寒关系不错,他们都是一家的,属于经济共同体。

还有一个人在憋着,估计快憋疯掉了。那就是李承鹏。

路金波微博里说,李承鹏打电话来忧心忡忡地说,"韩寒有麻烦了。”其实我看到这里都笑出来了。因为李承鹏是被方舟子打过,并且举手投降的,写了一条长长的微博向网民道歉,以维护自己民主斗士和优秀作家的形象。

李承鹏正在和路金波谈出书的事情,估计快出了。这次韩寒挨打,他连屁都不敢放,是因为实在没脸参战,也很害怕方舟子。

李承鹏我是非常了解的,他只是个足球报的编辑,写评论的,骂中国足协,其实水平很有限。还写过大眼看楼市这样的专栏,就是一写手。但是这几年打了鸡血一样,要做人大代表,要为民伸冤,写什么抗拆记,一副要和政府作对的姿态。实际上他和韩寒一样,也是在消费政治。

中国人很喜欢聊国家大事。这是韩寒集团和李承鹏巧妙利用的卖点。韩寒不能倒,不然李承鹏的身份很尴尬,因为他也是从写作界想跨界到政治界的。

李承鹏和韩寒是政治经济共同体。

话说回来,石康也一天到晚在微博上说美国如何如何。慕容雪村,石康,李承鹏和韩寒有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混在文坛,写着不咋地的小说,拿着昂贵的稿费,他们都在消费中国人爱政治的特征,都在拼命往自由民主公平法治的路子上走,我真是无语了,这群人简直是得了妄想症。

下面说说韩寒,除了韩三篇,还包括总结2011的博文,其中的信号非常明显——他要转型了,不想再做民主领袖了。因为最近的广告代言和赛车以及出书等路都挺顺的,不想再在政治这个刀锋上游走了,太可怕,太危险了。

韩寒很想抽身离开,但是麦田突然就给打了一下,而且很快撤退,现在谁也说不上为什么,偏偏又被方舟子盯上了。所以说上天是公平的,得了便宜想走人,没那么容易。方舟子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杀了上来,刚开始还想骂别的名人一样,用秃顶什么的弄走,谁知道此人根本不吃这套。

傻眼了。

后面的戏很精彩,我做个预测,路金波还会参战,李承鹏也会参战,因为出书的时候要炒作。各个媒体要站队了,这么多年来,很多媒体人和韩寒的关系有好的,有差的。这个事情甚至会导致媒体的混战。

@莫怒1979
@剩鱼片
其实也不要太指望靠几篇帖子能转变什么结局,最终估计就是一抹黑,最终谁都不知道讨论这个问题的目的在哪?变成了一窝蜂打嘴仗的乱摊子。
-----------------------------
@姥姥的2008
争论的实质就是“真假”,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只要你愿意睁开眼睛看,用脑子去思考,结果已经很明确了。当然,如果你一定要法院审判时候的那种证据,估计SINA一出手即可,查查韩寒正在赛车上的时候,是否有帖子推出?但是人们心里都有一杆称,你仍然可以理性地判断和推理。

支持韩寒的,依然会一如既往的支持;讨厌韩寒的,更是不会对他口下留情;中立派的,其实更多的是看热闹的心态,谁死谁活对他没任何影响,乐得看两边吵来吵去,比肥皂剧有意思。
-----------------------------
这句话是不符合事实的,我以前就是支持韩寒的,可是当我明白我的“喜欢”是被人利用、是别人商业活动的一部分的时候,是别人故意踩在我的脑袋上而去攫取个人利益的时候,我非常愤怒,立即加入对此人的剥皮活动中。

支持韩寒的大概为两类人,一类是得到好处的人,这里所说的“好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的金钱利益,比如那些包装团队(包括聘请的网络水军),他的家人亲戚,他的出版商,他的商业客户(站台,访谈,代言,软广告等等),另一方面是他的朋友,同学,母校,这一批人只是因为有这么一个熟人而感到自豪,有面子上的光彩感。

支持韩寒的另一类人,就是喜欢韩寒小说、时评的人。如果有一天这些人明白所谓“韩寒的作品”,不过都是捉刀和替身的产物的时候,是文化领域的三聚氰胺、黄曲霉素、地沟油,韩寒的形象当然会立马倒掉,这部分人会立马转身而去,露出鄙夷的表情。最要命的是,这部分人占支持者的99%以上。韩寒不怕第一类人的抛弃,而是第二类人的抛弃。第二类人也是韩寒的财源滚滚的根基

不过我很支持大众对“造假”的痛恨态度,要是对牛奶、食品、甚至是你们某些自家亲戚在造假的行为也是这种态度,死磕不放,我觉得民生还是有希望的。

事实上,关于韩寒目前的“人造”,有两层意义,一是这些文章是韩寒的作品吗?二是这些作品的意图如何?目前大家主要的怀疑在第一点。这是人品问题,容不得半点模棱两可。

对了,要表明一下个人的阵营吧,支持韩寒!退一万步说,即使最后真证明他有个团队,我也为这个团队所表达的观点和看法表示赞同,况且,我真不觉得他需要雇个团队来写作,出书量又不大,价格又不算高,而且说实话,我看过他的几本书,真不觉得内涵有多深,而是韩寒一贯的调侃和文字幽默,我更欣赏的是他的杂文和一些实事评论文。

这个观点,带有诱导性。即使是很好的文章,也不能随便更改它的作者,比如你对幼儿园的小朋友说:《红楼梦》是你在高中阶段花费了三年写成的,这些小朋友目前不太清楚你的意图,但是终有一天他们会有明白的时候,那时候这些长大的小朋友,会感谢你?还是鄙视你?

再举个例子,十个人一起举起500斤的东西,应该不会太费力,大众也不会有什么惊奇。可是,突然有个人说,他随便都可以举起500斤,并且他遮住幕下其他人的手,只露出他自己的手,观众当然会诧异万分,敬他为神。问题的实质是,他配做这个神吗?

他现在享受做“神”的膜拜,这个神,主要的目的是物质利益。随便夸口“2000万”,你以为中国的一个高中肄业生,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市民家庭,一跃成为“得利阶层”资产千万计,这种可能性能超过亿分之一吗?

不过,只要支持韩寒,肯定要被某些人冠上NC、口臭等等称谓,除了表示无奈,真没法证明什么,即使我把智商、情商测试分数给他们看了,估计因为他们达不到这个分数而诋毁你是造假、或是说测试不科学云云,同样让人揪心,还是放弃纠结这莫须有的称谓吧。当然,所有的评价也会原封不动的还回给他们的。

所有支持韩寒的人,都是有某种理由的。但是经过目前的扒皮,当“神”死掉的时候,仍然表示支持的,那么就不仅仅是好感了,而是的的确确有实实在在的利益在里面。老话不错,无利不起早。

@越宪越深

HH这厮说来说去,还是不敢出来见人。

这手稿的话题,本就是HH团队设计好的自话自说、自问自答。因为只要HH不露面,不面对公众媒体,就什么都和过去一样,一切都从幕后抛出,鬼知道那是出自谁手。所以没必要纠缠神马手稿。

  很简单,HH自己出来作个视频访谈,展示一下你那所谓的天才,让大家亲眼见识见识你那渊博的知识、深刻的思想。不过,一个厦大演讲都要照稿念的货,我断定他不敢出来。

  从没有文人惧怕在媒体面前当众宣讲自己的观点,那怕像于丹那样的烂水平,都能在电视上侃侃而谈,除非他根本就是个假货。

@祁大夫

最新的情况是,宁财神也加入了战团。

@宁财神
在寒风中思来想去,决定承认,其实我就是韩寒的枪手,四千万拿来,我立马退休。@路金波你也别扛着了,来当个证人,咱俩二一添作五,事成之后,我分你五千。

路金波当年网名李寻欢,和宁财神是齐名的网络写手,后来路金波靠韩寒掘金成功转型,宁财神靠武林外传咸鱼翻身,走的路不同,但是一家人。

韩寒宁财神阿拉都是上海拧,这叫费正清的那啥理论,乡土嘛。

恭喜方舟子再立一敌。宁财神也有做公知的蠢蠢欲动的举动,从微博上参与时政就能看出来。

所以最近几年的趋势是写作的都想做公共知识分子,打倒韩寒,对于这股不良风气有压制,是好事。

@十年砍柴

@悲伤的你我
如果结果出来,敢问楼主会对你的诱导网民的行为负责吗?

何谓负责?公民社会陌生人之间的负责,主要是法律责任,其他责任只有特定人之间才有,比如夫妻之间的忠诚,兄弟之间的友爱等等。“诱导网民”不是罪错,如果认为楼主的行为损害某人实质上包括韩氏父子和你的权利,比如诽谤导致名誉侵权,可以提起诉讼。----这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够不够得上的问题。如果与司法责任无关,大家只是质疑----你也可以质疑任何人。聪明如你,对这种质疑自然有自己的判断,一直买韩少的书,那是购买者的自由。

@力天浮沉

支持方先生,本不搅合这种事情的,太多的虚伪和带着面具跳大神的,HH那人吗,如果刻意的,跳着面具,则他道义太过了,尤其是虚无一种本不存在的东西,刻意地追求和引导一种虚幻,为了某些利益要这样做地话,难免落入了恶心---支持方先生揭开这样人的画皮。。。

HH本没那本事,靠包装,欺骗,然后还带面具跳舞,就是一种道义的刻薄和挂恩,尤其还想带着道具,可以地虚幻的时候---连三大文章都出来了,本不属于他的范围,影响了我们这代人这么久,方先生有理有据评述,HH居然瘪三样谩骂,至于吗?

@云雾X
一点感想,以为还真不知道王志安,如果主流媒体里的人都是这样的素质,是让人尊敬的,让人尊敬只有一条:不站队,只对事不对人,发表自己对事情真实的见解。

其实,这是作为公民的最基本要求,哎,中国的公知们有几个能达到?大眼貌似能达到!

另外,新浪在这次争论中能全面的展示双方的发言,虽然是手心手背的原因,但,起码也让人尊敬!搜狐部分展示了一些观点,但有展示比无展示好!

凤凰网如果像搜狐那样只展示一些观点也无妨,但整出一个专辑,片面展示一方观点,起码到现在有引导舆论的倾向,明显倾向韩寒。

希望是我主观的猜测,我心怀善意推测,是凤凰网的编辑人员在节日放假期间人手不够,以后资料会全面的!

@莫怒1979

王志安这个人我是在看天山论见时认识的,并开始欣赏的,似乎记得是在一期谈论政府调控房价的专题里,他明确反对政府介入干预房价,他的意思是这是跟市场经济相违背的,强行干预,说不定还会造成房价的恶意反弹。就此问题,还跟另外一嘉宾吵起来了。

至于李承鹏,说实话,楼主认为他也达不到真正客观不打民粹牌的“公知”水平,其实楼主曾发过一篇文章“赞美”过大眼,但在两件事上,我发现他并不客观,一个是三峡大坝的事,一个是小悦悦事件,前者他发文言之凿凿说人家“把马桶装反了”,而后者这么大的事他却根本不评,因为会“杀戮”群众。

呵呵,歪楼了。

@失小望

春节期间,本来是:吃喝睡觉看大战;但看着看着就入戏了,也来说几句:

1、韩寒一定是可以被质疑的,不论韩寒是什么角色。这一点就可以过滤掉那些因为质疑韩寒而引起的所有谩骂的帖子。

2、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方舟子有明显的诬陷,当然,方舟子有一些暗示和引导,这个倒是挺韩者可以批判的,但,这不是诬陷。例如:有分析韩寒说从不读四大名著却在作品中引用宝玉初识黛玉时的情景的这个矛盾,挺韩者分析这可能是韩寒源自于“电视剧等”,这是辩论的路子,依次下去可以查找那时的韩寒能够看到的电视中最晚有红楼梦节目的时间予以还击。这就不会有说诬陷反而被怀疑诬陷的嫌疑。

3、黑方对于保韩没有任何好处。就算方舟子是个有强奸犯前科的人,难道就能说服部分人相信方舟子强奸韩寒未遂而打韩寒的假?所以,此举甚是愚蠢。建议护韩者以后少用。

4、有些言论“就算韩寒有人代笔,但文章好看就无所谓”,这是绝不可取的言论,因为你等于在表扬“欺世盗名”,当然是“如果”。

5、方韩之战至此,已导致部分稍有常识者对韩寒产生了强烈的怀疑,护韩一派应及早觉悟,调整策略与战术,如一味坚守上述招数,末日即临,绝非危言耸听。

6、这不是一个泾渭分明的时代(不是社会),因为无数应该说话的人都没有说话,这应该值得我们反思。难道真的只有圈子和利益?以前挺韩寒的,这个时候应该出来说话,继续挺是你的良心、就算倒戈也会有部分人说你有态度;而倒韩的,继续倒也没人说你落井下石。

7、方舟子,至少在这件事情上是值得尊敬的,请大家尊敬他。等这件事情结束了,你再跟他清算中医和基因的旧账。在这件事情上,我敬佩他。

8、本帖一直颇为活跃的二百五等,建议针对方舟子的质疑有理有据的予以驳斥,这样也会很吸引人,至少让像我一样的部分中立者彻底明白方舟子究竟怎么污蔑了?

9、韩寒造假,这是常识的判断;韩寒天才,这是潜在的需求;韩寒领袖,这是今天韩寒站在风口浪尖的可能原因。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一个概括,或许是积极的:时势制造、打到再造,未尝也不是一种进步。

10、最后透露一点:我不粉谁,不管是方还是韩。以上种种,皆是着相之言,如果您不满意,可以说“卿本佳人,奈何做贼?”,但请勿骂,至少现在是春节,就请看在春节的面子吧。多谢!

@伦到我爱你

看的头都断了,看了一天了!今天早上才开始跟的。不能不说,和方舟子斗,韩寒胜算不高,前几天我也在和朋友讨论的时候,做了和楼主相同的预言,结果全中了,方舟子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子。这家伙不仅仅打假出名,以前在IT界也是牛B烘烘的人,真让人怀疑他才是假的。至于什么他老婆他什么学术论文真有假,他那群牛B的对手早就让这些证据上央视上凤凰什么的了。还由你们这群人在私底下悄悄转发。就算他真的有问题,也不能代表韩寒没用问题。要不这个楼就歪了!因为在老家用手机打字,很多资料和见解无法与大家分享,真是可惜,只能默默的潜水了~

至于那些说韩寒搞垄断的,我只想说一句,好酒不怕巷深。做为搞出版的,做不出好书畅销书,迁怒于别的畅销书作者和出版商,这我觉得不合适。你可以批评韩寒观点,但说人家是垃圾…拜托你不是垃圾为什么不能出版些好作品?十多年了,现在出来骂人家是垃圾,太急于落井下石了吧。

在打个比方,王菲唱歌跑了几次调,但是她的成就就在那里。十年前写的对应的也是十年前的时代,情势,读者思维。能火就是市场接受了。你写的再好,没人愿意读怪谁?得了红眼病的武大郎,怒骂刘翔嗑药才能比赛。怒骂体制不让他跨栏,就算刘翔嗑了,当然有错,但是就算给你嗑你也没用。话说到这里就过了。想喷就喷。

还有按照目前情势看,以前被方舟子打过咬过的人估计也上的差不多了。一个个阴谋论都上来了。其实我要的是证据要的是逻辑,看现在方舟子的表态似乎是有货的,不过不知道是不是草船借箭还是火烧连营。个人认为钓鱼的可能性很大,我认为一方面是引更多人出来让其站队,另一方面是希望把手头的资料整理。方舟子再打假界这么就,不应该不知道什么叫充分要条件。现在爆料也很差不多充分了,就差那么一个必要条件了。

@牛村一直存在

欲知“真相”请看——喊喊最新访谈录----红水西三
(2012年1月26日,《乱弹人物》周刊对喊喊的采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774c0f401012mxb.html

以下是《乱弹人物》周刊对喊喊的采访,由于事件影响比较大,所以由总编夏硕亲自操刀来采访喊喊。夏总编以下简称夏编。

前言:

喊喊,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80后的精神领袖,思想的代表;喊喊,也成了这个时代的符号;喊喊的一举一动,更成了这个时代的风向标;喊喊,他是一个好儿子,同时又是一个好父亲;喊喊,他关心着社会发生的每一件轰动的大事小事;喊喊,一个对革命、民主、自由有着自己深刻理解的人;喊喊是一个“奇迹”,喊喊也是一个平凡的人。

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2012年的春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攻击”和质疑。下面,我们就<喊喊人造>事件,独家电话采访了公民喊喊。

(嘟嘟嘟……嘟嘟嘟……)
夏编:您好,你是喊喊吗?新年快乐!
喊喊:新年快乐,您是?
夏编:我是《乱弹人物》杂志的总编夏硕啊!
喊喊:您好,您是为了网上对我质疑的事情来采访我的吧?
夏编:哈哈,果然是喊喊,是的,请问您现在有空吗?
喊喊:您夏总编亲自出马了,我能没空吗?
夏编:那好的,我们就开始吧!你好!喊喊,听你声音好像精神还很好嘛,你没有为这个事件很操心嘛!呵呵!
喊喊:无中生有的事,骚扰不到我的生活。
夏编:我们不“废话”,直入主题吧!
喊喊:好。
夏编:现在网上对你质疑之一就是你当初获奖的那篇文章“杯中窥人”,当时那杯里究竟是“布”还是“纸”?
喊喊:是纸,但是我在行文时做了处理。
夏编:为什么将“纸”处理成“布”呢?
喊喊:为什么不可以呢?文章本来就是编的,那我为什么不可以将“纸”编成“布”呢?再说了,只要文章好,“纸”和“布”有关系吗?
夏编:说的也是。喊喊,网上很多人质疑你当时为什么错过了复赛时间呢?
喊喊:在阴谋论者看来,我这个也是阴谋,我处处都是阴谋。我为什么不能错过呢?当时就是错过了,我怎么知道?人家买了彩票中了500万,还有错过的呢!他们怎么不去质疑那人不去领奖金是一个阴谋啊?再说了,阴谋论者都将事情往坏的方面想,简单的事情往复杂的方面想。如果他们说我有阴谋,他们有证据吗?没证据的话,我送他们一个英文:Shutup
夏编:呵呵,是的,现在社会好像到处都是阴谋,其实说不准都是阴谋论者搅起来的。好了,我们不受阴谋论者干扰。下一个问题,你对麦子怎么看?
喊喊:很多人都说麦子是想出名,想出名再快的方式就是咬住这个社会上很有名的人。比如粉丝不到四位数的,起码也要咬六位数以上的吧?麦子咬我呢,我不觉得他是为了出名,虽然很有这种可能,但我不去这样认为,因为我不是阴谋论者。但他如果真是咬我为了出名,算他胃口比较大。但麦子对我的质疑是毫无根据的。我在博客里也一一解释了。如果看了博客的人还不明白,那我只能怀疑他的智商了。
夏编:你对麦子突然道歉怎么看?
喊喊:没有怎么看啊!很正常啊!他必须道歉的,因为他造谣啊!幸好他退得快,都有人要告他了。从这件事情来看,麦子还是个好孩子,谁不犯点错呢?据说列宁小时候还打破过花瓶呢,主动承认错误的,我当然欣然接受!斗来斗去没意思,又不是“文革”
夏编:你说到“文革”,现在真有点像“文革”了。你看方舟子不是又接上来了吗?
喊喊:当时麦子还没退的时候,就有朋友劝我,别碰方舟子。要我采取非攻兼爱的方法。但我天生就是硬骨气,太岁头上敢动土,老虎屁股也敢摸是我的特性,于是我采取了和我朋友劝的相反的策略,就是兼攻非爱。我也不是完全非爱,对方舟子这样的人,我“爱”不上,当然你可以理解我看不上。我爱我的家人、朋友以及爱我的粉丝。
夏编:好。佩服你的勇气。有网友质疑《三重门》不是你写的,说你即使提供了那么多的手稿也不能说明《三重门》就是你写的,你怎么看?
喊喊:我不知道哪些网友是吃什么长大的,对于书籍提供原稿我认为是最有力的回应了。况且他们说不是我写的,应该是他们先提供证据。我先来提供证据是我的诚意。说实话,提供证据这个事本来就挺难的,特别是针对阴谋论者。如果阴谋论者说我不是人,要我提供人证,我也很难提供。但要我提供我是男人的证据,我裤子一脱就证明了。所以我觉得他们在钻牛角尖。他们既然这样钻,那如果让古代那么多的作者提供证明,他们怎么提供?是不是提供不出来,就说明不是他们写的?如果是这样,那我当时写书的时候,我还拍照、录像啊?可能吗?那古代没有相机怎么办?
夏编:我个人觉得你说得有道理。你曾在一篇文章里说《三重门》是上课和下课,周一到周日都在写的;后来有一篇说高中后常在周日踢球,他们认为你这里前后矛盾
喊喊:我真不知道怎么形容他们。我又没说每一堂课,一堂不落地在写。我如果除了睡觉和吃饭以及上洗手间的时候都在写,我岂不成书呆子了?我总是一不小心还要泡泡妞的嘛!总是要学习运动结合的嘛!他们这样抓我的话柄有意思吗?那么多人在那边狂欢,我就觉得很搞笑。这不是现代版的“文革”吗?我有必要对他们这样的人说话滴水不漏吗?我就不信他们在平时说话都是无缝链接风也吹不进去的。举个例子,如果有一天我被什么事刺激了,我说我从此不写书了,结果我放不下心爱的笔,后又提笔写了,他们会不会找出我以前说过不再写书的证据来质疑我后来又重新写书这样的事呢?我想说的是,他们还讲不讲语境这个东西啊?就像我在电视上,我说我不知道《三重门》的意思,他们居然拿这个说事,书都是我自己写的,我能不知道吗?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我父亲代笔,我父亲起码连书名意思要和我说吧?况且做电视节目前一般都知道要问什么问题的,难道我连这个功课都不做吗?我当时在电视上说不知道,是我实在对那些人说的那些话不想理了。我这个人就是这样,不想理了,我管你是谁,我都懒的鸟你的,我管你是在电视上还是在电视下。你看我在电视上说不知道的时候说得多坦然,一点都不急的。真不知道的话,能不急吗?我知道自己这样的性格不好,要知道那是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我现在慢慢在改了,不革命了,我要自由了。

(我也看了这个采访,真是乱弹,明显是预先说好的,我作为一P名,要是谁打电话过来说要采访,我也得考虑对方是不是骗子,更何况是可以靠采访赚钱的名人,又是风波中的名人)

@普通说话人

李其纲的声明中没有给出最关键的信息,1、新概念作文大赛的章程中有没有复赛迟到可以单独加赛的条款?2、比赛章程中如果没有复赛迟到可以单独加赛的条款,组委会和评委会为什么要事后修改比赛章程?这个修改对其它参赛选手是非常不公平的。

@验证码错误啊

关于韩寒作品中大量使用英文并且还有考据癖,喜欢去考证英文单词的词义,这点韩寒如何解释?

因为他多次多次地在媒体面前承认自己英文非常不好,诸如香港书展的视频中,只要有英文单词出现,韩寒即抗拒,并且告知自己英文非常不好。如果有那样的求知精神,按照常理推断,不太可能没法对付那么简单的应试。这个裂变如何产生的?韩寒对此有说法吗?

@镜像1207

为什么要保护方舟子质疑韩寒的权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146240100yr3c.html

很多喜欢韩寒的朋友,看到对韩寒的质疑,如果没有仔细看这些质疑的内容,而只是看到韩寒的愤怒,会很容易为韩寒鸣不平,进而指责质疑者,甚至揣测质疑者的用心。而稍微有点思考力的朋友,会说“人没有自证清白的义务,除非你证明他有罪!”,还拿出法律上公认的“无罪推定”来辩护,认为除非方舟子们拿出有力证据,否则就是诽谤。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而且危害言论自由,有兴趣的朋友请往下看。

一、无罪推定的逻辑困境

首先我们看看所谓“诽谤法”里“无罪推定”的逻辑困境。

假定A起诉B有诽谤A的文字,

原则1,如果无罪推定的原则适用于A,即原告,那么需要B来证明他对A的指控文字内容是真实的。
原则2,如果无罪推定的原则适用于B,即被告,那么需要A来证明B对他的指控文字内容是虚假的。

因此,有人用“无罪推定”来反对方舟子的质疑在逻辑上是无效的,因为我们同样可以对方舟子进行无罪推定,结论是韩寒需要自证清白。

实际中,如果采用原则1,那么对保护公民的名誉、防止谣言泛滥是有好处的,谁要是写文章指责他人,就应准备好证据,没有证据就要承担法律责任。但是负面效应是对言论自由有危害,因为新闻报道不可能百分之百的真实,作者如果因为害怕受到诽谤指控,对于一些涉及公益的事情就不敢大胆披露和批评,这对于公共利益反而是不利的。如果采用原则2,对言论自由的保护则是有好处的。

二、沙利文原则与保护言论自由

如何在言论自由和保护公民的名誉之间寻找一个平衡,有一个具有划时代伟大意义的案例就是1960年代美国纽约时报上诉沙利文案。此案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援引宪法第一修正案判决撤销州法院认定纽约时报的广告构成对警官沙利文诽谤的原判,并且通过此判例确立了这样的原则:公共官员起诉新闻媒介诽谤,除了必须证明新闻虚假并且伤害了自己以外,还必须证明对方具有“实际恶意”,所谓“实际恶意”就是明知新闻是虚假的或者毫不顾及是真是假却予以发表。从此,在程序上把证明新闻是真是假和对方主观过错的举证责任转移到起诉方。

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原则呢?大法官布伦南在判决书中写道:公共官员对社会福利、人民利益有重大影响,因此他们的言行需要受到人民的监督。错误在自由争论中即新闻媒介对官员言行进行监督时是绝对无法避免的,这种犯错误的权利必须受到法律的保护,因为真理传播需要这种生存空间。

但有些人以为沙利文原则只适用于公共官员就错了?这项原则渐渐被扩展到适用于所有的公共人物,公众人物细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公权力的公众官员,一类则是凭个人能力而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人士,如作家、演员、商业领袖等等,韩寒属于此类。公众人物所享有的话语权力和普通人是不对等的,通过话语权力他们能轻易的影响公共意见甚至能为自己牟取私利,因此对公众人物的言论进行严格的监督是有利于公益的。

不过,法律在诽谤问题上,对普通人和公众人物还是区别对待:在普通人起诉媒介的案件中,让媒介来证明自己没有诽谤,而在公众人物起诉媒介的案件中,则要公众人物来证明自己没有媒介所说的问题。这是对普通人的保护,因为普通人相对弱小。

三、韩寒和方舟子之争

具体到韩寒和方舟子、麦田等人的争论来看,韩寒肯定是公众人物,但方舟子和麦田算不算媒介而适用于沙利文原则呢?我觉得适用,在科技发展的影响下,媒体的形式有了迅速的变化,很多新媒体出现了,在美国华盛顿州法律上“新媒体”是这样定义的:

Anynewspaper, magazine or other periodical, book publisher, newsagency, wire service, radio or television station or network, cableor satellite station or network, or audio or audiovisual productioncompany, or any entity that is in the regular business of newsgathering and disseminating news or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byany mean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print, broadcast,photographic, mechanical, internet, or electronicdistribution.

因此方舟子和麦田通过blog、微博等新媒体发表自己的看法,理应受到保护。

另外,质疑韩寒的作品非本人撰写是不是有关公益?我觉得是,韩寒的博客被点击五亿次,图书销量可能达到千万册,已经形成了广泛而持续的关注,那么如果韩寒的作品真的不是韩寒本人撰写,那么对于公众公平吗?公众应享有对此问题的知情权。

综上所述,方舟子、麦田(我很遗憾他承受太多压力而被迫道歉)的质疑言论是应当受到保护的,不能想当然的认为这些质疑就是诽谤,因为韩寒是公众人物,韩寒若是告方舟子诽谤,想获胜的话,那么首先需要证明自己受到“实际伤害”,其次证明方舟子等人有“实际恶意”,证明有“实际恶意”,即证明“方舟子在明知道韩寒的作品都是韩寒自己写的情况下还去污蔑韩寒的作品是他人代笔。”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方舟子根本不可能知道韩寒作品都是他本人撰写的。如果在美国,韩寒告方舟子赢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当然,在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我也不知道会怎样,但我们肯定要用一个更公正更合理的法律体系来进行比较和论证吧。

我们常说若“批评无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为什么有些人在这件事就上就双重标准呢,因为不喜欢方舟子,喜欢韩寒,就要诋毁方舟子的批评么?况且方舟子目前所有的批评,1是没有下武断的结论,都是质疑,2是质疑的证据都是来自媒体的报道、韩寒父子公开的书籍和文字,应该说是负责任的,没有杜撰虚假的论据。为什么有些人对这些就视而不见呢?那么,韩寒在法律上如果很难自证清白,那么韩寒有什么办法维护自己的荣誉呢?在我看看就是光明磊落的站出来,接受采访,直播的那种,直接接受质疑,作为公众人物,他享受了自己的声望所带来的巨大好处,就不能怕这些麻烦,甚至有责任来澄清,这是一种公平。当然如果韩寒不愿意接受质疑,那也可以,写出更好的作品也是回击的办法,为什么就没人质疑钱钟书和鲁迅的作品是不是他本人写的呢?

总之,可以说,方舟子根本没有义务出示证据证明韩寒作品是被人代笔的,他只需合理质疑即可,不能称质疑就是“诽谤”。即使这种质疑最后被证明是错的,也不应当负有法律责任,如果我们都要为自己非恶意推断的错误负法律责任,那么言论自由还有可能吗?并非一个言论最后被证明是不对的,就要否定一开始说话的权利,再重复一次大法官布伦南的话“犯错误的权利必须受到法律的保护,因为真理传播需要这种生存空间。”

@花猫阿狸

转豆瓣上的一篇:
酱油郎独占花魁的日记:事情正在起变化----过年娱乐围观方舟子战韩寒

前带头大哥有一个非常有气势的文章题目,叫做“事情正在起变化”。我看,借来作今天的题目正好,麦田-韩寒-方舟子的事件正在起变化。这件事由一个比较无稽的开端开始,正在不断胀大,并且开始给它本身注入意义。

事情似乎还得先从从韩三篇说起。我对韩寒能够写出这三篇,主要是对他表现出能够对自身有一定的反省,是非常赞赏的。他被自身的经历触发,开始看到他所批评的很多事情的另一面,开始理解并且试图说出事件和世界的复杂性。“当我发现批评我的人越来越少或者越来越小心翼翼的时候,我自然高兴了一阵子,但后来我总觉得不对劲,我知道无论我说的多么对,我必然有地方错了。”(韩寒,《我的2011》)

一以贯之地坚持自己的立场、论点或者风格,也不易,但或许只需要够坚韧,咬牙坚持罢了,在我看来不是最难的。自我审视,自我怀疑的精神是一种更难获得的品质或曰习惯。因为除了需要主观上有否定自己的勇气,常常客观上还需要一些运气----没有合适的契机,来自他人他它事恰到好处的启发,就是想找到一个另外的角度来看自己,也难。所以,我欣赏的并不只是韩寒,而是自省的精神。

话说回来,一直以来我对韩寒的定位并不高。他的小说我几乎没看过,记得某次在书店里翻了三重门的头两页,觉得基本没有价值。那时候已经是大学毕业,对那类中学生学钱钟书,装成熟,装幽默,掉书袋的书自然是看不下去的。以后也几乎没有注意过他,觉得他跟郭敬明无非都是以青少年为目标读者的畅销书作者而已。能留下点印象的事件就是在举国批判“梨花体”的时候,韩寒也跳出来说了几句,意思大概极度鄙薄现代汉语诗。这让我又加深了一点这个所谓的文学少年其实文学底子很差的印象。尽管良莠不齐,但是现代汉语诗歌里面美而纯粹的部分,是没有理由被一个爱好文学,对文学有好奇心的人忽视和鄙视的。当然,事过好几年,韩寒也就这事道歉了,或许是阅读经验增长了,或许是跟一些诗人交上了朋友,这就不得而知了。

我想,从文学角度,韩寒学养功底较差这件事,以及到现在也没写出什么好小说的事实,没有什么可以讳言的,但这些并不代表他没有重要性。回头一看,韩寒的路线很诡异,以少年作家出道,成名却是靠骂战与时评,挣钱谋生是靠做偶像。慢慢地,他的价值重心已经转移了。他的博客文笔非常不错,每一篇都至少能逗人一笑。而且风格明显,从这一点来说,我不相信都是由人代笔的。但是说到内容,正如我以前说的,他的时评博客其实原地踏步千篇一律,无非是每次换个话题,缺少分析甚至缺乏逻辑,只是说一些犀利俏皮的话,骂一骂z-f,从来不会再深入一步,就像韩三篇试图做的那样。这样的文字,读两篇也许新鲜,几年来一直受到青年大众,以及很多知识分子的追捧,那就说明不是韩寒的问题,而是受众自己的问题。在这个转型中的浮躁社会里,就是越浮躁的声音越容易赢得听众,大众只需要观点、姿态、声音和警句,借来浇自己的块垒,不需要逻辑与分析。知识分子也无法免疫于这种集体病,背靠断裂的历史,面临优势文化无形的压迫,很多知识分子的自信心也缩小到只容许他们重复发出和接受那些貌似强大、绝对的声音。所以,尽管韩寒的文学价值不高,他很重要,也很有影响力,不理解韩寒相关的现象,就不能理解当下的中国社会。

说完了韩寒再来说说方舟子。对他的评价其实可以非常简单,他就是一架机器。你可以批评他的缺点,诸如,从不认错,护短,记仇,等等。但是对于机器这种评价是无效的,会因为一架机器长得丑就不用它造的产品吗?只要他还在做打假的事情,只要他提出的证据确凿,他就永远有市场,有影响力。那些针对他人身和私德的攻击完全是搞错了方向,倒是反映出我们的传统,“我们这儿”的人总是习惯把其人和其言紧紧地联系起来。所谓不因人废言基本上只存在于理论层面,实际操作起来,第一道条件反射就是要从攻击私德入手,让对方人格和信用破产。同时,这也是偶像和领袖崇拜的根基,一个人好,就各方面都好,说的话全对。这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离,可惜两面都不是好现象,最好赶紧把这个硬币从我们的文化传统里扔出去,永远地。

从个人角度我不喜欢方舟子这个人,但这不妨碍我觉得他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因为中国浮夸的社会里需要打的假太多。他同时也是危险的,不受控制,不可预测的,他的炮口对准谁,很随机,也很依赖于他个人的好恶,不分左右。不得不说,那种被揭出一点点马脚后高调硬挺的人士,最能吸引舟子的胃口。李开复同学一开始就没想明白这一点,觉得一点点小小不严的吹嘘不算大事----实事上也是,那一点点的自夸,可以说90%以上的“我们这儿”的人都吹过比这更过分的----就硬挺了一下,结果越挖越多,自己又浪费了时间精力,最后还要向读者致歉。有人也许会说,人无完人,没有人可以通过方舟子那种严苛绝对的标准。是的,事实如此,但是,又回到上面说过的,有错并不代表这个人完全的破产,李开复道了歉,但我觉得他本人并没损失什么,他的专业地位毫无动摇,也许损失的只是一些太喜欢寻找人生导师,太喜欢把偶像想象成完人的粉丝,这反倒是好事。

李开复聪明,及早道歉,方舟子也就没有继续攻击。这么近的例子在前,韩寒还没看明白,只能说不够聪明或者太自信了。一开始麦田攻击韩寒的时候,根本没方舟子什么事儿,他也就是围观了一下,说了两句连冷言冷语都算不上的不咸不淡的话。不晓得为何,在麦田已经道歉了的时候,韩寒又没事找事地顺带讽刺了一下舟子,完全没意识到之前他那说得太满的话,就是悬赏2000万那段,已经进入了舟子的雷达范围。舟子最喜欢对付这种把话说的太满的了。韩寒接受麦田道歉的同时,接着写了一幅嘲讽方舟子的对联,很快又删了,但是为时已经太晚,舟子已经彻底被刺激到,决心动手了。

方韩之争的具体过程我没有什么兴趣描述,双方都做了一些狗撕猫咬的事情。看上去舟子的招法比韩寒高明,韩寒的反应显得更冲动,有些属于骂人的回应言辞反而给自己招来了更多的怀疑者。雪球正在越滚越大,两边阵营也不断扩大,连理工技术宅也出手掺和了。事情不知道会向何方发展,也不知会以何种方式结束,公知们的集体沉默也很有意味。但底线是,即使韩寒一败涂地(只是假设,韩粉勿怒),我也不希望看到他从此销声匿迹或者彻底转行。从韩三篇来看,也许他正处在一个把自己提升到更高水准的契机,他不应该放弃自己的影响力,应该继续写,写出更好的东西,无论是时评还是小说。对于非铁杆方粉或韩粉的一般围观者来说,也许能透过这件事看到更多东西,偶像的被质疑不见得是坏事。在房地产泡沫在慢慢要被压缩挤破的时候,我有点觉得中国时下的社会也像一个有水有石头有砂子的瓶子,正在被剧烈地摇晃,里面的泡沫会被慢慢挤出,空隙会被慢慢夯实。在“我们这儿”领一时风骚的人,都不是走寻常路上来的,完全不可预期。这也正是中国比美国这种成熟社会精彩的地方,我们可以喝喝茶,上上网,来慢慢看中国的瓶子被摇晃,看一个急速变化的社会怎样慢慢成形,各种角色怎样各归其位,看事情怎样正在起变化。

我对这一事件的任一方都没有什么感情偏向,纯酱油围观。试图对本人进行诸如韩粉,方粉,五毛,带路党的分类是毫无意义,如此作为者及口出污言者删掉拉黑,莫谓言之不预也。

@金银黄桃

路金波出来回应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和那个4月1日一样,都是拖延时间的烟雾弹,韩方既不想被坐实,又不想草草收兵,反正心里有底——无论如何你们也找不到那个代笔的人!于是边放冷枪边观察战场形势。

具体到路金波的回应文章,实在乏善可陈:

1,方舟子给的是证据链,而路金波是选择性回应。

比如:对于韩寒三重门里那些引用,路金波的解释是韩寒有摘抄笔记的习惯,这解释貌似合理;但是方舟子的证据链里还有韩寒根本不读书的证据,既然不读书,去哪儿摘抄笔记?三重门里的典故,如果不是大量阅读,怎么能摘录呢?对这一点,路金波显然是选择性无视。

2,对于求医,书店两文作假,韩父为什么不故意模仿未成年人以及其他口径不一致之处。路金波做了个陷阱——既然韩父子二人设了这么大的局,为什么不提前把退路想好。陷阱之处在于——其实根本不存在一个什么大的局,韩父起初只是想混个保送的资格而已。

其实,这些解释,路金波自己都不会相信,只是想安抚那些铁粉而已,给他们打打气儿!至于那些气急败坏骂人的话,就当屁吧!

@小野人嗷嗷叫

对方寒之战结局的分析。

我不是韩粉,他的博客看过,小说翻过,但都没有看全。

因为他的杂文也好,小说也罢。就像王小波曾经比喻过的,像在夏日街头看着一帮痴肥的老娘们,为乘凉露着奶子。那时你宁愿自己是天阉。而看韩寒的文字,你会宁愿自己不识字。

当然,也不排除有天生的色情狂性饥渴或者永远处于青春期的人士对痴肥蠢胖的老娘们的黑奶头看看也如饮甘露如沐春风心驰神往的。

人的心理结构素质修养本身就有不同,对于这样的人你除了可怜他们的生命,也没有任何办法。对方舟子,我也无好感,他似乎除了科学之外,对任何事物都抱有轻蔑的态度,尤其是他对哲学的不屑,让我觉出此人的偏执。

对这俩人的观感,如果说完全中立倒也不是。方舟子我虽然厌烦他,但是却也不得不钦佩他。而对于韩寒,厌恶之外,更多的是蔑视。他的文字和所谓思想受到追捧,恰恰是对中国文学界思想界最大的羞辱。

对于这件事情结局的分析

方舟子组合拳也罢,围点打援也罢,线索梳理也罢,最后的结局也不过是韩寒依旧是韩寒,方舟子也还是方舟子。

会有一部分人清醒,啊,原来韩寒是这样被炒作出来的。但是所谓的清醒也就是仅仅认识到:韩寒成名跟他老爸韩仁均代笔、南方系包装有关。仅此而已了。

至于那些公知和铁粉,从现在观察来看你没有任何办法,我们就喜欢看这黑奶头了,不管这奶头是真的假的,老的小的,我们就是兴奋,你能怎么着?

就像前面所说,你对于天生的色情狂性饥渴和永远处于青春期的人士没有任何办法。

而公知和铁粉的不同在于,前者知道什么是好的,但是为了某种目的故意装傻。继而指导教唆蒙蔽后者相信,那在夏日街头乘凉的痴肥婆子的奶子是世间绝色。

前者可恶,后者可悲。

所以,不论怎么样,在这审美观颠倒的时代,韩寒依旧是韩寒。

而方舟子,目前看,他已经不会败了。即便世人都骂他,方舟子也依然是方舟子,你不可能打败理性。这也是我佩服他的地方。

这便是事件的结局,终归是无聊。

@先放米还是先放水

春晚被赵本山毁了,脑袋被三鹿毁了,身体被蒙牛毁了,减肥被芙蓉毁了,美丽被凤姐毁了,脊梁被倪萍毁了,慈善被红会毁了,爱情被马诺毁了,婚姻被锋芝毁了,奢华被达芬奇毁了,文物被故宫毁了,干爹被郭美美毁了,12315被12306毁了,度娘被天猫毁了,马桶被马云毁了……我的春节,被这帖子毁了。

连续几天日夜跟贴,想在强贴上留下小名,我也简单说几句:

1、因十多年笔耕不辍,韩寒在博文中引用自己或他人多部巨作时,经常出现多个书名号连用、而不带顿号的现象,在韩仁均老师的文章中也出现多次。这是否可以作为技术分析的一个样本?

我以前读书不多且不精(22岁以后只看杂志),很少看见并列的书名号之间没有停顿号的现象。我对自己的语文水平心中有数,为免贻笑大方,先查了一下,网上说确有(包括人教版教材)这种并列的书名号之间没有停顿号的现象。但据一位研究过国标《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的猛人得出的结论,是“并列的书名号(引号)之间仍需加顿号”。

另外,在此贴中,ID“二百五1”在多书名号并列时的用法也如出一辙,是巧合?其大剂量的跟贴,可否也作为一个参考样本进行分析?

2、这场浩繁的论战,如果旷日持久,必将有损韩寒各商家代言合同的执行和对拟代言合同细则的谈判,可能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如果以方先生失败告终,也许不会影响其“科普”文章的撰写,最多是暂时退出对我们这儿文化阵线打假的圈子。但韩寒(或韩家三代)的经济损失却是有形的,是否可通过法律途径向方先生追索?

3、“老装儿子”贴的“韩寒《杯里窥人》点评”登出以来,“韩方”、“方方”和大部分中立的第三方,均不太重视。我看了此楼两幅“贴图”,受益匪浅,觉得修改后通顺多了,很好很强大!

这个点评告诉我,“韩寒”的获奖作品中体现的文学造诣虽高,仍有白玉微暇的遗憾。不过,此点评也顺带得罪了当时“新概念作文比赛”诸多健在的评委,有帮助方先生树敌之嫌。

前好多天,我就发现了《杯里窥人》原稿(照片)中,第二段中的“出身”应为“出生”。后来发现大家都自动纠错了,我就不好意思再说了。

4、ID“二百五1”,----有人怀疑这是韩仁均老师的马甲,你不离不弃地在本帖中执着坚持,似有难于言表的隐衷,若是老韩,作为教子有“方”的长辈,情理之中;若是韩粉,应属辈份极高,----苦于无法组织有效的进攻来助韩脱围,贴出的内容更象是在哀求敌方熄火停战,和韩寒最近越来越不犀利的文风呼应,我很同情。另外,你的ID,是寓意“两百五1个”还是“两百五1家”,你想让我猜。

如果你是老韩,我想说(如你不是,能否请你代转韩仁均老师):韩仁均新浪博客中质疑中X部等部也有马甲代笔,这个……汗!部LD原来只是围观,现在可能很生气。韩仁均先生是否准备春节假期后和他们PK!?韩仁均先生如想同时开辟第二战场,一定抓紧作好各种准备,千万别象这次那样仓促。

5、韩寒也有不厚道的地方,一边说路金波先生是你最好的朋友,一边出卖了他:把他主攻芦笋罐头销售的秘密透露给大家。虽然我知道你娱乐性很强,但是……,英雄不问出处。

另,本人求《光明和磊落》手稿集一本?如果带有韩寒签名,愿以打折前的原价现金支付(本人没有支付宝,交货期为今年4月底前)

我第一次上“新语丝”是15年前,但我这几天,我一直效法楼主保持中立。韩寒若功成此役,我一定会成为铁杆韩粉,因为,韩寒新浪博客里的背景音乐,我好喜欢,特别是韩寒代唱的《亲密爱人》,歌词和唱腔都好缠绵,“……这是我一生中最兴奋的时分……”

@北望朔海

挺韩派:
(基于公开资料、观战或者和当事人曾有过的各种交往而做出判断,发表博文、评论或者转发、回复有利韩团队的,由于我数据太少,本段只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薛蛮子:天使投资人
五月散人:知名网络评论人
作业本:网络名人
西门不暗:媒体人
左小诅咒:音乐人
石康:作家
慕容雪村:作家
刘瑜:作家
封新城:新周刊执行总编
李玉:导演
范冰冰:演员
sina网
财经网

挺方派:
(基于公开资料和观战或者和当事人曾有过的各种交往而做出判断,发表博文、评论、转发或者回复有利方舟子的。)

彭晓芸:自由撰稿人
染香:网络评论员
赵楚:军事专家,专栏作家
王志安:央视主持人
吴稼祥:知名学者
不加V:编辑、网络作家
十年砍柴:历史作家
陆川:导演
肖鹰:清华大学教授

@madmadmadmad

我注意到方的围脖下,挺方被认证的各方人士挺多的,很多都不是文化圈的人,财经界的、IT届的,也有不少媒体圈的人在动摇和质疑,估计都是春节放假休息在家围观的,这些人未必有什么大的话语权,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算各行业的中坚人士,大都比较客观。

其实,打到现在,稍有见识和阅历的人,已经看出双方到底孰高孰低。韩寒方只会发誓,砸空头支票,问候人生殖器,发个人写真照,让人不得不方肘子打到了他的7寸。

其实,真要是没问题,花不到的2千万的,请专业司法鉴定自己当年的手稿,笔迹,不就结了。当年质疑范冰冰整容时她就直接把记者拖到专业医院,请医生看自己是否整容。我不相信连戏子都能想到的注意,韩家军会想不到。

@比冰冰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还有人拿“谁主张谁举证”来诘难方舟子,我看您就看个热闹吧。

要不,您就仔细看看方舟子的“主张”是什么,再找找他的“举证”有什么。

质疑与辩驳,如果走的是讲“理”的路数,所谓“主张”不就是他的论点吗,“举证”不就是他的论据和论证过程吗。您不妨看看,方舟子提出了哪些论点,再找找他是不是提供了论据。

比如,他质疑韩寒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有疑点,他是不是挖掘出这些论据:关于杯子里的纸,不同的人有互相矛盾的说法;有人试验过,纸不会沉到水里去;题目出的是纸,作文写的是布...

这算不算“谁主张,谁举证”呢?谁要是闲得头疼,不妨一条一条梳理一下,看看那条算得上“光主张,没举证”?

恐怕发现的,恰恰相反,方舟子“举证”了一个又一个的“疑点和矛盾“,你却很难从他的文字里直接截取到他明确地在“主张”什么!这是方舟子“老奸巨滑”的地方,这是打笔仗的一种技术。所谓“让证据说话”,正在此呢。读者得出了结论,可是那是你读者自己的“结论”哈。

喊着要方舟子提供证据的人,其实难道不是要别人给“您”心中那个结论提供证据?

反驳别人的“主张”,我想,最直接最有力的,该是反驳别人的“举证”吧,不信,您去找几个正儿八经的严肃的质疑、辩驳与商榷的例子看看。我不知道,多少人把赌咒、发誓和悬赏认可为“有力”的回应?反正我不。

正如楼主所说,这场论战,对我们旁观者是一个“教材”。掺在里面看热闹呢,怕是很有一些粉丝级的中学生小朋友,甚或以及他们的语文老师们吧。过完年开学了,蛮好一个“怎样写好议论文”的鲜活案例呢。

@镜像1207

年份 作者作品奖项
1990 韩仁均《暗号照旧》《故事会》第五届全国优秀作品大奖赛三等奖
1991 韩仁均《难成眷属》中国新故事学会中国最佳新故事奖
1992 韩仁均《难得糊涂》《故事会》第七届全国优秀作品大奖赛一等奖
1994 韩仁均 《压在箱底的花棉袄》 《故事会》第九届全国优秀作品大奖赛二等奖
1994 韩仁均《新官上任》《故事会》第九届全国优秀作品大奖赛二等奖
1994 韩仁均 《养猪难卖》 中国新故事学会第二届全国微型故事赛微型故事奖
1996 韩仁均 《退一步海阔天空》 《故事会》第十一届全国优秀故事大奖赛三等奖
1997 韩仁均《局长下乡》上海市故事创作讲演大赛二等奖
1999 韩仁均 《第一笔生意》 上海市新民故事大赛二等奖

我就在网上搜索到了这些资料。我觉得,如果谁有90年代的故事会,最好能翻出他写的文章,然后扫描一下,发到天涯论坛里。可惜我找不到2000年以前的故事会的电子版本,也买不到那么老的书了。谁有啊?贡献出来啊,扫描发上来就行……

@牛村一直存在

我觉得大家光是在网上分析来分析去也没什么劲啊。

我觉得应该把韩寒的作品和他老爸的作品以及路金波包装过的所有写手的作品都找出来,列个表,然后按作品名找到当年的出版物,进行比对分析。

坦白说,我真的觉得韩寒成名靠新概念考试和《三重门》,而成神靠的是新浪博客上消费政治概念、迎合大众情绪。

@favoritexiao

我也尽量按楼主要求,理性地先分析下双方下步可能的战略战术安排:

一、首先分析韩方(或韩方及其相关的媒体等):

韩方除了其父之、家人、铁杆兄弟、核心铁粉、广大粉丝、路总之外,还有诸多媒体名人、某些作家、广告界达人、投资界人士等。

在目前整体态势不占忧且已经到达事态进一步到达临界点时,或许会采取的策略或有:

1、【尽可能转移核心概念,加大网民分散性关注,并期望以此产生对本质核心问题关注的淡化】如路总的文章、天使们的文章、韩铁粉的文章、一些作家和媒体人士的文章等等,在加上天使团队各巨头的含沙射影地话题引导网民加入“犯晕”的行列;

2、【车轮大法,累死老方,并借此将水搅的更混】:可达到多视角、多问题、多打击,配合各天使、媒体人、书商、铁粉、方过去的“对头”等轮番上料并转载,在进一步维持韩粉热度的同时,使本案关键性核心诉求的关注淡化,并尽可能同时使受众对方的负面印象进一步增强;

3、过几日媒体及公关机构以及天使集团等即将上班开工,开工前可拟好公关策略,在开工后,打一个有组织、有策略的公关战役,力保韩寒相对平安地度过这次危机,从而可顺利实现“华丽转身”;

4、如果战局最终相当不利,则做好危机公关第二轮的准备,同时启用迫不得已的“弃车保帅”方案。

二、再分析方舟子这方面:

【迅速凝聚一个逐渐增强的方战团队】方除了本人及几个作家、媒体人、韩过去曾经的对手、一些期待看到韩神下台的观众外,还因近些热烈的大众评论,争取到了更多的“帮手”,这个团队的人数和实力,与日俱增。此刻早已意识到这是一场须持久战的打仗的方,一定在逐渐扩大这个团地的实力和凝聚力(起码是对于此事的阶段性凝聚力);

【时常将本案关键节点的关键证据的讨论和文章发出】在维持热度的同时,吸引和应用越来越多对己方有力的人以及其发言或文章;

【做好局面比预期扩大的准备】:此仗的延伸,其扩大领域与人群或超出双方预期,需及早应对韩方大规模公关活动以及媒体的推波助澜,同时还要及早截住黑方一方的不断挑战和“转移视线”。备战方案需近日确定下来;

【在时局发展到一定态势,适时按照策划不惜把事情调大、搞乱】:主要是点射一些确实有问题的媒体机构好或者某个团体。点燃战火的目的:既可以使战事保温,又可以燃起大众对这些机构或团地过去已有的微词,以强大的网民舆论逼迫这类机构要么陈默要么淡出,遂又可将主要PK焦点移到主战场。

【如果时局发展严重超乎想象】:已方舟子的阅历,他会预留后手,既保证此战是成功的,有想方设法能退离战场,而将战火引至他处。

纵观整体战力,韩方资源最多、人力最广,但组成非常复杂,策划活动的影响和利益链条的协作难度颇大;方舟子一方则步调基本一致,且协助难度小,战略上:方舟子占据一定优势;战术上:韩方可选的招数以及人力、精力更多。

但根据个人的判断:此事韩一方胜算不大。

@黑眼圈钱

转篇文章给那些自称韩粉、方粉的看看。你可以支持/反对一个人的观点,但不应该等同为支持反对这个人。比如我可以支持方舟子对于韩寒文章有作假代笔的看法,但不等于我支持方舟子这个人以及他所作的一切。

论粉丝——有感方韩之争
作者:周方舟

粉丝就是这样一群丫,他们的left brain has nothing right,粉丝也是这样一群鸦,他们的right brainhas nothing left。

他们之所以是倒写的“人”,因为可称之为“人”的是思想不受奴役的,不受役使的,是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他们之所以是“鸦”,因为“鸦”是喜群居而擅一起鼓噪的。

粉丝之所以需要偶像,是因为左右脑都残了,便会心虚,心虚便是自我否定的一种癫狂状态。

在中国这个卡夫卡式的城堡里,最容易产生粉丝。在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渴望进入“权力之门”和“真相之门”,但这个城堡却给人们设置了重重障碍,这些障碍粉碎着每个人,无论怎样努力都是徒劳的,这两重门对每个人就象卡夫卡的城堡无法进入,于是人们只能选择第三重门-“偶像之门”。在这个社会,由于人们如同骰子一样被投来掷去,都在匆匆往前赶路,他们要去哪里,无人知道,知道了,也无法理解;生活是雇佣的,是令人琢磨不透的病态;人们理解着他们不能理解的,信仰着他们不信仰的,庸俗着不能再庸俗的;精神是高贵的,却是使人颠簸的,很容易被庸俗招安;仁慈不再是高尚文雅的,还容易招惹是非;思想是一个下贱的场所,思考变成了一种牺牲;每个人都是湮没在人群之中一个影子;一切都是流弊,人只是流弊影子下被意识形态异化的蛆。

  低智社会的每个人时刻都在体会荒谬感,每个人都是迷迷糊糊的,都在寻找一个禁锢和保护自己的鸟笼子,却还以为找到了信仰的自由。偶像就是最好的鸟笼子,就是自我否定的癫狂状态后的自我肯定,偶像还是一个面具,可以时不时扣在自己脸上以掩盖心虚。粉丝们的偶像几乎毫无例外的是谎言,粉丝们的信仰毫无例外的是阉割他们的温柔的凶器,粉丝们构建的社会也毫无例外的是个虚拟的低智社会。

粉丝们不知的是,他们为偶像摇旗呐喊,以为是激情,其实是如乌鸦般的鼓噪;他们为偶像消得人憔悴,以为是在恋爱,其实是盲目无知;他们为偶像而活着,以为是舍身忘我,其实是被洗脑。粉丝们还不知的是,一切都要被时间所掂量,偶像也会变成骷髅。粉丝们更不知的是,任何偶像,都是使自我变成囚徒的偶像;任何一种自由,都是把自我变成这种自由的囚徒的自由,任何一个被造出的神,只不过是一个群体性的愚昧无知的起哄。偶像一哄就起,偶像一倒,粉丝们便散。

心虚的时候,请提起巴尔扎克的手杖,上面的铭言实际上是个人尊严的权杖:“我在粉碎一切障碍。”

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永远保持强势,开启民智,偶像就会瓦解,丫们就可以进化成人了。

@这样Echo

关于最近讨论激烈的韩方之争:

看了方舟子质疑韩寒的所有博客,最近几篇总的来说关键在于韩寒在一些场合对于同一问题的说法有出入。刚开始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也觉得有些道理,但是后来,我用方的观点“一个人对于他自己成功的经历应该印象深刻”(原文大意是这样)想了一下我自己的经历,开始觉得方说的有问题。我仔细回忆了一下三四年前我人生到目前为止最成功的一件事,发现自己能记得的只是某些个自己印象深刻的瞬间。又和朋友讨论了下,发现外人看来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不是感动到自己的那个点,是很难被记住的。比如说现在我已经完全想不起来演出的时候穿的是长裤还是短裤了,至于裤子的颜色更是一点印象都没有。我也不记得当初开始这个计划是我怂恿朋友的还是朋友怂恿我的了(后来是我和朋友一起做的)。其实大家都可以试试看,回忆一下自己的成功经历,看还记得多少细节,禁不禁得起别人推敲。这么看来,方的绝大多数论点就站不住脚了。(因为他的论点基本上都是从上文提到的矛盾出发的)。

至于大话和说话不经过大脑,我想是绝大多数青年人或者说是绝大多数人都不可避免的吧。毕竟在生活,没有人会仔细想自己说出口的每一句话,不是只有记住谎言是难的,而是记住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哪怕是真的都是困难的。在不确定的时候,对于当时看来并不重要的事随口一说,应该大多数人都有这种经历吧。除非是生性特别严谨的人,大多数人对于语言都挺随意的吧,没有人会字字句句计较自己所说是不是百分之百属实,对于一时忽略的细节还要认认真真的思考。关于这个,大家也可以想想,自己平时生活中是不是这样对言语不太较真。

以上是凭生活经历做的推测。

接下来是不凭生活经历的东西。

方舟子在1990年的某本书中曾提到过,凭他的读史速度,三个月就能读完二十四史,但是在最近的某篇博客中却说他大概读完二十四史花了七八年的时间,这如何解释呢?

接着来看看方舟子的无赖诬陷罪证。举最新一例。方舟子最新博文“在最近的文章中,韩寒以他写作《三重门》时还不认识路金波为由驳斥该书由路金波代笔的说法,让人莫名其妙,因为人们怀疑的事《三重门》有韩寒的父亲喊人均代笔,路金波则被怀疑代笔韩寒后来的博客文章。”(因为后文和这个话题无关,故没有摘录)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认为韩寒在博文中只驳斥了《三重门》由路金波代笔的说法呢?再来看看韩寒原文“主要嫌疑人还是两个。第一个就是永远的路金波,“爆料人”指出这是路金波包装我的第一步,包括新概念作文比赛,都是路金波在背后操纵。爆料人可能不知道,我是2003年认识路金波的,而1998年,路金波尚未出道,还在河南的一个罐头厂工作,主攻销售芦笋罐头。第二个嫌疑人就是我的父亲,爆料人觉得我父亲在大学因为肝炎劝退,所以必然满怀对教育的仇恨,于是写了一本书,借儿子之名发表。“爆料人”为了防止我拉出同学来作证,帮我把路都堵了,说是我的父亲每天晚上写几页稿纸,要求我背诵出来,于第二天上课再故意当堂写给同学们看,所以其实我的同学们看见的都是假象。“爆料人”可能不知道我当时是寄宿的,两三个星期才回一次家。也就是说我必须一次背诵两万字并在课堂上默写。”韩寒明明就回应了两个质疑,方舟子却故意误导了大多数没看原文的群众。方舟子还根据韩寒的博客,质疑了他究竟是没日没夜读书还是没日没夜写作。这其实就更无道理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每日每夜不过是个夸张的说法,人要是没日没夜的看书或者写作什么别的事情都不干,那他还能喘气么?抠这种东西,实在无趣。再说关于代笔的事,方舟子好意思把改错别字叫做代笔?福建省语文第一名不会理解不清“代”字的含义吧?若是理解得清还这么纠缠,就太过了把。其实两个人的论战从刚开始就是充满了这种东西,无聊吧,无赖吧,我也觉得。在我看来韩寒正是认识到了这个才宣布不玩了的。因为真的没有意义。

  说到福建省语文第一名,正好我也是福建的学生,也想语文考第一名,不如方舟子来教教我们福建考生,如何做才能拿到第一名啊?你买了那些参考书?看过哪些书?哪些是重点?你还记得么?按照方舟子的逻辑人做得很成功的时就一定会记得细节。方舟子那么多次提到这个第一,那么得意,一定觉得在这件事上他很成功吧,给我们回忆回忆细节啊。如果想不起来,或者和当时情况有出入,我们是不是有理由怀疑,这第一名也是假的,是有人代考的啊。

最后说一个关于方舟子的,但并不单单针对这次韩寒事件。微博的确是一个很好的互动平台,也是言论很自由的平台。在这里可能每天都能说出很多真话,揭发很多真相,但方舟子作为名人、学者、打假斗士,是不是应该更负责任一点呢?要知道在微博上也是有很多假的。未经考证就随意引用、转载网友微博,加一些自己评论,然后出了问题再说这与我无关啊,这事儿不是我说的,我不过是转发了别人的微博。这样的态度是极为不负责任的。也的确是污蔑和传谣的一种。还是拿最新的来说,方舟子在博文中提到了微博上海岩一事,但无异于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海岩已经澄清了此事。只要有利于他的他就尽情转载,类似的还有很多。从之前的唐骏、王菲事件就是这样了。

关于韩寒,也有几点要说的。首先要说的事,我并不算韩粉,不完全认同韩寒的所有观点。但在这件事情上,我支持韩寒。

这次事件的讨论已经超出了文学本身,所以我尝试了一种新方法。从韩寒平时接受采访的态度和表现判断他是否是他的文字的作者。因为一个作家平时的表现和他的文字不可能是脱节的,而要一个人长期装成另一种样子也是不可能的。从最初的《三重门》开始,那个时候的他在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的时候是一个完全反叛的形象,这一点从他的打扮、说话都能很轻易地看出来。那个时候的他是偏执的,拒绝一切来自成人世界的规则,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而那个时候他的小说和文章也恰好如此。再看他近期接受杂志采访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其实已经悄仍然改变,毕竟十几年过去了,当年脸上那种不可一世的狂气已经收敛了许多,但眼里的戾气还是保留了一些的。说话也不是当年天下我最大的那副样子了,更深沉,更有自己认真的思考,也更幽默和睿智了。这与他今年来博客,最新小说表现出来的风格也具有一致性。

我想韩寒不是神,他也不是人格分裂,所以他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和品质也具有一致性。他是赛车手,而且是目前中国最出色的赛车手之一,作为赛车手的勇敢、坚强和率真也被他带到了写作中,从他的作品中也能感受到那种勇往直前的冲进和速度、漂泊的感觉。这点,《1988,我想与这个世界谈谈》会让你感受最深。所以我觉得,那些没看过韩寒作品的人单纯的想从这场论战中判断他的作品是不是有人代笔的恐怕很难,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准确。文字有时候是非常感性的东西,凭的就是感觉,是逻辑思维不能完全解释和代替的。

关于这场论战。

单纯就这场战斗而言,我觉得韩寒从来就没有完全胜利的可能。原因有三。

一、因为无论结果如何,他都不可能彻底摆脱这种猜测和质疑。就像衣服脏了,不论再怎么洗都不可能完全干净一样。永远会有人指着这个点说,噢,你是脏的。我想这也是韩寒最初为什么那么愤怒的原因,因为他一开始就明白。

二、多年上网看人掐架的经历让我明白一个道理,骂人的永远比挺人的厉害,来的有说服力,来得劲爆,或者说来得硬。(看科蜜和科黑掐架也是这样)这是什么道理呢?后来啊,我想这和弄脏衣服比洗衣服来得容易的道理是一样的吧。

三、查资料,纠疑点,这是方舟子的老本行,也是他擅长的事情,这是他的本业,所以方舟子在这方面显得比韩寒更有逻辑和说服力我觉得不足为奇。

最后:如果方舟子要打倒韩寒,拿出真正有力的证据来,不要只忙着找所谓“疑点”。

PS:那个说范冰冰是戏子,无权参与的人,我想说你很不道德。其实你也没多了不起吧,还没有瞧不起别人的资格吧。不管怎么样,范冰冰是在国际舞台上已经为中国争面子、加分了的人,你做过什么呢?不要以为“文化人”有多了不起。“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早就过时了。

@oylogic

看了最近两天韩与方交锋的文章,谈谈观感:

1)韩寒不愧是作家,文章写得帅,虽有瑕疵,但比方高明很多。二者的写作水平,显然不在一个档次。方的文章,在天涯,充其量也就三流。

2)方舟子这几篇攻击文章的致命缺陷是,逻辑稀烂。方试图以推理的方式得出某种结论,可惜,没有任何像样的理据支持。他那些煞有介事的举证推理,完全不着调儿。

@假人2012

“如果有人找到代笔一行字的证据,”可以把条件再改一次嘛,我觉得改为一百篇左右妥当些!

@如果虚无

中国式的辩护——如果怎样怎样,我给你100万!

真怎样怎样了,有几个兑现的。

从利益博弈的角度,为了维护利益,在利益受损之前抛出这样的“悬赏”,无成本啊。等到“事业”失败了,被戳穿了,主体利益也就没了,主体利益都没了,食个言不兑现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本来对宁财神还是很有好感的,炊事班的故事,都市男女,武林外传都编的不错,没想到见识这么有限/或者说立场这么“不由自主”的奸,说什么都出来4000万悬赏了,还质疑个屁阿……这叫啥逻辑。

@辞难

今天本来不打算写战况分析了,不过路师爷既然挺身了,还是捧捧场。

先转一下方舟子的微博:

【路金波:“我以后但凡眼贱再看一次方的文章,手贱再提一次方的名字,我就是猪~~~~”】恭喜这两天东奔西跑的路老板,你的猪身终于长完整了。少年韩寒为何要看《养猪秘诀》的谜底也揭晓了,原来是为养你做准备啊。

方舟子说路师爷这两天东奔西跑,或许韩团队的通气协调会都在方舟子的视线中。

路师爷还是不行啊,痞文出身搞论战只比韩寒好一点点。这么写正面回应不怕再给韩寒捅一刀子?

我们来看看路师爷到底在干什么。

首先他承认了低估方舟子,低估了方舟子的逻辑分析和资料收集能力。到文章最后已经说方舟子具有并维护“网络话语霸权”了,可是开头他还说自己跟方舟子拥有差不多的话语权。可见路师爷心有不甘也不得不低头啊。

其次,他承认了两个硬伤并且说他也无法证伪。作为韩团队的成员跑出来说不能证伪那你跑出来干嘛?你只代表你自己,你代表不了任何人?那你这算什么正面回应?“正面”到底在不在你脸上?

再次,没长“正面”的路师爷针对方舟子一些问题的回答大家就自己看吧,笑料甚多。那个关于的地得的用法到他嘴里完全成了韩寒的抓阄游戏,状态好胜率高,状态不好胜率就低。“作家”啊韩寒,路师爷这是在夸你神马?

又次,路师爷倒是对文体分析挺有兴趣。我不想猜测他的心理,但还是忍不住想说,这货估计可能想在这上面偷点鸡,只是现在拿不准。

最后,关于韩天才的定位路师爷主动降调了,自觉承认韩迄今为止没有真正的硬通货。降低姿态博同情了?改成蝴蝶飞了?提醒路师爷,蝴蝶基本都是短命的,十六岁的花只开一季,你路师爷可不要一语成谶哦。

方今天的战术仍是昨日的延续,不多表。只是方的微博表明他期待并准备好了更多的挺韩派加入,看样子自信满满。

未来战况预估:

方针对韩的作品分析还没写完,应该会继续发表。但是如果连续写作品分析会导致观众热情降低。如今路金波跳出来正好可以掐一把,不知方舟子是先掐他还是继续作品分析。

路师爷憋了两天才整出这么一个“正面”,后面应该不会连续出文。反倒是路本人在文中的态度有点可疑,可以理解为仍然手脚慌乱,也可以理解为开枪掩护准备跑,现在不好说。

韩团队要出书稿的事路师爷今天可没再提,他不可能不知道。没提就意味着这事可能要黄。

韩寒应该会继续当缩头乌龟,而且这段时间的各种公开活动都可能临时取消,因为无法预知是否会有突发事件。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探知一下。

@微易

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信号:

@宁财神:在韩寒的事上,我一直没表明过态度,这次一并说明白吧,韩少其人,在现实生活中,嬉笑怒骂出口成章,脱口秀比文章精彩许多,如果把他聊天语录整理出来,每篇都是动人文章。虽然他后来不幸因为脑残而变成了五毛,但所有字,我毫不怀疑是他自己写的。为此,我愿意为他背书,找到枪手者,我一年稿费归他。

从@宁财神的表态看,韩寒一方通过讨论,认定方舟子拿不出真凭实据指证韩寒有人代笔,韩寒、韩仁均也不会出面来澄清疑点,更不会承认造假、有人代笔。

他们现在已经采取危机公关,凤凰网的专题已经推出。报纸媒体大部分春节期间休刊,初八报纸媒体会有反应的。

@牛村一直存在

睡觉前,我把韩寒方面的战术说下。前面说方舟子需要围点打援,因为方舟子打假韩寒时很可能面对的真正对手是实质的救援者(这里至少有“代笔”,利益关连者)。是的,韩寒出场,韩粉围攻方舟子及其团队的第一波已经全面溃败,以韩寒发什么“光明和磊落”为标志,因为韩寒开始维护粉丝了。

可以明显的看出来韩寒方面尽管有一些慌乱,还是稳得住,毕竟人家是舆论制造出来,登上时代周刊的中国明星(尽管我很确信,注意不是确定,他的认知能力很弱,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弱智)。我再次提醒方舟子,他需要注意外围以及间谍战。有一些时候引用资料要慎重,就算你可以免责,但是会影响形象,当然完胜对手难度基本没有。

韩寒那篇收集残兵的帖子也是韩寒幕后开启攻击的开始。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波次的攻击和防守很简单(我昨天晚上和今天凌晨都有针对性的分析)。那个杂志的老板和路金波路数有相同的,如岔开关注点,避重就轻,消耗读者心理资源。那个杂志老板还有让事件其他相关人安全免责(貌似并非如此)。路的回应表明他是在堵方舟子质疑的指向,而回避“质疑”本身是否站得住脚,大致就是让大家相信什么都没有。事实是怎么回事?

还有一个自保论调就是,就算韩寒真是假的,韩寒也产生了积极意义,这里我要复制我举例的回复。这种观点简直就是强盗逻辑。强奸犯让寡妇体验到了 生理上的性高潮和痛苦,心理上的被侮辱,更不要说后期影响……你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韩寒最后是否能金蝉脱壳还是被媒体丢车保帅,或是让事情不了了之。这就不是我能确定的了。不管如何,韩寒方面并不是没有生还的机会。有网友发帖准备赌“韩寒”的逃跑之路,这个效果有,但不大。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方舟子方面还是应以休息,稳中求胜,争取联合更多的社会力量(给行为赋予积极意义,价值召唤)。除了“分析派,技术派,考据派”外,还要有“宣传派”。打假,既要求真,也要有爱!

@小帅帅猴

纵观韩寒方舟子一战,本人认为方舟子实乃阴狠毒辣之辈,的确有抓着蛤蟆攥出尿之风范。

此事到目前为止,方舟子最出彩的地方莫过于抓住了韩寒早期“作品”中的硬伤(如《书店》中闭架购书的经历),这也是韩寒最难,说白了根本无法解释的问题。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奇怪的、前所未有的、气急败坏的韩寒(你以前骂人时那份从容劲儿哪去了?你混了这么多年,难道不知道世界上没有长盛不衰的事物吗?)。起初韩寒还写了几篇文章反驳他,但他忘了一点,自己写的东西跟别人代写的是不一样的,网友都不是傻子。由于操之过急,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拿自己不能活着看着女儿长大诅咒,2000万悬赏,精子,秃顶全出来了。众人哗然。。。这正中方舟子的下怀——你想出什么招都让人猜透了,你还有可能赢吗?于是韩寒慌了,开始在博客上卖萌,推销10元手稿,以一种“爷不搭理你了”的姿态,把烂摊子甩给了他爹韩仁均和其推广人路金波。

  路金波以一篇为什么蝴蝶和屎壳郎不能成为朋友(如果不看内容,会认为是科普作家写的)彻底宣告了韩寒团队是彻头彻尾的loser。整篇文章就是俩字:狡辩。而且是苍白无力的狡辩,不但对于方舟子提出的韩文中的硬伤只字不提,而且还用了很大的篇幅去讨论诸如韩仁均“操纵”“1999年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可能性有多大?蝴蝶与屎壳郎之间的关系之类的话题,文中不难看出路金波在大打感情牌,而且文章末尾部分还充斥着排泄物等字眼,如此重口味的文章,让人看了实在反胃。

本人此前曾关注韩寒多年,一直觉得集长跑、赛车、写作三种天赋于一身的韩寒实乃奇人。但现在,唉,啥也不说了……

再说点吧,结个尾,葛大爷说什么来着?“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

@理想在前方

上面不少朋友的发言都很有道理,但,怎么说呢,一些朋友的确煞有介事了点,从一个表态,一篇文章,乃至一个字眼里就浮想联翩,得出的结论当然也有可能,但从概率上看应该是很低的。比如:“韩寒团体”如何如何。韩寒团体肯定存在,但被扩大化了,我估计,也就韩寒父子,另加路金波等几人吧,宁财神是否进入核心层都恐怕要另说。

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大家的分析的确有些牵强,尽管痛打路水狗是路人甲的权利,但无论如何,这些人也算是在场面上走的,即便品行卑劣(很有可能不卑劣只是普通人),但仅是从技术层面讲,即便在内部小圈子里,太下作,或者过于低级的事只怕也是做不出来,因为,没有永远的朋友了,大家既然是坏人了,互相肯定要防着点。

我的意思是,他们可能有串通,但一来沟通未必充分,大多在根据自己的眼光和能力个人发挥。二来文人相轻几乎必然,他们虽是同伙,但要说在智慧和文学方面同心同德,也只怕是未必。

最后,请大家看看下面这条微博,我差点笑喷了,哈哈。

@简直:许小年是韩粉中最大牌的。石书记这是把手榴弹往后扔嘛,哈。//@折花哥:石康逼许小年划清界限了,智商低真是无下限,猪一样的队友,韩少口年的。//@许小年:本人的确抄了不少,抄哈耶克、熊彼得、弗里德曼、亚当-斯密...,严格地讲是引用,只不过微博上无法注明出处,抄袭则是拿别人的东西当自己的原创。//@石康:在中国现状下,公然地压制、抢夺、迫害、强暴还谈不完,哪里轮得到抄袭呢?在一块污染的土地上非要去寻一片净土,怕是理想主义者也不会那么蠢吧——非要打韩寒的假,我认为方舟子可以看看许小年老师的微博,看看他抄了多少作家的观点,我看到仅抄哈耶克的就比郭敬明抄庄羽的要多得多。


@青海更清

有人说韩写了三篇,涉及敏感内容,触怒了当局。惨遭迫害。这是什么逻辑啊?

喉舌《环球时报》天天写敏感内容,怎么没有被迫害?

《环球时报》敏感不重要,重要的是立场。《环球时报》站在当局的立场上触碰敏感话题,那叫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样,韩三篇虽然话题敏感,但是立场完全和当局一致,甚至发展了当局的观点。完全是合格的入党申请书。试问,向组织靠拢,为当局背书,投到当局怀抱的三篇之后,当局为什么要迫害“自己人”?这样的新归降的“意见领袖”,照理该大树特树啊,捧还来不及呢,焉有迫害之理?

@笑语声

我不是方粉,对方这人也不感冒,但方打韩寒假这事我支持,凭什么就不能质疑一个公众人物的韩寒?韩寒是组团人造的,这是我一开始一直的一贯的观点,新浪明显偏袒韩寒,反面意见的评论都不能发出。听说媒体接通知要保韩,有木有?公权力最好不要介入这场论争,好不好?

@先放米还是先放水

为什么方舟子和路金波不能成为朋友----侧面回应路金波

我承认我的文学造诣比路金波低,尤其是他“一边虚虚实实间”骟动旁观者更清、无限放大主观能动性,“制造”听上去比亲历者还清楚事发现场的无耻谎言的能力,一边掌握着造假者更多证据的实际;我也承认我的文学造诣比方舟子低。方舟子有许多“短处”,金波已经在的博客里用和本文题目类似的文章攻击了很多。所以,我这篇,是“侧面”回应路金波的。

巴特,我才不信路金波的说法!他的博网《为什么蝴蝶和屎壳郎不能成为朋友》开头这句,他可不是故作谦虚。

不过,路金波先抑后马上信心爆棚,“作为韩寒最近的朋友,一个文字工作者”,短促滑跑后便起飞并准备大仰角爬高,称自己是“和方舟子拥有差不多话语权的人”。

----点评:作为大师,首要的是不能慌。但,路金波称自己是“和方舟子拥有差不多话语权的人”,是我最终决心在此码字原动力。

他的点子、路数、阴招绝对比方舟子多,网上现在还有他的传说,斗狠多年,码起““文学”字可能比方舟子还要细腻,“李寻欢”是浪得虚名的吗?其人放出风声自称“多年上网耳濡目染,打架斗殴的三脚猫倒有那么几下。人家那边打得紧,丫也趁乱去踢一脚掐一下,占了不少小便宜”,这个路金波是什么的干活?狡猾大大的干活。----别看他开场文明礼貌抱拳作揖的,那是演戏!泼皮的实例俯拾即是,试想,心平气和中,方舟子有本事说出问候路金波远近亲戚的话吗?

本贴大名是《深度解析“韩寒挑战方舟子”》,在我看来是一场关于对韩寒是否文学“天才”、人文研究的深度解剖,而目前当事的对方却玩起了失踪。按说,韩寒已经下落不明,胜负已经立决,不必类劳在座的各位再费口舌。时日久远,再拾起谈论的话题,是连当事的人们都自相矛盾语焉不详,更让人对感到当时发生了什么真相一头雾水。而方舟子而本项目也不是方舟子取得文凭的内容,工程语言的死板PK文学创作的含糊不清,加上倔得跟驴一样,又没有现成公式可以套用,论证起来是不是更加麻烦?而路金波比方舟子更懂“天才”韩寒的不为人知细节,有许多素材可以使用,并有裁判加入比赛;而方舟子倔得跟驴一样,又没有现成公式可以套用,敢说自己有比路金波更有编造故事的想象力吗?

----我敢跟方舟子赌400日元,我认为路金波比你方舟子更懂“天才”韩寒,人家用心树牌坊的计划已经实施了多年。因为韩仁均老师或是路金波,不会傻到和我赌,他们才懒得炒作我。不敢得罪在场的众多理科工科的同学,我是学理工科的!类似方舟子的缺点我也有,我曾被同系统另一单位的小头目骂过“不灵活,不懂转弯!”,我假装很爽地聆听他的教诲,心想他再骂出我是“笨蛋”就上前把他放倒……如果多年以后,各位据此,能提出我不懂转弯的结论吗?实际很有娱乐性的是,这小头目多年以后成为我直管的部下,而我一直假装忘记我们曾经的“误会”。这可能是我唯一强过方舟子的地方。

我信口开河跟大家讲起了我的故事,主要是想轻松一下。各位千万不要以为我忘乎所以,掉转了枪头的朝向,作茧自缚,为韩寒从少年到中年的转型提供免费的注脚。

路金波不说自己是个包装大师、出版届的大包工头,而说自己是个一个文字工作者,可见这个称号在他心中是多么重要!不过,我从“吱咕吱咕”拨号上网的时代就打开过“新语丝”,(我从没说通读过里面的上千万字),断断续续地看着方舟子的对学术和愚昧现象的打假。虽然路金波认为“他不能理解任何和自己的认知模式不同的东西”,有点正确但有点片面,我心里先假设这方面双方旗鼓相当。大家谈谈,方舟子这个理科生有比路金波更好的文字驾驭能力吗?

----先给自己打气一下。在这场天涯史上波澜壮阔(可能天涯史上第一、也可能是之一,前面双方都有朋友指出对方话说得太满)网友揭假的深度解析(注意,我说的是网友试图揭开真相波澜壮阔,不是指挺韩粉丝保护“天才”的神话的絮絮叨叨兜兜转转),本人作为相比方舟子、路金波两位文坛巨将,拥有差距超过十万八千光年话语权的人,能“躬逢盛事“,我自发参与,自然感到十分荣幸。

古今中外大师级前辈都研究过和人掐架的课题,骂人先要自降身份。据说路金波曾亲尝“秒杀”之痛,明知自己没有那个能力,因此,出场时把尾巴折叠起来放进后备箱。先声夺已,这个“先抑”的开头,很可能就是汲取了这个招术,采用了先软而后硬的战术。

传说方舟子都是高调打假,从不示软(我本想在此引申老罗的意思:方舟子很轴,不会装,始终很硬),不会做自降身分伎俩。这与大前面大师的教导相违。

方粉看不太起韩粉没有理科生的头脑,把韩粉试图保卫“天才”的自卫行动看成是胡言乱语,没有理科生的头脑。

后来,来个自称在SCI以第一作者发表过19篇论文的物理自学成材者,这么伟大却能隐姓埋名,我也觉得非常好笑!

-----话说在“《科学》杂志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19篇论文的华人,早就登上院士养尊处优的宝座了,那个门槛离我们“凡客”何止三重,你叫人家不去准备开春后研究获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经费,却在此地熬灯点蜡跟劳什子贴,还大过年的,这不是开玩笑吗?超牛的军机飞控、远程通讯控制、材料科学,航母综合工程就不用说了,驻轨空间站等等等等,随便一个项目,都是远超“4000万”几何数量级以上的国家重点工程。再爱好和平的国家,尖端的科技从来都是首先应用在加强军事实力上的,嘿嘿,这句话我也是听别人说的。

所以很快(隔了几天?请路金波猜一猜),物理自学成材者就披露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学了大学理科8门不及格的人可能都懂,在SCI以第一作者发表过19篇论文的物理“天才”,还能在这地球上雪藏起来?

----还是学了些物理,再装,伊朗国家军事科学情报部门都能上门来猎头。

这个朋友冷静一下,明白这当时可能发生了数据溢出的故障,不可再装。那么。4000万级别的工程项目,应该象我一样,只能在电视中看一看。象我的水平实力,经过包装,可能还是连4万的科研经费都难以获得申请通过。这很现实。

想想,这是一个韩寒、范冰冰作为业主推出的、目前标的为4000万的大项目啊,朋友们,想想,我能“共襄盛举”,以前怎么就没想到自己那么伟大,就这么参与进来了呢。嘿嘿,我和那位朋友应该是同样地欣喜若狂。

于是,这个物理爱好者改为效法方舟子搞起了科普,虽然参加了项目,可是离题太远。路金波给人以心胸开阔之感,嘴上没说什么(反正我没听到,我就信了),也觉得不靠谱,可其他和韩寒同条战壕的各路诸候,似乎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找到有价值的劫材,总是说不着边际的话,万一被对方提劫,那韩寒麻烦大了!

但,岂止只是韩寒麻烦大了?

我喝口奶先。

----路金波很聪明,他很赞赏韩寒博客上的那个傲视全球的巨多“不”的原则,比三不一没有还麻烦,“不参加研讨会,交流会,笔会,不签售,不讲座,不剪彩,不出席时尚聚会,不参加颁奖典礼,不参加演出,接受少量专访,原则上不接受当面采访,不写约稿,不写剧本,不演电视剧,不给别人写序”。我掰手指算了两次,不是哪个文化功底不够的家伙说的什么“再三“交待,实际是14个“不”,如果大话说错、恕我孤陋寡闻:我认为古今中外五千年来没有什么文人立过类似的规矩。14项交待,我算得对吗?),淡定啊淡定!罗马不是一天建设成的,路金波的出版王国到今天有点规模,是多年的苦心经营,不是一天就可以虚胖成这个的架势的。(与正文无关的私货,我在这儿“谈谈自己的看法”:路金波吃苦实干精神岂是韩少爷嘛是不是有点象红楼梦中人一般。上一句话就是没有标点符号,怎么断句由读者自便,本人概不负责。)

路金波有远见,早知如韩寒装考试铅笔出去现世,总是要还的,现在麻烦大了自己又罩不住。但大师临阵不慌(只跟韩仁均老师比,路金波堪比大师),先施礼声明他不是托,“我并非受人之托(所以我的回应不能代表韩)”,“天才”的团队正在付出巨大的代价,心里恨之厌之,口上又要夸他捧他,怎能不刻骨铭心?但他却轻描淡写地,用“我承认自己的确低估了方舟子的战斗力”一句带过,好象那个新年元旦过去不久的那个非著名的败选演讲一样,……责任,我一肩扛起!

没有得到批评韩寒韩2世象个孩子暂时轻松了,韩仁均老师估计也可能没听出老板在批评他们俩,韩家终于暂时松了一口气,今晚可能睡个好点的龙年第一个安生觉了。

嗨,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承认自己文思枯竭吧;敲字,也太累了。

---于是,龙年正月初四的半夜,路金波假装低调、实则华丽地登场!化名路金猪大将重返前线,虽然是锦衣夜行,还是那一套出场----先说自己是猪,因为他自己说过:手贱还是眼贱,再回来就是猪。回来让你说他是猪显得你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他”是和方舟子拥有差不多话语权的人“,很斯文的样子,施施然地。当然,他和方舟子一样,断然是不会出现在我们这儿最前线的,他在下比韩仁均更大的一盘棋,简单来说就是让“天才”的苟延残喘延续下去,能拖得越久越好。----实在拖不下去,他也已经说了。

路金波不管有没有看过、但却深谙《史记》卷六十五中《孙子兵法》第37计--田忌赛马(这篇,我出4000万日元赌注赌说你方舟子没有精读过),两军交战,绝不会先派上大将出阵。所以这点方舟子好象又失分了。

自己短评一下,学理科的,经常被领导人前事后数落缺了根弦(简称“被缺弦”,不是鼻背切线,学生物的别给我纠错了),呵呵,我是理工科的,当然!当然,也不学得很好,可能比上面提到的朋友的水平是半斤八两。

我为什么一段说了那么长(千万别骂我象某人一样娘相)。是有原因的,呵呵,这其实这是铺垫。

@tswbd

看了这么多天了,来个阶段性的总结发言。
帖子链接: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369014.shtml

自古以来,无论中西,文化思想的奴役对民众的杀伤力是威力无穷的。如果要谈什么revolution, democracy,freedom之类的,需要首先解放文化思想。否则会是一个revolution 接着一个,会出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现象。人民是否能够独立思考并且科学客观的判断一件事情,去探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科学的奥秘,这个难道不比盲目崇拜更能帮助社会吗。难道我们自古以来因为搞盲目的个人崇拜付出的代价还不够大吗?

诚然,每个人有权利拥有自己的偶像,从人的个人情感上来讲,每个人都会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加在自己的偶像身上。大家希望自己的偶像是完美的,是与众不同的,是天赋异禀的。但是一个真正的圣人或者领袖(如果可以这样称呼的话),一个追求真理的人,他们也都会承认自己也是人的一面。他们也勇于接受质疑和挑战,希望大家独立思考,追求真理。而一个虚假的或者人造的领袖则会通过自己的影响力为自己以及其所在的利益集团服务,并且通过媒体的力量影响着大众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企图通过消灭质疑的声音,使得自己“领袖”的地位更加合法化。这样虚假的或者人造的领袖每天都陶醉在被人们崇拜带来的光环中,享受着这种物质荣誉和精神荣誉带来的虚荣和快感。这样的“领袖“和封建时代的统治阶级有什么分别?

这种虚假的或者人造的领袖,他们振臂一呼,天才可以不读书,教育制度有问题,社会制度有问题,煞有其事开始讨论revolution,democracy, freedom,这样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这简直是要愚民致死啊。

一个“领袖”(或者背后的团队,如果有这个团队的话)在没有认真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至少1-2个朝代),国际的历史(至少欧洲文艺复兴,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革命),没有认真去看过中国的先秦百家思想,不去读当代经济学开山祖师的国富论,道德情操论,没有研究中国近代百年从5.4运动到现在发展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的变化和发展过程,没有搞清楚当代经济社会体制特有的理论和事实,科学和文化教育的基础的情况下(这个经济发展的事实数据,估计大家都没有),就凭着一如既往愤青般的调调以公众知识分子的身份讨论社会体制,教育体制,revolution,democracy和freedom。请问说几句话能够解决什么问题?说话骂人谁不会啊,说了不做等于没说。有本事就去努力改啊?

开口国人的劣根性,闭口国人的素质低,难道你不知道这个是人的本性吗?这个关于“人的本性”的问题,韩非子,荀子,孔子,三字经,国富论,道德情操论,各种心理学到处都是有自己观点的,素质是高是低,是劣根还是优根,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学习去判断的。每个人来到世界上,就是这样的,不只是中国人,全世界都是一样,搞不清楚人性,韩非子如何提出法制?亚当斯密怎样来提出无形之手的理论?可是所谓的“领袖”为啥要强调国人劣根性呢?为啥非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搞出不同的等级呢?作为一个中国人,莫名其妙被“领袖”这样定性了十几年,我他妈的也挺胸闷呢。这种歧视国人的说法,换个环境是要付法律责任的。

学历是不重要,但是无论在哪个行业,学习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真正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来说。现在互联网时代了,各种行业的学习书籍和网站到处都是,wikipedia也扮演着非常成功的教育启蒙的角色,很多著名高校(国内外)在纷纷发布自己的公开课,很多知名企业也在努力尝试做更好的教育类产品。大家都在共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改善人类生活。而唯独在“我们这儿”,却打着反对教育体制的幌子,搞天才论,读书无用论,说“已经很久都不读书了”这样的言论,在各种场合误导青少年。人类历史上(除了人造的神以外),哪个天才不是努力学习,而且始终如一的在探索真理的路上走,并且最终对人类社会有所贡献的?太生僻的例子,我就不举了,随便说两个。莎士比亚是公认的文学天才,他认识英文单词最多的人,能写出那么多名著,正是因为读书的缘故。牛顿也是公认的天才吧(为人是霸道了点)在研究物体运动,数学微积分,晚年炼金术和神学,他所研究的一切东西都是基于前人的积累下继续的,他不读书的话,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知识的重要性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大家今天生活上用到的东西,几乎都是知识的结晶,也都是很多人通过学习后创造出来的产物,而这些东西是真正提高了大家的生活质量的。社会的发展在给我们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除了前面说的社会体制,教育体制,还有道德问题,环境问题,安全问题等等。这就更加需要我们通过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来想办法改善甚至根除这些问题,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整那些虚的RDF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很难想象没有国富论,道德情操论,通论这些理论指导,欧美国家如何能够发展。

如果你真的还关心社会和国家的命运,就应该踏踏实实去学习,通过知识的力量来为构建优秀的社会出一份力。

谨以此篇短文,献给每个有识之士,希望大家都能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做个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人。

@东篱染香

说到路金波和韩寒的关系我觉得是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愿意不听绯闻的 可细看否则直接无视吧

其实大概045年时候 韩寒曾经混地很惨过
关注度下降 手里拮据赛车成绩也不理想
他后来选择从北京回到上海老家 而以前同学什么 都已经到了大学毕业的年纪 纷纷走上人生正轨
只有他一团乱麻
是路金波把他从那种很糟糕的状态里拯救出来了呢 呵呵

他预支了韩寒的稿费好几十万
让韩寒继续有钱花
在当时这还是有风险地吧
因为 韩寒人气已经不行了谁也不知道给他几十万能不能赚回来
但路 就是觉得韩寒还行还会有上升空间

所以说 这些人能混出来都有他独到的地方
路的眼光很好
他自己写过小说有文人情怀 擅长和那些非常自我的作家打交道
他知道那些作家需要的是什么
他是写网络小说红的
所以 他也知道年轻一代读者 网民需要的是什么

没有路金波就没有今天的韩寒

深度八韩寒(天涯七月爆尿贴)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369020.shtml

以下来自凤凰网路金波专访:

因为《光荣日》、《他的国》等12本书,路金波4年内共付给韩寒约1700万元人民币,可就在2009年下半年某一天,韩寒开着跑车前来谈合作,嚷嚷着又没钱了——卡里只剩150块钱,打算全取出来,提款机还不能取50的。路金波这样解释韩寒4年花掉1000多万的高超本领:“他买套房,给他爸妈买套房,他妈妈买张床也要17万;5、6个女友一人一张信用卡;今天买辆跑车,半个月后不喜欢了,折价卖掉……”

“如果说我是韩寒的经纪人,那是看低我;说我是他的人生导师,那是看高我。我跟韩寒是两个独立平等的个体,一个生意人,一个思想家,我们互为益友,打打麻将、踢踢足球、捏捏脚。如果要说有什么指点,我年长他几岁,会告诉他要懂得理财,要挑个温顺、体贴、会持家的正牌女友……”

@十年砍柴

转发微博:

@王志安:新浪你够无耻吗?这面这个帖子哪点犯禁了,不让转发,不让评论?@伯林2011:方舟子没有义务出示证据来证明韩寒作品是被人代笔的,他有权利根据真实材料进行合理质疑,不能称质疑就是“诽谤”。从法律保护言论自 由的角度谈这个问题,《为什么要保护方舟 子质疑韩寒的权利?》http://t.cn/z0sqkoN
转发理由:无论挺韩还是挺方,我觉得这篇文章值得一看,温和、客观。不论曾经的观点是多么和韩寒相似,对韩寒有亲近感,或者曾经多么讨厌@方舟子,我觉得立身处世,起码要学会对事不对人。

@单侧不单调
@pangxie1975
“天才”韩寒作品的《求医》分析
哈哈,方舟子这次怎么了?丫是不是被盗号了,这么劣等的东西也好意思贴出来,《求医》一定求过医,当过体育特长生的就不能在文中写自己“体弱多病”,否则就是代笔????哈哈哈,我CAO。
就这样的所谓打假,还有人支持他,我觉得方粉们要考虑,从前他打假我们可以支持他,就他现在这种胡搅蛮缠、扯淡的打假,完全是捕风捉影的娱记的水平么。他这不是在出丑么?真是给我丢人。
-----------------------------
看文章要看全,韩寒是体育特长生,3000米长跑冠军、足球队队员,并非“体弱多病”。体弱多病的是因为肝炎退学的韩仁均。这篇文章中还提到自己经常跟各种医生打交道。

另外:17岁的韩寒有没有可能称比自己大6岁的医生为小姑娘?

我觉得这篇还是很有杀伤力的。

@入道道鬼
@pangxie1975
“天才”韩寒作品的《求医》分析
哈哈,方舟子这次怎么了?丫是不是被盗号了,这么劣等的东西也好意思贴出来,《求医》一定求过医,当过体育特长生的就不能在文中写自己“体弱多病”,否则就是代笔????哈哈哈,我CAO。
就这样的所谓打假,还有人支持他,我觉得方粉们要考虑,从前他打假我们可以支持他,就他现在这种胡搅蛮缠、扯淡的打假,完全是捕风捉影的娱记的水平么。他这不是在出丑么?真是给我丢人。
-----------------------------你干脆一句文章可以“虚构”得了
有什么不能虚构呢?
方的意思,只是说,对于17岁的小孩子,很难“虚构”某些情节
但很难不是不可能,是吧?

挺韩派无非是揪住方无法坐实韩是否是某种集体智慧的结晶,把质疑偷换概念为坐实,然后对方一顿大批。

如果是这样,如果方真的是在坐实,而不是质疑,那么韩早就给传票了,比较那是赤落落的诽谤。而质疑,可不是诽谤。

@莫怒1979
转载:《人造韩寒》事件当前形势的分析(问答形式)
作者:红水西三

问:你当时是怎么想起要质疑韩寒的?
答:是被麦田“撩拨”的。当然,我一直对韩寒也不认同,我不认同的是韩寒“神”的那部分。就像昨晚路金波说的:韩寒在未来10年和未来30年,影响这国家的年轻一代,如何思考、如何读书、如何以行动推动社会进步,才是最重要的。口号够响亮,我想问路金波的是:让我们都像韩寒那样读书吗?那我们在未来10年到30年,是不是要紧紧围绕在以韩寒为核心的精神领袖身边呢?你还抱缺当神啊?当然,路金波作为韩寒最亲密的“战友”,他这样认为是没有问题的。对于朋友身上的缺点和优点,人们往往会用放大镜来看。对于路金波以上这段话,我认为,路金波是拿了这个世界上倍数最大的放大镜,以一种最靠近的姿态看的。我估计可能靠得太近了,他自己看起来都有点模糊了。当然,对韩寒的赞誉还远远不止这些,具体压在韩寒身上有多少吨级的“鲜花”,网上随便找找都是。

问:讲到路金波,你觉得昨晚他为维护韩寒再次出山写的辩护文章怎么样?
答:不怎么样,真心觉得。他真心违背了当初自己的发誓,而关于这个他完全没有解释。不过看他以前微博的内容,还有和韩寒是最好的朋友,看他昨晚的那篇烂文,再来想想他的发誓,一切都释然了。他昨晚的那篇文章,实质上是骂人当中插播回应的,而不是回应中插播骂人的。当一篇文章主题是骂人的话,此文也就失去了意义。按理说他憋了那么久,鼓足了勇气上来的,就不能发篇像样的文章吗?从这方面来看,这篇文章可能就是他的真实水平和为人的反应,文如其人嘛!而且他回应方舟子的很多观点都是我在自我质疑的文章中的思路。

问:你是和方舟子并肩作战吗?
答:我不知道我怎么去理解你的话。在外人看来,好像是的。就质疑韩寒这件事来说,很多人是和方舟子一起的,但我们不是同一个战壕。打个比方吧!他就好像是古代的侠士,有一天他正在行侠,我正好打酱油路过看见吼了那么一嗓子。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去的地方也不一样。用韩寒的话来说,我是玩票性质的。我相信现在很多质疑韩寒的,都和我差不多的立场。

问:在你心里认为韩寒到底是不是代笔?
答:实话,我没有认为韩寒就是代笔的,是不是代笔他都赚饱了。从目前所有的证据来看,还不足以证明他是代笔的,但我保留质疑权。真的要证明韩寒是不是代笔?或者说韩寒要证明自己不是代笔,质疑方最能够接受的,呼声最高的方法就是在完全公开公平的平台上,商量出一个规则,进行现场的质疑。但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方法韩寒方面是不大可能接受的。因为他只要不回应你,或者不痛不痒地回应你,你就没有办法将他证明。因为你拿不出直接的证据。就好像一个男人和寡妇干了那事。在出来的时候,门口撞见老婆,他老婆质疑他和寡妇干了那事。请问怎么证明?那男人就说是只帮寡妇挑水了,啥都没干,一副不怕开水烫的姿态,这个连潘基文都拿他们没办法。例子举得可能不恰当,但就是那意思。很多事情只能烂在土里,你是没有办法连根拔起的。

问:你对此事未来的看法
答:就像事前的郭敬明和事后的郭敬明,在民众心中肯定不一样了。韩寒也是如此,但这个不一样不是说就是好了,或是坏了。在有些人心中可能觉得韩寒更好了,在有些人心中可能觉得韩寒也不过如此。千江有水千江月,个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但我觉得韩寒在此事后,要想在未来30年影响中国人,这个只能停留在口号阶段。在我看来,这也就“猪名”的路金波,才会出此“豪言壮语”。

问:你觉得不可能?
答:岂止不可能,简直不可能。

问:网上现在爆出各种各样的质疑方法,有从软件入手的,有从《书店》入手的,有从“纸”还是“布”入手的等等等等,五花八门,你如何看待这些证据?
答:从思路、质疑方法的创新来看,所有的这一切,那怕是最渺小的创新,都是好的。但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都还不具杀伤力。

问:举个例子?
答:比如有一位网友将各种纸和布放到杯子里,看各种物件在一定的时间内有什么反应。从方法来说,值得提倡。但实际来说,作用不大。

问:为什么?
答:因为那网友做实验的纸或布,在材质上不可能和当年的一样,此其一。其二,韩家父子在文字里完全没有描述杯子的大小,水的深浅,虽然都说半杯,但区别大了。在这三个主要的东西不能一比一复原的话,这个实验实际意义就不大。但我觉得应该提倡这种做法,民众看了后自己有判断的。历史上很多的发明,往往都从看不起眼意义不大的事情开始。有句话说的好,任何伟大的事情,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至于有网友分析《书店》一文里的场景,以及在《书店》一文里引用那么多的名著什么的,我在自我质疑的文章里都替韩寒辩解过。网友们好像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叫比他大的女孩为小姑娘不理解?那些网友可能不知道,嘉兴(离上海很近)那边四五十岁的人说起和自己同龄朋友的时候,都称为“小朋友”,你说他的朋友小吗?很多称呼都有地方习惯的。

问:还有其他网友提供的证据,你觉得有必要说的吗?
答:有,彭晓芸女士总结的关于写《三重门》的时间和地点等方面的冲突,以及《萌芽》作文比赛程序是否正义等方面,我都已经在我博客里自我质疑过了。在彭晓芸总结的证据里我还看到,韩寒在和曹可凡对话时说,当年参加作文比赛时,稿件是由韩父寄送的;但韩父在《儿子韩寒》中却说是韩寒自己递送的。这看起来是有力的质疑,其实也只是停留在质疑而已。

问:为什么?
答:你想啊!韩寒参赛的时候才多大?况且这事过去已经13年了,当时和曹可凡对话时也已经过去7年左右了。他就问你一句:你是否对7年前的事情每一件都记得?你不可能说我每一件都记得。那韩寒说,我和你一样,也会忘掉7年前的很多事。然后你接下去说,那你怎么可能忘掉那么重要,对你一生起着决定性变化的事情。他说,涉及递稿时我还不知道会不会得奖呢!再说了,既然人可能忘掉7年前的事,那我为什么不能忘掉这件事呢?我就是偏偏忘掉了这件事。你怎么证明我没忘?还有韩父在《儿子韩寒》里也说,韩寒从小丢三落四的。

问:那你觉得质疑方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证明?
答:目前来看很难,但不排除没有。奇迹往往就在坚持中。方舟子打假那么神,但他本身不是神。为什么能神?是因为他背后有很多无名英雄,就是网民。所以说,现在比麦田当时孤军深入好多了,现在参与到这件事情里面来的越来越多。参与的人越多,这事就越有可能。韩寒本身是公众人物,在他身上一发生事情,往往容易演变成公众事件。

问:很多从意识形态上贬策韩寒的,你怎么看?
答:我是这样认为的,这样的文章是有一定意义的。比如说彭晓芸女士的伪理想主义的提法,比如说10000个韩寒抵不过一个任正非。每一种提法都有存在的价值。

问:你对网上这次双方的粉丝怎么看?
答:现在网上从大的来分,基本是三类,不关心加不知道的最多,其次就是韩粉,最少的就是质疑方。韩寒的粉丝群年龄偏小,精力旺盛,说骂就骂,从不含糊,所以看起来很是活跃;质疑方粉丝年龄大点,活跃度不够,“插腰肌”看热闹的偏多,但骂人的不多。质疑方的粉丝对待韩粉是:我先和你说道理,你听不进去,我就懒得和你说;韩粉对待质疑方粉丝的态度是:你啥也别说,我不想听,老子今天就是骂人。然后就张嘴开骂了。在此我奉劝韩粉:大冬天寒风凌厉的,骂人时嘴别张太大,要不然寒风灌肠,坏了身体巨不划算;嘴张太大,气进去多了,也容易放屁!自重!

问:你觉得接下去应该怎么办?
答:四个字:坚持、拓众。在质疑韩寒这件事情上,如果韩寒不出来当面回应,你是很难直接用证据来扳倒他的。那么大家就只能在韩家父子的作品中,找出自相矛盾的,前言不搭后语的,不符合当时情景的,过于老练的等等不合理的地方,然后放到网上,让网友们自己判断。所以我说真相在每个人自己心中。这样一来,即使扳不倒韩寒,韩寒也会“臭”了,其实也就是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韩寒。

问:你们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答:就像彭晓云女士说的,韩寒是被人“绑架”到文坛的,质疑方其实是给韩寒松绑。松绑后的那天晚上,我觉得韩寒可以非常踏实地睡一觉了,今后也不用读稿子了。准确讲质疑方不是扳倒韩寒,是还原韩寒。如果说扳倒的话,也只是扳他不合理的、“超载”的那一部分。卸掉了那部分,对韩寒个人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尽管卸的当时是非常痛苦的。即使他现在不能理解,我觉得凭韩寒的智商,日后明白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对于大众的意义呢?我以前不看韩寒的东西,只有在眼睛被“非礼”的时候,才会瞄一下,我相信很多都是这样的。韩寒的“神奇”,只是需要方和被需要方炒作后的结果。你情我愿的,结合得不错,然后双方都很高潮,所以在网上经常看到他们的狂喊乱叫,有时候看新闻什么的,逃都逃不掉。我个人觉得,通过这样一件事情后,让很多人更加看清楚了韩寒和“韩寒现象”。比如我以前虽然不喜欢韩寒,但不了解。经过最近这段时间接近疯狂的了解后,我现在更加坚定不喜欢韩寒了。虽然都是不喜欢,但了解过的不喜欢和没了解过的不喜欢,实质上是不一样的。

问:按你这样说,质疑方都比韩寒厉害了?
答:未必比韩寒厉害才可以质疑韩寒,事情本身也不是比厉害,不能从这个角度去转换主题。比如我指责奔驰汽车的某些地方做得不合理,但你不能说我造车水平就比奔驰好。奔驰也不能说:我比你有名气,制造水平好过你,等你那天超过我了再来指责吧!这话是对受众的不尊重。

问:既然质疑方认为韩寒都不好,那么他怎么会红起来?
答:这没什么稀奇的,只要风够大,猪也能飞起来。在当今中国,只要一些人一疯,很快就会飞红飞红的。(完)

2012年1月27日
红水西三

@老装儿子

《管锥篇》韩少居然能彻夜攻读,神啊!这么多年了,每次我读半小时逼头昏脑胀,昏昏欲睡~下面贴个上来,大家自己判断哈。

管锥编第一册
周易正义

论易之三名

第一、《论易之三名》:“《易纬干凿度》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郑玄依此义作《易赞》及《易论》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按《毛诗正义•诗谱序》:“诗之道放于此乎”;《正义》:“然则诗有三训;承也,志也,持也。作者承君政之善恶,述己志而作诗,所以持人之行,使不失坠,故一名而三训也。”皇侃《论语义疏》自序:“舍字制音,呼之为‘伦’。……一云:‘伦’者次也,言此书事义相生,首未相次也;二云:‘伦’者理也,言此书之中蕴含万理也;三云:‘伦’者纶也,言此书经纶今古也;四云:‘伦’者轮也,言此书义旨周备,圆转无穷,如车之轮也。”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篇第三五:“合此五科以一言,谓之‘王’;‘王’者皇也,‘王’者方也,‘王’者匡也,‘王’者黄也,‘王’者往也。”智者《法华玄义》卷六上:“机有三义:机是微义,是关义,是宜义。应者亦为三义:应是赴义,是对义,是应义。”后世著述如董斯张《吹景集》卷一〇《佛字有五音六义》,亦堪连类。胥征不仅一字能涵多意,抑且数意可能同时并用,“合诸科”于“一言”。黑格尔尝鄙薄吾国语文,以为不宜思辩a(1)a;又自夸德语能冥契道妙,举“奥伏赫变”(Aufheben)为例,以相反两意融会于一字(einunddasselbe Wort fur zwei entgegengesetztebestimmungen),拉丁文中亦无义蕴深富尔许者a(2)a。其不知汉语,不必责也;无知而掉以轻心,发为高论,又老师巨子之常态惯技,无足怪也;然而遂使东西海之名理同者如南北海之马牛风,则不得不为承学之士惜之。

一字多意,粗别为二。一曰并行分训,如《论语•子罕》:“空空如也”,“空”可训虚无,亦可训诚悫,两义不同而亦不倍。二曰背出或歧出分训,如“乱”兼训“治”,“废”兼训“置”,《墨子•经》上早曰:“已:成,亡”;古人所谓“反训”,两义相违而亦相仇。然此特言其体耳。若用时而只取一义,则亦无所谓虚涵数意也。心理事理,错综交纠:如冰炭相憎,胶漆相爱者,如珠玉辉映、笙磬和谐者,如鸡兔共笼、牛骥同槽者,盖无不有。赅众理而约为一字,并行或歧出之分训得以同时合训焉,使不倍者交协、相反者互成,如前所举“易”、“诗”、“论”、“王”等字之三、四、五义,黑格尔用“奥伏赫变”之二义,是也。匹似《墨子•经说》上:“为衣、成也,治病、亡也”;非即示“已”虽具两义,各行其是乎?《论语•微子》:“隐居放言”,可释为极言尽词,亦可释为舍置不言,然二义在此句不能同时合训,必须拈一弃一。孔融《离合郡姓名字诗》云:“无名无誉,放言深藏”,谓“与”字也(“誉”去“言”),仅作弃置解;而路粹枉状奏孔融云:“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后汉书•郑、孔、荀列传》章怀注:“跌荡,无仪检也;放,纵也”,又仅作肆极解。是“放言”之“放”体涵分训,用却未著合训矣。即以“奥伏赫变”而论,黑格尔谓其蕴“灭绝”(einendemachen)与“保存”(erhalten)二义a(3)a;顾哲理书中,每限于一义尔。信摭数例。康德《人性学》(Anthropologie)第七四节论情感(derAffekt),谓当其勃起,则心性之恬静消灭(Wodurch die Fassung des Gemüts aufgehobenwird)a(4)a。席勒《论流丽与庄重》(Ueber Anmut undWürde)云:“事物变易(Ver?nderung)而不丧失其本来(ohne seine Identitataufzuheben)者,唯运行(Bewegung)为然”a(5)a。冯德《心理学》引恒言:“有因斯得果,成果已失因”(Mit demGrund ist die Folge gegeben,mit der Folge ist der Grundaufgehoben)a(6)a。歌德深非诗有笺释(Ausegung),以为释文不啻取原文而代之,笺者所用字一一抵销作者所用字(sohebt ein Wort das andere auf)a(7)a。此皆只局于“灭绝”一义也。席勒《美育书札》(Ueber dieasthetischen Erziehung desMenschen)第七,第一八函等言分裂者归于合、抵牾者归于和,以“奥伏赫变”与“合并”(Verbinden)、“会通”(Vereinigen)连用a(8)a;又谢林《超验唯心论大系》(Systemdes transzendentalenIdealismus)中,连行接句,频见此字,与“解除”(aufl?sen)并用a(9)a,以指矛盾之超越、融贯。则均同时合训,虚涵二意,隐承中世纪神秘家言a(10)a,而与黑格尔相视莫逆矣。别见《老子》卷论第四〇章。

@言石

关于《管锥编》。

我上了大学之后在图书馆里看到有一套,因为知道是钱钟书著作,便取了一本来看。结果如上面某人所说,《史记》,乃至《资治通鉴》,你是读得下去的。但是这部书,是用来考据或者当查出处的字典用的。当时就断了借阅的念头……

再后来,网络普及了。知道了老钱是花了大半个下半辈子写了这部书,当然有后人只能在论坛里说道,钱先生也是有炫耀自己记忆超人,学贯中西的一面在里面。我只能说,这样说也未尝不可。因为人家当年考大学毕竟是中文英文全江苏第一,后来又遍历欧洲。这样的天赋,加家庭全力支持去国外,再花费如此时间才写成此书……

而现在,我知道为什么钱老要写这样一部书了。因为《围城》你是可以模仿我的,而《管锥编》不行。这样,天才就真正地给自己打下了一个烙印……

后来的天才们,懂了么???

@qushanzhishui

看了很多评论,摁不住冒个泡,在俺的范围内尽量说得客观点。韩粉别骂了,实在怕你们了!

1、这次的方寒大战,我认为没有开贴楼主说得那么神,后来很多人都把这个当案例来研究,有点过了。方和韩也就是遭遇战。谁都没有料到下一步的结果。

很难想象HH会想什么商战片中几个人在大玻璃房中商讨什么对策,还喝咖啡签文件什么的,即便真的有团队,也跟谍战片中上下级单线联系差不多,每个所谓的枪手都是单线联系。这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所以决策者也就一两个人。这一两个中只有一个真正动脑子,这一个人是人不是神。哪有那么多临危处变的经验,又不是真正的危机处理专家。一平常人而已,靠感觉行事罢了。

2、方舟子也是遭遇战,不过确实经验丰富,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加上知识储备、思维观念等等素质,看起来张弛有度。

3、到现在为止方舟之确实兴趣盎然的玩起来了一天一个长篇,韩方除了伟大的粉丝骂战,相关利益人回个帖子(即少又短)、私下搞个删帖、不置顶什么的、公知们表个态度以外,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回复。这让人疑窦丛生。

4、这件事情,天涯挖的比方舟子更狠,今天看见方的文章,跟这里的筒子比较,竟很是保守。

5、记得前面不知哪个筒子说的:韩寒分几个时期:韩寒=韩仁均、韩寒=路金波、韩寒=几个人,记不清了。不好说,但现在连博士论文都有专业网站操作,更别提一般的文学著作了。这一点,HH无法自证,公知也无法自证。我个人认为个人能力很好验证,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有三个人(一个中立者)就行。这样做并不困难。

6、关于代笔,俺也说几句,现在的小孩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有多辛苦,有专业知识的父母肯定会将自己的知识交给自己儿女,尤其是,体音美这种专业。没有专业的一般父母同样会采取上学习班的形式。现在社会上的学习班再多,能顶的上自己父母亲手教吗?如果搞文学出身父亲,不给儿子批改作业,纠正语法甚至写上一两个自然段,那说给谁都不相信。只要不太多这样的事情就说的过去。但太多又太成名了,这事就不好说了。

@奇迹猎手

我和韩寒同年,高中时候听过他的事迹,不过老师一直用其做反面教材,讲不要偏科,也翻看过三重门,没看完。后来因为关注郑钧,知道了卡门。再后来骂战多了,想不关注他也难。两个观点1现代诗歌确实没什么了不得2社评拔高了。至于韩三篇,没看过,但这楼追到这,写的什么自然清楚了。没觉得哪儿错,到觉得是一个有想法对社会尚有责任感的青年冷静之后的正常想法-如果82年的还算青年的话。

对方舟子没好感。乌有之乡混过,看过篇纪念主席诞辰的文章,热泪盈眶。楼上有朋友贴了他简历,很神奇。不知道其为何专注打假。不过我倒是非常明确什么人对骗子最敏感,你也知道的。

要不是路金波出了小三事件,我还不知道他竟是李寻欢。大一买过他的书,印象不深,只记得西安。古城墙。许美静的铁窗。至于他另娶被人诟病,我觉得网友太刻薄。爱情故事里那点是非,外人说得清?

如果已经有倾向在去看一场争论,当然是不客观的,可倾向人人都有,你自然可以站队。但站了队再说我在客观解析呢,这就有点假了。这楼里看了很多了。比如路的蝴蝶,挺韩的自然说有理有节,挺方的说避实就虚。反正我看过之后,除了不明白他为何草方的姑奶奶,其他到觉得也算合理,或者合情。至于方的回复,有人说机智--这都是倾向的问题了。机智的骂人,机智的挖苦,机智的避实就虚,这些-也算机智?

有朋友做有罪定论,自然越看越起疑,我从无罪开始,试着解答几条。

1.韩寒文中的名句问题。没读过名著,不能引用。---这是什么逻辑。还有朋友根据三重门列出一堆书名,当真要全部读完,才能写出?感情你不懂寻章摘句。我床头有本唐诗三百首,你要问我杜甫,我记忆最深的还真是绝代有佳人。我喜欢元稹,自然知道张生。你能明白佳人或者曾经沧海对一个少年冲击有多大?至于宝黛初会,那是课文。我也自诩文学青年一阵,起码我,学期开始发新书,语文书先看完是惯例。

2.文风问题。看到有朋友说如果找出韩爸老文风范一比较可判韩寒死刑,我笑了。找出来了,又似乎不一样。这能断定韩寒没代笔?当然也不能。文风这种东西最难讲,那么多枪手代笔都是吃白饭的?不加V的木日记说韩父写过养猪,然后书店也养猪--一个人写的。你们不觉得可笑?

3.家教问题。这是很多朋友都忽视的,看很多朋友贴出韩父简历,是小作家。那么韩寒打小受父熏陶,模仿父亲笔迹乃至文风,并在父亲熏陶下读了点书--合理不?甚至其投稿作文被其父修改过--合情不?我小学作文也曾发表在地方报纸,老师给我改了好大一段。我童年生活在一个小县城,也读了点书,恐怕没人信我都读了点啥,书架上还有点,不知几人看过---东风浩荡、万年青、红太阳光辉照万代、延河在呼唤,当代妃子泪、中国战俘、中国乞丐。。。这些都是是我父亲--一个80年代的建筑工人单位图书馆藏书。记得还有个人朋友质疑17岁的韩寒怎能知道毛被修正过,恐怕说出来你们不信,我小学的寒假还是暑假作业上,有篇阅读理解,竟然写的是六-四。

4. 韩寒到底读不读书。你说呢?还执着于这些的是什么人?你当然可以天天盯着他喊你吹NB,他肯定吹了。
5.新概念作文。这是什么级别的比赛?韩父当时什么级别?他是否能够左右这样的比赛?倒韩竟然不去追这些问题,真是滑稽。如果韩父当年就可以左右这样级别的比赛,他是什么能量级的?

6.三重门。我也不知道这读zhong还是chong。这有什么关系?文字这东西怎么解释都解释的通。看很多人说韩当年回答不知道。这儿我有两个推测。1、是韩父代写。回家韩寒肯定挨揍了,上电视了还不串通好好好解释解释,尤其对于成名文。2、是韩父代写。特意让他回答不知道树立叛逆。这好了,都别玩了,有这么深谋远虑腹黑的爹,你们能绊的倒?

7. 没了。不知道方有无实料,就这么质疑下去,我看烦了。

@huanmie6

我说说你的回答问题何在吧。

第一,如果大家对韩寒的质疑有1000条,只能解释999条,有1条无法合理解释,那么韩就无法摆脱质疑。原因很简单,要证明一个理论很难,但是要打倒一个理论只需要一个反例。

第二,你的几个回答,有的还说得过去,有的明显是混事。既然给不出合理的解释,为何还要解释呢?让人费解。

第三,韩寒如果要摆脱嫌疑,唯一的办法就是承认自己过去吹了很多牛。如果那些不是吹牛,那么现在很多的质疑已经足够证明他有代笔。因为有些东西实在太违反常理了,则这些违反常理的地方不是用天才二字就可以解释的。

关于其他作家的代笔可能性问题和韩寒的区别,其实也很简单:其他人也许有,但是如果能比较合理的解释过去,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能力,继续质疑的只能是少数,如果无法合理解释,代笔的可能性当然很大。我想在这个问题上韩寒的支持者应该搞清楚,韩本人拿出无可辩驳的证据只是维护自己的充分条件,事实上是并非一定要如此,只要韩寒能给出合理解释,那么绝大多数人是会相信的。但是现在韩寒的问题就是,除了承认自己过去吹了很多牛,拿不出什么合理解释。

就说这么多吧。

@huanmie6

看了这么久,终于选择注册上来说几句。

其实,韩寒是否有人代笔已经不重要了。韩寒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多年努力树造的个人形象,诸如少年天才,真诚正直,极端有个性等等。

到目前为止,方和网友们这次找出这么多韩寒的自相矛盾之处以及种种的疑点,不足以确凿的证明韩有代笔。因为这些证明都要依赖于一个基点:那就是韩寒过去说的是真话,最起码绝大多数是真话。如果韩寒过去说的话是真的,我可以说目前的疑点已经可以作为相当确实的证据证明韩寒有代笔。但是如果韩寒过去有说假话呢?

这么看过去,好像韩寒代笔的问题难以解决。但是实际上,韩寒从声誉上已经完蛋了。原因很简单:韩寒树立形象的两个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没有人代笔,敢于说真话。而现在的质疑已经事实上形成了一个可怕的结论,要么韩寒有代笔,要么韩寒说了很多的假话来树立个人形象,没有别的可能。无论韩寒选择哪个解释,结局都是一个:形象的倒塌!一个有代笔的韩寒,或者一个经常说假话的韩寒,还可能是过去大家心目中的韩寒吗?这样形象的韩寒还有多少的信用度?

我想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知道方韩之战的结局了。现在无非是看韩寒代笔有多少或者说谎的程度有多深。换句话说,真正的韩寒到底是全罗还是半罗罢了。

@hljqqnhdwd

我,和方舟子同龄人,没读过方的大作,不常去书店,或者我这儿没见到过方的书,最近才从网络上认识了方老师,但不影响我敬佩他的学识、执着。

韩寒,早就知其名,知其人和事,知其“名著”,不过没想看他那些“名著”。“的地得”不分的忽悠文字是“陆金猪”这类“金猪”为了韩粉猪脑能从口袋中自愿掏出更多的金钱,在猪料中添加的“瘦肉精”。天杀的瘦肉精制造者、使用者。

方必胜是大多数人的共识。wangshang高手认定方的战略正确,那么以方的实力,战术就更不是问题。也就是说方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韩三篇”发表;地利,方舟一览韩山小,实力不同,看方欺负韩式父子,有些于心不忍;人和,中立者、和部分挺韩者倒向方方。

@zjsmcl

疯疯癫癫僧 于 2012-1-18 21:35:25 发布在 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
韩寒,你问心无愧吗?

我正在做针线活,把旧衣服拆了做个保温袋,用以自已做酒酿保温用。有朋友来电话,说网上讲韩寒作文有假,我上网去看了,且一看就是好几天。

三十多年来,我读的书越来越少,思考却越来越多,许许多多名人在眼前一晃就过去了,可人生就这么一晃,就从韩寒今天这个岁数,晃成一个退休老头了。不过,韩寒的大名我是十多年前就知道的,这是我唯一记住的年轻的社会名人的名字。

我家的事。

我孩子比韩寒小些岁数,80后。十多年前在同学的影响下,对韩寒非常崇拜,非缠着要我看韩寒的成名作《杯中窥人》,要我讲解。我看了后,就对孩子说:这可不是一个17岁的高一学生的作品。

孩子问:为什么?这可是新概念作文比赛第一名啊。

我回答说:爸爸在78年高考时,在所在考区考的是第一名,那年我己有了9年上山下乡较为起落大点的经历,而且在团里给全团几十个宣传骨干上课,讲怎么样写文章。《杯中窥人》这个题目,让我在几天之内,我写不到这个水平,我的思想沉淀够了,但我在文学上的知识结构不行,不如那位《杯中窥人》的作者。

孩子说:你写不到这个水平,不等于韩寒写不到这个水平呀!

我说:从文笔上讲,爸爸的写作水平完全可能不如一个高一的学生,甚至不如一个初中生,但《杯中窥人》的长处不是写作的文字水平,而是一个非常有积累的成人的思想水平在作文中的体现。人的思想的成熟度与人的经历,学识,积累,思考有关,爸爸有个小学同学写了《蹉跎岁月》一书,这与他上山下乡经历有关,你的好朋友xxx是小主人报的小记者,写作文也很棒,但写得了有关上山下乡的文章吗?

所以,爸爸觉得很有可能是韩寒他爸或什么亲友给写的文章去投稿(疯疯癫癫僧当年不知道复赛是考场考的,也不知道韩寒是一个人单考了这个题目,近几天才知道什么韩寒复赛迟到,补充出题……那些事。)

孩子说:松江二中是市重点中学,韩寒偏科同学们都知道,但他毕竟是市重点中学的。

我说:再过几年,你们要考高中了,目标是上海重点中学的前三位,而松江二中,连前10名也排不上。爸爸是学文科的,但希望你读理工科。

多年后,我的孩子与同学们如愿考上了上海最好的二个重点高中,那些学生在高中时,让老师也狠狠地纠正了对韩寒的崇拜心理,他们考大学也非常好,非常多的人直接考到外国名校及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的。

常识

人生感悟用文字穿透历史与社会,不同于诗歌,不同于音乐,不是凭遗传天份加上激情就可以创造出奇迹,也不是早期的科技,凭灵感就可以产生一个发明。人生感悟领悟,决不是中学生读的书中可以得来的,它需要人生的历练和阅历;而韩寒在写《杯中窥人》这样的文章时,他缺乏这种应有的历练和阅历,而他的父亲恰好有这种历练阅历与文字基础,真正的感悟领悟既不会遗传,也不可能仅仅通过父母师长的教导而形成,特别是一个年仅17岁的孩子。

当过老师的都知道,孩子从小到大,不同年令阶段有不同的认知客观世界的水平,一个17岁高中生写文章,词藻堆砌,华而不实,若有所思,,胡思乱想,行文流畅,文字美妙……都是正常的,即便韩寒是特殊的天才,甚至超过受最好教育的王子悉达多(后为佛祖,释伽牟尼),韩寒的人生既没有大起大落,又没有广游四海,博览世界图书馆的乡下孩子,参悟人生是其天才的体现,17岁的孩子也不可能跨越几十年,达到四、五十岁人的思想水平。

时隔多年,在网上又见韩寒名,我没有批评过韩寒一句,有时还会支持,赞扬一下。

现在讲讲韩寒出名的《杯中窥人》得一等奖的存疑问题。

一.见网上讲,初试是投稿的,也就是说,每一个投稿者都有三种可能。

1.作文是自已写的;
2.作文是受了他人指导写的;
3.作文是全部由他人代笔的;

从投稿这个意义上讲,机会是平等的,只是凭作文水平胜出,取得复赛资格。

二.韩寒复赛迟到,按规矩是不可以再有资格参赛的,哪位见过高考迟到20分钟后,还有专门为一人专门出题给补考资格的?如果仅仅是韩寒的初试投稿文章获好评就有这个不正常的特种待遇,疯疯癫癫僧以为,韩寒还小,才17岁,如果初试投稿是他本人所写,那么才华横溢的他完全可以参加下一次参赛,也可以去争个第一名第二名的。而韩寒没有正常化地参加下一次参赛,而在这个环节上不正常地特殊了,这个特殊就可以为作弊创造了机会,完全可以来一个故弄玄虚与事先准备相结合,演出了一场文学天才降世的戏。

三.至于主考官李其纲与韩寒的父亲韩仁均是不是同学,这不重要也没有关系,是不是七姑八姨老舅小叔关系的……也没有必然勾结的关系。人人都知道中国官场,托人办事可以直接认得,也可间接认得,不认得也没关系,有个姓名考号即可办事。上海交大曝光过的官权勾结的录取学生名单之事,恐怕基本上都与操纵者是互不认识的。

李其纲作为主要人物,为什么可以(包括忽悠别人也同意)不按照一般竞赛规则办事,为迟到的韩寒网开一面,为韩寒一个人专门开一场考试?这是机会不平等,谁都知道,只要存在机会不平等,程序不公正,不公开,不公平,就可能为权力进行违法纪作弊造假创造了条件。

逻辑推理与法律证据

现在,关于韩寒问题的双方,纠结在这个问题:证据。质疑韩寒一方,只有资料与逻辑推理,但没有法律意义上的证据证明韩寒与其父韩仁均在欺骗甚至是在欺诈社会名声与钱财。

而韩寒一方,也无法洗白自己没有作弊。

疯疯癫癫僧是普通网友,几乎天天在让有些人污蔑造谣下流漫骂,作为社会名人的韩寒,受到公众质疑是正常的。韩寒也不必气恼愤怒,网坛不是法庭,以无罪推定为前题。

疯疯癫癫僧不认可如下质疑:

一些网友认为韩寒在比赛期间不能作文的观点,写帖后开车,开车后写帖是可以的,年轻人精力旺盛,激情四射也可以是一种理由,写网络文章不是诺贝尔奖的科学论证,评个时政事儿也不用化多大功夫。

疯疯癫癫僧认可如下可质疑的问题:

1.网友对韩寒17岁时写下《杯中窥人》的可能性,韩寒后来的文章的认识水平,思想水平,与成名作《杯中窥人》有相当大的差别这种观点。

2.网友:“韩寒错过了参赛时间(注,一般这种情况绝不会发生),为什么要为其开特权,单独为其命题,这是不是一场偷天换日的大游戏?这是否有违程序正义?”

当年《杯中窥人》是不是作弊了,至少是韩寒的初赛投稿(含所有投稿者)不是他公开写的,复赛的文章虽然是公开写的,但不是正常的命题写作,任何程序的不光明正大,不公平合理,那么任何人有权怀疑是否有猫腻。

目前而言,双方无法证明自已是正确的,头上三尺有神明,只有韩寒问问自已良心,不须对社会公众,你这辈子问心无愧吗?

题外。韩寒用2千万悬赏,是炫耀自已富有?表明自已在这十多年是某种形式的既得利益者?还是为代笔一事作掩耳盗铃式的此地无银二百两之举?

那位演员范冰冰也加个2千万,是不是钱多烧包了?钱多了干些慈善之事,疯疯癫癫僧多次在社会上赞赏过你的慈善之行,你赶此趟混水让人觉得是炫富还是炒作?疯疯癫癫僧劝你一句,干好自已的事去吧。

韩寒当年《杯中窥人》是否作弊,并不是永远证实不了,只须公权力公正介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0971.html

更多阅读

林黛玉 深度解析 分时图技术深度解析

林黛玉深度解析《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无人能及的。最初的书名为《石头记》,也有过《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的书名。其作者几乎已被学者们一致烙上了一个历史之印——曹雪芹。此书

方舟子 方舟子和崔永元谁赢了

1 人物简介方舟子方舟子[7],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28日生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中国国籍。1985年毕业于云霄一中,以优秀成绩(全省语文单科状元)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990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毕业后赴美留学(当时中国科

声明:《天涯杂谈 深度解析“韩寒挑战方舟子”一战究竟谁赢了?精选4 方舟子韩寒事件结局》为网友影子爱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