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了,我们根据图书的收藏数、评分、评论数辅以神秘算法,为大家整理了2010年最值得阅读的虚构、非虚构两大类图书榜。这是豆瓣读书的官方榜单,绝对靠谱公正。
此外,我们邀请了小站中最受欢迎的作者/译者,为我们提供他们的年度书单。这些书单代表了作者们丰富的学识与广泛的兴趣,非常值得一读!
榜单说明:
1.本榜单候选书目为2010年1月-2010年11月出版的中文【非虚构类】图书。12月出版的图书因尚未有充分完整的用户反馈,未纳入此次榜单排名。
2. 榜单排名依据为豆瓣用户的关注情况和评分情况等真实数据。
3. 因出版时间不同导致的收藏数量差异等情况,已加以考虑,并通过算法予以平衡。 非虚构类【No.1】
《独唱团(第一辑)》 韩寒(主编)/7.7 出版时间:2010年7月
>13722人在读 >46729人读过>16116人想读
虽然内含几篇小说,但我们最终还是决定将其列入非虚构类榜单。
对《独唱团(第一辑)》的文字品质,网友们颇多质疑。今何在说:“这是一个势利的时代,《独唱团》的读者们也不能免俗。文学的价值仍然由曝光率和编缉口味和包装运作决定,而不是文字本身。韩寒若挑出里面最烂的一篇,然后使劲说它好,相信必会有人跟捧。然后把最喜欢的一篇丢到网上某个不被关注角落,它必然烂在那里。这就是危险所在,韩寒的好恶正在影响你,尤其是当你自己没有标准的时候。”
所以,今何在最后建议:“在《独唱团》的封面上印上一句话: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包括韩寒。”
【No.2】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蔡康永/8.0 出版时间:2010年4月
>2525人在读 >4742人读过>21258人想读
豆友poorwind说:这是她书架上唯一的一本所谓的实用书。那些教人说话,教人上进,教人职场成功的书,大多虚情假意,世俗功利,“但蔡康永的这本教人说话的书却没有一丝这样的味道,因为蔡康永讲的不是说话之术,而是说话之道:‘我的说话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
【No.3】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高铭/8.9 出版时间:2010年2月
>3181人在读 >10946人读过>23018人想读
这本书因其独特的精神疾病题材而广受关注和好评,但豆友灿春炫夏却对此表达了担忧:“这是一个很新的题材,满足了很多人的好奇心,但是大家都忽略了其负面影响的那面。精神病人的思维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很多人仅仅只是病态,……很多人都不了解精神病,所以对它好奇甚至是浮想联翩。”
【No.4】
《送你一颗子弹》 刘瑜/8.9 出版时间:2010年1月
>3408人在读 >10433人读过>21754人想读
从政论、小说,到散文随笔,刘瑜的每一面都引人注目。豆友薇若妮卡说:“刘瑜谨小不慎微、细密却不小气的文字击碎了我积攒的一堆固执。身为一个女博士,她没假惺惺地抛给我以学问为名义的一堆砖头,而是用女性在谈论政治时少有的风趣引出了事实背后的一串类似湖面涟漪的东西,迫使我在汹涌的都市人潮中停下来,盯着自己的鞋子。”
【No.5】
《佛祖在一号线》 李海鹏/8.5 出版时间:2010年6月
> 3838人在读 >6682人读过>16491人想读
豆友林愈静-顾家男认为:李海鹏的专栏,最接近Essay的定义:“Essay是个不能翻译的词,散文?杂文?随笔?都不是,言语可以犀利可以温和,但一定不能空洞无物,不能一本正经,要幽默,要闲适,又要言不烦,绝不玩弄文字的花招去害了思想的表达。一言以蔽之,要有情怀。英人素有写essay的传统,概因老大帝国百年基业培养而来,连庶民百姓都有一副绅士情怀。”而李海鹏,就是个英国绅士式的中国君子。
【No.6】
《不去会死!》 [日] 石田裕辅/8.3 出版时间:2010年4月
>2120人在读 >5997人读过>20271人想读
豆友盲刺客:“单车环游世界,一个人的挑战也好,多个人的组团也罢。总是那种在路上就好,无所畏惧的心。也许有人真的会意外的死在异国他乡,但是“青山有幸埋迁客”,就算是我们没有落叶归根回归故里,那么谁又说地球村不是一个真正的家那?作者石田老兄用了七年圆了自己一个梦。我用了七天把他的梦给读完。虽然我依然不会前往这惊险刺激的生活,但我愿意让更多的人看见他的世界第一的东西。”
【No.7】
《一个人旅行2》 [日]高木直子/8.5 出版时间:2010年7月
>830人在读 >3273人读过>12211人想读
这么多年过去了,高木直子还是一个人。或许一个人旅行,更能找到旅行的意义。豆友郁程说:“对他们来说,旅行是一种学习,是一种对养分的吸收。就好象比拼功课一样,他们会炫耀一个人在路上看到的最奇特的风景,以此为傲,但无论如何是不允许别人与自己结伴旅行的。……面对《一个人去旅行2》,看着作者愉快的一个人旅行,读者们恐怕都会生出能与她一起旅行就好了的念头。不过还是吧这个小念头永远放在心里吧,一个人去旅行是种精神,是永远不可以被打扰的。”
【No.8】
《城门开》 北岛/8.7 出版时间:2010年9月
>995人在读 >1807人读过>9215人想读
豆友瘦猪认为:故乡历来都是个文化价值大于地理价值的一个载体。“北岛的重心不在过去的北京是如何的美好,不在‘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的地平线,鸽哨响彻深深的蓝天……’,而在于‘发现的快乐与悲哀’。”他还引用了陈平原的《记忆北京与北京记忆》来描述北岛:他像本雅明那样,将回忆的铁锨“伸向每一个新的地方,在旧的地方则向纵深层挖掘。”“挖掘者的铁锨,既指向深不可测的过去,也指向遥不可及的未来;既指向宏大叙事的民族国家想象,也指向私人叙事的日常生活细节。”
【No.9】
《最好的女子》 黄佟佟/7.4 出版时间:2010年2月
>846人在读 >2813人读过>36289人想读
豆友水木丁说:“八卦也是可以写得有品有格有风骨”。在韩松落看来,黄佟佟的品格风骨在于“看不出一丝刻薄,更远离了恶毒”。究其原因,在于笔下有爱:“她愿意评说的,是那些被我们倾注过思慕、投射过欲望、酝酿过关怀的明星,她愿意着墨的,是那是与我们一起成长的人,……对他们,她有一种对参与了自己生活的人的宽厚,不知不觉的宽厚,无处不在的眷顾。所以,与其说这是一本关于娱乐和明星的书,倒不如说这是一本与爱有关的书,与我们的记忆、过往、成长有关的书,于是她借用叶芝的诗句作为书名:‘我们曾经相爱而却浑然不知’。”
【No.10】
《我的奋斗》 罗永浩/7.5 出版时间:2010年4月
>2282人在读 >10453人读过>17423人想读
豆友草威从这本自传里读出了这样一个罗永浩:“他是这个万恶的环境里一个难能可贵的混蛋,他是这片千沟万壑的土地上坚强出走的一条直路,他是那些审美疲劳的小脸里令人舒展的一张大脸。他是一个正常的好人,带一点趣味,带一点理想主义。不怎么勇敢,却比别人勇敢,不怎么彪悍,却被迫活得彪悍。在我们都被现实抽打得体无完肤的时候,老罗做起了一个自寻快乐的朋克。他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人,不就应该这样吗?可是在这里,却好像他另辟蹊径一样。” 虚构类【No.1】
《1Q84 BOOK 1》 [日] 村上春树/8.5 2010年5月出版
>9837人在读 >21856人读过>27471人想读
《1Q84 BOOK 2》 [日] 村上春树/8.6 2010年6月出版
>5009人在读 >14028人读过>19416人想读
《1Q84 BOOK 3》(2011年出版,正在预售)
三册《1Q84》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各自并不足以独立成书。因此,将三册《1Q84》合并视为一本书是合理的。
豆友toohead在其评论中说:
“说《1q84》写得渐入佳境,实际上是一种相当古典的写作技巧。沉稳的巨细靡遗的逼近故事的核心,建构另一个世界的风景。如果缺乏耐心,那么还有很多别的小说,别的故事。宏大的结构,精确而复杂的情节,惊艳的想象力,对这个平凡,乏味,丑陋的世界的关怀,是《奇鸟行状录》之后的又一次爆发,而他的命题已经变化了,说它是巅峰之作也未尝不可。”
【No.2】
《1988— —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韩寒/8.2 出版时间2010年9月
>7020人在读 >32514人读过>19655人想读
豆友曹寇认为:韩寒的小说水准始终难称一流,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韩寒的距离感和态度则难能可贵:“在成熟作家们徘徊于‘超时空’的大的文学背景下,韩寒使用他相对稚拙的小说准确地记录了我们正在经验的时代,这就是事实。进而言之,韩寒还保有‘和这个世界谈谈’的热情,我们却早已‘无语’。……和这个世界谈谈,而不是和这个世界称兄道弟、握手言欢,以至'浑然一体'。”
【No.3】
《万物有灵且美》 [英] 吉米·哈利/8.8 出版时间:2010年1月
>1418人在读 >4450人读过>52506人想读
豆友探花在评论中说:
“吉米.哈利有一颗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热忱的心,他热爱生活,并善于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他打心眼里爱动物,看到生病的动物他会心焦如焚,看到动物病愈又会让他欣喜若狂,他会痴痴地蹲在牛栏前看病愈的母牛吃草而忘记时间的流逝。整本书里除了俯拾皆是的幽默,还弥漫着一种温情。这正是最打动人的地方。在这个无论是人与自然,人与动物还是人与人都渐渐疏离的社会,吉米•哈利的书带给我们大自然的芳香、久违的温情和浓浓的人情味。”
柏邦妮则以更加抒情的笔调写到:
“春天的时候,浩荡的春风吹过约克郡,他会长久的站在山坡上,万物生发,没有一样没有自己的规律,自己的挫折,也没有一样会放弃希望。他会坐一会儿,随意的散步,和他的老狗一起晒着太阳。在这个瞬间,他会自豪的说:我是一个兽医,我爱这所有一切。”
【No.4】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英] 伊恩·麦 克尤恩/8.1 出版时间:2010年2月
>3252人在读 >7510人读过>31606人想读
豆友熊阿姨说:迈克尤恩的作品因其乱伦、娈童、溺尸的因素,曾经被标上“震荡文学”的惊悚标签,被进行种种忧心忡忡泛道德化的解读。然而“三十年过去了,今日用淡蓝色绘画封皮印出的这本书,必定不再会有七十年代那样痛苦的反响了,……从‘恐怖伊恩(IanMacabre)’的黑色称谓,演化成当今头一把交椅的‘国民作家(NationalAuthor)’,麦克尤恩渐渐被读者接受,迅速升温直到红得发紫,以至于当同样是表现青年人性与爱苦闷无门的《在切瑟尔海滩上》,可以被热烈接收到伦敦地铁里如同通票一样人手一本的地步。”
【No.5】
《东霓》 笛安/8.5 出版时间:2010年7月
>1754人在读 >8580人读过>9367人想读
豆友郑子语并不喜欢这本《东霓》。但同时他也认为,这本书“在叙事上缺乏激情,但有条不紊的耐性,正是讲好一个故事的基本素质。文字有着现在小说少有的清净,预示着只要题材合适,并放下身段,就会写出好的作品。《东霓》最大的贡献,我认为是通过女性视角在探讨父辈家庭伦理的路上走得较远。它是女性小说的一个新的文本。”
【No.6】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卡佛/8.0 出版时间:2010年1月
>3921人在读 >8882人读过>35613人想读
这本书的中文译者小二老师亲自为我们解读了卡佛小说风格的形成及演化:“可以概括为简约主义特色在他小说中的不断完善,和对故事情节处理、人物形象描写和心理活动把握等技巧的日臻成熟。”他还提到一个有趣的例证:“《哑巴》(Dummy)是卡佛早期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卡佛在出版第三部小说集《谈论爱情时我们都在说些什么》时,将《哑巴》再次收录,并对其作了重大修改。其篇幅被削减了约百分之四十。”
【No.7】
《失落的秘符》 [美] 丹·布朗/7.4 出版时间:2010年1月
>2843人在读 >11407人读过>37707人想读
严锋老师多年前曾为《达·芬奇密码》写过一篇书评《好看》。现在他又为《失落的秘符》写了一篇《好看2》:
“好消息:兰顿还是兰顿,丹·布朗还是丹·布朗。所有在《达·芬奇密码》中吸引人的那些元素,在《失落的符号》中一应俱全,甚至能找到精确的对应。坏消息:兰顿还是兰顿,丹·布朗还是丹·布朗。再好吃的美餐,连吃三遍还是会有点腻味。……即使有上面那些怨言,《失落的符号》仍然是六年来我读过的最好看的作品。我唯一的期待,就是丹·布朗下次能换点花头。”
【No.8】
《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意]法拉奇/8.6 出版时间:2010年3月
>406人在读 >1333人读过>7306人想读
在豆友水木丁看来,这是法拉奇自导自演的一场内心之战:“读到她决定生下孩子的时候,你以为她写下这本书是为了母爱。再往下读,读到失去孩子的时候,你会以为她是因为痛苦。然而只有当你读到那场虚拟的审判的时候,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女人写这本书,其实她的潜意识里是为了想替她自己辩护。……很多人说,这本书是法拉奇温柔的展现,但其实恰恰相反,这本书是一个铁女人与内心的脆弱的殊死搏斗。她需要被原谅,但是却无处告解,因此只能通过这本书来拯救自己。”
【No.9】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英]珍妮特·温特森/8.0 出版时间:2010年7月
>890人在读 >1122人读过>13720人想读
豆友Ariel小艾说:“她是非常聪明的作者,对于语言的洞悉力有很高天赋,但她从不以自己的才能驱使读者,而是让读者在阅读中自行判断,攫取与自己精神相通之处,这也许是我喜欢她作品的最大原因。”
豆友长短局进一步认为,《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是一部成长小说,“在成长小说里真正成长的其实是读者,作者无形中将你塑造成了成人,你必须担负起成熟读者的角色和义务,去负责的阅读、全面的审视、公正的判断。”
【No.10】
《十一种孤独》[美]理查德·耶茨/8.3 出版时间:2010年1月
>873人在读 >2156人读过>13861人想读
豆友这么说:“他的写作技巧是超卓的,因此,更需要读者在翻阅中保持勇气。关于普通人生活里的种种失意,失落,惨被孤立,遭受羞辱……一开始,你会随着他简洁、细腻入微因而极其富有现场感的叙述,对此心领神会,似曾相识,然后下意识地想要转开视线,合上书脊,预感到会发生什么,就是自己也经历过并极力想遮掩遗忘掉的那一切。他的人物形象太鲜明太亲切,就像读者自己,谁也不想眼睁睁看着他们出丑,站在那儿像个傻瓜,强装镇静,其实羞愧难当,不知所措,无能掩饰的渺小可怜。”